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辛亥革命读后感600字 辛亥革命读后感三百字(精选四篇)

时间:2023-04-11 作者:储xy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辛亥革命读后感篇一

;

2 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观酝酿和爆发清朝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人物及内容;兴中会、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军事起义与武汉成为革命首发地;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探究20世纪中国最深刻的三次变革产生的时代因素。制作图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结论认识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探究《美国1787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反映资产阶级治国理念上的异同。中外比较发现异同深化认识延伸现实?法为国根民为邦本?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提供思路学生操作开阔视界掌握标准?为中国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导入首先,作者引用了为共和不惜蹈海献身的杰出民主斗士陈天华的一段震撼人心的词句,既使我们感受 到思想动员为脱胎换骨的革命所起的鸣锣开道的伟大作用,也通过《猛回头》中极富想象力的比喻,营造出了浓浓的设疑激趣的氛围。睡狮、百兽、龙蛇、魑魅,它 们都代表谁?它们的扭结、冲突与疏离演绎了辛亥革命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次,勾画出了本课的知能框架体系:即以《猛回头》的文字与图中信息提示要注 意辛亥革命发生的十分广阔的国内外社会背景。以1911年10月10日,辛亥首义在武昌发生,继而传之各省的多米诺效应,关注中华民国诞生的过程;以推翻 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为结论,引出对辛亥革命伟大意义和经验与教训的深层思考。最后,指出本节课所应完成的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师 生一起通过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完成对辛亥革命酝酿、爆发、高潮、失败各环节知识意义的建构;另一个是对辛亥革命作出更加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在完成以上 两个最基本任务的过程中,着重解决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在教材分析中,首先,应明确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 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 最大的三大事件之一。其次,作为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之下的一个专题,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设计来诠释辛亥革命,即中国近代是一个外受侵略内受压 迫的畸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桎梏,因此,反帝反封是中国民主革命最主要任务,先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 动,后有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都因其主观的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而功败垂成,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历 史必然结果,因此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失败同样也是历史的必然。第三,本课推出的两个探究专题和三个重要概念,明确要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为中心,并设计三个子目加以详尽的阐释。第一目,“酝酿和爆发”。辛亥革命从其兴起到爆发将近二十年,从全国看它是古代与近代、主观与 客观、根本与直接、政治与经济、偶然与必然多种因素,汇合而成的结果。作为教师要通过本身的条分缕析,层层剥笋,切实提高学生认知重大历史事件时代背景之 能力。而从各省来看,湖北省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各省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武昌拉开革命的序幕,也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 转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探究中应悉心体会。第二目,“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资产阶级实现了梦寐以求 的目标,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是政体设置、首都选择、历史纪元、国旗与国名的认定,都彰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开辟中国灿烂未来的希冀 和愿望,尽管它运作了两个多月就宣告夭折,但从其人员的构成、体制的构建、法律的颁布,都表明这是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政府,它体现了以一国之民而治一国之 事,则事无不治;以一国之民而享一国之权,则权无越限的政治构想。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五权、三民、三步走的民主发展战 略,希望彻底实现主权在民、民为邦本的目标,然而仅仅两个月孙先生的目标就化为了泡影。第三目,“辛亥革命的结局”。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的民族资产 阶级都不具备彻底铲除腐败社会机制,建立更新机制的能力。从主观角度看,中国民族资本自身发育严重不良。从客观角度看,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力量远远大于资 产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尽管如此,辛亥革命仍可称是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 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尽管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 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毛泽东同志正是从前辈的革命历程中悟出了革命纲领、革命政党、农民问题、武装斗争、革命中心等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此可见,简单地讲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进一步拓宽历史的视界, 而不是简单下结论。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①导言的设计每当“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 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面对,作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先生何以在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陈天华,一个正当风 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何以有如此大的胆魄,以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为代价来唤醒亿万同胞呢?邹容、吴樾、秋瑾、宋教仁,一个个闪 光的名字,他们用鲜血谱写了振兴中华的华彩乐章,让我们通过本课来回顾这段悲怆而辉煌的历史,在缅怀中珍惜美好的今天。②三个子目相互关系的设计首先,通过设计提问,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前期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三个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20世纪三次巨变中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的历史感。其次,以表格为载体,以师生共同探究为形式,完成对辛亥革命时代背景知识意义的构建。

