优秀作文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见证。无论是在论述、议论还是抒情等各个写作类型上,这些优秀作文都展现了作者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深度。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一
又是一年除夕,大院里挂着的灯笼,一个个都亮了起来,灯火通明。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除夕夜少了许多嘈杂的鞭炮声。夜里,我躺在床上,心想,炮味没了,年味却丝毫不会变得。宁静的空气将我带回到几年前的记忆中。
时光倒流,有一年除夕,我身在北京,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摆上了瓜子花生,欢声笑语填满了客厅。窗外漫天大雪,北京的雪可不是几粒雪籽那么简单,而是雪花,甚至棉绒绒的雪球,捧一粒雪花在手心里,用放大镜观察,他们晶莹剔透,纹路结实,紧凑而匀称。跟一针一线秀出来的一样。
北京,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每到过年,大街小巷都会用板房搭起临时的“烟花鞭炮销售点”,每一间板房都很小,约莫三四平米,但里面的鞭炮却玲琅满目,成百上千,豪爽的东北人朝我吆喝:“小伙子,捡贵的买!”
最有趣的莫属北京冰车,每到过年,北京的湖面上就会结起几米厚的冰层,有人在课椅下面装上冰刀,人们坐在椅子上,拄两根雪杖就可以在冰面上畅意滑行……北京的冬季,寒冷干燥,但即使是冰面,也能孕育出这般欢声笑语。许多人常说,时代变了,年味也淡了。北京就是最好的反例,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我们用心寻找,依然不难发现这里蕴藏着中国最传统的春节,最淳朴的年味。
大年初四,父亲把奶奶接回长沙,下午四点,奶奶便开始为晚餐忙活,她要做的是药汤鸡。新鲜母鸡,剃毛,放血,去除内脏,放入党参,云耳,桂圆,黄芪等药材,再加大枣去苦,料酒去腥,放入锅中小火慢炖近两个小时。晚上,药汤鸡终于出炉,打开锅盖,香飘四溢,都市令人食欲大开,金黄的鸡汤中飘着点点油星,色香俱全。浅尝一口,又甘又醇的鸡汤直达味蕾。奶奶说,这是她做了近四十年的拿手菜,而且食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一顿佳肴,一碗鸡汤,都盛满了浓浓的年味。
年味,既是鞭炮门画,也是微信红包,不管何时何地,年味总是处处存在的。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二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遵化市,一个美丽的小镇。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回来这里细细品味“年味”。今年也不例外。除夕下午,家家都要贴春联。贴春联很讲究:春联要从左往右贴,“福”一般倒贴,因为象征福到了,家里贴的对联数要成对,寓意“和而美”。
这时候我奶奶就会用面粉做个糊,我和爸爸就开始在门上贴对联。我的春联都是自己写的。年夜饭也要介绍给大家。一般除夕下午,全家人会在一起包饺子,晚上全家人会聚在一起。人越聚越多,老人就越开心,意思就是“一切都团聚了”。春晚也是“大餐”。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站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放鞭炮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之一,意思是“快乐吉祥”。零点的钟声一过,村里的鞭炮声甚至变成了一声,无数的烟花升腾起来,洒在大地上,火焰洒得到处都是,大地大放异彩。这时候我也带着我爸,让他带我和我哥去院子里放烟花。我们都玩过超级安全的儿童小烟花。更有必要在大年初一给大家介绍团拜。在我的家乡,孩子们应该早起给长辈磕头拜年。他们见面时,同龄人通常会互相说“新年快乐”。即使遇到陌生的路人,人们通常也会打个招呼。
这时,到处都是和谐喜庆的气氛。偷偷告诉大家,我很喜欢这个习俗,因为我可以“送出”一小笔钱,得到很多压岁钱,其中一部分可以用来买我一直想要的东西,剩下的可以由我妈替我存起来。春节期间,一年的疲惫被忘却,一年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憧憬被收获。春节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三
