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

时间:2024-01-04 作者:QJ墨客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对作品的评价意识和鉴赏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维。通过阅读这些范本,读者可以了解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一

摘要:文章在分析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需求基础上,通过对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化红绿灯等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并以节能减排规划体系为例,简单介绍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智能化技术;节能减排。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政府提出低碳经济。为实现节能减排,国家采取试点城市开展。而在我国能源消耗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占到很大比例,低碳交通是交通领域必然发展趋势,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分析城市交通规划节能减排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城市交通规划中提倡低碳交通,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目标,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以上海交通能耗监测数据为例,2005年交通能耗为1786万吨,到2015年已经上升到32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8.2%,节能减排形式非常严峻。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在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在交通规划中,宏观和微观方面都需要实现合理、科学的监测统计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宏观方面为实现发展目标,控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微观方面校正司机个人驾驶行为,实行绿色出行导向。但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首先,交通数据量庞大,想要得到具体能耗排放量难度较大,数据无法为宏观设计提供支持。其次现有检测体系虽然重视环保,但是缺失关键算法和参数,难以为交通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没有建立符合需求的本土化数据体系。

城市想要实现低碳交通,需要从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多方面角度进行分析,文中重点分析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例如城市交通规划中常采用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智能化红绿灯技术、能耗感知技术、高分辨率仿真技术等。

(一)常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引导出行,能够减少能源能耗[1],不少城市已经在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车辆能耗排放感知技术是当前大力发展技术之一,主要监测交通运行数据、车辆基础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监测数据还存在数据孤岛情况,并不能实现质量监控。多维感知技术以海量数据为结构基础,交叉融合各类数据,测定能耗、污染物排放等。上海从2005年开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已经初步完成阶段目标。所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安装车载信息系统,同时在中心城区安装车辆检测设备,采集饱和度、车辆以及其他数据,提高交通信息化服务水平。智能化红绿灯是很多城市交通规划中重点设计环节,对缓解交通拥堵、实现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以交叉路口为例,常用四相位方式放行,不同相位按照顺序切换,减少缓冲警告,右转车流与人流分开设计。在设置红绿灯时,安装传感器,采集相关参数,调整放行时间周期,采用固定周期调整和时间比例调整相结合的办法,自动调整交通参数开放道路。采用智能化红绿灯技术能够减少车辆延误12.74s/辆[2],大大缩短车辆延误时间。高分辨率仿真技术解决节能减排中的微观规划和评估问题,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评估一定范围内环境变化,在使用中还需要提高辨识度和真实性。鉴于交通数据量庞大,节能减排分析难度较大,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开始应用其中,实现微观监测数据的评估。交通规划监测体系设计中,应用此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监控。如云技术,提高了监测时效性和扩展性。北京城市交通规划中,已经利用该技术设计监测平台,采集和处理数据。城市交通规划节能减排设计中单独依靠智能化技术仍不足以达成目标,政府还需要重视低碳化运营,执行一系列排放管理政策,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的扶持,同时贯彻低碳交通战略,解决供需矛盾。

(二)交通统计监测体系设计应用分析。

交通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交通系统预测和预警,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规划设计中引入智能化分析技术,编制年度能源类型,并划分能耗清单,监测不同时间能耗排放变化,为重大交通政策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如北京设计了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框架,分布式采集数据,动态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流失计算。单一的智能化技术的作用有限,规划中,需要全方位考虑,设计其他数据监测系统。北京节能减排统计和监测平台数据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平台、处理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支撑平台,并根据车型设计不同检测系统,如公交检测分析、旅游车辆检测系统等。交通管理部门综合考虑车辆结构、排放强度和车辆数量等,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预测,得到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同时提出发展策略,控制能耗总量。在国外驾驶行为监测基础上,设计监测-诊断-评估体系,持续监测汽车能耗,得出不同车型能耗,并根据此设计整体培训体系,应用实践发现培训后车辆百公里能耗下降7%。

总之,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能够逐渐实现节能减排,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建立符合本地需求的智能化监测体系,不断提高交通网络信息化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作者:蔡蕾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二

四、管理者道德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针对全社会、全教会大谈和-谐之道时,大家相继撰文从基-督教教义出发寻求和-谐之道;有人从字义学角度挖掘和-谐的价值,并从中国文化“和”的理念,寻找“和”的神学内涵;也有人从历史的眼光借管理学的方法-论述“和-谐”的意义,再联系今天的和-谐教堂的构建……我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宗教、创建和-谐教堂的关键在人,尤其是传道人——教会的管理者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教会管理者的素质涉及到教会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实质问题,更是能否为和-谐社会带来真正和-谐功能的关键。因此,同工的素质建设,包括灵性建设、道德建设和形象建设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能在社会中产生影响力,在教会内也会生发凝聚力。从四方面简述:

一、教会管理者必要的修养

有些教会矛盾百出,真正问题不在信徒,乃在教会管理者;不是没有建章立制,也不是规章制度不好,是人不太好,不仅使教会内部不安宁,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恶劣影响,成为教会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样,教会管理者的素质建设尤为特出。

一个好的教会管理者要有好的灵性修养,这是生命之根;一个好的教会管理者要有诚实无伪的品格,这是管理者的本,因为我们的神是信实的本体;好的教会管理者要有好的服务意识和谦卑温和的态度。因为骄傲自负者总以失败告终。

一个好的教会管理者要有廉洁自律的生活见证,还要有健康的身心灵魂,再加上进好学的精神,在歇息万变的时代,与时俱进,多多学习,不辱使命。如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二、教会管理者的权柄模式

基-督藉着“永约之血”所代表的牺牲、舍己和服务的精神,成为今日教会管理者的榜样。一个真正的牧者,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有愿意舍己以死的心志。这样的人才配做信徒的牧者和管理者。

今日教会所需要的是一种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爱成率的人,而非以权压人,以权谋私的人。

三、教会管理者的团队精神

二十一世纪教会需要的管理者不是以一敌三的大能者,乃是需要以一带三的领导者。

圣经中的团队理念很明显,基-督带领的十二使徒模式,就是侍奉团队的先行者,借此来推行天国事奉的理念。初期教会也以团队的方式作牧养工作,其后也沿用这个事奉的模式。

团队精神讲究配搭。正所谓“相互搭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彼此垮台。”“相互搭台”即为和-谐,“互相拆台”就是不和-谐。同工之间,应该坦诚相见,不玩手腕,不稿阴谋;要诚实表白,以诚相待,彼此尊重。以基-督的心为心,同心同行,唇齿相依,彼此体恤,互助合作,共建基-督的身体,这是教会之福,也是教会成功的钥匙。

