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

时间:2023-12-24 作者:琉璃

通过设置质量目标和制定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质量月总结范文,希望对正在撰写总结的你们有所帮助。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一

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水平是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型本科院校不同,应用性要求很高,学生需要能够结合社会现实提出观点看法。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论文质量的优劣也是检验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卫生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如何更好的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卫生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科研上更关注实用性和实践性,毕业论文对理论研究的要求不高,更多的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将分析思考过程写成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要求的毕业论文[1]。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管理类的本科论文更是如此。本文通过选取某应用型医学类本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56名毕业生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

1.1毕业论文选题情况。

从毕业论文选题情况来看,56篇毕业论文选题上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部分选题涉及地方性医保制度、地方慢性病影响因素研究、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等专业前沿课题。但从选题来源来看,2015、届毕业课题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为教师自拟课题,其中只有极少数课题来源为指导教师科研项目,选题来源相对单一,选题中超过80%的课题为调查型课题,通过实践调查、搜集一手资料进行研究,此类选题基本都能保证具有可行性,难度适中,通过现场调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专业性、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相对不足。而学生自拟的选题更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过度依赖指导教师,缺乏主选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

1.2毕业论文撰写质量。

从对毕业论文函审、答辩意见上来看,存在文字表达能力欠缺、逻辑性不足,论文讨论不够充分、英文摘要写作不准确,参考文献引用陈旧、引用格式不规范等比较普遍的问题;在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的选择、统计图表的绘制规范性上存在图表制作不规范、数据分析、统计存在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很多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一知半解,盲目套用教材上的方法处理自己的研究资料,对统计结果不求甚解。这与管理专业学生文科专业背景以及统计知识欠缺有直接关系。另外,从研究结果来看,论文缺乏創新性。论文中有创新意识与独特见解的学生不多。论文创新性不足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问题,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毕业论文学术水平和论文层次[2-3]。

2.1指导教师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从指导教师层面来看,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医学高校中的非医学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尚不健全[4]。作为以教学为主、科研水平相对不足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大都是骨干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相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更为繁重,指导教师精力有限,挤压了毕业论文的指导时间。加上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非医学专业等薄弱学科,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高职称的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能够主持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指导教师占比不大,使得从课题深度广度都很难得到保障,造成毕业课题存在选题局限、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此外,或因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等原因,未能系统、全面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导致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很多问题。

2.2学生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从学生层面来看,首先,学生是完成毕业论文的主体,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其积极性。但是通过对指导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发现,毕业课题的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毕业季又正逢毕业生考研、就业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认为找工作、考研复习比写论文更重要,因此仅是匆忙应付。

其次,学生的专业知识不牢固和科研能力不足是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专业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囿于这些问题,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在应用型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可利用的资源较少,发展较慢,有关非医学专业的学术讲座数量也不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学者的研究领域水准、前沿动态了解甚少,无法提高学生学术思维和写作的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2.3管理层面因素分析。

此外,对指导教师指导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的监管上也比较乏力,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1将科研能力培养融入到本科教学过程当中,开展早期训练。

对专业基础不扎实、缺乏科研训练的医学本科生来说,要写出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是非常有难度的,更难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主要依托于日常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则更需要贯穿整个本科教学过程当中。所以对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在教学中融入科研训练,组织教师为学生专门开设论文写作方法、文献检索等课程,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在课程中开展撰写科研论文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的技能,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的毕业课题更多地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要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参与的教师科研课题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可以作为本科毕业课题来提前进行研究,不但能缓解毕业季就业、考研的冲突,也能使学生科研的方向感更明确,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3.2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

论文的选题要确保质量,从研究中发现应用型医学类本科高校论文选题上来源于大部分来源于教师自拟题目,来源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很少,这与卫生管理专业指导教师本身承担科研项目较少直接相关。所以应积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申请科研项目,通过带教方式完成科研项目,既能指导学生又能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在课题申报上学校应鼓励支持需要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专业学科申请并承担研究课题,以科研促教学。

3.3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在毕业论文工作实施前,要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制度,使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选题上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审批制度,实行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两级遴选制度,保证课题的专业性和可行性。建立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制度,提高学生学术诚信和对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此外,为调动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要建立对指导教师激励奖励制度等等。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期,要积极开展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思想动员和教育工作,传达毕业论文工作具体安排,让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责任心,强化学生从事论文写作工作的自觉性,所以应要求指导教师在毕业课题开展过程中,跟踪课题研究进展,对学生的数据、结果进行监督,不允许造假现象存在。要按照精益求精的原则,从论文整体,到参考文献引用、统计图表制作、格式标点等都要认真修改和校对。在毕业论文的评定阶段加强监督力度,对论文质量不合格的同学坚决不予通过,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不论论文好坏都能毕业的侥幸心理。

4结语。

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关系着本科教学质量、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就业深造等诸多方面,需要各相关主体的充分重视,在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做好指导和监管,才能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使毕业论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3]方亮.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基于对应用型高校经管专业本科生调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3):93-96.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二

众所周知,世界上著名的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无一例外都特别重视本科教学质量。不少人以为西方著名研究型大学只重视开展科学研究而忽视本科教学,这不仅是对研究型大学内涵的片面理解,也是对研究型大学成长规律的错误认识。因为研究型大学主要任务是实行精英教育,培养高质量优质人才,而这种优质人才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学做保证是难以培养出来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依靠高校自身进行内部体系的建设。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转型的方向是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几届中央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大加快了我国协同创新能力提高的步伐,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即快速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过渡,其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根本目的则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承担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可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顾名思义,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本科教学工作本身和本科教学管理部门单个机构是难以完成的,这一体系的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还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关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为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1.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我们今天所谓的质量保证体系通常借用于经济学领域对企业质量研究所使用的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中,我们通常将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定义为是“企业以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产品研制、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和情报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一切因素统统控制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相应分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如果我们借用上述关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可以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理解为“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运用多种制度和手段,调动校内各部门的积极性、集聚师生的教学热情,将本科教学各环节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为了准确把握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有必要弄清楚以下要素。首先,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体系的目标,即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使他们在广泛的专业领域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和意识。其次,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具有广泛性,既包括社会和政府部门,也包括校内各职能管理部门和院系等培养单位;既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也包括学生及其背后的家长;既包括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后,质量保证体系的责权利。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构成要素的广泛性决定着该质量保证体系主体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清晰地切割出这些主体之间的边界,明确各个主体的责权利,进而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2.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外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成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外延。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要依赖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支持和帮助,脱离社会的高等教育是不能存在下去的。

欧洲中世纪大学虽然号称自己是一个超凡脱俗的“象牙塔”,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它经常受到来自教会和皇权的干扰和帮助。中国的现代大学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与政府形成了浓厚的血缘关系,没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大学也难以为继,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学校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然,高等学校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属性,这些属性逐步定格为高等学校内部的功能和结构。这些结构和功能构成了研究型大学内部的独立体系,本科教学质量也会受到这个内在的独立体系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因外因关系原理说明,事物的发展动因主要来自内因,所以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决定因素必然是其内部体系。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的外部体系是指由政府所主导的,通过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所规范的社会各种组织及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进行支持和帮助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存在着众多的主体,但就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独特历史来看,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政府保障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质量,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来实现的。而其他社会组织及利益相关群体在外部的质量保证体系中扮演着辅助的作用。但是,随着治理理念的逐步深入,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作为一种第三方势力,将会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评估机构的出现便是最好的佐证。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的内部体系是指高等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培养机构、师生员工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在校内相关规章制度的规范下所形成的内在体系。在内在体系中,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扮演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是否得到重视、各种支持力量是否及时到位等等。学院作为本科生培养机构直接影响着本科生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质量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能否调动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就成为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

高等学校在对本科教学进行管理时,理应根据每所学校的自身特点和需要建构相应的保证体系。主要可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整体的、系统性的工作,保证本科教学质量需要校内外各方力量和各种群体的共同努力。传统的教学管理观认为,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及分管教学的学校领导(相当于西方国家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务长)。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与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在认识上仅仅停留于此那就是片面的甚至是误导的。因为尽管教学管理部门掌握着本科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和一定的教学管理资源,但是它并不直接参与本科教学的具体过程。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权限在学院(系),学校教务长及其管理机构只负责制定制度,他们也都尊重院系的'管理权限,不会干预院系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活动。

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不是某个部门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形成整体力量,共同维护本科教学质量。师生共同参加原则。鼓励并允许师生参加到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来,不能让他们置身于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之外。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于教学活动中的环节及相关信息最为了解,当然也最熟悉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高等学校能够建立一种机制让师生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和院系等人才培养机构,那么将会对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产生极为积极的作用。

基于此,我们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原则中一定要把实施共同参加教学管理视为其中一条原则,希望通过这条原则的建立,让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机构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国际化原则。我们在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中务必要借鉴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经验和教训,以此来完善我们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比我们长,他们在发展本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少成熟的经验和制度。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借用这些制度的框架内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在学习和模仿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中建立起来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国家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尽管这些年来,在研究型大学建设方面我们一直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但是大学内部的基本制度,特别是人才培养制度和学术制度,不可能完全中国化,否则就会把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割裂和分离开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受到损失。既然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不能完全脱离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制度,我们就应该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中合理的因素,在吸收中逐步超越,变被动为主动。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来说,我们也必须提出国际化原则,其目的在这个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化建设,最终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并以这个体系主导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标准。

合法性原则。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遵守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有着明显的层次性,最高的政策便是我国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同样也是我们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最高指导思想。在教育方针之下,我们有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在高等学校内部还有大量的规章制度,上述文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我们在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必须要遵守这个政策体系的要求,不能与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发生冲突。

科学性原则。首先,我们在建设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时必须符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遵守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性的工作,其中蕴含着一系列的科学规律,如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掌握的规律、能力成长的规律、个性品格形成的规律。在这些规律基础上,还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与选择等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对于这些规律,我们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都必须予以尊重。其次,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也要符合质量建设和发展基本规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企业的质量保证一样,也受到质量发展规律的制约,如循序渐进规律、注重效益效率规律、加强创新的规律等等,我们在建设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同样必须予以遵守。

