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阅读之后,读后感是我们总结和记录自己思考的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灵感。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积极发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努力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智力和知识特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游戏、探究、比赛、合作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乐趣,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
二、课程目标:
1.实践和应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些基本而简单的数学问题。
2.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及特长。
3.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活动内容:1.以动手小游戏和手指操为主要活动内容,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过程中,科学思考,发展智力。.以趣味数学题为主要内容,适当渗透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思路更开阔,视野更宽广,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如搜集相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相关数学家的生平轶事等,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学数学、玩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营造校园数学文化氛围。
四.主要措施:
1.从活动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对活动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设计,使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学科与学生生活经验。
2.从活动形式入手,用故事、游戏、操作、调查等形式与途径。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运用多种手段,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思考能力。
3.创设良好情境。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合作交流,建立新型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有效合作、互动。
5.关注探究学习。
鼓励并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搜集数学家的故事,初步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6.即时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表现等情况及时评价,评价可采取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五、本学期教学内容:
第一章数学故事会。
第二章速算技巧。
第三章图形的拼合第四章等量代换。
第五章数字谜。
第六章拼拼摆摆。
第七章有趣的规律。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课件出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4只青蛙4张嘴。
…………。
师:相信大家还能说下去。但老师现在想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列数有什么特点?
生1:前面是1,后面也是1;前面是2,后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一样的。
师:前面的数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
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数等于嘴的数量。
师:那n只青蛙有多少张嘴?
【课件出示】n只青蛙n张嘴。
生:因为嘴的张数和青蛙的只数是相等的。
师:在这里,n可以表示很多数,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来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很方便。这里我们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数量和嘴的数量是相等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摆小棒。
师: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可以这样列式:13。
如果你想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如果这样摆3个呢?4个呢?
生: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3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43。
【板书】三角形的个数小棒根数。
113。
223。
333…………。
师:仔细观察,再思考,若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板书:a】。
生1:三角形的个数3就是小棒的根数。
生2: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为a3【板书:a3】。
师:在这里,字母a可以表示那些数?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师:这些数我们叫做自然数,刚才的13,23,33,……,这么多的算式,只用a3就把刚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来字母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变简单了,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师:观察,能简便的是哪种运算符号?
生:乘号。
情境二:妈妈的年龄。
(1)师:上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我们的朋友淘气出了一个与妈妈有关的问题给大家。
课件出示:
淘气说:妈妈比我大26岁。那么当我1岁时,妈妈几岁?2岁时,妈妈几岁?3岁时?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四
只需要割开一节。这一节应是从一端数起的第三节.把金链断开成1节,2节,4节这样三段后就能以换进换出的方式每天付给办事员一节作为房费。
啊哈!领悟到下列两点才能解题.第一,至少需要有1节,2节,4节这样三段(即其节数成二重级数的一些段),这样才能以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组成1节,2节,3节,4节,5节,6节和7节.我们在药品混乱问题中已经知道,这就是作为二进制记数法基础的幂级数.
