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笔砚

综合实践是一种能够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里有一些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彩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内涵必须更加紧密地贴近于灵动丰富的当代生活,而以往单纯陈旧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已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作为"建名校、树特色"的一个支撑点,提出了"利用、挖掘无尽广袤的社会资源,去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做以生为本、最有价值的"人文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理论。历史一贯沿袭的课堂讲台式教学模式和规定性教学内容,局限了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也沿袭了传统的室内课桌式受教模式,禁锢了孩子们调查、合作和获取广义信息的技术能力。教师的理念和经验不足,学生的素质与现状堪忧。基于此我校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界定了三个课题研究。礼仪教育、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下面,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实施的相关情况,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和各位专家、同仁共同学习、参考。

"教师能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学校要发展,建立一支既精于学科教学,又擅长课程开发,同时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培训。

开学之初,我校教导处进行了两项针对教师的摸底活动。一是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是就原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所做的探索进行介绍,并结合学校的工作谈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目的在于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理念、经验,基本素质等情况。根据两项活动的结果,我们确定了王翠芳、赵孟森、王建、刘玉清老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不管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教案,没有具体的教法学法,甚至很难找到供参考的资料,因此,为上好一节实践课,教师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去网上查阅资料,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每一个实践主题的完成,要组织并指导学生采访、调查、请教专业人士等校外活动,其麻烦之多,难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为此,我们发现老师的思想问题后,学校领导不是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对他们的想法、疑虑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起初,我校教导处先拿出一个学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方案,然后又牵头组织每个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召开研讨会,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主题,并与指导老师一起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老师们一起搓商、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一年来骨干教师逐渐在课程中成长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起初,我校没有在全校大面积铺开实施,而是在三到六年级中确定一批骨干教师,确定几个班级,以小课题的形式,在小范围内实施。以这些班的'经验和成果,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推进,带动全校的教改。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方面,也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在分阶段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总是及时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并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又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充实。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收集、整理、核实材料、使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条理化、规律化的过程,也是对课程实施工作的回顾和检查。这样,课程改革得以稳妥推进,教师实施课题的自觉性更强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更浓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推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实践。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我们重实际、求实效,充分考察学校周边环境,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其年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离学生生活很近,易于捕捉信息,便于收集资料。我们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科学的关系进行。如根据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环境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我们确定了礼仪教育为低年级实践课题。针对地处陶阳煤矿的北段我们设立了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广义的概念指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进行的实践活动,我们由此将课程的实施面拓展到各个学科中学科延伸性的实践活动,如由语文引申的说话与写作的实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实践,用英语与人交流的实践……让每一位老师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的途径。

学生实践的空间除了家庭、学校以外,更广阔的是社会,为了使学生更亲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课题任科教师互相商讨、共同完成社区活动。如:我们已进行的"爱心家家传""废物的用途"等系列实践活就是由课题组设计方案、大队部牵头组织、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进行的。这些活动的成功举行为学校在社区和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学生也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首先,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其次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和总体计划。在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活动的意见,认真审核他们所提出的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制订了分层次分年级的计划和学校总体计划,力求计划操作性强,活动内容科学规范。

每个月,教导处都会组织综合实践的教师进行研究讨论,汇报一月来各班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大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指导下次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丰富的信息容量,个性化的实践体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亲密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选取课题到构思方案,从查找资料到记录过程,从汇报活动情况到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当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固定教材、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每组织一次活动,都必须经过反复的思考。周密的策划;为了应对活动过程中,来自学生或实际生活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教师必须广泛的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了使活动更加吸引学生的参与,老师还要不断地创新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也得到了提升。

交往礼仪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了商量,懂得谦让,还学会学会了交往、用餐中的一些礼节要求;学校礼仪中学生学会主动了向老师、同伴问好、道别;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活动中懂得等待、谦让;学会了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通过公共场所礼仪的学习,学生能维持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做到物归原处……《走进端午》活动,学生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制作简单的网页,领悟了屈原的爱国精神。《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活动中,学生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并在各项社会调查活动中,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中,提高社会认识,丰富社会体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和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其他类知识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博大的研究领域和精深的研究纵度,必然要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职责。传统学校教育所缺失的,综合实践要勇于肩负起来。

在我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怀下,我校有着一个对综合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的行政管理集体,有着一支对综合实践活动充满热情又业务精通的专业教师队伍,有着一批在前期培训下已初步掌控和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真正意义,而正迅速成长起来的学生团队,我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在现阶段仍然被某些学校视为"烫手山芋"的课程,在我们学校必然成为人人争抢分食的"香饽饽"。我们也绝对相信,综合实践课程的视野必将由现阶段的学生的综合发展扩展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将由学生的全面发展,扩展到全人类的现代发展,而我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将日趋成熟,课程开发技术将日趋完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独善其身,不能孤立地以其一门课程求其新而独立门派。它还要介入传统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迁移作用深入到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之中,以发挥改良功效,否则就会失去其新鲜的生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校始终坚持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后备力量全面进步的重要前提。",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则是提高学生该能力与水平的最好载体与标杆,虽然,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兄弟单位比起来,还存有很大差距。综合实践是课改的新生儿,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团结求实的工作作风,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臵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在于: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要研究探索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实验等方式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国至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421”家庭比比皆是,这些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再加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致使我们的一些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他们不懂得,也不愿意,更不会与人交流、合作。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恰充分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倡导“仁以为己任”;宋代的范仲淹曾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近、现代无数炎黄子孙的道德信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社区建设问题、百姓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常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自然会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在“做”、“考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理解和感悟生活,从而在获得“程序性的知识”的过程中,在探究与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自觉地强化这一能力。

