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这是一份经过精心编写的三年级教案,包含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用学生熟悉的事引入课,为进一步感知上、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二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面。
2、
小朋友,我家在8号门的左边,请帮我找一找,应是()号门。
3、
(1)小狗跑在最()面,
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4、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边走.
5、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
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6、
(1)小花是左边数起的第()个,右边数起的第()个。
(2)左边数起的第6个,就是右边数起的第()个,这个小朋友是()。
(3)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7、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8、
从右数起,丁一是第9个小朋友,这一排一共有()个人。
9、
(1)从左数香蕉排第(),它的左边是()。
(2)梨的左边有()种水果,葡萄在它的()边。
(3)上面共有()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
10、认一认。
左手号码()右手号码()。
11、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
玲玲住在桐桐楼下,
桐桐住在宁宁楼下。
玲玲家住在第()层,
桐桐家住在第()层,
宁宁家住在第()层。
12.(推断题)根据五名参赛选手(a,b,c,d,e)的话,给他们排名次。
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个人。
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面。
c:有两名选手比我先到终点,有两名选手比我晚到终点。
d:我不是最后一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三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
“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编排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研究表明: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应,建立起以下的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边是左手,右边是右手。儿童最早分出的是垂直轴的上边的方向,这是由儿童身体的垂直位置决定的;儿童对垂直轴下边的方向和对水平面两对方向(前和后,左和右)的区分则要晚些,其中对左和右的区分则比较困难一些。儿童一般在7岁左右,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所以教材把有关方位的认识安排在本册。
2.根据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特点,提供丰富的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确定至少有三种形式:
(1)以自身为中心的确定。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儿童背靠着物体,说物体在他的后面。
(2)以自然标志物为中心的确定。即用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茶几在沙发的前面,电视在柜子的上面.
(3)以抽象的形式的确定。如用地图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在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如要确定一个站在对面的人的左右,开始儿童需要亲自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像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以此确定其左右。因此,教材以前两种形式为主,创设了适合学生操作的情境,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四
人教三年级下册p3-p8。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4、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
2、教学难点:快速辨别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吧,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那同学们有观察过太阳吗?(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
学生1:太阳是圆的。学生2:太阳每天从东边出来。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
师:(多媒体演示)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二、教授新课。
教学东、西、南、北。
师:我们看看学校的鸟瞰图。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什么面呢?请同学们回答一下。
学生:西面。
师:这位同学学得非常快啊!那我们再看看教学楼在校园的什么面,大门在校园的什么面。请大家举手回答。
学生1: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
学生2:大门在校园的南面。
师:同学们太聪明啦!都学得很快。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面向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向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学生们跟着念起来。)。
师:我们再看看学校的示意图。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大门在操场的下面,就是再操场的南面。我们再看下面的题目。
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老师对同学们的正确答案给予肯定和赞赏。
师:我们再看看天安门的布局,根据图读一读:天安门城楼在国旗的北面,人民大会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西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东面。(学生们跟着念起来。)。
接着老师又找学生回答问题。
师:我们再观察校园的鸟瞰图,餐厅在校园的什么角,存车处在校园的什么角,科技楼在校园的什么角?大家来想一想。
学生:餐厅在校园的西北角,存车处在校园的东南角,科技楼在校园的西南角。师:回答的太棒了!现在大家都可以作一个小小向导了。看谁愿意主动做小向导?(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对答案进行公布,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给予鼓励。)。
师:大家应该都喜欢去动物园吧!那我们来看看动物园的示意图。说出各动物场馆分别在花坛的什么方向。(学生们都踊跃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们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再看看街心广场的分布。请同学们回答银行、车站、公园、饭店各在街心花园的什么方向?(老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找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肯定和夸奖,对回答错误的同学进行鼓励,鼓励下次再接再厉。)。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懂得辨认方向了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五
5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3学生独立观察。
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2.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六
一、口算。
13-9=16-7=12-3=11-8=17-9=18-9=15-8=。
16-9=14-5=15-6=11-7=14-7=12-5=13-4=。
11-2=12-6=11-9=13-8=11-3=14-9=15-7=。
11-4=15-5=5+6=4+9=3+8=11-5=11-6=。
12-4=12-7=12-8=12-9=13-5=13-6=13-7=。
14-6=14-8=15-9=16-8=17-8=4+7=8+5=。
14-9-2=12-7+6=7+6-8=6+3+4=11-9+8=8+8-7=。
二、在()内填上“”“”或“=”。(6分)。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8分)。
12-()=64+()=1315-()=8。
7+()=10()-6=1211-()=7。
12+()=1314-()=85+4=()-6。
12-4=()-()=()-()=()-()=()-()。
13-7=()-()=()-()=()-()=()-()。
四、连一连。
6+739+6。
7-4135+8。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七
知识要点:
(一)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知道辨认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2.能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哪些方向是相对的。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3.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书:练习一第3、4题;)。
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书:练习二第2题。)。
5.并能看懂地图。(p4例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大本p1双基训练)。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做一做;p9做一做;)(大本:p3左边第1、2题;右边第1、2、3题;)。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大本:p5第1、3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八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的位置法关系。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解题的自信心。
明确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有条理的描述行走路线。
课件
(一)复习整理,建立知识体系
1.介绍指南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九
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本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创设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运动”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为教材中的“公园定向运动”的情境虽然来自现实生活的素材,但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故本节课笔者创设了“牧童指路”、“确定老师的家的位置、学生的家的位置”等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本课力图体现鲜明的教学层次性:导入时让学生在原有用“观测点”和“方向”确定位置的基础上,初步意识到确定位置时用上“距离”的`必要性;新授时又从探索物体所在观测点的方向、探索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三个层次组织教学;自学教材是学生对新授知识的自我检测;实践应用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渗透爱国、爱父母等教育。整节课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试图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的帮助,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并适时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重点:了解并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准备:投影、地图、量角器、直尺等。
1、投影出示“牧童指路”图让学生联想一句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面对诗人杜牧的问路,牧童关键要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创设“问路”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初步感知确定位置除了明确“观测点”和“方向”两要素外,如果加上“距离”就更好了。)。
2、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三年级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说出八个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4、以我们学校为观测点,让学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一下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5、任意找出一位学生,让跟他家是同一个方向的学生举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的家在一个地方,对吗?