所有这些问题都跟二进制记数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格罗丽亚的63节金项链如何分割?只要将63化成二进制表示:等于111111即63=1+2+4+8+16+32只要将从第二节开始的两节割开,再将从第八节开始的八节割下来,和从第32节开始的32节割下来即可,这样就有了从1,2,3,4,5,6,直到63的所有节数.一般地,若有n节金链,n是形如2k-1类型的数,将n化成二进制表示,再将所有1的位置所代表的2的幂的数相间隔地割开即可达到目的.但是对于其他任意类型的数,却不能奏效,比如对于格罗丽亚的79节金项链,79的二进制记数法表示为1001111.即79=1+2+4+8+0+0+64,这样从1到15都能表示,可是从16到63都没法表示,我把这个问题做到这里,也一时糊涂起来,但这个问题毕竟不是很复杂,咱们也学一学闵科夫斯基在课堂上口出狂言要解决四色问题的劲头,摸索着来解决一把.咱们可以这样:你不是要求节数最少吗?假设n=a+b其中a是已经找到的最大的那一节数,b是比n小的已经解决了的金链问题,由于b已经解决,因此b的拆分能够表示从1,2,3,...b-1,b的所有金链节数,而再大一些的数就不能够表示了,比如b+1,所以必须要a参加进来,如果n是奇数,可令a=b+1,这样n=2b+1,所以b=(n-1)/2,a=(n+1)/2,这样就找到了最大的一节的节数a,然后对b=(n-1)/2继续应用如上的办法,即可解决问题.如果n是偶数,可令a=b,这样虽然a本身不能表示出b+1,但是可以从b的拆分中拿出一个1来(这个1是必须存在的,因为要表示从1,2,3,...b-1,b的所有数)与a组成a+1也就是b+1.所以n=a+b=2a=2b,a=b=n/2.这样也找到了n为偶数时最大的一节金链的节数.对于b继续如上的过程,就可以找到全部应该断开的金链节数,我算出了从1到15的所有拆分如下:
1=1。
2=1+1。
3=1+2。
4=1+1+2。
5=1+1+3。
6=1+2+3。
7=1+2+4。
8=1+1+2+4。
9=1+1+2+5。
10=1+1+3+5。
11=1+1+3+6。
12=1+2+3+6。
13=1+2+3+7。
14=1+2+4+7。
15=1+2+4+8。
对于上面的格罗丽亚太太的79节金项链,79+1=80,80/2=40,所以最大的一节就是40节,79-40=39,39+1=40,40/2=20,所以第二大的一节就是20节,39-20=19,19+1=20,20/2=10,第三大的一节是10节,19-10=9,9+1=10,10/2=5,又找到了一节是5,9-5=4,4的表示法如上已经列出来了:4=1+1+2.最后得到79节的金项链的分割法:1,1,2,5,10,20,40.过去我也碰到过一道类似的题,是23节金项链,也能够很容易地解决:23+1=24,24/2=12;23-12=11,11=1+1+3+6;所以23的分割法为:1,1,3,6,12.显然,对于2k-1类型的数,用这里的办法与用二进制记数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从上面所列出的拆分法可以看出,如果2k=2k+1,那么n一定要用k+1个数来表示,即:n=a0+a1+a2+...+ak.
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很容易地证明这是正确的.那么还有没有比这更少的分割法呢?可以证明没有了.从我们的分析方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构造性的推理过程,假如还有比这更少的分割法,那么相当于在表达式n=a0+a1+a2+...+ak.中进行了某些组合,比如将a1+a2合并成新的a1,那么原来的有些组合就表示不出来了,例如a0+a2,就没有办法组合了.当然,一个数的拆分不是唯一的,前面的23节金链还可以分成1,2,3,6,11.你可以试试,这种分割法照样能满足要求.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把(n-1)/2留下来作为最大的节数,但是这样分出来的节数就不一定都是最少的了,例如把15这样分割,会得到:1,1,2,4,7.虽然能够满足付房费的要求,但是就不是最优解了.最后总结一下,把前面的算法过程公式化可以得到:
k-1r-1k-1。
r=1s=0r=0。
其中c0,c1,...ck-1等等是1或是0取决于每一步得出的数的奇偶性.其实最后一项等于1,这样可以得出:
k-1。
n-2k=cr2r。
r=0。
a0=(n+c0)/2。
i-1。
ai=[n-cs2s+ci2i]/2i+11(i=1,2,3,...k-1)。
s=0。
ak=1。
当然,编成计算机程序还是用递归程序比较简单.这里列出这些公式是为了保留存照。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五