四、教会管理者的用人之道

作为管理者都有一个用人问题,如何知人善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如何爱才、求才、识才、举才、用才、容才、护才、育才?我们要有爱才之情,求才之渴,识才之眼,用才只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育才之责。

教会招人并不难,难得是留住好的人才。能否积聚人才,合理留住人才,恰当使用人才,往往是一个教会和两会是否有生命力、发展力的表现。

要发现培养使用,我们不能做叶公好龙式的教会管理者,口是心非,不知量材适用。有见识的教会管理者知人善任,善于识才,勉励训练,大胆使用,使教会呈现出人人有事作,事事有人作的兴旺景象,使教会的属灵伟业,后继有人,且发扬光大。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三

正文:

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20全世界燃烧的70亿吨标准煤中,中国就烧了36亿吨,占了51%,排放出的废气可想而知。并且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以北京为例,pm2.5气体的产生大约有30-40%来自原始排放,20-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40%来自区域输送。京津冀近周边的沙尘层引发污染,输送至本地,与本地的污染大陆性气溶胶混合,加重了污染。。而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不能忽视,此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包括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不良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其中直接有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而在雾霾天气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雾中水分的作用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对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pm2、5等微粒,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也是很好的凝结核。而大气中的水分,具有吸收、粘结、固定‘微粒’的功能。因此,人工向空中输送“水分”,改善区域小气候,是净化大气、影响成云致雨的天气形势,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人工主动干预生态天气系统,以大气运动为条件,水分为因子,从水循环的‘水分’开始调控;降落地表的宏观水分,增加地表面的湿度,固定粉尘;水汽蒸发的微观‘水分’,增加大气的密度,改变空中大气的物理状态;地理空间的宏观、微观‘水分’,加大天地之间的‘物理量’,形成天地之间降水的‘同位素’条件交互耦合反馈成云致雨的天气系统。人工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紊乱扩散混合,增加空间大气的密度,水分发生随机性的自组织的混沌的内外潜热的交换,复杂多变的温度、气压的变化,连续的物质、能量的转化,混乱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势能、动能的改变,通过涨落,空气中水分在“露点”饱和、凝结、相变,沾附在凝结核上,产生云滴或冰晶,涌现出新的“信息”物质的云层结构,水分子从无形体的微观气态水混乱运行的形态,到宏观实体物质降水粒子的状态转化。

以人工主动干预的科学技术手段,空中水分降尘,成云致雨、降水净化大气的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改善雾霾天气,达到治理的目的。

对政府而言,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关系考察,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24.3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61.9亿吨。其中,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石油炼化、化工、重型装备制造等六大行业消耗的能源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9%。所以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从工业布局考察,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仅河北省的粗钢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逐步关停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提高燃料使用效益,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废气排放。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la、ce、ba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hc、co和no三种污染物的催化剂称为三效催化剂。其中pt、pd对co、hc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rh具有对no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n0还原为n2而抑制nh3的生成。目前有91%的rh用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rh资源相当匮乏,所以无rh催化剂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口引。要使三效催化剂同时有效地脱除hc、co和no,必须把空燃比a/f控制在氧化还原计量比14.6附近,此时三种污染物的脱除率可达9o%以上。当空燃比较低时,co、hc净化不完全,空燃比较高,导致nox的转化率下降。尾气的处理同样治标不治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戴棉质口罩来预防呼吸道受雾天“污染”。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清水冲洗鼻腔。

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一些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

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此外,平时多饮水、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坚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五.雾霾天气频发对我们的启示。

全国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地健康警示,无一不是大自然母亲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若想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善待环境,我们想要和谐社会,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最后总要归结于教育和法制,环境保护需要全民重视,需要全民参与。治理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不是一个政府或者几个企业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天两天搞个突击活动就能解决的,同时还需要靠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自己保护好环境的同时,还应该对外宣传好环保意识,实现全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状态。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同呼吸共奋斗,一起建设“美丽中国”!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四

两百年前,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而首都伦敦也被冠名“雾都”。今天中国也成为世界工厂,而恍然间,北京也成为了新的“雾都”。1月13日北京发布了第一个“霾”橙色预警,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灰色的阴沉之中,不管是天安门还是央视“大裤衩”都完全消失在视野之中,无法辨识,只有独有的“北京咳”不断响起,提醒你身在何处。事实上,不仅仅是北京,整个华北都陷入一片雾霾之中。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之殇,清楚明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究竟世界工厂和环境危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富起来的中国又应该怎么处理环境问题?本报和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特召开蓟门决策专题论坛就此问题展开相关研讨。

环境治理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现在的环境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那么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什么含义?一般而言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保。但是可持续发展并不等于现代化。

实际上经济发展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前端,是输入端;而环境问题是后端,输出端。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是人的生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展需要消耗资源,我们现在的穿衣、吃饭、出行问题,都要工业来生产。中国能源人均消费大约为2.7吨标准煤。美国人均11.8吨标准煤,美国人生活水平要比我们高,这是有能源消耗为基础的。

有生产,有能源消耗,就有排放,就有污染。现代化经常直观解释成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是提供我们生产,城市化是满足我们需求的。法国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要让任何人离高速公路超过一公里。”这就是把人口集中到城市,因为这样可以共享资源,另外污染排放也集中化了。

北京雾霾天气,让大家想起1952年12月的伦敦雾霾事件,确实有相同的地方。很多专家说北京发展是“摊大饼模式”。其实伦敦是“摊大饼”模式的老祖宗,从一个小码头到一个超大城市,伦敦就是“摊大饼”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要“摊大饼”?因为从经济学上最划算。分享的基础设施的人越多,投入产出效果最好,相应的环境问题就集中。

