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

时间:2023-03-24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一

ok3w_ads("s005");

关键词:宏观经济课堂;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183-02

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对调学生课堂与课余的学习时间,在教学开始前将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充分自主学习课堂的基本知识点,然后在正式课堂开始时基于教师的引导展开学习[1]。翻转课堂正式实施基于问题、案例、探究项目以及实践活动展开,对于宏观经济学课程这一类理论性较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调的课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分析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是经济学发展中的分支学科,是指利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分析经济的运行规律,该课程归属于经济学领域[2]。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宏观经济思想的人才,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涉及经济学领域的众多内容,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作为经管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该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基础内容构架完整,主要包括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模型构架,各个核心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且逻辑性强。因此,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宏观经济学课程一直是学习的难点,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同时要求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才能理解该课程的实际内容,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宏观经济学传统教学问题分析

1.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宏观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其包含众多的宏观经济概念、经济学数据以及经济学理论,因此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觉重要知识点晦涩难懂。作为基础性学科之一,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宏观经济学概念较为抽象,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利用数理模型和图形推导的方式授课,学生只能被动的去进行思维联想,因而课堂效果不够理想。学生普遍对宏观经济学课程兴趣度不高,在课堂中缺乏积极性和参与性,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2.课堂模式过于僵硬。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传统教学,课堂模式过于僵硬,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难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都是经管类学生学习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样也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课程,因此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其概念、内容的范围性和概念性都更为广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利用有效的方式,致使教师教学吃力,学生学习吃力。

三、翻转课堂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上述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以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见宏观经济学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多种模型、市场数据,与经济市场的产品、货币、劳动、证券等息息相关,且多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导致课程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大。基于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合理应用教学时间,而且教学以引导和探究为主,能够规避传统教学的缺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的知识点不再枯燥与抽象,让课堂更为灵活生动。

四、翻转课堂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设计。翻转课堂的实施前提在于合理调整和规划学生课外和课堂内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之前,应该做好课前设计,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授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整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点,并且将整理完成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资料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在学习资料的设计和整合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例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模型构架都是教学的难点,但从这三大核心构架的研究范围来看,是从产品范围扩展为产品与货币范围,最后扩展至产品、货币与市场范围,且每个模型都有典型的推导公式,若仅仅从计算的角度去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则会第一眼就被海量的计算量吓倒,因此在学习任务的布置过程中不妨从把握好三大模型的关系角度入手,在明晰了三大模型关系的基础上,计算公式以及相关数据则只看作模型关系的一个变量和辅助计算工具,如此学生就能够有条理的展开自主学习,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前资料设计完成之后,教师要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电子邮件、qq等上传,让学生及时下载展开学习。

2.课堂设计。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课堂设计是以课前设计为基础进行的。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在课堂中担任引导的作用。课堂设计过程应该基于课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任务进行,要求教师整合资料,提前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宏观经济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构建研究项目,在课堂开始时引出课堂讨论的话题,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以交流的方式拓展思路,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向正确的方向去学习和思考,让学生通过问题、项目等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学评价。翻转课堂的实施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整课堂、课外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展开课前自主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课堂问题、项目的引导展开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宏觀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该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涉及的概念较为广泛,课程深度较大,且传统教学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模式太过僵硬,思考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翻转课堂作为现代应用广泛的新式教学模式之一,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要求教师结合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及教学难点,做好课前、课中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利用翻转课堂解决教学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苏华山,张运峰,吕文慧.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6,(12):167-169.

[2]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翻转课堂”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主修经济学课程群2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职教论坛,2016,(36):22-26.

abstract:flipping classroom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then,the teaching mod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flipping classroom promotes the formal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time in and out of the clas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adjusts the classroom and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content,and gives students the space and time to learn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conomics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course,which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nature,involving a lot of knowledge points,the application of the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has obvious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croscopic classic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s are analyzed,an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flipped classroom to macroeconomics classroom is y,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 is proposed.

key words:macroeconomic classroom;flipping classroom;applied research

相关热词搜索: 翻转 教学模式 课堂 课程 宏观经济学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二

孙玉祥在报告中指出,去年,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上半年,市场依然保持增长,公司经营势头强劲,中标金额超过28亿元。三季度以来,在金融海啸的强大威力下,许多项目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而缓建、停建,致使我们没有重点项目投标,公司果敢调整营销策略,到11月份中标了1个亿的水工项目。进入12月份,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下,市场开始回暖,我们抓准时机,重拳出击,岁末再传捷报,中标了杭州九堡大桥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经营指标。公司的`市场反应机制和把握能力日臻成熟。一年来,营销工作的主要收获为:

1、区域经营成果丰硕;

2、海外市场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3、铁路市场开发再添新业绩;

4、产品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5、公司资质经营绩效明显;

6、生产经营联动机制初步形成。

报告指出,20xx年公司在建项目具有大项目多、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区域跨度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受宏观环境影响,在建项目普遍陷入资金困境。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生产经营联动年”工作精神,突出施工组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策划,使工程一开工就处于受控状态。施工过程中,认真开展劳动竞赛,加大重点项目、困难项目管控力度,推动在建项目均衡发展;重点指导项目部抓好过程控制,把握施工节奏,尽可能避免因抢工导致资源浪费、成本增大的现象发生;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加强与相关业主、监理的沟通。综观全年形势,施工生产整体平稳有序,未发生重大业主投诉,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报告指出,在经受宏观经济形势强劲冲击的大背景下,公司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平稳发展,足以说明我们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策略和措施及时有效,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逐步增强。

1、财务风险控制绩效明显。一是实施紧缩开支的财务政策,管理费、非生产性支出明显下降。二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三是突显了财务理财对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保障作用。四是在国家银根紧缩的不利条件下超额完成了年度清欠计划。五是继续加强税收筹划。六是财务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七是灵活运用法律武器,主动出击维权,积极应诉化险。

2、项目成本风险逐步化解。一是材料调差、变更索赔、合同结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坚持严格抓好分包招议标工作,并督促项目及时办理分包结算,有效控制了分包成本。三是进一步加强分包商管理,实施季度过程评价和完工评价制度,培育有业绩有实力的核心分包商。四是强化项目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工期跨度大的项目实施分段预兑现办法,提高项目班子工作积极性;实行亏损项目经理述职,帮助亏损项目开展成本分析,研究制定节流挖潜和索赔的具体措施。五是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数据录入率达标,各个模块正常运行,实现了远程查看和审批功能。

3、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充分发挥了专业机构的技术创新和保障作用。二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开发。8项施工技术获得局科技进步奖,经科技查新达到国际首创1项、国内先进水平7项;5项工法获得xx省施工工法,其中4项获得国家级工法。三是积极推动技术交流,在省、国家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9篇,出版了。

4、产品质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一是严格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巡回监督检查和管理体系运行监控。二是加强工程质量通病预控,完成了28项项目常见质量通病的调研分析。三是召开公司20xx年度总工会,专题研究和部署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公司20xx年质量管理目标基本实现,主要项目管理精细,工程质量稳定;获得国际桥梁大奖1项、省级优质工程奖1项、局优质工程和优质混凝土奖2项,省级优秀qc小组7项。

5、安全生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公司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狠抓安全法规的宣贯和执行;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工作保障率;重点落实特种设备的取证工作和安全管理;着力抓好防洪、防台、防滑坡、冬季施工等季节性的安全预案以及防震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施工生产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公司被评为“xx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6、设备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出台特种设备和小型设备相关管理办法,统一设备摊销尺度,理顺管理秩序。重点抓好新开工项目的资源配置和完工项目的设备清理工作。港渝设备租赁分公司创新设备星级制管理,将作业标准细分到位,区分新旧船机设备,推行“基星级”概念,使公平、量化和细致的设备星级考核制度与职工分配制度有机融合;不断强化专业优势,全过程参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船机选型和配置,为降低项目船机成本做了大量工作,服务水平大步提高。

7、物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变革物资管理模式。将原改制的物资公司清算收回,按照专业化运作和集中统一管理的思路组建了物流分公司,将全公司项目的物资采购供应和管理职能统一纳入物流分公司,并从新开工项目开始强力推行。二是周转材料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项目所需周转材料由物流分公司统一调剂配置,公司生产管理部严格把关,加快了周转、提高了利用率,克服了重复购置和无序流动。三是抓紧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期废旧材料的清理变现,黄海大桥等一批完工项目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三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履行职责已经一年。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全省人民一道,继续解放思想,奋力攻坚克难,推动全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迈出了新的步伐。

——经济增长较快。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3000美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3%,外贸进出口额增长29.5%,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发展质量提高。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别达到422.8亿元、845.2亿元、1180.1亿元,分别增长31.8%、30.2%、33.5%,三项指标增长同时超过30%为*年实行分税制以来首次。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利润340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

——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达到56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吉林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作为省级第一个增粮工程,获得国务院批准,并启动实施,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

——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0亿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投资突破2万元,达到发达省份水平。长吉图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全省新增高速公路382公里。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大关,长白山旅游机场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正式通航。长双烟铁路竣工通车,东部铁路通道吉林境内全线贯通。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得到国家批准并正式开工建设,结束了我省多年没有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历史。建成和在建电源项目装机容量790万千瓦。

——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98项,申请专利5000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城乡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这是我省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暨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展,国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和基金在长影建立。长春科技文化中心主体竣工。吉林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30元,分别增长13%和17.7%。城镇新增就业52.5万人,全社会从业人员1281万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超过2100万人次。城乡47万户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朝着全面小康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推动发展、改善民生重点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针对年初农资价格上涨、市场粮价走低、干旱严重等诸多不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家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加大玉米专储和临时储备、增加农信社再贷款,及早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技术。启动30个县(市)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机械综合作业率超过50%。推进耕作方式改革,实施深松深翻1368万亩。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初见成效。制定扶持政策,畜牧业稳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林业经济、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实施1000个村,并在6个县(市、区)整体推进试点。

(二)努力确保工业经济较快增长。面对上半年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和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行贷款财政贴息,增加省级信用担保资本金规模,推进银行、企业、担保公司互动,加强生产要素调节,努力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制定促进轨道客车、石化、食品、医药、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重点产业增强实力。扎实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重点推进“四个百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建成项目80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施“1111工业节能行动计划”,推广24种节能技术和产品,91个工业节能降耗项目竣工运行。

(三)继续加大投资拉动力度。超前谋划,上争下促,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协调服务,积极落实建设条件,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3900个,竣工投产11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投资全面推进。针对项目储备不足问题,组织谋划重大项目,取得积极成效。抓住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特别是四季度增加1000亿元投资的契机,提前准备项目,及时汇报衔接,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有力支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国企改革,解决国企改制遗留难点企业问题和分离办社会职能、政策性破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扎实推进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骨干、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初步形成。首批10个县(市、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吉林银行重组四平等省内4家城信社和国内增资扩股顺利完成。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在我省成立。韩亚银行、招商银行长春分行挂牌运营。东北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在九台成功组建。推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一汽启明公司上市。组织赴一些国家及香港和沿海发达地区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一批国内外企业来我省考察投资。成功举办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和第七届农博会。编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长春广东工业园、上海工业园和吉林深圳工业园以及珲春俄罗斯工业园、日本工业园等一批省际、国际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县级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中日韩俄陆海联运成功试航。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增长32.5%;引进外省资金1200亿元,增长60%。旅游业快速发展,总收入增长28.7%。

(五)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玉米生物化工产品深度开发等7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基本完成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任务,高校“质量工程”、“示范工程”实施进展良好。继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城乡医疗救助能力不断增强。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影视剧创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成效显著。开展“万名爱心儿女走进万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活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试点顺利实施。北京奥运火炬在我省传递圆满成功。民族、宗教、人防、军民共建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六)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省政府承诺的八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10万个公益性岗位规模基本稳定。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免费培训低保家庭适龄就业子女8001人。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95元。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年人均提高到540元,城市月人均提高到1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5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标准达到7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86%。启动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开始补发历史拖欠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面完成68所乡镇卫生院、30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改造农村泥草房14.7万户、城市和煤矿棚户区1300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国开展林业棚户区改造试点。建设城市廉租房81.8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3万户。8.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农村6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任务。向城乡贫困低保户免费发放10.5万台彩色电视机。落实物价上涨和油电调价后低收入群众生活补助及相关燃油补贴,加强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七)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平安吉林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增强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圆满完成奥运等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工作富有成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取得新的成绩。设立专项救助资金,解决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集中进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及时有效组织诊查治疗我省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的婴幼儿。

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49件,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8部,制定政府规章6部。深入推进政府绩效评估,行政事业编制和行政公用经费实现“零增长”。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305项,取消年审年检项目42项,分别占总数的51%和67%。取消、暂停行政事业性收费26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开展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化软环境和政行风民主评议及纠风专项治理,组织56个中省直部门的159名处长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工作效率和服务措施,严肃查处一批损害发展软环境的案件。扎实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政府工作进一步改进。

*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动员全省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迅速组织公安消防干警、医疗卫生人员、交通通信职工等第一时间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全力支援抗震抢险救灾。认真做好对口支援黑水县灾后重建工作,援建项目取得预期进展,得到灾区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四

ok3w_ads("s005");

一、学了什么?

