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有精彩之处,在文采和思想深度上也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思索的余地。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一
过年啦!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当夜幕降临时,大街小巷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人们不约而同一起来庆祝这辞旧迎新的夜晚。
我们一家人也迫不及待地来到楼下放烟火。妈妈拿起打火机,小心翼翼地凑近“龙腾四海”,点着导火线,导火线上冒出许多火花,“咝咝……”“点着了,妈妈快跑!”我双手捂住耳朵,忍不住大声喊道。此时此刻,我胆战心惊,却又兴奋不已。只听“嗖”的一声,一束火光猛地直冲云霄,“啪”,烟火炸开了,如同一朵绚丽多彩的菊花,在空中绽放,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还没等我完全看清楚,它就变成一颗颗小星星溅落人间,转眼间,又消失在半空。其它烟火不甘示弱,接二连三地飞向天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顿时,大地与天空连成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仿佛正在演奏着新年交响乐。
我在这烟花的世界里,感受到了温暖而又甜蜜的年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也在这爆竹声中不知不觉地长大了一岁,祝愿我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二
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临近过年。
家家户户都外出大包小包的购买年货,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超市橱窗展示柜到处都是拜年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糖果、包装精美的礼品盒、琳琅满目的干货……争先恐后排“长龙”买单的人群。
年来了。
拜年了。
新年的第一天,开始赶往自己的亲人家里拜年,手里大包小包的见面礼,见面第一句就是“新年好!”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新年的时候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只能说祝福的美好话语。每到一户亲戚家拜年,一定要吃一顿饭,饭后大家围坐火炉旁,或吃着瓜果点心聊聊家事国事新鲜事、或打打牌、孩子们围坐另一旁讨论游戏……时间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慢慢流逝……接下来都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一年未见的亲人天南地北的聊聊,趁着过年的假期聚齐,以此慰藉多日不见的相思,增进彼此的感情。
有一些家庭组织春节组织旅游,今年我家就组织了一次慰问我们最可爱的武警战士,在全家团聚的日子里,是他们坚守岗位,为我们保家卫国!向他们致敬!给他们拜年了!
年味用通俗话来讲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过一个热闹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三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声响,砖头轻轻地摇了摇,表面上没什么变化。我揭开了上面的砖头盖,只见里面腾起了一股浓浓的烟雾,令我不禁心里格登了一下。我的哥哥首先欢呼了起来,接着小弟弟和我也开心地笑了:“过年喽!过年喽!”
201x年大年初一到初三,我来到了仁寿县的农村,和我的哥哥一起在乡下里过年。赶小羊、喂小羊吃草、爬山、吃树上结的橘子以及很多很多好玩的事,让我领略农村的朴实和欢乐无穷。尤其是放爆竹这样琐碎又不凡的小事,更让我玩得不亦乐乎,令我记忆深刻。
我认为最好玩的鞭炮是我和我的哥哥一起发明的“爆竹”。这个爆竹和其它的“爆竹”还真不一样。我发明的“爆竹”是把鞭炮点燃后,放进一个中空的竹子,当鞭炮炸响后,不仅会发出比鞭炮更大的声音,还会冒出一股红中带黑的火焰。
仿佛神舟飞船点燃了火焰、十万个老师将粉笔头甩向黑板、全世界婴儿齐声大哭,“嘭”的一声闷响,火焰如同黑色的魔鬼弹出柱子,旋即化为一团浓烟。哥哥冒了出来,说:“这酸爽——”我说:“才正宗!”哈哈。
大年初二的晚上,我、和我的哥哥以及其他的亲戚,静静地走在农村的无人大街上。四周只有小虫子的叫声和远处缓缓升起的烟花。虽然四下无声,但我的心中洋溢着新年的喜悦气氛。突然,我的哥哥对我大声地说了一声“小心!”我的心猛然悬了起来,往脚下瞟了一瞟,发现就在鞋跟子下,有一颗正在哧哧冒烟的鞭炮!我吓得赶紧跳了起来,跑到了一边。随着“砰”的一声响,那个地方爆发出一团火焰,气流滚滚。
我又好气又好笑:“是谁干的?”
哥哥:“谁干的,他死定了!”
