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教学计划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充分了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一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故事写了风娃娃在妈妈的鼓励下,积极帮助别人。他先是做了三件好事,后来却因为方法不当,给人们帮了倒忙。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明白道理;
2、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一)谈话导入。
1、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风娃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特别想去帮助别人。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去了许多地方,做了许多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风娃娃的脚步,去看看他是怎么帮助别人的。(板贴图片:风娃娃)。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朗读。
1、读懂段落。
(2)师依次提问以上四个问题,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读出画面。
(1)提问:风娃娃是怎么“吹”的呢?(深深地吸气、鼓起腮、使劲吹)。
(2)师范读,生做动作;
(3)想象画面,指名读。(板贴:读出画面)。
3、读出心情。
(1)提问:有了风娃娃的帮助,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指名读,体会水奔跑时的心情,读好“哗啦哗啦”;
(3)除了风车,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秧苗)读句子。
(4)秧苗的心情如何?猜猜它会说些什么?读出秧苗的心情。(板贴:读出心情)。
4、读出变化。
(1)提问:在风娃娃帮助风车之前,风车是什么样的?
(2)读句子,理解“断断续续”,读好“断断续续”;
(3)对比“断断续续”“哗啦哗啦”,感受变化;
(4)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语气、语速的变化。(板贴:读出变化)。
5、举一反三。
(1)按照上述方法,自由读课文的3-5自然段。
(2)指名读,相机指导。
(三)复述故事。
1、对比阅读,说说3-5自然段的共同点。
2、总结作者写作顺序: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任选一张图片,按照上述顺序,讲一讲故事;
4、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加上动作等。
(四)读懂道理,拓展知识。
1、默读第6自然段,找出风娃娃做的几件坏事;
2、提问:风娃娃只是做了这些坏事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省略号)。
3、说说生活中的风还可以做哪些坏事。
4、提问:听了别人的批评,风娃娃觉得委屈,妈妈是怎样告诉他的呢?
5、读句子,说理解,懂得“要换位思考”。
6、提问:风娃娃把妈妈说的话牢记在心,他又出门做了许多好事。猜一猜,会有哪些?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猜谜语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大家都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师:同学们都这么聪明,你们想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吗?瞧它来了(出示图片、课题)和他打个招呼吧。
师:看你们脸上笑眯眯的,一定是喜欢它吧,用高兴的心情再读读,读出你的喜欢。(学生齐读课题)。
师:可爱的风娃娃渐渐长大了,风妈妈可高兴啦,真希望他有所作为。
师:谁来当一当这位妈妈?指名朗读。(生1读)师:你真像一位妈妈。
(生2读)师:你说得真亲切,风娃娃肯定爱听。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很投入)师:你们那么鼓动他,风娃娃都迫不及待想做事了。
师:读了这句话,你现在最想知道些什么?启发梳理问题:“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哪些事?”
二、教师范读,了解内容。
师:让我们跟随风娃娃的脚步,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吧,你可要边听边动脑。教师范读,学生听得很投入。
三、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师:看到你们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想和风娃娃交朋友了,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利用卡片抽查自学生字情况。
四、利用插图,梳理课文。
看插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小树、吹衣服。
师:小朋友,发现了吗?其实课文的插图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呢!
五、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师:你们喜欢风娃娃做的哪件事?你认为哪些事是好事?哪些事是坏事?风娃娃做的好事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生答)?我们先读读他做的好事。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感悟内容。
师:感谢你的朗读。小朋友们,从他的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答)。
师:谁来读读这一句。(生读得比较慢。)。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慢?(生答)。
师:断断续续这个词,老师不是很理解,谁来帮帮我。(生答)。
师:是啊,由于风太小,风车有气无力地转着,抽上来的水时有时无,这就是断断续续,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再读读。
师:把你们看到的,想到的通过朗读来展示吧!(生齐读第一句。)。
师:想象一下田里的秧苗怎样了?(生答)。
师:是啊,秧苗可真焦急啊,风娃娃怎么做?
