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应该遵循文学的基本规律,通过修辞和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一
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喷薄四射的光芒映照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此刻,我们正在接受拓展训练。
浑身透着一股子英气的教官说:“今天我们要学习队列中的动作标准与军姿站法,腰挺直,小腹微收,身体稍倾斜60度”,刚开始,抬头、挺胸、十指夹紧贴于裤缝,真是难受,那一二一、立正、稍息、齐步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着。我的双肩渐渐地感觉到了一点酸痛,双腿也有了些麻木,衣背上留下块块汗斑。教官的嗓子也快嘶哑了,可他仍然地认真纠正我们每一个动作。红红的太阳发出炽热的光来考验着我们,俏皮的风儿也故意躲起来了,还时不时还幸灾乐祸地吹来热气。
是的,军训是辛苦的,但是辛苦得让人难以忘怀。它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我脑海里浮现出在电视里看到的阅兵式的精彩画面:那笔直的腰身,那昂头挺胸的气魄,豪迈而整齐的步伐,伴着那嘹亮的口号,一排排,一列列,那种军人的飒爽英姿,那股血性男儿的豪迈,让我为之敬佩,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第二天中午是野炊活动,军官分配了我们的各自的任务,有准备工作的,有负责主烹饪的,还有的是捡柴火的呢。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做菜了,我们一个个都非常着急,盼望着快点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一个个抢着放柴火,不一会儿,饭菜的香味儿已经弥漫开来,如饥似渴的我们吃得可津津有味呢!
也许,这短短的两天军训,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给我们留下了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教会我们的不只是那稍息立正的军式训练,更多的,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意志的沐浴,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学会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让我们稚嫩的心灵变得充盈,让我们走出父母精心编织的暖巢,勇敢地站出来同风雨挑战吧!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二
“稍息,立正。向左看齐,向前看!”操场回荡着总教官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他讲的每一个字,仿佛都要把我们吃了似的,所有人都被那声音震慑到了,空气中只弥漫着那急促的呼吸声。教官让我们站十分钟的军姿。口令一下达,一个个班级的学生就马上立正站好。可太阳好像偏偏要与我们作对,毫不客气地将阳光撒向大地,把我全身都晒得热乎乎的。不久,汗滴就趁机从毛孔里流出来了。我的毛孔像是渴极了的孩子们,张着嘴想得到一点清凉的水,但得到的却是一滚又一滚的热浪。
我看见其它好多班级的同学都因为身体吃不消而离开了队伍。他们拿着家长递去的水,痛痛快快地畅饮着。我的眼球不由地被吸引住了。当时多么想自己晕倒过去,从而逃避训练啊!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我的身体也越来越不舒服了。太阳越发得猛烈,我的膝盖也从原本的笔直变得弯曲了。头也有点儿晕乎乎的,甚至想吐。我打算与教官喊报告申请出列,可那一个字刚要说出口,突然,我的余光里闪现出一颗豆点儿大的水珠,那是一颗旁边同学的汗珠。用眼睛扫射过去,同学们照样热,照样累,为什么他们能坚持呢?突然,一道红色从我眼前飘过,那是我们班级的战狼旗啊!我们是卓远班,了不起的卓远班,我们是一群战狼,英勇无畏的战狼!
一瞬间,我的念头被打消了!
看看其它的班级,已有同学离开了,可再看看我们的班级,无一人离开,都笔直地站着。我们就是与其它班级不一样,因为我们是卓远班,因为我们是战狼。我们有毅力,我们团结一致,我们永不服输,我们所向披靡,我们勇往直前!一刹那,我无比自豪,心中涌动着一种力量,我是卓远班的一员!
这渗着泪与汗,透着一次次深呼吸的拓展训练,带给我的除了肌肉的酸痛,更多的是对人生的认识。从今往后,凡事都要向战狼学习,学习那永不言败、团结协作的精神,永远不认输!
那红色的战狼旗,在蓝天白云的笼罩下,显得格外耀眼、威武!