四下无声。我和哥哥张望了一下,一眼就看见哥哥的舅舅在“灯火阑珊处”傻笑。我先是一气:这样的小动作,可是要伤人的,怎么能做呢?可我又想:这样做,反而将年味又添了一份啊!
我走上前去,假装把舅舅“扁”了一顿,和他一起大笑起来。
大年初三的早晨,虫鸣鸟叫。我和哥哥喂完小羊后,一起出门散步。
在路口拐了一个角,我们就发现,在树林里,有一名正在放鞭炮的小弟弟。点燃后,他淡淡地瞟了我一眼,做了一个闪开的手势,随即自己像小袋鼠一样地躲了起来。
鞭炮声响后,他和我们自然地成为了好朋友。
正当我的哥哥和小弟弟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更有趣地放鞭炮时,我突然有了想法。
我利用身边的砖头堆了一个中空的小房间,对哥哥和弟弟说:“把鞭炮点燃后,扔进砖头小房子里,并把顶部密封,我们要看一下什么叫做‘浓烟四散’!”“好啊!”他们齐声说。
这次爆炸比“爆竹”还惊险可怕。哥哥点燃了鞭炮,扔进砖头房并盖上顶盖后,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声响,砖头轻轻地摇了摇,表面上没什么变化。我揭开了上面的砖头盖,只见里面腾起了一股浓浓的烟雾,令我不禁呛了一下。我的哥哥首先欢呼了起来,接着小弟弟和我也笑了:“过年喽!过年喽!”
即将分别时,小弟弟露出了悲伤的面容,对我说:“你不回来了吗?”
“不,”我说,“下一次,我还要和你一起放爆竹!”我怀着满心对农村的怀念回到了城市。
是啊,过年喽、过年喽!,在爆竹中,洋溢出来的是友谊、激情和满满的年味,就像“爆竹”所发出的声音一样,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这正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四
年味在空气中氤氲着,翻腾着,最后变成浓稠的家的味道。
可是,如今这年味如同一杯香醇可口的咖啡被清水一点一点稀释了,味道越来越淡。记得小时侯,伯伯总会从杭州回来,和我一起撒下大把大把的发着荧光的彩虹糖,一起看那绚丽的烟火在夜幕中怒放。姑姑也会从上海带回许多让我口馋的零食,满足我的口福。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大圆桌边,面对久违的亲人,举杯祝福,此时,爷爷、奶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餐桌上,散发着饭菜的香味,耳边,回荡着春晚和烟火在空中爆炸混杂在一起的声音。新年的钟声进入倒计时,于是,大人、小孩来到屋顶花园,争先恐后,嘻嘻哈哈,放烟火,许愿景。
可随着我一点点长大,我和伯伯一起看“彩虹糖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姑姑的零食也早已和年幼时的玩具一起消失了,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次数屈指可数。一起看春晚、放烟火、聊天说愿望,这些仿佛都被锁进了一个叫回忆的盒子里。
今年除夕,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夜饭还是那么的丰盛,春节联欢晚会一如既往在荧屏中上演着,窗外美丽的烟花此起彼伏地绽放着,我却觉得索然无味。一家人迅速地吃完了饭,爷爷奶奶借口累,早早地上床睡了,爸爸开始上网,妈妈独自在厨房里收拾,我傻坐在沙发上,木然地看着电视,想像着伯伯、姑姑他们在自家过年的情景。
那些上春晚演出的演员们,不知内心是否也有失落感。在感激他们牺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希望所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能常回家看看。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五
对我而说,过年时最温柔灿烂的事非放鞭炮莫属。
小时候,每逢过年,才恭恭敬敬地叩头邻到压岁钱,转过身我就买鞭炮去了。然后一手拿根香,一手拿鞭炮,痛下决心侧着脸颤颤巍巍地把鞭炮点燃,看着导火线“咝咝”地窜出火花,我猛地往空中一丢,那鞭炮冲上天:“砰”地炸响,金光四溅,纸屑满天飞扬象天女散花,煞是好看。我们走到哪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如影随形地跟到哪里,一路炸响一路欢笑。