家人团聚的喜悦,在一起欢声笑语的欢声笑语,伴着外面五彩缤纷的烟花,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到了除夕这一天的下午,一家人在家里热热闹闹地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妈妈首先准备的菜是饺子,首先,妈妈把肉剁成泥,在将香菇切碎,放入一个碗里,再加上少许的味精,盐,生抽,香油,和香菇、肉拌在一块。这样饺子馅就做好了。接着我看着妈妈拿着面团用擀面杖擀平,接着又模具印出圆形的图案,做出一个后我便跟着妈妈一起做饺子皮。擀完后,我和妈妈的脸上身上都沾上了一面粉,互相取笑着对方。然后我们开始包饺子,拿出一块面皮把做好的肉馅放在中间,在拿模具一摁,一个饺子就做好了。这时,我灵机一动,想放点芥末放在其中一个饺子里,让他吃的时候出点丑。我悄悄摸摸地的挪到冰箱里旁,拿出芥末,又悄悄摸摸的来到桌前,看了看周围的人好像没被发现,便开始了我的“邪恶计划”。“妈妈好像没买饮料,你出去买一趟吧,我来帮你包饺子。”我对妈妈说。妈妈便去买饮料了,这是我开始邪恶计划的第一步:把妈妈支开。接着我拿起一块面皮,把肉馅放在中间挖了个洞,把芥末挤了进去,迅速拿模具盖好。第二步:做上一个标记,把芥末涂在了饺子底,便放入碗里。这时,妈妈回来了,我忐忑的把芥末收起来,说着:“妈妈,你回来啦!”你怎么才做一个!走开,我自己来做吧!”妈妈说道。我便拿着饮料走到了冰箱旁,在把饮料放在冰箱的时候悄悄的又把芥末放到了里面。我内心窃喜道“嘻嘻,计划一定会成功,看看是哪个倒霉蛋会上当!”
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饺子端到了桌上,我坐在一旁,等着饺子被那个倒霉蛋吃掉。可这时,妈妈给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我不得不吃下。突然,鼻腔一股冲劲,不好,我吃的这个饺子啦!我面目狰狞,留下了眼泪,大家看着我哈哈大笑,妈妈说:“我早就看穿你的计划啦!特意夹了那个饺子给你。怎么样,感觉如何?”我说:“该死我竟是那个倒霉蛋!”
大家都开心得笑了,我也跟着笑了。一瞬间,外面的烟花声响起了,五彩斑斓,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真幸福。
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四
新年,总都是让我满怀期待的。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过年都图个新潮自由,哪里还像以前一样千篇一律?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过年的方式有所改变那么简单,而是在这样的新年里,我们不知不觉间摒弃了传统习俗,更是淡漠了亲情。
别让年味越来越淡,别让亲情越来越疏远。中华传统习俗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继承与发扬,如果我们仍然无法摆脱当下的快餐式生活,不仅是亲情,源远流长的文化很可能就这样葬送在我们的手中。
新年,期待的更是“新”年。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五
年是什么?也不过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个饭开开心心的罢了,而你为却不一样,它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寻找,并且发现它。
看,家家户户正在精心的准备着年夜饭,有的认真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门外也挂起了红红火火的灯笼,接着,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时不时的开点小玩笑,大家一起望着窗外正燃放着的烟花爆竹,好像为这顿饭添加了不少色彩,吃过饭后,大家又坐在电视机前有说有笑的看着春晚,正是因为这样温馨的画面所以摩擦出了年味。
听,这正是家家户户燃起烟花爆竹的声音,在这燃起的火花前我们可以听见的是老老少少的笑声,能看到与亲人之间相互的爱护,这样富有爱的画面好像就有些年味了。
我好像知道了什么。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六
伴随着孩子们奶声奶气的新年祝福,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原本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被绚丽的烟花映得五彩缤纷,一束束光点从空中坠落。
吃完团圆饭后,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邀请小伙伴们加入送祝福的队伍。有的孩子仍然来回舔着嘴角,嗯,香香的是爷爷做的小肉丸,辣辣的是奶奶做的剁辣椒,咸咸的是早已熏好的腊肉……年是什么味道的呢?一定是让人满口生津的酱猪肘子,芝麻的点缀让肘子格外诱人,酱色的肘子有着浓厚的香味!不对不对,应该是冒着咕噜的小火锅,翠绿的生菜在汤中若隐若现,汤上浮着一朵朵油花,鲜得人的舌头都要掉了。美美地回忆了一番后,是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给大家拜年了!