本次深化改革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时常为6天,接受了《新冠病毒疫情后宏观经济走势与新型基本建设》《上海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探索追求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思考》《国学智慧与领导干部工作压力调适》《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城乡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苏州经验和苏州样本》《办公室工作基本问题和对策》等课堂教学6节,去到钱学森图书馆、g60科创走廊、奉贤青村镇吴房村现场参观教学3次。课程安排紧凑,内容充实,师资强大,通过此次培训,我在对宏观经济、规划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认识和履职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有什么体会?

一是宏观经济方面。顾建光教授通过展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对比世界发达国家、分析国内产业发展,总结了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以及经济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特别是针对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顾教授指出,2020年一季度,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大逆转,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中国经济运行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在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影响,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宽大财政赤字水平、积极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以及采取更加灵活有弹性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呈现积极回暖,新的机遇不断出现。在讲到消费升级与产业发展,顾教授指出,近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养老、将抗、体育、旅游、文化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疫情之后公共卫生防疫建设将成为重大任务,作为朝阳产业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可观,中国健康服务业不断繁荣发展。顾教授还强调,在经济下行期,部分省份和城市依靠创新驱动和政策支持,仍保持了较高速增长,谁能把握住“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就能牢牢占据发展的排头兵。顾教授的授课对我县乃至省、市的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启发。

二是规划发展方面。陈建勋教授以上海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探索追求及十四五规划编制,对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进行了解读。陈教授以早期上海的产业发展规划为例,谈到了国内大部分省份城市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长官意识比较强烈,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的选择缺乏依据,缺少“产业冲浪”,地区范围内的核心产业、支柱型产业、配套产业没有进行分类,导致引进产业留不住、发展壮大不起来。我想,对于我县招商引资的现状比较契合,我县一些招引企业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或配套链较短,出现了项目推进慢、见效慢、发展慢“三慢”现状。结合现场教学参观的g60科创走廊,对比本地区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我认为差距有三:

三是乡村振兴方面。陈述教授深入讲解了中国农业农村为什么需要改革创新,提到了“三农”问题的出现和乡村建设,指出了“发展依然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陈教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重要思想,结合苏州农村改革创新发展的案例,指出,

三、有什么建议?

一是规划发展要结合实际,改革创新,超前谋划。

相关热词搜索: 等方面 宏观经济 振兴 乡村 心得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五

ok3w_ads("s005");

于春海

【提  要】2019年前三季度,面临内部结构调整和矛盾释放、外部世界经济和贸易下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升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等不利因素,我国经济增长较为平稳,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并没有消失,更值得关注的是宏观经济下行期中出现了诸多结构分化迹象。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内部结构分化和外部风险增加,我国需要做出积极应对。

【关键词】  宏观经济;下行期;结构分化;宏观调控政策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尚未逆转,产业结构延续调整趋势

2019年前三季度,面临内部结构调整和矛盾释放、外部世界经济和贸易下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升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等不利因素,我国经济增长较为平稳。1-3季度我国gdp实际累计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累计增长2.9%,第二产业累计增长5.6%,第三产业累计增长7%。3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长6%,与2季度相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3季度当季gdp实际增速以及前三季度gdp累计实际增速均维持在全年政府预定的目标范围内。面临内外各种矛盾与不利变化的交织,我国能够维持整体经济平稳增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gdp增速的下行趋势没有反转,但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对比中,2019年以来我国实际经济增速是最高的。

在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在所有产业中,第三产业保持最快增速,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1-3季度,第三产业累计实际增速比整体gdp高0.8个百分点;3季度第三产业实际增速7.2%,比整体gdp高1.2个百分点,比2季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从2季度的情况看,在第三产业内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实际增速超过了20%,远远高于第三产业整体;金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实际增速也高于第三产业整体;这四个细分服务行业拉动整体gdp增长1.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的增加值增速均低于第三产业整体。

工业部门增速回升,内部结构不断优化。1-2季度,工业部门累计增长5.8%,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工业部门累计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0.2个百分点。2季度,工业部门当季同比增长5.6%,较2018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但同时也呈现出兩个积极变化。首先,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内部结构维持不断优化的趋势。1-9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6%,9月当月增长5.8%;制造业累计增长5.9%,9月当月增长5.6%。分行业看,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医药、化纤、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增速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分企业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增速也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其次,工业部门在9月份出现环比改善的趋势。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保持了正增长,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产品、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电器机械及器材等行业的增速较8月份明显提高。

(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019年1-9月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达1097万,已经完成全年目标1100万的99.7%,年内完成政策目标是毫无问题的,这说明当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也要看到,与2018年相比,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开始下降,2018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数量为1107万,同比减少0.90%,减幅有所收窄。实际上,自2019年以来,各月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减少,这在以前还是少见的,说明当前就业增长动能有所衰减。

2-3季度调查失业率再次攀升至5.3%的相对高位,说明就业风险尚存。由于样本覆盖面较广,且涵盖农民工群体,城镇调查失业率是较为科学的反映就业形势的指标。自2018年公布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都在5.1%以下,但2019年2月份突然升至5.3%,当时引起了一定的焦虑情绪。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和经济弱企稳,城镇调查失业率很快回落至5%,至7月份又突然升至5.3%,8月份略微回落至5.2%,9月份继续维持在5.2%。年内调查失业率两次窜升至5.3%的相对高位,说明当前就业形势并非高枕无忧。

(三)净外需增长缓解了内需下行压力

从总需求构成看,最终消费需求依然是我国gdp增长的最主要需求力量来源。2019年1-3季度,最终消费拉动实际gdp增长3.7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5%,环比提高0.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最终需求和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下降,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显著上升。2019年1-3季度,在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拉动下降的同时,资本形成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较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6.7和1.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较20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33.8和2.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实际gdp增长的拉动力达到了2015年1季度以来的最高点。在国内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净外需对总需求增长起到了很好的弥补和支撑作用。

社会零售品总额的增速继续下滑,消费结构延续过去的升级趋势。1-9月,社会零售品总额累计名义增长8.2%,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累计实际增长6.4%,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农村社会零售品总额的增速比全社会高0.8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增速比全社会高8.6个百分点,网上实物商品零售增速比全社会高12.3个百分点,除汽车以外的零售增速比全社会高0.9个百分点。这一方面反映社会消费结构维持了继续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反映出汽车销售下滑对全社会零售增长具有很大的拖累作用。

1-9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实际增长6.1%,与gdp实际增速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更快的增速,实际累计增长6.4%,比城镇居民高1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消费性支出累计实际增长5.7%,比同期收入增长低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累计增长6.7%,比收入增速高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實际累计增长4.7%,比收入增速低0.7个百分点。

1-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4%,增速与2018年同期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固定投资下降2.1%,第二产业固定投资增长2%,第三产业固定投资增长7.2%。全社会固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的提高缓解了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与2018年同期相比,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固定投资增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提高了0.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2018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对于保持全社会固定投资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固定投资的产业结构继续得到优化,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和整体服务业的固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

(四)消费物价迅速上升,但全面的通胀压力并不存在

2019年1-9月,我国cpi累计同比增长2.5%,其中食品类cpi累计同比增速高达6.5%,非食品类cpi累计同比增速仅为1.5%,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提高0.4、5.1 和-0.7个百分点。9月当月cpi同比增长3%,食品类cpi同比增长11.2%,非食品类cpi同比增长1%。我国cpi时隔67个月重回“3”时代,但我国并不存在全面的通胀压力。在细分类别上,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8.4%,影响cpi上涨约2.4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9.3%,仅此一项就影响cpi上涨约1.6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教育文娱、衣着、居住和生活用品及服务等价格上涨较为温和,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了2.9%。因此,如果扣除食品类,我国cpi中反映出来的甚至是通缩趋势。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农村cpi增速超过了城市。1-9月农村cpi累计同比增长2.6%,城市cpi累计增长2.4%。4月份以来,城市cpi月度同比增速持续低于农村,这是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从细分类别来看,城市cpi增速低于农村cpi增速主要表现在禽肉、蛋、水产品、鲜果和交通通讯及服务等类别。农村地区在几个主要食品类别上面临更高的价格涨幅,意味着前段时间增加供给和控制价格上涨幅度的政策主要偏向于城市市场。农村地区在交通通讯及服务上的价格降幅小于城市,意味着农村在改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服务可获得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空间。

2019年9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增速-1.2%,较上月下降了0.4个百分点,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4.8个百分点。在大的趋势上,ppi增速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下降趋势。7月份出现了2016年9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到9月份已经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并且下降的速度不断提高。在全部工业产品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降幅较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5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1%,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8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主要来自原材料工业价格和加工工业价格的下降,两者分别下降4.8%和1.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主要来自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上涨了3.3%。分行业看,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9月分别下降了13.4%、9.6%、5.8%和5.5%,比上月分别扩大了4.3、3.7、2.7和0.9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短期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景气状况在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全球大宗产品价格处于下降趋势,上述几个行业价格在短期内难以止跌回升。一个较大的变数是,如果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可能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反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国上述行业的价格跌幅会收窄,甚至止跌回升。目前我国的物价走势总体上是处于紧缩状况,虽然消费价格指数重回“3时代”,但是政策层面无需对此进行反向调节。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主要是因为食品特别是禽肉价格过快上涨,其背后的原因又在于供给层面出现问题。所以,为了扩大生产和供给,需要的是支持性政策,而不是抑制性政策。而ppi出现负增长,同样反映出工业生产面临紧缩压力,由此需要的同样是支持性政策。所以,无论是最终消费需求侧还是工业部门供给侧,价格动态所要求的政策导向是较为一致的。

(五)货物出口稳定增长,进口加速下滑

2019年1-9月,我国对外货物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2%,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对外货物进口累计同比增长-0.1%,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14.4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增速逐月下滑的趋势较为明显,9月份出口和进口双双出现负增长。特别是9月份的进口当月同比负增长6.2%,出现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低点。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对外贸易维持了较好的表现。受经济低迷、贸易摩擦和政策不确定性等的影响,2019年全球贸易增速可能会降至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世界贸易组织对2019年全球贸易增速的预测仅为1.2%。这样的全球态势更是凸显了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和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对外贸易增速逐月下滑的趋势值得关注。特别是,前期存在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预期所导致的提前出口和提前进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后几个月的贸易潜力。

