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师的工作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对于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教师们应该关注其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一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发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着力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培养想象能力、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双耳”“女字旁”“走之儿”3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前准备】。
小鸟标本、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子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了。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小鸟为什么要落在阳台上?结合第一张插图理解。
3?“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至5段。小组长带领大家朗读并讨论答案。
4?交流汇报:
(1)“我”看到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写“我”的想法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结合第二张插图理解)让学生找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悄悄地瞧、连忙拉住、轻声说、高兴地说。指导学生读“我”轻轻地说,高兴地说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我”是个有爱心的人。
(3)朗读课文,请所有像小作者一样有爱心的学生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2?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想得到赞美吗?你们能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小朋友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自由朗读,把“我”关心小鸟的经过有感情地读出来。
2?让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4?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3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语气。
5?出示没带标点的句子,先指名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朗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小组长带领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全班探讨记忆方法。
2?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3?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并选几个词说句子。
4?指导书写:
(1)认识3个部首“阝、女、辶”。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较难写的生字,老师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4)老师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二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台、丝、停、身、湿、羽、悄、啊、连、拉、指、拍、朝”13个生字;会写“衣、身、阳、妈、台、要、笑”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双耳”、“女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主的读书活动中,学会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情感与态度: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教育学生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
教材分析。
《阳台上的小鸟》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第二册。课文写的是“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这篇课文主要有三大特点:
1.文本内容“闯入”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鸟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文本内容和学生经验之问的“相似块”会孕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2.文本思想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纯真的童心折射着善良的光辉。热爱动物、关心弱小的愿望是童心中闪光的金子,这种意识一旦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碰撞,自然会进发出共鸣的火花、成功的火花。
3.文本形式“链接”了学生的想象世界。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述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又自然地腾出“空白”,给学生驰骋想象、发挥创造的天地,给学生表达感受、口语交际的空间。
学生分析。
一年级下期的学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只要稍加指导,对浅显的课文比较容易读懂。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会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喜欢、爱护小鸟,甚至是小动物。相信通过学习,他们能体会到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快乐。
教学理念。
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并实施教学策略,使学生想象与语言的发展同步,使学生“智商”、“情商”和“德商”得到提升整合。这是笔者设计本教案的指导思想。
教学活动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个性化地“补白”,是激活学生经验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结合经验回味,通过想象体验,从而沟通与作者的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评判他人的言论,质疑他人的观点,从而实现一定情境中的师生之问多维的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意识。这是笔者实施本教案的主要措施。
教学流程:
一、初读:激活经验,感知文本--明“空白”
1.情境刺激,唤醒经验。
(1)(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在空中飞翔着)小朋友,瞧,这只小鸟在蓝天的怀抱里自由自在飞翔,它多开心呀!它飞呀飞,飞到你的桌子上,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下雨了,小鸟赶快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躲雨。这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教学字词,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揣摩字义。
(2)同桌互拼生字,互谈记忆方法。
(3)全班交流生字新词的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练读课文。
(6)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补充说,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二、研读:放飞想象,体验文本--补“空白”
1.研读“看小鸟”的有关句子。
(1)研读有关句子。
(2)说说:如果你看到湿漉漉的小鸟,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第一次“补白”)。
2.研读“护小鸟”的有关句子。
(1)大屏幕展示:湿漉漉的小鸟焦急的叫声,以及东张西望的神情。
(2)躲雨的小鸟如果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的?(第二次“补白”)。
(3)读“我”阻止妈妈和对轻声说的话。
(4)妈妈为什么笑着点了点头?
3.研读“送小鸟”的有关句子。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鸟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好像在对“我”说什么呢?(第三次“补白”)。
(3)你喜欢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4)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鸟,想看看吗?(大屏幕显示一组美丽又活泼的小鸟)。
三、赏读:升华情感,丰满文本--无“空白”
1.自由读全文。
2.赛读全文。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台、丝、停、身、湿、羽、悄、啊、连、拉、指、拍、朝”13个生字;会写“衣、身、阳、妈、台、要、笑”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双耳”、“女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主的读书活动中,学会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三、情感与态度。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教育学生关心弱小、关爱动物、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激活经验,感知文本——明“空白”
生:我会用手来摸摸它。
师: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生:我会把它捉住,关进我家的鸟笼里。
师:那鸟妈妈该多着急呀!这样做好吗?
