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5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5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一

ok3w_ads("s005");

一、房地产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销声匿迹,被福利化的单位住房供应制度所取代。从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业重新兴起,到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住房分配和供应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购置调控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国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房地产的发展。自房改以来,房价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一般性个人收入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房价的增长又拉动着地方经济的增长,并且在其间占主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畸形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投资性需求超出实际的居住需求,且投资性需求过于旺盛对房价的刺激抑制了居住性需求。

据有关方面统计,90年代初期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已超过5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国家有关部门通过采取有关的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调控政策频频出台,调控效果也开始慢慢呈现。比如从上游控制开发商的资金投入,在下游增加投资性需求者的购买门槛;对土地市场进行准入监管;增加经济适用房来分流对商业住房的市场需求;通过政策法规对银行以及购买环节进行控制等。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细节性的监管逐渐完善。但从最终效果来看,仍没有建立起具备强力制约性和调整性的机制,在每一轮的调控之后,房价总会展开新一轮的报复性增长。

二、国家宏观调控举措

一是以变动税收和支出的形式影响总需求的政策。在房地产比较火爆的时候,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增加房地产投资的成本,从而抑制潜在进入者的进入,缓和相关的市场矛盾,防止和预防房地产行业过快发展而引发的附加问题。

二是提高或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减少或增加银行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提高银行的利率,减少投资者的贷款,从而缓和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激烈的竞争。

三是调整中央银行再贴现率。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对外的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的升降,最终影响房地产投资,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一方面通过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解决民生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三、影响分析

一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性行业的特性,使其在gdp的贡献上始终占据着支柱地位;同时,作为产业链的顶端行业,房地产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钢铁、建材、装修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行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基本建立起了覆盖生产、开发、流通、消费、服务等各领域的行业管理体制,在土地、建材、施工、销售、评估、审计、物业、二手房、装修等环节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各自出现了代表性的企业。按市场化原理来看,各行业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提升的产业链关系。但事实上,房地产开发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其它行业的发展。一旦开发环节出现波动,立刻就会影响其它环节的发展,并表现的较为剧烈,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房地产开发作为支柱行业的地位。

二是对产业链中其他行业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股市、银行等国家性金融机构联系紧密,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截止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已达到3万多家,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已突破1000万人,并且出现了一大批好的楼盘和高素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人才。除房地产开发业外,还逐步形成了以评估、经纪、咨询为内容的房地产中介,以及以经营管理楼宇、小区为主的物业管理业,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构架体系。全国各地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地也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房地产经营模式。

三是对经济体制的影响。经济体制的完善是根本之道,财富上的两级分化是造成一方面房价持续上升,而另一方面市场需要无法转换成需求的根本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目前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因此,尽快完善经济体系,加强经济行为的监管,缩小财富分配的差距,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是解决房地产问题最根本的原则。增大投资门槛,缩小投资价值,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供应量。才能使房地产呈现出稳定的、健康的发展态势,进而合理化分配经济增长结构。

相关热词搜索: 宏观调控 政策 影响 发展 经济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二

  •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 推荐度:
  • 《影响力》读后感 推荐度:
  • 环境影响报告书 推荐度:
  • 农村商业银行年末工作总结 推荐度:
  • 良好校风影响人生演讲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

摘要: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变化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选择客户、股东和员工作为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代表,分析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它们各自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变化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影响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成功,不再单纯用简单的财务指标来衡量,而是要同时兼顾客户、股东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变化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按照一般的理解,企业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政府、社会、股东、客户、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等等,考虑到银行的特殊性,我们选择客户(银行债权人即存款人,也属于银行客户范畴)、股东和员工作为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代表,并把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含事业单位客户),分析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它们各自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个人及家庭财富不断增加使得代表资产和财富的商品需求快速增长,理财和投资需求不断提高。从众多银行针对高端客户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到日益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和消费手段,商业银行在满足财富不断增加的个人客户消费需求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应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缺少个人金融产品区分度,产品研发“跟风”;缺少风险定价手段,风险管理能力落后;缺少基于生命周期的客户关系管理,造成客户信息资源分散和浪费,这些问题都需要商业银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应对。为此有以下建议。

