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小班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编写小班教案有困惑的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小班教案范文进行借鉴和参考。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一
1、初步学习歌曲,尝试用不同音量的声音唱歌。
2、能尝试创编歌词并演唱,体验其中的乐趣。
1、小铃铛一对,小铜鼓,小喇叭。
2、幼儿用书第4册第20页。
3、音乐磁带。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小铃铛,提问:这是什么呀?
2、教师敲一敲小铃铛,让幼儿感知歌声有轻有响,有大小不同的音量。
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1、提示语:铃铛会唱歌,听听他是怎样唱的?
2、教师唱歌曲,让幼儿感知歌声有轻有响,有大有小不同的音量。
3、教师边做动作,边再次示范唱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跟教师学唱歌曲。
2、反复演唱,并可配上动作,如:1~4节用拍手表示摇铃铛,5~8小节用点手指表示轻轻摇铃铛。
四、活动延伸:创编歌词。
1、启发幼儿讨论:歌里出来唱小铃铛,还可以唱什么乐器?
2、启发幼儿创编歌词,如:一只小铜鼓,咚咚咚咚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响。
一只小喇叭,滴答滴答响,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响。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二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2、小花猫脖子上戴了一个小铃铛,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都觉得小铃铛很漂亮,都很想戴,于是它们都跟小花猫借,小花猫愿不愿意借给它们?(不愿意)小花猫是如何拒绝小动物们的?我们先来说小花猫是怎样拒绝小花狗的?(不行,不行,会让你弄脏的),小花猫又是怎样拒绝小白兔呢?(不行,不行,会让你弄坏的),小花猫又是怎样拒绝小山羊呢?(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师小结:不对,因为它不舍得把玩具借给朋友玩,怕它们弄脏,弄坏,弄丢,所以小花猫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的东西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才能玩得更开心。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附故事:《小铃铛》
小花猫今天很漂亮,脖子上戴了一个小铃铛。走起来路来,铃铛就会叮当叮当响。
小花狗看见了,说:"哟,小铃铛圆溜溜,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小花猫说:"不行,不行,你会弄脏的。"小白兔看见了,说"瞧,小铃铛亮晶晶,多好看!给我戴一下好吗?"小花猫说:"不行,不行,你会弄坏的。"小山羊看见了,说:"小铃铛叮当响,多好听!给我戴一下好吗?"小花猫说:"不行,不行你会弄丢的。"小花猫蹦蹦跳跳,走到河边,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铃铛,圆溜溜,亮晶晶,还会叮当响呢!她伸长脖子,想照照清楚,没想到脚一滑,"扑通"一下,掉进到了河里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进河里去了,连忙去拉她。"嗨哟-"哎呀!小花狗拉不动小花猫。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嗨哟!嗨哟!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小花猫多难为情呀,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小年龄段的幼儿缺乏交往经验,不懂与同伴分享。故事《小铃铛》用生动形象的动物和优美的语言描述如何与人分享并互相帮助的道理。活动开始通过小花猫引出故事,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亮晶晶等词。小铃铛的引出激发了幼儿想要听故事的欲望。
在活动第二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熟悉故事。通过倾听故事,在老师启发性的提问中,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记住了故事的角色。学习了理解词语:圆溜溜、亮晶晶。在讨论交流中,孩子懂得了要学习小动物唉帮助别人,乐于分享。
最后一环节,通过幼儿的讨论,交流,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真正的含义,提升幼儿经验。懂得有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互相帮助的道理。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三
1、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2、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3、乐意回答教师的提问。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一、出示小花猫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小花猫今天真漂亮,瞧,她得脖子上戴了什么?今天老师讲一个《小铃铛》的故事,请幼儿学说故事名称。
二、教师结合插入图片讲述故事。
三、提问:
1、小花狗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2、小白兔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3、小山羊也想玩小铃铛,他对小花猫怎么说?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第二遍。
小年龄段的幼儿缺乏交往经验,不懂与同伴分享。故事《小铃铛》用生动形象的动物和优美的语言描述如何与人分享并互相帮助的道理。活动开始通过小花猫引出故事,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亮晶晶等词。小铃铛的引出激发了幼儿想要听故事的欲望。
在活动第二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熟悉故事。通过倾听故事,在老师启发性的提问中,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记住了故事的角色。学习了理解词语:圆溜溜、亮晶晶。在讨论交流中,孩子懂得了要学习小动物唉帮助别人,乐于分享。
最后一环节,通过幼儿的讨论,交流,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真正的含义,提升幼儿经验。懂得有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互相帮助的道理。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四
1、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2、 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丁零丁零”。
3、 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能用“圆溜溜”、“亮晶晶”、“丁零丁零”描述铃铛的特点
小铃铛人手一个、ppt或大图片、大操作卡与背景图、幼儿操作卡
1、 热身活动
师:你们看它是谁?小花猫的脖子上有什么?今天小花猫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了一个小铃铛,我们带着铃铛和小花猫一起做游戏吧!