时代背景根本?国际?国内?直接?根本国际国内直接通过对本表的操作,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领悟具备一定的穿透力,同时也为其同化和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和思路。其三,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近二十年的较长过程,行历史时空的动态研究才是历史思维的高 级形式。辛亥革命的酝酿从经济发展到阶级的强大、从思想理论的提出到组织的建立、从人民的斗争到革命党的起义,环环相扣,一度前行,节奏很快。一次大的革 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聚集正是从1894~1911年的过程,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在这之后的种种变化又在为新的革 命聚集能量。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聚集了最大能量,一举荡涤了旧的尘埃,完成了对旧制度初步改造。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哲学化的思考来诠释历 史,看看辛亥革命前有着怎样的积累能量之过程。在师生的活动中首先归纳出辛亥革命酝酿的五个方面,再提供材料对其进行深层分析。经济发展是辛亥革命的物质 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革命的伟大力量。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和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则要进行重点分析,对于军事斗争略讲即可。其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则可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政府、南北对立、台港澳的殖民化等。其五,辛亥革命的高潮。可以提供一个临时政府构成的成员名单,借以强调其资产阶级性质。绘制一 幅西方代议制示意图,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认识民主共和整体架构。引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 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其六,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

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使学生能够既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更深切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历史是客观的 真实和后人的主观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所认识的历史只是客观历史的一个仿真品。因此,迷信任何一个固定不变的结论并不是尊重历史本身,鼓励学生大胆地 质疑评论。还可以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作革命前后的比较与思考,这样比干背条文要更易被学生吸 纳。把马克思、列宁的有关革命最精彩的言论提供给学生,同时也适当介绍一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性认知的方法,如怎样理解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怎样 认识事件的功绩与不足,怎样把握评价的标准等。评价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多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才能逐步提高学科能力。2.教学案例案例一关于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1911年10月4日,清廷谕令内阁,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创作“国乐”,声称声词壮美,定为“国乐”(国歌)。其歌曰: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臬,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今译曰: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象天不会坍下,象海不会枯干。当时百姓倒悬,歌词却说其乐融融;天下已大乱,歌词却说歌舞升平;清覆亡在即,歌词却说固若金 汤,清廷行将就木而不自知,没几天国歌变挽歌,今天看来不失为笑料。这段材料出现在武昌起义的前一周,又是以国歌的面貌出现,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非常有 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并对清朝的腐朽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可以择机采用。案例二关于清朝的“新政”和“宪政”20世纪初,清朝为维持统治,先后推出了“新政”与“宪政”,其力度大大超过了洋务运动,其措施归纳如下:政治:裁冗官衙及军机处、设内阁、资政院咨议局、初行三权分立、地方自治。法律:颁《大清新刑律》,仿西方体例,刑分主刑从刑,刑民分开。经济:1902清上谕,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设立商部,出台保商措施。教育:1904通过《癸卯学制》,分学前、小、中、大、职等教育层次,是现代教育开端。军警:编练新军,仿照西方设立警察制度。这段材料的运用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权威定论很有帮助。历史本身是完全客观真实的,但主观 的认识却差异很大,我们通过此材料使学生能站在更公正、全面的立场上而不囿于某种定论很有帮助。比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各种版 本课本都未提及清政府及北洋政府所起的作用,这显然是片面的。此外通过这些很有见地的措施与清朝辛亥年间的土崩瓦解结果之间的相互悖离,提醒学生历史的因 果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时一致,有时完全悖离是经常出现的,需要寻找其答案。案例三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凡是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是如此。──毛泽东利用以上这两段历史名人的言论再结合书上的《猛回头》和《革命军》的材料,充分认识思想动员为革命所起的鸣锣开道作用,思想解放是革命的前提和先导已经被无数革命或改革所证明,法国大革命、中国真理讨论都表现了思想动员所起的伟大作用。案例四关于三民主义我们绝不能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我们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护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司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证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以上三段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借鉴了林肯的三民主义,但有所发展;其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其民族 观、政治观、经济观的具体体现;第三,三民主义的内容、手段、积极性与局限性应是分析的重点;第四,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想既调整生产关系,又不打倒地主, 又不两级分化,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可操作。案例五关于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前,革命党机关被清破获,三位领导人 牺牲,当时清方搜出名册一本,内有新军多名。有人给湖广总督瑞澂献计,说香帅(张之洞)处理此类方法是将名单当众烧掉,可安军心。瑞澂觉有理:“我也当众 烧掉,但要抄录一份保存”。这席话不久传开,新军中革命者更不安,也是加速武昌起义原因之一。1911年5月由清朝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四川最为猛烈,甚至产生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政权,清朝急调三批鄂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大大削弱,客观上为武昌起义提供了大好时机。孙中山曾说: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党总部被破坏,群龙无首,熊秉坤是革命党在新军第八工程营总代表,发展了二百多人。10月10日他主动承担起指挥之责,一举攻占武昌城,取得了辛亥革命第一个胜利。