从现代化发展历史来看,人类对污染问题的认识有五个阶段:第一,将污染看成是增长的负面影响,资源转化成产品有副作用的,这是客观事实。环境保护作为部门采取的必要措施。第二,将环境污染的治理看成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第三,将环境看成决策考虑的因素。在生产设计时考虑环境问题。第四,把环境污染作为优化经济活动的直接依据。国内现在已经提出:环境优化发展。第五,把环境作为发展的目标。前几天北京雾霾弥漫,《环球时报》的主编发微博说环境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我不知道他说的政治问题是什么,民生问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是什么问题?如果关心大家的事情,不被政治家当做是重要问题,一定是不合格的政治家。

所以我们要形成共识,要有短期见效措施,不要为长期治理留下隐患,容不得敷衍。环境是公共产品。而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建设出来的。所以在环境产品生产过程中,政府是怎样制定标准、制定规划、制定政策、制定法律,如何监督,这些基本原则是关键,而不是制造新的概念。环境部大力推动搞环评,现在搞环境评优、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原来是拿大棒,现在是拿胡萝卜,从国外经验来看,环保主要是拿大棒,这是环保的主要功能。这个功能要强化,不能弱化。pm2.5治理要纳入强制性指标,政府做好它该做的,全社会一起努力,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

环保立法要加强对政府的监管。

胡静(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起步,在发展中国家中其实是比较早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是1969年,而我们国家在1973年就出现了环境保护法的雏形,中国入联合国后首次参加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就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的人权环境会议,可以说我们国家环保法的起步比西方国家只慢半个身位。就立法体系而言我们的法律也是基本完备的,大气、水、海洋各个层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

同时我们的制度也是严格的,一是环评制度。环评制度在我国属于审批体制,必须要有环保部门的盖章,是一票否决权的。二是我国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在环境新权领域统一的实现无过错规则的国家,不区分排放污染物是公民还是企业,不区分污染侵犯的客体是个人还是财产权,也不区分排放物是有毒有害的还是其他的,日本是有限的无过错,我们国家是整个的无过错。所以制度是严格的,体系是完备的,但为何还会出现水、空气的告急?既然立法是相对完善的,那就是执法问题、司法问题。

所以,当前改善环境保护的对策其实重在加强执法。其一,鉴于环保部门是污染环境防治领域统一实施的监督部门,所以其执法意愿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律施行的效果。现在地方环保部门执法的人员,执法都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地方环保部门可能不是按章办事,而是按长(县长、市长)办事。环保部一位副部长在几年说到重金属污染时说过一句话,这个事件表面上看是企业的问题,实际根子在地方政府。问题在于,不是个别的地方政府对于环保法的执法采取抵制态度,而是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地方环保部门都采用这样一种抵制态度。这种情况下,恐怕就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地方政府问题,而是中央和地方在这个问题上关系方面的配置出现问题。污染是企业造成的,地方政府为什么要保护?因为地方政府出现了公司化的倾向,地方政府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管理者,而是作为一个大公司在经营,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经济实体。既然是一个经济实体,就应该在环境法的法律框架中把它作为一个被规制的对象对待。所以在环境法当中规制的不应该只是企业,而应该规制地方政府,恰恰在我们的制度设计中对企业的制度设计比较完善,而对于地方政府规制这一块是缺失的。

对地方政府单纯的管理恐怕也是有问题的,在这个地方恐怕不仅仅要大棒,也得有胡萝卜,不是大棒胡萝卜化,这是诱导地方政府,承认地方政府追求经济的发展有正当性,地方政府的决策是双重的,第一,在一个单一制的国家,地方政府一定是中央利益或者是国家利益的重要部分。第二,地方政府一定是地方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代表。决策为双重时,面临决策会扮演是中央在地方的利益代表,还是地方利益代表,看的是是否正当。所以我觉得应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减少从上到下的命令,无条件地服从,而应该选择在政策出台时,中央给予地方一个博弈的空间。也就是说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中,更多注重一种契约因素。如果一个地方的环境保护做得好,可以通过财政的方式拨给你一些项目、资金,我们可以引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在执法方面的经验,给地方政府一些诱导。这样的话使得地方政府不至于被逼成老鼠。现在环保法修改议论很多,我以为应该加入对地方政府进行规制,环境保护基本法或者环保法的修改定位应该作为管地方政府或者主要管地方政府的法。这也是未来重要的政策着力点。

短期行动和长期治理应对环境危机。

戴亦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雾霾天气的产生,其实是环境危机事件的发生。所谓危机都是快速紧急地发生,不在我们意料之中事情,需要我们来分析其产生原因。

首先剖析这次空气危机的诱因,一种是外部的,一种是内部的。外部诱因是人力无法控制的自然环境,发生雾霾天气的重要外因,有大气的逆温现象,冷空气在下、热空气在上,空气流动非常少的情况,这是不受人类控制。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要认知的是内部诱因有哪些。比如汽车,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统计是520万辆,一般私家车每年有1.5万公里的行程,一公里会产生20微克的pm值,那么北京一年约有1500多吨汽车尾气微尘排放,这是相当大的数字。比如城市供暖,去年12月北京气温平均30年来最低,加强供暖势必就会导致pm值排放增加。

除此之外,公众对于环保认知的提升也使众多环境事件成为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以前也会有黄沙天气、大雾天气,但那时公众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危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于环境需求和认知不可避免地要提升。环境政策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曲线的横轴是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收入,人均收入、人均gdp。纵轴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破坏,或者环境危害的程度。这个曲线讲的是一个大家相信的道理,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不可避免。我们走过了工业化的进程,现在已经意识到工业化进程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但如果大家到江西等欠发达地区去看,当地依然把工业发展、污染置于环境之上。现在非洲,数据显示也是同样的趋势。但这个曲线有一个转折点,基本是在人均gdp达到1美元左右时,北京现在处在这样的阶段,会产生这样一个转折,换句话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会达到一个新高。这时科技的提升,会有更为严格的环境立法。以发达国家为例,比如美国、欧盟大部分国家、日本已经过了这样一个曲线,他们的环境在改善。现在的公众正在聚集在最黑转折点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所以我们会更多认识到同周围环境相关的事件,希望把环境和经济发展做一个更好的平衡。