我们玩鞭炮不只比谁玩的花样多,更要比谁胆大。我逞能用两个手指捏着鞭炮的屁股放,鞭炮炸响后,手指尖上就留下黄色的硝烟印子,象奖给勇士的胸章。我的指头都被震麻了还装做没事。我这个扎着羊角辫的野丫头就这样赢得比我小的男孩们的崇拜。
遇上下雪,我们便把鞭炮插到雪团中,点燃鞭炮后将雪团向远处挥手一丢。鞭炮在远处一声嘶叫,把雪花炸得四处飞散,同时也炸开了我们的欢笑。
我特别喜欢放完鞭炮后那蓝色的烟雾,觉得那烟雾就象战场上弥漫的硝烟,能满足我的英雄情结。我还喜欢和伙伴们把鞭炮的红色残骸堆到一起点着,里面时常还有未燃尽的火药,那些残骸便夹杂在火中“金蛇狂舞”有一次,我们把所有鞭炮都从中间瓣开,倒出里面的火药,酒成心形。当天黑透的时候,召唤大家来看。我小心翼翼地点着火,然后就出现一个美丽的心形的火焰。还未来得及欣赏玩味,火光就灭了。不过大家都很心满意足。
我的乐趣。现在想起来幸福的爆竹声还远远近近地耳畔。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六
年味是什么?在我的脑海中,年味是好看的衣服,是美味的佳肴,是厚厚的红包.......
回家的路上一切都不变,但是少了以往回家时那淡淡的鼾声,多了一层忧愁笼罩着大家,但是我们还是强打着精神说说笑笑。刚到家,爷爷奶奶还是一如既往高高兴兴的出来迎接我们,只是望到我们身旁没有爸爸的身影,眼睛里的光明显的黯淡了下来。
因为回家时已是深夜,所以我们就睡去了,但是在寂静的深夜中,能听到奶奶一声一声的叹息。早晨刚醒,还是一如既往的去翻日历,今天就是除夕了,但是没有爸爸的存在,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致来。
下楼洗脸时,我瞄见奶奶炒饭时在悄悄地抹眼泪,心里顿时觉得特别悲伤,爸爸没有回来,这个年过的还有什么意思呢?吃饭时,我们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弟弟说肉炒的没味,我尝了尝,的确如此,我们看向奶奶,她说有可能是忘记放盐了吧。我知道,爸爸没有回来,奶奶没什么兴致去做饭。爷爷突然长叹一声,手上的.烟头也掉在了地上。我老是感觉家里少了什么东西。
“滴——滴——”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喇叭声,我正想说一大早的是谁在扰民,突然惊喜地发现原来是老爸回来了,我连忙进门去给大家报告这个喜讯,妈妈还说我在开玩笑,可当爸爸走进来时她才相信,原来是爸爸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爸爸一进门,整个家就仿佛生机勃勃起来,奶奶喜笑颜开地说加菜加菜,爷爷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小弟竟然也吵着闹着给爸爸添饭夹菜。
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年味不是指的美味的佳肴,也不是指好看的衣服,更不是指厚厚的红包,而指的是家的味道。当爸爸没回来时,缺少的就是那淡淡,却又沁人心脾的年味.......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七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开始热火朝天的置办年货,有灌香肠,做咸肉,有炒花生,炒蚕豆,炒红薯干,有蒸糕,蒸馒头……这不,我也要回家寻找年味了。
刚回到老家,就看到厨房里烟雾弥漫,阵阵香味扑鼻,我进去一看,只见桌子上摆着一块直径大约40厘米,高约为25厘米的`圆柱形糕,我曾未见过如此大的糕,大大勾起了我对糕的好奇心,赶紧向奶奶讨教做法,。
奶奶边蒸边说,先把糯米淘好放在水里浸泡二三十分钟,拿出来沥干五到六小时,再用机器把糯米打成粉,将粉倒入竹匾三十斤粉里放四斤白糖,还可以加点红枣丁,寓意着红红火火。然后均匀地和在一起,锅里面倒入水,把粉扑在糕枕里,先铺一层,不要全部铺上去,高枕放到大锅上,这样可以避免粉掉落,可是我做的时候忘记往大锅里放水了,粉就像孙悟空离开五指山一样,哗啦啦就掉下来了,幸好倒得不多,不然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等水烧开了,我把高枕放在上面,并在上面铺了一层粉,虽然有点“漏网之鱼”,但情况要比前面好点儿,等下面粉蒸熟了,就可以再放一层粉,重复此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还时不时要用筷子插在里面通通气,不然憋着也怪难受的。然后就可以把纱布罩上去再蒸一会儿,整个过程大约30分钟,香香糯糯的大糕就出炉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太天真了。
