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优秀作文时,我们要注重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文采。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一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饮雄黄酒、赛龙舟等等。
今年端午节,姑姑也包起了粽子。只见姑姑熟练地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腌好的五花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然后用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很快一个个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就包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好后,大家都坐在桌子旁,吃起了香喷喷粽子,感觉太好了!
这真是一个!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二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一大早,爸爸就买回了一束艾草。长长的个艾草比我的个子还要高,靠近一闻,有一种淡淡地清香味。爸爸说:“艾草能消灾祛病,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其实是表达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祝福。”
上午,我刚做好语文作业,妈妈为我买来了五色丝线,给我带在左用腕上。只见五种不同色彩的线拧成小一股小绳,绳上系着三个银色的小铃铛。我轻轻晃一下小手,铃铛哗啦哗啦地响,真是悦耳动听。妈妈又把五色线编成织的鸭蛋网,挂在我的脖子上,爸爸把一个鸭蛋装在里面。妈妈说,这些五色线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祝我健康成长。只是鸭蛋太重了,爸爸摘一把艾叶放在网中,既能闻到清香味又能驱蚊,真是一举两得。
节日里,我不仅品尝了五芳斋的棕子,第一次吃到了高邮的双黄蛋,还又一次听爸爸讲起了爱国诗人屈原《天问》的故事。更令我难忘的是,在晚上睡觉之前,爸爸不知从何处抓来一只萤火虫,放在蚊帐的上面。萤火虫一眨一眨地闪着光,就像天上的.一颗星星伴着我进入了梦乡。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三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喜洋洋。”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这句话和一个节日有关,你们猜到了吗?答案,当然是端午节了。今天,我度过了这个有意义的节日。
早上,我早早地起来,刷过了牙,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馋得直流口水,心里一想:难道是爸爸、妈妈和奶奶给我做了好吃的?我“跟”着香味走了过去。噢,原来是爸爸、妈妈和奶奶在煮粽子,怪不得那么香呢!我奇怪地问:“爸爸,今天为什么要煮粽子呀?”爸爸说:“儿子,今天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听了,一下子就高兴得一蹦三千尺。只见爸爸他们把红豆先放到泡好的糯米之中,再加入酱油、味精、胡椒等作料,搅好拌匀,又抓了一点五花肉切成几块,拌在糯米之中,再用荷叶一点一点地把它们包起来,一个精致的粽子就完成了!
粽子终于煮好了,我想也不想就抓了一个,刚一碰到粽子,“啊!”地大叫一声,就把粽子丢到了锅里,真是太烫了!我只好小心翼翼的提起粽子,揭开叶子,哇!一颗颗红豆犹如玛瑙一般镶嵌在粽子之中,香味充满了整个房间,咬一口,糯糯的,香香的`,味道好极了!
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刚一进集市,爸爸就像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似的,噢!原来是艾草!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你买这个干什么呀?”爸爸说:“这是端午节的风俗,人们把它挂在家门口,驱除毒虫,避邪气。”爸爸还给我买了香包,犹如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散发着股股香草味,可爱极了。我戴着香包,扛着艾草回到家里,把艾草放在大门两边,它们就像两把利剑,守卫着我们的家。
很快过去了,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文档为doc格式。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四
今天是端午节,昨天和前天都是泼水节。
今天,妈妈从明水带着我和我弟弟、有我姨、还有我叔叔去了百脉泉,走啊走啊,走了不久看见了个牌子上面只有两个字叫墨泉,我说:“妈妈我们去墨泉吧?”妈妈说:“这就是要去墨泉。”到了墨泉,我姨说:“谁怎么倒着流呢?”忽然。我一抬头,看见了泼水节的照片,下面写着好多小字,让人看不清楚。我就不给大家讲了。叔叔说:“我们出去吧,不早了。”于是我们就出去了。这一次打的字很少。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五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它们各有各的习俗或传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的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等名称。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在门上插艾叶,来赶走疟疾。另外,还要喝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
到了中午,姑姑,姑父和表哥回来了。我心里特别开心,他们一进门,我就迎接他们:姑姑,姑父,哥哥,端午节快乐!婷婷,端午节快乐!奶奶高兴的走过来,看着表哥那高高的身子,满脸笑容,似乎无视了我。爷爷从厨房里一边端着饭菜,一边对我们说:哎呀,你们都回来了呀!快过来吃饭吧!我一听,和哥哥跑到饭桌前,凝视着桌子上的`饭菜,哇!好多菜呀!而且,都是我喜欢吃的。我心里想着,饭菜把桌子都放满了。
饭后,奶奶看了看我们,全都吃饱了。之后,再拿了许多粽子放在桌子上。哇!这就是传说中的团圆粽子吧!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粽子。但是,它凝结着我们的美好心愿!
