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拘泥于形式,而是通过言之有物、意境深远的方式,真实地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一
我去过无数人赞叹的兰亭,去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但在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西安的兵马俑。
来到兵马俑,只见外面是一片小树林。我们在经过这一片树林的时候,蝉唱得异常的响,仿佛在为我们歌唱大自然之歌,里面的小溪在为这首大自然之歌伴奏。
中午,我们终于到了兵马俑一号坑。兵马俑一个个惟妙惟肖。我在想,古人没有高科技就能造出这样的兵马俑,每个脸部表情都不一样,我们中国人的科技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步!
中午,我们又从兵马俑一号坑到了放战车的地方,第一架战车后面就像我们平常坐的黄包车。第二架战车和第一架战车的前面都有一个东西,那个东西上面有刺,上面又有把为了让战马不跑出去的东西。这个不知名的东西,让战马不会离太远,也不会让战马离太近。
啊!古代劳动人民可真是又勤劳又智慧啊!你们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的机器人也没有可以调温度的煤气,只有一双双灵活的手却造出了让21世纪全球人民震撼的兵马俑。你们造出的兵马俑,比我们造出兵马俑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对不起这些高科技,我们应该运用祖先继承给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高科技结合,造出比祖先造出的东西很好的东西。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二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喜欢的艺术,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艺术是兵马俑。
盒子里有三个兵马俑。这个跪着的人有一条腿支撑在地上,另一条腿膝盖朝上,眼睛警惕,看上去准备好了。步兵俑面容姣好,体态轻盈,制作精良,是秦军的主力。然而,一般的小雕像都非常高,特别是他们的装甲板又小又薄,他们的胸前用彩色的结系着,这足以表明他的身份。
将军的雕像是金色的,非常小,大约12厘米高。头上系着一个盘绕的头,脖子底部有一条简单的围巾。他的衣服与上面的战袍相似,下面是一件像裙子一样的战袍。我好像见过士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的手自然地放在两边,看起来很英勇。他准备在战场上与敌人作战。
当我看到这个兵马俑的样子时,我认为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将军!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杀气和悲伤,让人无法理解。有时他的眼睛让人觉得他对敌人怀有深深的仇恨。有时他觉得好像厌倦了国家大事。有时人们会觉得他对战争的胜利很满意。有时人们觉得他担心这个国家的生存。因此,可以看出工匠的手艺是高超的。她的眉毛和皱纹衬托出他自然英俊的外表。在他精致的鼻子下有两把胡子。这说明他正在为国家大事而奋斗!
一个接一个地看着兵马俑,我体会到了几千年前创造出精彩兵马俑的古人的智慧,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杰出的艺术才能。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三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像万里长城、故宫……其中,最令我喜爱的就是西安的秦兵马俑了。
秦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位于秦始皇陵的东侧1。5千米处。它里面有许多姿态各异,大小不一,各具风格的陶俑。据说把这些东西建在皇陵的东方,可以在阴间保护秦始皇,使他在阴间也能过上在阳间一样的生活。
泰兵马俑被挖掘出来后,共发现了四个坑,但四号坑有坑无俑,所以参观人少。这三个坑中,一号坑最大,约有陶俑6000个,最小的是三号坑,有陶俑918个。在所有坑中,二号坑的兵种最全,因此推测出这里是总主力军阵,此坑中的陶俑排列井然有序,不像一号坑中那么杂乱。
三号坑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一号坑为左军,二号坑为右军,这样的军队布局,就是秦国军队的缩影。
远远望去,在那一道道土墙之间,一个个兵马俑排列整齐:有的神情严肃,站立着思考;有的目光严厉,仿佛在怒视着敌人;有的跃跃欲试,好像要迫不及持的冲上战场;有的面带微笑,可能是想起当自己凯旋时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然而,在这所有俑当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跪立俑了。只见他右腿跪立,背部挺直,目光炯炯有神,两手放在右侧,仿佛在搭弓射箭。他自信满满,好像射出去的每一箭都能命中敌人。
兵马俑中的马俑也各具特色。那一匹匹的骏马,有的竖耳细听,也有的张嘴嘶鸣。神气十足!