1.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制度是人类对社会、自然和人自身深刻认识后对存在于社会、自然和人的内在固然关系的外化和规范化,是人类对各种复杂关系的清晰表达和理性诉求。制度虽然由人们发现并制定出来,但是当各种制度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并构成十分庞大的体系,制度本身开始逐步离开人类变成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反过来影响甚至制约人类的生活,也使得我们的许多改革设想和实践变得十分艰难,这便是制度自身的一种异化现象。为了避免制度制约人类社会生活和进步的异化现象的出现,我们必须对制度本身开展研究并采取应对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便是在制度清理的基础上对制度本身进行规范。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本科生培养工作的历史悠久,围绕本科生培养工作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数量最为庞大、机构也较为复杂。事实上,研究型大学内部本科生管理的各项制度也存在着上述的异化现象,即这些制度已经体系化和格式化,但并不意味着科学化和合理化,有些制度虽然已经多年但仍具有合理性,有些制度虽然是新制定的但也许不具有可行性。为了避免异化现象对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必须对现行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本科教学的重要关节点包括师资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资源、教学设施、教学投入和过程监控。武汉大学多年来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围绕这些关节点对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清理和规范,废止了部分过时的制度,建立了一批能够满足需要的新制度,尽可能减少制度异化的负面效应,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本科教学评估是对本科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有效手段,如果评估指标设计合理,评估可以对本科教学发挥极好的信息反馈作用,及时改进培养工作,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此,学校建立了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体系,对各学院每年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做一个总结性评价,查找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帮助学院制定整改计划,进而强化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了使该体系能够得到科学实施,学校在借鉴教育部各种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近年来的优秀评估和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校情,组织校内各学科专家制定了学校自己的本科教学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掌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真实状况,学校成立了具有第三方中立性质的学校教学督导团。每三年一届的本科教学督导团成员来自学校各学科的退休教授,部分教授还是学科的著名专家,他们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少能够比较中立地从事评估工作。学校督导团作为相对中立的组织,承担每年一度的教学状态评估工作,根据指标体系在每年的寒假结束前一个月进入到各学院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召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学院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结合学校教学主管机构提供的各种数据对学院本年度的本科教学工作做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各个学院,同时向全体校领导做一次正式的报告,提请学校领导重点关注的工作和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本科教学工作质量。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在传统管理时代管理机构往往不会向外界发布这些信息,但是现在必须要向社会公示这些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获取,共同参与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快速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让社会各界、各本科人才培养单位、学校相关管理机构和学校领导及时了解本科生教学工作的状况,帮助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不断地改善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的信息发布体系。主要通过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四个期刊和一个上报渠道的机制来实现:校本科生院办有四个期刊---《武汉大学教育研究》、《督导之声》、《本科教学信息通报》、《明镜》。一个上报渠道就是在每学期开学之初的三周内将教学检查中发现的信息报告学校领导,主要以发现问题为主。一旦发现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和学院,将依照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个上报渠道对于教师和学院具有较强的震慑作用,对于督促学院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检测手段,是通过一定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确定实现对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机制。学校质量监督体系的主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学校教学管理机构、院系两级的教学督导团、学生信息员。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包括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他们是本科教学管理的一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本科教学工作的组织和检查,及时提供各种教学服务并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提交各种信息。在学院还有院长、书记等人员,他们也承担着部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并及时协调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学校教学管理机构是负责全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机构,承担制定政策、规划、组织、监督检查和实施等各项工作,其中制定校内本科教学工作政策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使校内的本科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院系两级的督导团负责落实学校本科教学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和审查,并定期向副校长和教学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学校督导团直接接受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的领导,向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接受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指导;学院督导团接受学院党政的领导,与校级督导团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但是学院督导团成员可以在校级督导团里担任工作。学生信息员是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在各个学院聘请的学生骨干,主要负责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既有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肯定的信息,也有教师教学不规范的负面信息。设立学生信息员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先进的教学信息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规范的信息,如教室设施损坏、学生违纪、教师教学不认真等。

如果我们把本科教学工作比作是深海的海底,那么这个四个监控主体就是伸向大海深处的四根拖拽着声呐的电缆,通过这四根电缆,我们就可以对深海里的情况一目了然、了如指掌。实际上,学校也是主要依赖这四个主体,不断监控本科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三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市场形态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进一步激化,顾客的争夺开始成为各企业与学者研究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大量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关系,期望探究出影响顾客忠诚的机理,从而对企业从顾客角度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文献综述。

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服务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总结关于服务质量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观点:1984年,gronroos提出了感知质量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的差;另一种是以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为代表的美国学派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对于服务期望的能力,也就是顾客的感知,其定义为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

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其实差异并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本文比较偏向于garvin等人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的质量,也称感知质量。

对顾客满意的认识起源于心理学中的差距理论。kotler(1996)归纳各学者的意见,认为顾客满意可以解释为个人在比较了对服务或产品的绩效认知与自身的期望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或失望的感知状态,并指出顾客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

在商业领域中,对忠诚概念的引入可以追溯到cpeland(1923)和churchill(1942)的研究。从那时起,学者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关于顾客忠诚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行为论: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来定义顾客忠诚,认为顾客忠诚是对产品或服务所承诺的重复购买的行为,这种形式的忠诚可以通过诸如购买份额、购买频率等指标来衡量。第二类是情感论:基于情感的观点把顾客忠诚定义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偏好或依恋。测量指标有购买意愿、偏好程度等。第三类是综合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情感依恋和行为取向结合起来,认为真正的顾客忠诚应该是有着较高态度取向的重复购买行为。

二、三者的关系研究。

对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两两关系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意见,但是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下面这个案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三者关系。

代顿·哈德森(dayton·hudson)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公司因为能够提供给顾客具有个性化的款式新颖、领先潮流的产品而受到顾客的青睐。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以折扣闻名的低价零售店和一些产品的专卖店由于能够提供给购买者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使得代顿·哈德森连锁店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和挑战。公司决定实施“金卡计划”以重新获得顾客的信赖。

公司管理层依靠对顾客消费习惯和偏好的细心观察,在顾客购物的过程中,积极的留心每个顾客的消费习惯。经过细致地观察,研究小组发现,顾客们最关心的是与店员的充分交流,顾客希望店员能够与他们一起分享商品信息,甚至一些小的不被注意的细节也能够赢得顾客的好感。所以公司最终决定充分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一些费用不是很高的软性优惠条件:比如赠送一张上面有有关流行时尚信息的新闻信笺;给消费者提供一些即将要销售的产品信息;一张金卡:购物时附带的一些优惠,比如免费包装,免费咖啡,以及专为关系金卡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号码。此外,每个季度还为他们邮寄一些赠券。

在这项活动运作了一年的时间后,“金卡计划”取得了成功。随着销售额以百万美元的数量递增,“金卡计划”被公司认为是一本万利的举措,这项举措在获得顾客的商度忠诚方面实在功不可没,在今后的公司运作中,代顿·哈德森公司决定将这项运动的核心理念运用到公司更多的顾客身上。代顿·哈德森公司通过“金卡计划”成功地挽救了公司顾客的忠诚,而“金卡计划”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赢得了顾客的好感,提高了顾客满意,从而促使了顾客忠诚。

在此借鉴霍映宝、韩之俊对三者关系用pls路径(pls路径建模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hermanword等学者提出,pls路径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结构模型也称内生模型,它描述的是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又称外生模型,它表示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在外生模型中,显变量与其隐变量的关系有两种形式,即外部模式和内部模式,也称之为反射模式与形成方式,前者的每个显变量与其隐变量成简单回归关系,后者的隐变量与其显变量成多元线性函数。)分析的结果。

霍映宝、韩之俊通过pls路径建模,数据采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企业服务质量即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效应系数为,对顾客忠诚的效应系数为,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的作用明显大于顾客忠诚,而且感知质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几乎完全是通过顾客满意产生的,因直接效应产生的效应仅为,所以,三者的关系应为因果关系(见图1)。

三、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1、顾客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与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就等于拥有市场。市场环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顾客、员工等因素都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

其中,顾客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通过顾客忠诚、顾客满意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无论是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还是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围绕顾客满意的竞争,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在顾客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顾客是其经营的对象,保持顾客显得更为重要。企业的服务质量如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等都是由顾客说了算,企业认为自己的服务再好,得不到顾客的认可,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顾客是否满意与忠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状况。

顾客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利润而体现出来的。顾客的主观感受是企业无法控制的,而顾客满意或不满意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有重大影响,这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证明。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对瑞典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在5年时间里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则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增长;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进行跟踪,顾客满意度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资产净值平均增加约亿美元;企业若每年将顾客保留率提升5%,在5年内就可以将其利润提高25%到85%。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顾客满意、忠诚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顾客忠诚会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加,增强竞争力;顾客不满,有可能导致顾客抱怨,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顾客抱怨,就会导致企业现有顾客及潜在顾客的流失,进而使利润减少,企业竞争力下降。

2、顾客忠诚的价值。

美国贝恩策略顾问有限公司在长期的企业咨询工作中发现:在知识和智力资本举足轻重的行业,处于同行业的各个公司之间的业绩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巨大差距的原因,用常规的市场份额、经济规模、单位成本等因素已无法解释,那么,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贝恩策划顾问公司通过对几十个行业长达10年的调查发现了人们所未注意和研究过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足以解释上述现象及其相互的数量关系,这个因素就是顾客忠诚。西方一些顾客忠诚领先的企业的大量实践证明,客户忠诚是企业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大动力之一。顾客忠诚的价值也可以用顾客保持率来体现,如果顾客没有流失,维持原来的顾客保持率,本身也创造了公司的较高业绩增长,那么,新增的业务和顾客保持率,将对公司产生持续增加的经济效果。

由于忠诚顾客与企业保持长期的联系,对企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加上顾客忠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拥有同一忠诚顾客群的现象,本企业顾客忠诚的增加意味着竞争对手顾客的流失。一旦形成顾客忠诚,竞争对手想要争夺市场,不仅要付出数倍于本企业维持顾客成本的代价,而且往往一事无成。因此,在竞争时代,顾客忠诚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更是企业获得长期利润的重要源泉。

3、顾客忠诚价值来源。

顾客忠诚之所以产生如此高的经济效果,主要来源于两种力量。

(1)顾客增长效应。

即忠诚对企业顾客存量的增长作用。假设两家公司,一家公司的顾客保持率为95%,另一家公司是90%,即前者的顾客流失率为每年5%,后者为每年10%。再假设两家公司每年的新顾客增长均为10%,那么第一家公司的顾客存量每年净增5%。而第二家为零增长。这样持续14年后,前者的顾客存量将翻一番,但后者将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可见,顾客保持率维持在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则企业的顾客存量每14年翻一番,倘若每年维持10%的增长,企业的顾客存量每7年即可实现成倍增长。

(2)顾客保持时间效应。

这一力量往往在利润方面为企业带来更为直接和显著的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赚自每一顾客的利润与其停留的时间成正比。随着顾客保持年限的延长,投资回报率会以指数规律增长。

1、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要使企业服务质量切实得到提高,首先要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企业的一切设施、员工、工作程序都必须以是否满足顾客需要为前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再造企业流程,强化服务的重要性,使员工真切体会企业生存、发展、繁荣的根本是顾客。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达到顾客的满意与忠诚,首先要做的,就是,贯穿一个理念——以顾客为中心。

2、培养员工的各方面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无论是优质的产品还是优质的服务,都是企业的人员创造的;另一方面,员工与顾客交往时的表现,即与顾客之间交流的言谈举止,也是决定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按照菲力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顾客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性利益,而且还包括情感性利益。情感性利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有形产品来满足,但是,很多情感性利益是在顾客与企业的交往和交易中由企业人员的行为和态度来满足的。所以,如果企业人员在与顾客交往中能使他们身心愉悦,这实际上就是增加了顾客的情感性利益,就会激发顾客的购买动机,甚至获得顾客忠诚。提高员工的素质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培养员工胜任工作的能力,能够至始至终准确地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专业服务质量;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与顾客接触中应表现出礼貌、体贴,永远做到诚信、尽责、合理;培养员工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深入地理解顾客,并与顾客准确地沟通;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3、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使实现企业与客户利益关系共同体成为可能,crm不仅能给顾客带来价值,而且也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良好的crm不仅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更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存的客户,而且还可使企业找回已经失去的客户。

crm的核心是客户的资源价值管理:通过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保有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这也是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的基础。

