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思路、连贯的结构和生动的描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一
清爽的风拂过脸颊,躁动的心开始安静了下来,庐山以它的清凉舒适赶走了夏日的焦躁,我满怀喜悦地走进了它。
下了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钻入我的五脏六腑,全身的细胞全然放松开了,仿佛要迫不及待地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
庐山因瀑布有名,瀑布因长而有名。为了去一睹瀑布的风采,我们坐上了透明的缆车,仿佛置身于葱郁的丛林之中,时不时茂密的枝叶拍打着玻璃窗子,想与你亲昵一番呢!下了缆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草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顿觉神清气爽,我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下了雨,台阶泥泞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似乎也也别有一番滋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哗哗的水声穿过树叶缝隙,飘过耳畔,空气也变得潮湿了许多,调皮的小水珠亲吻着你的脸颊,快要模糊了你的双眼,多么舒爽愉悦!
快步来到瀑布脚下,站在他的身边,我不禁细细观赏起来。抬头看,在山崖的尽头,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垂挂下来,洁白无瑕,晶莹透亮;又似一条巨龙飞奔而下,那声音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我像漂浮在这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游客们早已深深的陶醉其中,我也醉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你带给人们的是永恒的魅力,我爱你,恋你!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二
我们看过黄果树瀑布和庐山瀑布,其中,我最爱庐山的瀑布。就让我们随着李白去看庐山的瀑布吧!今天,天上飘着薄薄的雾,李白想到庐山去看看那里的风景。到了庐山,只见山高的像一个大巨人,李白很难爬。于是,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到了山腰,展现在前面的是一条气势磅礴的瀑布从上往下流,好似一条长长的围巾披在山上,以像银河从天上掉下来。这首歌真好听,一位游客说道。是呀,你听,叮咚叮咚,多么好听。另一位游客又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白要离开庐山了,在回家的路上,李白在想:庐山瀑布,我爱你。
李白回家之后,他想写一首诗来代表他对庐山的爱,于是就写了这么一首诗:
日照香庐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三
在一个空气新鲜,无比清爽的早晨,太阳公公慢慢地爬上山坡,庐山被阳光照耀着显得格外动人,如仙境一般,令人着迷。
你看,香炉山真的就像一个大型香炉,雄奇高大,上面布满了绿油油的`小草。远远望去,在阳光温柔的照耀下,就像一位身披绿袍、高高在上的仙人在守护着这美丽的庐山呢!香炉山旁边围绕了一层薄如轻纱的云雾,随着光芒看过去,好像一团紫色的烟,格外漂亮。
你瞧,瀑布就像一块散发着淡淡桂花香气的手帕,倒挂在前面清清的河流上,仿佛观看着大地上的一切。
眼前那一幕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条气势汹汹的瀑布挂在山间,水流从峰顶飞流而下,一泻千里,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那溅起的水花四散开来,就像山谷中飞舞的星星……我看呆了,身体仿佛被钉住了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上。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已经爬到了山顶,我们也该下山了。云朵好像怕我们被晒着似的,一朵一朵飘在空中,为我们遮挡阳光。我怀着恋恋不舍得心情下了山,小鸟、蝴蝶们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说:“请不要走……”
啊,我爱庐山,我爱这美丽、壮观的瀑布。大自然如此神奇,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更多美丽之处。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四
早就听说那气势不凡的庐山瀑布。
一次,遥居庐山的友人邀我入山作客,我也有幸顺路观赏那好似雪白锦缎的庐山瀑布。当我千里迢迢来到庐山脚下时,远远地已听到在香炉峰坡那瀑布击石的“哗哗”声;来到半山腰,原本若隐若现的流水声也愈来愈清晰了。我循着这震耳欲聋的瀑布声,好不容易爬到了香炉峰对面的岩石上。
此时,正值中午,火辣辣的骄阳把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谷里升腾起紫色的烟雾。这些紫色的烟雾环绕在庐山瀑布旁,像是给瀑布笼罩上了一层轻纱。从岩石上望着对面的瀑布,它好象一匹精致的雪白锦缎悬挂在山坡上。那飞溅的'流水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又好似天上王母的翠玉珠子,叮叮当当来到人间。
这美景就像是桃源仙境,我也陶醉在这其中了。真羡慕友人能长年居住在这样的仙境中。抬头望望那瀑布的源头,忽然想到了那深居在广寒宫中的嫦娥,不知是否是她思念后羿时流下的伤心泪水,却又更似那天上的银河飞泻到人间。
望着这如画的美境,我情不自禁地吟哦起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正陶醉在这美景中,忽闻身旁友人的呼唤,才猛然从那美妙的遐想里醒悟过来。无奈离别之时,还不时回头留恋地望望那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
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五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六
阳春三月,温暖的春风使人陶醉。李白拿起电话,对贺知章说:贺兄,今天的天气很好,我们去坐船看风景,怎样?好啊?李白坐上宝马车,油门加大飞快地开到了岸边。好一会儿,贺知章才慢慢地开着奔驰来到了岸边,李白跑过去说:贺兄啊,你怎这么慢才开到呢?我边开车边欣赏风景呢!贺知章说。
是啊,贺知章一看,岸边的风景可真美啊!桃花开出了粉红的笑脸。小草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燕子从空中飞过,唧唧的叫着,好像向李白和贺知章打招呼。迎春花露出了黄色的.小脸蛋儿,像是来欢迎李白和贺知章。船缓缓开过,小鱼跃出水面好像在表演呢!看,那是庐山,我们去爬山吧!李白说道。
李白爬着爬着,看见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升起的团团烟雾化作了紫色的云霞。远远望去,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不由得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水珠落在了石头上,阳光照着水珠,照出了五颜六色的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一下子便诗兴大发,作出了这首诗。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就听说那气势不凡的庐山瀑布。一次,遥居庐山的友人邀我入山作客,我也有幸顺路观赏那好似雪白锦缎的庐山瀑布。
