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字海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堆砌华丽的词藻,更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它们或让我们感受到人文关怀,或让我们思考社会问题。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一

记得那是四年前我到上海参加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获益匪浅,使我坚定的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非改不可,非同小可,非成不可。现在,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当我们认真的反思后,一些困惑挥之不去:新课程提倡的理念难把握;教学方式难以转变;学习的方式很难形成;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配套,尤其是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难度较大。四年后我又到了上海,参加了关于新课程的学习。回到课堂,思绪万千,感触很深,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仅就“课堂教学”谈几点思考,与同仁们商榷。

说起数学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有这样几个步骤:复习---引新----新授---巩固----提高。而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全新的模式:情景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究----交流与合作----知识的应用---学生小结。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抓不住数学概念的核心,不能很好的体现过程与方法,没有前后一致贯穿始终的数学思想主线,在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和掌握思想方法时就进行大量的训练,因为教学缺乏必要的根基,课堂的效率低下。

鉴于此,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得以下体会:

一、数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拿专家们的话说,我们的数学教师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养:(一)数学学科的专业素养。有较深的数学专业功底,对数学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有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懂得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奠基性的作用;具有揭示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过程的能力和技术。(二)教育心理学科方面的专业素养。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扎实的双基,而且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发展的需求,终身学习的愿望、热情、能力和坚持性,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教师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力,就是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科专业素养的最重要指标。(三)两个素养的结合。要善于抓住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懂得削枝强干;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资源特别敏感,有挖掘这些资源并用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方式表述的能力。使数学知识与价值观影响有机整合;方法多样,有趣味,少而精;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发展,使他们不仅学业成就得到提高,而且发展均衡。这些要求对我们来说是很高的,这就需要我们本有这些素养的老师还要深入的体会数学核心概念的内涵,不断的发现和挖掘其中的价值资源,以更好的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影响学生。特别是对我们一般的数学老师来说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发扬我们必具备的继续学习的精神,逐步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来适应我们新课改的初衷。

二、课堂教学要牢牢的把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程评价课的标准:有意义的课是扎实的基础;有效率的课是充分的课;有生成型的课是丰实的课。我的理解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好课,要牢牢的把握住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认识目标要充分,对目标的制定不能草率,目标的层次要进行解析,尤其是数学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方面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我们要认真的分析,包括其内涵和外延。重、难点是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去阐明其重、难之所在。同时对重、难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产生的背景,在教学中都要设计进去。故此:(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完成好这项任务的前提。除了新课标上要求的我们要严格落实外,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多站在学生方面进行思考: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本内容在教学中有可能遇到的障碍也要有充分的.预测。(二)坚持必要的数学教学原则是完成好这项任务的保证。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的原则有:启发性原则,铺垫发现性原则,变式练习性原则,及时巩固性原则,适当议论性原则,学生自主探究性原则。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数学教学原则,才能真正的达到:目标完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三)抓住数学的核心概念、思维方法进行教学是完成好这项任务的得力措施。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要给出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突出概念的思维构建和技能的操作过程,突出思维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慨括的要点、思维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

三、善于给数学课堂教学化简。

“给数学课堂教学化简”,这是一名著名的教授的话。“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言简意赅、思维灵活、做事程序简单的人”.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总搞这么复杂呢?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本是载体。我们一般的课堂是主体不足,主导有余。这就需要我们化简,只有简化多余的主导,才能突出应有的主体。一节好课的标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我的思考是:学习杜郎口,教师上课时,每一节课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的时间。杜郎口中学为了不让老师多讲,他们已经砸掉了黑板,并要求教师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吗?而且他们那百分之一百的升学率,也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要给数学课堂“化简”的另一方面是指:简化课堂教学环节。如:简化“情境导入”环节。现在的课堂都用实际问题去引入数学知识,有的很牵强,有的故弄眩虚,有的摆花架子,有的更是莫名其妙;为了烘托课堂的气氛,我们提出了一些根本没有讨论必要的讨论活动,没有一点探究成分的探究练习;一些能用身边简单的办法解决的活动根本没有必要设计课件;还有一些机械、重复的教学活动等等以上这些都必须“化简”.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数学核心概念、思维方法进行教学,不断的回到概念中去。在挖掘知识所蕴含的价值观资源上要下功夫。技巧性的解题是雕虫小技!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二

[摘要]新课改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该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各类新课程培训,把握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与做人的促进者。[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07-0175-01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势头在全国推进,这次改革步伐大,速度快,程度深,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了令人振奋的改革潮流,也体会到教育事业所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学习新课程思想,实践课程目标,新课程改革即将带来的崭新局面振奋人心,推动着全民族教育力量的发展。当然,实施新课标还存在着许多难度,因此,笔者有了以下几点思考:一、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大力推展教育工作,基层学校新课程培训力度很大,多次举办新课程培训班。同时,学习新课程新思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要工作,一线教职员工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学在先。但是,在教育领域的必要学习和培训的同时,我们感到来自教学领域以外对新课程的不了解、不认识、不理解,尤其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学生家长,他们是与新课程改革有直接关系的人群,也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生力军。学生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会减小课程改革的难度,他们认识新课程改革,会使课程改革真正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事情。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每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是有尊严的人、有发展的人,他们都有权利得到关注。一个学生群体,无论学校还是班级,学生总是呈现出各种不同状态。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关心、注重着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对象特有的关注。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有重大转变,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师与教研关系看,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研究者;从学习、社区关系看,教师应是社区型开放教师。以上四个转变是指教师角色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不是令其转则转,想其变就变的,它需要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做前提,所以,有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才会有教师角色的转变。试谈,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从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那么想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便没有可能。因为,这个“促进者”不仅仅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一个重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人的能力培养、忽视人的发展的教师是难当此重任的。试谈,教师还习惯于教学与研究分离,只管教学不问研究,或不主动研究,那么,他怎么会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学之中,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呢?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以观念的更新为基础的,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参考文献】[1]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3]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5]陈旭远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7]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0]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1]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三

科学发展观是党总结了几十年发展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在第二部分又用大量篇幅详细阐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人”放在第一位。近年来,我们翼城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核心,走出了一条人民群众满意的发展之路。

发展要以人为中心。

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由此为出发点,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经济社会为什么要发展?实际上是人本身发展的要求;怎样发展?靠人推动;发展目标如何确定?以人的现实能力为依据;发展的落脚点是什么?人向更高层次发展。归结起来就是: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就是说,一切发展都要以人为本或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符合规律的科学发展,脱离人的发展要求,偏离人的发展轨道,重物轻人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发展,甚至是异化了的发展。如果发展的结果是以物支配人,就是本末倒置,是发展的异化。

按照这一执政理念,我们翼城县近年来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谋发展和促发展的出发点。年初,我们提出了“一个统领、六项提升、20件实事”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升农业三化水平,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带动三产能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提升城市发展品位,提升社会和谐程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努力完成制约工农业发展和关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20件实事80项工程。在一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此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在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工业上,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切入点,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延伸产业循环链条,走出了一条转变经济方式,全面发展新型工业的路子。冶炼企业通过推广喷煤技术、高炉煤气发电,延伸产业链到钢、材,循环经济逐步形成。铸造业不断引进新技术,实现了做大、做强、做优。煤炭业整合资源,关井压产,走上了依靠规模实现高效的轨道,煤电项目也进展顺利。新上的纺织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安排了大量闲散劳动力。农业果、菜、畜和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119元,比去年增长8%。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新建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水上乐园、桐封公园、南环路、乡镇文化站和卫生院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逾亿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满足了群众多方面需求,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发展要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

发展的基础是人的需求的满足,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有着眼于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从而全面发展,才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满足健康需求,要保证有病能医;满足知识需求,就要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娱乐需求,就要有相应的设施,如此等等。相反,顾此失彼或单纯追求某一方面满足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我们以往发展的一个偏差,就是过于偏重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把发展片面化为gdp增长。诚然,过去我们长期生活在物质极度贫乏的短缺经济环境中,不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得温饱的生活使我们倍感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或生存需要是必须的,是第一位的。但问题是,人不是一般动物,吃饱喝足就可以了,而是还有精神上的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不能代替精神需求的满足。一贫如洗肯定不幸福,但也并非物质财富越多就越幸福。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拥有巨额财富但不幸福,而有些人物质财富不多但很快乐。这说明,人的各种需求之间是有一种平衡关系的,无视或背离这种平衡关系,片面满足某一方面需求,不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所以,只有注意各方面统筹协调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在今年的发展中,我们着眼于满足人的多种需求,把基础设施改变放在了重要地位,把群众关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来解决。教育问题影响到千家万户,我们通过发展民办教育、合并农村中小学校,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教育质量低的问题。通过翼城中学建设省示范高中、春雷中学与先成中学整合、发展职业教育等途径,解决了高中上学难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改建扩建,解决了农村就医难问题。乡镇建起了文化站,村村看上了有线电视,大多数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文化小院,活动活跃,解决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少问题,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村村通油路,两年新建1100多公里,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县城建起了体育场、公园、水上乐园、广场、影剧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常年兴盛,极大满足了群众需求……在发展中,我们既要gpp的增长,也要群众的满意度。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和谐发展,与我们发展思路、理念的转变密不可分。

