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温柔雨

范本的特点是可借鉴性高,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给予我们启示和指导。阅读范文范本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更多的范例,我们会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一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提问,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自然生动、更活泼多样。然而,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在自己的初中美术课教学实践和多次参与一些教学交流活动之后,我觉得对照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初中美术课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必要就课堂提问提出一些问题与同行们商榷。

一、课堂提问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

从表面上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这样的理解毫无疑问是浅层次的,仅仅出于这样的理解而设计的课堂提问必然过于简单而生硬。在认真研究《美术课程标准》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让课堂提问实现更深层次的目的,达到原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意识。新奇有趣的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意识。如上《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一课时,有位老师按部就班地先提问:商品包装色彩搭配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提问没有在学生中产生明显的反响。有几位学生举手,老师选了其中的一位让他回答,其答案大体上是对课本上有关文字的复述。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结局,我在上这一课时,先用白塑料瓶装了一些果汁,然后提问:“我这里的果汁虽然很好喝可很难卖出去,大家帮老师出出点子,给它设计出色彩诱人的包装,行不行?”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感到非常有趣,齐声说:“好!”紧接着我先布置大家讨论:要想果汁的包装色彩诱人,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学生们热烈讨论。对于商品包装色彩搭配的目的这一问题我则留到快下课时才提问。结果这节课在这种探究的气氛中轻松展开了。

2、课堂提问应该有助于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关系,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提炼选择有启发性的问题,创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趣味、层次、灵活。此外,提问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有信心回答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就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提问的语气语调,以及掌握好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在提问后给予适当的评价,通过设疑、激趣、引思,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主动探究。

二、为什么课堂提问有时成了变相的`讲述。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我们的一些教师出于对新课标理解的偏差,只是从表面上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讲述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提问,例如在设计《单色版画》一课的教案时,有一位老师先从印章的原理引入,紧接着就提问:如果我想要印一幅画,可以怎么做?学生在对单色版画还缺少必要的了解的情况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要么是感到十分困难,要么就是十分单调地回答:“像印章一样印出来。”其实这位老师倒不在乎学生怎样回答,而只是用提问的形式开了个头,下面便开始了他关于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讲述。并且其过程也是以提问开始,如:什么是版画?制作单色版画的工具材料有哪些?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如何?等等。这样的课堂提问,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又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它只是为了完成教师既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讲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因而,这样的提问根本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只能导致学生反感。

由于我们现在的教师大多受过高等院校的专业化技能训练,有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教自己的一套或多或少地搬到初中美术课堂上来。可是,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现在的《美术课程标准》也一再提醒我们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度,避免把一些理论和技能讲得过分专业。因而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应认识到过分专业化的提问不仅是多余的,而且会使大多数学生忘而却步。

四、你的提问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吗。

五、在课堂上,学生有向老师提问的习惯吗。

长期以来,初中美术课堂上存在着这样的几种情况: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没有时间提问;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没有疑问;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没法提问;课堂教学缺乏民主的氛围,学生不敢提问或还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其实,只要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们的提问,他们是能勇敢地提出问题的。

我认为: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双向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能加深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顺利开展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希望老师们都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课堂提问,使我们的初中美术课堂异彩纷呈,充满勃勃生机!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二

内容摘要(冒号):文章通过对学生现有设计思路、设计风格的评析阐述,提出了将民间美术融入设计教学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只有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做到设计创新。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信息时代,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层出不穷。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各种数码输入、输出设备的应用,使得学生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越来越倚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进步,依赖于工具、手段的提高。设计作品中充斥着1些图案与色彩的简单拼凑、大同小异的电脑特效,这种左抄右搬的现象时有出现。学生关注的是如何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去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忽略了用艺术审美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背后是设计元素的匮乏、传统文化的缺失。

学生设计作品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激起其自身内在的情感,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根基。电脑是1个高效的设计语言工具,但不是万能的,把电脑作为设计的全部内容是错误的。电脑只是1个工具,它需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我们的观念,需要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在设计中的体现,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完备的文化修养相结合。熟练地使用各种软、硬件只是从事设计创作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中去。

设计是1门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之1。这种与传统文化的连带关系,决定了设计活动必然会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尽管设计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呈1种动态的趋势,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脱离民族心理的共识。设计的受众永远是针对具体的,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人群。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的,“最具民族性的也是最具世界性的”。求新扮酷、构思怪异、造型离奇的作品可以取悦人的感官,满足猎奇的心理,但是没有文化内涵。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是不能慰藉观者的心灵的,更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数字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载体有着更多的选择,而其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成为设计亮点,就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衡量。然而,快餐文化的盛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不能体会设计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间美术的样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在多种艺术语言的交叉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投射,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绚烂的1页,是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反映。民间美术将吉祥的'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1体,表现了喜庆、乐观、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卓越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并且涵盖着广博的传统文化精髓。民间美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合性,能够在瞬间扣人心弦,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美的共鸣,使人的心灵获得激荡和铸造。它所产生的愉悦和美感,能使形式的审美因素超越时空,震撼人们的心灵,它沟通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共同的感觉经验,必然导致人们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使处于不同目标与不同角度的人,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民间美术就像1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

教师应在对民间美术溯本求源的解读中,帮助学生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找到突破,要将民间美术中的文化精髓通过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转化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视觉语言,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新意。要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使传统与现实互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创新,才能在竞争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2、教学方法、步骤。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构成形式美的角度、从设计方法论的观点,把握民间美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拓展与应用。从感知、理解、再现的潜层面着手,进而利用所掌握的现代设计观念、方法与民族化的民间本土艺术语汇对比、映衬、沟通,最后实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从而完成对本土化审美形象的心理体验、升华和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消化超越。

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摹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术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挖掘文化内涵。

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1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1个民族都是统1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1”“阴阳5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1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3.设计与运用。

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

直接运用(冒号):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1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1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

间接运用(冒号):总结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1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深化与再创造(冒号):再创造是借助民间美术的装饰语言创作出有新意的图形、样式,但又不失民族风格。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的体现与继承。在这1阶段主要是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酝酿设计的创作灵感,寻找能够抓住自己视线的并能激发自己设计欲望、创作热情的兴奋点。借助对民间美术样式的感受引发自己的联想,以民间美术的独特语言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得作品在融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保持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结语。

好的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辨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样式,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用有技术含量的本土艺术语言结合深入浅出的直接情感表达,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给人既带来感官的愉悦,又能唤醒人们心中潜藏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提炼,寻找民间美术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将民间美术的象征性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结合,以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其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宽设计的视觉语言。

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容纳西方设计理念和思潮,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诠释和定位,使设计作品散发出博大而包容的民族文化神韵,最终在对民间美术学以致用的基础上,为设计创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冒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三

内容摘要(冒号):文章通过对学生现有设计思路、设计风格的评析阐述,提出了将民间美术融入设计教学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只有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做到设计创新。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信息时代,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层出不穷。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各种数码输入、输出设备的应用,使得学生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越来越倚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进步,依赖于工具、手段的提高。设计作品中充斥着1些图案与色彩的简单拼凑、大同小异的电脑特效,这种左抄右搬的现象时有出现。学生关注的是如何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去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忽略了用艺术审美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背后是设计元素的匮乏、传统文化的缺失。

学生设计作品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激起其自身内在的情感,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根基。电脑是1个高效的设计语言工具,但不是万能的,把电脑作为设计的全部内容是错误的。电脑只是1个工具,它需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我们的观念,需要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在设计中的体现,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完备的文化修养相结合。熟练地使用各种软、硬件只是从事设计创作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中去。