望着这排列整齐的地下大军,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神威的秦始皇,驾着马车,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四
从韦曲出发沿西潼高速东行,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传奇的临潼。烽火台上,周幽王宠褒姒,一笑失天下;华清宫里,杨玉环、唐玄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神秘的秦陵,头枕金山,脚蹬渭河,左是灞河,右有戏水。这些脑海中曾经深刻的记忆,让今日重新踏上这个举世瞩目的圣地的我激动,震撼。夏秋之际,红日染过的山,热情,明丽,招呼着远道而至的客人。
上学的时候背《诗经秦风》,中有这样一句:四牡孔阜,六辔在手。根本就不知道,驾车人驱赶四匹马,为什么才能牵住六条辔绳?今天终于眼见为实,眼睛贴着玻璃橱窗的围挡,我努力勘探“青铜之冠”的奥秘。原来每匹马都有两条辔绳,四匹马一共是八条辔绳。中间两匹马内侧的辔绳拴在车前的衔环上,其余六条辔绳才抓在赶车人的手中。
尾随了一个参观团的导游,听他说,一号俑坑宏伟庞大,是这支地下部队的主要力量;二号俑坑是战车、骑兵和弓箭手的混合部队,是这支地下部队的精锐;三号俑坑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部。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五
暑假到了,如果你让我推荐一处最有意思的景点,那么我一定首推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自1974年在西安出土以后,已经成为西安的一张璀璨的名片。
说起兵马俑,就要追溯到秦朝的历史。据说当时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见建议,决定用兵马俑作为他的陪葬品。于是,工匠们用泥巴做成陶俑的各个部件,再组装好,最后放入熔炉烧制成真人大小。这些陶俑大多是士兵的模样,但是由于等级不同,职责不同,所以衣着配饰不同,姿态各异。特别是它们的面部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俗称“千人千面”。
兵马俑主要分布在三个坑里。1号坑是三个坑里最壮观的,坑内面积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据说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呢!它们组成了一只庞大的军队,默默地守护着秦始皇陵。
2号坑是秦始皇的精英特种部队。但是并没有全部挖掘,只挖掘了一部分,剩下的会等到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更成熟了再进行。
3号坑虽然小,但是却是全军的指挥部。还有四匹体型健硕的骏马巍然挺立着,似乎已勒紧了缰绳,正准备拽着战车奔向战场,好不威风。
当你两只脚迈进秦始皇地陵,看到坑中那一行行一列列排得整整齐齐的兵马俑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满怀敬意,由衷感叹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几千年前的秦朝工匠们居然能创造出如此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说实话,我当时的心都在颤抖,看着它们默默地竖起了大拇指。
有三尊陶俑你一定要擦亮眼睛欣赏。第一尊就是大名鼎鼎的将军俑。它身材高大,身高在180厘米到190厘米之间,手里仿佛握着一把寒光粼粼的宝剑。虽然宝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衣着华美,纹饰精巧,姿态从容,表情泰然自若,很有大将风度。两胡子微微翘起,好像士兵们汇报了胜利的消息,他正得得意洋洋。
离将军俑不远,紧接着你会看到旁边超酷的跪射俑。它同样身披战甲,整装待发。和将军俑不同,它的姿态呈跪式,显得更加生动。两手一上一下,似乎紧紧握着弩弓,两眼炯炯有神盯着前方,十分警惕。跪射俑和立射俑都属于弩兵俑。
兵马俑不仅是中华艺术的瑰宝,而且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它值得向每一个人隆重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六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这里是我国的中心,也是秦始皇曾居住过的地方。这里还藏着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当时是一个男人去打水时发现的。据说秦始皇命人把兵马俑做完以后,为了不泄露秘密,居然杀了做兵马俑的人,近70万!