发展要尊重自然。

翼城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比较好。煤炭资源储量很大,铁矿石资源遍布全县,平川区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东南山区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大自然赐予我们这么好的自然条件,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善待它、尊重它,与之和谐相处,与之共存,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在这方面我们走过弯路。我们翼城县改革开放后,冶炼业突飞猛进,名震全国。但由于缺少规划,资源浪费、损耗、无规划开采严重,短短十多年时间,铁矿石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大量进口。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对煤炭资源进行了保护性开采,不吃子孙饭,全县煤矿通过资源整合,由原来100多座减少至40多座,基本做到了安全有序、科学开采。合理利用资源,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发展才能长久。

在发展中,我们深深感到,人的需求的满足是有限制或有条件的,而最大的限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我们知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道,一切有用之物均取自自然,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当我们无节制地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必然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危及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道理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在我们以往的发展中,并没有把自然看成是依存的条件,而是看成要征服的对象。所以,以往的教科书把生产力定义为“征服自然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征服自然的欲望不断膨胀,征服土地,征服高山,征服海洋,征服太空……然而,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恩格斯就说过:我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我县近年来的发展就充分说明,人的需求的满足,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通过代际传承不断延续的过程。一代人的发展不能不考虑后代人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和保证后代人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处理这个“双边”问题的权力完全单边地掌握在当代人手上,当代人必须承担起科学发展从而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四

摘要:有效概念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而言的。在学校教育中,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执教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等三个方面的学力取得应有进步,从而逐步形成良性教学的发展现象。检验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就在于通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开展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从中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状况。一般说来,有效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情趣;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明确度;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背景;有效教学;能力素养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教学是一个全面关注和不断探讨的发展性课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各类课程的'低效和无效现象一直困扰着校园教学。即使在新课程理念雄踞主导地位的今天,由于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等多重因素,有效教学活动依然存在着许多障碍。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分析认为: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和施教者,我们应当立足于学生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既要强抓较短时期内的有效教学,又要放眼学生的未来进步和终身发展,积极有效地开展以认知、能力和情感为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推进学生素质的长效发展。本文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一、以激发课程情感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学校教育是一门治人治学的情感艺术,而教师和学生则是教学环节中的两个人力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如何才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的教学状态呢?其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顺应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不断诱发他们的爱学乐学情趣;努力构建和谐教学关系,有效发挥亲师信道作用;借助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功信念,为激活学习情感提供源源不断的酵母……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在激趣促学之时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角平分线的性质”时,可用几何画板予以动态展现出来――先让学生直接观察“通过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度数大小及其某一点到两边距离的长度”,再“拖动角边上的任一动点”,让学生注视角在改变大小之时,由其分成的两个角的度数大小以及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到两边距离长度的动态变化情况。这种形象生动、直观自如的动态化演示,一方面制造和生成了许多情趣元素,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演示印象。

二、以发展能力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因素。初中学生的能力因素主要包括自主阅读、审题观察、解读分析、逻辑推理、思维想象、实践运用和推陈出新等多个层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鱼渔教学”的目标原则,把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的能力和素养摆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开展重能力、重过程、重探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努力推促学生朝着“厚积薄发、积聚创新”的良性发展方向不断前行。对此,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摒弃那种“喂教死学”的传统低效模式,同时要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体归一以及前后联系、温故知新等方面,从而着力推动学生能够有效实现思维活动领域中的选择、迁移、突破与重建。

三、以培养学习习惯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有人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就事业的必备和关键。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数学学习活动而言,其良好习惯主要有课前预习习惯、课堂思维习惯、合作探究习惯、练习巩固习惯、认真作业习惯、运用实践习惯和构建综合体系习惯等多个方面。如,苏教版初中数学秉持“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精神理念,在许多章节内容上专门设计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之类的相关学习内容,为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的良好习惯搭建了有效平台。本文着重强调的是,阅读自古就有“学习之母”的美誉,然而由于人们的错误认识,总是习惯于把阅读学习与文史类课程相靠近,而与数、理、化等课程学习人为地隔离开来。本文实践认为,阅读能力与习惯对于数学活动同样重要,尤其对于结构严谨、言简意赅的数学概念等内容更是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在对“角的度量与表示”之类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性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反复推敲和详加解析――“已知用刻度尺来测量线段的长短,那么角的大小可以用什么来度量呢?角的表示方法能够有几种?哪几种?在角的表示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如果非得把数学阅读说成“诗外工夫”的话,那也是砍柴之前的磨刀工夫!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应当把之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认真应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宏伟学校)。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五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在这个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互为渗透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地方信息资源建设,努力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8月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作者主持的市级科研项目“莆田市数据库建设课题研究”获得批准。课题组采用asp、cgi等数据库建设技术,先后建立起莆田市科技成果库、莆仙籍专家学者数据库、莆田市招商项目库、莆田市企业数据库、实用技术成果库。下面以莆田市数据库建设为例,谈谈建设地方数据库的实践、成果与思考。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六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很大的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的观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课标》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有机整合。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要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成败十分敏感地反映在学生身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合作者。”因而,制约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课改能健康稳步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的课堂教学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1注意创设有质量的情境,营造学生积极的思维氛围。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饶有兴趣。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重要的环节或方面,教师要设法造成使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然后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但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注重难点而设疑,使之有针对性;所设问题应根据分析的学情,让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于联想,使问题具有启发性。设计问题也要具体,不能空洞无物,使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趣味性和适时性。但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如果一味追求为创设而创设,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我们认为,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新课也是可行的。

2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有效的合作性学习。其实,学会与人共处,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表达和交流是当今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那么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必须加大小组合作的探讨,使学生合作交流较普遍地在教学中应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合作交流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合理指导。各小组组长可代表本组把问题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把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再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责任的分工,使合作学习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相互配合、支持,期待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共同活动中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如果能做到这些,合作学习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思考而掌握教学内容。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思考而言的,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主要是交流合作,如果学生不以充分地独立思考为基础,在合作过程中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那么合作就失去意义。

3合理使用探究性教学。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人主动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就是说,我们所教的数学必须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结构才能被理解、掌握,这意味着作为数学探究性教学必须在课堂中充分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两种过程的认同与体验中建构知识。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学习形式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它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由于探究性课堂主要是讨论,探索和交流,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但是要探究什么问题?如何引导?用什么方式?什么时候提问?这些都说明教师起主导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完成探索过程,鼓励创新,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亲身体验了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学会观察、分析、概括、总结,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改不论是在教师教学方式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要求,这都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去领会,去探索,去感悟。新的模式新的方法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片面地理解,我们过去传统的做法有缺点也有优点,我们应提高认识,纠正缺点,坚持科学的态度和人文精神,对过去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不放弃落后的东西。因此,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不仅需要热情的投入,更需要理性的操作和思考。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七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外语教学领域中,不同的教学流派争奇斗艳,新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传统的翻译法、有现代的交际功能法,也有博采众长的折衷法。那么,我们该采用哪一种方法呢?《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先生的回答是:“凡能激发学生喜爱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而使学生厌恶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最坏的方法。”由此可见,方法的好坏不取决于流行或传统。关键要看实际效果。我认为,选用教学方法要考虑教师本身的条件,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以及周围的教学环境。例如,目前不少教师采用的一种“全英教学法”,即教师用英语讲授、解释英语问题,使学生通过听与讲来学习英语,以达到掌握、运用英语的目的。用英语来教英语,当然是种理想的好方法。它对于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能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但问题是: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也不管什么教学对象,完全排斥母语,全部用英语,这是否有悖于一般学生的接受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处理方法是:课堂组织教学、词汇教学、课文教学、教师尽可能地讲英语。而在作业讲评、答疑,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就宜用母语。这样,讲授语言知识时,教师就不会因一些生僻的语法术语,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同时,也能节省课堂授课时间。总之,“在英语教学里没有万能的方法。情况不同,方法也要跟着改变。”

二、关于教材、教参的使用问题。

通常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的编排程序进行教学。这种操作符合一般认知规律。然而,统编教材是面向全国。具体到每一个教学单位,情况又千差万别。“课本是工具,而不是圣旨。”依我看: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与个人的教学经验,大胆稳妥地调整教材编排程序,既可行,也必要。例如:高中语法中的定语从句教学,按教材顺序,是分散在高中第一册教材前四课中。上期,我打破了以往分散教学的惯例。开学初,集中四个课时,一次讲练完毕。然后再分散在段考前进行巩固性练习。作这样调整依据是:1、集中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强。2、升入高中后,学生有新打算,学习劲头足,课堂投入充分、作业完成不打折扣。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后来,几次检测结果都肯定了这一做法。我国外语教学界老前辈张士一先生曾说过:“教科书无论编得怎样好,决不能完全适合每个教师所有的特殊教学情形,全在于教师自己运用他的教学法来变通这教科书,这就是所谓教科书的活用。”教参的合理使用也是一个值得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注意的问题。据我平时观察,一些教师在讲课中,全部或大部分照搬教参内容。这样,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师讲课贪多求全,必然削弱教学中的重、难点的突出。我个人认为,使用教参,教师心中应有一个“准绳”,应有自己取舍材料的主见。只有这样,教参才能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三、关于课堂容量问题。