设计是1门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之1。这种与传统文化的连带关系,决定了设计活动必然会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尽管设计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呈1种动态的趋势,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脱离民族心理的共识。设计的受众永远是针对具体的,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人群。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的,“最具民族性的也是最具世界性的”。求新扮酷、构思怪异、造型离奇的作品可以取悦人的感官,满足猎奇的心理,但是没有文化内涵。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是不能慰藉观者的心灵的,更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数字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载体有着更多的选择,而其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成为设计亮点,就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衡量。然而,快餐文化的盛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不能体会设计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间美术的样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在多种艺术语言的交叉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投射,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绚烂的1页,是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反映。民间美术将吉祥的'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1体,表现了喜庆、乐观、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卓越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并且涵盖着广博的传统文化精髓。民间美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合性,能够在瞬间扣人心弦,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美的共鸣,使人的心灵获得激荡和铸造。它所产生的愉悦和美感,能使形式的审美因素超越时空,震撼人们的心灵,它沟通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共同的感觉经验,必然导致人们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使处于不同目标与不同角度的人,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民间美术就像1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

教师应在对民间美术溯本求源的解读中,帮助学生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找到突破,要将民间美术中的文化精髓通过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转化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视觉语言,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新意。要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使传统与现实互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创新,才能在竞争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2、教学方法、步骤。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构成形式美的角度、从设计方法论的观点,把握民间美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拓展与应用。从感知、理解、再现的潜层面着手,进而利用所掌握的现代设计观念、方法与民族化的民间本土艺术语汇对比、映衬、沟通,最后实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从而完成对本土化审美形象的心理体验、升华和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消化超越。

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摹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术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挖掘文化内涵。

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1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1个民族都是统1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1”“阴阳5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1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3.设计与运用。

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

直接运用(冒号):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1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1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

间接运用(冒号):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1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深化与再创造(冒号):再创造是借助民间美术的装饰语言创作出有新意的图形、样式,但又不失民族风格。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的体现与继承。在这1阶段主要是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酝酿设计的创作灵感,寻找能够抓住自己视线的并能激发自己设计欲望、创作热情的兴奋点。借助对民间美术样式的感受引发自己的联想,以民间美术的独特语言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得作品在融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保持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结语。

好的设计不但美在形式而且美在内涵,它应该既有高科技的形式美,又有理性思辨的艺术美;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崭新样式,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用有技术含量的本土艺术语言结合深入浅出的直接情感表达,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给人既带来感官的愉悦,又能唤醒人们心中潜藏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提炼,寻找民间美术与时代特征的结合点。将民间美术的象征性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结合,以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赋予其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宽设计的视觉语言。

要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觉和新的表现手法容纳西方设计理念和思潮,并与传统文化的神韵、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最简练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不断地被重新诠释和定位,使设计作品散发出博大而包容的民族文化神韵,最终在对民间美术学以致用的基础上,为设计创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冒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四

摘要:

作为韩流主力军的韩剧以浓重的东方文化底蕴,极具现代魅力的场景画面,俘虏了中国的电视受众。但是,从2006年开始,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韩流的热潮渐渐退去,韩流期也慢慢地转化为寒流期。因此,在文化产业迸发活力的今天,分析韩剧在我国由热转冷过程中存在与显现出的问题,总结韩剧发展过程带来的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分析韩剧跨文化传播的行为,也会为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予以启示。

关键词:韩剧文化产品传播生态环境。

1、韩国电视剧在我国由“热”到“冷”的嬗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流以其惊人的速度席卷中国大地。在不知不觉中,韩国文化的符号与元素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身边,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一部部韩剧则更加是成为了国内广大电视受众丰盛的精神大餐。

(1)韩剧“热”的形成。

韩国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从上世纪开始韩国人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对自身文化的整合和全球传播,他们通过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极具韩国当代特色的文化形象,并运用现代多元的传播手段,将文化发展成产业,从而使得其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展现和推广。从早先的《嫉妒》到之后年的《爱情是什么》,再到大热的《大长今》,一部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世俗风格的电视剧,以其喜剧性的态度与生活化的描绘将温暖的爱情与亲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征服了中国观众,影响着中国受众的媒介使用、消费行为和文化认同等其他层面。

(2)韩剧“冷”的嬗变。

2005年,《大长今》将韩剧的热潮推向了最高峰,创造了无数个收视神话,但盛极而衰,在此之后韩剧热却悄然降温。同时,大众媒介对于韩剧热播现象的宣传与报道也不像以往那样的铺天盖地,而韩剧新片的新闻发布会数量也明显少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韩剧的受关注度。除此之外,随着港台剧、美剧以及其他国家电视剧的不断涌入,国产历史剧、谍战剧的特色崛起,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差异化的个人需求,这不仅使受众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化,也使得韩剧在中国大陆文化市场上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至此,媒体的冷淡,受众的反水,都印证了韩剧逐渐由热转冷的事实。

2、韩剧由“热”到“冷”的嬗变分析。

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改变,传播渠道的不断多元,以及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韩剧固有的、一味的传播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韩剧也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使其渐渐地从热进入了冷的时期。

(1)韩剧自身因素。

电视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想象的乌托邦。韩剧就是通过精雕细琢的场景画面,动情演绎的情感故事为广大的电视受众创造了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国度。在韩剧的传播信息中,人们忘记了世俗的烦躁、现实的残酷,看到的只是理想的爱情、美好的生活。这些主观性的反应,会随着韩剧的不断传播,变得越来越不真实,从而使受众的观念发生改变,进而使受众的行为发生变迁。

(2)韩剧受众因素。

受众既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也是传播过程得以实施的前提。在双向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被传播不等于信息被接受,受众再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而是具有自身独特辨识和认知能力的个体,传播效果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关于受众和传播的关系,麦奎尔和s・温德尔有著名的受众中心模式。他们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现如今,受众的自由选择度在逐渐增大,而传播者对于受众的掌控也变得比较容易。当受众面对韩剧这个外来文化信息的传播时,就会变得更加积极而主动。此外,他们理解韩剧文本信息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这一过程相当的复杂和细致。因此,受众的相关因素在韩剧由热转冷的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外部传播环境因素。

传播媒介是在传播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中介,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传播行为作用于社会继承、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物质手段。在现代社会化的中国,大众传播媒介已经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生活和心灵的巨大网络空间。大众媒体不仅传播信息,还承载着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观念,长期的耳濡目染会使受众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大众传播正是通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来建构他们希望中的媒介现实,从而影响受众对外在客观现实的认知。

3、对韩剧在我国由“热”到“冷”的思考。

韩剧将传统文化属性和现代商业属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中国电视受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满足与精神享受。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韩国电视剧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从成熟时期的热进入到了衰退时期的冷,而韩剧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中国电视剧的传播实践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1)文化产品的传播要不断创新。

民族的东西,才可能是世界的。走向世界的文化产品,一般都是具有特定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但是,走向世界的'文化产品要想保持魅力,就应该不断追求创新。

著名学者保罗・维达尔・德拉・布拉什说过:“每个区域都是一枚反映本地区民族的徽章”。一个区域要反映本民族的特征,就必须要通过一些符号演绎才能达成,文化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在当今社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更加使得这种反应本民族社会文化信息的符号被更多的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我国的电视剧创作过程中也应着重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

(2)时刻把握受众的需求及其变化。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是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单独个体,把他们独特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其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的媒介,进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因此,中国电视剧的制作与传播者们应该了解受众想看的是什么,关心的是什么,分析他们的兴趣点在何处,掌握他们情绪转变的相应状态,制作与传播出满足受众需求、迎合受众心态的作品。

(3)提高电视剧创作人员的大众传播意识。

电视剧既担负着娱乐大众的职能,同时它也是对民族思想、传统与文化的一种信息传承。在媒介生态环境日益演变的今天,传统的电视剧传播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传受者的双方需求了,中国电视剧媒介不应仅仅是一个提供信息娱乐的服务平台,他的传播理念应依据着中国大众传媒在新时期的定位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而进行转变,而电视剧的创作人员也应提高相应的大众传播意识。