孙中山亲切地称熊为“熊一枪”,高度赞扬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以上材料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为什么首先在武昌打响。除了帝国主 义与封建势力的侵略压迫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个导致革命的根本因素外,在发生革命的必然性之外还有许多偶发因素在影响着革命的发生。联系前面所说的辛亥革 命发生的深刻社会背景,就会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考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案例六关于南北议和首先,要学生参照辛亥革命的形势图,尽可能提取更多的信息,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南北对立、建立民国。其次,选用材料:……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用此段材料帮助学生认清列强严守中立与策划南北和谈目的。案例七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国号,中华民国正式提出是在1905年同盟会大会上,南北议和时有人主张用中华共和国、大汉民国,但未采用。国旗:湖北军政府用十八星旗,南京临时政府用五色旗,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时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废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正式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军旗。国歌:民国初年,杂然纷陈未能统一,直到1924年孙中山为黄埔军校训词定为国歌。歌词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公历纪年:公元与民国纪年换算方法是具体某年后二位数加减11即可,公元换算成民国减11,民国换算成公元加11。如1912年,后二位12-11=1,民国1年。民国三十八年,38+11=49即1949年。以上这些民国初建的小常识,可以使学生兴趣更浓厚。案例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自由也就 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 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段材料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主要来自法国启蒙思想,临时约法所规定的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代议内阁无不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导致西方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一个最根本的原则, 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是一条元规则,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古今中外概莫例外。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首先用暴力推翻旧体制,成了掌握国家权力的暴力最强者,然后 再以政权为杠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国家,在改造中完善规则。而孙中山当时并没有成为暴力最强者,自然也就不能左右规则的执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为什么 玩议会、约法、政党于股掌之中?皆因他们是封建势力代表,又是暴力最强者,这充分证明一个真理,武器的批判是批判的武器的前提条件,完不成武器的批判,批 判的武器发挥不了作用,毛泽东同志枪杆子打天下,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正说明此点。案例九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 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守仁、 黎元洪各6人,大禹、华盛顿、程德全(江苏省都督)各3人,康有为、袁世凯各2人……。──摘自《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它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马克思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也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以往教学多是要学生干背教条,缺乏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本课尝试做一些变化。首先,应明确评价的标准,生产力、实践、社会的进步是最主要的衡量尺度。其次,要引导学生从以上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史料中选取哪些材料反映的是导致革命失败的原因,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的巨大影响,并能具体从不同角度阐述。使学生牢固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引导学生先占有理解材料,再下结论。第三,应指明学生评价的一个明确的路径,如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等,使学生在前后对比当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四,“神入”一词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是指研究者要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 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就要帮助学生尽量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像他们那样思考,尽可能的深入历史人物 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经历、经验,不要迷信现成的定论。事实上像黎元洪为何被逼上任、南北和谈、孙中山去职、告友邦书等都有许多未定的疑点,大胆鼓励 学生去探究,文字的历史永远都不是绝对的,客观的历史不可能完全被人类所掌握,只能求得更接近真实。第五,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精彩的论,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理性认识的一般理论问题应循序渐进地传导给学生。说到底,评价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高低,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精心策划聚沙成塔,学生的史学能力才能得到稳步的提高。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1.从上面材料看,你认为清政府“立宪”的目的是什么?解题关键:首先注意从已知材料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本材料从慈禧讲话和《钦定宪法大纲》两大信息点当中,我们能明确发现清朝的目的。其次,一个政府的行为及目的归根到底是由政权性质所决定的。思路引领:材料的信息点往往藏在时间、特定时代、措施、事件、讲话、落款当中,抓住了已知点再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经过综合加工并尽量还原时代,就能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答案提示:清朝立宪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从直接的目的看是希望通过有限的变革来达到平内乱、消外患、永固皇位之目的。从动机看既有其反动的一面,但仍应看到其因时而变给中国带来的某些积极的变化。2.想想看,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你能找找原因吗?解题关键:首先要读懂题文立意,然后解剖题型结构(分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确定基本题型(述、析、评、比),筛选二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发表独到见解,规范文字。本题的提示项为查找,确定了分析类题型,限定项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中心项为康有为发表言论。求答项为查找原因,注意应以史代论,以论驭史,史论结合。思路引领:首先,应回顾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及中国面临的问题。其次,明确在 当时面临国家危亡,出现了维新、保皇、立宪、革命等代表进步政治倾向的派别,其共性都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但其继承性、手段策略、追求的形式,又有其个性。