一些教师常抱怨道:“不知为什么?这些知识,我在课堂上都讲过,考试中,学生还是做错。”教师讲过的知识之所以学生仍掌握不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少教师都认同:在语言学习中,教师讲了的东西,不等于学生就懂了,而学生懂了,更不等于学生就会用了。由能懂到会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要让学生实践,老师就不能垄断课堂。重视语言实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实效,看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教改的一个主攻目标。为增大课堂容量,我近些年的作法是:1、结合教学实际,运用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精心组织好45分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心中有数。2、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讲练的材料、各类教具、课前都要全部准备到位。宁愿课前多花自己的时间,也不在课堂上浪费学生一分钟。3、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来组织教学,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上讲台单一、落后的状况。如利用投影仪,减少板书时间,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快节奏的限时定量专项训练。利用光电阅卷机对作业、试卷进行电脑分析,以便在讲评中避免那种“题题讲到、遍地开花”的弊病。又如,利用录音机在课堂上进行读、听同步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有效阅读速度。课堂45分钟是一个常数。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大有文章可做。

四、关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

社会上经常呼吁: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功课越做越多,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令青少年学生叫苦不迭。一些教师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问题,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的事。教师就无能为力吗?我却认为不然。例如,学生整天泡在“题海”中与“满天飞”的各类练习题有很大的关系。学习上必备的参考书,少量有质量的练习题无可非议,但不能多,更不能滥。我为学生当参谋、选资料中,我抓了两个环节:1、向学生推介一、两本实用、有质量的工具书、参考书,并介绍其使用方法。2、精选练习题。如高三学生的习题主要来自三种全国高考题,部分省市高考模拟题和一部分程度相当的海外试题。凡学生做的题,原则上教师都先动手做一遍。经挑选后再给学生。教师为学生把住了关,学生就少走了弯路、节约了时间,减轻了负担。又如,中学生普遍反映单词难记。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各门功课都要背,都要时间记。英语考纲上近二千个单词的词汇表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学生单词记不住,一是方法不对,二是接触单词的次数不多,时间不够。怎样增加次数、保证时间,我的办法是:每堂英语课让出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做单词循环巩固练习。有时中、英互译单词,有时用单词造句,反复操练单词的音、形、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单词天天练、文章天天读”后,学生单词的遗忘率明显下降,学习的自信心显著增强。我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要求,更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去落实要求。教师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这样,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会落到实处。纵观我国十余年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如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五个因素、一个公式”来衡量,成绩显著,前景喜人。但也毋庸讳言,新世纪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怎样面对这种挑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李诞芗《英语教学法》。

埃克斯得(英)《基础英语教师手册》诸论。

张国扬黄子成《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

_得(英)《基础英语教师手册》诸论。

张国扬黄子成《走出英语教学的误区》。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八

为全面推进区域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实现教育强区、经济强区的宏伟目标,阳泉郊区紧扣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这一关键,全面实施“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全方位构筑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其基本思路及主要做法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它是针对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应试教育弊端提出来的。

为推进区域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区委出台了《阳泉市郊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同时,组织全区教育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四法一纲”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了以下共识:在这世纪之交,我们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要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民素质提高了,中国的人多就是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沉重的包袱。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胜利之本。现代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起点,影响人的一生,作用于社会每一个成员,对人的成长,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指导性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依法对“两基”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创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为动力,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为重点,以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的机会为目标,狠抓“两基”巩固提高,突出其“重中之重”的地位。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但素质教育问题,首先是个实践问题,而不只是理论问题,因此还有待我们大胆实践,探索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

二、教育评价先行,强化政府行为,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评价具有反愧激励、评判、导向功能,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评价先行。在制定各项教育评价体系时,应注重其导向性,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就立项,加大权重;有悖于素质教育的不立项或给予限制。

为此,我区先后制定了《乡镇教育工作评价方案》、《乡镇教委教育工作评价方案》、《学校分类推进标准》、《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等,从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全面考核教育工作,使我区逐步构建了较为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导向机制。

强化政府行为,对于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区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这方面,阳泉郊区区委、政府及教育部门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4年底区委、政府向全区发出了“落实教育伟大发展战略地位,为把我区推向全省教育强县(区)而奋斗”的号召,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郊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四大目标,即:“两基”工作上水平,进入国家先进行列;农教综改上效益,向全国实验区迈进;幼儿教育上档次,跻身国家先进行列;教育质量上台阶,位居全市上游水平。

在区人代会通过的《阳泉市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及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教育强区、经济强区”的“双强”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决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通过进一步统一思想保证认识到位;落实各项制度保证工作到位;科学统筹决策保证政策到位;加大投资力度保证经费到位;强化制约机制保证监督到位;切实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区委、政府以及区教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法规和行政措施并付诸实施促使全区教育工作始终处于有序高效运作进程之中。

三、积极推进教育结构和学制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和保障。

(一)“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大教育体系实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改革农村教育结构,是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适应素质教育、服务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

走农科教结合之路,建立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1992年,《阳泉市郊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推动了区域性教育整体改革,促进了各类教育多轨并行和协调发展。

1.幼儿教育蓬勃发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我区的幼儿教育以国家教委颁发的幼教两个法规为准绳,以实施学前三年教育为重点,实现了幼教管理规范化,办园形式多样化,办园条件标准化,环境创设儿童化,幼教队伍正规化五大特色。

全区幼儿园(班)发展为145所,独立幼儿园66所,其中40所分别达到省定一、二、三类园标准,每个乡镇都建起了经省验收合格的中心示范幼儿园。4--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以上,在册幼儿教师551人,学历合格率达71%。1993年,郊区被评为山西拾贯彻幼教两个法规先进集体”,1995年经省教委验收认定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区,并被评为全省幼儿教育先进区,19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

2.扎实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跻身全国首批“两基”达标县(区)实现“两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我区出台了《关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划》,确定了“坚持依法治教,实行目标管理,突出工作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带动各类教育发展”的思路,动员全社会实行“人民教育人民办”,展开了大规模的校舍改造工程。近年来,全区采取政府拿一点、集体筹一点、学校添一点、群众捐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学校的新、改、扩建。

1990年,全区由十年前的97所戴帽初中撤并为15所乡镇单办初中,新、改、扩建中小学140所,占全区中小学总校数的70%,率先实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同年省政府授予我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先进单位”,1991年省政府又授予我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1991年制定的《郊区教育五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了普九的实施进程,并带动了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全区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合格率达98.8%,全区适龄少年入学率99.6%,巩固率98%,义务教育完成率98%,初中毕业合格率99.1%。1992年,省政府表彰我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成绩显著”。

1994年经验收,我区成为全国首批“两基”达标县区。同年我区又出台了《进一步提高“两基”实施水平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两基”工作的巩固和提高。

校舍设施建设向规范化迈进,建成市级规范化学校87所。

;办学水平迅速提高,建成区特色学校10所,一类合格校54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1995年“山西十两基’评估验收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促进了我区“两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年,郊区被推荐为全国“两基”先进区,接受了盛国家督导考查团的考评验收。

3.农教综改逐步深化,职教、成教方兴未艾阳泉市郊区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形成了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职校、村、企办农技校为基础的成职教网络。区职教中心在原区职业高中(该校1995年升格为省重点职校)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扩大规模,面向全区六大支柱产业和城郊型农业,实行双元制管理,走成职教并举的.联合办学之路,成为全区乡镇企业中、初级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综合培训基地,全区13所乡镇职中均按“六有”标准建设学校。

(二)锐意改革,敢为人先,推行适应素质教育的“三五四三”学制模式“五四”学制是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学制,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我们认为初中实行四年制,有利于加大教学时空,放缓知识坡度,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薄弱环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从1991年秋,我们开始试行区域“五四”学制改革实验,小学由原来的六年制(用的五年制教材)改为五年制,初中从一年级开始实行四年制。学制改革牵动面广,难度大,我们本着“区域推进、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要求全区13个乡镇同时起步推行“五四”学制,当年有六个规模较小的乡镇一步到位。1992年秋,除三个大乡镇三年制、四年制并存外,其余全部到位。

1993年秋,恰逢新教材出版,全区中小学顺利实现了学制改革与教材配套整体到位。1995年,首届四年制初中生毕业参加全省毕业统考的合格率及中考优生率均居阳泉市前列,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初步显示了“五四”学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至此,我区学前三年、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的“三五四三”学制模式基本形成。

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素质教育的调控机制。

(一)深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995年阳泉市郊区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联合进行了“深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科研课题。这一课题经过三年研究和实验,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和职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找到了一种模式;实现了两个突破;完善了三个机制;体现了四大特色。一种模式即实验方案提供的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区)、乡(镇)、村三级办学,县(区)、乡两级管理,以县(区)为主的管理模式。两个突破:一是政府宏观决策与教育部门行政管理的职责分开;二是监督职能和决策,执行职能的相对分离。完善了三个机制:一是必须建立政府统筹决策----教委组织执行,----督导评价反馈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必须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开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必须强化人权、事权、财权三权统一的教育行政调控机制。体现了四大特色,即:机构实体化、职能明晰化、机制科学化、运行程序化。1995年9月,以由北师大研究生院院长、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任主任,由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及盛市有关领导和教育专家组成的课题鉴定委员会评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资料丰富,思路清晰,成效显著,可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并可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

