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片段,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一
小桥流水旁,那几树粉桃,可是九天玄女撒下的一片朝霞?但就算是千瓣桃红,万片朝霞,也遮不住伊那醉人的绯红呵。
雨,好似不忍心,打碎这份宁静的`美,异常轻柔。伊为何还不回家?远远地眺望,是在等待那温润如玉的邻家少年吗?江南的女孩呦,真是痴情呢,也难怪,雨丝淼淼的江南,自古就是才子佳人所向往的浪漫之地呢。
青瓦古屋,被薄薄的雨雾笼着,清幽淡雅,那是哪户人家飘出的炊烟,与雨雾绵绵缠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二
便在江南小城。
润湿了眼睛。
油纸伞下。
一双泪眼迷离中。
一条青石小巷弯弯停停。
烟雨濛濛一重重。
山水倒影一重重。
将一曲青花瓷。
倾心演绎成风情万种。
时光停留在记忆的城。
弹指间,时光流转。
似风沙漫漫飘散沉淀记忆中。
长堤柳岸,小巷弯弯。
清音一曲婉转缭绕耳丛。
寂寞缠绕着一缕清风。
于花好月浓中眸染相逢。
时光层迭。
陆离影重。
将文字折叠成岁光的风影。
寂静晕染,沉醉在墨芳行。
静静踯躅于高山流水的行程。
一程山水暖一程人生。
人生似梦境。
于青石井巷相逢。
四目相对。
不语倾城。
暖了流年,不愿梦醒。
花自飘零水自流。
叹息无声。
落红深处一青绒。
亭亭,扣响岁月琴声。
千古知音一曲风行。
涂抹一帘清风。
心澜潮起潮落又潮涌。
往事不堪回瞳。
你我早已注定是前世的梦境。
宿命安排今生相逢。
夜色阑珊,心弦砰动。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三
在多年后,又与文字重逢了。久别的心情,如邂逅了新朋友,有些意外,有些惊喜,有些紧张,又有些想偷着乐。
这是个说平淡就足够平淡,说有趣也算有趣的故事。
文字,文学,文化。这三个紧紧连在一起的名词,对于自己说历来有着吸引力,却又是若即若离。尤其是文化,更加遥远,过于高深而缥缈。也从未想过这三者之中哪一个对自己更重要,或者说哪一个自己更需要。
因为是文字组成了喜欢的许多故事,便也是钟情文字的起点了。从能认得几个文字开始,就追着任何感兴趣的文字乱转悠。
在物质与精神财富都极度匮乏的年代,纸质的载体显得那么迷人,无论是一张小报纸,还是一本薄薄的杂志,都会令人爱不释手。更多的时候是看连环画,那才真的能称之为“有图有真相”呢。最好能发觉哪儿有更厚的,用更多的文字讲着更细致的故事之类的书,描述出一幅幅比连环画,黑白影片更美的彩色画面。尤为美妙的是,可以在心里画出自己想象的完美,走到更远处的地方去,看见更多的人和新鲜事儿。
当时的农村,是极少有新华书店的。即使是有机会到了很远的集镇,进了小小的书屋,更多时候也只能深吸几口书墨的香味儿,运气好的时候,赶上和善的脸出现在柜台后,可以大着胆子请求简略一本动心的书,留意价钱,回家去软磨硬抗的纠缠,从奶奶企图存起来的几个子儿里抠出购买书的银子来,屁颠儿的跑去,把那倾慕的家伙请回家来。
奶奶是很气愤家里有一个如此嗜好的小屁孩儿的。看她气呼呼的样子就猜到了:一边唠叨着说家里还有许多等着花钱的大事儿,小妮子看那些书不见得有好处,一边在我的沉默抗议中紧紧绷着脸,去窑洞里的黑暗处摸索她的金库。
文化到底都包含了什么?自己一直没有更真切的认识。但至少要有文凭来证明文化程度,这对自己来说成了个大难题。看见数字就懵懂糊涂的心神,总不能在考卷上看到满意的分数。数字,终于扯断了对文凭的兴趣,也让这个无奈的'小女生放弃置身象牙塔的幻想。