在我国对外货物贸易总体增速下滑的同时,贸易结构维持良性变化趋势。民营企业的贸易增速明显高于整体贸易。1-9月民营企业的出口累计增长13%,增速较2018年同期提高了3.4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口累计增长 5.9%,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增速明显高于整体贸易。1-9月一般贸易出口累计增长8.7%,比整体货物出口增速高3.5个百分点;进口累计增长0.7%,比整体进口增速高0.8个百分点。

分国别或地区看,2019年1-9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累计增速为-6.0%,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13.4个百分点;对欧盟、日本和东盟的出口累计增速分别是10.7%、3.7%和15.4%,较2018年同期分别提高了4.6、0.6和4.1个百分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市场,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54%左右。增長速度的差异改变了这四个传统市场在我国出口中的相对地位。欧盟在我国出口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东盟作为我国出口目的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在这四个传统出口市场之外,其他市场在我国出口中的占比较为稳定地维持在46%左右,这意味着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是,在四个传统市场相对地位消长变化的同时,新兴市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吸纳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需要强调的是,在贸易摩擦导致我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的同时,对其他市场特别是欧盟和东盟出口增速的提高极大地缓解了我国整体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外贸政策的有效性和我国整体出口的韧性。

2019年1-9月,我国自美国进口的累计增速为-22.5%,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26.3个百分点;自欧盟、日本和东盟的进口累计增速分别是5.5%、-2.7%和7%,较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3.8、9.7和7.3个百分点。美国在我国进口的占比不断下降,欧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东盟在我国进口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此外,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在我国进口中的总占比有所下降,从2017年的43%降至2018年的41.6%,再降至2019年1-9月的40.4%。对比自不同市场进口增速的变化,一方面看出整体进口增速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也看出进口增速的下滑幅度从美国到日本和东盟、再到欧盟的梯次收窄。其背后有两种力量在起作用。首先是我国整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增速的下滑,导致对进口需求的整体下降。其次,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中美贸易的负增长,而在价值链条上存在从日本和东盟到中国、再到美国的序贯联系,对美出口下降必然导致我国从东盟和日本进口的下降。自欧盟的进口同样也会受此影响。但是由于目前的全球价值链较为明显地分为亚洲、北美和欧盟三个区域,欧盟在全球价值链中与中国的联系明显弱于日本和东盟。所以,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自欧盟进口的负面冲击相对较小。

(六)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2019年1-8月,我国累计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136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累计顺差3167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42%,服务贸易逆差1804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收窄11%。货物贸易顺差扩大和服务贸易逆差收窄,共同推动了我国整体贸易顺差的迅速增加。2019年8月底,我国外汇储备31072亿美元,较2018年年底增加了345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主要来自贸易顺差。2019年1-8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比外汇储备增量高出1018亿美元。在贸易收支以外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还有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下的初次收入、二次收入、非储备金融交易和误差遗漏等流量因素,以及外汇储备存量估值效应。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量之间的巨大差异,意味着推动我国外汇储备存量下降的力量依然很强大。

2019年1-2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口径中的外汇储备增量仅有24亿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同期增长了465亿美元。从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新增流量因素看,2019年1-2季度,贸易收支和非储备金融账户的收支均为顺差,规模达到1486亿美元,是推动外汇储备增长的正流量;误差遗漏项下存在大规模逆差,规模达到1553亿美元,是推动外汇储备减少的负流量。进一步把初次收人、二次收入和资本项目考虑进来,我国外汇储备在2019年1-2季度的新增流量仅为24亿美元。外汇储备存量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存量估值效应。其中比较大的是非美元储备资产折算成美元之后的价值变化。2018年12月底至2019年6月底,美元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下跌了4.2%左右,这样,用美元衡量非美元资产的价值时就出现了正的存量估值效应。

目前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在误差遗漏项下存在巨额逆差的情况下,大量私人资本在监管视野之外净流出我国。大规模贸易收支顺差在短期中抵消了这种资本外流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冲击。但是,从我国经济的调整方向来看,大规模贸易顺差并不符合我国经济的调整趋势。短期中,在出口增速下滑的同时,进口增速以更大的幅度下滑,从而导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迅速上升。这不会是一种常态。其次,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横向比较中,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是最好的,美元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会维持缓慢升值趋势。这就是说,美元汇率指数应该会止跌回升。由此而来的负的存量估值效应会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从7-8月的情况看,美元汇率指数上升了1.5%左右。与此相伴随的是,我国外汇储备在同期下降了120亿美元左右。

(七)企业景气出现改善迹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分化加大

9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 pmi 为 49.8%,虽然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但主要指标均有改善迹象。9月制造业pmi指数较8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是5月份以来的最高值。9月份,财新中国pmi指数为51.4%,较8月上升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财新中国综合 pmi(产出)指数为51.9,较8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为5月以来的最高值。从环比变化来看,无论是国家统计局的pmi指数还是财新pmi指数,都显示出我国经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边际改善。

两个制造业pmi分项指数的走势也大致相同,在分项指标上,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等均实现环比改善,并且都处于景气扩张区间;而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出口价格指数等虽出现环比改善,但是仍然处于景气收缩区间。这反映出我国经济的景气改善主要得益于内需的增强,而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出口、生产成本及企业家信心仍有明显冲击。近期中央不断发力的稳内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需冲击,缓和了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更加坚定地遵循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政策方向,加快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更加积极地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释放减税降费红利。在短期中无法推动外需环境出现质的改善的情况下,稳定内需是稳定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但是还必须注意到,企业信心仍然在低位徘徊。稳定或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足以扭转企业信心不足的状况。只有更大力度的改革和开放和更加扎实地改善营商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信心不足的问题。改善企业预期和提振企业信心的政策行动与稳定和刺激内需的政策行动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和缓和下行压力的关键。

二、宏观经济下行期的结构分化趋势

2019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整体增长放缓,贸易政策摩擦加剧,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通过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较为有效地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主要宏观指标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在国际横向比较中是主要大型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在我国经济对抗各种压力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实现了经济的总体稳定增长,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并没有消失,经济下行趋势仍在延续。更值得关注的是,宏观经济下行期中出现了诸多结构分化迹象。

(一)供给结构升级动态出现放缓迹象

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延续了过去的调整趋势,但是,调整动态出现放缓甚至是逆转的迹象。在我国工业部门整体增速下滑的同时,内部结构的调整动态出现了逆转的苗头。2019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6%,与历史同期相比,这一速度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点。不仅如此,工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趋势有所放缓。与2018年同期相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速下降3.1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速下降3.4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下降3.5个百分点,专业设备制造业增速下降3.7个百分点,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下降4.3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速下降8.5个百分点。这种变化意味着过去几年的工业结构调整趋势有所放缓。服务业在整体增速下滑的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等细分行业的增速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服务业整体,而金融业的增速却大幅提高。这与我国发展高端服务业和解决“脱实就虚”的方向不完全相符。

在全社会固定投资实现平稳增长的同时,其增长动态出现结构分化。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6.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较2018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较2018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未能实现稳定,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薄弱。制造业整体以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与服务业投资增速提升形成鲜明对比,这并不是好的现象。我国在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产业升级不完全是甚至不主要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替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和强化制造业。服务业的过快扩张和制造业的过快萎缩,不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和调整方向。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下滑,也不符合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

(二)总需求增长对净外需的依赖性重新上升

2019年1-2季度,我国的总需求结构再次出现外需占比上升而内需占比下降的趋势。与2018年同期相比,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下降了19.3和1.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下降了17.5和1.3个百分点;净出口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上升了36.8和2.4个百分点。从我国经济的现实矛盾和未来发展方向来看,这样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方向不完全相符。

在我国经济的供给方面,存在供给结构不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发展生产和调整供给结构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投资增长和资本形成应发挥更大作用。在内外需的对比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内在稳定性,我国都需要通过经济再平衡调整来降低整体经济对净外需的过度依赖。

(三)消费新增长点和新动能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在消费层面还需要关注一个迹象,即农村消费品零售增速和网上零售增速较2018年的下滑幅度均大于全社会整体。全社会零售品销售名义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农村、网上实物销售以及网上服务销售较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4、7.2和1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几年的消费升级趋势有所放缓。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居住类支出的占比呈現更快的上升速度,这和农村地区近年来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倾向有关。与其他年份一样,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占比在2季度开始下降,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农村居民的这一比例并没有迅速降至城镇居民之下,其背后的原因应该是2季度农村地区食品类价格上涨更快。这也意味着,2019年食品类价格上涨对农村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更大影响,并对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升级能力产生拖累。

(四)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增速较大幅度下滑

在外贸领域值得担忧的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增速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2019 年 1-8 月,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远高于整体出口增速的降幅。其中,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和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累计出口增速的降幅分别是36、19.6、15.3和10.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累计出口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整体出口增速的降幅。其中,运输工具和机械设备累计出口增速的降幅分别是13.9和5.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也明显高于整体进口。2019年1-8月,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进口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整体进口增速的降幅。其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累计进口增速分别下降了42.9和19.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累计进口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了15.7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整体进口增速的降幅。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器及电子产品累计进口增速分别下降了20.8和18.2个百分点。在产品类别上,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在国家分类上,对美贸易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两者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美贸易紧张状况对我国外贸的深层冲击。这既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会对国内制造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五)再次出现“衰退型顺差增长”现象

在对外贸易上,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衰退型顺差增长”再次出现,即在进出口总额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反而扩大。在内需低迷的背景下,顺差的扩大提供了更大的外需力量的补充,对于维持我国短期宏观经济稳定有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首先是总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再次出现,对净外需的依赖性再次提升。在全球经济低迷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总需求的不稳定性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其次,贸易总额下降和贸易顺差扩大结合在一起,在需求层面带来的改善作用掩盖了在生产层面带来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我国经济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向上对外部的依赖性变得更加平衡,对国外市场净需求的依赖性降低。置身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间环节,我国国内经济运行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向对外依赖。利用国外供给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投入需求,利用国际市场解决相关产出的市场实现问题。

在進口和出口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即便贸易顺差没有减少,在增加值意义上似乎没有影响,但事实上,国内生产和生活的投入约束与产出的市场实现约束都强化,国内生产和生活都受到负面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出口下降及其引发的进口下降,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并不是相互抵消的,而是相互叠加的。从数据的变化来看,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底,我国产品贸易处于较大规模的顺差状况。在其背后,出口下滑导致出口对贸易顺差的贡献逐渐由正转负,进口更大幅度的下滑使得进口对贸易顺差的贡献由负转正,并成为维持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力量。在这一阶段,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衡量,整个工业部门处于低位运行。2019年我国产品贸易顺差再次扩大。在其背后,进口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不断增加,并在5月份以后由负转正;出口对贸易顺差的贡献逐渐减小,并在9月份由正转负。这预示着我国工业部门的低位运行状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六)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的就业风险加大

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在总量上不存在大问题,但是区域性和行业性就业矛盾持续发酵。分地区来看,东北、京津冀的就业形势没有根本改观,有的还在持续恶化。截至2019年9月,中国总体就业景气指数为 1.92,东北地区只有 0.9,京津冀地区只有 0.872。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就业形势紧张主要源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

分行业来看,汽车和手机等行业仍处于较为严重的下降通道,房地产、建筑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收缩也比较明显,这些行业的销售和生产下行使其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未来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演变为冲击中国就业的一个风险点,可能在局部行业和局部地区率先爆发。根据各行业销售利润率进行的测算表明,加征关税的幅度如果达到21%-24%这样的阈值,对就业的负面冲击将会迅速显露。目前美国已经实施的关税行动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如果关税进一步提高,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金属制品等行业可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失业。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对美出口行业较为集中的省份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失业压力。