(二)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启动学校内部活力,1990年以来,郊区在全区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和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教师编制人数分布不均,学科结构不合理,缺编单位人力不足,超编单位人、财浪费,教育资源配置失调的问题,1993年,我区选择了超编的义井乡和缺编的西南舁乡进行“三定三制”的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实行教职工定编定岗全员聘任的意见》,今年暑期,全区抓紧推行落实,九月一日开学前,各校均顺利完成了聘任工作,全区96.3%的教职工应聘上岗,保证了正常教学。

五、加强教研,深化教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完善教研网络,健全教研制度。

区教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区、乡教研室、区级中学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区、乡小学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中学、中心小学学科教研组和学校备课组的基本职责,活动要求等,提倡在“教师个人提前一周钻研大纲、教材及参考资料,做到教学目的、课时任务、教法运用,教学程序和时间分配五明确”的基础上,以备课组集体备课,一人主讲,大家研讨,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全面系统研读和把握教材,探讨教法和学法,做到单元教学“五统一”。同时区、乡教委每年组织说课竞赛,较快地提高了教师备课质量。

(二)狠抓教育科研,引深教育整体改革教育科研是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改革深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推动全区教育科研,引深区域性教育整体改革,区教委组建了“教科室”,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区教育科研活动。并要求乡镇教委、各中学及200人以上的完全小学,都必须设教科室或设专兼职科研员。要求区教委有关科室、乡镇教委及中学领导、区乡教研员、中小学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区教育学会各学科专业研究会负责人,人人必须有各自的研究课题和改革实验项目。强调没有科研成果的单位和个人不能评先进,不能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区教委成立了由有关领导及专家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评审委员会”,强化了对课题立项、资料档案管理,科研队伍管理和科研成果鉴定的指导。“八五”期间,我们重点进行了10个课题的教育科研。“九五”期间,我们确定了“小康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与中央教科所综改研究室合作)等13项区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各乡镇、学校立项的重点课题达40余项。

(三)努力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优化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努力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力求在这一核心问题上有所突破。

优化学科课程方面,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课程教学计划,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强调体、音、美、劳技、史地、生物、社会、自然等“非统考”科目的开设,为提高学校、教师对这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保证以上学科的教学质量,区、乡教研室采用抽考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有考核制度。

一方面注重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到:通道硬化、环境美化、室内外净化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有其教育性强化环境育人。另一方面强化校风、校训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序的工作秩序让学校环境这一隐性课程发挥其育人作用。

教研网络的建立,教研活动和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学习科学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为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索了有效的途径。

六、以人为本,苦练内功,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应提高教师素质,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首先应提高校长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

(一)培训校长,持证上岗。

1987年以来,我区先后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我区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有效地提高了学校领导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区294名中小学校长已全部经培训持证上岗。

(二)多渠道培训师资,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90年代是教师队伍出现断层、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关键时期,抓好在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大计,也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动力源泉的必然途径。

近年来,我们通过脱产进修、在岗函授、委托代培、自学考试等渠道培训教师,将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1985年的75.5%、32%提高到目前的96.8%、88.6%,基本上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学历不达标的问题。

1991年,区教委制定了《阳泉市郊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纲要》及《教师基本功训练办法和考核标准》,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师基本功训练。今年,区教委又出台了《阳泉市郊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九五规划》、《教师基本功训练实施意见》和《阳泉市郊区选拔培养骨干教师实施方案》,对九五期间的继续教育和骨干队伍建设作了具体部署。

七、拓宽领域,建设基地,创设适应素质教育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素质教育的任务,仅仅在校园里是难以完成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各类教育基地建设,拓宽教育活动领域,构筑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衔接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要求建设好校内外德育基地,办好家长学校。建设区、乡、校三级体育活动基地,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兴办假日艺术教育校、班,组建合唱团、管弦乐队、民乐队、舞蹈队、美术书法班,有重点、多渠道地培养艺术人才。建设好区、乡、校劳技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建学科活动社团、兴趣小组,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科普意识和创造才能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根据我区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步骤,九五期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构筑适应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做到社会、学校、家庭协调配合。学校办学思想、管理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以及人员、经费、设施等保障体系,适应素质教育需求,办学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全区推行素质教育要做到一年定好向,三年成体系,五年见成效,理论上有突破,手中有典型,工作有成效,科研出成果。

开发环境课。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九

今年以来,滨海工业区(马鞍镇)贯彻落实中央“基层组织888建设年”和县委、县府“联村促发展”指示精神,实行了机关干部专职驻村(居)工作制度我有幸被镇党委,政府挑选到华阳、东联两个居委会担任驻村(居)指导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虽然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在新的形势和挑战下,经过半年多来的实践和探索,怎样当好一个驻村(居)指导员有一下三点感受。

一、专职驻村首先要摸清“三个底”

1、两套班子情况底。主要看班子战斗力强勿强,工作协调能力好勿好,党员队伍凝聚力有勿有,居民群众向心力高勿高,如果这些条件完全具备,就是团结和谐的好班子,驻村(居)工作就能顺利地开展,上级交办的任务就能不折不扣地完成。反之,如果班子不和工作不力,信任度不高,那么作为驻村(居)指导员,就要认真思考,做好参谋,当好娘舅,这是驻村(居)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1省,市,县开展的“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驻村(居)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有利条件,通过走访摸清了居民群众的居住分布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和思想要求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驻村(居)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3、(村(居)经济实力底。俗话说:“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村(居)经济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能否有保障,村(居)工作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如果村(居)经济匮乏,甚至入不付出,那么作为驻村(居)指导员,一方面要鼓励村(居)干部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开展“增收节资,开源节流”,要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千方百计取得居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从我驻华阳、东联两个村(居)的情况调研来看,东联常年收支保持平衡,结存资金尚有近百万元,华阳每年需要上级补助,15万元,收支才能平稳度过。

二、专职驻村重点要做到“三个子”

1、放下架子。实行专职驻村(居)工作,指导员有更多的精力与村(居)干部交谈,有更多的时间与党员群众接触,要放下架子与他们一起同甘共苦,把村(居)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把群众要求作为服务宗旨,不要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认为我是政府机关派驻的干部,不与村(居)干部心连心。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遵守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否则,驻村(居)工作始终打勿开局面,则将一事无成。丧心威心。

2、出好点子。驻村(居)指导员既是一名联络员,情报员也是。

一名服务员,战斗员,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联,在上级领导交办任务时向村干部要讲清意义,讲明意度,布置工作时要讲透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帮助召开有关人员会议作出部署,提出意见建议,做到不拖,不推,不回避。如果对工作无动于衷,不问不响,听之任之,那作为一个驻村(居)指导员是不受欢迎的。如上半年全镇上下开展的“大走访”活动,根据上级入户率要达到100%,所以我就主动与两个村(居)主要干部商讨,提出了在家居民实地走访,上班居民干部夜访,外出居民电话约访”的“三访”工作举措,收到较好的访问效果。也受到村(居)干部的赞赏,确实是一个农村老干部的经验总结。

3、敢挑担子。一个驻村(居)指导员虽然职小无权,但在一个村(居)中有最大的发言权、建议权、反映权;当县体工作中村(居)干部遇到危难时驻村指导员要敢于解危;当居民群众遇到困难时要敢于解忧,在社会管理遇到困难时要敢于解脱;当工作遇到投诉时,要敢于承担责任,妥然处置,不扩大事态,不矛盾上交,不推诿扯皮。要在指导员的职权范围内全权驾驭,争做一名合格的,称职的驻村指导员。

三、当职驻村关键要树立“三个感”

1、工作要有责任感。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因为责任是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一种魅力,一个人只要有了责任感,才能实现自己的承诺,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每个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职位,只要怀着珍惜工作,珍惜一切的态度,才能有更好的心态投入,才能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工作才能出色完成。驻村半年多来,两个村(居)工作不管大事、小事,不管热点、难点,我都能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参与做到。

2、工作要有事业感。县机关有位领导说过,不当领导了,但们然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员名员而这两个“员”的身份实际上还是一名机关办事员,办事员就要办事。他的这些话对我启发很大,我是从人大岗位退下来,离退休还有整整五年,目前实质的工作岗位没有了,管管下一代,当当指导员,工作比较轻松,但是要对地起党,对得起自己是多年农村工作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农村干部,还有一定作用可发挥。所以,年初党委主要领导征求我和一些同志时,我就主动提出当一名驻村(居)指导员,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这样做。人民的要求需要我们这样做。

(镇),后进创先进,先进更先进。

半年多来的驻村工作,使我深深感到,只要摸清“三底”、做到“三子”、树立“三感”,创新驻村工作,提升指导能力,确保村基层组织创出新水平,作出新成绩。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

