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有力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和进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一
1.是学生通过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了解相应的减法表的结构和算式间的联系;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得口算;加深对加、减法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能正确解答总数和求部分数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经历共同整理口算方法和减法表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初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获得发现规律的成功法感受;培养口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时安排第一课时
一、复习
(课件出示口算)
师:哦,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那下面再请同学们横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复习第1题。
引导:小朋友你能用三句话说说图例的意思吗?能不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
学生填写算式,交流结果,教师板书。
说说两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2.整理减法表。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关于十几减几的表格,请你们认真观察第一列,你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请你们来说说看,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3.复习第3题。
先让弄清题意,然后请一些学生口算,再来说说有联系的一些减法算式。
4.复习第4题。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一下这道题,它要小朋友做什么呢?比赛一下谁写的最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5.复习第5题。
师:你们还愿意接受挑战吗?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2分钟时间完成。
6.复习第6题。
让学生看图,指导学生看表格说出知道什么,要求什么,(说明“合计”的含义)再把三句话里的数填写完整。
交流填写结果,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计算。
比较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这两小题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评价
师:在今天的复习课上,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你能根据减法表,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说一说、记一记上面的算是吗?试试看。
作业
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个人初备二次备课
课时
课题复习(2)
授课类型复习
1.使学生在具体请境中,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让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难点学生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时安排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口算。
1.口算。
指名学生按题组口算得数,教师板书。
提问:你能说说这里的是加法怎样算的吗?减法呢?
2.想联系,写题组。
谈话:你能写出三道不同的仅为假发算式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3.复习加减法算式。
引导:大家还记得9加急的算式吗?我们一起从9加2开始,说一说9加急的算式。
现在再一起从11减9开始,说说十几减9的算式。
二、巩固练习
1.做复习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填在课本上。
交流得数,前四道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做复习第8题。
生:好。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二
1、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多媒体、小棒、计数器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师:那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常阅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小图书馆。(出示课题)
1、课件演示主图,利用统计表切入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这一问题,列出算式。
2、探究33-7的计算方法。
( 1)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理解算理。
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思考如何计算33-7,并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3-4=6,6+20=26。13-7=6,6+20=26;10—7=3,3+3=6,6+20=26。
(2)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生尝试用竖式的方法解决33-7,学生初次接触退位减法的竖式写法,教师给予指导,理解个位的6是怎么得来的。
用课件演示计数器拨珠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理解个位不够减的时候,向十位借1的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揭示竖式的算理。
师:这个竖式的过程其实就是跟我们口算的过程一样的道理,都是个位上3减7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十,与3相加变成13,13—7=6,6+20=26。
师:你们看,小圆点像不像给十位上的数戴上一顶小圆帽啊?
用课件播放小圆帽儿歌,引导学生理解圆帽的作用。
师:十位上的数戴上小圆帽表示什么啊?小圆帽不是每题减法都有的,是当个位的数减不够的时候要向十位借才戴的,它表示向十位借了,所以要看成少了1。
3、优化算法。
4、运用竖式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1)故事书原有25本,借走8本,还剩多少本?
(2)连环画原有25本,借走8本,还剩多少本?