还有一个信息政府也应该提供给大家,即每一个公民可以为解决问题贡献怎样的力量。这次雾霾天气覆盖范围非常大,北京市有相关举措,其他地方有其他举措,比如济南市就硬性规定所有车都应该单双号限行,基本减少了一半的量,这是行政强制。也可以倡议,请大家减少出行,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办法,如果自调室温,可以调到21度左右,比较低一点的温度。在危机管理应对的措施里,政府作为信息源的方式里有更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于长期环境的治理。实际是把危机推前,不是等到事情出了后才去应对,而是把危机转化成风险,风险管理。胡老师提到的环境立法,包括中央和地方、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博弈,都很重要。我补充一小点,在整个环保的执行过程中,要有广义上的政治的支持,不仅是政府重视,媒体认为它是重要的,公众认为它是重要的,学者认为它是重要的.,都是有利的政治支持。还要有一个合理的、明细解决方案。从公共理论来讲,需要有一个多元化的解决方式,立法非常重要。从上到下强制执行,包括设计的指标,包括有各种各样的规制,这是我们解决方案的一种,实际上是政府更为强制参与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建议和推广的是其他方案,比如更为市场化的方案,或者是基于市场信息化的方案。比如每天发布pm2.5数据,定期将这种数据做详细解读,提供大量的研究信息说明。比如到底因为雾霾有多少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可以从去年同样日期阶段的死亡人数做比较,也可以和前几年类似情况下的天气死亡人数做比较,如此可以清楚说明天气造成多大的危害,形成示警教育。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五

吃完晚饭,我抬头一看,哟!已经七点过一刻了。我约小明去看七点半的电影《小海》。他还在家里等我呢!我急忙拿了车钱往楼下跑。刚冲下楼,正好与上楼的小明撞个满怀。“真急人!要迟到了!”小明埋怨着说。我来不及解释,拉着他就往车站跑。

我们一路马不停蹄,终于跑到了车站。等了一会儿,车来了,一大群休闲娱乐的人拼命地向车门挤去。我们太矮小了,怎么样都挤不进去。我急了,在四处张望的时候,我发现:两个大人的腋下有一条小缝隙。心想:也许,从那儿可以上去,我观察能力真不赖呀!我心中暗喜道。我拉着小明,从小缝隙中使劲一挤,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果然上来了。

这时,到车上的人还很少。“快抢空位!”已经坐在座位上的小明冲着我大叫。“好,好,好!”我一边回答,一边寻找空着的座位。“这儿有一个空位!”我高兴地叫起来。我的叫声引来了两个青年的关注,他俩也看中了这个座位,我生怕他们把座位抢走了。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奔了过去,抢先稳稳地坐在靠车边的座位上。哈哈!抢到座位啦!我心中又出现一阵窃喜。

可是,座位是好不容易才抢到的,真的有些舍不得呀。要是不让吧,老奶奶这样晃来晃去会晕倒的,我到底怎么办呢?我一低头,看见了迎风飘扬的红领巾。我真不该犹豫不决,老师不是常说: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责任传承这种美德,更何况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啊!想到这儿,我站起来,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我的位子吧!”老奶奶摇摇头,笑着对我说:“不了,你小,还是你坐吧!”“奶奶,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身体棒,还是您坐吧!”我微笑着说“好,小朋友真乖,还知道尊敬老人呢!不错!”老奶奶一边笑一边竖起大拇指,周围的人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也笑了。

车开到电影院门口,我看了看时间,快9点了,电影已经散场。我和小明只好又往回走。

今天,我虽然没有看到电影,但是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心中无比高兴。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还被表扬了呢!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六

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覆盖了17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影响了约6亿人的生产生活。由此雾霾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及公众的广泛关注。3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指出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最严重部分城市重度以上污染天数约占全年的40%左右。

一、雾霾。

1.雾霾的定义及危害:关于雾霾,王海英、孙莉在《雾霾天气的综合防治研究—以河北为例》中指出霾是一种有别于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的空气颗粒物污染,pm2.5是其主要构成。年12月4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指出pm2.5为我国雾霾频发地区的首要污染物。

王立茹在《浅谈雾霾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治理》中指出,pm2.5(细颗粒物)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有害人体的主要是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诱发肺癌。

对于中国雾霾造成的危害,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数据统计,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的文章《真正的中国综合症——糟糕的空气》称中国每年有100万人因为雾霾提前死亡。

2.雾霾的成因。鲁朝旭《雾霾的成因和治理》指出雾霾的形成既有静风、逆温等气象原因,又有污染排放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污染排放原因。雾霾中的有毒颗粒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冬季烧煤取暖产生的废气、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

通过分析其它国家空气污染事件产生的原因,结合中国雾霾发生的地域性及季节性特点,本人认为雾霾等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客观原因,人为原因是根本原因。人为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发生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源于中国近几十年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战略及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二、政府是治理雾霾的责任主体。

雾霾属于空气污染问题,而空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品。毛寿龙、李梅在《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中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把物品分为四类: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公共资源、私人物品。空气属于上述四类中的纯公共物品。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呼吸新鲜的空气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政府存在的合法性之一是保障公众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近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威胁到了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雾霾的治理成为了民生问题。权利和义务是对称的,政府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力,必须履行相应地公共义务。雾霾频发,政府需承担治理雾霾的责任。

此外,根据外部性理论,空气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外部性,个人及组织治理雾霾的收益远远小于社会收益,而成本远远大于社会成本,因此个人及组织对于雾霾的治理倾向于“搭便车”,而不是主动承担起治理雾霾的责任。因此,政府是治理雾霾的责任主体。

三、政府治理雾霾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目前,中央政府仍然采用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而治理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地方官员个人的政绩。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是理性的“经济人”,当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官员会优先选择个人利益。

因此,地方官员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会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出现走形式的现象。

一个国家应该注重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片面的经济增长数量,应该注重的是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短期的竭泽而渔式的增长。中央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建国以来,实施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时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虽然国家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战略进行转型: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提出走新兴化工业化道路、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但至今经济仍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根据路径依赖理论,本人认为路径依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以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的“三高”企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走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上述转型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

3.转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目前我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不仅工业生产以煤炭为能源、机动车以石油为能源、电力的80%采用火力发电,北方大部分地区长期以来的取暖也以煤炭为原料。

合理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应该包括使用资源产生的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因此,政府必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计入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把使用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上升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

4.构建多中心治理雾霾的机制。目前我国总人口接近14亿,总体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件的发生源于公众缺乏环保意识甚至没有环保意识。只有引导作为人口主体的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参与雾霾的治理,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中心治理雾霾的机制,雾霾的治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5.构建跨行政区的环境保护制度。目前我国现行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政府只对本辖区的大气污染问题承担责任。空气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空气污染具有区域性特点,雾霾的治理需要区域联防联控,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雾霾治理的法律法规,构建跨行政区的联防联控制度,共同治理雾霾。

四、结语。

雾霾的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政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治理的雾霾过程中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止类似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孙莉.雾霾天气的综合防治研究—以河北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02).

