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有深度的思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这需要作者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积累。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赏析,欢迎大家一起欣赏和品味。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一
中国的传统佳节特别多,比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最隆重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热闹的春节了。我也格外喜欢过春节。
春节的习俗可多了,贴红红的春联,放很响的爆竹,拿平时没有的压岁钱,更有一大堆好吃的在后面等着我们。
记得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就起床了,拿起对联,用胶水整齐地沾在两边门框上,爸爸又将“福”字倒贴在门中间。姐姐还把亮闪闪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这些灯笼五颜六色,像一个个彩色的娃娃在玩游戏。做完这些有趣的事情之后,我们全家一起去外公外婆家拜年。进去后我就甜甜地说:“外公外婆过年好,祝你们长命百岁,身体康!”“真乖!”外婆笑呵呵地搂着我,还塞了一个红包给我当压岁钱。
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我和姐姐一起去小区的空地上放烟花。姐姐点燃香,让我把烟花柄抓住。她就把点燃的香轻轻的点一下烟花。这时候我就松开手,烟花像一条龙冲上天去,冒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有的像玫瑰,有的像菊花,还有的像牵牛花,灿烂极了。
春节这天真热闹,我爱春节这一天。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二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过春节,放鞭炮,收压岁钱钱,看民俗表演,等等,我相信好多小朋友都喜欢过春节吧,春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我喜欢春节的理由:春节家家都可以团聚,可以走亲访友,在一起谈笑风生,并且爸爸妈妈还有时间陪我一起玩耍。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
我喜欢春节的另一个理由:可以放鞭炮,我最喜欢放鞭炮了,以前每年我都会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鞭炮,虽然这两年不让放鞭炮,但是农村还可以放的,今年,我回姥姥家过了一下放鞭炮的瘾,哈哈。
过春节,小朋友们还可以收压岁钱,今年,我和爸爸去洛阳和大伯奶奶一起过年,除夕的'早上,我们都早早的起床,大家一起给奶奶拜完年,奶奶和大伯就开始发压岁钱了,我看奶奶给我的红包挺大,我觉得今年的压岁钱一定不少,等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这时开心,我想把我今年的压岁钱存到银行,等我买学习用品的时候,在取出来。
春节,让我久久难忘的节日,我喜欢春节。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三
嗨,大家好!我叫傅妤娴。今年重阳节正好是国庆节第二天,我是在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度过。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给外公外婆买礼物,赶往妈妈老家南通海安,一路上,妈妈叫我闭上眼睛休息。可是我就是激动地睡不着。
一路上有点堵,下午三点,我们终于到了海安,还没到家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一路飞奔回家。一到家,我就发现外公外婆,还有哥哥都在剥蚕茧,我也赶紧洗手帮忙。我拿了一板蚕茧,搬了凳子和哥哥坐在一起,学着哥哥样子,一个一个地把蚕茧拿出来。刚剥了不到几十个,手就起了倒刺,开始感觉到一阵疼痛。我看着外公外婆头也不抬忙碌样子,心想,外公外婆已经剥了那么多了,手肯定比我还疼吧!于是我和哥哥又增加了10板。婆婆看着我忙碌样子,笑着说:“哎呦,我家闹宝越来越懂事了”。听婆婆这样说,我更不好意思喊疼了,继续埋头,专心剥蚕茧。
我和哥哥合作,一共剥了许多板蚕茧。我们都累得腰酸背痛,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不过我很开心,因为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帮外公外婆分担事情了。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重阳节啊!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四
瞧!夜幕降临,正在大学里的姐姐,玩玩具的弟弟妹妹都纷纷赶去奶奶家过新年。没到奶奶家的门口,就听到爷爷的吆喝声:“快来吃团圆饭!快来吃团圆饭!”哇!有我最爱吃的红烧大黄鱼、五辛盘里菜散发着辛味、烤鸭看起来是我的美味佳肴、还有……千年万年的年糕。白年糕黏糊糊的,光看着就能让人流口水。我忍不住先夹了一块,咬了一小口。咦,怎么没味道?我只好把整块夹到嘴里,哇,那滋味美得让人说不出话来。妹妹看到我吃年糕吃得这么有味,也忍不住夹了一块,学着我的样子放进嘴里,咬了咬,“哇!好好吃哦!原来奶奶烧的这么好吃啊!”爷爷也夹了一点鱼:“果然是名不虚传!真是太好了!”“有嘛?有嘛!”奶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说的鼻子都变长了!”“哈哈,哈哈!”“呵呵呵!”全家人聚在饭桌前,有滋有味地吃着,夸夸饭菜,说说家常,互相问候,互相祝福,屋子里洋溢着无限的幸福和满足。
春节里不但又好吃的团圆饭,还有好玩的放烟花活动。吃完团圆饭,我和弟弟妹妹们,还有姐姐一起来到广场上放烟花。姐姐拿出了“小金鱼”,拿着“小金鱼”那细细的头,用力往地上一扔,发出了“啪”的响声,还绽放开了小火花,吓得弟弟妹妹们躲到一旁;弟弟拿出了“战斗机”,刚一点燃“战斗机”,战斗就就在地面上飞快地旋转,周围射出光圈,没过一会儿,就飞上了天。“战斗机”像真的战斗机一样在空中飞舞,就像巡逻、保卫者我们的安全;妹妹点燃了“彩色喷泉”,它就像喷泉一样,喷出一束束流星雨来。周围发出一声声赞叹!