“新!年!好!恭!喜!发!财!”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挨家挨户给邻居们道恭喜送去新年的祝福。主人满面笑容地捧出一大把糖果分给孩子们,对孩子们的祝福表示感谢!孩子们乖巧地接过糖果,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送去口中。这颗甜甜的麦芽糖让人像掉进了蜜罐子里,这颗巧克力甜中带苦,让人回味无穷,那颗清凉的薄荷糖让人神清气爽……有点嘴馋的孩子竟沉迷于糖果的美味忘记了最重要的环节——放烟花!
本来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只听见烟花冲入天空的刺耳的声音。“砰”!无数颗天上的星星坠入凡间,开出一朵朵繁华。正所谓“磷灯点满城阙”,每个人眼中也映出这醉人的景象。放烟花残留下的那浅浅的硝烟,混合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如此美妙。
年是什么味道的?有很多很多的答案。一顿年夜饭,一颗甜甜的糖果,一丝淡淡的硝烟,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年!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年味,年味就是人情味!无论是浓厚的,清凉的,醉人的,香醇的,只要家人团圆聚在一起,相互鼓励支持,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就永远有年,就永远有年味!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七
城市少了爆竹的喧嚣,代之而来的是年夜饭后的冷场,走进一户人家,十人中有九人拿着手机,留下的老人孤独的看着电视,就这样,四下无言,而所谓“年味”只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纷飞的红包。有的人在朋友圈中刷着新年祝福,有的默默参与在各大平台的红包活动中,换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在享受自己的年夜。
这种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十分常见,青壮年们默默拿着手机(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拿着手机)饭局一片尴尬,老人家欲言欲止,甚至都不知道该不该说话,在这尴尬与沉默中勉强吃完的年夜饭在每个人口中也许是索然无味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的就是部分吃着年饭却想着参与各种活动的人。
今年过年,一家人本来和和睦睦的吃着晚饭,而晚辈们一边吃一边时不时瞄一眼手机,老人屡次端起杯子示意后辈们敬酒,而他们则不为所动,继续低着头看手机。此时,老人已有几分怒气写在脸上,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发作,仍然强作欢颜地笑着,但说出的话已有几分寒意:"小朋友们能不能暂时将手机放下,好好吃饭,这样对胃不好。”而他的媳妇却阻止:"爸,孩子们一年也不容易,让他们玩会吧。‘’显然,媳妇的这种对儿子的溺爱,让老人非常不悦,随着饭局继续,气氛也逐渐凝固寒冷。在最后,老人甩下一句“你们和手机过吧”便回来房间,留下一群在惊愕中的人。
这种事情,在当下已愈发增多,青年人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老人呢?他们又怎样,你有手机,有妻子在、儿子,他们已无法随着时代前进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你。在含辛茹苦养育你多年,他们不希望你最后陪伴的是手机。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八
又到了一年之末了,雪却迟迟不肯落下,年味也显得不那么浓郁了。
街上红妆素裹的几家店面格外的显眼,仿佛在宣张着自己的不同。在像我这样为了某些目的而行走在街上,过年假期塞满了计划的的人,这是仅存的年味了吧。
仍旧如前几天一般,早早地出了门。中午却接到了改变计划的电话要我晚上请假,去吃饭,这时才想起来今天是小年。听说正好表妹从深圳过来,她也会参加。我便答应,为了看看童年时总盼着的玩伴现在怎么样了。
于是乎,白天在我的期盼下度过了。站在公交车上,塞着耳机,耳朵里响着早已烂熟于心的旋律,不同往常的是,愉悦的心情让平日里车上的喧闹变成了热闹,也便有了关注的兴趣。这边一句“今天小年,买了什么,要去哪”,那边的人即使素不相识,也应一句自己干了什么,仿佛全车人是一家,但唯有我是陌生人。
下车时,回想刚才和老太太聊的那么多,看向周围,人们脸上原来一直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天边也绽开了一朵朵烟花。街上的装扮也与平常看到的`截然不同。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过年了。
今年,雪没有下,但年味,却比其他年浓郁了许多。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九
年味,便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味道。
年味,第一当然是不能少了吃的了,记得我们家乡最具年味的食物便是猪血丸子了,一个个黑黑的像石头一样的食物,别看他样子不咋地,可它的味道确是辛勤的人民用汗水和等待做出来的,就是有点咸。它是家乡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在家乡是最富有年味的食物。
过年还有一种生物是必须吃的,那就是鱼了,因为它象征着年年有余,预示着来年的财运。