哦,战狼!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三
这周,我们七年段举行了素质拓展训练。开始我是不怎么期待训练。因为听其他人说这件事会很痛苦,想一想就令人发颤。
军训第一天,我带着三分好奇,三分害怕,还有几分漫不经心。一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很浓厚的防晒霜喷雾的味道。坐在位置上的我们有说有笑,边聊天边做着防晒准备。突然不知谁高喊了一声教官来了!紧接着,一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全班女生齐声尖叫,连我都有些激动。看到我们班的教官,我一点都不讨厌拓展训练了!教官的五官端正,腰背挺直,面露英挺之气,有人还说我们班教官如古代美男子,一笑倾城。全班像放了国庆假期般的高声欢呼。
这天下午,我们经过一早上的魔鬼训练后,开始学乖了,也渐渐了解了我们的教官。其实,他是一个和蔼幽默的人,尤其是那好似春哥东北风的口音,令人发笑。渐渐的,我们发现了教官的口头禅,每说一句话就要加一个“哔――”(由于这属于不良的语言就不展开写了)。
第二天,我牢牢地记住了总教官说的话:“youcanyouup,nocannobb。”教官说这话时,就有人哄堂大笑。下午又一句名言诞生了:“人搞人搞死人,我们的目标就是搞死你们。”后来几天,总教官的名言就在整个七年段传开了。
这天下午,我们一直在为最后的闭营仪式排练。我们班的教官时不时提醒我们要注意。首先开始站队列,然后排成手语操队列,杨教官指导我们做手语操,但我总是做反了。再接着就是水果蹲,最后我们展示了这三天努力的成果,校长、学长学姐、老师,还有家长们都在为我们鼓掌。顿时,我觉得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最后我们为了向教官要qq,上演了《釜山行》一出大戏,可是教官只回了我们三个字――哥屋恩,刹那间,我们欲哭无泪,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很不舍比我们班男生好千百倍的教官。
难忘,不忘!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四
1.大客车每小时行a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比大客车多行15千米,a+15表示______,大客车5小时行的千米数______.
2.(3×4)×5=3×(4×5),这道题应用了______律.
3.3个十,8个0.1,9个0.01组成的数是______,它的小数部分有______个百分之一.
4.7.09吨=______吨______千克5米80厘米=______米24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2元4角9分=______元.
5.9.5+3.2+______=209.9﹣______﹣3.7=2.8。
6.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______.
7.在圆圈里填上“”“”.
4.16×1.1______4.160.58×0.99______0.58。
8.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60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______,将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
9.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______角,3时45分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______角.
10.1.746746…可以记作______,0.105353…可以记作______.
二、选一选。
1.38×99=计算正确的是()。
2.图是由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多少?()。
a.6ab.5ac.4ad.3a。
3.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
4.0.78去掉小数点,这个数()。
a.扩大2倍b.缩小100倍c.扩大100倍d.不变。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6.8个0.1和72个0.01合在一起是()。
a.1.2b.80c.0.8d.1.52。
7.根据34×62=2104,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8.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9.游泳池的水平均深度是126厘米,小力的.身高是1.34米.小力的身高与水深相比()。
10.70.□570.86,□里可以填几?()。
a.7b.8c.9d.0。
三、计算。
竖式计算。
1.92﹣0.715.7×0.2538.5÷0.77。
简便计算。
12.25+36+7.7585×199+85721﹣303+59。
脱式计算。
8.2÷[13﹣(3.12+5.28)]3.6÷(1.2+0.6)×0.5。
四、应用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年级二班开展收集废纸活动.三月份收集废纸14.5千克,四月份收集的是三月份的1.6倍.每千克废纸0.86元.
(1)四月份收集废纸可卖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五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整百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出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片出示口算题)请同学们口算:
100×6300×54×208×60。
200×7400×813×3023×20。
2.通过上述后四个题的练习,你能说出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乘法应该怎么想吗?(通过以上两个内容的复习,使学生明确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突出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条件)。
板书课题,乘数整百的口算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引导学生先明确,用乘法计算:100×4板书:100×4=400。
(2)再引导学生竖着数有多少个小格?
启发学生明确:用乘法计算4×100板书:4×100。
(3)教师启发学生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100×1212×100启发学生先思考,然后分组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100×12表示求12个100是多少,即12个一百是1200。
反馈练习:6×10018×10027×10049×100。
(先口算,再指名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通过说算理,既加深了学生对例1算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例2的学习做了铺垫)。
3.教学例2:
(1)出示例2,7×200引导学生想200是几个百?