倒出来的大糕十分松散,接下来就迎来关键一步:把大糕用纱布包好,放到另一个模具里,盖上盖子,有重量的东西压在大糕上实施压迫,如果没有模具也可以给他们来个温柔的“马杀鸡”,使它们变紧,再拿出来时一块糕就做好了。我又把鞋底线压在下面,往上一拉就大糕就被轻轻松松切开,奶奶看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忙切了一块给我尝尝,今天做出来的大糕都是那被么的软、香、甜而不腻。
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吃着自己做的大糕,味道就是不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耐心、恒心,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八
“司机马上上班了,快去叫陈师傅来看看!”对讲机的声音浑厚而急促。每次遇到难以解决的检修问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师傅。
2015年2月18日晚19点50分,农历大年三十。待检的机车像洪水一般涌了进来。hxd2b-029机车故障,像个生病的孩子疲软的瘫在整备场的轨道上。此时的整备场灯火通明,春运进行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可以说每一台机车的检修效率、安全与否,将决定着大家能否过个好年。陈师傅接到任务后,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一路小跑奔到了故障机车身边,身手敏捷的登上机车,从他的背影丝毫看不出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擦了擦沾满油污的双手,他开始用他的火眼金睛认真排查着各种复杂的线路,身形写满了一丝不苟。灯影慢慢拉长,陈师傅终于找到了关键处所在,可能由电机进水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隔离。他便趴在地上用抹布一点一点的擦除积水,一块,两块……水渍慢慢的干了,他的额头却滴下了汗水。“好了!”憨厚而布满皱纹的笑脸从车门探出来,给春运一线的我们一丝温暖。瘦弱的背上隐隐渗出汗痕,此时正是冬季,寒风刺骨。没有多余的话语,因为他明白时间对于春运意味着什么。他又小跑似得返回工作岗位,只是这次可以看出他小小的雀跃,他应该很欣慰,他,又像个孩子。
他就是受人爱戴的南京东检修车间整备场行修一组电机走行检查员陈国浩师傅。几十年如一日,练就了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当春运的洪流涌入车站、车厢,把每个铁路人挤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机务段的员工却远离人群,默默无闻,悄悄的擦干泪水,洒下汗水,确保每台“火车龙头”安全运行,正点出库,陈师傅就是其中一员。此时绚丽的烟花热闹的绽放在繁华的市区,质朴的陈师傅里面穿了件大红色的新衣服,好喜庆,听说是他女儿买的。我们有些许孤寂、疲惫,但是能让更多的人团聚,我们又是如此的自豪、骄傲。
凌晨两点多了,夜,已经很深了,万家灯火已熄灭,城市的灯火阑珊处已影幕退场,人们都已经入了憨憨的梦乡。寻找着梦乡的幸福。但整备场仍灯火通明,春意盎然。我们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遵章守纪,按标作业……”每次有些困顿的时候,陈师傅总是大声背守则来提神。由于下午来的太早,他还没有吃晚饭,便拿了泡面靠在机车边津津有味的吃起来。腰似乎佝偻了许多。吃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扔下泡面,原来他发现闸瓦磨损了,原来他就连吃饭的时候也紧紧盯着待查的机车!作为新职人员,我们深深的震撼了!我们要向他学习,原来这就是铁路精神!