师:老师很高兴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小鸟,都愿意和它交朋友。
师:春天的脸说变就变。轰隆隆,突然下起了雨,小鸟赶快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躲雨。这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揭示课题《阳台上的小鸟》生齐读课题)。
师:请大家轻声地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拼一拼。并用笔圈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自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卡片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小鸟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想要吗?认真的孩子都能得到,看谁能正确读好它们。同桌同学互相拼读,并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兴趣很高,先同桌互相合作自学字词。老师再结合图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的方法大面积检查自学情况)。
师:你们想知道这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吗?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教师范读后,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那只小鸟好可怜,它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生:这个小朋友怕妈妈吓着小鸟,不让妈妈去阳台。
生:下雨了,鸟妈妈找不到小鸟,肯定会很着急。
生:妈妈笑着点了点头,是在表扬她孩子。
师:同学们真棒,才读两遍课文,就读懂了这么多,有的同学还能想象地说出课文中没写到的内容呢。
二、研读:放飞想象,体验文本——补“空白”
师:(图片展示)看,这只小鸟正用尖尖的小嘴,啄着身上湿漉漉的羽毛。(相机理解“湿漉漉”的意思)如果你看到了,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第一次“补白”)。
生:小鸟,你是不是找不到妈妈,回不了家呀?
生:小鸟,你别急,来我房间歇歇吧,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生:小鸟,你身上都湿了,让我帮你擦一擦,不然会感冒的。
师: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都想办法去安慰和帮助这只可怜的小鸟。
师:文中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在关心小鸟,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生(读):啊,可怜的小鸟!它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师:你们同情这只小鸟,老师听出来了。
师: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躲在一旁悄悄地看着它?
生:因为小鸟胆字小,怕陌生人。
师:是呀,小鸟都有点儿害怕着急了。如果这时躲雨的小鸟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的?(第二次“补白”)。
生:小鸟会想:他是不是想把我赶走,不让我躲雨呀?
生:他是不是想捉我呀?我得马上飞走。
师: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读读课文。(指名读小朋友说的话,一位学生声音响亮地读。)。
生(读):妈妈,小鸟在躲雨,别吓着它。
师:小鸟听见了,肯定被吓走了。
生:哈哈,因为他读得太大声了。
师:对,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能来试试吗?
生:轻轻地,小声地读。(学生自由练读后,又指名读。个个读得很有感情。)。
师:老师听出了你们怕惊动小鸟,如果能加上些动作就更好了。到书中找找表示小朋友的动作的词。
生:拉、指、说。(学生表演读)。
师:妈妈为什么笑着点了点头?
生:妈妈看到我对小鸟这么有爱心,心里很高兴。
生:妈妈在表扬我做对了。
师:可爱的小鸟好象听见了他们所说的话,这时,雨停了——。
生(读):我看见小鸟拍了拍翅膀,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噌”地一下飞走了。
师:小鸟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好象在对“我”说些什么?(第三次“补白”)。
生:谢谢你让我在你的阳台上躲雨,再见!
生:你没有欺负我小,而是很小心爱护我,你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好孩子!
师:这时小鸟的心情怎么样?
生:太高兴了,因为它可以回家了!
师:来,把高兴劲儿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很投入)。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什么呢?你喜欢他吗?
生:我会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你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好孩子,我要向你学习。
生:以后我也会向你一样爱护小鸟,跟它们交朋友。„„。
师:是啊,有了大家的关爱,鸟儿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活得多快乐。
三、赏读:升华情感,丰满文本——无“空白”
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常常把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比我们弱小的朋友。让我们在动听的鸟叫声中再读一读这篇课文。(自由读全文后,再赛读)。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四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3个新偏旁,“夕字旁”“双耳”“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指导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感情朗读,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情境,布置预习。
(一)初读:激活经验,感知文本。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瞧这只小鸟在蓝天的怀抱里自由自在飞翔,它多开心呀!它飞呀飞,飞到你的桌子上,你会怎么做呢?(播放课件)。
3.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阳台上的小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好生字“台”。)。
(二)带着问题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生词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识字。
[6.说说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用了什么办法?
