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的语言质量高,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以下是一些写作大赛的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精彩。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一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积极响应“敬老月”活动的号召,湖口县老龄委向全县各界人士发出敬老爱老倡议:
一、孝敬父母长辈,尽一片孝心。要理解长辈的不易,对他们一生的辛苦操劳心存感激,尽自己所能向长辈尽孝。常回家探望父母,给老人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陪老人多聊聊天,做做家务。常打电话问候长辈,让长辈感受到来自晚辈的爱和温暖,做孝顺儿女,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华夏五千年的孝亲敬老美德。
二、关爱身边老人,办一件实事。礼遇敬重身边老人,热心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要以儿女之心善待身边的老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辛苦付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勤关怀,多问候,当身边的老年人需要帮助时要及时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展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三、开展为老服务,献一份真情。带感恩之心,积极参与为老志愿服务。主动帮助孤寡、贫困、残疾、高龄和空巢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深入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家庭中,帮助老人整理内务、烧水、做饭,尽一己之力为老人奉献爱心,让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以实际行动创建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经营。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真心敬老,用心助老,以一颗赤诚之心,报答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全社会的老人。
祝全县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倡议人:
20xx月xx日。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二
下午上完课后,张老师布置了周末语文作业,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在重阳节里孝敬长辈。于是,在回到家之后,我就给远在遂宁的外婆打了电话,问候了外婆的身体情况。打完电话后,我又想:既然说重阳节既要插上茱萸,又要登高,可这些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重阳这个大节又是怎样来的呢?为了解开这些我心中的谜团,我刻不容缓地打开了电脑,查起了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与其它节日一样,也有一个传说:在东汉时,有一个住在汝河叫瘟魔的恶魔,只要它一出现,就会死掉很多人。在一场瘟疫中,青年恒景的父母双双丧命,就连他自己也差点死去。后来,他告别了乡亲与家人,出去访仙学艺,最后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名仙长并其为师,学习了降妖剑术。一年后的九月初八,仙长给了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以及避邪的方法。在九月九日前坐仙鹤回家并杀服瘟魔,为民除害。九月九日清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一座山上,给了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作好了准备。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但它刚到山下同,便戛然而止,脸色大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当我看到重阳节的来历与传说时,不由得呀然一惊,没想到这重阳节还有这样的故事,真是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不过,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千古名句原来就是因为重阳节而得名的啊!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过去了,但今年的重阳节与往年大不相同,那就是因这在今年的这个重阳节里,我了解了许多从不知道的事,这些知识一定会让我受益非浅的。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三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歌诵那些孝亲敬老的.孝子,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一篇篇动情的乐章,一首首感人的诗歌。但我觉得尽孝并不是无私奉献的美德,而是一种人之常情,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没有任何虚幻色彩。
在寒冷的冬天,风在上空盘旋,四周一片苍茫肃静。在风雪的掩映中有两个身影显得越发弱小。那是我和姥姥。姥姥步履蹒跚地向前走着。我搀扶着姥姥的手,一步一步向前挪。一边走,一边拍打姥姥头发上的白花花的积雪。姥姥用温柔欣慰的目光看着我。我觉得自已猛然间变得异常高大圣洁。那是因为在我的胸脯之间有颗灸热的孝心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即使别人给予你一点一滴的恩情,也要涌泉相报,而父母则是养育之恩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让孝心永存!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特别爱读历史书,发现许多皇帝的谥号前都加有一个“孝”字,特别是汉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体现出孝道在中国古代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形象地描述了母爱的博大和无私,父母对儿女的奉献是不图回报也是难以报答的。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颖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颖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请允许我将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一个小官在美食面前都没有忘记老母亲。颖考叔的故事让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龄人,现在的许多孩子看见美食,很少会想到父母。