1、加大对个人银行业务未来发展亮点领域的创新力度。个人银行业务的增长潜力和利润空间对于中国本土和外资银行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各类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把握好这些机会。要依据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需求特征构建包括债券、货币、股票投资组合、复合型结构化产品等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理财产品,做到灵活多样,覆盖风险偏好各异的投资群体。

2、根据不同客户、产品建立不同理财渠道和处理流程,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扩大理财手段和消费方式。针对目标客户对于销售渠道不同的偏好程度,比较不同渠道的有效性,不断提升银行核心渠道的作用。用全局的视角来看待客户关系管理,最大化的吸引和保留客户,从而实现交叉销售、升级销售的机会,促进新产品推广,增加销售收入。

3、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队伍支持银行业务发展。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为银行提供业务支持”来搭建商业银行的it系统构架,用以满足银行数据的集中、客户信息文档的处理、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共享,并充分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支持客户细分、决策及产品研发,为提升自身的分析水平和能力提供切实帮助。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金融需求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发生了很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样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公司机构等批发性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银行能够提供量身定做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二是脱媒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优质大企业客户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除了银行贷款外,还可以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方式进行融资,这些融资方式成本较低,对银行贷款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三是市场化。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使银企双向选择空间更加充足,客户需求和银行应对客户需求由过去“一一对应”发展到“一对多”和“多对一”,趋向市场化。根据企业客户上述新变化,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1、实行差异化服务,抓住现有优质客户。考虑成本因素,商业银行没必要对所有客户均提供同样的金融服务,而应根据客户对银行贡献度大小,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金融资源,以最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为优质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赢得客户满意,培育自身的高价值忠诚客户群体。

2、关注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不断挖掘新的优质客户。在深化现有优质客户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发展新的优质客户,对成长性较好的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从一开始就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巩固合作关系。加大对新兴客户群的拓展力度,分享这些企业快速成长的成果,是新形势下公司客户策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3、满足优质客户金融需求,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新型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银企关系,必须依赖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品种和技术手段,依赖于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针对各类优质客户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当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把能够满足优质客户需求的新旧金融产品“打包”,一揽子地提供给优质客户,并通过签订银企合作协议等方式把银企关系固定起来。

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投资者或者说股东跟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一是股权结构更加分散化和多元化。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成为公众持股公司,这使得其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并导致不同类型的股东利益日益多元化。二是股权流动性和开放性增强。在银行股权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更注重买进卖出银行股票,从中赚取每笔交易的差价,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绩效,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股权流动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三是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更加制度化和公开化。上市公司要定期公布经营业绩,并及时披露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这就使得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更多,而且更加制度化和公开化。四是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于其他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强大的分析能力,更注重发掘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对公司治理参与也更加深入。因此,银行要比以前投入更大的努力,来满足股东们不断提高的要求。

1、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基础。股东价值的增加,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净资产(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的增加,二是银行股票市值的提高。前者要求银行提高经营效益,不断增加当期盈利和累积盈利;后者要求银行具备良好运作和未来发展潜力,给证券市场投资者以良好的预期,导致银行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扬。实际上,各类考核评价指标,最终的出发点都是为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各种围绕以效益为核心的内部考核和评价指标,把所有的工作都真正放在追求效益上来。

2、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制度。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董事会承上启下,是联系股东和公司高管层的枢纽部门。特别是随着股权多元化发展,董事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未来董事会的建设要平衡各方利益,一方面要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避免内部人控制;另一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的效率。

3、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建立和提高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透明度。根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和资本雇佣劳动观点,可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在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框架应当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与银行有关的全部重大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和信息流动制度,及时准确地提供银行风险变化信息,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