一桌年夜饭,一杯团圆酒,一屋子浓浓的亲情,舌尖上的年味,这就是过年的味道。而我们铁路人的年味是什么呢?苦涩?疼痛?不,应该是高兴,骄傲与满足。几百万的兄弟共同团聚在铁路这个大家庭,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服务好春运这个中华民族的大事。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共苦,家人的理解,我们铁路人即使再累也很欣慰,很温暖。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九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家乡的春节,最是热闹,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漫步街上,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红:一幅幅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金光灿灿,遒劲有力;一只只大红灯笼喜气洋洋,迎风飘动;一束束彩色气球五光十色,艳丽夺目……人们穿着新衣,挨家挨户拜年。一句句祝福萦绕耳畔,一阵阵欢声笑语渐渐溢出。人们都满面春风,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过年的味道,便是这热闹、红火的味道,是喜庆的味道。
年味浓,最浓是子夜。过年最重要的莫过于一家人围坐桌旁吃年夜饭了。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特色佳肴和时令小菜。然而有两种菜必不可少,那就是鱼和汤圆。它们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有家人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大人们总是让长辈和老人先入座,然后再依次坐下。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人们迫不及待地互相倒满酒和饮料,向好久不见的亲人敬酒。“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祝您事业有成,年年有余!”“祝您……”餐桌上,清脆悦耳的酒杯碰撞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开怀爽朗的笑声预示着来年的美满,热情真挚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幸福。过年的味道,便是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的味道。
吃完饭,大家一起围坐在电视机旁,边聊天边看春晚。客厅的桌上又摆满了瓜子、糖果和点心。小孩子们耐不住寂寞,便跑到屋外去放烟花。将近午夜12点时,大家准备好烟花和鞭炮,蓄势待发。“五——四——三——二——一——”随着人们倒计时,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烟花一个接着一个飞上天空,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有的像星星,一闪一闪;有的像飞舞的龙,直入天空;有的像洁白无瑕的雪花,从空中纷纷飘落……在满天的万紫千红中,人们许下心愿,迎接着崭新的一年。过年的味道,便是满天的绚丽多彩,是人们真挚的祈祷和祝福。
这便是,喜庆、团圆、幸福、甜蜜,是一年中我最开心、最珍贵的时刻。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
雪落无声花满窗,庭外老树披银装。梨花舞动花枝俏,一剪寒梅傲风霜。
今年的第六场雪又踏着它轻盈的脚步款款而至,袅娜飞舞的雪花在萧萧的风中尽情的洒落。没有雪的冬天对于东北人来说就好像一道美味佳肴缺少一味重要的调料,没有雪的春节年味就沒那么醇厚。
春节将至,这一场场纯净的雪好似为今年的春节备上一份厚重的大礼。看那团团的雪花热吻着沉睡的枝头,它们好像彼此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东北的春节净的纯粹,片片飞舞的雪花好似一只只玉蝴蝶喧染着裸露的大地。没有冻僵的的牛铃摇响了一曲醉人的天籁。
东北的春节就是人与雪共舞,与天地共欢。现在的东北人还始终延续着祖辈留下的风俗习惯,虽说现在每家每户都用上冰箱,但过年的年货还是愿意储存室外的雪堆里,不但储存的空间大,而且让人享受的是丰收的喜悦,泥土的芳香。这就是上天赐给东北人得天独厚的礼物,进了腊月每家每户陆陆续续开始杀起了年猪。不论是谁家杀了年猪都要请上几桌,乡亲们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海阔神聊,好似聚义厅的梁山好汉。绝对是一道醉人的风景。
过了阴历二十三每家的餐桌不可缺少的两样美味是非东北人很难品尝到的,那就是松软甜糯的粘豆包,猪肉,血肠,炖酸菜。当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一家老少围坐在暖暖的炕头上,温一壶老酒,尽情的畅饮,品味着丰收的喜悦。