兵马俑真是名不虚求,就连最小的3号坑也让我们惊叹不已。
先说一下最小的3号坑。这坑里有厨房、机房等等,是个模拟工作间。里面有很多也是个工具间。
2号坑也非常“牛”。2号比3号要大,有许多兵马俑还在修复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士兵和将军。先说地位最低的立射俑。立射俑之所以叫立射,是因为他左手持弓,右手拿箭,而且是站着射箭。其次是跪射俑,他是射箭手,只不过是跪着射的。这两种射箭手的地位非常低,尤其是立射俑,他身上没有铠甲。将军是里面地位最高的。他的肚子很大,就是所谓的将军肚。肚子越大,地位越高。
1号坑最大最壮观,里面的兵马俑数也数不完,相当壮观。
告别了兵马俑,再回想一下,才觉得秦始皇多么厉害呀!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七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骊山北麓。这座恢弘的陵墓修建于两千多年以前,其中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皇陵已发掘的部分当中最令人震撼的,也是我要介绍的主要部分。它是当代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规模宏大,目前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8000多件,各种青铜兵器上万件。
三个俑坑当中规模最大的是一号坑,它东西有200多米长,南北有60多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它们一行行、一列列排成了巨大整齐的长方形军阵。俑坑的东端有210个与真人一样高的陶武士俑,它们神态、服饰、发型各不相同,排成三行,每行70个人,其中除了三个首领身穿战甲外,其它人都束发穿短衣,挽弓挎箭,手拿弩机,就像整装待发的前锋部队。后面就是6000个铠甲俑,形成的主体部队和30多乘驷马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铠甲俑个个手执三米左右的矛、戈、戟等长兵器,浩浩荡荡,即将出征。俑坑的南北两侧和两端,还各有一列武士俑,神态凛然,像卫队一样。除此之外,俑坑中还有各类青铜兵器和铁器等。
二号坑在一号坑的东北侧,三号坑在一号坑的西端,二号坑中的兵种更为齐全,军阵也最为壮观,是游客们通常参观的俑坑。三号坑中兵马俑较少,从布局看,似乎要建为指挥部,但当时并没有建造完成。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生动地再现了秦朝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秦王朝的军队正跨越历史的长河,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八
今天,我在西安看秦始皇兵马俑。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看到了许多头上扎着向左或向右倾斜发髻的兵马俑。导游讲这样发型的兵马俑都是普通的士兵。头上戴着一个长方形头巾的是小官,戴头盔的是大官。头上的帽子不同官位不同。还有衣服也是,普通士兵的衣服是布的,而当官的衣服是结实的盔甲。听完这些讲解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
二号坑有许多佣没有被挖出来,听导游讲,兵马俑刚被挖出来的时候衣服和鞋子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一被挖出来后经过几秒到几个小时的时间氧化就失去了颜色。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三号坑,三号坑里面和一号坑差不多,里面大部分都是大官。
三号坑参观完后,导游说可以自行近距离参观拍照,但不能进入栏杆。
听导游讲,当时修筑秦始皇陵就用了72万人。最后这些人不是累死就是被作为陪葬品,真是可怜。我真是憎恨那个年代,可恶的秦始皇!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九
大千世界,奇观多处有云南石林、黄山,钱塘江大潮等奇观让我们惊叹不已。可是这些事物都比不过世界八大奇迹之秦始皇陵兵马俑。
暑假期间我随着爷爷奶奶和几个哥哥去了一趟秦始皇陵兵马俑。
七月二十五日的上午,夏日炎。我们那辆要去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人太多我们好不容易的挤上车。在去的路上,风景非常优美,没来看过的人对这里的风景赞叹着。风景如诗如画一丝微风吹到花儿那就像柔软的丝线扭来扭去。花儿五颜六色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小草非常茂盛,到现在还有水珠在草那绿油油的,金银透剔的,让人眼睛睁都睁不开。微风一吹树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让人听了舒心。车到站了,我下来看见了许多少,真是人山人海连一个能站稳的地方都没有。一眼望去男的、女的、老的、年幼的甚至连外国人都来参观了。
一踏进大门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几个醒目的字金光闪闪。这里的树为人乘凉,中间有一个巨大花坛。
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三个俑,共一千八百多个俑人。已经掘土出来七百个。这些俑人里面有将军俑、军土俑、车马俑和军吏俑。这些人物身份不同,骑着不同的马,穿着不同的衣服。我仔细观察,发现最前面的是将军俑,他们骑着“宝马”持着宝剑威风凛凛。后面的没有盔不过他们挺立着,精神抖擞这应该是军土俑……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这些肯定是最小的一层官。走到后面,听着导游的诉说看着文字,我仿佛身临其境在这的古战场上。我觉到了一股可以让我冲锋,让我厮杀的感觉。
这些俑人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出来,在科技不是很发达的两年前,这些工匠作出令人惊叹的俑人,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华。
下午我恋恋不舍的和爷爷奶奶离开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路上我心浪翻滚思绪万千。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
兵马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更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有幸来到了秦兵马俑,随着历史的足音,开启了兵马俑之旅。
随着工作人员的引导,我们走进了兵马俑的大门。那里伫立这一尊巨大的兵马俑像。它全身散发着幽深的古青铜色。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嘴巴微咧着,露出严肃而又俏皮的表情看着我们。我不由得惊呆了,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多么的心灵手巧,才能把这陶俑的形象雕刻的如此淋漓尽致。
接着我们向1号厅走去,刚走进厅内,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泥土的清香,更是一股文物的庄严气息。在这座厅中,我看到了许多步兵,还有一些或站立或跪着的射手。在他们的簇拥下,我还发现了几个昂首挺胸的侍卫,几匹张口嘶鸣的骏马和几辆华丽富贵的马车。我走近了,更近了,我看到了一尊将军俑,它高约1。8米,宽约60厘米,身上铺了一层土黄色的尘土,可这依然冲蚀不了这尊陶俑那庄严的表情。它远没有大门口那尊陶俑平易近人,而是更加威严,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两只手紧紧贴在盔甲上,笔直地站立着。我又一次震惊了,它的样子与真人是多么的相似,它的面容是多么的生动形象,甚至让我感觉它就是真人一般,继续尽职尽责地保卫着秦始皇。
展厅里不仅单个兵马俑,造型精美,摆起来相当的美观。放眼望去,这更是一片土黄色的海洋。那一排排陶俑,不论纵着横着,没有一个歪歪扭扭,摆放得多么整齐;肃穆庄严;那一张张陶俑的面孔,无论是肃穆庄严,还是俏皮可爱,都是多么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呀!我不禁叹道:“古人的智慧是多么博大精深啊!”