文档为doc格式。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六
2023年6月7日,我和我爸去划船。
在去龙舟之前,我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黄。我以为她可以和我一起去划船。但她告诉我女孩不能下船。一点钟,我终于可以下船了。这是我第一次下船。我太激动了!一上手,就用最大的力气划龙舟。可惜我不会划龙舟,怎么划龙舟还在。这时,我发现了原因。原来船头船尾都在拉绳子!
我们开始划龙舟。我们竭尽全力划船。我们首先从董楠村滑到董楠村的河口。然后我们去了白塘村。然后我们穿越到了东西小学。在那里上岸后,我们去那里吃蛋糕。那里有很多蛋糕,包括我最喜欢的蛋糕。吃完蛋糕,我们继续划龙舟。
然后我们开始原路返回。我们原路返回的原因是我们要去水门桥写。在去水门桥的路上,我们使劲划啊划,因为水门村入口太小,我们掉了很多次头才掉进去。在去水门桥的路上,我遇到了两个班长。当我们到达水门桥时,那里的人们疯狂地燃放鞭炮!过了桥,传来一阵地震般的鞭炮声。抓挠,那我呢?我钻进了罗玉轩的肚子。我跟罗玉轩说这件事的时候,罗玉轩又打我了!我们又要下去吃蛋糕了!到了桥上,我没吃多少蛋糕,只喝了一瓶水,又要下船了!下了船,我爸抱着我,我就抱着我爸。当我收到第一艘船时,我准备把它转移到第二艘船上。突然,船动了,吓得我跳进了安全的船里。
之后,我们回到了东南村。下了船,我仔细观察哪条船像龙。有一个龙头,一个龙尾。怪不得叫龙舟。
我今天过得很开心。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七
人们常说“五月五过端午”在我的记忆中已经过了许多端午节,但20xx年的端午节让我记忆深刻,让我为你们讲讲在20xx年端午节我们是怎样过的。
在那一天,我们走进了梦寐以久的民族文化村,虽然我这是第二次来,但是我还觉这里变成了新的城堡,我们早上看了,龙舟比赛,下午就看了端午节的知识讲座。
到看完讲座,我们就去包粽子了。我会包长方形,三角形,爱心形……。
我会包粽子让妈妈大吃一惊,妈妈以为我在开玩笑呢,其实我在说真心话,妈妈不信,我就跟她比,我不服。规则是半小时后,看谁包的多,又精致谁就赢,比赛开始虽然我速度没有比妈妈快,反而慢了,但我包的比妈妈包的精致多了,我稳赢。
但是意料之外,我输了,爸爸安慰我“你还很小”怎么能比得过大人呢?但我还是很伤心,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这我一定能赢,只要我多多练习的就能赢,我希望在今年的端午节我能赢。我自己默默的鼓励我。
回到家我们把包好的粽子带回家中蒸好,就可以开动了,我看着我香喷喷的粽子就想一口就吃掉。
这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你们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哪样的呢?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八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每到端午节,我们儿童的手上、脚上,会系上五色丝线,又称长命缕。脖子上戴着香囊。端午节还要吃“五黄”:有黄鱼、黄豆酱、黄瓜、雄黄酒、咸鸭蛋黄。门上还要挂上菖蒲和艾叶,因为可以驱邪。
商店里有许多的粽子如:猪肉馅、芹菜馅、梅干菜馅、红枣馅……但是我还是最喜欢吃妈妈和外婆包的。每逢端午节来临前,我会去外婆家包我最喜爱吃的粽子,先准备好材料:糯米、粽叶、红枣或肉。我看见外婆先用左手的五个手指捏住粽叶,然后再用右手的四个手指捏住粽叶,将粽叶轻轻卷成圆锥形,里面加入泡好的糯米,接着中间加入红枣,再将上面加入一些糯米,再用一片粽叶将上面盖好,最后用又长又细的绳子将粽子扎紧。我照着外婆的样子做了一下,可粽子里的糯米像一粒粒淘气的小娃娃接二连三里地滚了下来,幸好,外婆帮了我一把,最后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外婆把粽子煮好了,我尝了尝,哇!美味极了,吃起来粘粘的、甜甜的,像吃了棉花糖一样,好吃极了!