一次意外的旅行,碰上了文字。今年夏天,家人见我闲得发闷,就主动帮忙给注册了个博客,于是,自己就开始颤颤巍巍地码起文字,去“偷”些美图妆扮起来,装模作样的发着博文,乐呵呵的玩儿了起来。
这是与文字第一次路遇。
在自己的地盘上,文字被自由组合起来,置于客厅。博友们来来去去的,用类似的话评判着。自知冒冒失失且言行无状,在礼尚往来中,深恐一时失了言。有的博文类似日记,若不经意间闯进去看见,就会进退两难。
在虚无的世界,看一些文字,也如同看见一颗心。一张图片后的影子固然与自己无关,文字们却是属于一颗心的,当怀着敬重的心去看它们。在博海里,游着的心们,大概也会有类似状况:看见好看的文字,由衷赞叹着问好,遇上不妥的文字,就夺门而逃,为留下了自己的影儿而忐忑。
二十天与文字的叙旧,码出了几篇短文。左看右看,不知道这“作品”算不算文章,只觉对文字已疏离了太久,早已生疏淡漠了,就把几个模具留在博园,自己溜走了。随后的几个月,便也不再去骚扰无辜的它们了。
忽然有一天,听见了“网络文学”这个名字,有些好奇,便勒令家人立即去查清楚:此为何物,怎会与文学有关?每当文学这个词出现,就如同在夏季看见了一条清澈的溪流。就想脱了鞋,下去淌几步,贪取一份清凉,获一份喜乐,然后再心满意足的离开。正体现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真知灼见。
多年前,曾经在闲暇用文字组合成所谓的文章,投在一些小杂志,及地方广播电台。一开始收到稿费邮单,也见钱眼开,沾沾自喜。后来有一次,亲耳听见播音员报出名字,念着自己那蹩脚的文字组合,只觉奇怪的思维表达是如此不堪入耳,羞愧自己不具备写文字的文化素质。
自此,放下了手里的笔。
时至今日,文字早已可以“咔嗒咔嗒”的唱着跳进眼里了。许多人都坐在电脑前,用文字替代自己的嘴,省去邮差的腿,把声音送去了遥远的地方,及时接到回声了。自己一直是后知后觉甚至不觉型,可一听说“网络文学”门槛儿不高,允许业余者插足,就又来了爱瞎掺和的人疯儿,赶回自己的博园,搬来现成品,直接送去了家人相中的大门里。
竟真的被贴在展板上,像模像样的与众多的朋友排在一起。
这感觉胜过当年收到第一次稿费时的惊喜异常。因为这些文字,是记忆的点滴,不是经济价值可定价的情分,也不是用来创造金钱的商品。
这份尊重,令人感怀。
如此不停的,很快搬光了博园有限的库存。在脑海里,有一个看起来最丑,却在童年时深深同情的人,还不曾形成文字的“憨子银发”的影子绕来绕去。追寻着已很遥远的画面,把自己的记忆仔细搜寻,写下了《憨子银发》,这是首篇自己认同的与文学接近的文字。
结局有些失落。
分析了现实情况后很快就释然了。如同一个人的业余兴趣各有差异,企业商品各有特色一样,站的定位亦如此。文字也必须符合环境的需要,否则,就真的失人失己了。
在百无聊赖中,想了解一下其他的网站。百度是神奇的,一下子摆渡到了江山,更神奇的是,有人提问付费的站,江山居然是首屈一指的。最最神奇的是,江南烟雨热情的向提问者发出了邀请。
在现实的现实里,留存了弱者,在虚无的虚无中,存在着最原始的真。这是江南烟雨社团的编辑们。
终于为《憨子银发》早已飘散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安放处,在鸟语花香的江南烟雨中。
陪游文字们,自己也沾着光,游览着江山的美景,走进江南烟雨了。
在短短的旅途上,力所能及的洒下新的文字小籽儿,看见它们竟长出嫩芽,忽然还能结出一粒红豆,是件快慰的事儿。人生不过如此,看着走着,吵着闹着,哭着笑着,看见了美景,就忘了回家,在恋恋不舍中,就如孙悟空写在如来佛手指上的那几个字一样:某某人到此一游!
不断的,能捡拾几个亮晃晃的钢蹦子,在家人面前炫耀着:“瞧,我也赚钱了,您的啤酒易拉罐正翻着筋斗的升值呢!”