师:风车转起来了,可还不快呢,谁再来吹吹。
师:你觉得风娃娃吹风车时怎样?(生答)。
师:学学他的样子,吹一吹。
师:多么热心的风娃娃大家一起帮风娃娃吹吹。(齐读)。
师:在风娃娃的帮助下,一齐读。
师:刚才你读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请你再把句子读读,让我们也感受到高兴吧!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声感谢风娃娃。
2、师:吹风车这件事让你觉得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孩子(热心、乐于助人、懂事)。
师:还有哪件事让你也感到风娃娃是个热心的孩子(第三段)。
师:让我们跟随风娃娃的脚步来到河边吧。
3、师:轻声读读这一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看出人们很需要风娃娃的帮助?
师:纤夫们拉船是那么累,那么吃力,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生答)。
师:把你的感受放进句子读读。
师:风娃娃看见了,你觉得风娃娃当时的心情怎样?把这种着急送入句子读一读(用力)。
在风娃娃的帮助下,一齐读。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帮助啊。(生答)。
师:纤夫们会怎样感谢风娃娃呢?看看他们的动作,想想他们的表情。
师:风娃娃真是乐于助人啊,用我们的朗读声来赞扬他吧,齐读第三段。
师:小朋友,短短的功夫,风娃娃就连续做了两件好事,所以风娃娃心里怎么想的?你觉得风娃娃的心情怎样?(高兴地读读,激动地读读,自豪地读读)。
师:从他心理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他的想法是否正确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4、小结。师:今天,我们边看画面,边想象文字,边读文字边想象画面,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放到课文里去读,朗读的本领更大了,老师要恭喜你们。
六、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三
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读写生字;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不是有用的道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责怪、很伤心、抽上来、断断续续、无影无踪、高兴极了)。
读词语,知道和“吸”相反的是“呼”;理解“纤夫”。同桌互读词语。
3、分行出示生字:抽示筝伤踪责。
续夫汗吸极。
指名读第一行,读这一行你有什么发现?区分平、翘舌音,齐读。
指名读第二行,有两个字特别像?(吸极)。
4、写字指导:吸极。你发现什么?书空右半部分;师范写;生练写,评议。
1、风娃娃长大了,出示图,风妈妈让他去做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读好风妈妈的话:自由练;指名;齐读。
3、自由读2――8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去做了哪些事情?
4、指名说,板贴卡片: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5、给风娃娃做的这几件事分类,并说理由。(其中吹风车、吹船帆是风娃娃做的好事。)。
6、选择风娃娃做的一件好事或坏事练读;指名读,正音。
2、书写生字:夫号汗伤。
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生练写;评议;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比比组词:吸()极();夫()天()。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很多事,现在我们先去看看风娃娃给人们做的好事。
1、自由读第二、三小节,风娃娃来到田野和河边都看到了什么?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有关句子。
齐读句子,水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的?你觉得纤夫们怎么样?
2、看到这样的情境,风娃娃又是怎么做的?用“――”划出句子。
指名读划出的句子,出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
自由读句子,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很想为人们做好事。)。
3、在风娃娃的帮助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说,出示句子: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这几句话?练读;指名,评议;齐读。
纤夫们会怎样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指名说。
练写词语“表示”。学生自由写;评议。
1、引读第4自然段:风娃娃一下子就为人们做了两件好事,他觉得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2、风娃娃这样想对不对?自由读5、6自然段。
3、风娃娃使劲吹风,结果风筝怎么样了?指名说。
4、引读:看来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可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心里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力气就行。于是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你们想像一下,风娃娃这样东吹吹,西吹吹,还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坏处?