当前,许多乡镇政府纷纷制定出台乡镇干部驻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措施。大多数乡镇干部除配合乡镇中心工作和自己线上工作外,把主要精力放到所联系村工作中去,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从目前看,乡镇干部驻村制度和驻村干部队伍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要么回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能得到有力化解。

三是对驻村干部工作考核不到位。对驻村工作考核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干部之间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测评的人为因素不断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日益明显,测评结果的“群众公认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第一手资料,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还要“会诊”,召开村两委会,共同商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完善驻村工作考核制度,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制定出硬性的考核内容,从村民代表、乡镇干部和乡镇领导三个层面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考核。驻村干部每年定期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会上进行述职,由村民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同时,乡镇对驻村干部要从村级创业承诺、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以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建立驻村干部交流和培训机制,解决干的原动力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驻村干部的流转机制,对长期在同一地域和村工作的驻村干部实行异地交流。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定期组织驻村干部集中“充电”,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乡镇干部的本质要求,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帮助乡镇干部全面理解掌握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新政策、新法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的新技术、新知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将进入知识、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面对竞争,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今后的竞争将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特殊教育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残疾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残而有为的建设者。这是摆在我们聋教育工作者面前重大课题。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高度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近年来,我校教育工作者在全面育人中作了大量有益探索,但实践越来越使我们感受到,聋生心理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中十分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

我国正在进行着政治、经济的伟大变革,市场经济为社会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多元化的价值观,复杂的人际交往,都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聋哑青年增加心理负荷,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增加下岗群体的出现又为聋生心理教育带来了不利的环境影响,值得人们重视的是随着聋生接受文化教育层次的提高,他们在智力、情趣、道德休养、意志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向自己、向学校、家庭、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得到信任和理解,希望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培养。近年来常听到家长反映:一些高年级聋生常以书面形式向家长提出许多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伦理道德、理想、前途等方方面面。有的学生为了求得家长的回答,还采取了关起门来不吃不喝的作法。最近笔者在对聋生高二班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中,当问其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和什么样的老师时,90%以上的学生都提到对自己的信任和理解,还有50%以上同学回答喜欢知识经验丰富、文化素质高的老师。当问其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80%的同学在回答中提出希望老师给他们讲道理,指出错误的原因。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感到聋生心理发育急待需要“营养”。而多年来聋生心理教育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而带来的`心理缺陷未能等到积极应有的补偿,至使聋生在接受教育,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它不仅干扰了教育任务的实施,也导致部分聋生走向了教育的对立面,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引起聋生心理障碍原因的思考。

1、听力残疾是聋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障碍道德品质由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的心理要素构成。由于聋生语言发展迟滞,势必对形成理性道德认识产生不利影响,务80台,平分给现在的5天来完成。这样的分析省略了许多步骤,思维有很大的跳跃性,对于学生这样的创造发挥,应该给予肯定,以保护学生运用直觉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直觉思维。

这不仅表现在聋生学习抽象概括的道德知识的困难,还表现在理解和运用道德知识容易产生的偏差。如“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由于聋生认识的直观性,对于“公物”“集体”这样概念是不能在短时间理解其内含,因而入学后聋生在很长时间都难以养成起“爱护公物”“关心集体”道德行为。道德评价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由于聋生语言的贫乏,常在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时只能用“好”与“不好”的手语来表述,而对某种道德行为的动机、动机产生的原因、行为的结果却难以讲清。这不仅阻碍聋生从道德评价中去提高自身的认识,也常使教育工作者不能准确地了解其心理活动,无法开展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诱导。

2、聋生心理发育滞后,生理发育超前是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1][2][3]。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二

自我国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已十多年过去了,笔者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并着力于探索和思考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有的探索和思考可能比较切合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实际在实践中有所收获,现在总结出来仅供同仁们参考。由于笔者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有限,有的探索和思考还很不成熟尚处在进行之中,且未能突破问题的门槛达到理论的高度,更未放到实践中去证明和检验。为了能够快捷地突破问题的难关和及时地为共同实践素质教育的同仁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现也和盘托出以求有识之士的高见和指导。

教育需要发展,发展需要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需要做到实事求是才能促使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发展,要实事求是就离不开教育实践的第一手资料。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从哪里来?从学情调查中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学情调查的重要手段。教育的本身也是要追求效果的,没有效果的教育是毫无意义。教育效果的体现不外乎指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特长技巧等。但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特长技巧都不具备直观性,只有靠专业测试来了解。至少就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看是如此。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有测试这一现象存在,就会有应试教育的出现。所以我们不能说应试教育没有一定的合理内核。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要根除应试教育必需彻底地取谛测试。但这几乎没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就连世界上的学府泰斗哈佛大学也不敢冒这天下之大不韪,就目前的资料显示世界上还没有一所取谛测试的学校,所以想回避应试教育这一事实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而用单纯片面的应试教育来占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整体教育全部阵地则是无法容忍的。因为教育的真谛不是应试。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让人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坚持不懈地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最基本的任务。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比起应试教育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广远的意义。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应试教育,因为素质教育也离不开测试,测试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要说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应试教育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而不是绝然对立的。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但又不忽视应试教育;同时,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要分清主次,明确关系,合理对待;并且要努力使应试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地进行而不受其干扰;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教育态度。

关于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效果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十分关注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铁证。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各个学校和教师都很看重这方面的研究。但多数学校和教师的研究收效甚微,比较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结果是得不偿失。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浮在浅表层次上的研究,没有深入到根本问题进行实质性的研究。二是研究时没有遵循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和提高的一般规律,使研究落于空洞和盲目的境地。要使研究卓有成效首先必须要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和提高的一般规律做深刻的认识,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任何形式的研究都将导致失败。

前面我们提到教育教学效果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特长技巧等。或许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些效果的优劣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好坏。所以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活动上面大做文章。但却忽略了支撑课堂教学十分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课如果失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支撑,设计得再精美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效果可言。尽管有不少教师认识到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但由于学习积极性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许多人不得要领,所以教学水平没有突破,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没有提升。

学习积极性虽然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因素,但在这众多因素之中,性格特征是最稳定的因素,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抓住这个要领,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可望迎刃而解。这就是说学习积极性受性格特征,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具有积极向上,顽强意志力性格特征的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用脑力和体力活动取得成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不去积极地学习。

关于教育教学任务。

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首先,因为不搞素质教育你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什么是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违背这一原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容忍的。其次,人的成长必经三个重要阶段----基础,发展和成才,基础不牢势必影响发展,没有发展谈不上成才。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成才-----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人才,这就是国家教育战略分配给各级各类学校的明确任务,全社会教育必须达成这一共识,并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全国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教育之路。

关于外语教学。

本文要着重谈谈外语教学的问题,这倒不是因为笔者专业的缘故,而是出于对现在外语教学现状中的一些问题感到忧心:首先,现在外语教学中仍有相当部分人对外语是不是学科感到迷茫。由于认识的不正确导致教学方法的偏差,进而收不到理想的外语教学效果。如果把外语象其他科目一样作为一门学科必然误入知识教学的路径,要想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那等于白日做梦,至多也只能是培养了一些能应付考试的机器而已。所以在外语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认识问题:foreignlanguageisn’tasubject,it’salanguage.如果再以英语为例:englishisn’tasubject.it’salanguage.只有当外语教学工作者把一门外语作为语言而不是学科时他才会从掌握语言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和考虑问题,选择到适合外语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收到理想的外语教学效果。

其次,一门外语是学会的还是教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作出选择。回避和作出错误选择都将导致外语教学的失败。回避这个问题的人,表现为自己的教学没有章法,课堂结构混乱,教学方式方法不着边际,脱离语言学习的实际,没有效果可言。选择外语是教会的人,一门心思地用在“教”的问题上,围绕一个“教”反复兜圈子,自己独霸课堂,让学生失去大量学习和实践的机会。结果延误了学生,造成教学效率和效果低微。不能究其原因,就责怪埋怨学生和满腹牢骚。最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丧失殆尽。选择外语是学会的人,容易从自己学习母语的亲生经历中去发掘外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他们知道语言本身来自于生活,在以生活为基础上的人类相互交流是语言产生的根源,也是人类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条件。因此,他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语言与生活和交际的联系,在教学中总是把语言与生活和交流紧密的结合起来实施自己的教学。他们在实施教学中根据语言学习内容有高超的设置生活情景的能力,根据一定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语言,在运用中学习语言。他们总是在指导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交际交流时巧妙地融进新知识让学生毫不吃力地,轻松地一步步向前迈进。这类教师他们尽可能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运用新旧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练习,因为他们知道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娴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为一体才是外语教学的目的,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运用,而运用的听说读写能力除了依赖于语言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获得。这类教师他们从不独霸课堂,而是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他们也不以教师自居,他们在学生学习外语中扮演的是指导员,教练员的角色,他们让学生觉得是学习的同伴和朋友。这种外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关于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

这个话题似乎很平庸,因为所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都有十分详尽的理论论述,可谓众人皆知,无人不晓。正因为如此,本文不想在一般理论意义上做重复讨论,只就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做些探讨,仅供参考。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三