只是,也会提醒自己,别在路上丢下垃圾秽物才好。
江南烟雨,是浪漫的美景,江南烟雨,是最能令文人墨客们才思泉涌的神奇之地。侥幸被文字带此一游,嗅一口书墨香,呵呵,自然是极好的。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四
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江南这细腻柔美的水乡,特定的气质在雨雾氤氲中更显清新。
扬撒的细雨一落数日,缠缠绵绵的把春的慵散发挥到了极致,雨中的江南就像笼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清脆欲滴的嫩绿成了江南永不变更的主调。水巷石桥,深井落花,枕河人家,青瓦白墙上,潮绿的的苔藓连片生长,班驳的青板路纹理可见。这一切,在江南飘飞的细雨中都袭上了萧然的意境。
是杨柳风吹绿了江南岸,还是纷飞的细雨唤醒了春天?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江南已是茵茵一片了。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对其进行了淋漓的描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雨水和江南有着未了的情愫,因而将其抹得红绿分明,赋予江南灵动的美。
在蒙蒙微雨中,躞蹀在幽静的小路上,聆听雨打梧桐嫩叶的响声,如同欣赏幻妙的鸣奏曲,路旁的树木葳蕤非凡,透过叶的罅隙,似乎看到江南的秀美随雨滴旋转。
江南远离了喧阗,细雨的加入更显静谧,可却不萧凉。它澌灭了俗尘的埃土,使一切都变的清爽。瞧那被雨水轻抚的新树,挺直了展示轻健的活力,绿油油的叶子泛着光泽,什么叫春雨贵如油,也许这正是体现。
江南雨中的风景和丰韵给人以享受,自然也成了文人骚客笔下如梦的仙境。
雨中的江南,勾起无尽的思念。记忆中悠长的雨巷,总能逢上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行在如烟的江南雨雾中。她那幽幽的眼光,淡淡的惆怅,消散在朦胧诗意中。我们踏着滑润的青石板,带着心中的丝丝感怀,品味着江南的气度,诗作,体会了这纷华尘世中江南的典雅,才会觉得正在阅读一本蕴藏无限玄机的自然之书。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五
自鸿蒙开辟,造化雄神,四极八方而旷远,百荒无垠。纵目河山,巍峨寥廓兮,天宝物乎;尽览风光,碧水青山兮,钟灵毓秀,万物生息。然古天然江南于我中国也,以中国之山河,环江之侧。天援以生气,地承地序,厚德戴之,物物相依,人杰地灵,日月分辉,朝夕了明,寒暑轮反一载。今江南,春暖物萌,夏盛物茂,秋灿物实,冬肃物藏。四季分明,孕育无限风光,以弄物兮。
其为山也,连绵者青霭闲舒,白云信卷;高峻者俏挬天露,危耸地冠。缥缈者仙道绝顶,碧空鹤鸾;深幽者泉横飞瀑,云乡隐莲。奇崛者丹丘异同,石道坠盘;广袤者叠秀古木,群嶂映潭。
其为水也,汹涌者涟仄日月,涛浪汹尽,天没巨险;幽静者微波荡漾,细流涓涓,灵秀者鲤跃光耀,鸥栖霜进雪点;静美者月映幽池,雨荷清圆,万物皆碧。
山水育天,于斯也,草木丛生,芳发翠绽;万枝流水,满枝烂漫,百鸟翔集,锦鳞游泳,至若春和景明,蝶蜂竞舞,兔伏猫戏,虎啸猿嗥。此江南矣,欣欣向荣,物乐所居,乃繁盛之象也。
江南之地物产丰饶,今武夷之地,山高水美,此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挎去其节,用代陶瓦;细者如秆,可作橹也。武夷之竹,人可食之,咏美而不绝。
昔晋谢灵运来游于此,庆历四年春,范希文观夫巴陵胜状,衔远山,吞长江,观洞庭一湖,作岳阳楼记。北宋时,东坡游历西湖,建苏坡,食东坡肉,名徐霞客来由于此。清两奉,圣祖,高宋亦游于此。圣祖顾江南防务,见明太祖基于庄天府。而高宋,啖其扬州江南之美食,尝送三千佳人入宫封之,此二帝六下江南美。
江南山清水秀,多峰岭,福建行省之多山,山间溪而萦回,游鱼可数,观其而乐且无穷也。山多且其幽静雅逸之景象,且比世外桃源无亭他美!山多绿竹而木,苍松侧影,水心澄澈皖洁,无异写真,燃油岁寒君子之逸致乎!其多迹,若中山陵,中正之居,乃吾中国革命之先驱。
凡远方同志来游于此,莫不徘徊依恋而不忍舍,念之,爱之。
今生吾于江南,人杰地灵,重游于此,朝饮露,夕饮食,贵乃物之美学!斯瞩江南,赏之,念之!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六
自古以来,有许多描写江南的诗篇,似乎江南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是一个比较梦幻的地方。我们都有一颗期待去远方的心,远方不自觉地定义,就成了烟雨江南。我还真没怎么听说过,有谁会说自己的远方是大漠边疆的。
大漠边疆,自古马革裹尸的'地方,我期待过自己如果穿越,必定要去大漠边疆走一遭,看一眼大汉男儿的豪情壮志,看一眼匈奴列国的汗血宝马,可是,身处现代,飞沙扬石,我似乎还是更喜欢美丽的烟雨江南。
不是因为它处在南方,不是因为它经济发达,仅仅是因为它是个梦幻的地方,每一个梦醒时分,脑海里萦绕不去的,都是那里的场景。每一次心灵的脆弱,它都是心灵的寄托。
江南杨花落满肩,小声干,笛声残。
我的梦系江南,我期待再做一场大梦,就在江南。
江南的烟雨缭绕,情系我一生一梦。此生,不愿醒来,唯念执着一心,可得偿所愿。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七
谁愿意被黑暗的大门挡在光明的路前,谁愿意桎梏的梦埋没在江南烟雨中,谁又愿意被曦光打的支离破碎,生活本不该如此!