第三,进一步挖掘造成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手段不同的内在原因及外部条件。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答案提示:①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各界有识之士就开始了追求强国富民道路。②19世纪 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此关头几乎同时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③这两派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其共性。④维新 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政 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⑤两派围绕国家体制、斗争策略以及土地政策发生了一系列争论。⑥最终事实说明,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 经济上的先天不足,不管它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没有改造中国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失败。3.清帝退位为什么得到如此优待的条件,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解题关键:把这件事放到那个特定的时代中去思考。思路引领:在武昌起义后,出现了复杂的政治局面,革命党、清朝廷、袁世凯、帝国主义构成了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由于历史、现实及各方的需求答成妥协,说明了认识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发挥。答案提示:①武昌起义后出现南北对立局面。②革命党人并无把握推翻清朝,且内有妥协者。③袁世 凯手握大权重兵,又首鼠两端,两面三刀,得到列强大力支持,握有主动权。④资产阶级的软弱,袁世凯的欺骗,帝国主义支持,皇权思想的残余,加上小朝廷的苟 安心理,促成了这次政治妥协。⑤这件事传统的说法是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有学者认为这是革命党为了速定共和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1.辛亥革命是怎样爆发的?又怎样推翻了清朝统治?解题关键:第一问要解决武昌起义的原因,第二问解决武昌起义后到民国创立的过程。思路引领:背景:根本、国际、国内、直接;酝酿:经济发展、阶级壮大、思想动员、组织建设、军事斗争;爆发:武昌首义→三镇胜利→军政府成立→各省响应;高潮:民国成立,临时约法;失败:袁世凯欺骗,清朝垮台,民族资产阶级软弱,革命失败。答案提示:① 历史背景: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宪政失败,民族资本发展及保路运动的促进。②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创立。③ 中国同盟会创立,有了公认的领袖、纲领、组织。④ 武装起义的发动,积累了军事经验。⑤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三镇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⑥ 各省独立,南北和谈。⑦ 民国创立,《临时约法》颁布。⑧ 袁世凯强迫清帝退位,篡夺辛亥革命果实。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解题关键: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思路引领:点明性质,从政治体制、生产力发展、社会意识、风俗习惯、国际影响、历史地位、进行评述。答案提示:①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②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③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⑤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⑦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提示: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是:确定对象→质疑设问→寻找事实→理解、解释与假设→探 讨、辩论→归纳总结。了解了这个基本程序以后,就可以以英法中革命及鲁迅作品《风波》为研究对象,这实际上建立了问题研究的情境,然后就可以进入实践体验 阶段,搜集分析信息,调查研究,合作交流,最后进入表达交流阶段,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成果表达方式可多样 化,论文报告、辩论研讨、展板墙报、编辑网页、不拘形式,重在过程。2.阅读与思考提示:实质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由内阁掌握实权,如果实行就削弱限制了作为临时大总统袁世 凯的权力。宋教仁幻想用政党政治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西方国家实行民主代议制的政治环境,军队是袁世凯手里的私人工 具,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而并非选票最多者说了算。(北京一六一中学? 胡京昌)五、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兴中会宣言论时局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 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 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 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兴中会宣言》《同盟会宣言》中阐述同盟会纲领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 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军政府特为 其枢机而已。自今以往,国民之责任即军政府之责任,军政府之功即国民之功,军政府与国民同心戮力,以尽责任。用特披露腹心,以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 大本,布告天下:(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 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戳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三)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册孙中山论说三民主义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 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 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坛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治化 焉。其他施维于小已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比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 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嗟夫! 所陟卑者其所视不远;游五都之市,见美服而求之,忘其身之未称也,又但以当前者为至美。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 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 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 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才,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 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 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 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肝沥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行动,整齐划一,夫岂甚难?──是曰军政之统一。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满清时代,藉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以上数者,为行政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 飙发,诸友邦对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 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循序以进,不为 幸获。对外方针,实在于是。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 年来以至今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无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 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2.课文注释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 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 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 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康有为对它 大加赞赏,将保皇会改为“帝国宪政会,期待从清朝的立宪中寻找政治出路。立宪派张謇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等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他 们在各省咨议局中占据多数,希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他们发起16省咨议局联合请愿,要求立即召开国会。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 为五,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 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章炳麟宣扬革命论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7年任《时务 报》撰述,因参与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去发辫立志革命。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一文(即 《南海先生最近政见书》),鼓吹保皇谬论。1903年,章炳麟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他主要以反对满族的统治来论证革命的必要,他 说:“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他在文章中猛烈抨击康有为诋毁革命、宣扬保皇的谬论,并热情歌颂革命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 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760页)邹容与他的《革命军》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次年撰成《革命军》 一书,由章炳麟作序发表。全书共七章,二万余字,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顺乎天而应乎人”,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书中论述了革命是社 会发展的必然:“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 界上,不可不革命。”他号召人们奋起革命,“作十年血战之期,磨吾剑,建吾旗,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同清朝统治者“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革命军》 写成后不胫而走,风行海内外,发行总数达一百多万册。“君既卒,所著《革命军》因大行,凡摹印二十余版。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 餈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章炳麟:《赠大将军邹君墓表》)陈天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号思黄,湖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人 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4年,陈天华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成为宣传民主革命的锐利武器。其中心内容是指明中国在帝国主义 侵略下的危亡局势,唤起人们为改变这种局势而斗争。《猛回头》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质。书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 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书中还描述了祖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指出帝国主义“把我们18省都划在那各国的势力圈内,丝 毫也不准我们自由。”《警世钟》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书中写道:“四万万人都舍得死,各国纵有精兵百万也不足畏了”。陈天华号召各阶层群众 一致奋起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 子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这爱国的心,一定就要发达了,这救国的事,一定就要担任了”,“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 王”。陈天华的文章一字一泪,深刻感人。学生读之“如同着迷”,兵士读之“即奉为至宝”,“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 (《辛亥革命》第1册,第577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894年在檀香山 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未成。1897年在日本奔走革命时化名中山樵,此后即以孙中山见称于世。