[2]王立茹.浅谈雾霾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治理[j].农业与技术,2013(09).

[3]鲁朝旭.雾霾的成因和治理[j].大众科技,2013(12).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七

“两个中心”国家战略的确定,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着一些软肋制约着的国际化进程,如城市交通拥堵。尽管各界为疏解交通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交通拥堵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市民当前感受最深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疏解交通必须打破“以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从优化交通政策着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城市交通拥堵根源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不平衡,即道路交通供给满足不了交通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交通供给增长和完善政策,通过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来满足交通需求;(2)交通需求引导和控制政策,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并对个体机动交通(主要是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达到更高效率地利用交通供给设施的目的;(3)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政策,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引导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区位变动,从而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的规律表明,世界大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都积极地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结构优化三类政策。世界大城市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而且无一例外地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建设轨道交通,倡导公交优先,同时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调控,等等。在空间政策方面,世界大城市都趋向于通过卫星城或新城的建设,疏解集聚的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借以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挤。从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实践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各自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大城市之所以综合运用三种策略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世界大城市通过几种策略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前市所实施的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为主,空间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自1990年代以来,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供给,由于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201x.年全市道路通行能力达到1521万h。201x年底,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km,车站总计95座,居全国前列。但由于道路框架基本定型,道路供给量增速趋缓,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由12%(1996~2000年)变为5%(2000—2004年)。

交通需求政策可以分为公共交通优先和个体机动车控制两类具体策略。积极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但是由于缺少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公交优先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运行在准时性、便捷性等方面差强人意,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不满意率仍然很高。市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6%,与伦敦的72%、东京的87%、香港的90%相比,还明显偏低。在个体机动车控制方面,从1986年开始以私家车牌照拍卖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饱受争议,但在限制私车数量的增长和缓解城市通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空间策略方面,力图改变典型的单中心结构,以降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事实上,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制的大都市计划中就已经主张在城市周边建立卫星城镇,以实现人口的“有机疏散”。之后各轮城市总体规划都对卫星城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提出“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格局和11个新城的建设主张。“十一五”规划提出了“1966”城镇体系,拟建设9个新城,来打破单中心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卫星城还是后来的新城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并没有对中心城交通疏解发挥较好的作用。

无论是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未来,当前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的交通政策越来越难以缓解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201x年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评估分析来看,市中心道路通行能力201x年比2005年提高5%,交通需求同比增长10%,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心城区建设格局与道路网络基本成型,交通供给增加能力非常有限,但交通需求增加潜力巨大,因而单凭增加交通供给来缓解的交通拥堵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斯定律早已指明这一道理: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从交通需求政策(包括公交优先和小汽车牌照拍卖)实施效果来看,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缓慢,而个体机动交通比重(包括小客车和摩托车)增长迅速,1995—2004年间,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仅上升了3.7个百分点,而个体机动交通方式比重则从7.9%提高到16.5%。预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首先,受限于当前和未来的地面道路供给量,在个体交通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地面公共交通优先存在客观限制。其次,轨道交通受建设周期长以及服务半径限制,其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高估,即使是轨道交通网密集的伦敦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依然严峻。再次,比照发达国家大城市,目前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还很低,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实行严格控制,不仅与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有矛盾,更重要地是会引起汽车消费者的抵触,在实践中产生种种冲突。当前国内众多特大城市中只有顶着重重压力实施了私家车控制。改变私家车消费观念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艰难的宣传引导,而其中的时间成本是特大城市的交通所不能承受的。

综上分析,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的`效果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的城市交通拥堵,还必须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角度出发,探索交通疏解的空间政策。事实上,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制约交通效率提高的瓶颈。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则决定了交通流向乃至交通量。从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单中心的格局与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失衡是交通拥堵加剧的重要原因。首先,的城市空间都属于典型的单中心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沿建成区边缘向外摊大饼扩展,或沿主干道(或河流)延伸成带型结构,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高密度布局,人口和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从而加剧了交通拥挤。其次,原本相对均衡的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正被逐渐分化的就业主导区和居住主导区所替代,职住分离现象凸现,具体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外围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外围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市域北部远郊区又是以制造业就业为主要性质,而南部远郊区则是居住为主导功能。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

3.1交通供给政策以完善交通系统和道路网为重点。

交通供给政策应从单一追求供给增加向优化供给结构转变。通过城市和交通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增加城市道路的长度和面积的同时,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和交通设施,配备高新技术手段,高效利用有限的道路及土地资源,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3.2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完善小汽车控制政策。

很多世界大城市公交分担率高达60%以上,公交比照上升空间很大,关键是落实相关的公交优先政策。另外,除了通过拍卖车牌控制小汽车的拥有量增长之外,还可以运用小汽车使用限制策略,如通过提高汽油税、道路通行费和停车位的价格,或者在市中心拥堵区采用电子计费系统分地段和时段收取“拥堵费”等措施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以此来控制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

3.3强化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交通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只能暂时缓解交通压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彻底的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从城市空间结构上着手。我国的人地关系和土地资源稀缺性的特殊国情也决定了这个特大城市要解决交通问题的未来出路在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追求供需平衡。

典型的空间结构政策包括: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空间体系来疏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和促进居住和工作的就地平衡以减少交通出行距离。对于多中心策略,可以通过强化徐家汇、五角场、真如和花木副中心的建设来分担中心区过高的就业密度,疏解市中心区通勤交通压力。但由于副中心仍然处于中心城区内,难以起到真正疏解交通流量的作用。要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市域层面上优化空间结构,即以新城建设为依托,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把交通从中心城区疏解出去,以釜底抽薪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城区的交通问题。对于就业与居住均衡策略,要求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减少大尺度的功能分区,尽可能地实现就业与居住功能的混合,为促进人们职住临近创造条件,在源头上减少长距离交通量的产生。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扬起道德的风帆”。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道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巅,是百家学派的最核心思想。无论从古到今,都是为华夏儿女所崇尚。