聆听鸟飞过的声音、鱼游过的声音、水流过的声音、流星滑过的声音,生活本该如此!
谁愿意被沉浸在浩无边际的大海中,谁愿意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谁又愿意记忆被锁在片片破碎的回忆中,生活本不该如此!
聆听鸟的歌唱,鱼的嬉戏,水的潺潺,流星与我擦肩而过,那种声音如此美妙,如此动听,生活本该如此!
生活中如此多的如此,让人充满希望,充满憧憬,充满幻想,让人敢爱感恨,如埋在江南烟雨里的梦。
生活如诗,如歌,如萝,如藤,如花,如画,如溪流,如小河,如大海,如柳絮,如人生,如梦想,如埋在江南烟雨里的梦。
如诗的意韵、歌的动听、萝的拔萃、藤的屈曲、花的美丽、画的意境,如溪流的蜿蜒、小河的曲折、大海的浩瀚、柳絮的飘浮,人生的磨练,梦想的实现,如埋在江南烟雨里的梦。
生活如路,路的艰难与困难,生活都必须接受,而最终却无法实现,路多漫长,只是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走下去,生活也该如此,但没有人能达到路的终点,看到路的另一尽头是什么样子,成为了一个梦,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埋在了江南烟雨中的梦。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八
我想,我一直都是喜欢江的。
不论是从远古的诗经走来,还是从蜿蜒的长江撑蒿,也或者逆流而上,去寻找那高原雪山的足迹,我都是喜欢江的。
曾经,深爱沈从文笔下的那一条江,那一条名叫湘江的江。
多少次午夜梦回,都想去摘一把虎耳草;多少次午夜梦回,都想去到那座边城之岸,去看一看翠翠是否安好;多少次,都想醉倒在那高高的桂花树下,听一曲鸟鸣虫唱。似乎,江与我,总有种莫名的情感,莫名的喜欢。
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于我而言,虽不是智者,却十分喜爱山水的。置身其间,总有种拥抱自然的亲近感。而我眼中的山水,也都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情侣。少了山的伟岸,水就变得平淡无奇,如同一湾死水;而少了水的青山,也没了灵气,没有了那种细腻如丝的和谐美。而这一滴滴水,汇聚成溪,一条条溪,汇聚成大江,不正如同江南烟雨社团的朋友们一般么?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聚集在一起,方才成就了今日的江南社团,这就是我对这个社团的第一印象。
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于我,这个刚刚来到江山一个月的小书童,甘心愿意做一支细流,甚至是一滴清水,贡献自己的那一份绵薄之力。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作为送给江南烟雨社团的第一份“见面礼”。
江,我心里的纳十川之流。
用说文解字的方式来说,“江”字,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工夫的工”。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很多人花了很多工夫,聚集了很多的“三点水”,才形成了那一条秀丽壮观的河流。那个凝聚成一股绳的江,多么像现在的江南社团,一个集百家于一体的组织,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家园。
相对于海,我更喜欢江了。虽然常听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是,大海的宽阔,包含了所有的不同支流,也包含了所有的不同心境,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河流。所以,海的胸襟很宽阔,却不一定会适合所有人。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不必去取悦所有人,只需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相互指正,共同进步,这就够了!何必去取悦所有人,又何必去依靠某些人,何必去低眉折腰?在我的心里,自己就是个“宁折不弯”的人,就如同那个身居陋室的五柳先生,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纵观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我依旧愿做一个小书童,也或者是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珠,将自己投入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乌托邦,笔耕在自己的世外桃源。所以,我宁愿选择一条江,则一江终老,遇一人白首。于我,这就足矣。人生若能如此,便也心安。
常听人说,上善若水。而我,更喜欢说上善若江。从善如流,从善如江,岂不美哉?常对人说,交友不在多少,而在于交心;结朋不在于贫富,而在于心有灵犀、志趣相投。所以,尘世中能遇到些真心相交的朋友,像是幸运,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凑出高山流水的天籁;所以,无须迎合,无须欢喜,只需以心交友,将心比心,才能交到挚友。
一直坚信,尘世间有些相遇不在路上,而在心间;有些人即使天天在一起,却也是心隔得很远,也是同床异梦。所以,找一些倾心相交的朋友足矣,何须在乎多少?于我,这个初到江山的小书童而言,便是如此。红尘有爱,锦书难寄,江南烟雨,似梦轮回。
江,依旧是我生命里的最美。即使你未纳百川,未聚百流。可我依旧,愿意为你驻足,依旧愿意,走进你那绚丽的绮梦。
【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幽梦午夜回,黯然诉与谁?