一年一度的“假期档”毫无悬念的到来了,作为暑期档必备的一场“节目”,暑期实践活动也随之而至。然而,与以往暑假不同的是,此次的暑期活动实践,不是再针对某件事情,某件工作,而是面对人,与真真正正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无意间留意到的宣传单页,读出来的如此有意义的工作,确实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来自美国东北大学美国短期交流大学生生,与已经暂居昆明两年的大学生,经历怎样的摩擦与磨合,实在是一件令人兴奋地事情。

在此次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每天两个小时的相处,不断地发现差别,曾经出现的隔阂与不解,都成为了这次实践的主色调。我了解到了曾经生活的狭隘,眼中的世界也变得宽广起来。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处事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事物的观点。这其中有语言,饮食,待人处事,消费观等等的差别,都构成了这一路的风景。

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交流的障碍。虽然是已经学习英语十几年的大学生,刚接触一个真正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同龄人,也会有点不知所措。生活用语的匮乏让交流变得异常的怪异。记得,在面包店里,店员介绍一种涂有黄油的面包时,用到了“cheese”这个词,我们可爱的语言伙伴,听成了“chicken”,顿时兴趣大增,买了一个。但当面包入口直到没有任何剩余,才发现没有任何的鸡肉,于是便来求助我们,才发现如此可笑的闹剧。还有一连串的笑话伴着整个旅程,我们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给我们无声的警示。语言的交流是建立在对双方文化的理解上的,仅仅是语法、词汇的学习果然是远远不够。

“食”乃人生之大事,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一起吃饭是无法避免,也是无可或缺的事。饮食文化在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所听所言真的不如所见。中国人吃饭很少会共吃一碗炒饭,然而他们却可以同享一份。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人很大的差别,我们习惯用碗来盛饭,盘子用来放鱼骨或者不爱吃却不小心夹入碗中的菜,而他们却习惯把任何食物都夹到平底的盘子里,吃的不亦乐乎……在我看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彷佛向我们对外的态度一样,我们喜欢恪守自己的那份安然,而他们却喜欢敞开胸怀接受一切来自外来的新鲜事物。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接受了西方的节日,圣诞节,情人节等等不少文化。可是,深居内心的保守,不敢坦然接受外来文化的自卑,依然随处可见。

一个饮食习惯上的小小差别,竟然折射出这么矫情的分析,未免有些牵强,可是,在另一个饮食习惯的差别却无法不让人深思。外国人的aa制众所周知也同样深入人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以此常常聚会。然而当当真正的见识到他们,我不得不感叹,所谓的aa制真的可以公平到如此的地步。中国的餐桌上,你永远看不到金钱的交易,它的往来只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进行黑箱操作,形式之隐蔽,让所有人汗颜;而外国人的餐费,却可以在餐桌上就实现aa,更不会出现疯狂争抢结账的场面。

虽然交流的所在地是中国,然而,强烈的文化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意识;虽然,我们的只是在用简单的中文和英文与他们交流,然而,思想的巨大差异,对自身的认识与鞭策,让我感到了一种惧怕。

和我一起去的同学她所带的语言伙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学习,看到任何一个东西都想知道它的中文名字。看到她的那种学习状态,若我的语言伙伴是她,我会感觉到害怕和一种自我的怀疑。害怕的是,如若问到什么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曾经也没有想过去找出答案,那我该怎样,拿着中国人的忽悠精神去抵抗?那有一天被发现如何是好?怀疑的是,如果学习英文的我状态如她,那此刻的英文水平也定不是这样。这种害怕与怀疑,让我每次看到她的时候都会愈演愈烈。我想,我是该好好检讨自己并且制定某种计划的时候了。

一个月的时间,说短也短,让人无法全面的了解到两个文化所有的差异,也无法让所有的的这种差异变成理解,只是停在知道这种差异的某个地方无法前行;说长也长,足够让我们了解现实生活的局限性,也足够让我们对此时的生活状态做出很多质疑,让我们重思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追求是为了什么。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思考的社会实践报告的延伸阅读——寒假社会实践报告的主要写作步骤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四

近年来,襄樊市审计局加大 计算 机建设与 应用 步伐,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在 企业 、财政、 金融 、农林水、行政事业等行业38个单位尝试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审计数据采集与 分析 、软件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和体会。

(1)可行性分析。主要是调查了解被审单位 会计 信息的管理现状,看其计算机使用水平能否满足审计项目的方案要求(质量、时限等),从而确定是否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

(3)现场审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两个环节。数据采集就是应用一定的 方法 ,对被审单位的数据信息进行迁移,按审计方案的要求以及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进行整理;数据分析就是应用相关审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归并、统计和分析判断,从中查找被审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疑点线索,发现违纪违规 问题 ,汇总相关数据,以满足审计报告的需求。

(4)审计报告。在传统手工审计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将采集到的数据,应用计算机进行结论性审计文档的处理,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决定。审计意见书等,并由此形成被审单位 电子 数据库的部分数据。

在分析被审单位电子记帐数据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确定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数据采集。

(一)直接使用被审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将数据导出为通用数据库格式(如:mdb、xls、txt等)。其优点是:适用范围宽、导出数据随审计人员的意愿,因而是审计人员首选也是运用最多的数据导出方法。因为一些著名的财务软件为证明自己的“开放性”、“兼容性”特征,都具备“数据可被第三方软件使用”这一功能,诸如:用友、金碟、远方等,并且版本越高,此项功能越明显。而且从审计情况看,如今不少行政企事业单位大都使用上述软件。

如在对樊城公安分局的审计中,该单位使用的是用友m8.0财软,我们就直接将其总帐、明细帐分别导成一个通用数据库如 mdb的两张数据表;在对全市民政系统审计中,因该系统使用了用友m7.0,一次只能将总帐、明细帐的一个科目导成一个通用数据库,因此我们就根据需要,生成了多个科目的多个相关数据库。另外有些软件开发商专门设计了特定格式的导出,如:版本,高度自动化设计,财务人员只需输人原始资料,数据汇总、帐表生成等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其操作程序符合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制度,审计人员可将其中所有汇总表格和明细帐的查询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利用帐页查询功能,完成电子数据的采集工作。当然一些高端数据库软件,如:使用 sql server、db2等作为数据仓库开发的财软,由于这些服务器端的专业数据库软件本身具有强大的分析、备份和安全恢复等功能,因而客户端的应用软件也就没有必要开发数据导出功能了。

(二)直接使用被审单位企业(财务)管理软件而产生的备份数据。

使用日志、用户权限及密码等),分析起来最方便。由于用户软件本身具有强大的分析和查询功能,因而不需要借助任何第三方的辅助分析软件或数据库软件。但其缺点是必须有一套与被审单位软件一致的能使用的软件,且有多少个审计对象,你就需要准备多少个软件。这类商业软件由于审计人员只用于辅助审计,不作为生产使用,因而购买起来极不 经济 ,其来源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一是使用演示版软件,由于相当多的演示版软件与标准版软件仅在表证的打印上有区别,因而使用演示版软件没有问题。二是使用软加密方式的软件。相当多的软件是通过合法用户名和系列号来限制使用的,我们可以用被审单位软件的用户名和序列号在自己的电脑在进行安装软件,再将备份的数据恢复进来就可使用了(如:远方财软)。三是使用“光盘市场”版软件, 目前 光盘市场提供的版本相近的经过解密的软件,如:用友、金碟、交易等大腕软件,基本上都可以使用。四是与软件公司协商,支付少量费用,借用软件公司同版本号的正版软件和限次软件。

(三)直接将用户软件的原始数据库表导出。

就是使用专业数据库,如:sql server等,直接使用专业库的管理工具将数据导出。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表现在:l、软件的开发者为减少数据的冗余而采用了关系表,用户采用了这些表在自己的电脑中分析时需自行定义关系。2.这些表一般都为原始数据,审计人员要得到自己的记录集需自建查询集(视图)。3、这些表多为 英文 或拼音组成的字段(为了适应更多的开发工具)且有许多认证字段,完全搞清楚还费点周折。但是如果将上面问题都搞清楚了,使用通用数据库软件和专门的辅助审计软件分析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一般情况下,将数据导出后必须存入审计人员的电脑中,置于审计人员自己定义的某一目录下。这一点,要视实际情况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从审计实践看,不外乎有以下王种情况:

(一)若数据文件总量在sm以下,通常采用压缩软件如: winzip等将数据压缩成几张盘,将数据带走。

(二)若数据文件总量在sm以上,如采用压盘方法由于盘片较多,恢复成功的风险较高,因而一般采用外置硬盘的方法,将数据在不压缩状态下直接导入自己的硬盘。

外置硬盘有打印机接口的外置硬盘和usb接口的外置硬盘。usb接口的硬盘支持热插拔,打印机接口的硬盘支持老一些的电脑,外置硬盘通常由外置硬盘盒加普通硬盘组成,这是一种最经济最方便的数据迁移的方法。

(三)若审计人员随身携带有笔记本电脑(带以太网卡)且被审单位也组建了局域网,可直接采用电脑与电脑对拷的 方法 实现。这里也有两种方法:

2.网络下载。审计人员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接入被审单位的网络,找一个被审单位空闲的pj45信息接口,配置好网络获取一个合法网络帐户,进入网络后,将数据源电脑中的数据持出。

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大都要使用通用的或专门的软件分析数据。因为通用的数据库软件具有极其强大的分析功能,使用起来也特别方便灵活。若审计人员很熟悉诸如:foxpro、access、sqlserver或sql语句之一种,基本上就可以不依赖任何辅审软件独立开展 计算 机辅助审计了。以我局对湖北化纤集团审计为例,我们直接将被审单位的数据采集回来后,导入access20xx,利用access20xx中的可视化的查询分析器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所需要的数据。但是现阶段不少审计人员并不熟悉专业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尽管诸如 access、 foxpro、sqlserver等使用起来都很方便容易,但对相当多的审计人员来说仍有一定困难,这样就可结合使用相对而言更易使用的一些软件,诸如:南京特派办的《审计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等。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主要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

二是利用被审单位软件数据转换功能,结合《审计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的查询、筛选等功能,发现违规支出。以“费用”审计为例,首先将把被审单位数据库中“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明细帐打开,将数据转换成excel格式,通过《审计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查询摘要、筛选数据,经调阅有关的原始凭证和审计相关单位,发现费用中违规支出问题。

电量等,通过对电价、二次综合加价等电量收费分类汇总,再把每项价格的收取标准编制计算公式,相同公式单元格,用复制桶进行复制后,使用规划求解模拟计算出二次综合加价、三峡基金、电源基金等每项的收取总额,再与入帐收入核对,以此查出违价收入问题。

四是利用帐套功能,发现收入不入帐等问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行业性、系统性的审计中。尽管其中某些单位使用的财务系统版本不同,但只要我们使用高版本软件,就可把多单位电子数据,统一到一台电脑中,通过选择帐套功能,调阅不同单位的电子帐。如在某单位审计时,我们发现该单位通过“内部往来”科目上交总公司管理费。抓住这一疑点,我们立即点去了总公司的帐款,结果在总公司帐目中,未查到该笔收入,经与被审单位查实,收入确实未入帐,以此为线索牵出了该单位设置帐外帐,私设“小金库”50多万元的问题。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五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诚信之气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她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先进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近年以来,信用问题引起了中国高层的极大关注.“世无诚信不宁!国无诚信不稳!业无诚信不旺!家无诚信不和!民无诚信不立!官无诚信不忠!”.这字字千钧,表明了政府高层对信用问题的关注,对重建信用的呼唤.

作者:邓艺曹琛作者单位:云南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51刊名:云南科技管理英文刊名:yunnankejiguanli年,卷(期):200417(4)分类号:b82-057关键词:科技诚信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六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接下来讨论了其在课堂教育和考试这两个大学教育重要环节中的具体实践。最后,分析了大学各层次教育之间的关系和外语教学应具有的适当的地位。

1.引言。

要探讨大学的素质教育,就要正确认识大学教育实施者和接受者,以及教育的目标。所以,首先要讨论大学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作用以及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课堂教育和考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继而需要明确在这两个环节中有关素质教育涉及的实施原则。目前大学教育中的考研及外语学习这两个问题尤为突出,亟需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

2.基本理论。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大学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十八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成年人。他们基本已经具备成型的世界观。所以,大学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引导为主,塑造为辅。

学校教师是主体,在各个教育环节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和作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把握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的思想和精神。同时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要求教师不但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现有的本专业知识。还要注重科学研究,把握本专业科研的前沿动向。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的科技服务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在此基础上,要提炼出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拓宽专业面和知识不断更新的能力。

课堂教育环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育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课堂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鉴于自觉性不同程度的欠缺,要求一定的课堂纪律是必要的,其目的是限制恶意的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鉴于主动性不同程度的欠缺,课堂教育质和量的保证也是必要的。大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难免的。课堂教育应以中等程度甚至中下等程度的学生作为契合点,因为大学教育是成材教育不是选材教育,亦即是要培养绝大多数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而不是选拔极少数学生作为尖子人才。对于该等程度的学生,课堂教育是其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该等程度之下的学生,除了课堂接受教育之外,课下还要自学。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课堂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深入地进行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上等程度的学生,如果部分内容通过自学就能够掌握的话,善意的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学习其他知识,应该和恶意的区别对待。同时,和谐课堂的构建也是必要的。教师和学生相互作为对立面的状态应该是绝对禁止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知识的接受者的关系。一切有利于课堂教育的行为就应该提倡,一切不利于课堂教育的行为就应该被禁止。比如教师主动擦黑板应该提倡,以命令的口味让学生擦黑板应该禁止。学生特殊情况迟到早退,如若报告则打断教师讲课思路并耽误众多学生的时间,当时不打报告默默入座或离开的方式就可以尝试。对课堂上学生饮水等的限制也可以放松。课堂教育的和谐程度与课堂教育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教育有利于课堂教育效果的提高。

4.考试环节的实践。

考试环节是对素质教育效果的检验。考试形式可以探讨,但是考试环节必须严格把关。考试形式决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亦即素质教育的标准。这里不着重探讨这个问题。考试形式确定后,考试环节必须严格把关,这是衡量标准是否达到。一门课考试成绩是否及格,是对该门课程知识是否掌握的衡量。某个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是否全部及格,是对该学生是否掌握该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知识的衡量。也就是是否成为该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衡量。这一点认识,无论是教师或者是学生都应该把握准确。不能渺小化,亦不能扩大化。不能渺小化是指不能放宽考试的标准,否则会使学生毕业时名不负实。同时也会使正常的教学活动放任自流,最终难以管理。不能扩大化是指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的唯一标准。一门功课不及格仅仅是指该学生没有达到掌握该课程的标准。某学生某个专业未能毕业也只能说明他没有能够达到成为该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标准。不能因为某学生某个专业未毕业甚至一门课程未及格就认为该学生整体素质不及格。只要也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不会歧视这类学生。反过来,这类学生也不会因为未毕业甚至一门功课不及格而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学生在成才过程中由于兴趣或知识结构的变化而导致专业取向的变化是正常的。大学就应该包容这种变化,应该创造一个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有些国际上知名的大学在该方面的做法就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类人才也不胜枚举。这些人未在某个大学毕业,非但未对其个人和学校名声造成丝毫损害,反而成为这些学校严把专业毕业标准的典型旁证。

5.大学各层次教育之间的关系。

大学的教育层次主要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提高和延伸。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型人才。这样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且不可动摇。没有扎实掌握现有本专业知识且能够熟练应用的本科生,就不可能有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不能因为要追求大学层次的提高,要办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而把本科教育置于次要地位甚至取而代之。如若这样,则最终将一无所获。这一点大学的教师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者务必要有清楚的认识,也要务必向学生讲清楚,因为在这方面业已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学校为了办成教学研究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挖掘生源,学生工作者为了创造以考研率为具体指标的较好业绩,学生为了摆脱近年来学历高好就业而得出的社会对研究型人才比应用型人才更需要的假象而造成的困境,大多从大二就开始步入考研的轨道,大四则全力以赴。大一大二主攻外语和数学,大三则主攻某一门基础课,大四完全放弃本科学习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听课者寥寥无几。外语和数学都是工具,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则将成为空中楼阁。必将出现通过四级甚至六级考试,而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连语法都不通,非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连一篇完整的本专业文章都不能翻译的怪现象。主攻某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不具有本专业实际问题所涉及的系统的相互联系的专业知识,即使数学基础再扎实也无用武之地。废弃大四专业课的学习,则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这一本科生培养目标根本就无从谈起。这个问题已到了非常危险和亟待解决的程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从根本上去解决。学生本身也不应该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这些假象是由一些偏激的个别扭曲的政策带来的,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绩工程,近几年出现的本科层次比研究生层次相比的就业困难并不能完全正确反映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对各层次的人才都是需要的,包括本科教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如果不按照此客观规律去武装自己,而是跟着一些假象去随波逐流,则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其一,由于被假象所误导,硕士研究生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也会出现就业困难,随之这种现象逐渐波及到博士研究生。结果读研三年之后甚至六年之后和现在的情况没什么区别甚至更糟。其二,随着社会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重能力轻文凭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作为用人单位实实在在的衡量标准。此时,那些不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人,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重蹈南郭先生的覆辙。

6.外语教学的地位。

前已述及,外语是一种工具,主要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我们为什么举国学英语?这个问题是不应该提出的,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因以英语为母语的美英等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有人会说是交流的需要。但是汉语作为世界上运用人口众多的语言之一,有很多别的国家举国学习的例子吗?!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人学英语是为了要溶入某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度里。

既然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别人比我们先进的东西,就应该粗略的衡量一下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学费。

据1998年有关统计资料,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共2445.5万人。初中毕业升学率为50.7%,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应约为4823.5万人。合计全国中学阶段教育在校学生共约7269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据此估算在校人数约为850万人。

若按中学阶段学生投入英语学习的精力为六分之一,折合学生数约为1200万人。每生每年需花费按3500元计算,约为420亿元。大学阶段按本科四年计算,只考虑第一和第二学年学习英语,并且投入精力为四分之一,折合学生数约为106万人。每生每年需花费7000元计算,约为75亿元。

合计每年中学和普通高校阶段全国学生为学英语需花费近500亿元。若在计入城市小学阶段的三年、课外辅导班、研究生阶段以及建立英语教学师资队伍等等的费用,保守的估计全国每年花在英语学习的费用应该达600亿元人民币。600亿元人民币呀!基本上相当于我国同时持续不断地在建三个三峡工程!