结语: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刺激、信息娱乐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韩剧曾经凭借它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诠释与加工,使得其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韩剧也因为自身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使得其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中陷入了低谷。从骄人的成绩到陷入了低谷,这种传播进程的嬗变对正在日益崛起的中国电视剧产业来说,无论是在重视和有效利用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功能方面,还是在掌握和积极主动与电视受众参与方面,或者是在有效利用和整合媒介资源方面,都具有更重要的媒介传播实践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9。

[2]邹淑娟。韩剧流行原因及受众接受心理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五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去提高欣赏的能力和创造力,把所思所想体现在艺术中,而并非是短浅的、功利性的目的。这种改变是最根本的所在,若非如此,美术教学就不能真正找到合理的价值,也就不能吸引师生的眼光了。大方向的改变困难重重,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因材施教,而不能“唯学分是举”。要尽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染力。同时,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不能仅仅是创作技法的提高,更要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得自我的提升,这样才能达到“美”的教育目的。

1.2从多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国画中的山水之灵气,是其绘画艺术最独特的风格。宣纸,墨迹,构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格局。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中国画的艺术中蕴含了国人的思想与智慧,它与社会、信仰、感悟、审美都密不可分。如何从多种角度入手,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热情,是每一位研究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课本的教学不是唯一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户外写生,让学生真正地感悟大自然,明白“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不同的创作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又由于中国画与诗歌艺术密不可分,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多种载体向学生诉说唯美的诗句,典雅的风景,借此传达出国画中最美好的部分。例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眠”的雅致,“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的寂寥,引导学生去发觉艺术的人生,留下他们自己的春秋笔墨,才是促进中国画美术欣赏教学的最佳途径。

古往今来,对人的`思想产生震撼力的作品,或是饱含了对人性的思考与哲学的参悟,或是将自身融入山水之间,去体会自然的无穷魅力。中国画既有时代的“春云浮空,秋水行地”,又有人生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的创作能力,对其艺术审美欣赏的教学必不可少。通过对中国画的美术欣赏教学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师生都应改进自己的态度,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和思考,才能真正的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使整个课程平稳和缓的发展进步下去。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六

寒窗苦读十余载,三尺讲台七八年,听到很多的老师对学生这样忠告: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问老师,多问多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慢慢进步;也经常听到学生对老师的如此评价:这个老师上课满堂灌,讲得很多,问得很少,缺少师生互动,我们就是不懂……我们都认为: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但教师上课提问的问题又是所有问题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提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能够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感情。总之,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而设置问题则是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变幻的学情的驾驭,是整个教学水平的展现,所以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置。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提问的普遍性,关注每位同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老师提问时这部分学生就是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二、提问的层次性,做到先易后难。

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曾讲:“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也就是说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人深,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学生,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此要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例如在讲授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多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可以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总共出现几次?分别找出。——该问题可以提问水平一般的同学,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熟悉,在文中分别找出。2、每次的“必要”分别是什么意思?——该问题要具体分析,可以提问中上等水平的同学,分别是有“必要”写文章纪念遇害的.爱国学生,有“必要”写文章控诉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有“必要”写文章唤醒麻木的民众。3、文中多次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最后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原因是什么?——该问题必须要综合全文分析,需要联系反动当局的文字审查制度和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需要深入思考分析,因此就需要提问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这样分层次的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避免了较难题目让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挫败学习积极性,也能让较好的同学在层层递进的提问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文章,接受知识。

三、提问的激发性,推动深层思考。

在讲授戏剧《雷雨》时,在了解了创作背景,理清了情节结构之后,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我抓住时机发问,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园的五千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一种认为不能要。然后,我组织他们辩论,最后总结再回归到课文内,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对鲁侍萍身上体现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进行比较,课文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感情无价,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辩探讨的兴趣,激发出热情,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既学会了阅读,又升华了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心里,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提问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催动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答案,最终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提问的研究性,调动创造思维。

深度的问题在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推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或由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在讲授李商隐的《隋宫》时提问:全诗富于想象,找出其中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并说说它们的寓意。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深度思考、探究。既要注意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与写实性语句的区别,而且要通过细心体会前者所蕴含的意味,了解其艺术效果。“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这是推想,是假设,也是夸饰之辞,但却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想,而是把握了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深刻表现了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后果,而他还至死不悟。了解了这种假设语句的寓意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去探究《鸿门宴》,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了刘邦,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来寻找原因,学生会更积极主动,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1、对敌斗争胸无城府,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2、沽名钓誉,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置范增多次举玉块而不顾;3、狂妄自大,受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可见,提问是一门艺术,小的方面说是服务于教学,大的方面说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手段。只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提问的方法得当,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定会达到极佳的效果。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七

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所以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当前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提问目的不明确,随意性较大,“满堂问”,没有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问的时机没有掌握好;问题的质量低,缺乏逻辑性等。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要做好课堂提问的计划。下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精心设疑,适时提问。

许多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都有教学步骤、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内容,但却没有课堂提问的计划,造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没有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未经思考就回答了问题,课堂气氛表面看似很热闹,实际收获却很少。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把课堂提问列入教学计划中,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提出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服从教学目标要求,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要做到适时适度。在教学中,一般可以在以下几个地方设疑提问:1.教学重点难点处。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点。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问题引起他们对重点难点的注意,使其思维聚集在重点难点上。2.学生“无疑”处。这是指一些看似十分简单,学生似乎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实际上学生往往由于粗枝大叶或思维处于不活跃状态,而未发现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是不完全明白的。教师应精心设置疑问,推动学生思考问题,使他们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比如学生在读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时,都觉得这很简单。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问题掀起了学生的思维波澜,使他们重新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积极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了这个定义。3.新旧知识交汇处。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学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温习巩固,并引发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继而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掌握新知识。4.课堂结尾处。在讲完一节课所有的知识点之后,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面向全体,分层提问。

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各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正视这些差异,并在课堂提问时做出相应的决策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来进行分层提问,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全体同学进行思考,避免出现学生未经思考张口就答的情况,然后再由教师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答问的机会要尽量平均分给每个层次的每一个学生。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时,教师先列出x2-4x+5=0、2x2-7x-2=0、x2-2x=0三个方程,并快速判断出它们解的个数,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作出判断吧。现在先请同学们用公式法解以上三个方程。”在全体同学都计算后,让三名后进生上讲台板演。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这三个方程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都是要先确定a、b、c的值,然后求出b2-4ac的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个问题让中等生来回答。学生会初步说出:“它能判定方程是否可解。”随后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出根的判别式这个知识点,继而又提出问题:“通过解这三个方程,同学们可以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哪些?”这个问题让优等生来回答。

这三个有梯度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达到了课堂提问的目的。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下,全体学生都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这个知识点,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平等对话,相互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而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这种互动才能很好地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与学生平等对话,将自己融入学生集体当中,让学生回答时应使用“请”“请问”等词语。学生回答后,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此外,在课堂提问中,不能都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题,以免削弱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向老师提问题。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

课堂提问看似教学的细节,但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进程、效果,因此对它要高度重视,要善于研究、总结,探索最符合实际、最适合教学需要的提问方法。

(责编王学军)。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八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民间艺术论文,请参考!