一直以来,都喜欢着这个“南”字。似乎与南字有关的东西,都有种别样的情感在其中。南国、南方、南北。因为是与南有关,所以我都分外珍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生于北国的我,却从小都对南国有种特别的向往。记得当时年幼,经常徜徉在诗歌所编制的世界里,读着古人的梦江南,忆江南,江南风雨。因为在他们的诗句里,江南是个格外令人神往的净土;江南总是一首唱不完的歌谣,江南总是一个听不倦的童话。
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丁香雨淋湿的睡莲,桃花坞旁的杨柳,断桥石堤上的残垣,都曾勾起了无数诗人的幻想。人们把江南写进诗里、写进梦里、写进岁月里。因为在那个天之一隅,民风淳朴,风景如画,秀丽婀娜。那一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柔情,温暖了一颗颗潮湿的心;那南国的一颗红豆,摇曳了多少人一生的思量;那一份江南情结,在每个午夜梦回,都会清晰地出现在梦里。
似乎,江南之于每个人,都曾在心里驻扎过。我们憧憬、我们期待、我们梦想,我们用蓝天作纸,用清风执笔,用思念磨墨,勾勒出一幅幅的江南风光图,描绘出一张张的丹青水墨画。梦翔江南,魂绕烟雨,把整个心折叠成一只只千纸鹤,只为飞翔到江南的天空,看看那里的锦绣河山,叹一声江南如此多娇。
北国,是一个多山的地方。绵延起伏的群山,养育了我伟岸的身躯,而我却要用他去踏足江南,寻梦江南。因为,在那片梦幻般的土地上,有我的青春,有我的思念,有我明媚的展眉。山的伟岸给了我豁达的心胸,而我却要用他去寻找那份水的灵气。
众所周知,南国是多水的地方。在那片梦里的城邦,总有些水的清灵相伴。所以,当山峰遇到流水,当北国遭遇江南,我注定在一场悄然无声的相逢里,黯然醉去;在一场梨花飘雨的季节,痴痴地恋上;在一曲声声慢的小调里,掩目贪欢,浅唱轻吟;在一场无关风月的旧梦里,步履阑珊。那一弯明亮的月光,总会无声地催促着我,乘月下江南,泛舟白堤岸。
喜欢南字,也注定了喜欢那段千古传唱的佳话。
期待在南国的雨巷,撑一把油纸伞,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似乎读过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之后,心里就一直停留着那么一位南国伊人,一位结着淡淡愁怨的女子。她虽不是北国佳人的那种倾国倾城,却有着南方女子的小家碧玉。以至于我的很多文字,都尽染上一层淡淡的忧伤,都与那么一个丁香姑娘结缘。说不清、道不明,心中却一直住着那么一位素未谋面,却又令人魂牵梦绕、辗转难忘的佳人。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每每回首,每每垂足,每每叹息。似乎都会想起这个故事,想起这个流传已久的爱情挽歌。春江花月夜,青丝绕指尖。我虽是北国的一个素衣男子,如今却也踏足了南国,成了人们口中的“孔雀东南飞”。不过,我虽不是孔雀,却也实实在在地恋上了南国的这一程山水,恋上了南国的一草一木,恋上了南国的那一场丁香飘雨、忧伤蔓延的心境,恋上了那一见倾城的隔世之恋。
南字之于我,虽不是岁月情深,却令我细细咀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去上心头。或许,就是我对南国最深的一抹眷恋。那一份隐藏在心灵深处,隐藏在小小的城池里,隐藏在小小的梦里的情丝,如同每年春天的碧草,柔软地生长着。芳草碧连天,二十四桥明月夜,白帆载我下江南。
南风映明月,伴我下西楼。
【烟】。
常常自诩为云,可我始终不是云。故此只能是烟,漂浮于烟的高度。
红尘之于我,虽然相交不深,却也有诸多感慨。之所以喜欢烟,是因为烟生于大地,起于山峦,飘于天空。这种连接着天、地、人的物质,很像是我这个迷途的小书童,很像我这个徘徊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之中的人,很像我这个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