吃完粽子后,外婆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战国时期,一位楚国人很有学问,他的名字叫屈原。屈原是在楚国国王身边做官的,一心想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可是,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就在五月初五的那一天,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每到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赛龙舟。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因为人们不想让鱼、蛟、虾、蟹吃掉屈原的尸体,所以人们把包的粽子都投入江河,让饥饿的鱼、蛟、虾蟹吃。
我喜欢端午节!爱它的粽子香,更爱它的习俗和传说!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九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看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香”我轻轻唱起奶奶教的歌谣。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里五月初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一样的。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有一次端午节,妈妈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的猪肉,然后用糯米盖严实。我开始沾沾自喜,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我。可是当我想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使唤,接二连三的跳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把糯米弄掉了一点。我才松了一口气,经历了这小挫折后,总算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了妈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看起来简单,行动起来却很难。
在端午佳节,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纪念屈原。一代代传承下来,才逐渐形成了蕴含人们深情感、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风俗。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包粽子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节啊!我去洗了手,挤进妈妈和奶奶的中间,只看见一些绿绿的苇叶、黄黄的糯米、红色的豆子和一捆捆线。我寻问奶奶粽子到底怎么做?奶奶用柔和的声音说:首先把苇叶围成一个漏斗形状,把糯米放进去,然后按住再裹起来,最后用线捆起来。看一个粽子就做好啦!我看着奶奶的做法也随手拿起了两片苇叶开始包了,我好不容易把苇叶包成了一个漏斗形状了,我把糯米放进了皱巴巴的苇叶里。咦,为什么糯米会从下面漏出来呢?我低头一看原来底下有一个很小的洞,我轻轻地把苇叶收紧一些,可是天不从人愿苇叶破了。唉!我开始不耐烦了,妈妈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宝贝,别灰心,多做几次就会了。说着妈妈拿起叶子包了起来,看,小巧玲珑的叶子在妈妈的手中变成了一个绿油油的大粽子。我惊呆了,妈妈包粽子的速度竟然这么快。我暗暗下决定:我一定要把这粽子给包好!
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不管它很难看,但是我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它是我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才包好的。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母亲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和她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我这很高兴,走在路上一蹦一跳的,我发现今天路上的人特别多,每个人的手里拿着树枝,从人们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端午的神圣和美好,我问,母亲买这树枝干什么,母亲说,这是到自己家的门口挂的,这是艾草,可以避邪,说着,母亲也买了一捆艾草。
到了超市,母亲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粽子,有水果,回到了家里,母亲把生的粽子放到锅里蒸一下,不一会,就闻到淡淡的竹叶的清香了,母亲把蒸好的粽子放到了一个盘子里,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那长长的米都蒸的发黄,那里边的馅有蜜枣的,还有豆沙的,轻轻的咬一口,香甜香甜的,我吃的很开心。
我只顾着吃粽子,可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父亲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每年的无月初五,全国各地都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
晚上,母亲做了一桌子丰盛的完餐,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着,笑着,喝着美酒,开心极了。
今年的端午节,快乐多多,收获多多。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二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我过得可高兴了!