大年三十和初一的上午才把东北的春节推向了高潮,写满吉祥的春联好似雨后的虹把冬点缀,高挂的大红灯笼在雪的衬托下好似报春的梅花。老人的笑容写满了福寿,大姑娘的红祆好似冬天的火焰,小伙子的热装仿佛能溶化村东的河塘。小孩子的新衣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路,好似飞舞的蝴蝶。阵阵的爆竹在空中回响,好像报春的号角。
年夜饭之前还要在院子当中点燃一些木材,燃烧的越旺说明一年财富越丰厚,之后就是燃放爆竹把财神接进屋里,家人互相说着吉祥的话。东北的春节冷中带着火辣辣的热情,东北的春节传统祥和,东北的春节是雪中的梅花。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一
说到过年,那就不得不提年味儿了。年味是什么呢,我认为年味是和伙伴们一起吃糖果的甜蜜味道;是和家人们一起吃饭的幸福味道;是和姐姐弟弟一起放烟花的开心味道。
一大清早,我就被小伙伴们的笑声唤醒了,不一会儿,一大群来到家里,叫我去跟他们一起拜年,我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梳洗完,我便和他们会和了。
我们来到爷爷家,异口同声的说到:"爷爷奶奶新年好。"爷爷笑眯眯的把他买的糖果端出来,我们也是毫不吝啬的拿起就吃。我尝了一颗,叫到:"爷爷,您今年买的糖太好吃了,有几层不同的味道,并且每一层的颜色还不一样。"说完,伙伴们都拿起一颗迅速的剥开并吃掉了。那糖果甜甜的。是和伙伴们一起吃糖果的甜蜜味道。
走完这家走那家,不过一会儿,就到了中午,妈妈开始叫吃饭了,我们便集合到我家里。爷爷奶奶已经坐上桌了,我们也陆陆续续的坐上了,只差妈妈来了。炒完最后一个菜,妈妈也来了,这下全部都到齐了,可以开吃了。但我还不能吃。因为我还有一个任务没完成,就是给这一桌子人斟酒。免不了有不能或喝不了酒的,没事,他们可以喝能治好感冒的姜可乐,反正每个人都要有喝的。斟完酒,爷爷的一声令下,我们一桌人都端起喝的,热热闹闹的吃饭。刚放下酒杯,奶奶就给我夹了菜,夹的全是我爱吃的。我把奶奶给我夹的全部都吃了。这时,爸爸妈妈他们正在给爷爷奶奶敬酒,我作为孙女,给爷爷奶奶敬酒是必不可少的,这不,我就立马端起酒杯,敬了酒。就这样,我们吃完了午饭。是和家人一起吃饭的幸福味道。
吃饱了,喝足了,我和伙伴们在外面玩,玩着玩着,天便黑了下来。吃完晚饭,我把爸爸给我买的烟花拿了出来,分给伙伴们。
烟花发完了,我们开始点烟花。拿起打火机,轻轻的一按,打火机发出了火,把烟花上的引点燃了,一下子,烟花就亮了,真是太漂亮了,一闪一闪的,可惜,一会儿就燃完了,美丽总是短暂的。一种放完,我们换了一种,换了冲天炮。一点燃,只见烟花冲上了天,跟着就是一阵巨响。时间过的飞快,玩着玩着,一天就过去了。是和伙伴们放烟花的开心味道。
这就是。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二
缕缕糯米的甜香弥漫街头,鞭炮声渐渐响起,披着金鸡红袍的年萦绕着团聚、幸福的味儿,姗姗而来。
大年三十,我跟着爸爸,小爹,去给爷爷送亮,一路上空气中弥漫着鱼肉的咸香,家家户户的门窗上张贴着各样的福字、年画,红通通的灯笼寓意着吉祥,摇曳在风中,一派和谐的气氛。
盼着新年的心思,一天天发酵,味蕾带给我的则是期盼。一道道美味佳肴小心翼翼地捧上桌,大家都招呼奶奶快来一起吃饭。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宽口大锅,滚滚红油,筷子入水又提起,三两下,竹笋的清香,豇豆的肥厚,土豆的绵软,已在口中融合,交织,麻辣使味觉有了突破口,夹一口肉饺在锅里一蘸,口中便“噼里啪啦”爆开。在喜庆温暖的灯光下,奶奶的笑脸,嘴角上扬的弧度,更加明显。小爹吃着锅里的肉卷,肉卷滋出的油滑在嘴边,露出金灿灿的一抹黄。举起酒杯一句:“妈,我敬你!”小妈在桌上夹着青菜,分给妹妹和我,说着:“不能光吃肉,营养要均衡!”妹妹也大了一岁,不在像以往的调皮,文静地吃着菜。我举起杯子,一一敬了长辈。在团聚中有着浓浓的年味。是团聚。
到了大年初一,照例去走亲访友,到了大姑奶奶家门口,大门已经敞开了。进了门,我与妹妹一起说着:“新年好,大吉大利。”姑奶奶抓起两个大红包,硬塞在我和妹妹的口袋里。进了屋,新年的喜气味道,慢慢的拥抱着在坐的每一位家人。吃着果盘里的糖果,幸福的年味儿更加充实了。进门的友人越来越多了,有的满腹诗经开口就是“爆竹声中辞旧岁,欢欢喜喜拜大年”有的作古代人入门抱拳作揖,主人家也不慌不忙的谢谢,送上糖果或压岁包。年饭吃着姑奶奶炒的年糕,预示着“年高”的好彩头,更蕴含着浓浓的年味儿。是幸福。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三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大街小巷挂的大红灯笼,是街头巷尾放不完的烟花爆竹;年味,是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是新衣新裤口袋里装不下的糖果和蜜饯;年味,是爸爸几经周折抢到的返乡车票,更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回归故乡的团圆喜庆之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焕然一新,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充满了“年”的味道。