在当前我国银行业人才,特别是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环境法律知识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外资银行业务的急剧扩张,致使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员工大量流失。统计数据显示,在一般行业中一般工作人员的流动率为9.1%,专业技术人员为13.1%,技术主管为10.1%,中层管理人员为10.1%,高层管理人员为6.4%。相比而言,银行从业人员的流动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一般工作人员的流动率达10.7%,专业技术人员达20.2%,技术主管达20.7%,中层管理人员达13.3%。员工的流失,对中资银行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限制,是中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综合反映,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1、加强银行战略管理,制定银行长远发展目标,在员工中间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中资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没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形成发展过程,所以一般非常缺乏文化上的凝聚力。因此,中资银行企业文化的形成可能更需要一种从上到下的推动建设过程来形成。企业文化是银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多数中资银行所缺乏及亟待加强建设的,需要自上而下长期建设,才能形成适合银行情况的良好企业文化。

2、进行岗位梳理,明确岗位目标,做好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员工知识能力培训。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银行的经营方式和营利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理财、衍生品交易、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将逐渐成为银行的主要业务,这些知识不能仅仅依靠以前经营经验的积累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行,要注重扩大员工培训的覆盖面,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

3、要建立适合中资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传统上,中资银行考核主要依据行政级别进行,工资水平的高低、占用资源的多少基本上是和行政级别进行对等。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缺乏财务成本基础数据,中资银行绩效管理仍处于较落后的水平,必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适当缩小中、外资银行之间收入差距,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目前存在不小的收入差距,如果不将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还是难免员工流失现象的发生。

[1]张强、刘彦、武次冰:利益相关者行为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2]赵嵘: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j].经济论坛,2008(24).

[3]杨群:战略投资者参与银行治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拓展[j].新金融,2008(3).

s("content_relate");

【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管理的影响分析论文07-04

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论文04-17

浅谈竞技规则变化对健美操教学的影响论文06-15

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分析论文02-05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文04-0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09-11

城市商业银行品牌的营销论文04-07

商业银行理财发展相关论文03-24

关于商业银行融资的分析论文06-11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三

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

通过本科考试,检验应试人员对与工程咨询相关的国害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范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自觉执行国家政策和提高业务水平。

(1)科学发展观在工程咨询工作中的地位

(2)在工程咨询业务思想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3)在工程咨询业务实践中坚持“五个统筹”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创新

(1)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经济周期中的产出、就业及价格变动;经济周期的原因分析。

(3)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影响总供求变动的因素分析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

(5)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6)国际收支,国际贸易与政策;汇率及汇率制度

(7)公共部门的经济学分析

(8)我国政治、经济基本制度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体系

(1)投资的分类、投资的决定、投资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2)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区别,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实现形式

(3)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4)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和建设工程合同制度

(5)投资体制改革

(1)财政和公共财政的职能

(2)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3)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制度安排

(4)财政政策分析

(5)税收制度分析

(1)金融机构的职能及其制度规定

(2)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制度规定

(3)货币政策分析

(4)金融风险与监管

(1)规划性质和功能的确定

(2)规划的管理

(3)规划的编制方法

(1)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的背景分析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3)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机制和管理机制

(1)国家能源发展规划

(2)国家交通发展规划

(3)国家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1)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2)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规划

(3)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4)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

(2)西部大开发规划

(3)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s("content_relate");

【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大纲】相关文章:

1.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大纲

2.2017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考试大纲

3.2017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试题

4.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

5.《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练习

6.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复习笔记

7.2017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单选题

8.2017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复习笔记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四

ok3w_ads("s005");

【摘要】2009年推出“税负痛苦指数”榜单,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又将中国高税国家说法推上了风口浪尖上,而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不能脱离政府收入水平孤立研究,因此单纯的从税负指数的角度去看待我国税负水平具有片面性。本文将用角度的方式来探讨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从不同的口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税收弹性、社会保障体系来解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关键词】宏观税负;税收弹性;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