一、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西方音乐为核心,忽视中华民族音乐教育。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理论知识上重视西方乐理、音乐史,音乐实践中又以美声唱法、钢琴、西方交响乐等更受关注,而关于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内容比较少。这种观念导向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认知有边缘化的倾向。

2.社会和家庭对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音乐都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因而其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民间音乐更多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用功利的驱使下,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长期漠视导致大学生对民族艺术、民间音乐文化缺少认同感,人文素养浅薄,精神家园缺失。

3.大学音乐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普通高校较少提供民间音乐相关方面的专题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认知度较低,感情淡漠。此外,民间音乐因为缺少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是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4.人数众多的大班授课制,难有教学互动和交流。

大学音乐课都以“欣赏”为主,大班授课学生一般都在80-300人不等,传统教学方式是“按部就班”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教师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代替了很多本该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感受、体悟到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的态度、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大学生缺少同音乐的直接交流,很难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魅力也难以展现。

5.学科地位不高,学科属性不明确。

一般高等院校只把音乐课程当作附带学科,有些理工科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更别说专修民族民间音乐了。为了应付检查,也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面向部分专业的学生。并且多数高校音乐教材少有创新性,缺乏本地区风格和特色的音乐作品。

二、民间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弘扬民族音乐艺术,让其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大学生的使命。

民间音乐教育是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这一有效平台,开发民间音乐与提升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相结合,可以实现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学生素养提升的互动共赢。每个人都诞生于不同的文化摇篮,吮吸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乳汁而成长。当妈妈哼唱着带有乡音的摇篮曲和童谣轻抚孩子入睡时,民间音乐的甘露便悄悄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而今,民间音乐中的许多品种出现了断流,濒临灭绝。在民间音乐将要失去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让每个大学生都会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熟悉家乡的民间音乐,不仅是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同时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让民族音乐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2.民间音乐是感情真挚、自然美好,最具丰富内涵的音乐形式。

民间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更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乡土气息鲜明浓郁的特点。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勃发旺盛的生机,使得民间音乐挣脱一切狭隘审美理想的束缚,而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现手段和朴素自然美好的音乐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大学生在民间音乐的学习中,情感得到陶冶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丰富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特别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展民间音乐采风还有利于增强师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学风,提升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3.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核心,学习民间音乐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音乐形式,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往往是对民间音乐改制、选择、吸收和精致化的结果。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中国文人音乐,多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创作发展,其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与民间音乐相同。文人贤士常在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丰富文人音乐的内容,使得有些音乐形式———如昆曲就融汇了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的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西安鼓乐三大流派之一的“俗乐”———何家营鼓乐便是民间音乐与唐代宫廷音乐及道家音乐的结晶。

三、利用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对策。

1.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创建大学地方艺术特色课程。

陕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音乐文化的地域特征鲜明。目前陕西省的民间音乐研究,已经有许多成熟的民间音乐作品和形式,可以直接运用到高校音乐教学和艺术活动中。如陕北的信天游,酒曲、唢呐、大秧歌、腰鼓等,关中的秦腔、皮影戏、秧歌、跳戏、曲子等,陕南的号子、山歌、端公、锣鼓草、佛曲等,以及由五大类十一个曲种组成的陕西曲艺音乐,如丝弦清曲类、说书类、道情渔鼓类、踏歌走唱类等也是陕西民间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可以开设以陕北民间音乐、关中民间音乐、陕南民间音乐和陕西曲艺音乐专题欣赏课,将本土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引入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此形成普通高校进行民间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2.组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并纳入课程管理中。

民间音乐的学习重在实践活动,只有欣赏类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真正体验感受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大学生艺术社团是一个学校校本教研的侧面体现,艺术社团的组建和其活动的有序开展应纳入到学校校本教研和课程管理的范畴。将艺术社团建设与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联系起来,避免将艺术社团和常规意义上的各类兴趣小组混为一谈。如本院相继成立的“大陕北”音乐社团,“秦韵”女子合唱团等。在社团活动时记考勤,表演演出作为考评成绩的一部分。还可以组织高校学生走进社区搭台唱戏的广场艺苑,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

3.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因为对此了解甚少,因而不太感兴趣,所以要打破只有课堂授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授课以鉴赏、讲座、观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鉴赏不能只是单一聆听,更应加强感受、理解和创造的环节。如对山歌不同地域唱腔的理解,高腔(如陕西民歌)、平腔(如云南民歌)、矮腔(如江苏民歌)山歌体现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陕西民歌以高腔为主,可以让学生们演唱陕北民歌,以独唱、分组对唱等展开。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曲调,借曲填词,任意发挥创造性演唱。讲座式可以聘请当地民间音乐艺人到大学课堂,向师生们传授知识。让学生、教师、民间音乐艺人有机互动,加强师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同时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格和作品资源有更真切、客观和进一步的理解。如2005年邀请陕北歌王王向荣在本校进行讲学时,校园刮起了陕北民歌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走进教室,使课堂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激情互动的特点。观摩式指利用地方民间音乐艺术活动,让大学生观赏或参加地方民间音乐表演,或组织大学生观看由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演出的专场“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演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走近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视野,而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开放型的课堂、多类型的教师、互动性的教学、原生态的内容催生出绚丽多彩的艺术教育之花。教学形式上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社团活动相结合。将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引入到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中,新生看到和她们同样身份的师哥师姐在民间音乐的浸染中享受到音乐的快乐,定能引起强烈共鸣,不但拓宽大学生音乐视野,更激发出他们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为中心的园丁式、交流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在传授本地区民歌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生活,将歌曲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以及学习策略的形成等方面,同时也是检测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内容安排是否丰富,这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方式。将大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及在音乐社团活动中的学习和实践状况结合起来作为形成性评价,分数可以占到50%-60%。终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对民间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该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了解所教学生群体及个别的差异,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或调整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及手段[5]。这一部分占总评的50%-40%。

4.倡导大学生进行音乐采风和社会调研活动,开展民间音乐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因为对民族音乐缺少足够的重视,所以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多依靠民间社团和当地文化馆来进行。通过组织师生到各民族各地区进行采风,走访当地文化馆相关音乐研究者,收集、整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改编为适合大学音乐教学内容。把这些教学内容编入教材,对民间音乐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意义。还可以利用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邀请民间音乐社团与大学生社团联谊合作,方式上可以采用“走出去”,让大学生课余参与到民间音乐社团活动中,大学生社团成员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或者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民间音乐艺人来学校做教师,传授相关器乐的演奏方式,通过与民间艺人零距离对话,开展民间音乐的教学活动。

5.倡导大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民族音乐中融入时代元素,发展大众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的民众性和广泛性。但由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冲击,大学生对自己民族音乐艺术陌生了,只有让他们重新熟悉,唤醒他们对民族瑰宝由衷的热爱,才可能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尝试,融入时代元素,如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6.加强教师的民间音乐教学能力,完善艺术课师资队伍建设。

民间音乐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得有一定的演唱和器乐技能技巧方可胜任。因此,对于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除了教师自身刻苦钻研外,国家教育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借助社会和地方民间团体举办各种各类培训班。聘请相关专家和民间艺人开设不同专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教学课程,对全国高等学校相关音乐教师进修培训,以此更快更好的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能力及业务水平。

7.投入必要的经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将民间音乐教学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由于音乐课在普通高校长期处于附属地位,致使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国部分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没有形成一种规范的教学体系,音乐课程教学依然没有很好地与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同步,民间音乐教学更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遇。因此,应该加大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民间音乐教学经费”。教务处、学生会、团委、任课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健全相关制度,如此才能将民间音乐教学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此外,在普通高校开展民间音乐的学习,可以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栏,还有广播站定期循环播出各类相关民间音乐的报道,强化地方民间音乐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在不断的浸染中,熟悉自己家乡的音乐,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通过大学生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以及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进行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从而发扬光大我国民族民间音乐。