当我千里迢迢来到庐山脚下时,远远地已听到在香炉峰坡那瀑布击石的哗哗声;来到半山腰,原本若隐若现的流水声也越来越清晰了。我循着这震耳欲聋的声音,爬到了对面的岩石上。
望着对面的瀑布,像一匹精致的雪白锦缎悬挂在山崖上。望着瀑布的源头,想到了广寒宫里的嫦娥,不知那水珠是否她思念后羿的眼泪。
看着这如画的风景,我不禁吟咏起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正陶醉在这美景中,忽闻友人的呼唤,不舍得离开了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文鉴赏。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八
作者:徐凝。
原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一作:千古)。
简析。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作者介绍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我向往了很久,一直想去看一下庐山的真面目。今天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带我到庐山游玩了。
庐山以雄起和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的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个避暑胜地。
清晨,爸爸开着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驶,拐了396个弯,到了庐山的山顶,迎面而来的清风吧一路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儿鸣叫,真是一幅山水画。我顿时喜欢了这里。
导游带了我们走了一段羊肠小道,然后上了庐山的龙索道,坐缆车去赏瀑布。走了不知道多少级石头铺成的台阶。还是没听到瀑布声,望着看不到头的台阶,我没信心了。妈妈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话来鼓励我。
离瀑布越来越近,听它的声音好像万马奔腾。看,它的美景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啊!瀑布真壮观,它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而下。我站在瀑布附近,听着水流的轰鸣任凭飞溅的水珠落在身上,脸上,凉凉的,用眼睛静静地享受这种美景。我享受美景的瞬间,被妈妈拍了下来。
这次庐山一游,使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的美丽。啊!江山如此多娇!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十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
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
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
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诗曰: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十一
年过半百的李白,隐居在风景优美的庐山。
一天,李白漫步在山间。
他远远望去,看到了连绵起伏的高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听到了一阵阵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了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李白循声走去,抬眼凝望,看到了气势磅礴的瀑布,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竖着倒挂到了千丈青山之间,又像一条巨大的白帘从天而降,李白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
来到瀑布脚下,李白抬头仰望,看到悬崖峭壁上瀑布奔涌而出,一泻千里,像水帘一样直泻而下,又像一座珍珠的屏,水跌到山涧里撞击到岩石上,真是声吼如雷,轰声震谷。
此时的李白仿佛身处仙境,他觉得眼前的瀑布就像是从九天银河上落下的,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有。
看到此情此景,李白诗兴大发,不由自主地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十二
星期六的清晨,李白去到了庐山风景区,那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泉水叮咚叮咚地作响……你知道吗,更为壮观的是那庐山的瀑布啊!
你们看,揉着他那双还没睡醒的大眼睛,又懒洋洋地伸了几个大懒腰的太阳公公要去上班了。李白发现,那一层层白茫茫的雾围绕在香炉山旁边,让山峰若隐若现。而薄雾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好像变成了一阵阵紫烟,非常的好看。
远远望去,能看见一条隐隐约约的瀑布,它就像山姐姐的围巾一样围绕在她的脖子上。看呐,瀑布奋力一冲,就像箭一样,“嗖”的一下落入河流中,速度比光还要快。它冲下来的那一刻,水面溅起水花,水花溅到了李白身上,他感觉轻爽极了!此时,一条夺目的彩虹出现在山间,太美了,此时此刻的美景无处能敌。
李白陶醉其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不由自主地说道:“这简直是仙境啊!我回去就要作诗,把它的美用诗词表达出来。”而诗名他都想好了,就叫《》!
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李白依依不舍地跟庐山告别,庐山的身影早已刻在了李白的心中……。
望庐山瀑布的扩写(汇总13篇)篇十三
每次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总是想去庐山看看它的真面目,今天,爸爸妈妈终于带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庐山。
早上我们坐着大巴来到牯岭镇。牯岭镇位于海拔1164米的高山上,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有“云中山城”的美称。
这次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庐山会议旧址和举世闻名的三叠泉。
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我们坐着缆车来到山顶,然后从上而下走了3300个台阶,走到半山腰就已经听到了轰隆隆的水声,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走到谷底,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这落差155米的瀑布真的是壮观极了!
瀑布分为三段,第一段就像一块纱,第二段的中间被石头撞击成了两条线,第三段就像小小的珍珠。咦!李白不是说“飞流直下三千尺”吗,怎么才155米呢?导游说,首先是因为,李白写的不是三叠泉的瀑布;第二呢,当年李白写首诗的时候喝醉酒了,所以写得有些夸张。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感觉疑惑,这三叠泉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导游说,三叠泉的水是从大月山和五老峰汇集而成的。我用双手碰了一下水,真的是“冰冰凉,透心凉”啊。
庐山瀑布,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