(2)那么7和200相乘得多少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口述:7和2个百相乘得14个百,也就是1400。
(3)出示算式:12×300学生独立试算,订正时汇报算法.。
4.总结用整百数乘的口算规律.。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分组讨论后汇报.。
(3)完成49页做一做(订正时,找三个题说应怎样想)。
(通过基本题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新知内化)。
三、巩固发展。
1.50页练习十二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三人说说前三组题中上下两题的关系(含义和计算的想法)。
2.练习十二的3、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5题.。
六、板书设计。
例1:100×4=400例2:7×200=1400。
4×100=40012×300=3600。
100×12=1200想:7和2个百相乘得14个。
12×100×1200百是1400。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六
一、口算下面各题。
25×431×3018×4300×870×11。
120×7130×560×11100×2424×4。
16×475×325×22×31070×13。
21×6055×2450×3360×548×7。
二、判断。
31×30=93()30×50=1500()200×12=2400()。
三、列式计算。
40个21是多少?200乘18得多少?
40的15倍是多少?600个12相加,得多少?
四、两数相乘。
例:145×12=1、135×12=2、176×46=。
3、325×26=4、237×83=5、322×35=。
例:54×145=6、36×254=7、83×217=。
8、43×129=9、32×164=10、25×328=。
11、12×124=12、85×215=13、28×153=。
14、85×142=15、16×134=16、34×246。
例:160×30=17、220×40=18、160×60=。
19、180×50=20、290×30=21、460×80=。
例:360×12=22、390×14=23、350×15=。
24、320×16=25、280×15=26、430×26=。
例:36×120=27、18×230=28、26×320=。
29、23×340=30、27×150=31、87×410=。
例|、106×30=32、206×40=33、208×30=。
34、305×50=35、108×90=36、209×60=。
例:73×207=37、26×108=38、25×306=。
39、18×103=40、69×105=41、19×302=。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七
4.鞋子的颜色。
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6.谁在说谎,谁拿走了零钱?
7.夜明珠在哪里?
8.谁的成绩好。
9.她们分别买了什么。
10.谁偷了奶酪。
有四只小老鼠一块出去偷食物(它们都偷食物了),回来时族长问它们都偷了什么食物。老鼠a说:我们每个人都偷了奶酪。老鼠b说:我只偷了一颗樱桃。老鼠c说:我没偷奶酪。老鼠d说:有些人没偷奶酪。族长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它们当中只有一只老鼠说了实话。那么下列的评论正确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奶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没有偷奶酪;。
c.有些老鼠没偷奶酪;。
d.老鼠b偷了一颗樱桃。
11.一句问路的话。
答案见下一页。
1.这个人只要站在a与b任何一条路上,然后,对着其中的一个人问:“如果我问他(甲、乙中的另外一个人)这条路通不通向京城,他会怎么回答?”
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都摇头的话,就往这条路向前走去,如果都点头,就往另一外一条走去。
2.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小王是士兵。假设小赵是士兵,那么就与题目中“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赵不是士兵;假设小张是大学生,那就与题目中“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矛盾了,因此,小张不是大学生;假设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目中“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学生。所以,小赵是大学生。由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
3.假设丙做对了,那么甲、乙都做错了,这样,甲说的是正确的,乙、丙都说错了,符合条件,因此,丙做对了。
4.假设小丽的鞋子是黑色的,那么三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假设是黄色的',前两种看法是正确的,第三种看法是错误的;假设是红色的,那么三句话都是错误的。因此,小丽的裙子是黄色的。
5.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说了实话。用假设法分别假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说了实话,看是否与题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6.丙说谎,甲和丙都拿了一部分。假设甲说谎的话,那么乙也说谎,与题意不符;假设乙说谎,那么甲也说谎,与题意不符。那么,说谎的肯定是丙了,只有甲和丙都拿零钱了才符合题意。
7.1号屋的女子说的是真话,夜明珠在3号屋子内。假设夜明珠在1号屋内,那么2号屋和3号屋的女子说的都是真话,因此不在1号屋内;假设夜明珠在2号屋内,那么1号屋和3号屋的女子说的都是真话,因此不在2号屋内;假设夜明珠在3号屋内,那么只有1号屋的女子说的是真话,因此,夜明珠在3号屋里内。
8.芳芳。假设玲玲说的是实话,那么,芳芳说的也是实话了,与题意不符;假设芳芳说的是实话,那么玲玲说的也是实话了,与题意不符。因此,两个人都没有说实话,把她们两个人说的话反过来就会发现,芳芳的成绩好。
9.小丽买了帽子,小玲买了手套,小娟买了裙子。
10.假设老鼠a说的是真话,那么其他三只老鼠说的都是假话,这符合题中仅一只老鼠说实话的前提;假设老鼠b说的是真话,那么老鼠a说的就是假话,因为它们都偷食物了;假设老鼠c或d说的是实话,这两种假设只能推出老鼠a说假话,与前提不符。所以a选项正确,所有的老鼠都偷了奶酪。
11.如果甲是a国人,说的是真话,问甲:“如果我问乙哪条路是安全之路,他会指哪条路?”他指出的乙说的路就是错误的,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如果甲是b国人,说的是假话同样的问题问甲,因为乙说真话,甲会和乙的答案相反,那么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八
5+5+5+5写成乘法算式是4×5。
二、单选。
4个6相加是[]。