总之,应建立以新的视角来审视传统音乐的现代研究思路。中国民间音乐教学不只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专有课程,而应该作为重点内容进入普通高校素质教育课堂,刻不容缓。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利用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九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石。在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教师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发展自我思想意识与情感意识,不断通过自我学习,以多种学习方式完善自己,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美协活动、美术基本功的学习交流、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认为需要提升的文化艺术素质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能认识到各方面素质完善的重要性,并意识到通过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业务能力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质,但他们还是偏重于专业学科技能方面的素质完善,而对其他学科知识认识和了解较少。其实,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一个更广阔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本质要义,而不仅仅在教学中进行片面的知识传授和简单的技能说教。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文化艺术素养决定美术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提升的文化素养有: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素养、学科教学技能、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交流能力等。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具备合理的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素质结构,是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追求自我完善与自我奋斗的基础,是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顺利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保障,能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认知能力提供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性。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完善,造就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新时代美术课程的设置对美术教师文化艺术素质的要求更高,要求美术教师不断关注美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美术教育改革动向。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来自好的习惯,日积月累的文化知识学习可以增长智慧,丰富内涵修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一种高效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民间生活,多接受传统美术方面及其他学科方面的新信息,多参加学术性的交流活动,如美术教学活动、美术采风活动、民间艺人交流活动等,形成一种善于反思、批判和研究的思想行为方式,在交流学习活动中拓展艺术视野,激发创造意识,健全自我人格魅力,展现出紧跟时代的优秀美术教师风采。

二、提高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毋庸置疑,教师的职责在于育人,教学是教师实现育人的组织和策划手段,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人才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应该思考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所能带来的效益,如果不考虑效益,教学就会变得盲目而无意义”。美术学科的教学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与创造精神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队伍。因此,重视提高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是美术教育前进的动力。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组织能力包括:美术竞赛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业余培训组织能力等,而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提高的教学能力包括:多媒体教学与制作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示范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掌握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引领美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选择、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学科领域的资源数据库,创造更大的美术教学空间。

三、结语。

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提高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需要有恒心和信心,以主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己的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让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维理念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素质结构,逐步培养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辨能力,追求高品格、高层次的美术教育平台。此外,学校从广度上既要注重对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育,为其创造多样化的深造学习方式,又要有效地激励中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有满腔的热情,对学生有深情的爱心。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拥有完善的文化素质结构,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为美术教育做出独特的贡献。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

xx年,导演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上映,自上映以来受到国内外电影界的好评,收获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在国内国际电影节上取得几项大奖。

电影《梅兰芳》主要讲述了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的京剧道路,表现了我国那个年代的兴衰荣辱。

在影片中,梅兰芳在京剧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对手是他的爷爷“十三燕”,两人在一次京剧比赛中梅兰芳输给了“十三燕”,他亲眼目睹了长辈的悲剧,他努力改变传统的京剧表演方式,从此在事业上却的成功。

在梅兰芳中年时期,中国受到日本的侵略,梅兰芳也受到很多挫折和苦难,但梅兰芳坚决拒绝为日本人表演,表现了梅兰芳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

梅兰芳这部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悬疑的故事情节,整部电影情节平淡,但是却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就是电影中美术设计所展现出来的强烈的视觉效果,表现出了我国国粹京剧的艺术特点。

在电影艺术中,美术艺术效果对电影至关重要,它能表现出影片特有的美学效果和视觉效果。

《梅兰芳》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它的电影美术艺术上,从色彩、环境、道具等多方面表现了电影的艺术特色。

二、电影《梅兰芳》的美术艺术风格。

(一)电影美术的舞台设计。

电影的舞台设计能真实形象地将电影的信息表达给观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导演的创作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

电影舞台设计的色彩体系了剧本中情节的环境特点、时代特征,将流行和传统结合起来,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电影的艺术魅力。

电影《梅兰芳》为了真实还原梅兰芳所生活的环境,将电影的拍摄地点设在上海,还专门借来梅兰芳的真实收藏品作道具,充分表现了当时恢弘和动荡的时代背景。

为了突出孟小冬这个人物的生活,仿照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在怀柔专门建立了四合院、同仁堂药店等建筑,电影建筑耗资过亿。

影片中几场梅兰芳表演京剧时的`舞台布景也十分讲究,舞台设计精致大气,舞台上运用蜡烛和灯笼等进行烘托,突出了梅兰芳京剧表演的气氛。

电影美术的舞台设计是人物表现的基础,真实的场景设置为人物一生的表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电影《梅兰芳》将明清风格建筑的室内场景进行最大化的还原,主要表现在实木折扇门、檀木落地化妆镜、黄铜洗手盆、高背洗脸架、漆艺折扇隔断、旧式挂钟、木雕地灯、太师椅、大小木雕腿桌、雕花落地大衣柜、檀木雕长案头、金字木雕牌匾等等,形成以了棕色调为主的、旧的实木装饰质感的、沉稳私密的室内空间。

这些具有时代感的旧明清家具在色彩、质感和时代性上,将生活在当时年代的任务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电影美术的人物塑造。

电影《梅兰芳》中许多人物的塑造体现了电影美学艺术,人物造型设计需要符合原著的人物特点。

扮演梅兰芳的演员是黎明,首先他的外形比较符合梅兰芳原型,是属于长相斯文类型的,上妆以后就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电影角色的还原只有外在相似是不够的,还需要内在的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为了还原真实的梅兰芳,黎明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和练习京剧艺术。

影片中的依个桥段是梅兰芳表演剧目《三堂会审》,梅兰芳为了使自己跪着的身形更加笔挺,用钉子固定自己下跪的位置,到表演结束膝盖上已经很被钉子扎伤,演员为了还原真实的场景,也用真实的钉子,使观众感受到最真实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无悔追求所感动。

扮演青年梅兰芳的演员是余少群,余少群是学越剧出身,气质上跟梅兰芳很相似,更还的塑造了人物特点。

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更是出彩,派头和强调都十分到位。

电影开头少年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斗戏是影片最经典的桥段之一,充分体现了人物塑造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三)电影美术的色彩设计。

电影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影响着电影内涵的表达,色彩包括舞台颜色、人物妆容、服饰色彩等。

电影中的色彩象征不同的意义,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情感,如在电影中阴云密布的天气里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表现了恐惧、悲伤等情绪;浓烈的颜色表现出温暖的情景。

电影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刺激的视觉效果,彰显出电影人物的情感,使观众印象深刻。

在电影《梅兰芳》的开头部分,舞台色彩运用了黑白色,这两种颜色和京剧表演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形成鲜明地对比,表现出了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简单、深刻的追求。

梅兰芳和“十三燕”斗戏的场景中,梅兰芳穿的红色戏服表现出了他的年轻活力;“十三燕”脸上没有洗干净的油彩表现了他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要带着面具面对现实的窘境。

这场斗戏是在夜晚的室内,场景的基本色调是暖色系里的棕色,运用大块白和小的亮点来点缀画面,用土黄色配合棕色,背景中的红色隐藏在阴影部分,含蓄而有张力。

影片中泛黄的木箱、照片,灰褐色的老宅院等场景表现了梅兰芳的童年记忆。

影片中士兵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墙和大伯黑色的衣服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影片中任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影片中当时上海的人民衣服普遍是灰褐色的,表现了人民处在困苦的生活中,但是京剧服装鲜艳的色彩又突出在艰苦条件下人们对京剧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舞台上的梅艳芳画者精致的妆容,穿着色彩艳丽的服饰,四周装饰着许多大红色蜡烛和灯笼,鲜红色的色彩基调暗示了当时梅兰芳事业处在高峰期。

写实是《梅兰芳》这部电影摄影最大的特点,电影摄影没有用任何特技和航拍,而是将现实中的场景原原本本地拍摄下来,体现了这部电影的真实性。

这部电影的摄影艺术相比陈凯歌导演之前的影片《无级》,整体画面虽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却更真实。

《无级》中场景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但是缺乏内涵,观众享受到了摄影和色彩上的视觉冲击却忽视了电影的内涵。

而《梅兰芳》这部影片在写实的摄影基础上,对场景进行了高超的精简和色彩的提炼,一切场景充分表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矛盾。