7.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二、检查自学,展示交流:。
结合课文,认读生字词。
8、出示自做的生字卡,小组开火车读。
9.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
[结合学习新偏旁:阝(阳)女(妈)夕(外)。
女字旁----她、姓、妈双耳刀-----阳陈阿。
走之儿――过还边]。
10.同桌互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三.巩固练习,成果反馈。
1做“摘果子”的游戏。
2分组做“找朋友”的游戏。
3重点指导书写:身、家、要。
【板书设计】。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五
这学期,我改变了以前的那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阅读教学模式,而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提问和释疑。例如在教《阳台上的小鸟》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于是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为什么在阳台上?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在阳台上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阳台上的小鸟怎么样了?看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心里真是高兴!
孩子们心里充满了疑问,何愁他们没有阅读的欲望?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现在就请你赶快读读课文,看谁最先找出答案。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阅读状态,一段阅读思考时间后,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对那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张扬了个性,问题得到了解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因为他们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整节课孩子们学得很开心,很愉快。
1.《我是什么》课堂教学反思。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六
我一直在想: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课该如何上,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呢?课余谈论这个问题,有老师说,低年级识字是重点,课文内容浅显,不需要怎么讲,学生读会就可以了。对这种观点,我是不太赞同的,我认为:我们的课文,虽然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它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蕴含着作者深切的感情和其所体现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年龄虽小,但他对事物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们对课本的理解感悟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让他们学会体验这种内在的情感和意义,要让他们在感知文意,感悟情感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表达的能力,培养阅读的能力。
这学期,我改变了以前的那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阅读教学模式,而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提问和释疑。例如在教《阳台上的小鸟》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于是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为什么在阳台上?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在阳台上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阳台上的小鸟怎么样了?看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心里真是高兴!孩子们心里充满了疑问,何愁他们没有阅读的欲望?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现在就请你赶快读读课文,看谁最先找出答案。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阅读状态,一段阅读思考时间后,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对那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张扬了个性,问题得到了解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因为他们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整节课孩子们学得很开心,很愉快。
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七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着力通过图文结合,引导朗读,激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培养想像能力、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
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下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生词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3.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2----5段。并讨论。
4.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收衣服。找出动作的词,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3)朗读课文,有爱心的小朋友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学习本篇课文,你喜欢课文的小朋友吗?你喜欢他吗?请你用词赞美他。
2.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赞扬吗?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
小结: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麽事。
二、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4.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3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尊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小组长带领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请小老师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2.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易错的字,并带领大家认读。
3.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句子。
4.指导书写。
(1)认识2个新部首。
(2)观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难写字,老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订正,评价谁写的好。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摘下来。
2.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蓝里。
小结:你们也很会保护弱小,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很适合我们的小朋友。大家表现的真棒。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八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圈子有鸟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文本内容和学生经验之间的“相似块”会孕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我再将文本思想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纯真的童心折射着善良的光辉。热爱动物、关心弱小的愿望是童心中闪光的金子,这种意识一旦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碰撞,自然会进发出共鸣的火花、成功的火花。学生、“我”产生情感共振:护小鸟、关心弱小!这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我让他们通过朗读,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表达出来。自由读、赛读都不拘一格。学生在这样赛读氛围中,互相感染,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照顾弱小的情感将得到升华。使得教学更加人文化,课堂更加生动化。
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九
这学期,我改变了以前的那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阅读教学模式,而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提问和释疑。例如在教《阳台上的小鸟》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于是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为什么在阳台上?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在阳台上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学生说:我想知道阳台上的小鸟怎么样了?看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心里真是高兴!