a.4×6b.6×4c.4+6。
三、填空。
6×3读作()乘以(),表示()个()连加。
3×6读作()乘以(),表示()个()连加。
四、计算。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算。
3+3+3+3()。
5+5+5()。
1+1+1+1+1+1()。
五、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1)2×4_________________。
(2)4×2_________________。
(1)4+4+4+4+4+5(2)3+3+3+3-4。
七、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实际上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折长6米,求原来绳子长多少米,实际上是求4个6是多少。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九
今天我们的数学之旅开到了《用比例解决问题》,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我用一课时完成了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体现,而且不容易出错,但是孩子们不大喜欢比例方法,比较喜欢算术方法。
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判断和数量关系有一种排斥,尤其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成为孩子不愿意提及的痛点。今天的练习课上,有个叫薛苏团的孩子,六道练习题都做对了,但是因为我要求写出数量关系式,愁眉苦脸地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写数量关系式。”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基础,可是孩子如此怕触及,尽管最后这个孩子最后也都写了出来,但是其中的“畏惧”显而易见,一直放到最后被逼无奈写出来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觉得用比例法解决问题,需要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或方程,步骤很麻烦,不如算术方法直接。比例的学习,学生学习了新的解题方法,并且和中学学习有很大联系,还巩固了简易方程的知识。
针对学生出现我问题,我觉得必须加强训练,明天的练习课必须加大训练力度,重点训练两点: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如何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怎样找出等量关系,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规律,熟练解答,形成技能。
我特意找出了几道练习题,作为明天上课的训练题目,来加强学生这部分知识的训练,也算是小备课吧!
2、、一辆客车3小时行135千米,照这样计算,如果行31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4、运一批药品,每箱装36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装24瓶,需要多少只箱子?
希望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能让孩子们在明天的学习中,训练更扎实,学得更好!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十
木屑轻蔑磨坊丛生。
呻吟宛转虽然卓越。
素质沉浸凯旋鲜血。
二、.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
飘飘悠悠。
哗啦哗啦。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三、组词。
1、多音字组词。
给旋钉吁。
弹空转磨。
2、形近字组词。
寂埋削挺。
既理哨蜒。
斯状列住。
欺壮烈驻。
四、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
卓越——弥漫——。
埋伏——威胁——。
反义词:
维护——赞扬——。
和平——空旷——。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德国兵倒下了。(扩句)。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缩句)。
(3)爸爸看了许多书,丰富了自己的水平。(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4)蓝蓝的天上飘着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仿写一个比喻句)。
(5)雨来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仿写一个表示连续动作的句子)。
六、填空:
1、《夜莺的歌声》一文采用了把课文分为了四个结构段。小夜莺是个()的孩子。
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者是(),以()形式来写的。他的'爸爸是(),加利先生给予他的评价是(),雷利的呼声是()。
3、战争中涌现了许多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比如,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献身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我知道的英雄人物还有()。
二.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1)这段话选自课文。
(2)联系上下文解词。
如约:
凝固:
(3)写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十一
3600÷18=50×60=26+84=(14+25)×4=。
5.4-2.5-1.4=8×99+8=1.7+0.43+3.3=320×5×2=。
640÷80=15×5=23×3=12×2×5=。
480÷80=16×5=27×3=90÷15=。
48÷4=640÷16=39÷3=24×20=。
32×3=48÷16=12×8=27×3=。
560÷80=96÷24=40÷20=40×30=。
12×8=27+32=48+27=4500×20=。
73+15=120×600=200×360=6800×400=。
280+270=4×2500=6000÷40=5×1280=。
160×600=20×420=290×300=8100÷300=。
7600÷200=7600÷400=680+270=980÷14=。
4200÷30=6×1300=1300×50=200×48=。
一、口算下面各题。
25×431×3018×4300×870×11。
120×7130×560×11100×2424×4。
16×475×325×22×31070×13。
21×6055×2450×3360×548×7。
二、判断。
31×30=93()30×50=1500()200×12=2400()。
三、列式计算。
40个21是多少?200乘18得多少?