夜渐渐深了,可兵马俑精致的样子让我挥之不去。我爱兵马俑。更爱中国的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一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是呀,秦始皇兵马俑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标志,还是世界上的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那一年,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旅游,人山人海,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全世界的游客挤满了俑坑周围。我们随着缓慢前行的人群,好不容易才走到坑前,哇!一号坑中的士兵个个威严无比,他们按照实战时的阵形排列着,似乎在戒备敌人的攻击。他们的阵形里有步兵,有战车,分为了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坑旁人头攒动,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我身在人声鼎沸的兵马俑坑旁,思绪却飞到了古代战场上。战场上烽烟滚滚,黄沙漫天,战士们齐声高吼着口号,个个奋勇争先,冲上去和敌人撕杀。他们浴血而战,抛头颅,撒热血,最终使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兵马俑坑里除了一些珍贵的秦俑外,还出土了一些国宝级的文物,如铜车马,它重达1241公斤,其舆圆盖象征着天圆地方,车辐30根,象征一月30天,而4匹马则象征“天子4驾”,十分神奇,极为珍贵,被誉为“青铜之冠”。此外它做工精细,运用了铸造、焊接、锥度配合等“现代工艺”,十分精密,让人惊叹不已。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二
去年的冬天,我来到了被誉为天府之国的西安。
在这里我参观了许多景点,像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等等,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走进景区就看到一尊巨大的秦始皇雕像,那雕像神情庄重、栩栩如生,仿佛就是当年有着百万雄兵、战车千乘的秦始皇站在那里。
进了景区大门,有好多岔路,我们在导游的指引下走进了佣坑。佣坑有三个,一号坑的面积、规模最大。这里游人如织,坑里还有许多的考古学家在这里考古。
走到近处,这些兵马俑一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有持剑的,有拿弓的,有驾车的……。
兵马俑非常逼真,他们的表情都非常严肃,但是又各不相同,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望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仿佛把我带进来当时的战场。
这次旅行,我感受到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这些兵马俑,都是古人用智慧一个个雕刻出来的,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如此壮观的景观,给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很大帮助,真让人钦佩,赞叹!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三
早晨,我们乘坐飞机往陕西西安看兵马俑。
不久,我们就走进了“兵马俑的世界”。当我第一眼看到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状千奇百怪的兵马俑时,不由赞叹:“兵马俑雕刻真精美,工人一定花了好多时间才做完吧!”妈妈点头同意。
等我们走到兵马俑最近处,我才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中有留着白胡子的老将,有头顶着英雄球的猛将,有挥着大旗的旗手,还有头戴官帽的谋士……他们手中拿的兵刃也大不相同,有:刀、枪、斧、剑、叉……我又一次赞叹:“兵马俑真是啥样都有。”我忽然看见有一排士兵没穿铠甲,奇怪地问:“妈妈,那些士兵怎么那么笨,打仗时都不穿铠甲。”妈妈说:“孩子,那些士兵是刚进的新兵,只有在战场上杀死敌人,提着敌人的头颅来见元帅,才能穿上铠甲。”我说:“哦,原来是这样。”
着护膝,穿戴整齐,样子十分威武。妈妈说:“你看,他的头发一根一根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我说:“是呀,远远望去,真像活了一样。”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四
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五
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又宏伟壮观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又神奇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庞大的秦始皇兵马俑。
最大的兵马俑非秦始皇兵马俑不可,我们最早发现的一号坑,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大约深五米。一号俑坑的左右两旁也有两个兵马俑坑,就是我们的二,三号坑。这三秦始皇兵马俑被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个个栩栩如生,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马俑阵势磅薄,有的身穿战袍,手持弓弩,是百发百中的弓箭手;有的头戴长冠,身穿战袍,战靴,手中握着宝剑,是冲锋陷阵的士兵……除了样貌,他们的神态也不尽相同。有的怒目圆睁,仿佛要更敌人决一死战;有的显得十分悠然自得,也许是刚刚获得胜利,还沉静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有的眉头皱成了疙瘩,也许是大敌临前,有些不知所措;有的低着头,若有所思。大部分士兵肃然屹立,神态坚定又勇敢,好似整装待发。
这是秦始皇兵马俑,以上所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巧妙之处等着被人发现,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到骄傲。
文档为doc格式。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六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妹妹、小姨一起去了历史古都--西安。大家应该都知道西安的兵马俑吧,那可是非常有名的中国名胜古迹呢!