这还不算为追求论文“三大检索”率的投入。我们在国内发表论文,用中文发表的都要附加上英文摘要,甚至全篇都要译成英文发表在英文版上。这也是一种扭曲了的极不正常的状态。正常的应该是由文献的索取者去克服语言的障碍。现在克服语言障碍的主体却变成了文献的提供者。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多,由此得到的回报又有多少?!得到的回报当中除了一文不值的名还剩几何?!

过若干年之后如果我们不再举国学英语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这一景象会有何感想?如果能够把每年600亿的包袱抛给别的国家该多好啊!

要把外语的定位搞准确,不可偏颇。要把外语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的关系搞清楚,不可颠倒。如果仅仅为外语而学习外语,近者不能使外语真正成为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工具,远者我们也永远无法摆脱在语言方面被不断掠夺的困境。

7.结语。

大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成年人,所以教育手段应该是以引导为主,塑造为辅;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应该是政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灌输;学校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最终目标;课堂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考试环节的地位应正确认识,考试是唯一衡量也仅仅是衡量该门课程结业资格的手段;本科教育有其独立的具体的教育目标,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外语是交流的一种工具,其教学的地位应适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提炼的思考与实践(汇总17篇)篇十七

驻贫困村第一书记、玉林市第十二中学科研处主任吴甲全。

[内容提要]。

黎洪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特点。所以解放思想,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变该村现状需要:以点带面实现规模化养殖,发展山羊、黄牛的养殖;充分发挥耕地的潜力,发展稻田套养淡水鱼产业;引进陆川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的养鸡模式,发展养鸡业。初步做好了规模化养殖的前期工作。已发动陆桶村、黎冲村的谢庆忠、谢福琪等四户发展山羊养殖,其中谢庆忠谢福琪已经开始引进种羊试养。

[关键词]贫困村解放思想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3月底按照玉林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到陆川县乌石镇黎洪村开展驻村工作。工作中,根据“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和弘扬、践行广西精神的要求,我严格按照玉林市委、陆川县党委、乌石镇党委的要求,吃、住在村,在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能认真履行自己工作的职责,迅速的融入村两委领导班子,团结村两委的全体成员,深入农户,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带领村民转变思想,实现贫困村的赶超跨越。

一、入乡驻村,摸底调查。驻村工作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了调查之旅,黎洪村一共17个自然村,花了3周多的时间全部走访完毕,这次的走访,是在村党委的黄金崇支书的全程引领下进行的,这次的走访通过看、问、座谈等方式,了解了我将要在这工作两年时间的黎洪村的一些基本情况,黎洪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用当地人的说法是“地处两省三县之间”两省是指广东、广西,三县是指陆川、化州、北流,黎洪村到陆川县城距离40多千米,到北流城区约70千米,到化州城区约80千米,距离乌石镇20多千米。17个自然村主要零散分布在7千米长的黎山村路(黎洪村—北流山坪村)两侧,这条村道还没硬化,下雨天车是无法通行的,交通落后,信息比较闭塞。全村人口4200多人,主要讲客家话、土白话,以覃、黄两大姓氏为主,外出务工1300人左右,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工种不好,工资收入微薄。留在家里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弱、病、残”,五保户56户,低保户424户,属于贫困的人口2100多人。人们在形容一个地方土地资源山地多耕地少的的时候,常说“八山一水一分田”,而黎洪村更甚,全村耕地不到1000亩,人均耕地不到每人2分地,人均耕地之低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而且很分散,山地确实很多,放眼瞭望,都是重重叠叠的山丘,黎洪村有山地19000多亩(他们是用山底面的面积来估算的,如果按山地坡面计算可达60000多亩),可是坡度很大开发利用难度大。

二、转变思想,做好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黎洪村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特点,山沟、山间小盆地水稻种植业为主,水稻种植因人均耕地少,能满足自家的消费就已经很不错了,山上主要种植速生林桉树,多数是外来人承包种植,少量为村民自己种植,经济效益很低,而且因大规模种植速生桉树,树种单一,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原来丰富山泉水的流量在不断减少,一些地势较高的原有水田因无山泉水灌溉而荒芜。养殖业主要是家庭散养鸡、鸭,规模化养殖很少。针对黎洪村现有的资源条件,要改变其贫穷的局面一是改变落后的交通运输,硬化黎山公路,二是以点带面实现规模化养殖,为此在黄金崇支部书记的引领下,走访了黎洪村养猪、养牛大户,了解他们的发展思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村里的决策做一些借鉴。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两次村两委会议,共同探讨黎洪村脱贫思路,会上我提出了三条思路,一是为了立足本村山地多的优势,发展山羊的养殖,养殖成本低,市场还没饱和,发展前景好;二是黄牛的养殖;三是充分发挥耕地的潜力,发展稻田套养淡水鱼,主要以套养泥鳅方向为主。得到两委全体成员的认可,另外大家还形成了另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引进陆川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的养鸡模式,发展养鸡业。为此我和山东、湖南、安徽等一些大型的养殖基地进行引种情况进行交流,详细的了解具体事宜。也走访了陆川县扶贫办、陆川县畜牧水产局,了解地方性的扶贫政策,同时组织村两委全体干部到良田镇参观陆川温氏鸡养殖户,了解合作事宜。6月份,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要从根本上改变黎洪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只有立足在本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而黎洪村的最突出优势就是荒山多,很适合发展草食动物的养殖,特别是养羊和养牛,具有养殖成本的,目前市场前景好,而全面推开,家家户户养殖是很难做到的,加上很多农户缺乏养殖的经验、养殖的技术,只能是以点带面,通过发展一些带头人养殖来带动,前期的工作发动了陆桶村、黎冲村的谢庆忠、谢福琪等四户有意愿发展山羊养殖的农户,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主要是做好引种前羊圈的建造以及建造羊圈中的土地纠纷,其中谢庆忠谢福琪已经开始引进种羊试养,其他农户还在资金的筹备过程中。

四、排纷解难促和谐,化解矛盾保稳定。驻村工作半年来,通过走访和群众反应方式,及时了解和调解各种纠纷,防止事态进一步的发展、恶化。半年来和黄金崇支书、苏俊光治保主任一起先后调解了:木菜自然村黄亚成、黄天保之间的因进出通道和农田水利设施的纠纷,洪马自然村因山林出租引出的山林地纠纷、坟山纠纷,木桶村覃光旭等多户人之间的房屋用地与出行通道的纠纷,陆吉苏庆全与苏华荣之间的房屋用地纠纷,木菜自然村黄家忠,陆桶自然村谢福佳,黎冲自然村因基地、山岭的纠纷,木菜村的黄俊杰家庭纠纷,及时化解村民的矛盾,到目前为止无一人上访,维持了农村稳定发展的局面。

五、着手教育,做好黎洪小学的扩建工作。黎洪小学总校目前有学生240多人,教室为黄泥和沙切墙建起的两层教学楼,雨季洪水经常渗漏到教室,严重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校园面积狭小,学生缺乏运动场所,教师住房简陋,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能给学生提供运动场所,建设教师周转房,尽可能留住年轻的教师,必须扩大校园面积,而学校能扩大的方向都是水田,在人均耕地不到两份地的黎洪村,租用水田确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经过多次的、反复飞做工作,现在终于有了效果,涉及黄金汉等6户农户能从大局出支持学校发展,现在已到合同签订、资金筹集的阶段。

在驻黎洪村工作的这段时间中,我在做好每一件工作的同时,也对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感觉到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实现贫困村的赶超跨越,改变落后的面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活动的精神为指导,踏踏实实地做好贫困村的各项工作,力争在派驻工作期间,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相关范文推荐

    婚内财产均分协议书叫婚内财产协议(模板18篇)

    在商业和法律交易中,合同协议起着规范和约束双方行为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甲方:某某,男,某年某月某日出生,汉

    学前班五一劳动节活动总结(专业21篇)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可以探讨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帮助。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大全(19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材内容的科学组织,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品德与社会》课

    监控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实用17篇)

    在每个月底进行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2021年是我值得纪念

    雨后的树叶(专业12篇)

    优秀作文要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组织有序,每一段都能够衔接自然,使整篇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下面是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范文,它们在思路和论证上都非常精彩,值得我们

    依法治区工作汇报(模板14篇)

    工作汇报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和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在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成功的工作汇报示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学生社团招新实施活动方案学生社团招新方案(实用18篇)

    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兴趣,以及活动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书法比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举

    小学我的家乡南京(精选19篇)

    优秀作文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作家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幼儿新教师培训心得(精选15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分享的机会。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

    康复科护士长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优质17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决策。下面是一些个人总结的实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20xx年是我科工作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