这部电影使用精心的拍摄位置、拍摄距离和镜头的身份特征。

整部电影主要以夜景为主,抓住梅兰芳的舞台观感。

影片的场景从舞台到后台,从戏院的各个位置不断转换。

当演员从舞台退场的时候,摄像就会转向舞台下方幽暗和众多的观众,这样的摄影方式使电影观众犹如置身在电影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到影片中的真实氛围。

在“十三燕”和赌徒谈判的情节中,镜头在“十三燕”和赌徒之间来回转换,使电影观众仿佛置身在情节之中。

在梅兰芳和孟小冬在舞台上对视的情节中,镜头在两人的眼神之间相互切换,梅兰芳俯视着比自己低的孟小冬,电影观众就仿佛置身在二人对视之间,也在注视着孟小冬。

在拍摄梅兰芳登上楼梯的场景时,镜头放在他的背后,使观众仿佛站在梅兰芳背后的地面上;当梅兰芳站在高处和日本人讲话时,镜头升起运用仰视,不断穿插进行面部特写和眼睛特写,使观众不仅看到梅兰芳讲话的场景,还体会到梅兰芳的内心。

影片运用了集中焦点的镜头,使观众看到的人物变得十分清晰,而周围的场景被柔化。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一

摘要:

版画既具有造型艺术的共性,又具有“版”与“印”的特殊性,因此在艺术教育价值方面比其他画种更有优势。版画创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重心,版画创作教学正好能体现这一点。

关键词:版画创作;特殊性;计划性;创造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本科部分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四年的教育工作是针对学生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阶段,而把培养高层次人才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版画创作教学正是符合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作为大学本科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版画是随着学生完成了素描、色彩、构图等基础课程之后展开的,它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从此课程开始进入艺术创作的学习阶段,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候,因此版画创作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由此我们看到,艺术需要技巧,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外化,主观的客观化,是表现性的和具有审美性的。艺术的审美与表达是每一位艺术创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版画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对于审美的传达、艺术规律的表现是一致的。版画创作作为艺术的一支,当然不该背离艺术的精神。版画课程教学亦应当以遵循艺术的规律为起点展开进行。然而版画又与其他造型艺术创作有所不同。版画,顾名思义是先制版后印出来的画。版画运用媒材的手法通常使人们认为版画是间接性的艺术,复数性和规定性印痕是版画有别于其他画种的关键所在,版画在本质上是一种印痕艺术。

版画的这一特殊性,令版画虽然具有绘画的性质,但是不能像绘画一般,直接用笔或颜料把主观意象表现于作品上,却必须透过许多工具材料,并经构思、构图、制版和印刷几个阶段,才能把内心的情感意象外化为版画作品。也就是说,版画创作既离不开技法也不能没有内涵,版画教学既要顾及技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对创作的艺术精神内涵的发掘,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版画教学就具备了比其他画种更丰富的教学内容。版画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创造型和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易适应社会进步和新时期艺术教育培养的需要,体现出专业而灵活多样的教育面貌。

版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划性。版画的终极目标就是创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版画媒材的特性进行艺术创作是版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版画制作的每一阶段都相当重要,并且环环相扣,从构图阶段开始,直到最后印刷阶段,都需要事先做好周详的计划。特别是在创作套色版画时,如何对版,如何套色,都要提前规划妥当,否则是无法成功的。版画是融合绘画、设计、雕刻与制版技术于一体的造型艺术,做好一张版画需要脑力与肢体劳动协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身心一致的艺术体验,这在教育上具有不容轻视的价值。而且,版画因为媒材的多样性,制版的表现技法和印刷方式的不同,也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由于版画的种类繁多,有凸版画、凹版画、平版画、孔版画和综合版画,因此能锻炼学生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即便是只学习木刻的选修课程,也有黑白木刻、套色木刻和水印木刻等选择。如今科技的发达为版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精良设备,使得版画的艺术表现获得更多的变化与可能性,也给版画学习者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要面对的环境与工作都不会是单一不变的,复杂而多样的工作需要学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在短时间内学会胜任。

目前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改行的不在少数。据了解,版画专业毕业生在非专业岗位上也能很快进入状态,胜任工作。许多学生认为,大学四年的版画学习,教会他们不管什么新鲜事物都值得拿来尝试一下,显然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这也让我们感受到,即使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版画也会得到相应的`训练,而且这种训练是潜移默化的。

另外,版画创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教育同科学知识的传授不同,不是一步懂了才可以学习下一步(当然科学到了高阶也需要感性的思维,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即使对理性的科学家也会有帮助),它注重学生个性表达,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构筑一个人精神意识及艺术素养的关键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来自于艺术教育的专业训练,也来自于学生对艺术的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和逐步提升,版画课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艺术体验之一。版画创作教学由于媒材的介入和创作过程的计划性和设计感,使版画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版画教学在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更有它的自身优势。版画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导学生创作并不是只停留在诸如怎样刻木刻的技巧学习,也不是教某种创作风格,而是把如何解决媒材与意向表达相结合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作为创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审美经验的表达上,帮助他们把对人生、社会的感受,把想说的话创造成艺术作品,而不单是技法教学。所以,不论媒材、制作工具多么丰富,为版画创作的技法探索创造了多么广阔的空间,版画作品的印痕美也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版画的本体语言。追求印痕之美就是对版画技法的追求。版画的间接特性,使技法研究成为版画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有关版画的研究著述、技法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研究如何利用媒材,如何运用有限的媒材变换不同的视觉效果就成为许多版画家首当其冲的追求目标,于是乎一些运用自如、游刃有余的作者更把技法视为版画创作的本体语言,殊不知本末倒置矣!版画教育也受到了这种现状的影响,值得警醒。

所谓像由心生,版画的印痕美必需有绘画创意与精神品格的加持,才能绽放它特殊的美感。在版画教学中这一重技法而忽略探究艺术本体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否则版画创作课就掉进了技术教育课的泥沼。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在对高中美术招生的考试中,加入了设计这一内容,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实用美术的理解和设计规律的初步掌握,以便更好地培养专门人才。这样以来,实际考试科目有四门,如果考生前三门课成绩尚可,专业设计成绩不理想,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总体成绩,可能与梦寐以求的大学擦肩而过。

为了提高美术专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全面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而设计基础课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构成设计,它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类。下面就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介绍设计基础课在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平面构成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基本方法。

一般认为设计课是大专院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对高中生来讲过于高深,但我们可以从简单入手,删繁就简,让学生掌握初步的设计知识。平面构成作为一种设计基础的训练方法。在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经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印染设计、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视觉传达等领域广泛应用。

当我们给学生一个设计命题,学生的大脑就会涌现出五花八门的想法。但创意、想法再好,如果缺乏合适的造型和组织构成方式,整个画面效果也会不尽人意,这就叫做“心有余力而不足”,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的设计作业画面凌乱,主题不清的原因。那么如何在混乱与感性的思维之中寻找规律与秩序呢?平面构成正是追寻这种规律、这种秩序,探索如何组织构筑图形、文字等诸多元素成为一幅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课程。如平面构成的骨骼知识告诉我们如何让一幅画面更具有联系和整体性;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让我们学会灵活地控制画面形式而不至于呆板等。因此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基础训练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有重要作用。

平面构成与绘画构图中黑白灰的搭配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老师在摆放静物和学生作画时都考虑其在平面内(画纸)的构成协调,如不同明度的物体面积大小、高低等。一张合理的画面构图,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其黑、白、灰关系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效果的产生。

二、色彩构成是培养学生的色彩素养和审美享受的重要因素。

构成设计中的色彩构成也是我们学习基础设计的必修课。实际生活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处处与色彩发生关系,色彩设计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街道、建筑物、公共场所及工作环境,交通工具以及街道的标牌和霓虹灯的色彩,都需要考虑色彩因素。此外,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考虑到色彩。新的色彩不单要求实用,更追求对色彩的审美享受。在商业领域中,对色彩的选择往往成为一种商品是否畅销的关键。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两大知名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数年以前可口可乐的销售量还远远超过百事,但随着百事公司更换产品包装及一系列的宣传广告,其产品从视觉上给人以全新的形象和美好的视觉感受,产品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甚至超过可口可乐。