1900年派人至惠州发动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誓就职。2月13 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职务。其后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经失败。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体安葬于 南京中山陵。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最初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中开始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 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当时参加兴中会的有华侨工商界人士二十多人,其中有孙眉(孙中山的哥哥)、邓 荫南、何宽等人。据统计,华侨人数占可查的全部兴中会成员的78%,因此孙中山把华侨称为“革命之母”。兴中会以救国为目的,其章程说:“是会之役,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 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19页)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为宗旨。兴中会成立后,数月之内会员增至百余人。第二年2月21日,孙中山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对外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杨衢云被选为 会长。以湖南革命党人为主体的华兴会华兴会是黄兴等在湖南长沙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2年,黄兴被派到日本留学,经常与湖 南留日学生倾谈反清革命。他十分留意军事技能的学习,每天演习枪弹骑射。1903年7月,他被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遣回国,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 路。11月4日,他在长沙以庆祝自己30岁生日为名,邀集刘揆一、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推黄兴领首。次 年2月15日,华兴会正式成立,先后入会的有五百多人,大部分是归国留学生和国内各学堂的知识分子。在斗争过程中,华兴会曾提出“驱逐鞑虏,复兴中华”的 口号。光复会的建立和发展光复会是成立于上海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龚宝铨等人回国,在上 海组织暗杀团,参加的成员基本上是浙江籍的留日学生。1904年冬,在暗杀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光复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 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光复会以“排满复仇”为号召,带有较为浓厚的汉族传统的民族主义色彩。以后不久,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先后入会,成为领导骨干。