风娃娃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麻烦,怪不得人们都――责怪他。
5、齐读第8小节,你能告诉风娃娃答案吗?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多媒体、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释题:一讲到“娃娃”两个字,就给我们什么感觉?(可爱、有趣)是的,风娃娃也是可爱的,它既听话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字(多媒体出示:十二个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注重指导“抽、驶、示、筝、伤等翘舌音生字,“责、蹿”为平舌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内容。
1、开火车按自然段读课文,理解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哪些是好事?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学生汇报,板书:
(1)吹大风车。
(2)吹帆船。
(3)吹风筝。
(4)吹小树。
(5)吹衣服。
……。
3、找出能写风娃娃做好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5、风娃娃本想做好事,可是好心办了坏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朗读训练。
(2)风娃娃又来到……看见……他急忙……弯着、流着、喊着、一边……一边。
(3)狈缤尥蘅醇……赶紧……摇摇摆摆、翻起了跟头、无影无踪、伤心极了。
(4)彼仍然……吹跑了……折断了……都责怪……。
2、选择一部分朗读,并展示给大家听。
五、小结拓展: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想对风娃娃讲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内容:
1、复述课文内容。
2、朗读词语。黑板出示:表示、表达、纤夫、指示、流汗、吸引、信号、号子、伤害、伤天害理……)。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
1、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断续续地流着。
2、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谁能来说说“正在”表示什么意思?
3、同学们真棒,那我们用“正在”来造句。
5、有谁能读一下这句话吗?
6、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表达了风娃怎样的心情?
师: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不住是什么意思?谁能换一个词语?(不停)。
7、笑着不住地点头表示了风娃娃怎样的心情。谁能把他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8、朗读。
三、学生模仿品读下文,并发表感想。
四、写字指导。(略)。
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第四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风娃娃想为人们做好事,但是反而帮了倒忙。后来它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围绕着“娃娃”两个字做文章,首先设问:“一讲到“娃娃”两个字,就给我们什么感觉?”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回答“可爱、漂亮”等,在从娃娃讲到风娃娃也是那么可爱——乖得可爱,也傻得可爱。然后再通过问题:“课文哪些地方看出风娃娃乖得可爱呢?哪些地方看出风娃娃傻得可爱?”以此引导学生们读课文。
从学生的体会看出,这堂课的教学是较成功的。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五
二通过朗读能悟出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别人是好的,但应该要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不然可能适得其反。
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与气象有关的有哪些吗?
风、雨、闪电、打雷等。
过度:课文中到底写了风娃娃的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要把字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并多读几遍,还要把句子读流利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问:课文写了风娃娃的什么事?
生:简单概括全文内容。
1、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生词:
容易责怪。
指名读,并理解。找出相关句子。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1)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2)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指明朗读这两句话。
指导朗读,读出风娃娃两次不同的心里活动,产生不同想法的心情。
问:读了这两句话,你心里有疑问吗?
学生质疑。
预设答案:
为什么第一次风娃娃觉得帮助人们做好事很容易,而第二次这个想法却改变了呢?
为什么风娃娃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想法呢?
指名读课文的2、3两小节。
找到关键词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吹去一下子转得飞快。
他帮助了谁?秧苗,你看他帮助了别人,他自己也感到了快乐,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那谁能把这段话读好?指名朗读。
过度:你看风娃娃只化了一些力气,就帮助了秧苗,让秧苗喝了个痛快,所以风娃娃想:(引读)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4、风娃娃还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让他感觉到只要有力气,就能很容易的帮助别人。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这位小朋友读得非常好。老师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因为这里纤夫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拉,他们拉不动。顺便理解:学生自己理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们特别需要什么?
生:需要别人的帮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需要帮助。
好感谢你的回答,非常精彩。
你看,正在这个时候,风娃娃来了,谁来把这一段读好了?
指名读。
过度:正因为风娃娃的及时帮助,使纤夫们很快就把船送到了该去的地方,还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所以风娃娃想:(引读)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5、那风娃娃后来为什么又很伤心呢?看看他有做了哪些事?