用经济上的专用语说,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是一种“投资”,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对我们的“投资”多,我们对父母的“回报”少。这是一种“逆差”,既然是“逆差”,为什么父母还要“投资”呢?因为它出于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面对这种无私的爱,有一部分人竟然无动于衷。
一本书上说: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层次,尊亲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弗辱其次,能养最低。现在有些人对父母“能养”都不能做到,更别说尊亲了。这样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钱有势而忘了本的人;一种是“少壮不努力”,长大后还需要父母来养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长大后方能为父母撑起一方晴空。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四
天下最伟大的爱,是母亲的爱。每一个母亲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一颗最虔诚的心,隐藏着一种真挚的爱。
我的妈妈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头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这也许是她劳累一生的见证。
别的妈妈对自己的子女都很关心,我的妈妈也不例外。
记得那是冬天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天正下着大雨,我上楼梯的时候,觉得头重脚轻,一到家,便倒在床上。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来,见我躺在床上,摸摸我发烫的额头,看着我痛苦的神情,又望了窗外的大雨,二话没说,披上雨衣背着我向医院走去。一路上,风雨无情地向我们袭来。到医院后,妈妈给我挂了号,医生给我打了针,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妈妈正坐在床边。见我醒了,妈妈终于露出了笑容,我望着妈妈湿漉漉的衣服和头发,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妈妈像个辛勤的园丁,辛苦地培育我。妈妈为我操心和辛劳,不断地鼓励我,只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总之,妈妈为我付出的心血和爱,是难以形容的。我要努力读书,孝敬妈妈。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五
妈妈非常孝敬爷爷和奶奶,奶奶家离我们家很远,坐车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虽说日常没有时间照顾二位,但是妈妈还是尽到了孝心。
妈妈的个子不高,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乌黑亮丽的头发,头发之间还镶嵌着一丝白发,淡淡的眉毛下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长着一张会说话的嘴,她有一双神奇的手,不管拉鞋垫,织毛衣,做手工,都做得特别漂亮。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曾经获过许多奖状。
记得有一次,爷爷和奶奶的身体不太舒服,一到冬天,他们的胃特爱受凉,爷爷和奶奶就要吃一些羊肉来暖胃。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羊排骨,买完后,洗干净,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倒在锅里用小火慢慢的炖,就这样香喷喷的红烧羊排骨就做好了。爷爷和奶奶吃的特别开心。有时候,妈妈专门买来精致的羊肉和新鲜的羊肠,做羊肉香肠,羊肠太细很不好灌。于是,妈妈很小心翼翼的灌,花了好长时间才灌好。灌好之后,再用新鲜的松树枝来熏羊肉香肠,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气味。妈妈还自制羊肉干和牛肉干,把这些做好的食物找人送到爷爷和奶奶的身边。这样,他们就能随时吃到羊肉了。爷爷和奶奶高心地说:“真是一个好儿媳妇,除了给我们做吃的,平常还给我们零用钱。”
妈妈真孝顺老人,我要向妈妈学习。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六
从古至今,凡事都以孝顺为先。来评价一个人,首先就要看他对长辈尊不尊敬,孝不孝顺,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这不,我就为姥姥做了件好事――刷碗。
刷碗这个工作,说起来就是一件十分平凡的小家务,也是家家户户每天必须要干的活,但就是这一件小事,却能体现出我对外婆无限的爱。晚上,全家人津津有味的吃完了桌子上十分丰盛的饭菜后,都跑去干自己的事了:妈妈还是去“忠实”的守着电视机,而爸爸再多到书房去玩电脑,只有姥姥在饭桌前默默地收拾着碗碟。我心里想:学校不是都说要孝敬老人,帮助老人吗?现在,就该是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吧!“恩!就怎么办!我要帮姥姥刷碗!”我想完后,自己喃喃的说道。说干就干,我立马跑到姥姥身边,拽拽姥姥的围裙,笑着说:“姥姥,我帮您刷碗吧!”姥姥用慈祥的眼神看着我,和蔼的说:“好啊!婷婷懂事了,知道帮姥姥干活了!”说着,姥姥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我随姥姥来到厨房,对姥姥说:“姥姥,您歇着吧!这里交给我!”姥姥点了点头,出去了。我挽起袖子,系上围裙,为自己鼓着劲:“开工喽!”我先把盆子里接上水然后把把所有的碗碟用清水过一遍后,再清洁棉上倒适量的洗洁精后,把碗碟的油渍在用清洁棉刷干净,最后换一盆清水把盘子和碗都一一冲洗干净,就ok了!看着自己洗出来白白净净的碗碟,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时,姥姥进来了,看见我的劳动成果十分开心,姥姥拍拍我的肩膀,兴奋的说:“哈哈!我的小婷婷真厉害呀!一个人洗了这么多碗,还洗的这么干净,替姥姥分担了家务,值得表扬哦!”我听了更加高兴了!