一、从三个口径来分析我国宏观税负

当前我国政府收入除了包括财政收入即预算内收入(人称“第一财政”),还包括预算外收入(人称“第二财政”)、制度外收入(人称“第三财政”)、土地出让金收入(人称“第四财政”),等等。在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不能反映政府可支配财力水平和国民负担水平。因此目前国内研究者将中国宏观税负指标分为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来衡量: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指一般预算收入,即通常所说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指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二、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看税负

根据1996年到2008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初次分配与最终分配份额来了解我国宏观税负,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分配比率呈下降趋势的特征。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对国民生产成果在个主体间的分配的第一个微观环节,从1996年-2008年初次分配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分配份额逐步上升,政府分配份额从15.1%上升到17.7%,企业从16.6%上升到25.3%,而居民分配比率却从65.3%下降到57.1%。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在一次进行了再次分配,形成了国民收入的最终格局,政府分配份额从17.1%上升到21.3%,企业从13.6%上升到21.6%,而居民分配比率却从69.3%下降到57.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比率一直下降一方面是企业利润侵蚀了工资,另一方面是是政府收入快速挤占了居民收入,1996~2010年政府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8.93%而gdp平均增长率为13.43%,中国的税收制约了居民收入,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收入份额,从收入分配格局可以说,通过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政府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我国宏观税负逐渐加重(见图2)。

三、从税收弹性系数来看税负

四、从社会保障体系看税负

评价税负的轻重必须联系政府为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进行考查,这是衡量税负轻重的最终标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评判价格的高低要看其是否物有所值。因此,如果政府能为纳税人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那么即使政府征收较高的税收,纳税人也不会感到税负重,例如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福利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反之,如果一国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保障等“民生财政”方面投入不足,纳税人就会觉得税负重。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宏观税负以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增长,通过小口径与中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都比较符合国际标准水平,但如果从大口径上来计算中国的宏观税负还是偏高的。可以说明,目前我国财政困难实质上是一种结构性困难。即政府控制的、可统一支配的财力少,而控制之外的财力并不少。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政府的收入结构,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增强政府可支配财力。

另外我们不要太归结与税负的高低,而要更注重政府在税收饭后面的支出情况,在政府分配份额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用于改民生的一部分份额却在不断下降,而用于行政管理的分配份额却在不断的上升,这也说明我国政府对于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使用上缺乏科学与规范性。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民生保障方面的投资,让纳税人在缴税后能体会到切身实际的利益,同时政府可以减少没必要的行政管理费用,将更多的资金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安体富,岳树民.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j].经济研究,1999(3).

[2]陈长宽,武晓茜.我国宏观税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2).

[3]朱春灿.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及税收政策取向[j].财税研究,2006(2).

[4]安体富,孙玉栋.中国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研究[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5]李永刚.中国税负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学术,2011(2).

[6]宋文新,姚绍学.拉弗曲线的拓展与最优宏观税负[j].财政与税务,2004(2).

[7]安体富.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多维视角解析[j].广大商学院学报,2011(1).

作者简介:

张菊华(1988-),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与分析。

朱胜(1964-),男,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统计理论、经济统计、网络统计。

相关热词搜索: 税负 多角度 探讨 水平 我国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五

ok3w_ads("s00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和稳定的长期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具有统领各项工作的地位。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实现国家进行筹集政府收入、调控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监督经济运行等重要职能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我国跨入21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的新阶段,从部门工作服务于国家宏观意志,具体政策服从于社会实践需要的们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较大的缺位和不足,特别是宏观税负水平有待调整完善改革。