三、政策建议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内部结构分化和外部风险增加,我国需要做出积极应对。第一,加大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力度,通过货币政策降息来应对国际范围内已经出现的宽松货币政策竞争,为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扩张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结构调整政策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政策之间形成合力。在更为宽松的利率环境下,通过财政政策和结构调整政策来引导和培育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的有效投资和需求,在国内需求增长、投资增长和有效供给增加之间形成不断强化的良性互动。第二,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利用我国大市场的优势和吸引力,深化与日本、东盟、欧盟、俄罗斯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水平经贸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区域和次多边层面的合作和政策协调,为我国应对外部贸易摩擦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积极参与和有效推进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在wto框架下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谈判策略,推动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从根本上推动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在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投资政策、数字化、金融科技和包容性增长等方面提出务实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吴思)

china"s macroeconomy:

internal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creased external risks

yu chunhai

abstract:
by facing the adverse factors such as intern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release of contradictions, slowdown of external world economy and trade, increasing uncertain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s,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19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main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are remained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however, the downward pressure on china"s economy has not disappeared. it is more noteworthy that there are many signs of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during the downward period of macroeconomy. in the face of downward macroeconomic pressure, internal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creased external risks, china shall make positive responses.

keywords:
macroeconomy; downward period;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macro-control policy

相关热词搜索: 化与 内部结构 增加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六

ok3w_ads("s005");

金春雨 张德园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采用平滑局部投影模型对比研究了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

(1)四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引致产出下降,但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引致产出下降的幅度最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次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紧随其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最小。

(2)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具有反通胀效应,在长期内具有通胀效应;货币政策、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内并不存在反通胀效应,但在长期内具有明显的通胀效应。

(3)在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中,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引起利率在统计上显著下降。

(4)从产出和通胀的反应来看,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存在着负向权衡关系,这可能导致政府或者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面临着两难困境。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平滑局部投影模型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20(02)00451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以来,各国政府为防止本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纷纷出台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在此之后各国又面临着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与退出等问题,这些经济政策的频繁变动引致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随之上升并成为常态。baker等[12]指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已告别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叠加”时期,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四大目标之间频繁切换,引起宏观经济政策松紧、力度与组合的不断调整。bloom等[34]进一步指出,不确定性是驱动商业周期的重要因素。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引致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上升,势必改变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对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产生影响。

伴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确定性要求逐渐凸显,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有机结合,离不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不同类型经济政策的调整、组合与搭配,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整与组合,这势必会增加这些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水平。诸多国外研究表明,不确定性是经济衰退的重要驱动因素。既如此,那么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是否会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呢?如果是,那么就很难解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经济改革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政策的频繁变动必将带来诸多的政策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为何却实现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如果否,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下行时政府可以频繁地调整经济政策以刺激经济而不用考虑由此所引致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同时,经济政策调整并非依赖于某一类政策的单独运用,大多采用多种经济政策进行搭配与组合,而且在不同时期经济政策搭配与组合的侧重点并不相同,这势必引起不同类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那么不同类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明显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尤其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对于全面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各项政策的调节尺度,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与防风险”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评述

自bloom[3]研究不确定性冲击效应以来,诸多学者对不确定性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取得了豐硕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一方面不确定性通过“实物期权效应”和“预防性储蓄效应”分别作用于投资和消费,进而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不确定性通过“增长期权效应”和“oihartmanabel效应”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正向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起了学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

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已有研究文献主要基于三种方法来度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1)利用经济政策指标变量的波动性来衡量,比如creal等[56]分别利用利率波动率和财政政策规则的时变波动率来度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而handley等[78]利用关税差额来度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此类度量方法的缺陷在于,仅采用某一指标来衡量政策不确定性,难以反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整体水平。

(2)利用非经济虚拟变量作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代理指标,比如张豪等[910]利用政府官员更替来衡量政策不确定性。此类度量方法更接近于政治不确定性,其实质上探讨的是政策不确定性在政治活动影响实际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基于新闻报纸词频构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数,比如baker等[10]构造了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huang等[11]构造了中国不同类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此类方法既不存在指标结构单一问题,又不倾向于政治不确定性,更能反映政府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水平。

目前而言,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一部分学者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和通胀具有负向影响,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分歧。比如许志伟等[12]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表现为负需求冲击,引致产出和物价显著下降,政策不确定性大约能够解释10%的产出波动和15%的价格波动。田磊等[13]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类似于负向需求冲击,且对通胀的影响大于对产出的影响,但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非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田磊等[14]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的影响较小,但对价格具有明显的负向效应。张俊华等[15]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实时性、周期性和负向性特征,主要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冲击的响应更迅速、更剧烈,对国际冲击的响应弹性也更强。carballo等[16]研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但是优惠贸易协定引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通过抵消经济不确定性的消极作用加速了经济复苏。张夏等[17]研究认为,进口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一方面通过提高出口企业生产率阈值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数量,一方面通过倒逼出口企业进行高端贸易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朱瑞博等[18]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长期内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生产指数上升在短期内会刺激外商直接投资,但在长期内会因生产成本上升而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宫汝凯[19]研究认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地区ofdi的规模越大,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以及对中西部地区这一效应更为明显;随着市场化、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等“三维”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政策不确定性对ofdi的推动效应逐渐减弱。

另一部分学者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或者方向依赖于宏观经济所处的状态或者利率约束条件。比如,johannsen[20]基于非线性dsge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在零利率约束下引致消费、投资和产出大幅下降,而在货币当局不受零利率约束时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小。caggiano等[21]的研究也发现,无论是在经济低迷时期还是经济繁荣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引起了失业增加,产出、通胀和利率的下降,但在经济低迷时期对失业、产出、通胀和利率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对失业、产出和利率的影响较小。与该研究结论不同,张玉鹏等[22]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在经济低迷时期引起产出显著增加,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引起产出显著下降。孙永强等[23]研究认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经济政策调整经济波动时能够逆周期调整产出;当经济政策在通胀波动之前进行调整且不随经济波动而变化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通胀。王博等[24]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引致违约风险上升、产出下降,而且在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的负向影响更明显。刘贯春等[25]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但随着资产可逆性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被弱化,尤其是对于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抑制作用被弱化更为凸显。

還有一部分学者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经济政策不确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差异。比如朱军等[26]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均在短期内导致通胀预期增加,而在长期内导致通胀预期下降;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强度虽然大于财政政策的影响强度,但其持久期小于财政政策的持久期。creal等[5]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期限溢价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具有负向影响,但它们对实体经济冲击的反应相反,而且通胀对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尽相同。mumtaz等[27]对比研究了政府支出不确定性、税收不确定性、公共债务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四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债务不确定性对产出、消费、投资、消费者信心和企业信心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影响,税收不确定性也会对实际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但政府支出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很小。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后果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虽然目前关于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的文献相当丰富,但是学者们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尚未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

(2)目前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指数的研究上,而对于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的对比研究较少,尤其是尚未发现有文献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四个维度来研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与资本项目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运用平滑局部投影(smooth local projections,slp)模型,实证对比研究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差异性,以明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度,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准确把握各类政策调控尺度提供经验支持。

三、平滑局部投影模型的构建原理

局部投影(local projections,lp)模型是由jorda[28]首次提出的,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相比,该模型允许在不施加任何结构限制的情况下获得系统变量在不同预测期的脉冲响应值,并且它突破了var模型“维数诅咒”的限制。jorda[28]指出,相较于var模型,lp模型比较节俭,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稳健性。mirandaagrippino[29]等进一步指出,在实证分析中,通常采用仅包含几个变量在内的小型且低阶var模型来加以展开分析,这极易造成模型误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var估计系数的偏差在预测期水平上是叠加的,而lp模型具有潜在的稳健性。brugnolini[30]通过比较var模型与lp模型性能发现,在蒙特卡洛模拟中,当数据生成过程是一个良好的var过程时,标准脉冲响应函数估计是最佳选择;而当样本容量较小,且模型滞后长度被错误指定时,局部投影估计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虽然lp模型灵活且稳健,但这种灵活性往往伴随着自由度的减少导致具有较高的估计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小样本中。而平滑迁移局部投影模型既保持了lp模型的灵活性和稳健性,同时有效地处理了估计的不确定性。鉴于此,本文采用slp模型来估计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四、变量选取与数据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不同类型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在本文基于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的实证分析中,所涉及到的经济变量包括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类指标、产出(gdp)、通胀(π)和利率(r)四类变量。

对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baker等[1]基于报纸文章首次构建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月度总指数。然而,他们在构造该指数时,并未将中国大陆出版的报纸信息囊括在内,而是将香港地区出版的《南华早报》英文版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这极有可能导致偏误。《南华早报》可能会主要报道与香港经济相关的新闻信息,这意味着由此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水平;将《南华早报》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报纸编辑政策或偏好可能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南华早报》,他们仅构建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指数,并未构建不同政策类别的中国不确定性指数。针对baker等[1]构造的中国epu指数存在的不足,huang等[11]基于《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广州日报》等中国大陆114家新闻报纸构造了新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日度和月度总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政策类别进一步构造了财政政策不确定性(fiscal policy uncertainty,fpu)、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mpu)、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rade policy uncertainty,tpu)以及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exchangerate and capitalaccount policy uncertainty,ecpu)四种不同类别的月度指数。有鉴于此,本文采用这四类指数作为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数据来源于官方网站(https:∥/)。

产出和通胀是反映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最直接指标,同时促进产出和抑制通胀也是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最重要的两个目标,经济政策频繁调整所引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产出和通胀也密切相关,因而本文以产出和通胀来衡量宏观经济波动状况。同时,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性,本文以利率来反映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立场。对于产出(gdp)、通胀(π)和利率(r),本文分别选取中国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和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其代理指标。中国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为季度数据,由chang等[38]编制,数据来源于federal research bank of atlanta网站,而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为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之所以选取gdp平减指数而不是传统的cpi作为通胀的代理指标,其原因在于中国的cpi往往是由食品价格变化主导的,一些批评人士将中国的通胀周期称之为“猪周期”;并且近年来中国国家统计局降低了食品价格在cpi指数中的权重,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gdp平减指数更能准确反映中国的通胀水平。

鉴于huang等[11]构建的财政政策不确定性(fpu)指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pu)指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指数以及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ecpu)指数为月度数据且数据时间开始于2000年1月,而中国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为季度数据且目前更新至2018年第2季度,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为月度数据,因此为保证数据样本区间和样本频率的一致性,本文将此四种类型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分类月度指数、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月度数据,均按季度内取平均值的形式转化为季度数据,统一后最终样本区间为2000第1季度至2018年第2季度。由于中国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已进行季节性调整,因而无需再进行季节性处理。此外,除利率和通胀指标外,其他变量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

(二)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对比分析

(1)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在整个样本期的变动趋势较为相似,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4、07221和08930;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动趋势与其他三种政策不确定性完全不同,相关系数分别仅为02058、00712和01102。这意味着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具有较强的协同性,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变动比较“特立独行”,其原因可能在于贸易政策变化更多地受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影响,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更多地是由国内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2)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动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7年、2008—2012年以及2015—2017年。具体地,受到2002年通货紧缩与财政赤字担忧、2003年“非典”、2004年利率上升以及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等国内因素的影响,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在2007年之前一直处在低位小幅震荡。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且中国政府实施了“四万亿”等一系列刺激措施,引致该三种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在2008—2009年迅速上升;加之受后危机时期2011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2011—2013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该三种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在2011—2012年达到高峰。2015年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降,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中央政府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性货币政策组合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此阶段,由于受“股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以及汇率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在2016年前后急剧增加并达到高峰。

(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02年、2010—2012年以及2017—2018年。具体地,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各项贸易政策面临调整与接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于2002年初形成峰值;全球金融危机后期,受2010年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2011年欧债危机的影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2010年底和2011年上升;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积极实施“美国优先主义”贸易政策,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致使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并于2018年第2季度达到历史最高点。