各种各样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一条龙在空中游;有的像一只竹蜻蜓飞在上空。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想:我买的新烟花一定比他们漂亮好几倍!我点燃了“大火花”,它直射云霄。过来一会儿,绽开了朵朵大红花。我看着自己放的烟花,别提有多自豪了。
我们跳着,追着,跑着,欢声笑语还回荡在广场上空……。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五
大家知道的节日有很多,既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又有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这样的现代化国际节日,还有一些像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那样的特殊节日,等等。
但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要数端午节了!因为在那次端午节我学到了一门手艺-----包粽子。
记得在去年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去姥姥家包粽子。
我看见姥姥和妈妈她们先用水把手给洗干净,每人挑出了两片早已准备好的粽叶,再用粽叶窝成一个漏斗(不过底下是封口的)然后将泡好的米放到了粽叶窝成的漏斗里,又捧了一点水放了进去,接着又放了一颗红枣,最后用粽叶把漏斗的口包严,并缠上了线。
我看着看着忽然觉得包粽子很好玩,便说:哎,老妈!让我也包一个粽子吧!妈妈点点头给我了两片粽叶教我包粽子。
我学着他们的样子:窝漏斗、放米、放大枣、放一点水、封口。
但是,大人们包的粽子饱满极了,而我呢,骨瘦如柴。
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检查了一遍哈哈大笑,让我自己去看。
我看了又拆,拆了又看,拆了又做,做了又拆,在很多遍之后,终于发现我包的粽子下面的漏斗没封实,漏了一个洞,原来我在窝的时候不像大人们一样细心,没检查是否底下有漏洞,所以闹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话。
你们在做任何事时一定要细心,不要步我的后尘啊!
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期待着展示我的手艺。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六
1、让学生了解一般节日的习俗和特点,从实质上理解节日深刻的社会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及社会道德感。
2、让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节日吗?
二、指导学生习作。
1、游戏:看图片,猜节日。
2、指名说一说在众多的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师生共同评议,让学生明白说话要有顺序。
3、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说节日中难忘的情景,把这个情景说清楚。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4、出示一篇习作范文,集体评议分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
(2)我们听听这篇习作写的是什么?有什么顺序?
(3)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5、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都能按一定的顺序说,那么这个顺序可以是总分,分总,时间等等。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那么我们描写的情景会更生动,更具体.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1、注意强调写字姿势。
2、按一定顺序写,写出了节日中难忘的情景。
1、指名朗读自己的习作。
2、学生集体评议。
3、教师总评。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那么回家后把这篇作文写完整吧。
板书设计: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七
春节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守夜呢?关于这个习俗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习惯。
每当过年时,我都能在吃过饭后,便会呆在电视机前,边聊天边看电视,看一会儿就下楼放鞭炮,“守岁”后,就去睡觉了。
啊,春节,我爱你。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八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很多,比如:元宵节,端午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
中秋节就在农历八月十五,一到中秋节我就想起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我听妈妈告诉我,如果我们用手指着月亮就会没有耳朵。在这个时候我就偷偷指着月亮,发现我的耳朵还在,我就反问妈妈:“妈妈,你说的是真是假呀!”妈妈回答我:“这是一个传说呀!”
过了一会,我们一家人都回家了,妈妈兴高采烈的说:“今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吃月饼吧!”我们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好啊!”