学生自由朗读5、6、7自然段。
指明回答问题(用自己的话回答)。
理解省略号,还省略了什么呢?你能在补充几个吗?
学生回答。
5、他还是在帮助人们做事情啊,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板书:责怪。
指名回答:
用“因为~所以~”来概括。
齐读5、6、7、8自然段。
学完了这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感谢责怪。
需要帮助不需要。
高兴伤心。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六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对比进行描述的方法。
4、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通过对比进行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否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刮风的天气吗?说一说你看到的刮风时的情景。(课件1)。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生字,巩固生字的读音。(出示生字卡片)。
5、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表号吸极穿服漂(课件2、3、4、5、6、7、8)。
三、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
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关于风的知识。(课件9)。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课件10)。
二、详解课文。
1、读第2、3、4自然段段,想一想: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课件11、12、13、14)。
2、这时风娃娃心情怎样?是怎样想的?(课件15)。
3、读第5、6自然段,想一想: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这次还和上次的结果一样吗?(课件16、17、18)。
三、再读课文,把风娃娃做的好事和不好的事进行对比,想一想:风娃娃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还责怪风娃娃呢?(课件19)。
四、作业:画风,自己想一想,如何表现出风的姿态?
板书设计:风娃娃。
好的愿望:吹大风车不好的结果:吹跑了风筝。
吹帆船吹倒了小树。
对人们有利吗?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七
1、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指导学生口语表达:
1、用“一边……一边”、“有的……有的”等练习说话。
2、模仿第二、第三自然段练习口语表达。
1、诗《风》;
2、图片或cai;
3、生字卡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古诗猜谜导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
标出自然段;
认识生字,练习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同位互认生字;
互读课文。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中哪些地方不好读?
书中的风娃娃做哪些事?
在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时候的风娃娃,教师相机补充有关风的知识。
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讲清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干了什么,结果怎样)。
第二课时。
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图1,风娃娃做这件事你喜欢吗?你能用朗读,也就是你的声音告诉风娃娃吗?
2、出示图2,谁知道纤夫是干什么的吗?
纤夫拉纤可把巨石磨出深深的凹槽,他们多盼望风娃娃帮忙啊!我们边做动作;读一读吧!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出示图3,风娃娃还做了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让我们轻轻地告诉它吧!齐读5、6、7自然段。
1、配音齐读课文,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风娃娃?(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2、我们有没有办法让风娃娃为人们多做好事呢?(借鉴第二、三段的表达指导让学生表达)。
第三课时。
复习巩固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卖丝线:续。
口是吸,吸气与呼吸。
木是极,南极与北极。
二人:夫。
天旱只剩三滴水:汗。
二人使力上医院:伤。
无人不是债:责。
……。
指导书写。
学生一边用铅笔描红,嘴巴一边数笔顺;
注上拼音;
组词练习;
学生常规练习;
教师重点指导,表—吸(极);
(“”不在竖中线上;“”多练几遍)。
作业:书写夫、表、号、汗、伤、吸、极。
1、长时间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和写字能力的培养的实效得到体现。课后调查,全班除2人外,均能记住本课生字,课后书写作业,最快15分钟完成,除4人外,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教师的立脚点正确,在集体备课中,发现学生能较好的读懂课文,把立脚点放在语言训练上,第二课时在学生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第二、三自然段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表示训练:
(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怎样做——做的结果怎样——心情。
教师首先提供思路,学生稍做思考。
张子雍:风娃娃来到一个(扇)窗户前,看见一个(串)风铃,风娃娃使劲吸口气,朝风铃一吹,风铃就铃铃响起来。风娃娃笑了。(屋子里的小朋友也会很开心)。
余睿洋:在医院里,一个人生病了,很难受,风娃娃看见了,轻轻向窗台的鲜花吹了一口气,花香吹到屋里,病人闻着花香睡了。
多美的时刻,多懂事的风娃娃呀!——我被感动了。