色彩设计成为商业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教学中,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应的色彩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开设色彩构成课通过色彩的性格、用途及人们对色彩的.普遍感受逻辑,向学生讲授色彩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对色彩理论有实际的认识,从而将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喜爱,升华到科学应用的境界,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色彩。学习色彩构成,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的基础课中的色彩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对造型的表达,还要求学生对物体所处空间的光源、色彩、环境进行分析,如果我们对色彩构成中的三个要素一明度、色相和纯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际色彩写生中运用色彩调和、变化、相互影响的规律,这样思路不仅清晰,画面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三、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控制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大构成中的立体构成也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首先它与设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联系紧密。环境艺术设计考察学生对室内外空间的合理分配、组合及空间色彩的搭配、工业造型设计考察学生对产品外观造型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立体构成通过对学生三维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整体控制及造型能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立体构成和我们的绘画基础课程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在绘画基础方面的整体控制及造型能力,达到塑造起形体的目的。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可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以做雕塑的方式,用黄泥塑造一些简单的人物头像、四肢等,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还锻炼了学生对人物头部和肢体结构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绘画造型水平得到提高。

认识到设计基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常规教学中拿出一定的时和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让学生基本认识设计、入门设计、主动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美术的整体水平,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全面能力。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三

摘要: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未来民族生存的基础,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各门课程中都能有机地融入创作思维训练。事实上,即使是专业基础课也完全可以贯穿创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其中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一般在学生高年级时才进行创作教学,甚至有的学校一直到毕业前夕,需要学生完成毕业画展时才开设一些创作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美术创作怀有极大的恐惧心理,甚至有的学生不理解什么是美术创作。同时,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学中教材、教法较单一,教师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手段相对陈旧等,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注重描摹对象,忽视自身创作欲的表现,以惟妙惟肖为最终评价结果。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有一些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还在延续老一套的方法。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要求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注重其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育教学在强调广泛学习美术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强调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必须能够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其作品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中所持有的思维过程。它是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是思维和想象的有机统一。有研究证明,高年级小学生就已经能对自己已获得的表象作出真正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产生自己直接经验中从未有过的新的结合。中学生抽象思维进一步提高,在渴求创造的愿望推动和鼓励下,创造想象日益占优势。作为比中学生知识面更宽广的高师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是完全可以和必要的。当然,这绝不是说,美术教学连基本功的训练都不要了,而是要提倡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所有的各项美术教学内容当中去。高校的美术教育应使学生摆脱教材教法的相对单一、僵化及过多的描摹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同时,始终带着创造的心态,用独特的视角、方位,探索的思路、想法,去观察、体验和思考,并能够以独特的艺术方法表现出内心所感、所想、所悟。

一、在素描、色彩临摹写生中尝试创作。

设置素描、色彩基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因为任何创造性的构想都要通过精湛的技法手段得以实现。因此,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训练这块肥沃的土壤,基础训练是艺术创造表现的语言,它们相互依托。在训练中尽量融入创作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的。例如:在基础素描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进一些能让学生开启创作能力过程的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临摹可以说是艺术的再度创作过程。我们熟知的吴昌硕先生的“石鼓文”,便是吴老前辈对前人的“石鼓文”再度创作而成的不朽之作。所以我们在临摹名家作品时,要求不仅能在临摹中学习、研究,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创作动机以及画中各种表现技法,还应对这张画大胆地加以改变。无论是对其造型,还是画面的色彩,都可以尽量融入自己的构想,融入自己的体会与经验。不管成功与否,艺术表现“可贵者胆”,也就是要学生大胆地、不断地去思考、想象,从而使学生将潜在的创作能力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表现出来。

在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写生练习,严格一些讲,不是去画对象本身,而是画对象传达给我们的深刻感受,不仅仅是单纯的外形描绘,也绝不是学会一些无限细节的罗列、拷贝式的描绘、说明图一样的记录,这些都不应该是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应该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通过艺术的诸多形式和表现手法,去表现、抒发,根据艺术的规律和审美要求重新安排组织画面。写生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试验和独创,在原有写生的基础上,把自己对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理解和喜欢的美的东西添加到画面中去。学生还可以为自己的作品设立一个有主题、有思想内容、有情节的构思等,使其对社会、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理解认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意识反映出来,也使他们在这一行动中,拓展创作能力空间。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通过这一形式以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直接地表现了他们自己的心灵。”虽然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美术教师,但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一种心灵的体验以及创造力的表现却是一致的。

二、在设计基础课程中结合未来工作体验创作。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来源,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可能有许多内容是需要他们在高校学习时高度重视创作能力的培养才可能胜任的.,因为许多教学内容极富创造性。有的中小学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粘贴,合理地编排次序,就能做出非常精致的作品。有的则只能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制,这其实就是没有良好的创作能力的结果,更深一步分析,他们在高校做学生的时候就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因此,高校的相应课程就应该在教学中融入创作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学生勤动手、巧用手制作,更应要求他们学会勤动脑巧动脑,学会构思,把创作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学和学习中去,以更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逐步严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也有许多可能从事其他的职业。针对这种趋势,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比如学校所在地区有一些企业生产家电玻璃面板,面板上需要设计一些合适的纹样,不仅要符合工业产品制作工艺的要求,更要有创意,使产品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品位又能充分展示个性。我们即时了解到这个信息,和公司进行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当中去。把一些好的学生作品在公司的车间里现场制作,使得他们在短时间里看到自己的作品转化为产品的样品,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和成果展示方式,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心理学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推动人去从事、完成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部力量。对学生来讲,适时地举办一些中小型作业、作品展,利用橱窗,把学生在基础课上带有创作性练习的作品加以肯定和宣传,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力。鉴于此,在与实践基地合作的过程中,公司还为教学提供一定的资金,用来奖励优秀作品。公司会将学生完成的产品样品进行市场调研,如果符合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生产,将对学生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个人,而是对周围甚至所有美术专业的学生都产生刺激,因为这将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地渗透创作课题内容,使这一过程始终充盈创作的气氛,意识到了只有自己用心创作出的作品,才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基础课程一般都以白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白描课程教学大体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统经典线描作品的摹写;一部分是白描写生的练习,而白描写生是中国画认识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的主要方法,又是中国画练习造型能力和写实技巧的主要手段,它是有别于西方素描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白描写生更是成为中国画学习的必经过程。中国文化是写意的,中国画更是写意的,在白描的过程中,感情就一直和笔的运动融合在一起,创作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一直贯穿在其中。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千变万化,想全部描画下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要体会物情、物理、物态,有机取舍,集中概括,发现物象美的所在,运用学过的表现方法来组织画面,启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不用他人的框框去硬套生活,尊重自己的感受。如可以在同类的花丛中选择理想的形象,移花接木,有的花枝叶子形状结构松散,可以有意整理它们的聚散等;又如有些叶子有许多叶筋,可以只画主筋,不画副筋。这些过程的训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在反复的白描写生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灌输创作的意识和观念。

单纯的白描写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因为限于水平,他们还无法在进行白描写生时“看”到制作出的最终效果,无法享受到最终的美所带来的愉悦。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白描写生稿制作成色稿或根据写生稿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白描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懂得在写生时取舍实际就是一种创作训练;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从写生到创作的距离并不遥远,一张好的写生稿就有可能是一张很优秀的创作稿,消除学生对创作的恐惧心理,树立他们创作的信心。