光复会还注意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因此一部分会党成员参加了光复会。中国同盟会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准备了条 件。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东京,先后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商议筹建统一的革命政党问题。他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 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宋教仁集》下册,第546页)7月30日,孙中山召集筹备会,决定成 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数百人。大会通过了黄兴等人起草的章程。总章第二条规定,以孙中山提出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干事。在东京设立总部,在总理之下设立执行、评 议、司法三部。国内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下按省设立分会,国外设立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还决定将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作 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来出版时改名为《民报》。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 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孙中山选集》第201页)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 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234页) 民族主义“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第81页)所以,民族 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统治者。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凡为国民皆平 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第75页)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消除国民经济 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 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第78页)孙中山解释说:“比方地主有地价 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 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中国国民党史稿》第45页)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因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列宁曾经高度评价说:“孙中山纲领 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 ‘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国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 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424页)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三民主义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弱点,主要是未正面提出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没有提出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等等。这些都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因此它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三民主义是 旧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因此又称为旧三民主义。同盟会的重要舆论阵地《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初为月刊。它的前身是黄兴等创 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于1908年10月遭日本政府封禁,共出二十四号,另附《天讨》等增刊(章炳麟主编),1910年初又在日本秘密印行第 二十五号、第二十六号。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汪精卫、胡汉民、章炳麟、陶成章等。《民报》从一开始就以战斗的、批判的姿态出现在政 治舞台。以孙中山名义发表的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一系列文章以犀利的笔锋和严密的逻辑,从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对保皇派提 倡的君主立宪以及清王朝的假立宪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民报》在国内进步分子中广泛流传,也和国外进步舆 论相呼应,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家黄兴黄兴(1874—1916),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8年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1902 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和杨笃生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组织“湖南编辑社”。次年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不久即回 国进行革命活动。1904年2月15日和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推举为会长,决定于11月16日(农历10月10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 在长沙起义,未发事泄,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筹划成立中国同盟会,参加起草会章,被推为执行部庶务。1907年到1908年间,参与或指挥 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与云南河口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被任命为战时总司 令。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南京留守府留守。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12月,接受袁世凯 委任之川粤汉铁路督办一职,次年1月辞职。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在南京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1916年10月病逝。著有《黄兴集》。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即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 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发难,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会后进行分头准备,黄兴、赵声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 并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新军、防营、会党、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做准备。原定4月13日起义,因发生同盟会员温生才8日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吴镜运被捕,原定 起义被迫改期。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南大门。