(生独立做题,后反馈,师小结列竖式应该注意的事项)
1、完成教材第60页第二题第一小题“48—9=”。
2、完成教材第60页第三题“森林医生”。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计算出你手中的算式的得数。
2、你算出的得数就是车厢的号码,根据号码对号上车。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三
1、学习10的减法计算。
2、提高运算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减法的了解。
3、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1、10节的小火车图片。
2、保龄球10个,10根小棒。
蒙氏数学:10的减法。
走线,线上游戏:问答游戏。
10可以分成几和几。
1、复习10的加法。
出示10节小火车图片。
游戏:数小棒给幼儿准备10根小棒,请幼儿拿出相应数字的小棒,列式并计算剩余的小棒,再点数验证。
游戏:打保龄球4人一组,击球,根据击倒的数量,编一道减法运算题并计算出来。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四
一、十几减9 (含用数学)本单元知识框架:口算十几减几 (含用数学)20以内的 退位减法用数学 (综合应用)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4、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应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几;
3、 用数学解决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其应用。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期末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都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由于中间间隔了一个假期,学生的遗忘比较快,为更好地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习新知前还需进行经常性的口算训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前面学生计算比较粗心,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出发,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新年游园会、春游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探究算法。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加减法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解答“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五、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六、单元评价要点
1、掌握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口算;
3、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节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2整理和复习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不同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五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六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283563。
203()()()()()()。
72317529。
()()()()()()()()。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79+4=83。
b、30+44=7474+9=83。
c、30+40=709+4=13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15+55=61+39=35+66=23+28=32+46=。
53+36=37+54=15+65=18+26=41+56=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七
了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1、例2的内容。
把加减法验算同时放在加法、减法后面编排,有利于对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并且验算的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样。
2.例1(加法的验算)。
重点突出验算方法的多样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隐含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
3.例2(减法的验算)。
同例1,突出验算方法多样性(两种: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4.练习七。
第8题,鼓励学生提问题,如学生可以提出某两种商品总价是多少,某种商品比另一种商品贵多少钱。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现开放性,如解决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时,第一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决,然后再用精确计算解决第二个问题。
(四)和复习。
1.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
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
2.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复习。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加以解决,体现开放性。
五、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教学时,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
2.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
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
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八
1.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
(2)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能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交流各自的解题策略,比较结果时,体验解题策略的不同,解题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并能对解题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掌握用估算解题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掌握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口述算理,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填一填。
(1)80里面有(8)个十;150里面有(15)个十。
(2)500里面有(5)个百;1300里面有(13)个百。
(3)4000里面有(4)个千;10000里面有(10)个千。
(4)20xx里面有(2)个千,20xx里面有(20)个百。
3.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3997元,约是(4000)元。
(2)欣欣小学有708人,约是(700)人。
(3)果园里有2398棵果树,约是(2400)棵。
(二)引出新课。
出示95页主题图。
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电视机和冰箱的价格,问题是买这两样电器一共花多少钱)。
问:你能帮爷爷解决这个问题吗?(要求两件电器一共多少钱,就是把这两件电器的价钱加起来)。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整百或整千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上的例1、例2,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会使用小括号。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使用小括号。
学情分析:在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第2-3页上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提问:小朋友们在寒假里都去哪里玩了?
学生说自己在假期里游玩的情况。
提问:你们去游乐场玩了吗?
有一群小朋友也到游乐场来玩了。
(出示主题图)。
谁能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先独立看图,再说一说。
在这幅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1、出示例1的看木偶戏的图。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个别回答:有6人跑去丢沙包,又来了13人看戏。
你能看图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说一说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原来有22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现在还有几人?
(2)原来有22人,走了6人去丢沙包,又来了13个人,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
如果有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就直接让学生口头解答。
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后,重点解决。
先请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然后请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写到黑板上,说想法,其他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学生进行解答。
2、出示例2的'买面包图。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1)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买走22个面包,还剩多少个面包?
(2)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买走22个面包,又买了8个面包,还剩多少个面包?
重点解决第(2)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在小组中说一说想法。
54-(22+8)=24(个)。
学生每说出一种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重点解决小括号的用法。让用第三种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第三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如果学生没有想出来,教师引出小括号的用法。
重点让学生明确:如果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完成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1、提问: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学生个别回答。
2、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通过思考题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备注。
1、口算。(下面这些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为什么?)。
1-1/8-52又3/14+4+1又11/144-1/3-1/6。
4又7/10+2+1/105-1/5-3/52又1/5+4/9+1又7/8。
(1)学生谈谈看法后即计算。
(2)反馈时请举例说明“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带分数加减练习。
1、先说说下列各题该如何计算,并独立完成。
3又11/18+7/10+2又1/610-4又6/7-2/5。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设问:为什么题目中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而你对第4题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引导讨论:计算带分数加减法,要观察数据特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则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3、专项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互批,并说说思路。
(3)全班交流。
1、谈话导入应用性练习。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4又2/3与1又5/9的和,再加上2又5/6得多少?