吃的只是年味的一部分,年味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家人的陪伴,只要有了家人年无论怎么过都会是幸福的,即使去年的坏事再多只要到了家,便会忘记这些困苦因为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即使在再寒冷的冬季,人们的心也是暖暖的。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年味。
年味还可以表现在放鞭炮这一方面,鞭炮炸的声音越大,烟花的颜色越耀眼,来年的生活便会更加红红火火。
记得前几天和全家人过年放鞭炮的场景,真是开心啊,那天早晨我和爸爸早早的起了床只为能在买鞭炮的时候不用排队,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们便成了大龙之尾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买完鞭炮我们兴高采烈的回去了,大家都兴奋的等待着暗夜的到来,终于8个小时的煎熬我们终于等到了,到了晚上我们拿起自己早早分好的鞭炮“开战了”。战火纷飞的战场充满了开心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战斗”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倒下了幸福的望着夜空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年味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快乐是每家每户过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十
在大春节的舞台上,烟花齐放,热情高涨;欢聚一堂,举杯祝福。新年的到来,送去了往年的尘埃,接待着新的开始,人们定下新的目标和挑战,为此奋斗着。每当过年,妙不可言的年味总勾引着我通往新年的光明大路上。可正当过年时,我又暗自思忖:年味究竟是什么呢?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安详喜悦吗?是“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的热闹辉煌吗?也许,这些都是。可为什么年味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知道短暂的春节结束,我知道了答案。
由于科技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幼儿还是老人,都换上了智能手机。每逢佳节,许多人便成了“低头族”,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手机屏幕,比往常的注意力更集中,眼睛睁的更大。软件不断开发,微信红包的到来令我们欢呼雀跃。每个红包的发送,令我们激动万分。使我们成为了游隼,一发现目标,瞬间锁定,一触即发,眼疾手快,手到擒来。发红包的持续时间甚是长久,在除夕夜里,可从傍晚持续作战到凌晨。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精神过于集中,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什么也不知道。因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的年味就因此失落了。我们全都驻足痴望于手机,沉浸于手机的世界里。
今年,最浓郁的年味诞生在图书馆。一大早,图书馆里就已坐无虚席。前来借阅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据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假期里无论是人流量还是借阅量都比平时高出两三倍。图书馆里书韵飘香,人文昌端,成了我市最浓郁的年味。
前段时间,我看过一篇新闻,上面报道说:某国在春节假期里身穿唐装,向人们演绎着唐朝风光!我觉得,这才是一场有意义的年!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由外国去传递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只为过一场有意思的年,将失落的年味拾于我们身边!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十一
新年,让人想念的不仅是那熟悉的鞭炮声,更是那魂牵梦绕的年味。
大年三十的早上,大家都早早的起了床,出门就能看到大伯拿张小板凳坐在坪里,用柴火熏腊肉腊肠;大伯妈,二姐和弟弟围在火炉旁包饺子;姑姑和奶奶在石阶旁杀鸡刮毛一会儿用开水烫,一会儿用手拔,二伯妈和二伯在厨房里忙着蒸蒿菜粑粑,还有哥哥们正撸起袖子在村口打糍粑呢。人们都在为晚上的年夜饭不亦乐乎地忙活着。
在叮叮当当的的碰撞声中,在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打闹声中,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太阳拉下了它的帷幕,却揭开了年夜的序幕。
晚上八点,当所有人汇聚一堂时,长辈们会悄悄将我们这些晚辈拉到一旁,避开父母,塞给我们一个红包,祝福我们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这是我们这些晚辈在这个夜晚品尝到的第一个年味,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纸红包,这份心意总能是我们感受到满满的温暖。
送完红包,开始看春晚,看语言类的节目时,会因为节目的情节而哈哈大笑,而看表演类节目时会大家会互相讨论节目中的笑点与“梗”。在讨论与欢笑中,我们仿佛丢去了一年工作学习的劳累,丢去了之前在生活中的消极,抛开了考试成绩,工资,对象等烦杂的问题,有的只是喜悦与兴奋,只是与家人好好享受这一刻。尽情的`欢笑,家人不会嫌弃你的笑不是一笑倾城,讨论时,我们可以尽情抒发观点,家人不会因为你的直白而给你白眼。这时,我们又品尝到了那包容的年味儿。