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连绵不断的响起。“过年了,过年了!”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们都会兴致冲冲地跑到院子里,迫不及待地玩耍早已准备好的鞭炮,这是我和弟弟期盼已久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啪啪啪……,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那浓烈的硝烟味,既呛人又使人兴奋不已。
接下来便是团圆饭,我看着满汉全席,活脱脱一只小馋猫,马上就要开动了!金黄的油焖大虾、中国红的红烧肉、嫩嫩的鲫鱼……在父母长辈的杯盏交错之间,我是风卷残云,狼吞虎咽,时不时有油滴在桌上,我不经意地笑了,妈妈看着我,不禁无可奈何地微笑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一阵阵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发压岁钱的时候到了!我急忙丢下碗筷,脸上不经意间莞尔一笑,开开心心地提着红灯笼走街串巷,看着口袋里面鼓鼓囊囊的小荷包,我笑了。
“表哥,表弟,快出来玩呀!”鞭炮之后,“嗖嗖嗖”,那一声声清脆的烟花声在天空划下一道道痕迹,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烟花的光芒把天空染成了五颜六色,天空霎时成了美丽的殿堂。
淡淡的年味,浓浓的情结,年味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这便是,充满了温暖与喜悦。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四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姥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姥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姥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姥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姥姥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姥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姥姥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姥姥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姥姥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姥姥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姥姥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姥姥70大寿,爸爸和姥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五
四季的轮回回到起点,忙碌的学习生活后精疲力竭的我,迎来了一个新春佳节,畅游在珍贵无比的日子里,心中的年味如同墨滴进清水中,逐渐弥散开来,包裹住新年的温暖与喜悦。
行走在热闹的大街,与朋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这就是。
心中的年味是温暖的炉火,家人的微笑。回到久违的老家,靠着温暖的炉火坐下,望着火炉中蹦蹦跳跳的火苗,火光充满了拥挤的小屋,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微笑。我与大人们,爷爷奶奶围坐在火炉旁,电视里的声音淹没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爷爷奶奶的笑容更加灿烂,平常的日子里没有办法回去,老家只有两位老人孤独的背影,现在新年给了我们团聚的机会,小屋里洋溢着团聚的喜悦,窗外的鹅毛大雪在寂静的小村的夜空中飞舞,使这难忘的一晚更加美丽与飘然。
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与家人一同品尝新年的甜蜜,这就是。