为进一步对比四种类型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整体差异性,表1展示了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均为自然对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就不确定性均值水平而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均值水平最高,其次为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就不确定性波动程度而言,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程度大体相当,均超过06265,其次为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就不确定性偏度和峰度而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偏度为正,峰度大于3,表明在整個样本中贸易政策的波动更多是由超过均值的较大值和极端值引起的,这与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频繁发动贸易战,尤其是2018年以来爆发的中美贸易战有关。

五、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在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变量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ecpu)、gdp和利率(r)变量序列显著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fpu)、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pu)和通胀(π)序列虽然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显著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可知,政策不确定性变量中fpu和mpu是i(1)序列,tpu和ecpu是i(0)序列,而宏观经济变量中π是i(1)序列,gdp和r是i(0)序列。

(二)ardl边界协整检验

上文adf检验结果显示,在本文构建的包含政策不确定性、产出、通胀和利率在内的四变量模型中,这些变量序列并非均是平稳序列,是否能够直接建立slp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由于模型变量并不满足同阶单整的要求,导致传统的协整检验方法失效,但它们是i(0)或者i(1)序列,满足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边界协整检验的要求,因而本文运用ardl边界协整检验来检验模型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3展示了模型变量ardl边界协整检验的结果,从中可以发现:当因变量为gdp时,无论自变量为四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中的哪一个指标

此时ardl检验中3个解释变量中的π和r可看作控制变量,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ardl边界协整检验f统计量均显著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表明四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对实际产出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同样地,当因变量为π或者r时,四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对通胀或利率仍然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可见,本文构建的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出、通胀和利率在内的四变量slp模型是合理的。

(三)模型设定与识别

slp模型通过式(3)中的控制集来识别结构冲击并以此获得脉冲响应值,其控制集包含除自变量以外所有变量的同期值以及包含自变量在内的系统所有变量的滞后值。

(四)脉冲响应分析

在设定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后,进一步运行式(3)便可得到各个模型的脉冲响应估计值。图2至图5分别展示了根据slp模型估计的一单位标准偏差财政政策不确定性(fpu)、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pu)、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ecpu)正向冲击对产出、通胀和利率的脉冲响应曲线结果,其中阴影为90%的置信区间。

从图2中脉冲响应曲线结果可知: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引起产出显著下降,且最大降幅出现在第15期,最大降幅值为00038,这意味着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对产出具有明显而持久的不利影响。与产出的脉冲响应曲线不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前4期引起通货膨胀明显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最大下降幅度为00022,然后在第5期之后迅速反转,引致通货膨胀明显上升且在统计上显著,并在第12期时达到最大增幅,最大增幅为00033,这表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在短期内具有反通货膨胀效应,而在长期内具有通货膨胀效应。与通胀的脉冲响应曲线类似,虽然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引起利率在前6期明显下降,而在第7期后开始反转为正,然而其响应值在前16期预测期水平上并不显著。

从图3中脉冲响应曲线结果可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同样引起产出明显下降,且在第16期降幅达到最大值,最大降幅为00072,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同样对产出具有明显且持续的消极影响;不过,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相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引起产出下降的程度比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引起产出下降的程度更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引起通胀在前4期下降,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在第5期后开始迅速反转,引起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且在统计上显著,最大增幅为00035,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长期内具有通胀效应,这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胀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样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在前5期引起利率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最大降幅为01097,而在此之后引起利率迅速上升;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不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在前5期引起利率下降且统计上显著,而在此之后利率开始转为正并在统计上显著,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引起利率在短期内显著下降,而在长期内上升。

从图4中脉冲响应曲线结果可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引起产出下降且统计上显著,在第16期时产出下降至最低,最大降幅为00056,这意味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具有明显而持久的负面影响;不过,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相比,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的影响程度大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但小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的影响程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致通货膨胀在前6期下降且统计上显著,最大降幅为00024,而在7期后开始反转为正且在第10至13期统计上显著,最大增幅为00012,这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具有反通胀效应,而在长期内具有通胀效应;不过,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相比,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引起的反通胀效应更持久,而在长期内引起的通胀效应更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虽然在前15期引起利率下降,但仅在前4期上是统计显著的,最大降幅为00688,这意味着在短期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致利率显著下降。

同样地,从图5中脉冲响应曲线结果可知: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引起产出明显下降且统计上显著,在第15期时其降幅达到最大,最大降幅为00091,说明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对产出具有显著且持久的不利影响;并且,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相比,汇率与资本项目不确定性引起产出下降的幅度比它们引起产出下降的幅度要大得多。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一样,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短期内较小且不显著,而在长期内对通胀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大增幅为00033,这意味着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仅在长期内具有明显且持久的通胀效应。利率对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响应在前10期虽然为负,但其响应值较小且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这四种类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引起了产出的下降,仅在下降幅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引起产出下降的幅度最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次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紧随其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引起的下降幅度最小。在理论上,不确定冲击引起产出下降,可通过实物期权效应、风险溢价效应和预防储蓄效应来进行解释。实物期权理论将投资看作是一种选择权,不确定性因素通過改变等待的实物期权价值而影响当前投资。由于投资存在不可逆性,不确定性上升将会增加等待的实物期权价值,因而企业将变得更加谨慎,进而推迟或者减少当前投资。风险溢价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上升导致风险溢价增加,使得投资者希望获得更高的风险补偿,从而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成本,进而导致产出减少。预防储蓄理论认为,不确定性增加将导致消费者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减少消费支出,致使产出在短期内下降。实证上,许志伟等[12]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类似于一个负向需求冲击,造成中国经济中的投资、消费、价格和产出下降,而价格刚性产生的内生成本加成是传导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重要渠道。田磊等[13]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具有“实物期权效应”,但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包括国有企业的微观投资行为特征、外需和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底线思维”和对经济活动的强干预等因素对不确定性冲击的“实物期权效应”具有弱化作用。刘贯春等[25]认为,资产可逆性提升对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弱化作用,并且这一弱化作用对于面临严重融资约束的企业更为明显。

與产出的脉冲响应不同,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胀的影响并不一致。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具有反通胀效应,尤其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而在长期内具有明显的通胀效应;与之不同的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并不存在反通胀效应,而是在长期内呈现出明显的通胀效应。进一步就通胀效应而言,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通胀效应大体相当,其次为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最后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通货膨胀效应,田磊等[13]认为,中国政策不确定性对价格的强抑制作用很可能源于其对民企投资和居民消费拥有较强的“实物期权效应”,而它们是影响ppi和cpi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总需求的减少,最终消费品生产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通常采用促销措施进行去库存操作,而降低价格或变相降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消费品市场中,价格战也是常用的竞争手段。因此,当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大时,许多企业更易采用降价方式加快产品销售,推动通胀水平下降。而对于不确定性冲击的通货膨胀效应,理论上可以通过“逆oihartmanabel效应”[39,6]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由于价格和价格粘性会产生凸向的边际利润函数,而企业必须得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企业为应对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通常会提高价格,以避免自身产品价格陷在过低的价格水平上,从而造成总产出减少、通货膨胀增加。王立勇[40]认为,在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中,中间品生产企业出于谨慎性考虑通常会提高价格并降低产量。由于企业当期选择的价格将决定其未来调整价格的成本,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面临的边际成本不确定性、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上升,迫使企业在提高价格且获得更低需求或降低价格且获得更高需求之间进行选择。由于企业未来边际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如果企业选择降低价格,则企业未来可能获得负利润,因而出于谨慎性的考虑,企业会选择提高价格并降低产量,随着价格提升,通货膨胀上升。

虽然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对利率的负向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引起利率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这意味着,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后,中央银行势必通过降低利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抵消这两类不确定性冲击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负向影响。然而,从通胀对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来看,由于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存在着负向权衡关系,中央银行面临着货币政策操作的两难困境。

(五)稳健性分析

进一步评估slp模型与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对于考察和验证slp模型分析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尤为重要。

从图6和图7中可知,对于四种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而言,在var模型下产出的脉冲响应值均处于曲线以下,这与slp模型下的响应值变化一致;与之不同的是,在var模型下产出的脉冲响应值仅在初始一段时期内具有统计显著性,而slp模型下产出的脉冲响应值在整个预测期内基本都是统计显著的。这意味着,在两种模型下,四种类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均引起产出下降,但在下降的持续期上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在var模型下,产出对四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负向响应值的差异比slp模型下要小得多,但是在var模型下,产出对

fpu、mpu、tpu和ecpu冲击的最大负向响应值分别为-00022(第4期)、-00034(第8期)、-00029(第3期)和-00038(第10期),且均具有统计显著性,佐证了slp模型下ecpu对产出的负向影响最大,其次为mpu,fpu最小的结论。

就通胀的响应而言,在var模型下,通胀对fpu和tpu冲击的响应与slp模型下的响应一致,即在短期内具有反通胀效应,而在长期内具有通胀效应。虽然在var模型下,通胀对mpu和ecpu冲击的响应与slp模型下的响应在初始几个季度内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并不影响“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并不存在反通胀效应”的结论。同样地,在整个预测期内通胀对fpu、mpu、tpu和ecpu冲击的最大正向响应值分别为00050(第11期)、00050(第15期)、00024(第11期)、00030(第14期),同样佐证了“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通胀效应大体相当,其次为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最后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结论。

就利率的反应来看,在var模型下,利率对fpu、mpu和ecpu冲击响应曲线虽然在短期内基本都处于曲线以下,但是利率对ecpu冲击的响应在前10期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对mpu冲击的响应也仅在7—8期上具有统计显著性,难以支撑slp模型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引起利率在统计上显著下降”的结论。庆幸的是,利率对tpu冲击的反应在前4期水平上显著为负,这与slp模型下的短期反应一致,佐证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引起利率在统计上显著下降”的结论。由此可见,在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中,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引起利率在统计上显著下降,这意味着,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后,中央银行势必通过降低利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抵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负向影响。

六、结论

为全面考察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基于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四种类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构建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实证对比研究了这四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论如下:

(1)这四种类型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均引起了产出的下降,它们仅在产出下降的幅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地,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引起产出下降的幅度最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次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紧随其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引起的下降幅度最小。

(2)財政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具有反通胀效应,尤其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而在长期内具有明显的通胀效应;与之不同的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并不存在反通胀效应,而是在长期内呈现出明显且持久的通胀效应。进一步就通胀效应而言,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通胀效应大体相当,其次为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最后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3)在四种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中,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在短期内引起利率在统计上显著下降。这意味着,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后,中央银行势必通过降低利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抵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负向影响。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引起了产出下降,但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引起产出下降的幅度更大,因而政府管理部门在积极采取政策沟通、前瞻性指引与预期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同时,应区分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应重点关注汇率和资本项目政策频繁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水平。另一方面,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存在着通胀效应,尤其是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项目政策不确定性存在明显的通胀效应,意味着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存在着负向权衡关系,这可能导致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政策的操作面临两难困境,这一点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baker s r, bloom n, davis s j.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6, 131(4):
15931636.

[2]benati l.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r]. university of bern working paper, 2014.

[3]bloom n.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shocks [j]. econometrica, 2009, 77(3):
623685.

[4]caggiano g, castelnuovo e, groshenny n. uncertainty shocks and unemployment dynamics in us. recession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14, 67:
7892.

[5]creal d d, wu j c. 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7, 58(4):
13171354.

[6]fernndezvillaverde j, guerrónquintana p, kuester k, et al. fiscal volatility shocks and economic activ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 105(11):
33523384.

[7]handley k, limao n. policy uncertainty, trade and welfare:
theory and evidence for china and the u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7, 107(9):
27312783.

[8]周定根, 杨晶晶, 赖明勇.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关税约束承诺与出口稳定性 [j]. 世界经济, 2019(1):
5175.

[9]张豪, 戴静, 张建华. 政策不确定、官员异质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 经济学动态, 2017(8):
4961.

[10]陈德球, 陈运森. 政策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经济研究, 2018(6):
97111.

[11]huang y, luk p.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0, 59:
101367.