一、宏观税负总水平偏低,影响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

税收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社会消费行为、gnp增长的波动都有直接关系,政府利用开征、减免或者停征某种税种,提高或者降低有关税目的税率与起征点,以及税前扣除与事后退税等限制或鼓励手段,调节投资规模、消费基金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以抑制社会总需求膨胀刺激有效需求,同时抑制或刺激总供给的变化,并对经济结构产生协调作用。税收作为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器"与价格变量调控相配合,可以达到生产与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均衡;适量、合理的税收可以协调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可达到各生产部门劳动者利益的动态均衡,收到社会公平的调控效应。我国宏观税负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减弱了国家筹集收入的力度,影响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投入和宏观调控。表现有三:

1、我国税收收入上个世纪下半叶缓慢增长,21世纪开始大幅度快速增长。我国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企业利润增加和税务征管工作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950年一1980年的30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61亿元,从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的20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522亿元,在跨入21世纪到2004年的五年间呈现大幅度快速增长的态势,比上年增长数额越来越大,如2000年为2350亿元,2001年为2500亿元,2002年为1831亿元,2003年为3465亿元,2004年年为5256亿元。全国税收总规模达到25718亿元。展望未来,我国税收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是税收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在2020年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7%-8%左右的速度,为税收增长打下了基础。二是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实际征收率只达到潜在税收能力的70%-80%,国内有的专家认为1998年只达到50%-60%,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整体征收率在70%左右,还有的认为在80%左右。税收上的跑、冒、滴、漏等空间很大,如果将实际征收率提高20个或30个百分点,我国税收收入即可增加1万亿元或1.5万亿元。

2、目前税收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力度还不充足,致使国家还需要利用大量的财政赤字和发行债务。其情况,一是以税收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多数年份徘徊在93左右,如1992-2003年分别为94.66,97.84,96.43,93.29,(1996年无数据)、95.80,93.80,90.13,93.92,93.30,93.29,92.18。十多年来从未满足政府财政收入100%的需要。二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更低一个档次,始终徘徊在80左右,如1991-2003年,分别为88.30,88.10,91.70,88.50、88.50、87.0、89.20、85.80、81.0、79.19、80.94、79.97、81.20。数据显示,还有20%左右的财政支出要政府依靠财政赤字或者发行债务解决,2000-2003年财政赤字和发行债务额(亿元)分别为2491.27和4180.1,2516.54和4604.0,3149.51和5679.0,2934.7和6153.53。

3,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宏观税负水平的通用标准。按国际通例:gdp人均260美元时的低收入国家,最佳税负水平为13%左右,人均750美元时,最佳税负水平为20%左右,人均10000美元时的高收入国家,最佳税负水平为30%左右。按上述标准衡量,我国人均gdp已达1090美元以上,税负水平理应在20%以上为最佳,但是实际上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几十年来徘徊在10%-17%之间浮动,处于低位逐年有点上升而后又逐年下降再逐年回升的运行中,如1990-2003年分别为13.83,12.38,12.29,10.96,10.33,10.18,13.02,11.06,11.67,14.17,15.67,16.77,17.07。从国际比较中得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是低水平的,据《世界竞争力年鉴》4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2000年各国税收收入占当年gdp比重(%)最低的是中国香港为9.94、最高的是瑞典为52.94,平均为35左右,其中:发达国家的日本为27.02,美国为28.22、澳大利亚为31.82、加拿大为36.35、英国为37.27、德国为37.99、意大利为42.26、法国45.60;发展中国家一般为20%-26%左右,哥伦比亚为11.57、菲律宾为13.93.泰国为14.98、中国为15.01、印度尼西亚为16.51、印度为16.79,阿根廷为20.99、马来西亚为22.31、韩国为26.20、俄罗斯为26.700。

二、不同产业和行业宏观税负水平差参不齐

由于产业与行业情况不同,国家税收政策在一定时期分别采取鼓励政策、限制政策或者中性政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也存在着产业行业之间不合理问题