王泽宇:在夷陵广场,一个男孩在玩纸飞机,风娃娃看见了,吹了一口长气,纸飞机飞得好远。小男孩高兴得叫了起来。
张炅垠:在公园里,一个人在放风筝,风筝怎么也飞不起。风娃娃看见了,赶快吹了一口气,风筝一下子飞得好高,放风筝的人可开心了。
刘千:乘凉……。
杜篆:帮助穷人……。
……。
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会表达?教师的指导到位了。表达的的空间给学生了,我们学生表达会让教师感动。
3、人贵有自知之明。本节课不足在于过于追求环节的完整性,整节课因为缺乏跳跃而没有激起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另外,座位安排过挤,而省略学生活动的环节。由此得出的启示是:无论上什么课,“心”要更自由,学习过程要更多站在学生角度去安排(设计)。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八
五年级小练笔与寒假结伴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瞧,她们把世界“打扮”得多漂亮啊!她们给大地铺上了白白的地毯;她们给树木穿上了雪白的棉袍;她们给屋顶戴上了洁白的礼帽……多美啊!我望着这漫天飞舞的“白色小精灵”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饭后,独自一人欢天喜地地跑到雪地上,尽情的嬉戏。我把双手从温暖的口袋里伸出来,小雪花静静地落在我的手心里,我仔细地看了看,果然如书上说的一样是六边形的。房檐下挂上了一根根水晶般的小冰笋,小冰笋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各种颜色,美丽极了。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
耳边传来一阵嬉笑声,只见一群小朋友打打闹闹向我走来,树上的雪花被他们欢快的笑声打动了,纷纷从树上落下,我也禁不住捏起一个雪球向他们扔去加入他们的队伍。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九
风娃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我班学生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他们的知识面宽,对自然现象很感兴趣。经过一年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1、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应充分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表演兴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难点:第二小节的教学,吸字的笔顺。
课件。
一.复习导入。
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pt:无影无踪汗水高兴极了风筝表示行驶责怪伤心(3人)。
ppt:踪汗极筝示驶责伤(3人)。
3.还有几个生字娃娃呀,特别调皮,瞧瞧他们藏在哪儿了。
ppt: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缓慢)。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快速)。
4.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
a:1。是谁使风车变快了呀,它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翻开书,仔细地读读课文,把它用横线划出来。
ppt: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板大风车)。
(1)谁来模仿风娃娃做做动作。
(2)为什么“吸”是口子旁呀?
(3)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对呀,风车快起来了,水向田里流去,结果怎么样了呢?
ppt:让我们再来到田野,给这动人的画面配配音。齐读第二段。
b:1。风娃娃还做了什么好事呢?你们能自学第三小节吗?看老师的自学要求,同桌合作交流。
ppt:第二幅图自学要求:
(1)看图说说。风娃娃又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怎么样?
(2)读读课文,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ppt: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真辛苦的纤夫呀,谁再来读读。
2.哎,真辛苦,老师听了,也正想去帮忙呢?那我们那么热心的风娃娃看见了,它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
ppt: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板吹帆船)。
多么热心的风娃娃呀,谁再来读读。
3.经过风娃娃的帮忙,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4.(1)纤夫们呀,十分感谢风娃娃,他们又会对风娃娃说些什么呢?
(2)谁能把纤夫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1。秧苗在夸风娃娃,纤夫们也在夸风娃娃,风娃娃呀乐坏了,它呀,得意洋洋起来了,这时他又是怎么想的?谁来读读。
ppt: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2.多得意的风娃娃呀。/多开心的风娃娃呀,老师听了你的朗读,也分享到你的快乐。
d:1。是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行呢?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呢?自己学习第5、6、7小节。
谁来说说(板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ppt:第三副图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2.这么危险的风娃娃,被风吹呀吹呀,不一会儿......
ppt: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
3.多么伤心的孩子们呀,可是风娃娃仍然......
ppt: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段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指导朗读。
4.风娃娃还会做哪些坏事呢?谁来说?