4、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企业提供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不仅能体现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与众不同,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更能以特色赢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从跟本上说,对手难以模仿与超越的服务质量、服务特色是企业设置的最好的转移障碍,这也是企业增加顾客忠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个性化服务有四个关键的步骤。

(1)识别企业顾客,并运用差异化分析。企业对顾客根据他们在消费方式上的某一两个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归类,从而成为企业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消费群体,甚至是个别顾客。

(2)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对消费者进行归类后,就可以把他们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产储备起来,作为现在和将来进行营销活动的数据基础,并在营销人员需要时能随时调出供其使用,这就是建立企业的顾客数据库。这也是crm系统的一部分。

(3)与顾客保持良性接触。只有经常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的营销提供方向,不管目标顾客有没有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都应该与他们保持良性的接触,建立紧密的关系,和顾客做朋友,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关心他们的利益。

(4)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制定产品与服务。这可以说是个性化服务营销的实施阶段,企业按照顾客的特定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都依顾客的需要来定制产品或服务。

5、建立优秀的售后服务与反馈机制。

售后服务包括免费送货、安装调试、保质、保量、保时维修等。企业提供良好的售后维修质量、良好的维修服务态度、合理的维修费用、方便快捷的退换服务都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对这些事情所做出的承诺,可以减轻公众的疑虑,提高公众的信任感。同时这种服务补救并不只局限于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存在瑕疵的弥补,企业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真实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反馈,以追求持续的改进和永久的顾客满意。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j].managementdecision,1994(2).

[3]croninjr.、、.:measuringservicequality:areexaminationandextension[j].(7).

[4].,berry,.,andzeithaml:refinementandreassessmentoftheservqualscale[j].journalofretailing,.

[5]汪纯孝、韩小芸:顾客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6]韦福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相关关系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3(1).

[7]jennyding:如何实施顾客计划[j].世界经理人,2005(10).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四

在通常情况下,传统建筑工程结构主要采用的以往的设计经验,参考其他的类似的建筑工程,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所以要采用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有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片面的认为基础越大、墙越厚、梁越大等,结构就会安全,但这种设计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因为,当整个建筑主楼和裙房的高低层连在一起,如果额外的增加大裙房的基础或者尺寸,就会增加高低层的沉降差,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使整体的建筑结构不安全。建筑工程优化设计就只在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目标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法和方案,保证施工材料最省、投资最低,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经济效益和功能。建筑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基础结构、建筑系统方案、围护结构以及结构细部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选型、受力和造价分析等内容,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同时要根据平面布置的`整体规则,尽量消除实际过程中刚度和质量的差异,就可以减弱水平荷载对建筑物的压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要避开转化层,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就要控制好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施工材粉日贡量。

二、要严格控制好工程材料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构配件,在整个工程施〔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采购的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对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资质进行审查,从根源上消除材料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和使用,做好材料收购、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出现乱摆乱放的情况。

三、要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很多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监理机构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质检和材料以及设备等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认证。对于要求比较高和难度比较大的施工程序,施工单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对于高空作业或者具有危险源的施工现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施〔人员进行保护,为了保证安全,要禁止出现违规施〔的现象,要防止没有任何技术资质的施〔人员上岗。

四、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质量是进行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单位的生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程的使用效果。建筑工程施〔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单位要采取一切合理手段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对图纸设计交底和会审工作就十分重要,还要保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比如在种植苗木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相互之间的搭配,更为科学合理,仅仅靠图纸无法真正体现设计思想。其次,要加强建筑〔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各个程序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做到有据可循,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施曰火员要进行标准化施工,从而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处理;最后施〔和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施工提供借鉴。

在进行具体城市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要与计划进度进行及时比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工程最后的竣工验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明确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责任,保证施工的进度。施工管理人员要需要的机械、材料、劳动力进行合理调配,保证协调一致,达到最优效果,严格按照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不得随意进行更改;如果出现设计和工程的变更,要建立缩短时间的基础上,组织好各〔作相互的交叉协调,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连续性;为了更好的施工成本对施〔进度的影响,因此,要办理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支付手续,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施工单位还要对建筑工程合同变进行严格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保证万无一失。

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才有合理的施工技巧,做好施〔前的技术管理,因为建筑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陛特点,受到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在不同的季节会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相应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做好施工技术准备是保证建筑施工的重要条件。同时施〔单位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材料,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口贡量,力口决施〔进度。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增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在不断建造精品工程的同时,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利润和效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2]高齐翔.四季花园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五

首先,为鼓励创新和满足应用型mba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mba学位论文形式和类型并非是单一的,它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和类型,要求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国外mba院校约半数是课程型硕士,无明确的学位论文要求[1].各个学校对学位论文的格式和规范要求都有其自身特点,对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有严格的区分。theuniversityofwarwick规定论文形式可以是提交给组织的管理报告,但需表明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逻辑应用[2].对于不同类型的mba学位论文,其评价标准也应有所不同。目前,中国大陆mba学位论文评审趋向于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为适应不同类型的mba学位论文评审需要,必须作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调整。其次,mba学位论文从开始选题、提交答辩,到进入社会知识宝库,整个过程都需要指导、监督和管理,因此,在不同的时间点,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最后,与mba学位论文写作和流通过程几乎相对应,不同时点的评价主体也不相同,评价的论文内容(结果)也不同。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了基于mba学位论文类型、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该图说明,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下面逐一论述。

一、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在制定mba学位论文的标准时,虽然考虑到了mba教育的实践性,以专题研究、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高质量的案例等方式为主,但较之国外的形式,还是有很大差别。在美国,一些mba学院没有给学生预留大块时间撰写论文,而是在每门课程结束后,设置考试或案例分析、专题论文或课程报告等考核,并将其保存在富有现实意义的内部评价工具---文件夹系统中,由学校评估组进行评估[3].综合国内外高校的情况,mba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包括商业计划、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咨询报告、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报告、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技术研究等[2].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首先,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存有共性。这是由mba学位论文的共性所决定的。比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都要反映其实践性和实践价值;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思路、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按学校规定的体例和格式排版。因此,涉及这些方面的评审标准(如,选题的实际意义、论文的规范性及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正如广西大学在其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评价参考指标中明确指出,无论什么形式,对论文水平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论文的应用价值。为便于评价和比较,提出以下学位论文评价参考指标:1)选题(权重为20%);2)研究和写作中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权重为20%);3)应用价值(权重为25%);4)综合能力(权重为20%);5)写作能力(权重为15%).这也是当前中国大陆mba院校的主流评价标准。

但是,对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4].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既要坚持共性,又要有个性,需要制订个性化评审标准。笔者整理出了对mba学位论文的四种类型,即调查研究型、专题研究型、企业诊断型和案例型的不同要求,如表1所示。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只有单一的mba学位论文评审标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1)大多数院校鼓励mba学生以编写案例作为论文选题,因此案例编写成为这些院校mba学位论文“唯一”的类型;2)一些院校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其评审标准可以一样。中国大陆mba院校提倡(至少是认可)学位论文的多样化,但在实践中又限制了这种多样化。一些mba论文指导教师熟悉某种类型的论文,对于其他类型的论文不了解,因此也影响到他们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假如mba学位论文的.多样化是mba教育的一种国际发展趋势,那么用一种评审标准是否可以满足多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评审的需要呢?笔者认为是无法满足的。采用单一论文类型的评审标准可能遏制mba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创造性,缺乏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评审人员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评价偏差,因为这些评审人员更多地依赖于分析性思维和单一的评审标准。每种学位论文类型具有自身的体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比如,在内容及其编排上,案例编写与诊断报告就存在一定的差别。案例主体一般应包括标题、引言、正文、结束语和附录几个部分。诊断报告一般应包括标题、诊断类型和范围、正文、诊断意见、改进方案、结束语等几部分。案例编写需要明确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而诊断报告需要明确企业诊断的方法。这些需要个性化的评审标准来指导评审,比如案例编写中案例的真实性极为重要,假如案例是杜撰的,那么就可能一票否决。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院校(如四川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大学)最近才制订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比如,西南科技大学详细规定了案例编写、企业诊断、调查研究等3种论文类型的各自评审标准。多种类型的评审标准反映了mba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

二、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

mba学位论文写作及发表流通过程构成了多时点评价体系。首先是mba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多时点评价,大多数院校都有开题报告、提交后评审、答辩、学校内审等3~4个环节的评价,有的院校还安排了中期检查。论文类型无疑对评价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对于企业诊断报告,论文提交答辩前应在所诊断企业举行诊断报告会,由企业出具书面评价意见,对于其他类型学位论文,可能并不需要这样一个评价环节。其次是mba学位论文进入到图书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流通环节,mba院校排名时1~2个环节的评价。最后,就是不同学位论文类型在其多个时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有所不同。如,针对不同选题类型,井润田等人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内容[5].

mba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多时点评价对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关键在于评价的通过率。梅红等人在对西安交通大学mba论文通过率、盲评结果等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mba质量保障应完善论文淘汰机制,激励师生参与竞争,优化论文评价体系[6].mba论文通过率因不同的院校而异。显然,几乎都通过(通过率接近100%)放任了未认真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开题报告、提交后评审、答辩、学校内审等四个环节评价的通过率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对很多院校而言,开题报告、学校内审等环节评价的通过率一般较高,而提交后评审和答辩的通过率可能较低。但太低的通过率(比如接近60%),一方面的确可以给学生以较大的压力,促使其认真对待论文写作;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得相当一批学生不能按时答辩、毕业,影响了学校的招生和管理。因此,多时点评价的综合通过率需要把握一个度。

三、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从论文选题、雏形到成稿,必然涉及到多元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作者本人、指导教师、技术专家、校内外评审专家、校学位委员会、数据库和网络读者、教育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梅红等人认为,要关注多元评价主体,引入外部质量评价[6].刚开始论文写作的时候(定题、研究方案),评价主体主要是作者和指导教师,发表之后评价主体主要是社会力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伴随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反抄袭技术被采用,技术专家逐步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种。其次,mba学位论文类型影响到评价主体的选择,比如,企业诊断报告可能涉及到企业作为评价主体。最后,评价的每个时点和环节一般有相应的评价主体,比如答辩一般由校内外专家组成。

因为各院校要强调mba学位论文的实践性,除了选题的实际价值和论文类型多样化之外,应当有适当比例的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如富有学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可能是论文指导教师、校外评审专家、答辩小组成员、第三方机构成员等。目前,中国大陆大多数院校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的人员比例偏低,个别院校甚至没有。

四、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如下四个基本结论:

1)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2)mba学位论文类型应当多样化,而评审标准要与mba学位论文类型相对应。

3)多时点评价的综合通过率要适度。

4)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人员要有一定的比例。

以上结论对中国大陆mba院校的学位论文评价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即:

第一,提倡多样化的mba学位论文类型,对各种类型mba学位论文提供范本,对师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mba学位论文的写法。

第二,分别制定每种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

第三,适当控制论文开题、答辩的通过率,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第四,尽量聘请一些企业和政府的有学之士参与到论文写作指导和评审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六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一次全面的考核,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经管类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管理措施及取得成效,旨在提高我院毕业论文质量和管理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最有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一次考核,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我院自首届毕业生到如今已经历了四届毕业论文工作,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出现了不少问题,笔者就针对我院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提出对策。

一、我院经管类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第一,学生数量连续增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近几年随着学院不断扩招,经管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班学生增加将近1倍,教师平均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高。

第二,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我院毕业论文启动在大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中期,学生忙于应聘求职,有少部分学生准备考事业单位或研究生,学生对论文选题、开题等环节敷衍了事,无法集中精神去阅读参考文献,做实地调研等,以致学生论文选题偏大、内容空洞及拼凑痕迹明显等问题。

第三,指导教师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较大,对学生论文指导多数在面上的指导,对于论文撰写的方法及论文内容的指导比较欠缺。另外,聘请了较多的校外指导教师,在兼职教师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部分教师是其他高校的教师,因距离较远,与学生当面指导的机会很少,主要通过网络、电话联系,效果不理想。

第四,过程管理没有真正落实到底,缺少有效的监控。学院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其他高校经管类毕业论文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过程管理体制,从学生选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检测及论文答辩等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文件,但管理真正落地及监控是比较缺失的。像开题答辩及论文答辩环节,由于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原因,答辩环节没有起到实际的管理效果。

第一,加强指导教师管理和培训。首先,加强指导教师的筛选。对指导教师的筛选不仅仅是在学历和职称上,更应该结合指导学生的负责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论文指导奖惩体制,对不能胜任的导师取消去指导资格,并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挂钩。其次,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由于学院指导教师组成的多样性,不仅有本学院教师和院外教师,还有校外高校教师及行业人员,所以对指导教师培训非常必要。培训内容应包括指导规范、论文系统使用等多个主题的培训。

第二,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根据学院实际,结合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规定,制定过程管理文件。对导师选择、选题规范、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及申诉程序等制定规范化流程。对计划任务书、文献综述、文献翻译、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表、学生指导记录、论文评阅、指导记录、毕业论成绩评定等各类文档的填写提出具体的内容和规范要求,并印制成册,使责任明确,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第三,加强学生选题管理。首先制定各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性意见,从选题原则、选题的内容要求、范围要求、题干要求、选题方式和选题的审核程序等方式作出规范和要求。其次,规范学生开题答辩流程。以论文答辩的流程开展学生的开题答辩,严把学生论文的选题关,对于不符合要求,没办法完成的选题进行第二次开题答辩,不通过者延期论文答辩时间。

第四,重视论文答辩环节。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答辩,可以全面了解学生论文质量及导师的指导水平,是考核学生综合专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的等多方面的素质。首先,加强学生答辩资格的审核。论文指导教师同意学生答辩,学院采用系统对学生论文进行检测,如重复率超过学院规定标准,直接取消其答辩资格。其次,设计论文合理规范的答辩流程,如对学生陈述时间、指导教师提问时间及提问重点、论文不予通过的原则性意见等做基本规定。最后,建立答辩应急机制,应对答辩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证实践效果。

为提高我院毕业论文质量,在前几届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结合其他经管类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经验,主要采取了管理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部分毕业论文选题与教师科研相结合或与学生科研项目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如下:

第一,加强了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到论文撰写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每个环节完成情况奖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国际商学院结合前几届毕业论文管理的经验和问题,经过多次的讨论和修订,制定了《国际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明确了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规范了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其中包括明确了学院、系、导师和学生的职责和要求,论文选题审核、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及毕业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与此同时,学院还设置了毕业论文领导工作小组、学院督导组监督并认真实施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检查制度,采用自查、互查和抽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通过规范化制度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

第二,将学生论文和指导教师课题或学生实践科研项目相结合。部分学生毕业论文是学院科研项目的一部分,通过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导师科研项目压力,既保证了毕业论文质量,带来了双方互赢的结果。

第三,加强了校外指导教师的管理。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推进,校企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为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高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渠道,改善师生指导比例,引进了校企合作单位校外指导教师作为论文指导教师。为此学院制定了专门的校外教师指导工作规范,由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导师,指导学生论文。明确了两名导师的工作职责,分工合作。这种校企合作的指导方式,不仅让学生选题更贴近社会和生产实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性和事业性,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四,更加重视学生论文的写作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根本保证。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专门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了《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的'课程,本课程围绕论文选题确定、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论文撰写等毕业论文全过程,进行文献检索、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各环节科学训练,奠定毕业论文的质量基础,训练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

第五,加强了过程管理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影响。毕业论文成绩是否合格是影响学生是否能正常毕业及是否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因此,将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贯彻至整个过程管理,对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相关文档的学生,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暂缓其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对于开题报告答辩未通过学生,给予第二次开题答辩资格,如不通过则暂缓其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对于毕业论文检测未通过者,取消其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对于毕业论文答辩未通过学生,给予结业处理。以上制度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确保学生按规定完成论文,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第六,加强了对导师的管理制度。导师在整个论文过程中,是指引灯,也决定了学生论文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对导师管理非常重要。建立了导师反馈机制。对于首次被学生投诉的导师,经学院调查,确实存在工作失责的,学院给予谈话处理。如多次被投诉属实者,取消其论文指导资格,如情节严重的,按学校教学事故处理。进行了论文导师评价制度。在论文答辩结束后,由学生对导师进行评价,作为学院评定优秀导师和选拔下届导师的依据之一。

四、结语。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最全面的一次实践和考核。也是提高本科院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根据我校几年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从教师、学生和管理上着手,加强过程管理,制定管理规范,力求解决每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晓宇.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问题及改革构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09.

[2]张志成,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34.

[3]马千红,周宝玲.试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状及提升质量的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2016,2.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七

在整个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施工组织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协调好施工人员和施工团队的关系,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把整个施工团队和人员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明确的目标。从目前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来看,很多情况下因为科技含量和技术难度等现实问题,会给建筑装饰施工工作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增加了建筑装饰施工的难度。因此,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弥补这一缺陷。管理人员在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应当把施工环节,施工工艺的特点以及客户和团队等综合因素加以分析和考虑,仔细全面的考虑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提前做好相应的解决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了解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

在施工人员入场进行施工作业之前,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把该施工项目的情况进行仔细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对整个的施工项目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且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在建筑装饰项目当中的关键工作节点,分析和总结出工作的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在日后施工的工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确定具体的施工建设方案。

在前期对整个的建筑装饰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之后,确立建设目标,并有效的对方向进行把控,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并且要对此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仅凭借主观意识和以往的经验来确定方案,一定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考察。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应该根据事先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一定的基础上降低施工的成本。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资源储备。

在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当中,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这一施工进度在日后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可以起到很强的监督和引导效果。并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之时,明确各个阶段的施工目标,制定施工进度企业,也有利于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材料以及相应设备的储备工作。

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

在施工现场的日常施工作业中,很多时候需要不同工种同时施工作业,并且需要很多的机械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现场会出现比较混乱,难以管理的局面,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从而给整个施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所要想确保施工现场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施工只需,就要做好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工作,绘制好清晰详细的施工现场平面图,可以有利于对现场的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维持正常的施工秩序,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八

和答辩环节的控制p1,但没有从用人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多角度调查分析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和原因,提出的对策措施缺乏全面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外高校对于本科生和应用型硕士没有论文写作要求。我国高校将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需要从源头、过程和结果控制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为了了解财会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成因,本课题分别对用人单位、学校本科教学管理人员、论文指导老师和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1 对财会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

全部被调查人员中,63.83%认为一般,21.27%认为较好,14.9%认为差。

2.2 对财会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作用的看法

被调査用人单位人员中,83.3%认为可反映本科生专业水平,77.8%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锻炼机会。被调查学生中,51.6%认为可检验所学专业知识,43.2%认为可训练和提高写作能力。

2.3 财会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被调查用人单位人员中,83.3%认为缺乏逻辑性和分析问题不深刻,66.7%认为抄袭现象严重,83.3%认为文字表达能力一般,16.7%认为很差。80%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是重结果、过程管理不到位。被调查指导教师认为是缺乏自己的观点(84.2%)、抄袭现象严重(68.4%)和缺乏数据和图表(63.2%)。68.4%认为是学生不重视,63.2%认为是学生写作训练太少,47.4%认为是资料数据搜集不充分。被调查学生中,89.5%引用比例超过20%,其中,引用比例30%-50%的占45.3%。92.1%表示写作能力不足;89.5%表示很难提出自己的观点;84.7%表示难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67.9%表示外文资料难查。

2.4 对财会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改进建议

被调查用人单位人员建议选题联系实践和平时多练。被调查教学管理人员中,80%认为需加磕搐导环节;70%认为应对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实施全过程监控;70%认为应抽查查重,30%认为应普查。被调查指导教师中,68.4%认为需增设写作课程;78.9%认为毕业论文成绩评价体系应由教务处和专业教师制定;52.6%认为要提高毕业论文成绩的权重;52.6%认为要建立科学的指导教师奖惩政策。被调查学生中,62.1%认为有问题就要请教导师;53.4%的认为应给本科生更多科研实践机会。

3.1 提高毕业论文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修改培养计划,提高毕业论文的学分权重,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二是加大对优秀毕业论文的奖励力度,激励学生写好毕业论文;三是严格答辩资格审核,对于不认真完成的不合格毕业论文不允许进人答辩环节。

3.2 增加写作学习和练习环节

,为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三是学校给本科生设置自主创新基金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和完成,激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

3.3 完善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指标

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除了论文最终成果的质量,还应该注重过程评价。论文总评成绩评定应采用百分制,由指导教师评分(40%)、评阅教师评分(10%)和答辩小组对答辩成绩评分(50%)三部分分数加权平均得到。评价指标应包括选题(符合专业目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文献阅读与综述(文献阅读充分,材料详实,列举的研究成果是最新的,与选题相关度高,具有权威性;引用规范;综述得当)、观点(有创新点或自己独特的见解)、科研能力(研究方法科学;数据真实,计算无误)、逻辑结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点突出,逻辑性强)、工作量(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任务)、写作水平(文理通顺,语言准确,无错别字)、答辩情况(陈述流利,回答问题正确)。

3.4 制定指导教师工作制度和奖惩政策

应建立指导教师工作制度,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奖惩政策,适当增加指导论文的折算工作量,约束和激励教师投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当前的财会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采取系统改进措施,以此来保证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九

由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因此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建设。