(不对,这些学生的家有远有近。)。
6、师小结:
看来要具体地说清楚你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只说明方向还不够,最好还要说清楚什么才行?(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观测点、方向、距离。
(设计意图:许多学生的家在学校的同一方向,但他们的家却不在同一地方,再次让学生意识到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只说方向不全面,还要说清楚与观测点的距离)。
7、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观测点、方向、距离”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1、探索物体所在观测点的方向。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学生确定老师家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出示“老师家的位置”和“小明家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老师的家和小明的家各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都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4)引导学生想办法从方向上区分老师的家和小明的家的位置?
引导学生说出,要精确指明方向可以加上“角度”。板书:角度。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方位与四个正方位所形成的角度更加准确地描述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方向上区分在同在学校东北方向的“老师的家”和“学生的家”的位置,由原来的从大体上确定物体的方向,过渡到具体的说出物体所在观测点的角度,引出本节课的难点。)。
(5)投影出示角度。(老师家的方向与东的夹角是30°)。
(6)让学生试着加上“30度”,精确地说出老师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7)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师小结:“东偏北30°”和“北偏东60°”都对,但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夹角比较小的方位,所以说成是“东偏北30°”,而不说“北偏东60°”
(8)仿照说一说。
让学生精确地说出小明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北偏东30°)。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通过讨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探索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
(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要想知道老师家的具体位置只知道精确的方向还不够,必须知道老师的家到学校的距离。
(课件上从学校到小明家的线段被分成三等份,从学校到老师家的线段被分成四等份,每一份线段的长度相等。)。
3、确定物体的位置。
可以多找几位学生说说,从而得出“老师的家在学校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4千米。”
(2)让学生仿照“老师家在学校的具体位置”说说“小明家在学校的具体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让学生自主观察数学书第17—18页的内容,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的疑问。
3、投影出示网上下载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和“检查点”,渗透锻炼身体的意识。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
检查点就是预先绘在地图上的,当运动员到达检查点时可发现检查点的标志,参加者在标志上做记号,证明他曾到达该处。但检查点之间的路线却没有限制,通常两点之间的路线会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4、师小结:
如果你对“定向运动”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课后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也在我们这儿发展发展定向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从网上找资料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把本节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5、让学生合上教材说说1号检查点在起点的什么位置。
(1号检查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1千米。)。
1、独立完成第18页做一做。
(如果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教师可与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如,写“学校”在“小明家”的位置时,我要求学生先找出较小的那个夹角,这个角是“北偏东”,还是“东偏北”,明确较小角是“北偏东”后,就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小明家”的点重合,“0刻度线”与“正北线”重合,这样所度量的角才是正确的。再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在图上这一段距离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最后思考如何确定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1)教师出示地图,先让学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这些城市大约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在全班交流。
(3)让学生找一找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的位置,说说你父母在哪个城市打工,那个城市大约在黄山区的什么方向上,能否想办法算出那个城市离黄山区大约多远,让学生体会父母在那么远的地方打工的艰辛。
1、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确定位置的方法呢?
3、回应课初。
课上到这儿,面对诗人杜牧的问路,你认为牧童该从哪几方面给诗人杜牧指路?
(设计意图:呼应导入的情境,让学生明确确定位置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
1、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1: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导学)。
课前两分钟。
一、旧知铺垫、导入复出示学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小组合作学(互学)。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学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5、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p23第2,4,6,7题。
集体订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数的题目进行练拓展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十三
1.通过生活情境和同学的生活经验,让同学识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实际的数学活动,培养同学识别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会在实景中识别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识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识别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同学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同学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身的记录,完成学校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案大全(14篇)篇十四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