这时,妈妈把做好的月饼拿出来,我一看,哇!好漂亮呀!妈妈把我最喜欢的口味拿给我。我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心里美滋滋的,月饼的形状很多,有圆形的,有花形的,还有五角形,美丽极了。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九
说到我最喜欢的节目,那便是春节了。我们这里的春节可热闹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可以让你开心得停不下来。
春节前,我们家家户户已经准备好了春联,春节一到,我们兴高采烈地把春联贴上。
年三十那天傍晚,人们已经杀好鸡鸭,宰好牛羊,准备了美味的饭菜,等待着自己的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一起欢欢乐乐地吃年夜饭。对于小孩子来说,见到你认识的亲戚朋友,只要你向他问了好,便能获得一个大大的红包了。
夜幕降临,人人穿上新衣服,去街上散步、去超市买年货。看,在这热闹的节日中,老人来了,和家人一起散步聊天;年轻人来了,带着家人一起买年货,谈着自己去年的收获;小孩子们来了,在这热闹的大街上,嘻嘻哈哈的光伏玩耍…。这时,天空中传来“呯”的一声巨响,并划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没错,烟花时刻来了。只见数不胜数的烟花飞向空中,形成一朵朵鲜艳靓丽的花朵。这无数的烟花,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些烟火照亮了天空,让黑夜不再那么单调。烟花不仅照亮了黑夜,也照亮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
这时在家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没错,他们在和家人一起看春晚。你看,春晚里的节目多么好看,场面多么热闹,让你沉浸在一派祥和喜乐当中。此时的人们一起欢呼雀跃,和家人一起欢笑,这时,整个中国都热闹起来了。
所以,春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充满期盼的象征!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春节又叫过年。过年,是中国人非常隆重的一个大型节日,外地的亲戚千里迢迢赶回老家过年,大人们放年假,我们放寒假长达一个多月,我们小孩可以尽情玩耍,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最重要的是又长大了一岁啦!
大年三十早上,大街上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树上还挂着彩灯,很多家的门上已经提前贴上对联和窗花,到处充满节日气息。我们全家人来到超市,买今天晚上需要的一些食材。超市里人山人海,货品琳琅满目,听超市里又放起了喜庆的音乐,听着音乐,精心选购,不一会儿购物车就堆积成了小山。就这样,我们居然把爸爸的后备箱都堆满了,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奶奶和妈妈一直在厨房忙碌着,用了四个小时,才把饭菜做好。期待已久的年夜饭终于开始上桌啦!第一道菜清蒸鱼,妈妈挑选的这条鱼非常鲜嫩,入口即化。第二道菜红烧肉,一端上来诱人的香味四溢,配合那酱汁更加鲜美。第三道菜粉条炒黄瓜,只见那粉条纠缠在一起,但黄瓜像没事人一样端正的躺在那里,静静等待着有人来品尝它。大家欢声笑语,高谈阔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完饭,奶奶告诉我们,过年一定要守岁,一直守到十二点钟后才可以睡觉。我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眼睛像涂了胶水一样一直黏在一起,睁也睁不开,但是为了守岁,为了提早收到压岁红包,我一定要坚持到十二点以后。终于熬到了十二点,我赶忙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奶奶把红包塞进了我的口袋,爸爸和妈妈见状准备赶紧逃,但是被我抢先一步抓住,赶紧给他俩拜年: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爸爸妈妈只好把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了我。还笑着取笑我:“看把你急的,都等不到明天早晨呀”!我对妈妈摆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这下可以安心的睡觉啦。
第二天早晨,爸爸把我从床上拎起来,说:“今天是大年初一,要走亲戚,把你的漂亮衣服穿上去拜年啦!”我故意挑了一件兜大的衣服去亲戚家拜年,不仅收到了很多红包,还得到了很多零食,简直是满载而归啊!
过年,小孩子不用上课,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零食,还可以拿红包,和小朋友们尽情玩耍也不用早睡。最后,还可以见到很久未见的亲戚,所以这就是我喜欢的节日——春节。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一
我最喜欢过节了,每一个节日我都喜欢。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但其中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为什么喜欢春节呢?当然是因为春节可以放寒假,还可以吃到各种美味佳肴,最高兴的事儿还是放烟花,收很多的红包。
我还是先介绍一下吃吧!