有趣的数学题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四年级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数学王国里,约等于和小数点是堂兄弟,约等于是堂哥,小数点是堂弟,由于有了小数点,约等于便很少用了,所以,约等于便嫉妒起小数点,并把小数点绑架了。由于小数点不见了,数学王国便乱套了,比如,3.4变成了34,1.0001变成了10001!,人们也纷纷向数学王国投诉,说:“面包由3.41元变成了341元,打印从0.31元变成了31元……”,这时,约等于便自告奋勇地跑到国王前,说让充当小数点的'位置,国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但约等于上任后不久,又有人来投诉了:“有个国王要打某个敌人目标,距离是1345.63千米,用约等于算就是1346千米,不但没打中,目标反被对方击中了,要在床上养伤一个月!,所以国王便把约等于辞掉了。约等于看自己不但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办砸了。便把小数点放了出来,小数点便去国王那告状,国王便把约等于送入了监牢,约等于在监牢里感叹到:“叹,真是自食其果呀!”其实约等于并不是没有用,约等于也可以补上小数点不足的地方呀,比如:0.31可以约等于0.3元,没有了那一分钱,人们就好给钱,好找钱了,所以小数点和约等于同样重要,都是缺一不可的。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六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一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七
这天,我爸爸要从北京出差回来了,因为没有从北京直达泰兴的飞机,他只能乘到南京,于就是我和妈妈便要到南京禄口机场去接他。我们只明白从北京到南京需要飞行1小时50分,我爸爸说:“他买了上午8点40分的。飞机票,一早就赶到机场了,可不巧的就是这天由于天特将降大无雾飞机延误了3小时,这可怎样办呢?我们从泰兴到南京也要2小时呢,我们究竟几点从家里出发呢?我妈说:“要不然我们再打个电话给爸爸问他几点到南京,此时我们几点钟出发最好最好?”我一听,忙说:“妈妈不要浪费电话费了,算一算我们不就明白了。”于就是我拿出笔和纸:
(1)8时40分+3时=11时40分。
(2)飞行1小时50分。
(3)到达时间11时40分+1时50分=13时30分。
(4)从泰兴到南京2小时。
(5)从泰兴出发的时间13时30分-2时=11时30分。
“我明白了,我们务必在上午11时30分之前从泰兴出发才能赶在爸爸前面到机场。”妈妈看我高兴地说:“这天儿子替妈省钱了。”数学真搞笑,能够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拓展题:
第4题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九
数学趣题是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智力娱乐活动,为了增加趣味性,数学趣题往往表达得比较复杂,或者非常生活化。以下是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趣味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解答: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1小时后两辆车相遇于20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总共飞了15英里。事情就这么简单!许多人试图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并依次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的无穷级数求和,因而非常复杂。
解答:这里关键不是数量的多少,而是数量的关系。细分析遗嘱,不难看出,妻子和儿子的数量相同,妻子的数量是女儿的2倍。有了这个关系就不难分配了:妻子和儿子各得总数的五分之二,女儿得总数的五分之一。
解答:3分钟。
解答:一共要赛66盘。要想得出正确答案,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想起,看看有什么规律。假如2个人(a、b)参赛,那只赛1盘就可以了;假如3个人(a、b、c)参赛,那么a—b、a—c、b—c要赛3盘;假如4个人参赛,要赛6盘,……于是我们可以发现:2人参赛,要赛1盘,即1;3人参赛,要赛3盘,即1 2;4个参赛,要赛6盘,即1 2 3;5人参赛,要赛10盘,即1 2 3 4;……那么,12人参赛就要赛1 2 3 …… 11=66盘。
还可以这样想:这12个人,每个人都要与另外11个人各赛1盘,共11×12=132(盘),但计算这总盘数时把每人的参赛盘数都重复算了一次,(如a—b赛一盘,b—a又算了一盘),所以实际一共要赛132÷2=66(盘)。
计算标准的10颗药重量,与现在的10颗药比较
如果重量多1,就是第一个药瓶污染了
如果重量多2,就是第二个药瓶污染了
如果重量多3,就是第三个药瓶污染了
解答:相距15米。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一
从前,有个叫二愣的屠夫,有杀猪宰羊的好手艺,又雇佣着十几个杀猪能手,在这方圆几十里,算是有名的大屠户了。
一天,二愣又要杀猪了。按照惯例,总是由二愣先杀第一头猪。哪知,“老虎也有大意的时候”,只见那头猪刚被翻倒在地,就狠狠地咬了二愣一口,急急地跑进猪圈了。
这还了得!二愣气呼呼地追进猪圈里,可是圈里有1000头猪,怎么认得出那头猪呢!