幼儿每人脖子上戴一个铃铛,跟随音乐走入教室。 音乐游戏《小猫来了》
2、 玩铃铛
师:小花猫今天还带了好多铃铛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吧!
教师分发铃铛,幼儿玩铃铛。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小铃铛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
我们把小铃铛放在亮光下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亮晶晶”。
摇一摇,听一听小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丁零丁零”。
教师收回铃铛。
3、 故事讲述
师:今天小花猫还带了一个故事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用ppt(或大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4、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提问
师:小花猫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刚才我们说的小铃铛是什么样子的?
谁来向小花猫借铃铛戴了?小花猫借了吗?
小花猫掉到河里以后,小动物们是这么做的?(教师回答问题时,教师依次出示插图)
5、 幼儿与老师共同讲述故事
师:小花猫遇见了谁?(请幼儿在大图中操作卡片)它说了什么?
小花猫是这么说的?(幼儿集体回答)
6、 幼儿分组操作
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五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和感悟生活。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快乐的活动中来。在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情景中的活动,小朋友可以真正一起体验游戏和故事的快乐。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六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教案。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教案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3、谁的脖子上戴有小铃铛?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 (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 (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在这个教学教案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快乐的`教案中来。在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情景中的教案,小朋友可以真正一起体验游戏和故事的快乐。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七
1、感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2、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肌肉一拍一拍按要求做动作。
3、随乐模仿小铃铛叮当响的动作。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1、歌曲《小铃铛》。
2、动作建议:附1。
3、小铃铛若干。
1、老师出示小铃铛,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把小铃铛藏在身后,摇动小铃铛,使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边敲小铃边用节奏语言介绍歌曲。
2、老师边摇动小铃铛边慢速清唱歌曲。
提问:"小铃铛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叮当叮当。)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坐位,只做上肢动作。)
(1)"小铃铛不光会唱歌,它还会跳舞呢,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一会儿告诉老师它都做了哪些动作?"
(2)"现在我变成了一只小钤铛,看看老师是怎么跳舞的。"老师边唱歌曲边示范动作。
3、引导幼儿提炼动作,巩固学习。
(1)"唱'一只小铃铛'时,我做了什么动作?"
(2)"第二句'叮当叮当响'我做了什么动作?"
(3)"第三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我又是怎么做的?"如果幼儿记不清楚动作了,老师可以再示范一次。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小铃(请1-2名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幼儿。)
5、集体表演:你们想和我一起当小铃铛呢?好,我们一起来!
(1) 第一遍集体表演时,坐在椅子上做上肢动作。
(2) 老师示范站位加上下肢后的动作。如:第5-8小节中,上肢动作同上,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摇晃,像不倒翁一样。)
(3) 第二遍集体表演时,全体起立加上下肢动作。(可多做几遍。)
(4)两位幼儿结伴,面对面站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可多做几遍。)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分组表演,一组幼儿拿一个小铃铛和串铃,边唱歌曲边随节拍伴奏;一组幼儿在中间跳舞。
区角活动:可组织涂色活动--"小铃铛"。
环境创设:可在班级的窗台上悬挂一些小铃铛,倾听风吹过小铃铛发出的叮当声。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边唱歌边跳舞,感受亲子舞蹈的快乐。
1:动作建议:第1小节:左手斜上举。第2小节:右手斜上举。第3-4小节:双手在头顶合拢。第5-8小节:上肢动作同3、4小节,同时左右摆头,一小节一次,共四次;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播晃,像不倒翁一样。
在活动中,幼儿因为年龄特点,因此音乐能力还没有发展的很完全,所以很多的声音不会懂,需要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慢慢加强。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八
1、感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2、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肌肉一拍一拍按要求做动作。
3、随乐模仿小铃铛叮当响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歌曲《小铃铛》。
2、动作建议:附1。
3、小铃铛若干。
1、老师出示小铃铛,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把小铃铛藏在身后,摇动小铃铛,使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边敲小铃边用节奏语言介绍歌曲。
2、老师边摇动小铃铛边慢速清唱歌曲。
提问:"小铃铛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叮当叮当。)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坐位,只做上肢动作。)(1)"小铃铛不光会唱歌,它还会跳舞呢,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一会儿告诉老师它都做了哪些动作?"(2)"现在我变成了一只小钤铛,看看老师是怎么跳舞的。"老师边唱歌曲边示范动作。
3、引导幼儿提炼动作,巩固学习的。(逐句梳理动作,并集体模仿。)(1)"唱'一只小铃铛'时,我做了什么动作?"(2)"第二句'叮当叮当响'我做了什么动作?"(3)"第三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我又是怎么做的?"如果幼儿记不清楚动作了,老师可以再示范一次。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小铃(请1-2名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幼儿。)。
5、集体表演:你们想和我一起当小铃铛呢?好,我们一起来!