春晚一过,饭菜一上,年夜饭开始了,老的给少的夹,少的又给老的夹,来来回回,这不是客气,这是爱意。大家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嘴却还不肯停下来,嘟嘟囔囔的说着“只有自家人才懂的话”这一来,大家伙儿可都真实地品尝到了年味啦。
年味,是那样复杂,而又那样简单。可以让每个人日思夜想,却有如此容易得到。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十二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的家乡味,从我的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就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的桂花香。爷爷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里挤出来,从未掩好的窗户里钻进屋里,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的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的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的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的,那就是它最香的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里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里的有时香的冲鼻,花朵也没有城里的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里臭烘烘的,阴冷的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的童年回忆。草棚里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的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的鸡从草棚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的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的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的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的饭菜的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的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就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的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的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的眷念。
家乡味,这就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闻过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的家乡味。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十三
年味处处有,处处年味浓。
我们来到街上,寻找过年的气息。
瞧,卖过年装饰品的摊子比比皆是,摊前的人们在仔细地挑选对联、装饰品。那火红的对联映照出年的气息;那精巧的挂饰谱写着年的赞歌。还有那硕大的灯笼,是过年的象征,是一年收获的快乐。看得入迷,竟忘了自家还没买,赶紧凑近一看,哦,要买“福”字,要买“红辣椒”,还要……不过,今年的对联是我写的哦!我们提着袋子,随着人潮向前走。这个热闹街市,年味真浓!
咦,这么多人围着干什么?我在心头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并奋力地向里挤。哦,原来是卖鞭炮的摊位。有“冲天炮”、“狗尾草”、“菊花炮”……。真是应有尽有。我正准备拉着妈妈进去,眼前却闪过一片灰蒙蒙的天空,“雾霾”二字跃然而现。如果我再放鞭炮,那清新的空气不就离我们远去了吗?我的脚步不禁放慢,心中在不停地挣扎。最终,我忍痛割爱,没有买下,过了个“环保年”。虽然没有买,但我心中有过年的“烟火”,这,就足了!有鞭炮,年味真浓!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抬头一看,满眼星火。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极目远眺,川流不息的汽车车灯和一路的红灯笼相映成趣,是一种美,一种意境。身旁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来来往往,这就是年味。灯笼闪耀、星光点点;红红火火、共庆新年。年味,真浓!
有年味才叫过年!
年味的初一(精选14篇)篇十四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爆竹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过年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