4.1理念要素。

理念要素主要是指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质量文化和质量意识等。质量保证最重要的首先是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的建立。质量意识不只是理解和掌握有关质量保证的概念和方法,还要积极营造一种文化环境,包括对组织的质量观和质量目标的认同,员工对质量的承诺和对不断改进质量的追求,各层次人员所创造的组织形象,以及与高校外部组织之间有效的相互协作关系等。在社会质量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的今天,质量文化已经成为各类组织文化的主旋律。同样,质量文化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应建立追求质量的价值体系,积极营造质量文化氛围,要在这种生态圈中引导和鼓励管理者与教职工共同分担责任,通过提供教育信息让他们知晓学校的环境与现状、机遇与挑战,接受和认同学校的质量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去。

4.2人员要素。

人员要素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现的主体和所涉及的有关人员。主要为:

4.2.1研究生生源。

研究生是培养质量的主体。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选拔合格的生源是教育过程的第一关口。高校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不同的生源选拔要求和标准。在招考方面,应注意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改革过去“一考定终身”的选拔办法。

4.2.2导师队伍和学术梯队。

在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导师和研究生的比例出现失调,导致每个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猛增,一些导师忙于科研和其它应酬,无暇顾及自己的研究生,没有负起导师的责任,这很难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实行真正的导师聘任制,真正做到导师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责任,是一个“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岗位,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应切实负起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把关的责任,要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起责任。要与学校的人事部门相结合,建立研究生导师的竞争和考评制度,对所聘导师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者,要予以解聘;对于优秀导师,要予以奖励。二要严格审核导师招生资格。博士生招生应与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凡两年内没有国家、省级等纵向科研项目或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原则上不得招生;经审查合格准予招生的博士生导师招生人数要进行严格控制。三是在实行导师制之外,要建立学术梯队,成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这样做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讨论式学习的氛围,又可以弥补现在师资缺乏的窘境。四要对新上岗的导师进行培训,主动向他们介绍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规定,邀请资深导师传授育人指导经验,这样有利于导师更好地进入角色,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4.3条件要素。

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优良先进的硬件设施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设备、科研仪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生活条件等硬件资源的建设。

当前高校应广开渠道,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府投入、各类科研项目、社会资助和捐赠等途径和渠道,努力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在校研究生的待遇,为研究生安心学业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保障。

4.4制度要素。

4.4.1资助体系。

合理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是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研究生集中精力专心学业,投身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建立奖、助、勤、贷等多种形式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奖即国家奖学金和各种专项教学金;助即通过设立“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使研究生在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得到全部或部分的生活资助;勤即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使研究生不仅能培养自立和自助的精神,而且还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贷即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的方式,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顺利地完成研究生学业。

4.4.2完整的教育过程管理体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要求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过程管理模式,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课堂教学到学术交流、项目训练、论文选题、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4.3淘汰机制。

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实行严进宽出,有些学校没有淘汰,但是研究生教育由以前的精英化选拔趋向于现在的大众化,如果再不实行淘汰制、引入具有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就很难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淘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淘汰制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在课程学习阶段、中期考核、博士生资格考试和论文答辩阶段引入淘汰,目的是激励研究生在读期间,把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事,努力钻研,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

4.4.4质量自评估机制。

教育评估是在系统采集和分析关于特定教育对象信息的基础上,对其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就是依据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系统收集有关信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提出改进的行动,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在当代社会,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评估机制不仅是国家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基础,而且是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估,如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的总体综合评估,也可对学位论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水平、设备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进行单项评估。应成立相应的评估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自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除了建立、完善高校自身的质量评估机制外,还应该重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质量的评价。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终要经过用人单位的直接的、长期的检验,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质量最具有评价权。因此,高校要十分重视用人单位对自己毕业生的评价意见,要建立一种机制使之能够畅通地收集、分析和处理毕业研究生的反馈信息,尤其要特别重视负面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用以指导并改进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秦荣,张文修.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3]瞿海东,章丽萍.略论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千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2(6)。

[4]李八方,周珊珊,曹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特征和控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

[5]王冰,马宪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

摘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完善的制度能使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变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使得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文章分析并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方式策略。

关键词:建筑;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一

年龄:23岁。

户口所在:南海区。

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

身高:163cm。

诚信徽章:未申请。

体重:50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人力资源:外贸,写作/出版/印刷:,贸易:

工作年限:1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均可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区:禅城区,南海区,。

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担任职位:人事专员。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江西赣南师范学院。

专业一:旅游管理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优秀粤语水平: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2006/9-2010/6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四年系统学习了餐饮管理、导游业务、酒店行销、礼仪公关、人力资源、商务英语、编辑、排版、速记、档案学、财务、金融、法律、计算机及现代办公设备等主要课程,基础扎实,成绩优秀。

本人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写作和英语是两大优势,在校曾任《师院报》主要编辑,掌握了较好的文字功底,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

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较强的英语理解、表达能力,听说能力,以及优秀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熟悉dos、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打字熟练。

实践经历:

时间:12月到5月。

公司:馨美物业管理公司。

部门:物业管理。

职位:人事专员。

时间:206月到年10月。

公司:世域职业培训学校。

部门:教务部。

职位:校长助理。

时间:12月到2009年3月。

公司:学校国际交流中心酒店。

部门:前厅部。

职位:前台接待兼文秘。

工作描述:前台接待及办公室行政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时间:12月到203月。

公司:广州影视制作公司。

部门:影视媒体制作。

职位:媒介助理。

时间:206月到年9月。

公司:vogue杂志。

部门:编译。

职位:编译。

工作描述:负责某重要版面内容英语翻译、编辑、策划、排版,读者反响热烈。

个人能力特长:

在校期间曾任文艺委员,是校团工委干部,参加素质拓展提高班并获得毕业证书,组织管理能力强,个人综合素质高。

特长:艺术审美力好,文艺特长突出,曾获颁校广播站优秀播音员,担任校乐队主唱并获奖,有独到的时尚触觉。

个人自我评价。

个人简介:

本人性格开朗、大方,掌握良好的礼仪知识和接待工作经验,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适应性强,责任心强,勤勉不懈,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热爱国际文化交流,懂国外风俗,具有优秀的英语笔译能力及中文表达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及多媒体设备,能胜任基本的工作需求。

本人操行:

谦虚、自信、自律,连续四年从未被扣过操行分,每学期都荣获守纪奖。

能自觉服从上级安排,准时出色地完成单位、领导交出的任务。

虽然我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但是通过四年在外省独立自强的生活学习,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让我具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所缺乏的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品质,也格外地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一直都很用功,所以基础比较扎实,成绩优秀。现在我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只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一定会加倍珍惜,在工作过程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上手,在我看来,只要肯学,肯做,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情。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二

本科毕业论文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理论,亲自动手、动脑,探索科学问题,完成特定的研究课题。这对于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是提高和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的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受到各高等院校的重视。为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要有具体的措施,加强管理,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应用化学系设有制药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本科专业,按照专业特点以及《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的相关要求,近几年对本科毕业论文加强了管理,从选题到最后论文答辩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管理措施,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一、选题。

1.毕业生选题580202论文检测。

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必须要有较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题研究,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结果。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毕业生的选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落实题目到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可以更好地互动。不足之处是好学生老师抢着要,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导师困难。而日本的一些大学采用单向选择的方式,即只有学生选择导师,导师无条件接受。

而我们采用的选择方式介于这两者之间。考虑到这两个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特点,都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占用实验室面积较多,条件受限,同时考虑到一个教师指导太多的学生精力有限,影响对学生的指导质量。因此限定每个老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不超过2名,个别情况有大课题的老师可以指导3名学生。按此要求指导教师提交题目,由系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初步的筛选审核。然后将课题公布,由学生进行选择,一人一题。个别选题有重复的,再和学生协商,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际结果是基本上是学生选课题、选老师,而老师选择学生的情况较少。也避免了好学生老师抢着要,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导师困难的问题。

2.选题进行时间。

按照教学计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在第8学期。根据以往的文章,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实验工作量较大,花费的时间较多,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干扰,学生在实验室的有效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月,因此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障。提前进行选题,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室的有效时间。

我们将选题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首先由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选题,经审核后将题目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组织学生指导老师见面,由老师介绍课题的有关情况,研究内容,和学生进行协商,由老师提交毕业论文任务书。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毕业班学生的课程教学已基本上结束,利用这段时间,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和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文献调研,撰写文献综述,或进入实验室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下学期正式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在下学期进入实验室时,可以较快地进入实验状态,提高了有效实验时间。

3.选题的原则。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一般不能要求过高,本科毕业论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严密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适当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选题的要求是:要结合科研项目和生产实际,研究课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中,避免题目过大、过难,不能按期完成,也要避免题目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选题的结果是,全部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没有虚拟课题。不少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和973课题的一部分。有一些课题是目前研究热点或处于较前沿的研究课题,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期刊论文检测系统免费毕业论文查重软件。

二、毕业论文进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在毕业论文研究期间,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与管理。由于化工类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且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限制在3人以内,学生和老师交流和见面的机会多,便于日常的监督管理。此外,我们每年都要派一部分学生到科学院化学所等外单位做毕业论文,对这部分学生,首先和外单位指导教师充分沟通,提出学校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要求。同时,为每个学生指定一名校内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之一,负责该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管理。校内教师除了和校外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外,还要按学校规定定期(学生每两周提交一次汇报)在网上查看学生提交的研究进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是过程控制的重要一环,按学校要求,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已制度化。具体做法是由指导教师汇报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中期检查中通常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妥善解决。例如,由于客观原因课题进展不顺利,按原计划无法完成,这时需和指导教师协商,根据具体情况,或者把研究课题的范围内容缩减,或者更换题目。既然是科学研究,失败也是允许的,但没有实验结果就无法写毕业论文,因此及时调整也是必要的。还有一些学生进实验室的时间不能保证,有的是因为补考的课程多,忙于应付考试,有的是因为忙于找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和面试,挤占毕业论文的时间,干扰了毕业论文的正常进行。但学生参加考试、找工作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不能用简单的规定进行限制。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做认真的思想工作,同时切实关心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要鼓励,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从往年情况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规范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实验室研究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时,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专题讲座,请有文章的教师为做毕业论文的学生讲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格式、结构,国际单位制符号的使用,参考文献的引用,实验数据的整理,图、表的规范要求以及与上下文的关系,撰写毕业论文中常出现的错误、问题分析等。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要点和要求。

另一项措施是对毕业论文质量实行三级把关制度。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认真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对论文进行修改,指导教师为一级把关,对学生的论文质量全程负责。评阅教师为二级把关,重点检查写作是否规范,有无重大错误,并提出修改意见。答辩委员会进行第三级把关,由答辩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对所有毕业论文进行全面严格审核,对有问题的论文要求再次修改。对毕业论文撰写质量进行把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论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送到答辩委员会的论文返修率也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不装订毕业论文,而是经审查合格后,由系统一进行装订。