看!孝顺老人就这么简单!不要把这件事想的太复杂,要知道在平常的小事中更能体现出自己对老人的爱!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500字:学会感恩孝敬父母作文550字。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正因为感恩那么重要,美国总统林肯才会规定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既然感恩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感谢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我生命,使我来到了人间,长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对父母的感恩不仅在母亲节、父亲节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帮母亲做家务,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打一个电话都是不错的选择。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就是从你的所作所为上来孝敬父母。第一,你应该至少学会孝敬孝顺父母,就算不能寄些钱来孝顺父母,那也要从感情和精神上来孝顺父母。
第三,如果你一、二条都做到了,那你就要完成第三条:成为杰出的人才。这项任务必须从小时候开始努力,才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常怀感恩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幸福!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七
滔滔不绝。爷爷对我的爱是深厚而淳朴的.因为我爷爷没有文化,而且是一个重视教门的人,爷爷的信仰是坚定的.说实话,爷爷对教门的文化总是切而不社的学习。尽管他老人家已是年过花甲,但是对求知从来没有改变。现今爷爷又自学了汉字,这是在爷爷同龄人中老人们都不具备的。爷爷对我的爱总是赤裸裸的体现在对我每一句话中.虽然唠叨是没完没了,但是我总是睁着两个大眼睛,像一个小娃娃一样听爷爷讲亲身经历过的事。尽管如此,但是爷爷的唠叨对我来说左耳进右耳出。
每当我想起爷爷我耳边就会重现那亲切的唠叨。他喜欢在吃饭时对我和哥哥讲一些学习的方法,并给我讲一些历史知识及伟人的事迹,并随时进行思想教育,让我和哥哥学习那些伟人的崇高品质。每当爷爷说那些事情后,才发觉自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才明白爷爷的唠叨中是包含许多道理的,时而仔细一想,还有那么点哲学的味道。当然,爷爷对我的.爱不在衣是住行上,而是体现在对我思想上的教育.爷爷,您知道吗?其实我以为我最尊敬的爸爸是您的“影子”,而我要当您的“镜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您对我的爱是深沉的,而我对您的爱却胜过您对我的爱。愿您身体健康,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文档为doc格式。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八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小编收集了孝敬老人的。
名言。
欢迎阅读。
1、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清)李毓秀《弟子规》。
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5、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6、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9、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10、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12、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16、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21、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春秋)《礼记》。
2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5、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7、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2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30、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
3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3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3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3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3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37、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8、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3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4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4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4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九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积极响应“敬老月”活动的号召,湖口县老龄委向全县各界人士发出敬老爱老倡议:
一、孝敬父母长辈,尽一片孝心。要理解长辈的不易,对他们一生的辛苦操劳心存感激,尽自己所能向长辈尽孝。常回家探望父母,给老人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陪老人多聊聊天,做做家务。常打电话问候长辈,让长辈感受到来自晚辈的爱和温暖,做孝顺儿女,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华夏五千年的孝亲敬老美德。
二、关爱身边老人,办一件实事。礼遇敬重身边老人,热心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要以儿女之心善待身边的老人,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辛苦付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勤关怀,多问候,当身边的老年人需要帮助时要及时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展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三、开展为老服务,献一份真情。带感恩之心,积极参与为老志愿服务。主动帮助孤寡、贫困、残疾、高龄和空巢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深入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家庭中,帮助老人整理内务、烧水、做饭,尽一己之力为老人奉献爱心,让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以实际行动创建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经营。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真心敬老,用心助老,以一颗赤诚之心,报答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全社会的老人。
祝全县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倡议人:
2016年xx月xx日。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
今天上午,爸爸接到爷爷的电话,电话中说是我奶奶全身都疼,还吃不下饭,让我爸爸带着她到职工医院看一下。
爸爸马上驱车带着奶奶去到职工医院,爸爸扶着奶奶到医生办公室,医生先让奶奶抽血化验一下,结果是红细胞远远少于红细胞的正常值的标准。把化验单拿给医生看,医生说:“这种情况要住院治疗才行呀。”可是今天上午没有床位了,只能等到下午再说了。
下午,爸爸和爷爷奶奶来到病房,那里的护士人员说:“正好,刚刚有一个人出院了。”奶奶放好东西,就开始输液,直到晚上7点多一点,我给奶奶打电话的.时候,还有两瓶水没有输完。我本来打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奶奶,可奶奶让妈妈在家里陪着我写作业,只让爸爸自己去了。