1、从1996-2000年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与宏观税负比重(%)发展趋势观察,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20.4逐年下降为15.6,而其宏观税负水平从2.67近年又上升为3.51;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49.5近年又上升为50.9,而其宏观税负水平从13.47近年又上升为18.0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30.1近年上升为33.2,而其宏观税负水平从12.3逐年上升为15.34。总的趋势是gdp比重只有第一产业是下降的,第二、三产业则均是上升的,而其宏观税负水平三次产业则均是上升的趋势,不过上升速度呈现第一、三产业较慢,第二产业较快的特点,第二产业负担着全国税收收入的56%左右。

2、以2002年为例,当年宏观税负总水平为16.77%,我国第一产业份额占gdp比重为15.3%,而税负份额占比重为4.1%,其宏观税负水平只有4.48%,从数据显示不难看出国家对第一产业的鼓励与照顾。我国第二产业占gdp份额比重为50.4%,其税负份额占比重为55.8%,其宏观税负水平达到18.6%,从中看出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税收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工业其税负水平达到19.93%,超额负重运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4.3%,其税负份额比重占38.4%,其宏观税负水平占18.76%,对于这个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系重大的未来需要加快发展的产业,税收并未充分体现明显地鼓励与支持。

3、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税金及附加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00-2003年分别为5.64,5.48,5.34,4.88;按2003年分析:建筑业税金及附加占增加值的比重为16.3%;国家铁路税金占运输总收入的比重为3.25%;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业税金及附加占商品销售收入额的比重为0.116%,零售业税金及附加占商品销售收入额的比重为0.28%;限额以上餐饮业税金及附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68%;国际旅行社税金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34%。再分析一下具体行业的2002年宏观税负水平(%),建筑业为8.76,地质勘查业与水利生产、供应管理业为17.8,交通运输业为10.3,仓储邮电通信业为7.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为23.9,金融保险业为16.5,社会服务业为12.1等。有的高于总税负水平是可以理解的如餐饮业,有的就不好理解,如地质勘查与水利业宏观税负竟达到17.8。酒税流失严重,每年生产几千万吨,征管不力,浪费粮食跑了税收,还刺激酒业盲目发展,民间有"要当县长先办酒厂"之说,湖南、广东、四川三省酒厂有1.8万余家。

三、不同经济类型宏观税负水平悬殊过大,基本上是内资重于外资,国有重于民营

1、同行业不同企业,片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相悖,人为的造成税负畸轻畸重。我国1994年外资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为10%,比内资企业负担率低23个百分点,其流转税负担率为4%,比内资企业低3个百分点,1994年后外资企业负担率比内资企业低5个百分点,而且外资企业在工资成本、城市维护建设费、投资方向税、进口设备关税等方面还享有诸多优惠政策,这种政策促使社会上产生大量"假合资"、"假外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有20%是内资出境后再流入的资本。1997年为128.8亿美元,占当年ml增量的16.8%。据2003年统计,我国内资与外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税金及附加占增加值比重情况如下,如工业企业总体上为4.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8.44%,集体企业为2.77%,股份有限公司为4.79%,外商投资企业为2.36%,港澳台投资企业为l.229%;建筑业总体上为16.3%,其中内资为16.25%,国有企业为17.82%,集体企业为15.36%,外商投资企业为20.91%,港澳台投资企业为17.36%;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业总体上为0.116%,其中内资为0.117%,国有企业为0.148%,集体企业为0.087%,有限责任公司为0.096%,股份有限公司为0.117%,私营企业为0.090,外商投资企业为0.122%,港澳台投资企业为0.043%;限额以上零售业总体上税金及附加占商品销售收入比重为0.28%,其中内资为0.30%,国有企业为0.36%,集体企业为0.35%,有限责任公司为0.25%,私营企业为0.23%,港澳台投资企业为0.27%;餐饮业总体上税金占营业收入为4.68%,其中:内资为4.98%,国有企业为4.3%,集体企业为4.86%,有限责任公司为4.81%,股份有限公司为4.48%,私营企业为5.3%,外商投资企业为3.9%,港澳台投资企业为4.24%。