黄兴率队攻 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鸣岐。不料张越墙逃遁。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 侥幸脱险。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学社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蒋翊武、詹大悲等鉴于振武学社已遭破坏,决定将其改名为文学 社,以研究文学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遥尊孙中山为总理,以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半年间社员发展到近三千人,遍布湖北新军各标、营、队。由于发展对象主要是新军中的普通士兵和学堂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具 有较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战斗力。文学社还出版《大江报》,进行革命宣传,促使湖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9月,在同盟会的帮助下,与共进会联合组成统一的 革命领导机关,发动了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后,停止活动。共进会190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革命团体。由同盟会员焦达峰、张伯祥、孙武等发起,推举张伯祥为会 长。由于不满孙中山、黄兴等只注意在华南边境发动起义,所以致力于策动长江流域的起义,在四川、两湖、江西的会党中吸收会员。虽拥戴孙中山为领袖,以同盟 会的纲领为纲领,但有相对独立性,并将同盟会誓词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1908年10月,主要成员陆续回国。1909年4月在汉口设总机 关,后焦达峰在长沙建立组织,邓文辉在南昌建分会。除联络会党外,还注意在新军中发展势力。1911年9月,在同盟会帮助下,与文学社联合组成革命领导机 关,发动了武昌起义。之后,停止活动。清末的新军新军是清朝末年组建的近代化陆军。1895年,由胡燏芬募集5 000人,编为10营,号为“定武军”,由德国教官用西法训练,以新式枪炮装备,初驻天津马厂,后移屯天津小站。旋由袁世凯接办,扩充为7 000人,改称“新建陆军”。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江苏编练“自强军”两千余人。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逐步将新建陆军扩充为 六镇(师),人称“北洋六镇”。1903年,清政府以推行“新政”的名义,设立练兵处,由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为会办,掌握实权。而后由练兵处制定陆军军 制,各省设督练公所,新军编练推广到全国,计划全国编练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编制为12 512人。采取募兵制,应募士兵在年龄、体格、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中下级军官多由国内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充任,也任用一些学习军事的归国留学 生。到清朝覆亡前,全国已编练成新军14镇。清朝统治者的本意是以新军作为维护其垂危统治的支柱,但它却成为革命党人争取的重要对象。经过革命党人的秘密 工作,新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起义的重要力量。武昌起义时清朝的湖广总督瑞澂瑞澂(1864—1912),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曾任江苏布政使、巡抚。1910年 任湖广总督。1911年10月10日晨杀害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并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当晚,武昌起义爆发,民军攻占督署,瑞澂率部分卫队在署 后围墙凿洞而跑,避入“楚豫”号军舰,逃往上海。清政府以失守武昌,潜逃出省,下令逮治,不久病死。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熊秉坤(1885—1969),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早年参加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为士 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10月10日夜七时许在该营率部起义,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16日民军扩编第五协,被推为统 领,率部转战汉口、汉阳,后退守武昌。次年3月改协为旅,任第五旅旅长。“二次革命”时,在南京参加反袁斗争,失败后亡命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护法运动 期间,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被逼“革命”的黎元洪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83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 派往海军服役。1896年参与训练新军。1900年任护军马队第1营管带。1905年任湖北常备军第2镇第3协统领官,后为暂编第21混成协统领。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之初,被士兵和下级军官逼迫“革命”,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实际上他一贯仇视反清革命,曾杀害革命党人。1912年被选为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6年8月,袁世凯死后继任为大总统。张勋复辟后,黎元洪辞去大总统职务。1928年6月病死于天津。1911年10~11月各地独立情况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首领焦达峰、陈作新率会党及新军攻入长沙,驱逐清巡抚,建立都督府。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清军将领文瑞自杀。革命党人推新军管带张凤翙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10月23日,九江独立。11月1日,南昌光复,新军协统吴介璋为都督。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杀清巡抚陆钟琦,新军协统阎锡山为都督。10月30日,云南独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11月3日,同盟会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推陈其美为都督。上海宣布独立。11月4日,贵州光复,新军教练杨荩诚任都督。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为江苏都督,宣布江苏独立。11月5日,浙江独立,立宪派汤寿潜为都督。11月7日,广西独立,原巡抚沈秉堃任都督。11月8日,安徽独立,同盟会员孙毓筠、柏文蔚相继任都督。11月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11月9日,福建独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11月4~11日,海军宣布起义,“海筹”舰管带黄钟瑛为海军司令。11月13日,山东独立,原巡抚孙宝琦为都督。11月22日,四川重庆光复,中学监学张培爵任蜀军都督。11月27日,四川独立,立宪派蒲殿俊为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员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成员是: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同盟会员)陆军部总长黄兴(同盟会员)海军部总长黄钟英(原清海军“海筹”舰管带)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原清江苏巡抚)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曾在清政府中任过要职)司法部总长伍廷芳(原清驻外公使)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同盟会员)实业部总长张謇(江苏咨议局局长,立宪派)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浙江咨议局议长,立宪派)参谋本部总长黄兴(兼)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同盟会员)法制局长宋教仁(同盟会员)印铸局长黄复兴(同盟会员)(各部次长除汤芗铭外,均为同盟会重要骨干)民国