过年时,我们一家几乎每天晚饭都在别人家吃,或者是在饭店,所以每次吃饭,我都很开心。
放烟花是春节里的主要节目,大人每次放烟花的时候,我都会用双手捂着耳朵躲地远远地……等噼里啪啦的轰鸣声停止以后,我才探着脑袋出来。
有压岁钱,可是最开心的事儿了,每回春节时,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和妹妹出去拜年,长辈们就会给我们大大的纸红包,而纸红包里面装着的就是压岁钱,看的我眼睛都成了钱眼了。我收到的红包有很多,二百的,三百的,五百的……甚至还收到过一千的,收红包的感觉真好,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二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是元宵节,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正好妈妈买菜回来。妈妈看到我就说:“倩倩,今晚吃汤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吃过汤圆,而且非常好吃。我听妈妈说:“今天我们自己包汤圆吃。”啊,真是太好了,我到现在只是吃过汤圆,可是从来没有做过。
妈妈拿来一碗糯米粉,把它倒进脸盆里。然后妈妈又拿来热水瓶倒些热水到脸盆里,并且拿来筷子搅糯米粉。“妈妈能让我来和粉吗?”我迫不及待地说,我边说还边挽起袖子。没等妈妈回答,我一把抢过她手中的筷子迅速搅拌起来。
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最开心!我喜欢过元宵节。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三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春节里,大人们可以放短暂的假期,孩子们可以收到许多红包,游子们可以回家和亲人们团聚。
马路边的树上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有心形的,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各种各样,好看极了。大街上人来人往,个个手里拎着年货,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着倒“福”,寓意着“福”到了,代表着祥和与喜庆。
大年三十,我们回到老家,奶奶和妈妈在厨房里忙活了半天。终于,年夜饭端上桌。哇,好多好多的美食!红烧肉上盖了一层鲜艳的酱汁,鲈鱼在清水里泡着温泉,木耳和洋葱拥抱在一起,胖嘟嘟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娃娃的脸蛋……饭桌的正中央摆着一个心形的大蛋糕,蛋糕上放着两个用巧克力做的小金猪,猪的旁边撒着亮晶晶的白糖。爷爷发话了:“我们来碰杯吧!”每个人说着祝福的话语,整个屋里欢声笑语一大片,真是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我们开始守岁啦!守着守着,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突然,12点的钟声响了起来,奶奶穿着大红袄走进了房间说:“发红包啦!”我们的睡意立刻没有了,一边给奶奶磕头,一边说吉祥话。我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红包,个个喜笑颜开。
放鞭炮了,大人们把炮点着,院子里“噼里啪啦”一片响声。烟花在天空中一朵朵绽放,美丽极了。之所以放鞭炮,是为了吓“岁”。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岁”了,但人们还遵守着这个古老的风俗。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家人可以在一起团聚,享受亲情。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四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首先我们先讲讲贴春联和挂灯笼吧,贴春联,可好玩了!首先,在春联的四个脚上贴上胶布,然后,抓住上面的两个角往门上贴。贴完之后再慢慢地贴下面的两个角。我试过一次,虽然好玩,但是非常难贴。
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吃年夜饭了,我的爷爷、奶奶、姑姑……都坐在了饭桌上。饭桌上的菜各种各样,看得我直流口水。而且家人们又说又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
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有的烟花像坚硬的铁树,有的烟花巷鲜红的梅花,还有的像洁白的雪花,个个都非常美丽。
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外婆那儿拜年。一到外婆家门口,我就看到了外婆在门口等候我,我一下车就对外婆说:“祝您长命百岁,万事如意!”外婆听了连声说:“乖!”听了这话我开心的笑了!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总是很热闹的!清早,我在睡梦中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我来到客厅,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准备着各种美食。我随着鞭炮声向窗外望去。哇!放鞭炮的人真多呀。楼下有许多大人和小孩,小孩穿着厚厚的棉袄,可是小脸还是被冻得通红通红的,但是这也遮掩不住他脸上的笑容。当大人们点燃鞭炮的时候,那些小孩就会捂着耳朵向远处跑去。当鞭炮放完的时候,小孩子们又聚成一堆,欢声笑语连成一片。(观察细致,棒!)。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只听见妈妈说“包饺子喽!”咦!包饺子?我也想包。于是,我从窗前赶忙跑到餐桌旁。妈妈揉好了面团,正在擀饺子皮。妈妈擀完之后。把和好的饺子馅端上了餐桌。只见妈妈手拿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夹了一些肉馅,轻轻地放在饺子皮上,然后一个褶一个褶地捏起来,包好的饺子,像一个个元宝一样,好看极了!这时,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包几个像元宝似的饺子。于是,我洗好手,抢过了一张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肉馅放在上面,先把左边捏好。呀,馅冒出来了。妈妈见了哈哈大笑起来:“右面漏了!”我赶紧去捏右面,没想到左面又露出了一点点。当我手忙脚乱地把左右两边都修补好的时候。这个饺子已经面目全非了,竟然像一块小小的石头。哈哈哈,哪有妈妈的元宝样。我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后来,妈妈轻声说:“包饺子时候不能心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又接着包下去。一个、两个、三个……我越包越好。不一会儿,一帘饺子就包好了。这时,爸爸回来了,还买回了好多年货呢。我和妈妈赶紧去接过来。