在此,我衷心祝愿奶奶的病能早一点好起来,同时我也要做一个阳光健康的好少年,让奶奶安心养病,不为我操心。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一
道不远人:孝敬老人道不远人:孝敬老人我对爷爷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同我老爸相比,爷爷的唠叨可以说是滚滚黄河之水——————。
滔滔不绝。爷爷对我的爱是深厚而淳朴的。因为我爷爷没有文化,而且是一个重视教门的人,爷爷的信仰是坚定的。说实话,爷爷对教门的文化总是切而不社的学习。尽管他老人家已是年过花甲,但是对求知从来没有改变。现今爷爷又自学了汉字,这是在爷爷同龄人中老人们都不具备的。爷爷对我的爱总是赤裸裸的体现在对我每一句话中。虽然唠叨是没完没了,但是我总是睁着两个大眼睛,像一个小娃娃一样听爷爷讲亲身经历过的事。
尽管如此,但是爷爷的唠叨对我来说左耳进右耳出。
每当我想起爷爷我耳边就会重现那亲切的唠叨。他喜欢在吃饭时对我和哥哥讲一些学习的方法,并给我讲一些历史知识及伟人的事迹,并随时进行思想教育,让我和哥哥学习那些伟人的崇高品质。每当爷爷说那些事情后,才发觉自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才明白爷爷的唠叨中是包含许多道理的,时而仔细一想,还有那么点哲学的味道。当然,爷爷对我的爱不在衣是住行上,而是体现在对我思想上的'教育。爷爷,您知道吗?其实我以为我最尊敬的爸爸是您的“影子”,而我要当您的“镜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您对我的爱是深沉的,而我对您的爱却胜过您对我的爱。愿您身体健康,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二
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清)李毓秀《弟子规》。
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5、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6、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9、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10、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12、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16、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21、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春秋)《礼记》。
2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5、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7、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2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30、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
3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3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3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3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3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37、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8、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3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4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4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4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三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8、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10、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2、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13、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1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清)李毓秀《弟子规》。
15、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16、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17、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1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1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20、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2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2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23、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2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2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3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3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弟子规》。
3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3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3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37、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
38、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
3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4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41、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4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4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45、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4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4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四
他们满脸的皱纹,但是脸上却挂着阳光般的笑容,他们有的活的那么小心翼翼,因为自己不受欢迎,因为自己“不中用”了。他们是老人。
他们显然不受人们的欢迎。因为他们老了,不仅不能干活,反而会成为儿女的累赘。但,记得有人曾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场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人是一道风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是陈红的歌曲《常回家看看》。难道它不是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吗?可前些日子,我在报纸上却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青年,吃、喝、嫖、赌,无论父母怎样劝告,都无济于事。最终,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他的母亲也被他打死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剧啊!