孩子们心里充满了疑问,何愁他们没有阅读的欲望?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就在课文中,现在就请你赶快读读课文,看谁最先找出答案。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阅读状态,一段阅读思考时间后,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对那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张扬了个性,问题得到了解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因为他们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整节课孩子们学得很开心,很愉快。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
叶绿花香生情,鸟鸣阳台生趣。
我家阳台上,花花草草你拥我挤,争芳斗艳。长寿花那可爱的橙色渐变色花朵开得正艳,四瓣的小花密密层层,并不显得单薄;蟹爪兰紫红与白色的渐变的娇艳花朵,蝴蝶一般停落叶尖。各式各样的多肉、仙人掌、仙人球,绿油油爬了一墙的绿萝等等,生机勃勃。
可只有花香,不禁显得有些乏味。于是乎,一只玄凤与两只小文鸟便来到了我家。它们一个个像小精灵,调皮捣蛋又惹人喜爱。自此以后,阳台就显得更加热闹了。刚学会飞的小文鸟,飞起来歪歪斜斜,像空中的滑稽演员。它站在站架上,把头埋进炸开的、蓬松的羽毛里,闭着眼,只有一点鲜红的喙尖还露在外面,爪子也被羽毛掩住了,只剩一点白玉似的爪尖,活像一个灰色的小绒球。浅黄色的抹了“腮红”的玄凤鹦鹉时而鸣叫,时而静默,有时窗外站着的斑鸠和麻雀也过来凑热闹。阳台上便像开起了一场鸟儿音乐会。
调皮的“凤凤”是我们家所有人的掌上明珠。一次,妈妈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她快步走出来,却看到屏幕正黑着,一点儿也不像是来了电话的样子,我忍着笑朝阳台努了努嘴——原来,是凤凤这个调皮鬼,它在模仿手机铃声呢!我走过去,它落在我的肩上,“手机铃声”又魔幻般的响起来,仿佛在炫耀:是我是我,是我叫的。唉,这个调皮鬼。
阳台上花花草草的好日子也被这些“安静终结者们”打破了。自从它们来到阳台,许多花花草草的嫩叶被调皮的鸟儿叼了去每当妈妈看到非自然凋落的花或者叶,总是假装气愤地指着“始作俑者们”,“谁再破坏我的花草,就把谁炖了!”鸟儿们也总会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在说:“下次不了……”。
于鸟语处知有趣,于有趣处得快乐,于快乐中享生活,我爱我家的阳台,更爱阳台上的鸟语花香。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4、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
2、板书课题。
二、释题。
1、你知道什么是“阳台”吗?(板书简笔画)。
2、认识“阳、台”两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
四、细读熟思,深入领悟。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边读边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再读细思: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3、三读激情。
(1)小鸟为什么会来到“我”家的阳台上?
(2)你看到这幅场景,心中会怎么想?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文及己。
(1)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2)“我”为什么“悄悄地看着它”?
2、再读细品。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妈妈”要去阳台上干什么?
2、“我”为什么要拉住“妈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我”关心小鸟?
3、你喜欢文章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自学第五自然段。
先读后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重读课文,重新感悟。
六、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七、指导书写生字。
先自己观察,再和同桌交流:每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
八、练习。
读一读,再给句子加上标点。
(课后第三题)。
板书设计:
湿漉漉的(迷了路)可怜(有同情心)。
别吓着它(关心弱小)。
欢快地叫。
和谐,需要心与心的交流。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二
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中飞来飞去,最后停在我家的阳台上。
我在一旁悄悄地看着它,突然,爸爸走了过来,要去阳台,我连忙位住他,指了指小鸟说:“别吓着它。”爸爸看了看小鸟,又看了看我,笑着点了点头。
雨停了,小鸟拍了拍翅膀,欢快地叫了几声,一下子飞走了。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三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关心与爱的世界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3个新偏旁,“夕字旁”“双耳”“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
指导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情境:。
1、课件出示:雨中,一只小鸟飞来飞去,羽毛全湿了,最后停在一家阳台上。
2、提问: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只小鸟时,你们会怎样做呢?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注意读好生字“台”。
二、带着问题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识字。
2、说说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用了什么办法?