我从西安带回了一套兵马俑模型。分别是四匹马和它们拉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和一辆载着秦始皇的豪华马车。这两辆车和四匹马都是金色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好运,我可喜欢它们了。
要说这套兵马俑的来历,就更不平常了,它们可不是我花钱买来的,而是我去西安参加全国少儿硬笔书法比赛得来的奖品,来之不易呢。
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练习写字,到现在已经快5年了。我从那时写字歪歪扭扭,到现在大家都夸我字写的漂亮工整,我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在上学期间,我每个周末上两堂课;假期里,我也每天坚持去老师家练字,风雨无阻。从一笔一划的偏旁部首开始,一直耐心的听老师教学。到去年暑假,我已经取得了硬笔书法四级证书。
练习硬笔书法好几年,功夫不负我的努力。在去年,经过老师的推荐,妈妈带我去西安参加了全国少儿硬笔书法大赛,我获得了金奖。当我兴奋的站在领奖台上时,手里捧着闪闪发光的奖杯和奖品兵马俑套装时,我激动不已,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这套兵马俑是我的荣誉,也是我的骄傲,在学习书法的路上,我也会更坚持。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七
在寒假里,我去了世界第八大奇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分成了: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文物展览馆共四大展馆。一共有6000多个兵马俑,每一个兵马俑都是用一片片碎片粘起来的,而且粘每一个兵马俑都需要3、4个月的时间呢!
一号坑里有4000多个兵马俑,里面的每个兵马俑都身材魁梧,神态各异,而且每个兵马俑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样,可以看到它们的发丝都很精致。最前的三排都是不穿凯甲的,其实它们不知道打战的残酷,所以是敢死队。后面的几排都是重装步兵,它们本来手里是握着长矛的,可是那些是用木制的,所以经过了几千年都腐烂了,但是它们的手保持着握着东西的形状。
二号坑比一号坑小好多,里面有很兵马俑还没有修复好,所以那里还有很多碎片,也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挖。
三号坑最小,因为它只是一个指挥部,里面只有二十多个将,前面几个将可以坐马车,可惜马车也是用木头做的,所以现在看不到马车,只能看到马。
文物展览馆里有很多文物,但最吸引我的是两辆马车,第一辆铜马车是开道的车,第二辆车是秦始皇坐的车。而且,每辆马车都使用四匹马开道,这四匹马都用特殊的工具互相牵制着对方,不让对方偏离自己的方向。四匹马的头上都用很多金银珠宝装鉓着,看起来很精致。
参观完秦兵马俑博物馆,我很佩服两千多年前人们的智慧,他们竟然可以做出这么伟大的奇观,不仅让我,也让全世界人们觉得不可思议。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八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去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天空中,小雨飘飘洒洒,车厢内,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秦始皇陵兵马俑。
下了汽车,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号坑。这一刻,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严征服了我的内心世界,使我震惊,我呆呆地望着坑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因为它们在土里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后被氧化,所以原来身上的彩釉都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浑厚的古铜色。它们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离开一号坑,我们来到了二号坑。这里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兵俑们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队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不知不觉地,我们又进入了三号坑。这里保存着出土最完整的兵俑以及青铜兵器。兵俑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它们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
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不但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而且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实用19篇)篇十九
秦始皇陵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兵马俑就在里面。
秦始皇下令要李斯征集数千对男孩女孩给自己陪葬。李斯吓得目瞪口呆,他想:“如果征集这么多人,老百姓可能会造反。”就建议秦始皇用陶做成人的形状。秦始皇同意了,他要求要和真人真马大小相同。可是工匠们只烧过砖瓦,谁都没有烧过陶人。所以做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因此有一百多名工匠被砍了头。最后一个老工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临死之前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并要他照办。终于,陶人做成功了。
秦始皇13岁即位时就开始为他自己在骊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各地征伐了十万多人继续修建,直到他50岁死去,共建了37年。
兵马俑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