所以,每当现实不如意的时候。我都喜欢徜徉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打开音乐,调到自己习惯的高度。以一缕青烟的姿态,存活于天地之间,任思绪飞越千山万水,任灵魂穿梭在绿水青山之间,寻找盛放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被俗世所染,不被俗事所缚,安静地漂浮于天空之际,静守着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城。
红尘有梦,流年似水。回不去的曾经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时光荏苒,芳逝。每当自己站在岁月的边上,细数着流年过往的时候,都喜欢以一种安静的姿态,以一种素颜朝天的姿态,退却所有的色彩,还自己一个真实纯白的世界。任思绪在风中飞扬,把诸多的不快都随风散去,烟消云散,给心灵放一个假期,等一等灵魂。
喜欢烟的随性,不拘束,不做作。生的自然,飘的自然。就像是周敦颐《爱莲说》里的那样:“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我,却独爱烟。喜欢烟的虚无缥缈,喜欢烟的不拘一格,喜欢烟的随意徜徉,悠然宁静。
每当人们回首往昔的时候,时常慨叹“往事如烟,一去不返”。可是,正是因为烟有其独特的形态,才会令人们时常忆起,才会有一声声慨叹。烟,来的时候悄然无声;烟,走的时候随风飘散。看得见,却又摸不着;想得起,却又不知道其魂归何处、花落何方?就像爱情来的时候,悄无声息,等她走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觉察到她的痕迹。流年往事,随风飘撒。留得住的是情感,留不住的是时光。所以,飘散了的就让其淡忘,值得铭记的才会永痕。有淡忘才有铭记,有宁静方能致远。
烟飘江南,心随笔动,意随心动。我笔写我心,我心照我笔。这便是我写作的原则,以最真的笔端,抒写最真的情感。渺渺红尘,大千世界,我们生命的终点都将是一抹清土,掩尽风流。那么请允许我以烟的姿态,存一份淡淡的念想,淡一生浅浅的思量。
烟染流年,佳期如梦缓缓归。
【雨】。
喜欢雨,尤其是这江南的雨。总有一种别样的神韵,潮湿我铿锵的笔杆。似乎这江南的雨,总能勾起人的一些回忆,总能惹出一段风流佳话,总能给人一种惆怅的迷惘。所以,每逢雨夜,每逢江南的雨夜,我的心中都有一丝柔软在静静地流淌,以至于我的文字也会随之温润,随之变幻着色彩。
或许,雨之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情感,然对于我,却自有一番风味。
《纳兰词》里写到,“我本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每每读到这里,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绝世才子,适逢雨夜,凭窗而立,秋雨栖梧,怅然低吟的身影。一个出生名门,仕途平步青云,却对亡妻一往情深的本色真性情的才子;一个写出看似一句平常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勾起了人们多少的遐想的翩翩公子;一个在亡妻多年之后,依旧在她每年的祭日之时,为其填词的痴情公子。一片幽情冷处浓,半缘修道半缘君。
李商隐有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每每读来,自有一番思量。在《红楼梦》,林黛玉说她最喜欢这句。
每次想起那个红烛之中的潇湘妃子,在一个个潇湘夜雨的时刻,倩影婆娑,楚楚可怜的情景,心中都会燃起一声轻轻的叹息。卿本佳人,奈何命途多舛。卿本天上绛珠草,缘何报答滴水恩。每次看到黛玉,推开轩窗,斜栏独倚,观雨叹息的身影,都会禁不住地想起那个清唱《葬花吟》的痴心女子,那一份真真的情。
雨,江南的雨。于我,总有诉不尽的情愫。
不想用太多的华丽词组去描摹,不想用太多的浓妆淡抹去粉饰,只因你在我的心中,是一幅别具一格的姿态,是清新自然的风景。江南的雨,清丽温婉,带给人们清凉的慰藉;江南的雨,缠绵悱恻,大珠小珠落玉盘;江南的雨,潇潇洒洒,不拘尘世。