心中的年味是火红的对联,亲友们的拜访。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大门前都横着火红的对联,有时也会挂上红灯笼,大人们搬来梯子,将旧对联取下,贴上新对联。坐在家中,不一会儿便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亲友们送上了新年的祝福,餐桌上,大家热热闹闹的吃着饭,互相谈论着新年的生活,临走前,爷爷奶奶还要给小孩送上红包。新的一年里,亲朋好友间也更加团结了。
门前火红的对联,亲朋好友的祝福,这就是。
这便是,充满了温暖与喜悦。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六
这边,这边,用抹布擦一下,快点快点还有那边耳边不停传来妈妈的指挥声。但我并没有一丝不耐烦,反而乐此不疲。在这干净的家中,我贪婪的嗅着这味道,快了快了,新年就要到了。
除去了一年的旧事,就到了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了办置年货。随着家人来到街上,人真多阿,真是比肩接踵,向前行走都是个问题,正因如此,母亲怕把我弄丢了,一手握住我,一手拽住父亲的衣袖,起初我还有些反感,想要挣脱出来,母亲扭过头笑着对我说:你看,这样我们就不会走丢了呀。我没有说话,低头看向紧握着我的手,我不禁又握重了几分。
老板,这个橘子怎么卖阿?不酸吧?妈妈蹲在一个摊子边,挑起一个橘子,放在手中端详,一丝问题也不放过,唉!真是老毛病又犯了,妈妈是医生,所以对待任何事都严查,丝毫不放过。买橘子的老板连忙说道:您可真是好眼光,我的橘子一点都不酸,而且很甜,不信你尝尝。她边说边递向我们,妈妈接了过来,放在嘴里,嚼了几下,嗯,不错,多少钱一斤?她拿起称不贵不贵,2。5一斤,你要多少?母亲看了看我爸爸,父亲不紧不慢的说10斤吧。这么多,吃的完嘛?我便陷入了无限沉思尽管再多疑惑也没有说出来。母亲拉着我的手:走啦,买别的去。我这才醒过来,这么快。而后,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到家后,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买这多干嘛,又吃不完。问完这个问题,她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父亲拍着我的头说你是学糊涂了嘛?过年阿,不买多点?好像也是,我傻笑着点了点头。
清早,被一阵说话声音吵醒。便再没有了睡觉的念头,从床上一骨碌爬了起来,三下五除二的穿好衣服,想要看看外面来了谁。探头一看,原来是二姨三姨她们来了。这下就真的是一家团圆了。太好啦!弟弟看到我起来了,赶忙跑到我身边,要我抱他,我就只好一把把他撸起来,坐在桌前,听大人们唠嗑。哥哥则在里面打游戏,我把弟弟抱到电脑房里,让他坐在床上。我说:哥,你还打lol呐?你们玩几天阿?哥哥手在键盘上不停敲击着,嗯,不知道,看他们咯我撇了撇嘴:行吧行吧,下午我们出去爬紫薇山呗,天气这么好。哥哥没有回话,而是继续着他的游戏。我便和弟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到了中午,家中便忙碌了起来。奶奶母亲她们在厨房里做饭,爷爷父亲他们老早就坐在桌子旁喝酒谈笑起来。我们三个只好坐在桌前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过我们也挺享受的。一家人的欢笑声唤起了太阳,让整个大地更加明亮。
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却又充满着幸福。
爆竹声中的年味(通用17篇)篇十七
年是欢乐的节日,年的传说有许许多多,今年的年与以往的年又有了许多的不同。
小时候就看到有关过年的传说:相传在东海海底,常年不见天日,住着一头叫夕的怪兽。夕经常到岸边去欺负老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在夕又一次去欺负人的时候,一个叫年的小婴儿出生了,那婴儿哭得震耳欲聋,令夕疼痛难忍,它刚想去吃了那婴儿,却见婴儿披着红布,光芒刺眼,令夕怕得不得不躲入深海。从那时起,老百姓知道了夕的弱点,每当夕来时就贴红联,放鞭炮,终于杀了夕,于是把那一天称为除夕。
这自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同时也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纯朴、团结的优点。
今年的新年很特别,下了一场近20__年来最大的一场雪。铺天盖地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令人外出不便,造成春运阻碍,部分地区房屋倒塌,电路中断,电架倒塌,这都是雪的“杰作”。我爱雪,但我是喜欢雪的温柔、雪的清丽脱俗,如一股清流,不被脏尘所污染。可当我看到你们变成咖啡色被堆在路边,又心生厌恶。为了你们所造成的后果,有许多人凌晨三点不到就起床铲雪、马路上到处看到行人在摔跤,辛苦了一年在外工作的人们赶着春节想回家团聚,却在路上艰难地度过了好几天……一想起这些,我又有些憎恨你们了。当然,你们曾带来了我好多欢乐:堆雪人、打雪仗,每户人家门口都用雪展现着自己特有的艺术才华……可你们却无休止地下个不停,令人不得不要抗击你们,哎!
我爱年,我更爱今年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