他们为子女,为后代奉献了他们的一生,老了,却得不到后一辈应有的关爱。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对老人付出应有的关心和照料,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孤独和无助。我们都要孝敬老人,让每一个老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让他们的夕阳依旧灿烂。
文档为doc格式。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五
我妈妈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妈妈,她就像阳光温暖他们,像清风让他们平静,像鸟儿一样陪伴着他们。
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乡下,放假,我们会去看看他们,我妈妈都很服从,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洗爷爷的脚,很尊敬他们,我也学会了尊敬老人,不像我爸一样,一回去就看手机,睡觉。有时,我觉得爸爸不是回来看老人的,而是回来冬眠的`,过年回去五天他就睡了三天,你说不是回去冬眠的是回去干嘛的。
有一次,爷爷脚痒了,妈妈听了一下跑到厕所,回来手中就多了一盆水,我想:“呀,妈妈接水接得好快呀!”想了一下,我妈已经开始给爷爷洗脚了,洗完之后,房子里马上不臭了,爷爷的脚不臭了,爷爷给妈妈一个红包,妈妈还不要呢!我一定要向妈妈学习。
还有一次,妈妈出去工作,奶奶高血压的病犯了,我一打电话给妈妈,妈妈马上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回来了,因为她坐车,一回来就打车把奶奶带去了医院,晚上才回来,妈妈说:“奶奶住院了。”这天她一夜没睡好,一直想着奶奶,我想:“看来妈妈对奶奶才是真孝顺,后来几天妈妈过的也不好,因为奶奶还在医院,妈妈天天去医院,天天一人回来,我也担心起奶奶来,有一天,妈妈收到一条短信,她说:“太好了,奶奶可以出院了!”听了,我也很高兴,妈妈、我、爸爸、爷爷一起坐上车,向医院驶去,我可兴奋极了,当然了,我奶奶出院了,谁会不高兴呢?去接了奶奶之后,我马上给奶奶讲这几天发生了什么,我越讲越兴奋,奶奶也越来越迷,她很感谢妈妈这么担心她,给了妈妈一个百元大红包,我在一旁开玩笑说:“妈,分我点,去买手机。”大家全都笑了。
我知道妈妈多么服从,多么尊敬、多么尊重、多么关爱、多么爱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要向她学习。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六
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4、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5、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6、惟孝顺,可以解忧。——孟子。
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8、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9、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0、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1、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12、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1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15、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7、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8、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9、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2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2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27、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9、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3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清)李毓秀《弟子规》。
3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6、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37、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孝敬老人的妈妈(优秀17篇)篇十七
今天是孝顺老人的节日——重阳节。百善孝为先,我应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呢?对了,我就做一盘香喷喷、金灿灿的煎鸡蛋来报答他们的恩情吧!
我先找到妈妈平时煎鸡蛋的平底锅洗干净,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小小翼翼地在碗的边缘敲破,再用两个大拇指用力地把鸡蛋壳拉开,“哗”地一声,蛋清和蛋黄像瀑布一样流进了碗里。我拿起筷子快速地搅动起来,不一会儿,它们就融为一体了。
接下来该煎鸡蛋了。我把平底锅放在火上,把一勺油倒进锅里,待油加热后,我把搅拌好的鸡蛋液倒下去。顿时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一秒,两秒,五秒……鸡蛋以惊人的速度在发生变化:开始平坦的鸡蛋液不耐烦了,它的身上鼓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像一个个肥皂泡,有的还“啪啪”地破裂了。渐渐地鸡蛋周围镶上了灿烂的金边,最后全身都穿上了金灿灿的外衣,形状也像一个大圆盘了。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铲子给鸡蛋翻了个身,不一会儿,鸡蛋另一面也变得金灿灿的了。鸡蛋煎好了,我把它盛进了盘子里,香气也早已弥漫了厨房。吃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