[12]许志伟, 王文甫.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实证与理论的动态分析 [j]. 经济学(季刊), 2018(1):
2350.

[13]田磊, 林建浩, 张少华. 政策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吗——基于混合识别法的创新实证研究 [j]. 财贸经济, 2017(1):
520.

[14]田磊, 林建浩.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兼具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南开经济研究, 2016(2):
324.

[15]张俊华, 花俊国, 唐华仓, 等.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农产品价格波动 [j]. 农业技术经济, 2019(5):
110122.

[16]carballo j, handley k, limo n. economic and policy uncertainty:
export dynamics and the value of agreements [r]. nber working paper, no. 24368, 2018.

[17]张夏, 施炳展, 汪亚楠, 等.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真的会阻碍中国出口贸易升级吗? [j]. 经济科学, 2019(2):
4052.

[18]朱瑞博, 张路. 国内经济不确定性是否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j]. 上海经济研究, 2019(8):
109117.

[19]宫汝凯. 转型背景下的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j]. 财经研究, 2019(8):
98111.

[20]johannsen b k . when are the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uncertainty large? [r]. bgrfs working paper, no.40, 2014.

[21]caggiano g, castelnuovo e, figueres j m.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and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nlinear approach [j]. economics letters, 2017, 151:
3134.

[22]张玉鹏, 王茜. 政策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宏观经济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j]. 财贸经济, 2016(4):
116133.

[23]孙永强, 尹力博, 杜勇宏.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6):
129137.

[24]王博, 李力, 郝大鹏.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违约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j]. 经济研究, 2019(3):
119134.

[25]刘贯春, 段玉柱, 刘媛媛.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资产可逆性与固定资产投资 [j]. 经济研究, 2019(8):
5370.

[26]朱军, 蔡恬恬.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基于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实证分析 [j]. 财政研究, 2018(1):
5364.

[27]mumtaz h, surico p. policy uncertainty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18, 33(3):
319331.

[28]jorda o.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f impulse responses by local projection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1):
161182.

[29]mirandaagrippino s, ricco g.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 [r]. bank of england working paper, no. 657, 2017.

[30]brugnolini l. about local projection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reliability [r]. ceis research paper, no. 440, 2018.

[31]ramey v a. comment on “roads to prosperity or bridges to nowhere? theory and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m]∥acemoglu d, parker j a, woodford m.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1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147153.

[32]ramey v a. macroeconomic shocks and their propagation [r]. nber working paper, no. 21978, 2016.

[33]barnichon r, brownlees c. impulse response estimation by smooth local project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9, 101(3):
522530.

[34]eilers p h, max b d. flexible smoothing with bsplines and penalties [j]. statistical science, 1996, 11(2):
89102.

[35]racine j. feasible crossvalidatory model selection for general stationary processes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1997, 12(2):
169179.

[36]almon s. the distributed lag between capital appropriations and net expenditures [j]. econometrica, 1965, 33(1):
178196.

[37]sims c a. 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 [j]. econometrica, 1980, 48(1):
148.

[38]chang c, chen k, waggoner d f, et al. trends and cycles in chinas macroeconomy [m]∥eichenbaum m, parker j a.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15.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
184.

[39]born b, pfeifer j. policy risk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14, 68:
6885.

[40]王立勇, 紀尧. 财政政策波动性与财政规则:
基于开放条件dsge模型的分析 [j]. 经济研究, 2019(6):
121135.

责任编辑、校对:
郑雅妮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政策 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七

ok3w_ads("s005");

尊敬的xx院长,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线上观看直播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我们在这里召开xx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21年第三季度宏观形势分析会。今天我们选的xx文创园是距xx市中心最近的文创园区,是老xx四合院建筑规划,又邻近xx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西什库天主教堂,跟研究院的发展理念“求真务实融合古今,开放包容贯通中西”非常吻合、相映成趣。希望本次会议各方学术思想得以充分交流,我谨代表会议主办方——xx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对各位嘉宾和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谢谢。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快创新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守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开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共同富裕,什么是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国xx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xx群众的共同期盼。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要求发展方式和增长动能转换到高质量这一新轨道上,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更加注重以新的理念分享发展成果。首先,必须把握好高质量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创造更多财富,长期落实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不断满足xx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生产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才能最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其次,我们要坚持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提高生产率和共享成果两者并重,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推动、协同发力。共同富裕涉及改革的深化,怎么尽快消除制约高质量发展、xx享受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形成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国家应该大力增加在民生领域的投资,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加快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医疗,有效解决老百姓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看病难、上学难这些问题,促进更充分的就业,收入分配更加合理,使xx群众最终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共同富裕也是一个发展的重大机遇,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务实探索共富的创新路径。今年中央决定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某种程度上也是共同富裕的示范,因为浙江也是中国基尼系数最低的省份。浙江在探索共同富裕的举措上,大力推动数字化改革,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技高地和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也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浙江拥有大量互联网、数字化产业,未来正在建设全球数字建设发展高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和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推动全民共享数字红利,健全平台经济,形成支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值得各方借鉴。

最后,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形而上,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把共同富裕变成均贫富。全社会都应该努力,用实干、用智慧推动共同富裕,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用数字、用科技、用创新赋能,推动政策的集成化、精准化,构建在数字化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规则新机制。十四亿中国人清醒、冷静、智慧地践行高质量发展,面对巨变的时代仍然坚守长期主义,奉行思利及人、向善共赢的理念,更好的厘清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以及一次、二次和三次分配的关系,我们国家一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目标和崭新境界。

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我们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共同开展研讨,希望通过交流能更好的凝聚共识,为共同富裕和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会上 致辞 长在 理事 研究院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八

ok3w_ads("s005");

三网融合:广电网的宏观战略思考 中国广电网是确保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一项重大工程,关系执政党命运、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广电网要做大、做强、做成、做好、做久,必须明确目标、坚持原则,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确立主体、发展实体,长远规划、稳妥推进。? 一、从广播到网播,中国广电网建设面临绝佳机遇? 中国广播影视正经历一场由广播到网络的革命性变革,三网融合描绘了这场革命性变革的美好前景。中国已经进入第五次文化繁荣期,建设中国广电网面临绝佳机遇。? (一)从广播到网播是一场革命性变革,三网融合正描绘着这场变革的绚丽前景? 数字、网络技术以开放、共享、交互为特点,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铸造着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重塑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形态,更引发了从广播①到网播②的一场持续、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是:? 从广播的辐射传播,变为网播的对流传播;? 从广播的线性传播,变为网播的非线性传播;? 从广播的一对多传播,变为网播的多对多传播;? 从广播的权威机构传播,变为网播的民主平台传播;? 从广播的内容制作商角色,变为网播的内容集成播控商角色;? 从广播的渠道、内容为王,变为网播的用户选择为王。? 三网融合将使中国广播影视的制作、传输、接收、管理、运营等发生革命性变革,为广播影视发展奠定新的、更坚实的基础。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整合各省广电网络,实现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用户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最终形成一张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宽带双向、可管可控的下一代中国广电网,使广电网络从层级、分散式运作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实现网络跨地域、跨城市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使服务方式从单一形态向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转变,不仅提供广播电视等文化产品服务,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使服务领域从单一领域向跨行业、跨系统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播电视、数据、通信等全新的服务。? (二)中国文化开始进入第五次繁荣周期,建设中国广电网面临绝佳机遇? 惟一延续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明,从公元前9世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每隔大约700年,中华文化都会随着国力的强盛而进入一个繁荣周期: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汉的大一统文化,唐朝的大国胸襟,明初的远洋交流,到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卡在700年左右的这个周期点上。? 现居上海、年过九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在台湾讲授《老子》时曾预言:照历史法则的推演,从1987年以后,中华民族的气运与国运开始回转到像康熙、乾隆那样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两三百年之久。尤其是头100年,中华民族几乎可以说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国力上升,气势如虹。?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升世界第二。普华永道曾发表报告称,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到2020年,或早至2018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导致全球经济力量从亚洲向西欧和美国转移,这种力量转移现如今又换了方向③。? 虽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世界广播影视大国也不等于世界广播影视强国,但如何在国力跃升的机遇中,在全球化波谲云诡的挑战中,及时、科学地规划广播影视强国蓝图,制定切实可行的广播影视强国战略,在变化的形势中捕捉机遇,在有效的应对中化解挑战,完成由广播影视大国到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中国广电网成为一个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二、从国内到国际,中国广电网是建设广播影视强国的最佳依托? 网络质量是指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网络提供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且这种工作、生活与学习能提升其福利,开发其潜能①。网络质量决定网播能量②。? (一)中国广电网是一张有灵魂的红网,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最优平台? 中国广电网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明确的政治功能,坚持党和政府对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整合社会,凝聚人心。这是中国广电网络的价值质点③。目前,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已进入99%的城镇居民家庭,是城镇地区入户率最高的信息传输网络。我国6亿多人口每天依托电视机收看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并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依托广电网实现了看电视和上网。? 中国广电网是构建和完善覆盖广泛、技术先进、可管可控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传送器,是民意表达、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新途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促进中央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广电新媒体为代表的各类网播已成为党、政府、人民的新喉舌和重要的思想文化新阵地。中国广电网凭借其带宽优势和巨大的城镇居民用户群,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宣达政令的重要平台,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二)中国广电网是一张可持续的绿网,是提供开放业务的最优平台? 中国广电网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大幅增加各种文化产品和综合信息服务资源总量、持续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的同时,可以带动内容生产、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拉动上万亿产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力量。? 宽带用户的增加,为网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发挥音视频资源的强大优势,较早进入了网播市场;通讯社和报社积极整合资源,拓展产业链;门户网站不断成立专门频道,丰富视频内容;专业视频网站想方设法鼓励用户生成内容,创造新的赢利模式;电信公司凭借宽带接入的优势,建立服务网站;其他线下媒体活跃利用专业内容优势,为频道提供节目。? 建设中国广电网可以加快形成以视听互动为核心、用户为中心,融网络特色与传统广播电视特色于一体的立体化传播平台。在内容创新方面,积极提供方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享受语音、视频和数据的三位一体服务,并强化用户对中国广电的品牌认知及内容产品的使用体验;在多终端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方面,发挥集中统一管理优势,积极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满足pc、手机、iptv、户外屏幕等不同平台用户和不同传播终端受众的特定需求;在新业务领域拓展方面,积极探索互联网电视解决方案,发展独立手机电视品牌,大力发展新媒体广告业务。? 能否担当起历史责任,是检验网络是否可持续的一个重要标准。首先,中国广电网勇担政治责任。它以政治责任为首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中国广电网勇担社会责任。它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在此前提下,找准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三,中国广电网勇担文化责任。它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中的主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恶俗、媚俗之风,用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文化产品,引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用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④。? (三)中国广电网是一张可管控的主网,是体现民族精神的最优平台 中国广电网是一张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主、提供多种信息服务、互联互通的新型广播电视网,是中央可直接掌控的一个最基本、最安全、最可靠、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宣传文化阵地,可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千家万户,同时保证人们享受丰富的文化服务和便捷的信息服务。? 网络使互动、海量、即时的信息可以轻易冲破国家之间的疆界,管控难度很大。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视机也将成为更加开放的信息终端,如何确保荧屏这块净土的安全,是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广电网是标准和技术都操之在我、可管可控的国家主权信息网,是建设第三国防——网络边疆①的嫡系部队、维护网络边疆安全的新的长城。这里传播的是主流价值观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产品,展示的是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家园的幸福图景;这里铲除了难以割掉的黄色毒瘤和丛生的毒草,清除了网络引发的社会暴力和罪案;这里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虚假信息,排除花样翻新的网络恶搞,扫除各种低俗的网络文化垃圾。? 有什么样的民族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网络品格。在网络品格的表现上,中国广电网与国际互联网会呈现很大不同:?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合众为一,中国广电网体现为包容共生;?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同而不和,中国广电网体现为和而不同;?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以势压人,中国广电网体现为以道怀人;? 国际互联网体现为铺张扬厉,中国广电网体现为内敛含蓄。? 网络品格反映民族性格,中国广电网是体现民族性格的最优平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秉承贵和、崇智、向善、含蓄的性格,为人类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文化。中国广电网以“为天地立心②、为生民立命③、为往圣继绝学④、为万世开太平⑤”为民族品牌底色,在新世纪的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交锋中,世界人民可以通过中国广电网随时随处加深了解中华民族以儒做人的修养、以墨尽责的情怀、以法为基的追求、以兵入世的智慧、以道养生的修炼、以禅清心的境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崛起的理解。? (四)中国广电网是一张显国力的大网,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最优平台? 网络已成为国家形象竞争、竞赛、竞技的主战场。目前,以交互传播为特性的网络视听、播客、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形态和互动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不断涌现,视频上传、分享成为全球传播中最受欢迎的新媒体形式,也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凝聚力是最大的国力。网罗天下民意,彰显中国实力,是中国广电网的天职。它具有天生的平等性,具有聚合民意、彰显国力的巨大能量。这里是世界各种思想和舆论汇集、交流、碰撞的集散地,是巧实力的最佳载体和投射工具;这里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的衷心拥护;这里有主流媒体传达的政令,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有普通民众的努力和期盼;这里有对全国、全世界线上、线下媒体意见的整合,有网民四面八方的回应和建议。所有这一切都源源不断地汇聚成彰显中国实力的网络洪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中国广电网是中国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核心,是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国家文化传播主渠道。它在确保广播电视基本服务的同时,可以提供跨地区、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新业务,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数字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还可以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动教育、生活资讯等多样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通过综合资讯点播、影视剧点播、播客分享、客户端直播等服务形式,展示中华风采,演绎华夏神韵,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 三、从整合到运营,中国广电网络才能做大、做强、做成、做好、做久? (一)明确目标,坚持原则,将中国广电网做大? 中国广电网建设代表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产业属性、经营方式和技术体制的变革,即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优化配置广电网络资源,加快广电网络经营产业化、市场化步伐,促进广播电视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广播影视强国奠定新的坚实基础并发挥主渠道功能,构建成为全国一体、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形成全国统一运营的市场主体。? 中国广电网建设要兼顾政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发展性原则。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网络整合要按照稳定存量、发展增量、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坚持省市县三级共赢、两个效益共同提高,充分保障基层利益和各方面利益,不能搞强省级、削弱市县;要通过产业发展来巩固阵地,不能搞强产业、削弱事业;要坚持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保证网络整合后,地方党委、政府做到对广电宣传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不变,对广电安全播出的责任不变,对广电业务发展壮大的支持不变。?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将中国广电网做强? 中国广电网建设要直面在思想、技术、业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准备不足,在市场开拓、市场服务等方面与电信企业差距很大等严峻挑战。同时,由于缺乏国家投入,有线电视网主要由各地分级建设和管理,主体多元、经营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实力的竞争主体,更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因此,建设中国广电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两手抓:以政府有形之手主导,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下保障整合进程;以市场无形之手运作,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利益,调动各方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在网络整合方式上,先整合运营,再资产重组。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加快整合进度,有利于统一标准,有利于资产评估,有利于队伍稳定,有利于加快发展,先把蛋糕做大。在公司组建方式上,以资本为纽带,由国家投入资金,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电网络资产所有者注入全部网络和相关资产,其他广电机构、国有大型企业和机构投入资金,共同组建股份制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三)规范改制,一体管理,将中国广电网做成? 中国广电网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当前与长远,事业与产业,局、台、网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为此,中国广电网建设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要求和标准,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建设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全国广电综合宽带业务网;要实现网络技术、标准的规范统一,确保网络安全运行;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从国家到省、地、县必须是条条的统一人事、财务、业务发展、技术支持的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一体化的资本经营。在管理模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应是联合舰队式的小总部、大企业。联合舰队式的中国广电网络公司体现的是分级管理的思路,对各省级公司采用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组织架构,实行垂直管理。要充分发挥各省级公司的作用,做好公司核算。以公司总部为旗舰的联合舰队中,要把做得比较成功的省级公司逐步打造成为主力战舰。? (四)确立主体,形成实体,将中国广电网做好