知网cnki论文检测系统万方相似度论文查重维普数据库期刊发表职称。

四、答辩和成绩评判。

为了能公平、客观地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评分,制药工程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别组成专业答辩委员会,统一负责本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不论毕业论文工作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进行,统一回学校进行答辩。参加答辩的人员包括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指导教师以及评阅教师。在答辩前,按学生学号顺序预先制定出答辩日程安排表,学生按照时间安排来参加答辩。学生的报告限制在15分钟以内,提问限制在5分钟以内。在答辩前,要求学生作好ppt,在15分钟内清楚地阐述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情况。学生必须认真地准备,提炼出主要的内容和研究的成果,并要反复练习,以便在报告时能有良好表现。在每个学生答辩完后,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按百分制初步评分,现场不公布评分结果,所有学生答辩结束后,再统一进行汇总和表决。首先对汇总评出的分数进行排队,大体按照优20%,良50%,中以下30%的比例按五级评分制确定成绩。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三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挑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高校研究生比例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本科生,这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生辅导员缺乏威信。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历练,研究生已经不像本科生那样思想单纯,他们已具备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研究生知识结构多元化,学术思想活跃,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具综合性。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从年龄结构上来讲基本与研究生处于同一年龄层次。由于工作经验匮乏,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所以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目当中缺乏威信。

(二)教学科研与教育管理相脱节。

目前高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主要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研究生辅导员为辅,实际上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重心更多地偏向学术科研,而日常教育管理容易被忽视。此外,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思政专业出身,缺乏所在学院学科的专业背景,因此在对研究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理论支撑,导致教学科研与教育管理平行共进,缺乏交集。

(三)研究生群体结构复杂化。

(四)研究生心理问题多样化。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群体结构的复杂、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上大部分研究生都到了适婚年龄,使得研究生不仅要面临学业上的压力,还要面临就业、婚恋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1]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见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不少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也确实帮助了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但对于那些不愿意向陌生人袒露心声的研究生来说,还需要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研究生辅导员在平时给予关心和帮助。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出现问题之后往往需要向外界求助。

(一)研究生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管理水平,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这些都是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研究生辅导员要想做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首先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知识武装自己,同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等。其次,高校要重视研究生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加强经验交流,注重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研究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改进工作方式,注重情感管理。

首先,研究生辅导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情况,例如学生家庭情况、学习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形成共鸣,消除与学生的距离感,增强他们的认同感。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要拒绝“填鸭”,应点滴渗透。研究生在接受新事物时往往带有批判和审视精神,他们从主观上不愿意接受说教式的思想灌输,对于陈旧的教育管理模式比较抵触。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地进行交流,切忌“一刀切”和“下命令”等方式。总之,研究生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合理而细腻的“情感”润滑剂来克服刚性的管理制度带来的冷漠。

(三)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研究生面临着学术科研、就业、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经济资助和思想帮扶,引导他们自立、自信、自强;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要给予心理辅导;对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为其提供专业学习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对缺乏目标、迷茫惆怅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让其迅速定位,确立目标。研究生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通过日常观察、个别约谈、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对于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要及时干预。此外,还要进行研究生新生心理普查,对于普查中显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亦可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开展心理团辅。

(四)以新媒体为载体,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研究生,在学习、工作、交流过程中已越来越依赖网络。研究生辅导员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合理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交流,通过qq、博客、飞信、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构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以网络和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以缓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做到在情感上与学生相互交融,增强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通过近距离接触,可以深入了解研究生的品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这样研究生也能理解和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将辅导员视为知心朋友,愿意接受其教育和管理。

(五)学校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结合。

在研究生管理过程中,研究生辅导员要善于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管理,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过去以教育管理者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转变观念与工作作风,以学生为本,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相结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各种学生组织的功能,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党建带班建,以科研促学风,为广大研究生营造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学习生活氛围。

(六)把握研究生思想行为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目标。

由于研究生群体结构复杂、社会化程度高、学习任务重、流动性大、集体意识淡薄,导致班委会、党支部功能弱化,致使其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格独立,主要是指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往届生,体现在对学生管理的“免疫”、浓重的利己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二是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使得导师成为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更直接;三是学习生活压力大,突出表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求职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研究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研究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辅导员要引导其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导师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帮助研究生摆脱学习生活压力。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新时代的辅导员队伍来推进,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辅导员,我们要顺应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工作中准确定位、完善机制,通过加强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研究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注释]。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四

旅游管理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内的就业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行业就业率较低和行业内部流向不平衡[7]。通过对旅游相关行业就业选择的调查,发现约32%的被调查者倾向于酒店行业,其次是旅游行政部门及非旅游直接相关行业,旅行社、旅游教育部门、旅游规划与研究方面因为行业认知度低或门槛太高,意愿率较低。景区景点和会展公司的意愿率虽然稍高于旅行社,但总体而言,其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非常弱(图1)。在选择景区景点作为就业意向的学生中,其中女同学(25%)高于男性(8.11%),农村学生(22.58%)高于城镇学生(13.95%),非独生子女(24.67%)高于独生子女家庭(3.57%)。可见,对于家境较为优越的同学来说,景区就业倾向性更小。在有限的旅游管理专业行业就业范围内,景区就业意愿更低,这更加剧了当前景区人才缺乏与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局面。

假设本科毕业生愿意在景区就业,对其就业景区的区域、类型、级别、所有制等进行意愿调查(表1),发现:从景区所在区域来看,60%以上的同学首选华东地区的景区;其次是华南景区,约占20%左右;东北、西南、中部地区很少,而西北地区景区就业意愿率则为零。可见,从景区区域意愿来看,学生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和距离因素,意愿选择趋向于离家乡较近或经济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旅游景区不受学生的欢迎。若针对其他地区院校学生调查,区域选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经济和距离作为学生景区区域意愿的主要考虑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由此产生的就业扎堆现象将会增加景区就业压力,加剧同学之间或同区域同行业同学的竞争。从景区类型来看,40%以上的同学首选旅游度假区,其次是自然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格调优雅,是同学们比较青睐的景区类型。历史人文景区的意愿就业率最低,说明同学更注重其工作的自然环境,而忽视了景区的文化氛围。文化是景区发展的灵魂,也是留住游人和工作人员的重要吸引力,学生的文化忽视可能是导致景区从业人员的高流失率原因之一。从景区级别来看,级别越高的旅游景区越能吸引学生前往。80%以上的同学首选5a级景区,因为景区级别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景区设施与管理的完备与否,也即关系着其工作环境。此外,新开发景区对少数同学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前往新开发景区,往往成为新开发景区的拓荒者,潜力的发挥与职位晋升具有很大的空间。从景区所有制来看,约50%的同学选择国有企业,其次是外企和集体控股,而私人控股和民营企业选择则很少。景区所有制影响同学们就业后的工资、奖金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在中国现有国情下,这关系着毕业生工作的长远性及稳定性。总体来看,本科生最倾向的景区所在区域、类型、级别及所有制中,女同学均高于男同学,城镇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见,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其择业倾向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三大旅游行业就业意愿比较分析。

由于旅游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及研究院所,对于本科生来说门槛较高,且需求量小。因此,酒店、旅行社和景区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三大行业。对景区、旅行社、酒店三种就业方向优劣势进行调查比较,进而找出景区就业的吸引力所在和不足之处(见图2)。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景区就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工作时间和场所较为规范,对于女同学来说,这一点尤其被看重。同时,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景区与旅行社相比,工作环境相对稳定;与酒店相比,社会印象相对较好;与旅游行政部门相比,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旅行社就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工作游玩两不误,其次是上班时间较规律和所在地的区位优势。上班时间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旅行社内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导游的工作时间规律性相对会弱一些,但总体来说,要优于酒店的中班、夜班。酒店就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因为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其次是酒店部门体系完善、工种多,星级酒店档次高,优秀的管理团队等。从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的就业优势比较来看,景区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具备旅行社和酒店的优势;从对景区就业前景态度来看,约30%左右的同学对景区就业持乐观态度,50%的同学表示一般。但是,未来多种优势的兼具和同学的乐观态度并没有完全支配被调查同学的首选就业意向,只有19%的同学毕业后首选旅游景区,64%的同学毕业后有可能选择酒店行业开始职业生涯,17%的同学选择旅行社。实质上,这仍然反映出同学们对景区就业信心不足和前景渺茫的心态。

(一)宏观因素。

1.本行业就业忠诚度。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提前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8]。强大的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本科生对旅游业的认可度却不断走低[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就业规模应增加到1亿人左右,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10]。但是,由于学生行业忠诚度的低弱,面对如此巨大的`行业需求,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却出现严重的“有业不就”现象。据统计,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11]。旅游管理学生“非本行业就业”、“学非所用”的就业倾向[12],大大减少了其本行业就业的数量,旅游景区作为其中的主要旅游行业更是受到了巨大影响。

2.传统的景区管理体制。

中国风景名胜区自1982年开始成立以来,其管理体制一直为政府机构型、准政府机构型、协调办事机构型等,归辖政府或管委会统一管理,从中国的“单位制”来划分,基本划归为事业单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想进入景区单位非常困难。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景区走上企业化道路,如股份公司、整体租赁等,但大多仍然是政府监管,管委会和管理公司多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景区录用、聘用的人员很少,且进入景区管委会仍需要考编等。旅游管理专业同学也形成了一种“景区就业难”的思维定式,忽视了景区就业的可能性。虽然当前许多新增的经济开发型景区,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生态园等,以及整体租赁经营景区需要大量的人员,进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可是由于中国景区总体管理水平的局限性,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对此尚未产生强烈的意愿。

3.景区人才需求特点。

旅游景区管理与一般的商业企业管理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如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所以人员招聘对专业限制相对较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面临着许多其他专业学生的同等竞争。同时,旅游景区企业对人才的选用多基于专业性、工作经验、语言能力以及个人素养等方面的考虑。在工作经验方面,考虑到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上手比较快,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培训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景区迫切需要有丰富旅游管理或从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这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生就业受阻的重要原因。许多同学在大学期间从未接触景区类相关工作,以至于初次求职或跳槽时也不敢涉足景区行业。此外,总体上,中国景区管理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新开发的众多景区,其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往往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尚不足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许多属事业单位的传统景区人员需求,由于名额、编制及求职条件等限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入又非常困难。

(二)微观因素。

1.课程设置。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课程内容较为宽泛,涉及公共基础知识、旅游行业基础知识、基本管理技能以及其他的必修类课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相应指导课程少之又少。《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在很多学校,尤其是二本、三本及中职类学校仍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的学习与研究领域,学生们在学校接触景区管理的相关课程少,就业时自然忽视了此类行业。

2.实习基地选择。

出于管理和安全需要,许多高校旅游专业或旅游院校的实习基地均选择酒店。酒店实习一方面可以容纳大量的学生,另一方面岗位管理相对规范、岗位职责明确、服务程序统一、上班场所比较固定。而景区相对而言,若作为实习基地,所需学生相对较少,且可能会涉及景区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工作岗位人员需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外业务岗位,以方便工作的长久开展和企业的良好运行。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大多数相关院校都将实习基地确定为酒店,而不是景区,集中把学生送往一些固定的酒店合作单位。进一步地,酒店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习,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就业倾向。许多毕业生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内就业就是酒店,若不从业酒店,即选择行业外就业。