40的15倍是多少?600个12相加,得多少?
四、两数相乘。
例:145×12=1、135×12=2、176×46=。
3、325×26=4、237×83=5、322×35=。
例:54×145=6、36×254=7、83×217=。
8、43×129=9、32×164=10、25×328=。
11、12×124=12、85×215=13、28×153=。
14、85×142=15、16×134=16、34×246。
例:160×30=17、220×40=18、160×60=。
19、180×50=20、290×30=21、460×80=。
例:360×12=22、390×14=23、350×15=。
24、320×16=25、280×15=26、430×26=。
例:36×120=27、18×230=28、26×320=。
29、23×340=30、27×150=31、87×410=。
例|、106×30=32、206×40=33、208×30=。
34、305×50=35、108×90=36、209×60=。
例:73×207=37、26×108=38、25×306=。
39、18×103=40、69×105=41、19×302=。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十二
一.仔细观察,先把这个字描一遍,再写一遍,然后写出3个和这个字偏旁相同的汉字。(想想怎样写端正、整洁)。
二.芝麻开花节节高。(根据所给拼音写出3个汉字再组词。)。
三.写出与下面所给的.字形近的字,再组词。
悄拉()抄()。
__()__()__()。
辅()坦()治()。
__()__()__()。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请你照样子再写出几个类似的词语。(每组至少写2个)。
1.七()八()千()万()。
2.又()又()无()无()。
3.()心()胆手()足()。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地欢迎()地飞翔。
()地观察()地说道。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十三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算就怎样计算:
98+365+302473—73—127123—68+35。
250×23×43200÷4÷25420÷(4×7)。
125×8899×168+168127×23—23×27。
72×12598×456400÷48。
125×17×813×35×250×25×2×40。
390÷(13×2)3000÷125÷83500÷42。
402×25154×99+154125×125—125×25。
64×12596×25400÷25。
98×454×29×2517×53—7×53。
(18+42)÷(72÷6)9000÷125÷87200÷24。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十四
1、有9把钥匙9把锁,一把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次才能配好所有的钥匙和锁。
2、动物园售票处规定,一人券2元一张,团体券15元一张(可供10人参观)六年级一班有58人,买门票最少要花()元。
3、李师傅3小时生产9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生产288个零件要()小时。
4、哥哥7年前的年龄和妹妹5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5、按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1、3、7、15、31、()、()。
(2)2、8、5、20、7、28、11、44、()、12。
6、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两旁每隔10米种一棵杨树,每两棵杨树之间栽1棵枫树。这条公路两旁一共种枫树()棵。
7、2×2×2×2×………×2(2000个2相乘)的末位数是()。
8、有一根木材长8米,要把他锯成8段,每锯一段要用3分钟,共锯了()分钟。
9、有一组算式:1+1,2+3,3+5,1+7,2+9,3+11,1+13……那么第1999个算式的和是()。
10、两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共16元,一枝钢笔和两枝圆珠笔共11元,那么一枝钢笔是()元。
四年级新训练(优秀15篇)篇十五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师: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2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二号同学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水藻清清楚楚。
济南大约一亩见方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咱们的2号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
1.关于七十二泉,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七十二变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
每小组发一份材料,由组长读,其他同学仔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