辛亥革命读后感篇二

辛亥革命是指192019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2019年6月,收录了192019年10月11日至192019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2019年10月9日至192019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 “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192019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民国政府》,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十前夕,中国民国政府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民国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

辛亥革命读后感篇三

回首近代

大清帝国像一只即将沉没的破船

拖着甲午耻辱

踏着戊戌志士鲜血

艰难摇摆地驶向了二十世纪

然而

被天朝上国迷幻所蒙住的王朝

像一位病入膏肓的垂死老人

华夏大好河山任凭西洋群魔撕咬

昔日的东方巨人

又背着庚子赔款的重负

戴着《辛丑条约》的脚镣

走向深渊

被蛀空将倾的大厦需要巨人力挽

愚昧的臣民需要文明力量去感召

国人在翘首

历史在等待

东方巨龙在觉醒

终于

南粤香山走出了一个人

神州大地走来了一群人

革命先行者

檀香山发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呐喊

如春雷一般震醒古老的神州大地

吹响了埋葬帝制的号角

东京诞生的三民主义

为麻木的神州注入了一股清新剂

成为华夏通向共和之路的航标

黄花岗义举

七十二先烈用鲜血唤醒了国民的愚昧和幻想

为前赴后继的后来者增添了凛然正气

武昌的辛亥义举

如惊天烈火迅猛燎原南北大地

燃烧了黄龙旗

埋葬了旧体制

民主共和的幽灵开始在华夏上空永远飘荡

五族共和旌旗为中华民族指向了中兴的明天

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逸仙

历史不会忘记

在共和之路上洒满鲜血的无数先烈

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

将化成中华民族复兴的永恒动力

策马扬鞭

催人奋起

辛亥革命读后感篇四

百年激荡,回首辛亥。

在辛亥革命中,后被誉为“国父”的孙中山同志,在那个乱世之中,呐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汇集各方力量,创立下了同盟会。这些拥有着满腔热血的爱国同志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这也成为他领导革命的旗帜。同盟会在孙中山的带领下发动了一次次的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大多失败,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全国人心!在武昌起义胜利后,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这年是辛亥年,此革命也因此称为“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等爱国同志的不懈艰难的努力下,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

在这辛亥革命中孙中山的正确领导也是这次革命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看到中国那时因为清政府的固执、封建、无能而受尽了仅略者的践踏,任凭着侵略者破坏着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整个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他立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中国,使中国不再受到他国的侵略,重新屹立在世界之上。并且说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豪言壮语。

辛亥革命也告诫我们要铭记革命的重大意义,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历史时刻在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光辉弹指的一瞬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历史悠长的中国,从没有哪一个百年,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脱胎换骨、翻天覆地。这一百年来,风风雨雨,点点滴滴,记录下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辉煌,一份梦想。一百年后今天,我们苦难的祖国终于由衷地欢畅,豪迈地走向繁荣富强。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了太平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河山的梦想!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勇于去承担起传承中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的责任!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将会是撑起整个中国的顶梁柱,为了我们可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繁荣的国家,我们要努力地去吸取知识、武装知识,为美好的明天打造下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辛亥革命读后感400字(精选四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对李白行路难的感想 分析李白行路难,谈谈对你的启发20篇(汇总)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幼儿园园长年终工作总结讲话实用(八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最新幼儿园园长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幼儿园园长年终工作总结九篇九篇(实用)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三月幼儿园园长工作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最新寒假的日记100字(优质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

    2023年寒假的日记300字 寒假的日记三年级(实用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

    最新大学生军训感言300字(精选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3年房屋施工安全协议书(大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最简单施工安全协议书(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