教学过程。
备注。
c、4又2/3+2又5/6+1又5/9。
(2)6减去3又5/6的差,再减去1又1/8,得多少?
a、9又17/20-2又2/3b、9又17/20-(2又2/3+2又2/3)。
c、9又17/20-2又2/3-2又2/3。
(对第3题可扩展,设问: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如9又17/20-2又2/3×2)。
3、应用题练习。(要求选择两题完成,喜欢做哪两题就做哪两题)。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补差)。
1、学生带分数加减法的一些知识、方法、注意点等。
2、全班交流。
1、教师提出要求:先算算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3、引导学生,再举一些例子。
4、:强调学习数学的态度及学法指导,并提出课后要求:你去找找看,在一些数学计算中,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拿出来,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本节课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一
2、在引导幼儿将不同算式与得数及不同算式间对应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
6-2,7-4,5-3,7-6)插在信箱的前面;信(不同颜色的算式题纸条,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倍),奖励用的小红旗若干。
掌握7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其含义。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
1、在黑板上画出7以内不同组成的算式图三个,请三个幼儿上前写出其他的数字,看谁的动作块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2、将组成的式子转化成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幼儿理解。
二、寄信。
收信:一一取出邮箱中的信,看看里面的信到底寄得对不对,对得多的组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
寄信:将信箱上的卡片翻过来(呈现给幼儿的是上面的算式),请幼儿第二次拿到算式后,找到得数和自己拿的算式相等的算式,然后将信投进该信箱。
收信:打开信箱,看看幼儿投放得是否正确,表现好的组得到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
三、游戏:找朋友。
老师与幼儿一起边拍手,边四散走,教师念:“一、二、三、四、五、六、七,走来走去找朋友,想一想3+4=?”幼儿边走边回答:“3+4=7。”同时请幼儿讲出等于7的其它算式,看看哪些幼儿讲得好,讲得快。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二
欣赏《国王与皇冠》拼图,幼儿说说:
1、图上像什么?(左边:像金灿灿的皇冠;右边:长胡子的国王)。
2、这些图形是有几个图形组成的?
左边:9个;右边:10个。
3、各图分别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
左边:圆形3个,三角形6个;
右边:椭圆形5个,梯形5个。
在各个拼图中找出三个数字,进行列式。
如:3个圆形,6个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3+6=9;6+3=9;9-3=6;9-6=3。
如:4个橙色的圆形,5个橙色的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4+5=9;5+4=9;9-4=5;9-5=4。
重点和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知道加法式子的`两个数字互换,答案都是一样的:减法式子中的两个数字互换,总数都是相同的。
幼儿在练习册上学写数字10;
幼儿在练习纸上根据所画几何图,按照形状、颜色、大小、方位等不同特征在10的加减法试题空格内填写相应数字。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66页《10的加减法》。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能够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数学考虑的能力。
3、使同学在学习中感受到乐于助人和懂得谦让的优秀品质,促进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同学熟练的计算10的加减法。
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出示动物图片
生逐次协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教师逐次板演小动物的图片。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四
大班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解和10以内的加减法,本次活动是在孩子已经学习了7的组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本次活动我将数学融入图片、游戏中,让孩子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还是偏向于设计意图,教材分析应该分析教材里存在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我们的教法)。
掌握7的减法运算的方法。
运用互换规律列出不同的减法。
1、在掌握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7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3、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1、幼儿数学用书。
2、"-""=",数字1~7,水果动物等磁性教具。
一、利用"碰球"游戏复习7的组成。
例:老师说出数字1,"嘿,嘿,我的1球碰你几球?"幼儿"嘿,嘿,你的1球碰我6球"。
1、出示磁性教具7个苹果,提问:7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把7个苹果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教师演示)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来的?(减法)请小朋友根据7的组成列出减法算式例:7-6=1、7-5=2、7-4=3、7-3=4、7-2=5、7-1=6(依次类推得出算式)提问:为什么7-6=1?(因为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
2、理解减法算式中的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小结7―1=6、7―6=1中三个数字相同,位置却不同,所以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为了我们好记忆,我们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这个环节可能有难度,或者这样问:你们找找看,哪两道题里的数字是一样的?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请孩子们找找规律,教师再总结。)。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幼儿数学用书第8页"学习7的减法"进行练习。
四、课后延伸。
引导幼儿使用幼儿数学用书第9页"复习7的减法",进一步巩固幼儿7以内的加减运算。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复习7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虽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1-6的分成与计算初步感知,但要经历观察、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花片、闯关游戏等形式,幼儿园的孩子比较没接触过用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会更吸引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他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育为主,以教为辅,注重的是玩中学,教学的形式是以游戏为主,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的课堂,是以教为主,以育为辅,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知识的密度相应增大,课堂的规则也比较多,行为上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动”—“静”,教师教法上的差异,许多孩子存在着不适应。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五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
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新授课。
1.加法。
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1)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2)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
(3)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1)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2)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3)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4)怎样看图列式的?