曾对人说,我是一片云。云哭了,天空就会下雨,雨晴了,天空就有彩虹。这个周而复始的轮回,夹杂了多少人生的宿命变迁。可不论现实如何改变,不论时光怎样荏苒,我依旧愿意守候心中那一滴纯洁如玉的雨。
江南的雨,你曾勾起我多少的回忆,你曾打湿我青春的双眸,你曾惆怅我多少如水的夜晚。可我依旧愿意,依旧为你执笔,依旧在时光的夹缝中,为你留一点空间,在心灵彼岸,在内心世界的灵魂深处,为你留一点空白。
雨打芭蕉,夜凉情殇。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九
在船上钓鱼,天空有些朦胧,好像要下雨了。偶尔看到小湖上飘着几朵桃花。我用手把它们捡起来,凉意弥漫全身。捡起那颗桃子,红白相间的颜色甜甜的,不知道这颗桃子为何落入江南。时值盛夏,柳树春风尚未散去,桃花红柳绿梨雪白,一片仙境。
泾渭声摇渔歌,悠然南行。偶尔,我看到几条折腾的鱼顽皮地摸着花瓣。这个六月充满芬芳,江南满是四月的天空。
昨晚偶尔下了一场朦胧的雨,不知道落了多少朵花,只可惜落花散落一地,现在可以随意的感叹了。江南看不到落叶。只有当水落泉退时,才能看到碧玉池中一片淡淡的鲜红。鱼线轻轻晃动,一些顽皮的鱼笨拙地拿起鱼钩轻轻一拉,却总是淘气地跑来跑去,惊慌失措。不知谁在哪一本书里写了一个白衣少年牵着鲤鱼游江南荷叶湖,垂钓是一种境界,娇生惯养,看花庭前繁花似锦;天空是多云和多云。当然,我不能那样钓鱼。偶尔,我钓到的小鱼总是跑到湖边小题大做,时不时溅起水晶,我就等着它摆脱我的钩子。
离吴鹏不远,还可以看到一些已经落下的桃花,总是鲜红中带着忧郁的白,静静地漂浮在流水里,或流入肥沃的田野,或驻足于岸边,流水南下,唯落花孤,江南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
一丝凉意入心,才发现江南烟雨已经朦胧,我想去捡落花,却发现它们早已不见了。遥望,青山绿水朦胧,斜阳微光,染江南。恍惚间,只见青山绿水的幽影,朦胧中隐隐约约的黑影,犹如江南的天然墨,在迷离中可以看到水波的轻微运动,微弱的桨声,雨声入耳,不知是谁再次唤醒了春梦。招惹三千弱水,我为你立正命题,就是江南烟雨,江南烟雨。
小小水渐迷离,你夜照江浪,风追烟花雨,渲染诗意。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十
这几天,烟雨蒙蒙,我来到了举世闻名的江南乌镇。寒冬隐退,江南变得鸟语花香,春回大地,百花皆开。记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是旅游胜地,这里有着清澈见底的河流。整个江南被河水包裹着,看起来有着诗情画意,好似一幅巨大的国画,这是谁创造出来的呢?青山遍布着江南,被绿色的地毯裹盖着,也像是一位位耸立的士兵维护者江南风光。
江南的绿树虽说不多,但是每一棵都被大地滋润了,棵棵旺盛着强大的生命力。江南有着雨雾的衬托,变得美仑美奂,让人赏心悦目。杨柳被雨水抚摸着,那晶莹的露珠停在了杨柳纸条上,像雨珠在柳条上休息。雨雾把杨柳打扮得活灵活现,晶莹剔透。雾覆盖于江南,让江南变得迷茫,像是神仙居住的天山。
江南不只有这些美丽的景物,还有着一座座拱桥,这些拱桥似乎是联系着两个地方的人友好往来的纽带。一条条小巷也是那么神秘,似乎永远走不完。
街道上有着许多青石板凳,这些板凳上有着青藤绿蔓,说明这些青石板凳的历史很久了。澄澈的河流上白露翻飞,有时俯冲河面,叼起一条肥胖胖的鱼吞进肚子里,才向远处飞去。渔民们在河上捕鱼,一艘艘竹筏停在河上,给河面增添了风景,江南被清澈河流渲染了。
烟雨渐渐消去,雨声渐渐地小了。烟雨消失在江南,江南的风光没有了雨的衬托,少了几分灵动。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十一
每次写到江南两个字,我就会不自觉的将烟雨两个字写出来,就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般。不过我认为事实就是这样的,江南美是因为烟雨,而烟雨醉则是因为江南。
江南和烟雨本来就是一体的,无所谓水衬托了谁,也无所谓谁铺垫了谁。每一个人眼中的江南烟雨都是不一样的。