(1)第一遍集体表演时,坐在椅子上做上肢动作。
(2)老师示范站位加上下肢后的动作。如:第5-8小节中,上肢动作同上,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摇晃,像不倒翁一样。)(3)第二遍集体表演时,全体起立加上下肢动作。(可多做几遍。)(4)两位幼儿结伴,面对面站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可多做几遍。)。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分组表演,一组幼儿拿一个小铃铛和串铃,边唱歌曲边随节拍伴奏;一组幼儿在中间跳舞。
区角活动:可组织涂色活动--"小铃铛"。
环境创设:可在班级的窗台上悬挂一些小铃铛,倾听风吹过小铃铛发出的叮当声。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边唱歌边跳舞,感受亲子舞蹈的快乐。
活动材料附1:动作建议:第1小节:左手斜上举。第2小节:右手斜上举。第3-4小节:双手在头顶合拢。第5-8小节:上肢动作同3、4小节,同时左右摆头,一小节一次,共四次;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播晃,像不倒翁一样。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九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活动难点: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一、出示小花猫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小花猫今天真漂亮,瞧,她得脖子上戴了什么?今天老师讲一个《小铃铛》的故事,请幼儿学说故事名称。
二、教师结合插入图片讲述故事。
三、提问:
(1)、小花狗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2)、小白兔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3)、小山羊也想玩小铃铛,他对小花猫怎么说?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第二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十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教案。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教案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在这个教学教案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快乐的教案中来。在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情景中的教案,小朋友可以真正一起体验游戏和故事的快乐。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十一
一、导入。
二、介绍区域。
表演区:投放动物头饰,让幼儿表演故事《小铃铛》。你们想不想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一些头饰,想去表演的等下可以去表演。
三、请幼儿选择区域活动。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效果分析: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十二
一:复习:
1:开火车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2:全班检查生字:
抽读卡片。
3:指名备课文:
4:检查课外作业:你听过雨声吗,你觉得雨声象什么?
二:学习生字:
1:观察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沙响招呼快新)、上下结构的字(房串)。
2:观察字型:
哪几笔落在横中线上,哪几笔落在竖中线上?一般学生答。
哪些字是左窄右宽的字?哪些字是左右相等的字?能力强学生答。
3:师小结:
沙响呼是左窄右宽的字,招快新是左右相等的字。注意房是上小下大的字,写字时要注意。
4:生拿出字帖自己练习,师巡视检查。
5:师拿出田字格,生对照田字格自己修改。
三:写课堂作业:
要求:注意读写姿势认真工整书写。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十三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活动难点: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一、出示小花猫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小花猫今天真漂亮,瞧,她得脖子上戴了什么?今天老师讲一个《小铃铛》的故事,请幼儿学说故事名称。
二、教师结合插入图片讲述故事。
三、提问:
(1)、小花狗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2)、小白兔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3)、小山羊也想玩小铃铛,他对小花猫怎么说?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第二遍。
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优秀14篇)篇十四
1、在学唱《金铃铛》歌曲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及合作的快乐。
2、能运用手势唱好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体会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3、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教学难点: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学方法:
模仿法、引导法、音乐欣赏法、创作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