(5)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
(6)怎样列式的?板书:3+3=6。
(7)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1)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2)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1)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2)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
(3)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板书:6-5=1。
(4)(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1)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2)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46-4=2。
(3)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4)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5)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1)一共有几只山羊?
(2)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这些都是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1)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2)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3)5+1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
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能掌握这节课内容。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六
十几减9。
十几减9。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导入。
1、口算。
9+39+79+49+69+99+29+5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0-9=19+6=15。
1+5=615-9=6。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七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一图式"的过程中体会多样化的策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多媒体课件,花,圆片等。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复习6、7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收获的季节来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小汽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那么你们能从下面的这些轮子中给小汽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小汽车就会"嘟嘟"的开走了。
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
师:答对了,小汽车开走了。
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
师:又答对了,你真棒!
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
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
生:3和4组成7。
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
生:2和5组成7。
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
生:6和1组成7。
二、发现问题,探索交流。
1、屏幕出示"萝卜图"。
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
师:哦,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萝卜呢?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1+5=6。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合起来是6个萝卜。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1+5=6吗?
生1:1和5组成6。
生2:5个添上1个是6个。
生:5+1=6。
师:你又是怎样算的呢?
生:5和1组成6,5个添上一个就是6个了。
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1+5=6,想到5+1=6.
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即可以用白萝卜的个数加上红萝卜的个数,也可以用红萝卜的个数加上白萝卜的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2、屏幕出示"西瓜图"。
师: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几个西瓜呢?
师: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
生:2+4=6。
师: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呢!
生:4+2=6。
师:你是怎样想出4+2=6这道算式的?
生:我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会算4+2=6吗?
生:看到2+4=6,想到4+2=6。
师:你们听,他说的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是呢?
3、屏幕出示"玉米图"。
生: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呢?
师:这也让你猜中了,你真聪明!那求一共有多少个玉米,你会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
生:3+4=7,4+3=7。
师:他说的对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这样说一说。
4、黑板上出示"小花图"。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呀?
生: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谁会列式呀?
生:1+6=7,6+1=7。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算6+1=7吗?
生:看到1+6=7,想到6+1=7。
5、屏幕出示"玉米图"。
生:小熊扛走了一个玉米。
师:根据你所看到的,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几个玉米呢?
师:会列式吗?
生:7-1=6。
师:根据这幅图,你还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熊扛走了几个玉米呢?
师:会列式吗?
生:7-6=1。
师:看到这幅图,我们怎么就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了?
生: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扛走的就是还剩下的,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还剩下的就的扛走的。
6、黑板上出示"圆片图"。
生:虚线在这里表示去掉的意思。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来。
师:为什么根据这幅图也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了呀?
生: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4个红色的圆片就是3个黄色的圆片了,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3个黄色的圆片就是4个红色的圆片了。
的减法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八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教学中,根据情境的创设,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一份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