3.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一方面包括学生个人的性格及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包括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择业观念。总体上,学生个人性格偏内向,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相对较为优越,对一般的企业型景区择业意向较低。另外,受传统择业观影响,大多数学生及家庭仍然考虑工作的区域性、稳定性及福利待遇。除了有事业编制的景区比较受欢迎外,其他很多景区或位于落后边远地区,或缺乏高水平的管理,或属于一般企业聘用制,而且多数招聘岗位都是一线职员,待遇不高,福利得不到保障,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对此类景区的就业前景仍感到非常迷茫。

(一)从学校角度。

1.强化专业细分。

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是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意向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院校几乎都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下,同时培养着兼具旅行社、酒店、景区和职能部门管理等为一体的专业综合性人才,而实际上这些不同的培养方向在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旅游本科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大规模的旅游全才,必须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细分,细化培养目标。专业细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行业层面细分,即划分为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方向。近年来,酒店管理正从旅游管理专业中被细分出来,在教学、实习等方面成果突出。旅游景区管理的教学可以借鉴其有效的经验,围绕旅游景区这一具体行业的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二是从行业补缺角度细分,即针对当前旅游景区行业紧缺的一些高级人才,设置相应的方向。这样在为旅游景区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为毕业生景区就业提供了必备的技能和素质。

2.重置课程体系。

就旅游景区而言,教学目标应多涉及具体的景区开发与管理艺术、理念及流程,教学案例应广泛涵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景区,教学内容应包括景区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具体课程可细分为《旅游景区管理概论》、《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经营》、《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旅游景区概览》、《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等。同时,编制《旅游景区实习手册》,加强旅游景区管理的实践教学课程,将课堂教学与思考、实践观摩与操作结合起来。此外,还应与时俱进,实时关注中国景区发展的相关动态,提高同学们主动了解景区、思考景区的意识与兴趣。重置的课程体系与专业细化相结合是最优组合,这样才能加强同学们对景区就业的意识,真正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

3.加大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有利于实现人才供需市场的平衡。学校与景区间的校企合作应受到重视,具体措施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聘请在旅游景区有任职经历的老师参与教学,以实际工作经验为案例更好地教授专业知识;二是以景区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景区实践教学的良好平台;三是合作开设景区管理特色班,实行小班制教学,根据具体景区需要定向培养人才,并定期聘请该景区管理人员授课。以上措施在加大同学们对景区了解的同时,也提供了学生与景区管理人员联系的桥梁。此外,依靠校企合作关系,向旅游景区输送实习生同样具有可行性,校企双方在此过程中可适度关注实习生,稳固其在景区就业的意向,这也为本科生的就业开辟新的道路。

4.重视择业观教育。

旅游景区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不仅是酒店、旅行社及旅游教育、行政部门等,景区也是其重要的择业方向之一,这需要院校领导、授课老师、辅导员及所开设课程的全面引导。首先,作为学校、教师和辅导员,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起,即要通过教学、班会、宣传等活动,加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专业思想,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引导相结合,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的广泛性和空间性。其次,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导向作用。对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理论上开设的专业方向教学课程一定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酒店方向、旅行社方向和景区管理方向。这些方向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是学生最直接的本专业就业行业。学校不应为了管理方便,把学生全都送往酒店实习,给学生造成专业就业只能是酒店的错觉。最后,应切实加强景区相关内容的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包括景区职业技能培训、模拟训练、讲演比赛、服务大赛、读书讨论会、创新大赛、毕业论文等,活动能够践行专业,让学生在校园里就感受到浓浓的专业氛围,并得到实景训练,达到全面热爱、了解专业和去向的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业择业观。

(二)从学生角度。

学生始终是就业大潮中的主体,合理地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依赖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把理想与实际、技能与兴趣结合起来。首先,要从主观上增强对旅游业的认同,改变对景区就业不是很乐观的态度。旅游景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客户服务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人际交流沟通技巧等。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大专、中专文化程度,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者,弥补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其次,应转变择业观念,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景区就业是表现对旅游这一行业热爱的理想选择之一。从学生角度加强景区就业意愿主要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就业心理的调整。

(三)从景区角度。

学生能从心理上和实际择业过程中选择旅游景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区自身的“推销”,即景区的自身优势展示,这是吸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的关键。但很多景区地处偏远地区,区域激励因素不够。在不能改变既定事实的前提下,旅游景区可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机制来改变现状。旅游景区要充分相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能力和潜力,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借鉴酒店集团的管理培训生、未来接班人、职场新秀等类似的人才招揽培养计划,旅游景区同样可以出台一系列有计划的晋升、培养机制,有区别地运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晋升机会激励等吸引并留住景区管理人才。综上所述,当前由于中国景区发展的现状、院校课程的设置及学生的择业观偏见等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景区的就业意愿仍较低,对景区的就业前景也不是十分乐观,这将大大限制旅游专业人才对中国景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相结合,在当前中国旅游景区蓬勃发展、急需专业管理人才时,学校应从专业细分、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教学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也应关注形势发展,改变传统的择业观,拓宽就业思维与渠道。作为急需人才的景区,不仅要对游客,更要对旅游专业人才主动加强自身建设、进行市场营销,提高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旅游专业人才的加入,促进中国景区管理向国际化水平迈进。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五

1.1功能制的护理。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主要是进行功能制的护理。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十分被动,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工作中只重视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疾病所含的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心理感受更是缺乏重视,导致患者对医院产生了恐惧感和陌生感,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1.2整体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逐渐向整体护理方向转变。整体护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身心需求的满足,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有计划地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是采用1名护士对几个患者进行固定管理,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和沟通交流,培养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患者能身心放松,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这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护理人人员也由传统的护理给予者转变成为了集服务、观察、交流沟通、管理、教育为一身的综合性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精湛、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预防医学以及康复医学等多学科知识,还应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宣传教育的能力等。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各类医疗机构均采用了这种以护理程序作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大量实践证明这种护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改善了医院及护理团队的整体形象,更好地体现出了护理的价值。由此可见,推广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十分必要,是现代医疗护理学科的必然发展趋势川。

二、护理教育现状。

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等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

2.1护理专业课程缺乏专业特色护理学与医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内容又具有其特殊性。目前,很多护理专业的医学课程设置与医学专业类似,多为医学专业课程的缩小或者翻版,缺乏专业特色,护理学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训练方面的特色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2.2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目前,很多院校关于职业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课程还比较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导致学生在从业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很多的护患矛盾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冷漠、缺乏责任心或者操作马虎等造成的。医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身心上给予患者帮助。

2.3缺乏礼仪教育和人文知识相关课程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不仅要帮助患者康复,还需要给予患者各种周到的服务。因此,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较好的礼仪和涵养。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关于礼仪和人文知识相关专业的课程开设还不够,很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对医嘱的理解不准确,在进行护理时与患者的沟通不好,在交际中的礼仪、心理、服饰、艺术欣赏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都还比较欠缺,而这些都有可能加重护患矛盾。

2.4临床见习不足护理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医护教育必须加强临床实习和见习。由于很多见习或实习基地的场地、患者、设备设施以及师资等都还比较缺乏,学生见习实习安排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仅通过教学很难让学生切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在解决问题方面缺乏灵活性和高效性。

三、加强护理教育改革的对策。

3.1改革教育理念教育直接关系着社会与人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的必然途径。传统的护理教育严重存在着重理论轻临床、重知识教育轻人文和素质教育的现象,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模式陈旧,教育效果不好。因此,必须进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的改革,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3.2加速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以医学教育为向导的课程体系,加强护理专业的特色建设,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加强人文教育和礼仪教育,全面建设新课程体系。护理教育应合理地改变并完善教学目标,以体现专业需求和护理教育价值观。尤其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护理专业的安排,适当地加设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课程。

3.3加强临床护理实习应加强临床护理教育实习带教,使学生在实习中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能够将在校学习到的医学、护理学、社会学、人文和礼仪知识等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培养护理生的沟通能力和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整体素质。

总之,进行转变护理模式是社会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则是顺应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应打破传统的临床及护理教育模式,全面提高护理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六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民间工艺品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的提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民间工艺品的市场化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带来的弊端却对民间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制约。

本文分析了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的利弊,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利与弊。

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其作为民间美术传承的一部分,对我国民间美术研究和民俗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存在的弊端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并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有利有弊,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的利与弊,这样才能推动民间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的利处分析。

(一)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逐渐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次转移,此时民间工艺美术品就成为了人们收藏的最好选择,极大的推动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份额。

另外,民间工艺美术品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其蕴含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其以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很多游人和收藏家的喜爱。

中国作为几千年的大国拥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文化,因此民间工艺品能够吸引很多崇尚东方文化的外国人,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二)维护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生存。

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市场化导致很多珍贵的工艺品由收藏家手里转向了市场,也催生了很多民间工艺品生产作坊。

虽然市场中很多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并非具有十分名贵的意义,但是从其做工和外观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缩影,更是对中国历史的传承,其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外在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因此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民间工艺品的存在更加的具有价值,另外,手工作坊是民间工艺品的重要生产方式,因此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间手工艺品失传的窘境,这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拓宽民间工艺品的传播途径。

我国作为文化古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古代社会时期我国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民间工艺品在这一时期传播的机会十分渺小,这也使得这一时期的民间工艺品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很容易进行分辨。

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工艺品的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传播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不再受地域和文化的制约,逐渐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旅游城市,民间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

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货币交易,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工艺美的市场化对拓宽民间工艺品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的弊处分析。

(一)制造质量降低,缺乏工艺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水平的追求不断提高,同时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很多的民间工艺品商家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粗制滥造的现象,为了节约成本,在制作的过程中减少材料的使用,滥竽充数,使得现代的工艺品质量不断下降。

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其工艺技术是十分精湛的,但是现代工艺品的制作对工艺技术的运用十分牵强,并且缺乏工艺技术的创新,导致现代的工艺品只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重复现象十分严重。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民间工艺品也逐渐的采用了半机械化生产的形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使工艺品的生产品质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失真,这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缺乏地域特色,商业化严重。

民间工艺品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展示,所以不同区域的工艺品是存在不同特色的,并且这种特征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

例如:杭州的丝绸绣花手帕,丝绸和绣花风格的独特都是杭州所特有的。

但是在杭州的旅游商业街中我们又会看到安徽的磨、俄罗斯的套娃等不同的工艺品。

由此可见,不同地域工艺品在杭州商业街中的出现,是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最为突出的表现,过于严重的商业化气息使得民间工艺品逐渐丧失了地域特色,渐渐的被趋同,这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民间工艺美术技术的传承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市场迎合过于严重,文化蕴含失真。

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必然会导致工艺品生产者出现严重的市场迎合现象,只有制作出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工艺品,工艺品企业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工艺品文化蕴含的失真是必然的。