杜牧眼中的江南是“青山隐隐谁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白居易眼中的江南则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戴望舒眼中的江南则是那丁香一样的姑娘。
但无论是哪一种烟雨,都离不开她的柔美,朦胧,醉人,哪一种江南离不开她的温婉,雅韵,精致。而于我而言,江南烟雨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凄艳美。
戴望舒先生那《雨巷》中消失在烟雨中的丁香是一种悲,伫立雨巷,油纸伞下的自己看着那丁香姑娘越走越远,看着那被烟雨迷蒙了的巷头,满是无奈。
转首看来时路,那不见巷尾的迷茫满是悲凉,雨落无声,却有痕,那滴落在脚边的水滴,就像滴落在心头一般,令人发酸。
对于我这个喜欢雨的人来说,烟雨算是印象尤为深刻的,她没有狂风骤雨那般来时气势磅礴,去时匆匆如流云;也没有雷雨那般轰轰烈烈,不肯停歇。不过我们总是会在这雨中看到那一片即将出现的蓝天白云。
可于烟雨中,那如同绵绵不绝的雨丝布满天空,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云雾缭绕,好像世界永远都将沉寂在这片烟雨中,感觉不到天空那放晴的气息,那种心中无法释放的抑郁,烦闷应该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意。
我喜欢淋雨,却从来没有在烟雨中淋过,我认为淋雨可以洗去我内心的苦恼,烦躁。但在烟雨中只会增加我心中的於结,所以我只是看烟雨,却无法去欣赏,去品尝。我想那很悲,很痛的情感应该是上苍苦涩的泪水,我等凡人自是承受不起。
古代。
诗词。
人也许是知道烟雨的沉重,悲切,只是因为对于心中那片阳光的向往,所以没有以悲写悲,而是借着对烟雨所谓的欣赏来慰藉自己内心的苦闷。一场烟雨,短的一个月,长的几个月,对于那种不见天日的苦楚,再怎么迷离醉人的烟雨也会让人发霉发臭。
如果说,以柳赠离人是一种挽留之意,那么烟雨送离人则是一种哀痛,断桥烟雨,江南渡口,远山朦胧之间,迷雾缭绕之中,望着那消失在重重烟雨中的离人,寄托在烟雨中的情丝最后终究是化为一声轻叹,独自一人站立在那雨丝绵绵的渡口,看着这无尽的烟雨却慰藉不了心中的苦楚。
人都会感性的思考,睹物思人,成为了一种解闷的重要方式,而站在这场无尽的烟雨中,独自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心中默默的想着一个人,那种别样的浪漫总是让人沉醉。
江南烟雨中范文(12篇)篇十二
天明,晨光却躲在薄云身后。细小的雨滴在天空玩厌了,轻飘飘地落入人世间。
雨点时大时小,但绵绵不绝。不过,单是淅淅沥沥,且不真切的雨声,却有些单调。须到了小溪边,雨落在伞上、叶上、溪中,再添上几声幽幽传来的鸟鸣,各种声音杂而不乱,宛如一首清脆而又悠扬的乐曲。
既然出来散心,走马观花便是对美景的浪费。我既喜观一瞥间的惊艳与震撼,亦喜细瞧之后仍抑止不住的喜欢。伞柄搭肩头,望烟雨江南,温婉秀丽。俯下身,看草尖挂着的雨滴,看溪面泛起的圈圈涟漪,看鱼儿时不时地跃出水面。平日里不起眼的小花,如今也娇艳欲滴。没有肆虐的风,没有豆大的雨,也没有匆匆躲雨的行人。有的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细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般的闲适。
光亮渐渐自东向西褪去,雨仍未停。半夜里,这座静谧的小城里的一草一木,仍贪婪地吮吸着甘露。风带着雨下凡来抚慰大地,妙手一般,催幼芽茁壮成长。人们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待明朝,将又是花红柳绿,笑语盈盈。
曾听闻,生长在江南的少年,不会作诗,也是诗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多美的景致啊!这烟雨缭绕的江南,寄托了多少绵绵的情思与愁绪,又带来了多少喜悦与恬静。
撑伞,踏青阶,漫步雨中。抬眼,是烟雨江南,是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