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是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确定的目标。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全国广电有线网络规划,建设并运营全国广电有线网络内容集成、分发与监控平台,统一运营管理全国广电有线网络,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三网融合新业务、新服务,承担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相关业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国广电网建设要确立各省广电网络公司独立企业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管理运营主体分散造成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整体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等问题。网络发展规律要求中国广电网要形成规模效应、互联互通,管理运营体制要实现上下统一。要始终明确,全国一张网不是各省网的简单相加,全省一网也不是各地网络的简单相加,而是改变各自为政的运营模式,形成一个坚强有力、兼顾各方、共同做大、共同增效、共同发展的实体,关键是把全国广电网变成互联互通的一张双向网,开展增值业务,扩大经营范围,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长远规划,健全法制,将中国广电网做久? 网络竞争,是综合实力竞赛的马拉松。要从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待中国广电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在算经济账的同时,更要算政治账,做到生于忧患,长远打算,措施到位,运作圆满。? 中国广电网络整合改制是确保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一个新的重大工程,关系执政党命运、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三网融合是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如广电与电信的竞争问题,广电内部的台网关系问题等。要实现三网融合利国利民的目标,必须从法治的高度入手,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完善广电和电信领域的相关立法工作,保证中国广电网的持久发展。? 四、从投入到扶持,中国广电网建设步伐才能加快? (一)纳入国家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中国广电网是确保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一个新的重大工程,关系执政党命运、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应将中国广电网建设纳入国家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并在网络整合和公司组建、运营中,落实对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技术研发费用。? (二)推进整合试点,加快公司组建?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或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全国42个试点城市、地区正加紧推进三网融合,并摸索出许多好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并大力推广。为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应尽快转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方案,就网络整合和公司组建,向各地方党委和政府提出明确要求,推广好的做法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解决国家投入,协调资源业务? 国家投入的资本金,重点用于建设全国性的内容集成传输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业务支撑平台和安全监管系统,应努力争取尽快足额到位。同时,由于组建后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是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应批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作为负责互联网运行的互联单位,协调批准必备的电话码号资源、电信业务牌照、互联网出口资源和网间结算标准。同时,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和网络条件,国家应分期投入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加快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

五、结论:中国进入大广电时代? 随着中国广电网的建设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中国进入大广电时代。? 从语义上讲,大广电可理解为肩负大使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新世纪奋斗的大目标;也可理解为在整体的视频产业链、产业网络、产业生态中,广播电视所要发挥的大作用、表现的大作为。大广电既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境界,也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超越。大广电是媒介融合尤其是三网融合的必然趋势。随着传播技术的演变,传播形式的衍生、扩散呈现如下趋势:平面媒体数字化,电子媒体移动化、数字化、融合化,媒体搜索海量化、数据多样化,交互式媒体融合化、普及化等。跨越不同媒介形式、跨越传统产业边界、跨越不同区域的信息传播,向人们提供包括广播影视、音乐、通信、商业、教育等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是大广电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大广电也是对广电发展格局的一种描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未来若干年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随着一系列深层次、结构上的调整,传统媒体的重心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重的转型将不可避免。大广电所描述的就是以广播电视为核心阵地,通过整合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等视频资源,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不断扩散、衍生而形成的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传播网络。? (一)坚持以我为主是前提? 三网融合是未来若干年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最大的挑战和机遇。广电要在创新中实现转型和发展,必须坚持以视频为主、以广播为主、以家庭为主、以大屏为主、以高清和立体为主、以可管可控为主。坚持这6个“以我为主”,重在强调发挥自身优势,并不排斥广电向通信业务的渗透。随着广电体制、实力、能力的增强,广电由一业为主向全面发展已是必然。坚持以我为主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内容、带宽资源和用户规模,以较低成本建设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使之成为新一代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我国较快普及信息化,提升和改造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带动相关产业,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包括广播影视在内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二)做好平台建设是关键? 建设并运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集成、分发与监控平台,是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首要职能,也是增创广电新优势的着力点。首先是建设好全国广播电视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分为全国中心和各省分中心两级,主要负责为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跨地区点播服务,并为基于互联网的iptv提供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服务。第二是建设全国有线电视内容管理系统,分为中央核心系统和各省分系统,负责对进入有线电视网络的所有内容以及省际之间节目交换的管理。第三是建设全国有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全程全网管理、结算支付等系统,负责全国跨地域运营和统一结算支付,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收视率统计和发布。第四是建设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负责全国和省际之间内容的高速传输交换以及运营管理控制信息的传输。第五是建设好相关基地,如有线电视网络传播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服务基地、信息资讯集成基地等。? (三)提高运营能力是保证? 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发展,使广电、电信、互联网、零售等行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国广电网络作为平台型企业只有更加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生、共存、共赢。目前,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新兴互联网公司、终端制造商等主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变革中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创新业务模式、获得合理回报,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广电网络必须注重提升创造和分享价值的能力、平台构架能力、标准化能力、网络优化能力、平台与终端的配合能力,同时找准广电网络在物联网、车联网等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厘清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思路,以牢牢掌握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多屏智能终端围剿广电机顶盒? 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综合报道(敖瑞),进入2012年,政策形势渐趋明朗,十二五规划扶正智能终端,广电iptv合法化,多屏智能终端冲进了撤掉政策屏障的终端市场,广电机顶盒成为待宰羔羊,围猎之势已经形成,广电机顶盒命运多舛。

?机顶盒垄断风头不再,多终端竞争难以避免? 广电多年的垄断经营形成了惯性行为,通过控制机顶盒来控制一切,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广电一切利益均来自对机顶盒的控制。即使再难用的机顶盒,用户也不得不选择,然而,随着三网融合的进展和多屏智能终端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转变。

现在,智能3g大屏手机,智能电,平板电脑已经炙手可热,随着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技术发展能让各种智能终端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屏幕,在这个屏幕上看电视将成为常态。与之相比的是,广电运营的工具——机顶盒,性能很低,外观更显得粗大笨重,放在平板电视旁边很不协调,这让用户自然的甩掉机顶盒而接近其他智能终端,看电视不再唯一选择广电的有线电视机顶盒了。?多屏智能终端对机顶盒形成围剿之势? 三网融合之后,广电的机顶盒市场将回归市场经济,其生命力将取决于市场对它的需求,从用户对机顶盒与智能终端的态度可以明显看出,机顶盒将会被各种带有屏幕的智能多屏终端取代。半导体行业素来都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从近年来芯片厂家的收购案中,也可以清楚地看没有屏幕的机顶盒将被取代的发展趋势。

mstar收购速比特布局家庭互联,目的是发展基于电视的多屏互连市场,mtk又将mstar收购,目的也是强化多屏,intel重新回归放弃多年的手机市场,目的已不仅仅是被框在电脑屏中,还有高通、marvell等手机芯片厂家,不满足于小屏手机,开始向电视大屏渗透,其他很多在多屏战略不顺的芯片厂家,要么实力不济放弃多屏战略,要么正在走向没落。在苹果以用户体验为原则的发展模式影响下,最终胜出的公司不仅要给出愉悦的感观体验和方便的触控,芯片厂家还要掌控多屏互动终端的有线/无线连接技术,不但要提供强劲的cpu,还要提供更强的gpu,而广电的机顶盒一味强调低成本,不但cpu性能很落后,gpu基本缺位,这就是机顶盒难以向智能终端发展,也不能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根本原因,正在逐渐失去市场。

在终端方面,联想补齐了电视这个大屏,苹果推出电视大屏也是迟早的事,电视厂家拼命在智能电视上做文章。一些有实力的已经布局盒子的厂家,例如同洲,也开始布局大屏,这样看来不出意外,中兴、华为布局电视也是迟早的事,更有众多厂家也都想在多屏盛宴中分一杯羹。可见,未来的竞争是掌控多屏互动的竞争,掌控单一屏幕的厂商将被淘汰,更不用说没有屏幕的机顶盒了。

所以,早在去年,思科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称,有线电视机顶盒时代终结已为时不远,所有机顶盒都一定会死,“互联网会让机顶盒越滚越远”,连美国有线电视巨头时代华纳ceo都发出有线机顶盒行将灭亡的感慨,从2011年开始,机顶盒的发展颓势开始显现,市场开始萎缩,我国也开始出现有线电视用户不断流失的情况。广电运营商亟待突围? 不论什么屏,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主要目的是看电视和浏览网页,站在看电视的角度,有线电视运营商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其单一通过机顶盒才能看电视的方式显然已经落后,发展多屏智能终端,加快双向网络的改造,顺应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几乎是广电运营商的唯一出路,但这条道路上却困难重重,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各地广电的技术标准不同,标准的缺失,让各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形成合力,参与竞争。?