“杀!”随着二愣一声吼,1000头猪全部被强行赶进屠宰场。
“都杀了吗?”伙计们怯生生地问。
“不。”二愣忽然想出个怪主意,“把这1000头猪排成一行,先杀第一头,然后隔一头杀一头;杀完第一遍后,还是原来的队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杀第二遍;这样一遍一遍地杀下去——”二愣停了停说,“最后只留下一头猪。”
二愣心想,1000头猪最后只留下一头,看你还能活!
哪里知道,这是一头聪明的`猪,趁着混乱,它很快找到了避难的位置,居然躲过了这一刀。
请问,这头猪到底排在什么位置上呢?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二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小学数学故事渔夫和草帽: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三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解题中的趣味性的题目;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中的发散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另类的思维性。教学难点:开拓学生是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使自己更聪明,就要经常训练自己的头脑,在多观察、多思考问题中使思路灵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愿这一节课能使你的头脑更灵活。
二、知识新授与应用1.。
4.:一道真正让你动脑的数学题!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後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分析:本题进行学生模拟实验。
三、回顾小结:学生谈收获。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与记录,在玩中学、学中乐,体验数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2.掌握环形计数的方法,感受身边环形排列现象的应用。
活动准备:。
夹子每人10个,纸盘、光盘每人一个,做记号用的小星星若干,各种环形排列物品(雪花片、调色盘等每组各一人一个),操作时用的音乐,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流程:
一、趣味导入。
师:夹子有什么用?(幼儿自由交流、讨论。)。
师小结: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除了可以夹衣服、夹袜子,还可以玩好玩的游戏。
二、游戏:夹夹乐。
(一)玩夹夹子游戏。
1.看数夹夹子,复习感知10以内的数。
(1)明确游戏规则。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
师:请数一数你身上夹了几个夹子?和老师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吗?
师: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数数,夹对了没有?
2.看谁夹的多,复习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多少。
(1)明确游戏规则。
师:音乐一响你们就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音乐一停就停止游戏,比比谁夹的又多又好。
(2)幼儿游戏。
(3)交流、分享。
师:数一数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夹的多?
(二)学习环形计数的方法。
1.在光盘上夹夹子。
师:老师变出的这个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呢?老师播放音乐,你们夹夹子。音乐一停,就停止游戏。(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夹光盘)。
2.学习环形计数。
(1)数光盘上的夹子。
师:请你们数一数,自己的光盘上有几个夹子?
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能不漏数?不重复数呢?(幼儿个别回答)。
师小结:在任何一个夹子上做一个记号,顺着一定方向按顺序一个一个数,每个夹子只数一次,不漏数不重复数,最后数到记号旁的这个夹子,就能知道光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夹子了。
(2)引导幼儿探究各种环形数数的正确方法。
比如:认准一个记号,用手按住以示区别;用小星星来做标记,等等(启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分组操作并尝试记录计数方法。
(1)教师出示收集的各种环形排列的物品(雪花片、调色盘、纸盘子、光盘等)提出操作要求及学习记录方法的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结并延伸: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是环形排列的,他们不仅整齐、而且实用,仔细观察他们都有哪些排序的规律呢,怎样能让环形排列更美观且有序呢,下节课我们再体验吧。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五
: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一、谈话引入。
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
三、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读后感(专业16篇)篇十六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