3、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三、结合课文,认读生字词。
1、出示自做的生字卡,小组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结合学习新偏旁:阝(阳)女(妈)夕(外)。
3、同桌互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4、做“摘果子”的游戏。(在黑析上贴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带有序号的果子,每个果子的背面是生字词,让学生摘一个读一个。)。
5、分组做“找朋友”的游戏。(让每个学生读一个生字,其他学生运用这个生字,写一个词,另一位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对了——就找到了朋友)。
6、重点指导书写:身、家、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见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里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一家阳台上。现在,你们想知道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吗?老师和你们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了解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
三、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1、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书中描写鸟的样子的句子。
2、我看见这只鸟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悄悄地瞧)。
3、谁能读读第二自然段。
“啊,可怜的小鸟!”这句应该怎样读?谁来试试?
4、指名一生到讲台上,边读边做出同情、关爱的动作和表情。
5、读后同学评议,全班齐读。
妈妈发现下雨了,要去收衣裳时,我是怎样做的?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在书上找出我关爱小鸟的动词,用画出。
引导感悟“连忙拉住”、“轻声说”。
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让学生说说从这两个词语中,你明白什么?
板书:连忙拉。
轻声说。
雨停了。我是怎样做的?
五、进入情境,再次感悟。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画出我高兴时说的话。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高兴地说。
3、同自己喜欢的动作,边读边演示此时高兴的心情。
4、指名演读,读后评议。
5、全班感情齐读全文。
6、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说说理由。
7、分角色朗读课文中想的和说的句子。
六、课后延伸,拓展生活。
假如在生活中,也遇到小动物,你会怎样做?
七、拓展练习,活学活用。
读一读,练一练。
2、下雨了吗? 2、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3、啊,可怜的小鸟! 3、这个南瓜真大。
悄悄地瞧。
我 连忙拉。
轻声说。
高兴地说。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
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下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生词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3.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2----5段。并讨论。
4.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收衣服。找出动作的词,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3)朗读课文,有爱心的小朋友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学习本篇课文,你喜欢课文的小朋友吗?你喜欢他吗?请你用词赞美他。
2.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赞扬吗?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
小结: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麽事。
二、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4.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3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尊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小组长带领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请小老师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2.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易错的字,并带领大家认读。
3.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句子。
4.指导书写。
(1)认识2个新部首。
(2)观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难写字,老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订正,评价谁写的好。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摘下来。
2.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蓝里。
小结:你们也很会保护弱小,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很适合我们的小朋友。大家表现的真棒。
板书:
小鸟湿漉漉。
我别吓着它爱心。
会写字:衣身阳要笑妈。
后记:
1、学生体会到了“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实情感,学会了关心弱小。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地读准字音,并各自想办法记住字形,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书写,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在书写“身”字时不正确。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五
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里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了我家的阳台上。它用尖尖的小嘴,梳理着身上湿漉漉的羽毛。
我悄悄地在一旁看着它:“啊,可怜的小鸟!它肯定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忽然,妈妈走了过来,她要去台收晾干的衣裳。
我连忙拉住妈妈,用手指了指阳台上的小鸟,轻轻地说:“妈妈,小鸟在躲雨,别吓着它。”妈妈看了看小鸟,又看了看我,笑着点了点头。
雨停了,小鸟拍了拍翅膀,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噌的一下飞走了。
阳台上的小鸟教案(专业16篇)篇十六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 ”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新授课。
教法: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4.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生词 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4.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句子。
(3)朗读课文,有爱心的小朋友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学习本篇课文,你喜欢课文的小朋友吗?你喜欢他吗?请你用词赞美他。
2.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赞扬吗?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
小结:
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麽事。
二、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让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2.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易错的字,并带领大家认读。
3.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句子。
4.指导书写。
(1)认识2个新部首。
(2)观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难写字,老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订正,评价谁写的好。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摘下来。
2.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蓝里。
板书:
小鸟 湿漉漉。
我 别吓着它 爱心。
会写字:衣 身 阳 要 笑 妈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