昨天我高高兴的写完作业,就来到了爷爷、奶奶家。可是奶奶没有包粽子,奶奶说:“今年咱们包饺子庆祝端午好吗?”我说:“我喜欢吃粽子。”奶奶告诉我粽子很容易做的:“先把米和枣泡好了,再拿竹叶卷成圆筒形的,然后把糯米和大红枣包在里面,用线捆好上锅煮就好了。”
晚上奶奶果真给我做粽子吃了,我可真高兴啊!
指导教师崔梅茹。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三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四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老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老妈说:“老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老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老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老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老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老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五
我最喜欢吃蜜枣粽子,一大早,我和奶奶、妈妈就围着长桌包粽子。奶奶她包的最快,只见她先把两片翠绿的粽叶飞快地团成圆锥形,接着放一勺糯米,再把甜甜的蜜枣放进去,然后把粽叶包起,最后用棉线缠几圈绑紧,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妈妈可真笨,包了几个都是散开的,干脆在旁边看奶奶包。一会儿,桌子上的小筐里就堆满了粽子。我喊着要吃,奶奶就先煮一锅,半小时后,香气扑鼻而来,我馋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我不停地催问奶奶:“可以吃吗?”奶奶说:“别急,别急,糯米要煮软,糯糯的才好吃"。
一家人边吃边笑,快乐极了。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六
重五山村好。柳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莆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描写了端午节一天的活动,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喝酒,祈祷一年的安康,从中也反映出南宋时,江南端午节的风俗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夏节、诗人节等20多个。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有纪念龙说、有纪念伍子胥说等。其中,受到广泛群众认可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罗江自杀,死后为蛟龙所困,世是人哀之,每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币罗江后,当地百姓不舍屈原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争先恐后,于是有了龙舟竞渡的风俗,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缘由。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辟邪消灾,每到这一天,有的地方就家家户户挂艾草,菖蒲或石榴,当然,各家各户也少不了包那美味的粽子,那透着浓浓粽叶清香的粽子,还真让人垂涎三尺呢!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不仅蕴含着祖国人民深深的情感,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七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我喜欢做香囊,准备材料有一条红色的流苏、一条五彩绳、两个珠子、两个铃铛、一瓶胶水、裁剪好的布料和面部表情。
这天早上,材料一下发,同学们纷纷按照图片做了起来,有的同学努力地在做,有的同学在观察材料,还有的同学拿起珠子把玩,教室里特别安静。
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做了。首先我把五彩绳、流苏绳以及木珠穿好,接着用五彩绳将两块红色主体穿好,留下五个孔,再把香囊封口。当我闻到香囊发出的香味时,特别高兴。我心想:香囊真香啊!最后再把面部表情和装饰贴好,一个香囊就做好了。
看到我的成品,老师笑着说:“镓玮做得真快。”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老虎香囊放到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它。小老虎也歪着头,眉开眼笑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真是太棒了,只看一遍图纸就把我做得这么漂亮!”
闻着香囊的香味,我不禁感慨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它不但可以做香囊,还可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八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每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到乡下去和爷爷奶奶过端午节,到了乡下那里的天蓝蓝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绝活,首先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再准备好糯米、红豆、枣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就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篮子粽子包好了。然后,再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熟。
记得有一次,也是端午节。奶奶照样也做了非常多的粽子,我和弟弟比赛吃粽子,那粽子滚烫滚烫的根本没法吃,但为了好吃的粽子,为了赢,我豁出去了,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两根烤焦的火腿长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非常悠闲的.唱起歌来了,这下可把我气坏了,我看了看篮子里的粽子只有一个了,我拿着最后一个粽子慢慢的吃,这时弟弟看看装粽子的篮子,啊!粽子已吃完了,哈哈!胜负已定。
这真的是一次啊!
快乐小端午(热门19篇)篇十九
今年是第一个把端午节列入法定节假日的一年。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起源的,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终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出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间》、《九歌》等不巧的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京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着大石块自投汩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听说屈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放入江中。听说让鱼虾吃饱就不会吃屈大夫的身体了,百姓们也投了许多食物。一位医师倒下了一坛雄黄酒,说是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蛟龙吃掉饭团,人们就用棕叶包起来,发展成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在很多节日里,它们都有很多传说故事,同样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