民间工艺品之所以可以从古代流传至今,除去其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外,就是其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但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工艺品创作内容的世俗化其必然选择,所以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很有可能会导致民间工艺品彻底的变成工艺品,而不再具备民间特色,这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弊处较大,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变成了纯粹的美术工艺品,而与民间文化渐渐脱节,虽然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拓宽文化传播途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严重的市场化也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失去了存在的真正价值,因此在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的鼓励民间艺术家在传统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大对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的管理,使得民间工艺品真正的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市场经济的作用。

参考文献:

[2]侯海英.潍坊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文档为doc格式。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七

本科毕业论文是完成本科生培养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从文献搜集查阅、选题和写作水平等三个方面,分析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出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本文主要从文献搜集查阅、选题和写作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探讨了毕业论文在文献资料搜集查阅、选题和写作水平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1、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差。搜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是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帮助学生确立论文题目,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文献搜集查阅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通过网络搜索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献,搜集途径单一,搜集的文献资料有限,可能未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纳入论文的研究范围,造成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误认为某一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没有价值,变成了重复性的劳动;二是文献阅读不深入,容易以偏概全,误解别人的观点,没有达到通过深入分析和评述发现和确立自己选题的目的。

2、毕业论文选题不够科学。选题是选择和确立课题研究方向的过程,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性环节,是影响毕业论文整体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论文选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选题太宽或者过窄,选题太宽,范围大,面面俱到,容易写的很肤浅,缺少研究价值,选题过窄过小,工作量不足,难以拓展;二是偏好纯理论型的选题,多数学生认为实证型选题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工作量和难度较大,而纯理论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较小;三是部分高校论文选题缺少学生参与,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缺乏选题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不完整,同时由于选题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能力,导致其对毕业论文缺乏兴趣。

3、论文写作水平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几乎没有系统的进行过论文训练,不知道如何从科研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安排、组织和设计,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科研文章,不了解论文的写作规范,把毕业论文写成了随笔、散文等类的.文章,论文结构缺乏逻辑性,语意表述不准确,语言不精炼,所列论据不能很好地为阐明论点服务。指导教师虽然从开题报告就强调论文格式要求,但部分学生的论文仍不规范,甚至存在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不正确等低级错误。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就业和考研因素、指导教师因素、管理和监控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1、就业和考研因素。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学期正好是毕业生的求职择业高峰期。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了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和面试。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论文成绩尚未出来,无法进行考量,使学生放松了要求,精力投放不足。考研复试也安排在这个学期。随着各高校考研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考研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复试做准备,严重挤占了毕业论文的前期时间,破坏了毕业论文的正常进度。

2、指导教师因素。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多,一个教师指导15~20个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更多,而指导教师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在一人一题,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相对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指导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全面掌握学生论文的写作情况,进行详细和深入的指导。另外,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缺乏科研实践能力,缺少社会实践背景,对科研选题的原则、科研基本要求和程序等理解不透彻,实践指导能力不强,不能对毕业论文进行有效的指导。

3、管理和监控因素。虽然高校针对毕业论文出台和制定了相关条例和制度,但由于不太全面,或执行过程中不够严格和规范,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一方面对指导教师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个别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内容没有理解透彻,未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去执行,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指导过程中理解存在偏差,致使毕业论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对毕业论文质量没有提出全面要求,考虑到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对一些明显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论文采取迁就态度,成绩评判过松,毕业答辩时能放就放,答辩及格率基本是100%,导致学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毕业答辩很容易通过,根本没有必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指导教师很被动,毕业论文成为一种形式和过场,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1、加强宣传,强调毕业论文重要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应加强宣传,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学校应提前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不是没有意义可有可无的,而是本科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认识到毕业论文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语言功底、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对考研和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端正学生态度,从思想上提高其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2、选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选题应在符合专业培养的前提下,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生产实践,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经济文化建设任务选择范围适度、难易适中的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选题的重点在于创新。选题时应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把握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选择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增加研究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走在学科的前沿。选题还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其研究热情,调动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心。毕业论文涉及面较广,要求指导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学校应加大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勇挑科研重担,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学校应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和人格修养,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从事教学的动力和责任,增强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指导教师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满腔热忱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教师应授予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培养其科研能力。例如,毕业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指导教师不应把下载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怎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搜集文献资料,培养他们搜集阅读文献的能力。

4、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监控机制。毕业论文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学校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建立更合理的评分标准,明确责任,理顺关系,抓好毕业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为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学校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杜绝迁就态度,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不重视,产生松懈和怠慢心理。建立检查和评优为动力的监控机制,对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质量控制。评出优秀毕业论文,对获得优秀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和兴趣,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学校应积极寻找途径解决指导教师不足问题,可与科研单位合作,聘请一些科研人员承担论文指导工作,或者同提前上岗学生的就业单位进行协商,由单位中具备能力的人员承担论文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部分解决指导教师不足问题,又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增加论文的应用价值。

5、提前毕业论文时间。为减少考研和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学校可把毕业论文选题、联系指导教师、搜集查阅文献、准备调查研究、酝酿写作思路、拟草写作提纲等部分任务在大三上半学期就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大三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还可结合课程学习完成几篇课程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前做好准备,大四就可以结合实际进行调研,从容不迫地开始论文写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雅静,春.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14.

[2]郝璐,高景民.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八

当前本科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质量,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师资队伍,一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具有一种高素质、结构合理、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但是当前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教师素质水平存在差异,有的教师缺乏创新精神。

1.2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很沉闷,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的成果。

1.3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不一。

学生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学生质量都比较高,那么教学也会变得容易,质量就会有保证,如果学生质量较低,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当前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源广泛,体育素质存在差异,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1.4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现代的教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但是有的教师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1]。因此体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多使用现代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果。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十九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衍生出的先进教学技术,对于我国的高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计算机教学,是一项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一门课程,所以,要做好高校计算机教学,就必须要用好现代的教育技术。本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教学当中的应用等问题。

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对于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同时,在课堂上,教师的地位是相对较高的,他们通过单纯的理论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效果相对较差,课堂环境也枯燥乏味,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后的相关实践也无法达到目的,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导致了计算机教学陷入了瓶颈。对于高校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是与高校的教学目的相悖,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正在逐步的推开,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着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模式进行,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有助于我国目前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是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基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所以,和计算机教学是非常贴近的,故而,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現代教育技术当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多媒体技术,也是目前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当中应用比较多的一项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视频、音频等形式,更好的将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彻底摆脱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使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系统性更强,更加有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当中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接下来的阶段当中,应当继续使用。

二、构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对计算机教学模式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也将极大的推动教学的开展。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在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方法,使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教学方法丰富化、多样化,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一)给予多媒体技术充分的重视。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要做好多媒体教学,首要一点就是要提高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只有学校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教师充分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才能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能。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多媒体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校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多媒体教育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每个班级里都建设的多媒体设备,同时,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还专门给计算机专业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推动力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的技术水平也在显著提高中,学校教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多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熟练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二)开展给予互联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也给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力量,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无固定的教学地方,在互联网上所有知识都能够共享。由于互联网上有庞大的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各种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资料,个性化的去自我学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固定的教学课堂听老师讲课,这种新的互联网开放式教学可以不受地点的限制,有网络的地方都能够完成计算机学习过程。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能够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还具有非常高的便捷性。

(三)基于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式教学模式。

虚拟实验室的教学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是通过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充分的结合,在网络上给学生创建了虚拟的实验室,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模拟实验能够将各种实验过程清晰的在学生面前展示,让以前抽象的教学内容现在能够清晰透彻的让学生去体会。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为以后踏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要给予现代教育技术充分的重视,并灵活的应用。

质量研究本科论文(模板20篇)篇二十

部分医学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大学实习阶段便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备考中,忽视了本科阶段的临床实习任务,对医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没有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2对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和对策。

2.1加强人文教育,关心爱护患者。

“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导师应该结合妇产科专业特点,对研究生进行人文教学。导师应针对妇产科的特殊性指导学生,在做妇科检查时,应该告诉学生以患者为中心,多为患者考虑,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门诊看病人时,要换位思考,作好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在产科学习时,告诉学生在妊娠、分娩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孕妇,尤其是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要及时跟孕妇和家属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分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积极配合医生的处理,使患者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实践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2.2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使得复杂、抽象的医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便于学生们理解和记忆。比如在产科学分娩动因、分娩机制的理论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将分娩机制、产程处理产等一系列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充分理解、印象加深,并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观看妇产科手术录像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妇科肿瘤轮转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了解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以及化疗耐药的发生和相关机制。通过互联网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化疗耐药的机理及基因靶向治疗,使学生们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加强了学生们对临床病例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科研意识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分析,不仅指导学生复习书本知识,更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2.3重视研究生临床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仅要有好的临床技术,还要善于从复杂的临床现象中寻找科学本质。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临床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索,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去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得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妇产科工作需要许多相关科室的经验,更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要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导师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在临床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中影响学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开阔学生视野。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让他们亲身参与融入其中,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增长他们的学术见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2.4加强研究生管理,优化考核制度。

良好的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是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之一。首先,教学部门要对即将进入临床的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们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做好医德医风教育。同时也要学生了解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以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一些技巧。其次,教学办公室、导师、研究生要针对妇产科临床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制订适合研究生轮转计划、临床工作程序,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导师在研究生临床轮转时,应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临床工作量。例如,在产科轮转时,要从具体的病例中进一步掌握妊娠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相应的临床处理。研究生们往往喜欢做手术,而忽视病历的书写与及时记录,以及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指导学生总结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优化解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与技能。

2.5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要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用制度。导师要帮助专业型研究生制定合理的临床轮转计划,设计合理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在教学过程中,导师应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建立导师考核机制,定期考核导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导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己的重任,增强创新教学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导师要结合妇产科专业的特点加强自身素质,优化研究生考核制度,在人文、临床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范文推荐

    年底总结员工(通用14篇)

    通过年终总结,我们可以向他人展示我们的努力和成果,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在财务帐套的设置和各式各

    小区降价通知范文(22篇)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向他人传达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安排,而通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以下通知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传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初中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3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当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初二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二物

    晋城品牌推广方案(优秀17篇)

    在制定计划书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时间范围,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烟草局保洁服务方案(模板19篇)

    服务月是指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组织和参与各种服务活动来回馈社会和帮助他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常见的服务月活动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通过设计过程的解析,从立

    高中预测题及(汇总19篇)

    优秀作文是写作能力的高级表现,它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的魅力。以下是一些备受称赞的优秀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团员发言材料(通用16篇)

    成为团员后,我们将有更多机会扩展社交圈,结交更多的朋友。以下是一些团员的成功经验和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不断学习,对照检查,

    村里防疫事迹材料(热门14篇)

    事迹材料的编写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使其更富有个人色彩。李明是一位勤奋上进的年轻人,他最近通过自学考取了一门难度较高的证书,展示出了他的毅力和学

    奶茶店创业计划书完整版(精选15篇)

    创业计划需要有明确的财务规划和预算,以保证项目的资金运作和盈利能力。以下是一些知名创业投资者的创业计划评价,希望能够为你的创业计划提供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美术管理与策划方案大全(17篇)

    制定策划方案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争取最佳的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策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目标:1、能大胆的在竹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