古代的大学者许衡,在大热天里,见了无主之梨,即使无人看管也不愿意与众人取而食之;大地的儿子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连被理发师刮破脸还要对理发师道一声对不起;中学老师潭千秋,在地震来临的生死关头,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了学生,自己却壮烈牺牲……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道德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简单做起,从小处做起。

“万丈高台始于垒土”,道德是一天天积攒起来的,而不是凭空而来。好战士雷锋,处处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日积月累,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与赞赏;上海一名普通水电工徐虎,每晚都会风尘仆仆来到居民家为居民提供热情服务,披星戴月,不辞辛苦,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作“闪光的金子”。可见,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爱心、加之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就可能成为一个有道德、受人尊敬的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被中华民族奉之若宝的道德,竟然被一些人遗忘、丢失,甚至唾弃。

我们也许记得前些年出现的问题奶粉导致了许多婴儿成为“大头娃娃”的可悲事件;近日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让人汗颜,让人气愤!这是何等无知而可笑的行为,是道德的严重缺失!也许他们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但这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幼稚行为必将受到世人的鄙视。针对这些行为,我们应该给予批评、教育和法律的制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有道德的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有道德的人;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有道德的人。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最终能有立足之地的只能是有道德的人;而被历史所淘汰的,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同学们,请不要丢弃我国千年文化的内涵,而去追逐一些蝇头小利。让道德永远做我们的朋友,让他伴随我们走过灿烂的人生。

扬起道德的风帆吧,为你的光辉前程,为国家的蓬勃发展,让我们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九

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个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同学们的交往范围和生活需求都在不断地拓展,生活阅历的逐渐增加,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产生的作用也不断的提升,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也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含的。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要关注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生理与心理问题,处理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情况,也要引导同学们正确处理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际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情况。指引孩子们恰当的审视自身,合理的对待身边的人与事,让其具备良好的个性,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巨大的素材仓库,科学合理的分析学情,做到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中心,挖掘生活中的.有效资源,对孩子们进行高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候,我就从学生中间找实例进行教学。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由于先天疾病导致智力相对低下,记忆力很差,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可是,这位同学非常单纯,不计自己的得失,喜欢帮助同学,拾金不昧,因此,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通过大量的事实高度表扬了这位同学的优秀品质,所有学生都举起双手热烈鼓掌,全班学生都受到了教育,明白了天生我才的真正含义,这个“才”不仅指唱歌、跳舞等特长,优秀的思想品德是最重要的“才”了。因此,思想品德的的教育应给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脱离了学生,思想品德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针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里度过的,因此这两个活动范围对其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方面,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色、教学研究与实施的经验积累、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优秀教师与同学的榜样作用等等,对孩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可以更加直接的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教育面临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长大的感觉》的时候,我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的长大的感觉,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有的说:长大让我的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增强。有的说:爸爸妈妈还是那我等小孩子,什么事都管,烦人。有的说:上小学的时候整天无忧无虑,长大了事儿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就应该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可以是耐心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一些自导自演的场景回放式的表演,找到根源和应对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冷静的合理的分析身边的各种情况,包括家庭与学校,把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合理的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用孩子们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物与情景进行教学,实现孩子们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说服力,实现思想品德的高效教学。

教育并非孤立的社会活动,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随着改革大潮的涌动,如今的社会已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已经走进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当中。当然学校也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绝缘的区域。学生们通过网络每天获得的社会信息以及学科信息非常丰富,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时比教师要强。不同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无形中对学生们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就让家长甚是担心。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心无杂念的去读圣贤书,甚至有些学校在教育体制的约束下,千方百计的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成绩才是学生优秀的标志,不在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们成绩更优,往往采取限制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然而,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健康的成长,作为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课本固然重要,让学生走出去,开阔眼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以致用,更为重要。让学生走向社会的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实地取证,了解现实状况,然后才能够进行研究、学习。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研究目标对准自己家乡或住所,然后进行详细、准确的实地考察:该地的生活环境如何?产生这一现状的症结所在?怎样处理?学生们在走访、了解过程中,不仅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还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课本中的理论经验本来就来源与现实生活,教师要将它们连在一起。教师要以各种现实案例为理论基础,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做事能力,与人共处的交际能力。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十

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使其不仅能够掌握文化知识,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小学;德育;做人。

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德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素养,是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美好形象的有效手段。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深知德育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时刻将德育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小学良好的教育阶段,抓住各种教育契机进行德育。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呢?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是领导者又是组织者,是创建良好班集体的谋划者。在学校的学习中学生与班主任接触最多,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安排领导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小学生的模仿力较强,对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进行模仿。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规范自身行为,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在工作中形成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课堂是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德育的良好平台。在每一门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应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进行德育的典型教材,其所含内容浅显,小学生学习起来较轻松。因此,该科任老师应充分利用这门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时,可将该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充分凸显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少先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班级中选出少先队员并组织形成少先队,组织并领导他们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特有的教育手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德育。教师可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站的作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德育深入学生内心,组织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如朗读比赛、诗朗诵、小品表演等,活动形式多样。在学校中可开展建立文明班集体的活动,选出文明班级,为其他班级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品质;开展“比学习,不比吃穿”的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并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家长应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教师在平时应多与家长联系,联系的方式包括家访、家长会、电话沟通、建立家长间的qq群和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家长间的互相沟通。通过家长的反映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对家长教育方法进行指导与调整,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真正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仅靠口头说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德育是非常必要的。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升旗仪式、校外调查研究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把道德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是十分重要的,也非常必要。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贯穿教学始终,抓住每一个德育契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惯。教师在重视知识文化传授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杨婷.论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十一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道德主体的需求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而这种价值关系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变化.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道德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理玲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刊名:岭南学刊英文刊名:lingnanjournal年,卷(期):2003“”(1)分类号:b82-02关键词: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十二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道德主体的需求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而这种价值关系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变化.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道德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理玲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刊名:岭南学刊英文刊名:lingnan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b82-02关键词: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十三