2、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规定内资企业为33%,外资企业为15%,低于发达国家,如比利时为39%、意大利为36%、法国为33.33%、奥地利为34%、西班牙、荷兰为35%、美国为15%-39%累进征收、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为15%,马来西亚为28%、韩国为27%、泰国为30%等,也高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的30%和新加坡的24.5%。

3、国有经济国家税收占比重高达50%以上,如1994-1999年分

别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79,65,61,56,54,50。由于税收政策的扭曲和改革的滞后,国有企业倒没有享受"国民待遇",而非国有与外资企业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这样发展下去,很不利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建设与巩固。

四、不同地区宏观税负水平不够公平

1、从三大地区观察。以2002年为例,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5172.3亿元,税收收入为16996.5亿元,全国宏观税负水平为16.16%。其中:东部地区11个省区平均为17.2%,中部地区8个省区平均为8.89%,西部地区12个省区平均为11.46%,从经济发展快与税收相应增加的规律分析,东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高于全国和其他地区是必然的,如发达地区的三市二省宏观税负水平就比较高,北京为42.49%,上海为34.40%,天津为24.08%,广东为21.55%,云南主要由于烟税因素为20.12%。但是,作为贫困的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是值得思考的。

2、从一部分省区对比观察。以贵州这个有名的贫困山区省份与有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的江苏省相比,2002年贵州省宏观税负水平为14.15%,而江苏省则为12.58%;大西北的陕西为11.81%、新疆为12.43%、宁厦为11.99%。而沿海的福建省只有11.81%,山东省只有8.64%,大平原的河北省只有7.62%,河南省只有7.25%。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因素与不够公平之处。

五、不同群体宏观税负水平差距大,低收入群体重于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重于高收入群体,工薪阶层重于富裕阶层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比例开始仅占gdp0.5%,2003年达到1%,还比不上一个非洲国家,印度与印尼这个比例也为1%强,泰国和墨西哥为2%,匈牙利等东欧国家高于3%,据世界银行统计,所得税占gdp的比重低收入国家为3%,中等收入国家为5%-6%,高收入国家为11.5%,预计2004年我国仅为1.17%左右,与国际上应有的个人所得税水平相差悬殊。我国个人所得税管住了工薪阶层,但是,对新崛起的高收入阶层即人们所说的"大款"们征收力度太软太弱。据统计,我国个人所得税2003年为1211亿元,其80%以上来自于工薪阶层,可是,我国已经有两、三亿富裕人口,其个人所得税税源达到1000多亿元。

另外占总人口8.7%的富裕阶层拥有12万亿元银行储蓄存款总额的60%以上。交纳个人所得税不到税收总额的10%。除了征管因素外还有税率等设计问题,如起征点800元太低,应提高到1500元以上,从而对低收入群体从根本上免征个人所得税,又如最高边际税率为45%太高,如日本1999年从50%降为37%,韩国1996年从50%降为40%,2002年又降为36%,美国为38.6%,巴西为25%,印度、马来西亚均为30%,泰国为37%。再如多数国家采取个人收入综合年终计算的办法,我国采取分项计算办法,也是税款流失的重要因素。还有我国税制结构过于简单,对于有纳税能力的群体应建立全面多环节税收征管体系,就收入形成,收入运动,收入转化等过程,都有税收跟踪稽查征收,如所得税,消费税,社保税,财产税,赠予税,遗产税产等。

相关热词搜索: 税负 水平 我国 分析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汇总(八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

    二年级四个太阳说课稿(精选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最新女儿满月短信请柬(优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最新股东一致行动协议书(通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学生给学校的建议书 学生学校建议书(精选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范本(九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

    有关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范本(二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如何写(8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

    推荐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通用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如何写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精)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