5.风娃娃呀,可能还做了这么多的坏事。
6.听了人们的责怪,风娃娃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谁来说说。
ppt: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7.对呀,起先风娃娃是认为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是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行呢??谁来帮帮他。把风娃娃脑中的这个问号变成句号。
8.对呀,风娃娃这是好心办了坏事。(板好心办了坏事)做好事呀,光有美好的愿望还是不行的,还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9.如果你在风娃娃的身边,你会告诉他怎么做才对人们有用呢?
ppt:我对风娃娃说:
三.指导书写:
ppt:吸,极。
1谁来叫叫这2个生字娃娃的名字。
2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吸极很像)。
3你喜欢哪个字,就选哪个字来提醒其他小朋友,这个字哪一笔需要注意。
ppt:我要提醒的是。
4ppt:“吸”笔顺。
师范写。
5现在请小朋友把这2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吧。生描红仿写。
6展示修改。
板书设计:
风娃娃。
好事:吹大风车。
吹帆船。
好心办坏事:吹风筝。
吹衣服、吹小树。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十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
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十一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自由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设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读读学习伙伴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通过让学生体会、感受、评价、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做好事:吹风车吹帆船(可爱)。
好心办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小树(傻气)。
风娃娃课文教学设计(专业12篇)篇十二
1、老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猜猜它是什么?(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指名汇报,随机出图: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3、风娃娃做的这些事中哪几件是好事?(吹风车吹帆船)哪几件是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细读课文,分块研读。
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
(一)渗透预习提示,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吹风车)。
1、让我们随着风娃娃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看看吧。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风娃娃在田野里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一句。(出示课件:句子)。
3、这一切被风娃娃看在了眼里,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第二句(出示课件: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深深地”是怎样地吸?“使劲地”又是怎样地吹?你能来表演一下吗?请一生表演——自由表演——师读生演。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同学们读得真棒!)。
4、这时有了风娃娃的帮助,奇迹出现了!结果怎样呢?指名朗读(出示课件:句子)从哪可以看出风娃娃的作用大?(转得飞快奔跑着喝足了水)。
5、如果你是一棵秧苗,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6、风娃娃听了你们的话,可高兴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二段吧!
(二)根据预习提示,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吹帆船)。
预习提示:1、风娃娃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3、结果怎样?
(刚才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先说一说风娃娃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再说一说他是怎样做的?最后说一说结果怎样?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读第三段。
2、提问:风娃娃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出示课件:这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些人在干什么?(拉船)我们把这些拉船的人就叫纤夫。看了这些人后你有什么感受?(累辛苦)。
3、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明他们很辛苦,指名读一读。(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出示课件:句子指导朗读(读出他们的辛苦)。
4、风娃娃是怎样做的?读句子出示课件:句子急忙你能换一个词吗?(立刻马上飞快)指导朗读(读出着急的心情)。
5、结果怎样?指读后出示课件:句子。
6、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你们喜欢风娃娃吗?(喜欢)让我们一起带着对风娃娃的喜爱来读读吧!
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
1、出示课件——预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5——7自然段。
2、汇报:先读5——7自然段,再逐题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风娃娃又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人们得多高兴啊!是这样吗?你怎么知道?(人们都责怪他)风娃娃听了怎样?(伤心)。
4、总结板书:当他做好事时,人们很高兴,风娃娃也高兴。板书:高兴当他做坏事时,人们责怪他,风娃娃很伤心。指导书写“伤”
四、总结全文,理清道理。
1、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看,风妈妈来了,她对自己的孩子说了些什么呢?出示课件:句子并齐读。
五、作业。
搜集有关风的资料,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
(图)吹风车。
好事高兴。
坏事(图)坏事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