自然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必然会导致自然的无情惩戒。秋冬季以来,发生在华北和中东部地区城市中的雾霾天气,就是自然环境无法承受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环境崩溃,尤其是北京的雾霾状况,引起了大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自然界已再次向人类发出了临界预警,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切和警醒。

一、北京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值含量过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降低可见度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加上空气中的水蒸气小冰晶一类的东西构成了气溶胶。

1。北京的地理因素。

从地形地貌来看,北京市位于华北大平原西北端,纵观北京地形,依山临海,三面环山。这一地理形势,极像一个半封闭的海湾,所以历来被称作“北京湾”。按地理位置来说,南接大平原,西临黄土高原,北接内蒙高原,正处于三级地势阶梯交接处。北京湾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湾内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地占三分之二。这一独特地形,不适合大气对流和互换,也不利于大气的自我净化。

2。周边重工业城市多。

北京西北部、东北部都被重工业发达城市所环绕,随着气温下降,周边城市空气中的粉尘等污染颗粒极易随着冷热气流的对流而进入北京的区域,而受到海湾地貌的局限,又很难扩散出去,因而空气污染到大气层,大气层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雾霾。

3。北京人口超多和机动车保有量超大。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超特大城市,其本身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大气层自我净化能力的落差也是北京极易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北京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和增长量十分惊人,截止末,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万人,北京也从人口排名世界第十的城市一跃进入第四。人口的巨大增长,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巨大污染本身就对这座处在海湾地貌之内的城市空气自我净化、自我消化的能力形成了不能承载的挑战。202月,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500万大关,总数达到501。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截至20底,私人车辆已占到机动车总量的七成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雾霾的形成,由机动车带来的路面扬尘、尾气排放占20%—30%,工业的燃煤排放等占30%—40%,干洗、餐饮油烟等占30%—40%。而有关人士分析北京冬季供暖锅炉脱硫设施带出水蒸气与烟气的混合物排放量也大,是冬季雾霾天气的主要推手之一。

二、治理北京雾霾天气的有效对策。

为了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还蓝天白云于首都,北京曾经一度出台过大手笔,措施之大,代价之高,的确让人深省。年3月,北京市制定了201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明确提出了治理目标: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污染为重点,着力深化结构调整,着力强化污染治理,着力实施生态建设,举全市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市的治污具体目标是:到,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比下降15%。其中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总悬浮颗粒物基本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每立方米100微克左右,细颗粒物(pm2。5)达到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二氧化氮达到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

到20,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比20下降30%。其中二氧化硫达到每立方米20微克以下,总悬浮颗粒物稳定达标,二氧化氮基本达标(达到每立方米40微克左右),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每立方米80微克左右,细颗粒物(pm2。5)达到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臭氧超标小时数比年减少30%,全年控制在200小时左右。

目标中的指数与现实中的指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要实现这些目标指数,必须要采取措施着眼大局注重细节,才能达到双管齐下功效倍增的效果。

1。下大力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升级。

近几年,北京市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些能耗大的企业如首钢、首化等企业已搬出了北京市区。居民冬季取暖设备也从燃煤大幅度改为燃气,而且北京市还加大了对机动车总量的控制。

尽管如此,为什么雾霾仍然频繁现身?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强化另一个环节:从细节入手,从减少城市居民的pm2。5排放入手。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城市管理者必须从人性化的角度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建设,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网络的密度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便捷度,通过公共交通的方便快捷等优势使之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同时要加快有利于自行车出行的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京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偏重于机动车,因此,城市道路网线设计均忽视了自行车车道的设计,城市高架不仅坡度大,而且也未给自行车留有空间,让自行车无路可走。不仅如此,红绿灯等交通指挥设施也忽视了自行车的通行权,这些在城市交通网设计中的缺陷也给自行车的出行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不仅如此,北京的地铁口、居民区仍至超市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均没有自行车保管设备,许多自行车被迫流落路边,自行车丢失被盗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也是自行车出行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同样是大都市的深圳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地铁+自行车”是深圳提倡的一种出行模式,根据规划,“深圳地铁3公里内将有自行车道”。截止2012年,深圳已建成遍布全市的135公里自行车绿道,这些车道不仅着眼自行车行走的人性化设计,比如说坡度较缓、弯道减少等,而且还完全与机动车道隔离,既安全又便利,避免了自行车要不与机动车挤道,要不占人行道的顽疾,同时该市还建成了1800多个自行车停放点和保管棚。同时该市还加大了对自行车租赁产业的扶持,全市已有600多个自行车租赁驿站,分布在地铁口、公共汽车站、社区、超市等地,极大方便了居民骑自行车出行。据了解,深圳的交通规划中,已明确到20要建成5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深圳的做法已带来十分可喜的成效,深圳市民选择采取自行车出行的方式比例已近18%,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进行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引导和鼓励的同时,城市管理者还应加强对城市居民用餐习惯的引导。其实餐饮业的pm2。5排放量已占到整体排放量的很大份额。首先要对餐饮业本身进行引导,烧烤等烹任方式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相当大,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也不够科学,容易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结构,极易致胖,造成大量不易吸收的脂肪,作为城市管理者有责任也有义务长期对居民的餐食取向进行引导,宣传科学合理和健康的餐食习惯,引导居民尽量减少食用烧烤的食品。

与此同时,要加强用餐文明的宣传,推行按量就餐的饮食方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餐桌浪费,这不仅是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全世界1。8亿饥饿人口的帮助。

总之,城市环保的文章既要从大处着眼,通过推动产业科技发展、提升产业效能、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但同时也要从细节入手,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学习、生活等日常行为方式落笔,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自觉加入到城市环保队伍中来。只有这样,城市环保的文章才更有内涵,也更加精彩,城市的天空才会更蓝,城市的明天才更加美好!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十四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证的思考。文中提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天道。

关键词:食品安全;辩证;人与自然;和谐。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山西朔州制售假酒喝死了人。案发后哄动全国,制假者被处以极刑,就是这样,也未使制售假酒者受到双慑。之后又在广州白云区相继发生两起白酒中毒事件,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制假售假者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真是丧尽天良。