四、强调教师教学在创作能力训练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主导意识的加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依赖相应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论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教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新观念,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导向,切不可呆板教条,界定了框框,必然束缚学生思维的驰骋和个性才能的发挥。其次,教师讲课应用实例时,要注意新颖性和科学性,不能盲目和片面,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吸取有意义的启示和鲜明的借鉴。同时,尤其应强调将创作能力及早地融入到基础教学当中去,起步越早,创作能力的培养就会越成功。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本来无意识的东西,变其成为有意识的东西。在作业布置及作业的评定上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逐步走向充满创造力的广阔空间。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哪怕是在习作中有那么一点点创作的成分都应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这些都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具备创新意识和有创造能力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学生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就具备了创作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这种训练,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语言。创新是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们能以自身的艺术修养及创造性品格来展现时代的要求,这样的美术教育才会生机勃勃。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四

造型和形象是艺术设计的第一大特征,而中国民间丰富的艺术造型是非常值得现代艺术设计借鉴的,由于民间美术造型讲求视觉独立性,其独特性体现在其取材和造型体系不仅仅来源于单纯的自然取法,而是在其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自由而又随意的创作过程,作者通过作品将其观念暗寓其中。现代艺术在造型上可以充分借鉴民间美术的造型。首先,在设计思想上,应充分借鉴民间美术“不拘一格“的造型风格,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再通过主观的审美进行二次创造,使民间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次,在造型的取材上,可以借鉴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象,为冷硬的现代艺术设计增添些许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2.2色彩运用启示:配色鲜艳。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精髓所在,现代艺术设计在色彩上也要借鉴民间美术色彩的精髓之处。民间美术源于民间生活,民间生活随着时间的变迁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色彩,例如我国的年画、剪纸、皮影、木偶、脸谱刺绣等都呈现出色彩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五色观源于传统的五行观念,将“东、西、南、北、中“的空间观念搭配五种色彩,形成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的独特五行色彩组合。其次,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将“吉祥如意”也延伸到了色彩中,以“红红绿绿”来体现吉祥如意,譬如节假日的年画,对联等,都以红色作为主色调,突出节日的红火热闹。这种将风俗愿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吉祥,更能体味浓郁的艺术气息。

2.3创作观念启示:保留民族性。

在创作观念上,现代艺术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民间美术精神的理念,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和实用性都能体现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艺术也是如此。民间美术用各种意象的方式来展现浓郁的民族情结,同时展现了中国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民间美术又以独特的审美性和民俗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性,并且深刻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无论是在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还是在创作理念上,都为现代艺术设计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源泉,推动者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五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性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那什么是音乐自主性学习?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一、在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的时候,不要急于将结果一古脑儿全盘托出,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音乐课堂上经常遇到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展现自己了。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要多向他们提一些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即使扬其所长。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变成主讲、主问,而不是真正的主导。有些歌曲并没有必要逐句教唱,可让学生自己边听边学,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表演唱,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学生之间的创编和配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从教师方面来讲,要尽可能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分析、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激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讲,要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学习会更好)”、“学得怎么样”。

三、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单一刻板的,其基本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分段介绍作品并讲解曲式结构——完整欣赏作品。中间偶尔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寻找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是回答了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黄河纪录片,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当《黄河》优美的旋律与黄河纪录片的画面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融入了一个由声、形、光等凝成的音乐世界,使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对音乐的热爱。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就有了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以自己的式步入音乐的.殿堂。

总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性、具有自制力的学习。

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或选修课,如声乐、舞蹈、器乐等,都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享受着知识探索上的自主欢乐。

美术课随想艺术论文(精选16篇)篇十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的主动积极有成就感,如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在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价值观、情感等方面收获达到最高值,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名教师需要考虑和修炼的艺术。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强,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的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必修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是选修课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以及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是大有益处的。经过多年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经验,下面结合教学经验,简谈一下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技巧,愿与教育同仁一起探讨,以便建立精品课堂和高效课堂。

一、flash动画的特点。

flash动画以其优美的视觉效果、形象的动画设计和震撼的视听觉效果风摩全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网页制作、节日电子贺卡制作、媒体宣传广告制作、动画mtv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游戏制作、企业介绍制作、产品展示和电子相册等领域。flash动画文件质量小,显示效果清晰,是动画制作最主要的工具之一,深受广大动画制作爱好者的欢迎。

二、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五步走教学法:第1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第2步:师生互动,分析项目;第3步:合作学习,完成项目;第4步:多维评价,拓展思维;第5步:拓展项目,体现分层。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在此文不做详细分析。

三、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艺术与方法。

1、精选案例让学生欣赏大量趣味性强的flash动画作品,如《流氓兔系列》、《火柴人系列》以及一些跟现实生活相关的,如《人生路》是一部国际获奖作品,讲述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荣誉和坎坷,对学生进行动画制作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网络、电视中看到的生动有趣的动画大都是用flash动画制作而成的,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典型案例,精美案例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教室课前准备好或幽默、或精美的动画短片,激发了学习动画制作的求知欲,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精美的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式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建立真实的工作案例,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要以趣味性、典型性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任务引导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解决了问题后,学生尝到了乐趣,在快乐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是课堂的导演,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由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咨询的作用。3、合作小组教学将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一个个任务,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强个别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巡视整个教室,对于水平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果发现共性的`问题再集体解决,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还要及时点评,鼓励先进生,激励后进生。4、教学评估要及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优秀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激励中间学生,提点相对落后点的学生;对学生的成品进行整体评价,是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表现,同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同学间进行相互评价,看到别人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老师评价以此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作品,找出每位同学的亮点进行鼓励,同时表彰班中最优秀的作品,树立榜样。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应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评价,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希望,学习动机得以加强,学习行为得以规范,学习态度得以端正,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促成评价的内在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前文我们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前文还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动地学习才会更有效,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更有效。那么现在又强调教师还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吗?我们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部影片,大家看到的是演员在表演,主角是演员,但是一部影片之所以优秀,是演员表演的好吗?更主要的还是幕后有一个好的导演。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但是这堂课是不是成功达到目标,重点还是要看老师是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并没有减轻自己的工作量,而是要求老师在课前,在幕后做更多的工作。6、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体地说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也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要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第三,要控制好教学的节奏。

四、总结。

flash动画制作课程是需要出作品的一门课程,每节课的作品我都进行了保存和检查,每一届的学生都给我惊喜,给我留下一些优秀的作品,学生带给我的成就感,让我更加热爱flash动画制作这门课的教学。以上我就flash动画制作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艺术进行了简单阐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发现课堂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体会教学的乐趣,享受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江苏教育研究。

[2]张少畅,提高中职flash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项措施,教育教学论坛。

相关范文推荐

    田径运动会米的加油稿(优秀18篇)

    运动会经常会有一些出色的运动员和精彩的比赛,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优秀学校的运动会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人的成绩证明了你们的

    珍惜小学六年级(精选15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感动的一件事(专业17篇)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请大家看看以下作文,对比分析优秀之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那是我五岁的时候,至今

    新员工生日会主持词(实用14篇)

    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带给我们的精彩演讲。除了这些总结范文,我们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等待着大家的发现。合:大家晚上好!俊:我是。芳:我是。俊:在这

    力量的演讲稿(汇总20篇)

    演讲稿写作是培养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演讲稿范文的写作常常让人头疼,持之以恒地思考和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初中爱在细微处范文(20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良好的结构和精准的措辞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给读者带来思维的冲击和深入的思考。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优秀作家的作品,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创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实用14篇)

    老师们在编写教案模板时,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清晰明确、活动的连贯性和多样性。有了一个好的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快来看看吧。

    邀请参加会议讲话稿大全(18篇)

    在写讲话稿时,要注意适应听众的背景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讲话稿的撰写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但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

    我与父亲高一(汇总16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精心编写的文字,它能够给人以感悟、启发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在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值得一读。淘——是诸多男孩们的天性,任性——更是

    儿科护理工作个人年终总结(优质16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和总结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参考以下个人总结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提升。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