? 作为行业主管的广电总局显然也注意到了行业内存在的弊端,出台了dcas技术规范,意在统一全国广电终端技术标准,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市场,创造多屏智能终端的产业环境,让用户可以不需要机顶盒就可以看电视,。在目前广电网络面临三网融合竞争的时候,用户却在不断流失,若能有技术、资金实力的厂商投资广电网络,能有起死回生之效,然而却因为这种排挤,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 应尽快制定智能多屏战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运营格局,广电运营商才能最终突围,同时也能让老百姓真正获得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体验,只有在为用户提供了良好服务的同时,中国广电网络才有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上海iptv走进光时代,东方有线如何改弦易辙??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第四次宽带大提速新闻通气会于8月27日正式召开。据dvbcn记者了解,本次宽带大提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铜线用户大迁移、智慧家庭新体验以及全面走进光时代。? 光进铜退? 上海电信今日宣布,计划在年内实现ftth城镇化地区基本覆盖,在城镇化覆盖区域范围内实现ftth新装48小时内开通;年内城市光网用户占比达到家庭宽带用户70%以上,其中20m以上用户占比将达到54%以上,上海电信用户年内平均带宽将达到16m,全国城市领先。电话、宽带、iptv全面走进光时代。? 从2012年9月1日起,上海电信将针对光网家庭用户推出一系列智慧家庭优惠活动供用户选择,可畅享智慧家庭的多重应用:家庭全球眼优惠体验:针对有安防需求的ftth家庭用户,推出家庭全球眼优惠体验活动;针对新增ftth或光网迁移家庭用户,除赠送百g存储业务以外,还可选择百g存储增值可选包,包含“媒体空间”“离线下载”“个人媒体库”“在线邮箱”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基于云存储的增值功能。? 按上海电信城市光网发展规划,2012年年内将基本实现上海城镇化地区的光纤到户网络覆盖,完成光网覆盖650万户,净增用户100万户,总数累计达到230万户。光网覆盖地区实现48小时内的即要即装。据上海电信总经理张维华之前指出,上海已是“全国宽带第一城、iptv第一城、光网第一城”。? 上海电信作为国内率先试点、规模化发展ftth的运营商,对铜线时代的技术、建设、运维和管理模式进行了颠覆。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业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因此,上海电信在推进之初,面临着“网络部署难、用户接入难、应用推进难”这三大难题。? 上海电信在城市光网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技术、装维和业务三方面创新,有效破除了以上三大难题。在此基础上,上海电信的光网用户数和用户规模迅速上升,用2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年的ftth发展道路,完成了电信百年来铜线入户到光纤入户的历史性突破。截止2011年底,上海电信城市光网覆盖达到450万,用户总数突破130万。? iptv走进光时代,东方有线路在何方? 据dvbcn记者了解,从2012年9月1日起,上海电信将针对光网家庭用户推出一系列智慧家庭优惠活动供用户选择,可畅享智慧家庭的多重应用。? 上海用户在2012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申请高清iptv,即可获赠智能电视节目基础包,限量3万,送完即止,并可参加“智能电视机”抽奖和优惠活动。智能电视节目为iptv用户提供以多媒体影音、资讯为主要内容的互动专区,最及时的新闻娱乐信息抢先看,最新最热影视剧一网打尽,涵盖家庭娱乐的方方面面,用户通过收看智能电视将享受前所未有的互动电视生活。新装iptv高清用户获得赠送后,通过遥控器上的特定按钮可进入专区收看,其中基础点播内容免费为用户提供。

? 面对电信iptv来势汹汹,东方有线也早就未雨绸缪了!不久前,在上海ngb区域,东方有线推出了15m和30m的“光视通”宽带产品。“光视通”无需改变家庭内部网络结构,即可轻松实现高速上网。基于ngb网络的极速宽带“光视通”,跨越多终端视频服务,用户不仅可以畅享互联网视频,还能收看高清电视节目,并能享受互动电视点播回看服务。? 据dvbcn记者了解,凡是订购光视通宽带的用户,即可获赠互动电视高清合家欢节目包;看高清伦敦奥运会,高清欧洲杯,享受超值视觉盛宴。另外,还将获赠互动电视点播回看;包含收视率排名靠前的40个精选频道5天回看,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还有海量节目点播,涵盖热播电影、电视剧、娱乐、少儿、军事、纪实,无需下载,想看就看,想停就停。? 更早之前,上海移动联合东方有线网络推出“e家通佳享宽带套餐”,此套餐包含移动语音、数据、高清电视。? 据悉,此套餐有10m、6m有线宽带供用户选择,两种组合包内容一样,东方有线提供东方有线高清合家欢套餐(17个高清电视频道)、东方有线点播、回看节目包(30个精选频道,近万小时视频点播);中国移动提供200分钟通话时间(国内长途、市话、漫游);还赠送200元的购物卡;如果包年的话再赠送3个月。价格分别为:10m//1560元/年;6m/1380元/年。

相关热词搜索: 广电网络股票 思考 战略 广电网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九

关于铜冶炼宏观调控措施落实的情况汇报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都离不开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摘要、内容、花费时间、对应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写汇报都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铜冶炼宏观调控措施落实的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铜需求阶段性快速增长,铜价一涨再涨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受利益驱动,不研究市场行情和资源保障程度等,盲目投资铜冶炼行业,造成铜原料市场过度竞争,引发铜冶炼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行业亏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尽快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势头,促进铜工业持续健康发展,20xx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制定了认真做好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准入管理、调整相关经济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大铜冶炼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等六个方面措施。20xx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各地对已建、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开展了清理工作。

我们认为铜冶炼宏观调控有如下四个主要目的:

一是扼制铜冶炼产能快速增长的势头,稳定国内铜精矿原料保障能力和提高铜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据有关资料,20xx年,国内精铜产量为258万吨,其中利用国内铜精矿含铜只有65万吨。国内铜精矿自给率从20xx年的43%下降到20xx年的25%,国内铜精矿原料保障能力逐年下降。而近期国内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产能在250万吨左右,若铜冶炼产能快速增长,一旦产能释放,国内铜精矿原料保障能力将会大幅下降,造成进口铜精矿大幅增长,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增高,铜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的份量越来越轻。

二是避免市场无序过度竞争,相互争夺原料,铜冶炼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以利于铜冶炼行业健康发展。目前铜冶炼原料国际国内市场无序过度竞争愈演愈烈,国内铜精矿加工空间越来越小,基本上微利保本,国外铜精矿加工系数(tc/rc)一降再降,国际基准tc/rc已由年初170美元(每吨)/17美分(每磅)下降至4月底的70美元(每吨)/7美分(每磅)。据测算,目前国内铜冶炼厂加工费盈亏平衡点在90美元(每吨)/9美分(每磅)以上,国内铜价与国际铜价的比价系数越来越低,进口铜精矿保本甚至出现亏本经营。

三是制止铜冶炼产能的盲目扩张,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规避金融风险。虽然,20xx年底至20xx年上半年铜价一涨再涨,处于高位运行,铜冶炼利润较高。但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市场投机迹象明显,不是市场供求的'真实反映。铜冶炼并不是高利润回报行业,在市场走势不明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盲目贷款扩张,一旦投机力量抽身而逃,铜价下跌,将会造成投资浪费,出现灾难性后果。

四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行业与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据了解,我国目前200家铜冶炼企业,阴极铜平均产能只有1万多吨/年,超过40万吨/年的只有两家企业,与国际大型铜冶炼企业相比,国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偏小,工艺较落后,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从上半年国内铜精矿和粗铜(含冰铜)市场情况分析,与往年相比,国内铜精矿供应量减少,粗铜(含冰铜)供应增加,这表明各地区小冶炼依然有禁不止,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市场需求旺盛,铜价一涨再涨;二是国内铜精矿加工费是粗铜(冰铜)加工费的几倍,将铜精矿加工成粗铜利润空间大,有利可图;三是小冶炼投资不大,单台小冶炼炉一般投资为几十万元,且建设周期短,简便易行;四是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对小冶炼这种短、平、快的项目比较支持。以上原因给小冶炼带来了生存空间。

小冶炼、落后冶炼技术与现代铜冶炼技术相比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生产能力低。因小冶炼未采用强化熔炼工艺,单台熔炼炉年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下,而目前先进炼铜工艺单台熔炼炉年生产能力起步为10万吨以上,一般为10—30万吨/年。二是能耗高,热利用率低。如密闭式鼓风炉吨粗铜冶炼工艺能耗为900—1000千克标准煤,而先进炼铜工艺的吨粗铜工艺综合能耗为500千克标煤以下。三是硫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如密闭式鼓风炉因二氧化硫浓度低、烟气难以回收处理,硫的回收率仅为60%左右,而先进炼铜工艺硫利用率达96%以上。

因小冶炼、落后冶炼技术与现代铜冶炼技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易引发下列问题:

一是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小冶炼更为严重,排出大量废渣、废气,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二是由于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收尘等配套设施不齐,作业环境差等原因,容易产生职业病,如矽肺病等。

三是能源消耗大,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创建。

《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国内铜冶炼产能过热并未降温,据统计分析,今年新开工项目和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铜冶炼行业无序扩张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专业分析,在本轮铜冶炼投资扩张中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低水平、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大张旗鼓上马;二是一些产能未达到《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片面理解《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纷纷以扩能改造的形式申报项目,增加产能;三是从未涉足铜冶炼的一些企业也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且规模在10万吨以上。若任其发展,势必造成铜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不利于铜冶炼行业健康发展,给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1、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依据《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加大对小冶炼的清理,并予以取缔。

2、依据《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按照“从小到大、分期分批”的原则,逐步淘汰落后铜冶炼工艺。依照铜冶炼能力大小,先淘汰产能小的,后淘汰产能大的;并依照铜冶炼企业历史长短,给予国有骨干企业和铜基地改造落后工艺的时间,以利于企业发展。

3、依据《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同时继续支持骨干企业进行改造,考虑铜冶炼在技术、原料以及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现状,新上项目应以现有8家大型铜冶炼企业改扩建为主。

s("content_relate");

【关于铜冶炼宏观调控措施落实的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落实八条措施情况汇报03-23

整改落实措施方案01-21

落实整改措施报告01-20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03-10

总结经验落实措施03-11

条例落实情况汇报03-10

活动落实情况汇报03-10

落实三转情况汇报03-10

工作落实年情况汇报03-10

督查落实情况汇报03-10

s("download_bottom");

相关范文推荐

    推荐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通用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如何写(8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范本(二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范本(九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通用(3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汇总(6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怎么写(4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

    精选洪湖水浪打浪歌词(推荐)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推荐洪湖水浪打浪歌词(推荐)(九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