过去,对生产销售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治理整顿没有做到法规化,制度化,而是“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事情过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因而制假售假屡治不绝,屡禁不止,甚全有愈演愈烈之势。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在市场上曾发现食物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等,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1.2产生原因。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七点:一、监管疏漏,“苏丹红一号”事件呈现出国家、企业等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存在漏洞。二、执行不力,我国于20xx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在实际检测中,却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三、欠缺考证盲目定论,“转基因水稻事件”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没有精确的考证之前,任何单角度的结论都要慎重。四、利益驱动逃避责任,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为例。雀巢在这场博弈中的表现出的企业利益第一,逃避责任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其实很多其他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利益与责任的博弈中也有极其相似的表现。五、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在管理和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六、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片面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失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此类“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七、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需要不断满足的。但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却要客观辩证地来看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我们不能过早过多的要求孩子具备成人的思想和品质,拥有像成人一样的言行,这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像成人一样,也是不现实的。产业的发展,本来就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适当适时地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才更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有有了产业,才可能谈到发展,才可能有质量和安全。

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是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即便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其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分不同层次的。目前,新的产业不断产生或派生出来,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不同的需求也在创造着五花八门的新产业。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纵向的来划分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而现实中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却是横向的,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有着不同的质量安全要求和标准。我们好象还只是用一个同一质量安全标准去面对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产业发展。

还有一点,要保证质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门、靠企业自律、靠舆论监督是能够解决一定问题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来保障。这种保障更持久、更有效。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政府已经把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合理要求,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只刚刚开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食品的安全问题。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矛盾方面,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考察、科学把握构成事物的所有要素及其发展趋势,全面看,看全面,认清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显,不闻雷霆”。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被表象遮眼,不被假象迷惑,从而认清趋势,把握大局。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在看到主要倾向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倾向;在看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重危害,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在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的同时,也要认清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提高勇气,增强信心。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具有联系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既联系过去,也联系现在和将来,看清发展过程,把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知形识势,见微知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而顺应规律,把握机遇,掌握主动权,促进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一句话,只有认清形势,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国担责,为民分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安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至关重要,这个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同时积极努力才能够遵循的自然法则;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监管部门,乃至企业都应从百姓餐桌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高意识;从个人的角度看,不能只等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来解决食品安全的本质问题,需要自觉环保、自觉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获取,时刻注意树立科学饮食观念,正确地处理好饮食、营养、健康的关系。

道德问题的论文(通用15篇)篇十五

生态文明建设,要尊重自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从农业角度来说,要着力解决各类问题,包括化肥和农药污染问题、生活废弃物污染问题等,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保证食品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加大资金和政策等的投入,落实各项建设措施。

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理念,按照社会需求,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方法,比如化肥和农药技术等,开展系列生产活动。食品安全问题,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生态农业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

2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2.1化肥和农药污染。

从农业生态环境实际来说,化肥和农药污染威胁着食品安全。据相关调查显示,氮肥使用量过大现象较为普遍,利用率达到39%左右,经过挥发和淋溶等途径,能够流入到水体以及空气中,引发富营养化问题,进而影响着水质,使得农业生态环境被污染。农药使用量过大,会影响生物新陈代谢,减少生物种类。

2.2畜禽粪便污染。

畜禽粪便和污泥等,会污染生态环境,威胁着食品安全。从当前生态环境情况来说,养殖厂数量不断增加,在养殖的过程中,随意排放污水和畜禽粪便等,极易引发污染问题。部分养殖户在处理死禽畜方面,选择直接抛弃到坑塘,极易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影响着民众的健康。

2.3生态环境检测难度大。

若想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实现大气环境和水污染等的检测全覆盖。从实践情况来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质量不高。由于缺少专用设备的支撑,加之检测技术水平普遍不高,难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了检测的难度[1]。

3.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在生态农业背景下,若想做好食品安全问题的把控,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各项法律法规,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从以下方面如下:(1)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品牌建设,保证产地环境洁净化,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在监督管理方面,要严格落实各项规则制度,实现制度化管控,使得食品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2)加大环保技术推广力度。对于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肥料和农药问题等,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采取科学施肥和加大物理等系列措施,解决由于施肥和农药喷洒过量造成的肥力下降问题,同时能够减少面源污染,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3)加大食品产地环境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全面的检查,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从食品生产全过程入手,做好产品质量监督,从根源上保证食品质量。

3.2加大环境检测投入力度。

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角度来说,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健全生态环境检测系统,力求实现指标体系全覆盖,做好各环节的生态环境检测工作,提高信息的专业性以及有效性。对于生态环境质量检测和治理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及时更新,保证设备的性能,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力度,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水平。

3.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建设生态农业,要紧紧围绕食品安全问题,加大资源利用技术和垃圾处理技术等的研究以及推广力度,运用科技大创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生态污染治理力度,为环境保护的实施以及农业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大技术投入,积极研发低毒农药,研发生态农药,减少农药污染问题的发生[2]。

3.4加快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现存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问题,避免污染持续扩大,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以某地区威力,为了解决禽畜养殖污染问题,开展了专项行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优化产业生态布局,划定1257个禁养区域,总面积达到2357平方公里,半年时间内,关闭了703家禁养区养殖场。结语生态农业下,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控制,需要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入手,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检测投入力度,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作者:周思宇单位:河北京安瑞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瑞金党史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20篇)

    心得体会是反映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重要方式。这些范文展示了作者对不同话题的思考和总结,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心得体会的灵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

    大学职业规划书大全(19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接下来是一些职业规划范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指导。(一)前言:人生有许多转折点

    优质放射科心得体会(通用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特长和擅长,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准备。10.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示例,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工程工期延期报告(实用18篇)

    了解范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下面是一些写作范本的精选,希望它们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四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我公司承

    优质基层党建观摩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经历或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形成的个人体验和领悟的文字表达,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事物的理解,提升自我认知。我整理了一些优秀学子的心得体

    优秀记账户记账心得(案例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近年来,我国农村社

    防盗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清思绪,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第一段:近年来,社会治安日益恶化,

    优质父母赠与子女房产协议书(通用18篇)

    通过赠与,我们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发他人的积极性和勇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与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甲方(赠与人):×××(写明姓名、住址)。乙

    电子商务听课心得体会范文(22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让我们从问题看吧,我遇到的大学生

    最优合资公司股权协议(案例17篇)

    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公司总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范文吧。转让方:________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