不一会儿,妈妈的饺子煮好了,桌上的饺子热腾腾的,。哇,妈妈还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呀!有香辣的小龙虾,有红烧排骨,有举着两个大钳子的螃蟹,还有我最喜欢的清蒸鱼……(这局里适当的加入了修饰词,美。)我们一家边看节目边吃起了团圆饭,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真是一个既热闹又快乐的春节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真的是让我难以忘怀。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
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赶来了,它先是金黄的金黄的,徐徐穿过那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钯变浅了,浅了,白了!它高傲地升起来了。它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烘托着充满温馨静谧的夜。我也置放在这月光之海中了。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双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愉到好处。
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中秋的月亮又大双圆?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了,所以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哦,我明白了,原来中秋节的月亮寄托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怪不得大诗人李白发出来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大词人苏轼抒发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我喜欢这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亮下,大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畅谈收获的喜悦,寄托对不能回家的亲人的祝福。而我在这意境中感受着亲人的关爱。祝所有的人中秋节快乐!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七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比如儿童节、中秋节、情人节等。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春节对于中国人,就如同圣诞对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除夕.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都不同,有饺子、年糕、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也就是要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人们会燃放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来庆祝这热闹的节日。尤其是午夜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我喜欢春节,还因为春节有压岁钱拿。这可是我额外的零花钱呀。不管是给的人还是拿的人都开心。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此外,亲朋好友拜年并互相祝福,联络感情,我觉得很温馨。这也是我喜欢春节的一个原因。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例如,有的贴年画、贴春联,有的祭拜祖先,有的舞狮耍龙,也有的踩高跷等。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喜庆气氛大概要持续到元宵节才会结束。
这就是我喜欢的节日。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八
春节期间,空气寒冷而温暖,太阳温暖,人温暖,心温暖。街上的年货琳琅满目,像走在惬意的天街。天街的人很忙,看起来也很忙。我觉得,他们和我一样,都在唱着新年的歌,心快活了。我最喜欢春节期间的烟火。
离过年还有好一会儿,我翻着日历问爸妈:“烟花买了吗?你买过春联吗?"如果不是我买的,我一定带他们去烟花店,挑最大的盒子,顺便捡一捆烟花棒。这是我童年时一种单纯纯粹的美。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放慢了忙碌的脚步,有几个亲戚和老朋友,一桌美食,一次聊天,烟火和一个家乡。在这个节日里,我有点激动、紧张和感动。我忘不了我最喜欢的烟火。小时候的除夕夜,喜欢趴在窗户上看谁家的烟花大,喜欢听谁家的鞭炮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响——心里暗暗对比。我家是最大最吵的。
晚饭后,夜空中升起一束烟花,像银河一样悬挂在空中,永远流淌。将军公园人头攒动,火花闪闪。邻居家的孩子点了烟火棒,蜷缩的是人间烟火。我牵着父亲的手,沿着乡间舒适的小路走着。两边房子的窗户都亮着,头顶的灯光也在绽放。劈啪声被月光接收,从棉花云里传出,特别好听。我抬头看着天空,所有的烟花,所有的火花,所有的幸福和努力,聚集成千上万个家庭,都属于中国人,简单而不平凡的春节。留在心里的光,伸手就能摸到;那个温暖的未来会一直守护着我们。
烟花映我脸,映千户人家,春节很美。
我喜欢节日(实用19篇)篇十九
今年第五年在家里过元宵节。走上阳台,只见小区里挂满了彩色的灯笼,行人们也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小区广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不时发出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可是今天我却不打算加入他们的游戏行列中,因为我准备趁着妈妈出门这会儿,包一回元宵,给她个惊喜。
首先,我拿出妈妈惯用的盆在里面放了半盆水,倒进面粉,学者妈妈的样子揉了起来。边揉边想:看了那么多回妈妈、奶奶做元宵,这点儿小事怎么难得倒我!可是水倒太多了,这一盆面粉都捣成浆糊,根本揉不起来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只沾一点儿水,一边揉一边再一点儿一点儿地加水,终于慢慢地把面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然后我学着妈妈的做法再揪出一个个小面团。接着就可以真正开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一看见我的脸,还没来得及夸我就笑开了怀。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抬头一看镜子,“啊——”我一下子冲进了洗手间。原来,我脸上也沾满了面粉。等搓掉这些面粉,我的脸也羞成了一个红苹果了。
虽然闹出了个小笑话,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别提多高兴了。因此,我更喜欢元宵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