二、开设情况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开始的,一、二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3个课时的量,三、四、五、六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2个课时的量,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外活动课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詹文沿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德育室胡笑辉主任主要负责,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大部分班级都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99%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喜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1%的学生对课程持喜欢、感兴趣的态度,这是我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动力和法宝。

同时,在看到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1、对课程实施的`资源配臵不完善。(1)任课教师配备力度不够,教师的配备显得比较单薄,专职教师没有。各班级课程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的学科任务和平时的琐事又比较繁多,甚至挤占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时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不能兼顾太多,对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研究都带来困难,指导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减少。(2)学校缺少教学实验器材,使得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教师无器材演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活动,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 2

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座谈会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上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中学习、体验、探究……学生们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使他们的收获更多更全。然而有些老师却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另外劳动与技术课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

教案。

四、各年级课程内容及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三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

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等的利与弊)。

2

页,当前第。

1

1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臵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在于: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要研究探索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实验等方式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国至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421”家庭比比皆是,这些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再加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致使我们的一些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他们不懂得,也不愿意,更不会与人交流、合作。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恰充分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倡导“仁以为己任”;宋代的范仲淹曾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近、现代无数炎黄子孙的道德信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社区建设问题、百姓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常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自然会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在“做”、“考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理解和感悟生活,从而在获得“程序性的知识”的过程中,在探究与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自觉地强化这一能力。

二、开设情况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开始的,一、二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3个课时的量,三、四、五、六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2个课时的量,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外活动课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詹文沿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德育室胡笑辉主任主要负责,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大部分班级都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99%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喜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1%的学生对课程持喜欢、感兴趣的态度,这是我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动力和法宝。

同时,在看到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1、对课程实施的资源配臵不完善。(1)任课教师配备力度不够,教师的配备显得比较单薄,专职教师没有。各班级课程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的学科任务和平时的琐事又比较繁多,甚至挤占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时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不能兼顾太多,对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研究都带来困难,指导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减少。(2)学校缺少教学实验器材,使得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教师无器材演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活动,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 2

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座谈会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上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中学习、体验、探究……学生们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使他们的收获更多更全。然而有些老师却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五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

针对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活动题目:

1.《走进汽车时代》。

2.《剪纸的艺术》。

3.《保护地球,爱我家园》。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特制订本方案。

二、活动目的。

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让学生在寒假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受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探究”的体验成功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入社会、走入自然、走入生活,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内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活动主题。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探究。

四、组织形式及注意事项。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为主,也可以自主结队活动。

(二)注意事项。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严格落实寒假社会实践。

活动方案。

结合各班级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收到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

2.参与实践的班级和个人,要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安全。不得让学生参加一些带有安全隐患的社会实践活动。

3.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根据方案内容及个人寒假活动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校级综合实践先进班级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

五、选题参考。

1.阅读经典,以书为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用书籍点亮学生成长的道路。假期要求五六年级每位同学至少看2-3本有意义的书籍,1-4年级每位同学至少看1-2本有意义的书籍,并填写好“高泽小学寒假快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目应从县教研室推荐的读物中选取。

2.民俗搜集大比拼。查找过春节的习俗及变迁的资料,了解民间传统过年风俗(过小年、吃年夜饭、贴福字、拜年、串亲戚、元宵节等)。在实践中体会过年的气氛,感受中国年文化。(三至六年级)。

3.搜集。

春联。

我最棒。春节期间,各行各业、家家户户的。

对联。

精彩纷呈,让学生利用寒假开展搜集春联的活动,从而体验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祝福,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至六年级)。

4.学做家务,感恩父母。安排一项家庭感恩行动,通过为父母、长辈做饭、洗衣、整理家务、打扫卫生,或为父母、长辈过生日等多种形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写成。

日记。

2

页,当前第。

2

1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新生事物,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推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实践。然而这门课程并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教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靠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去探索研究。建校五年以来,我们在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且行且思,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下面将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一、理念引领,彰显特色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紧紧围绕 “以美育人 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以“美”为核心理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有生命力,就要凸显特色,几年来我们逐渐开发形成了“我们的节日” 特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月份为校园科技节,孩子们观看科幻电影、讲科学家的故事,参观科技展览、创作科技作品,学习科技知识、了解科技发展、举办科技知识巡回展,动漫制作、体验科技创新等。孩子们在学习、参观、制作、讲解等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等科学品质。

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个性品质。

十月份中华文化节,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主,各班开展 “明月几时有”、“走进李白”、“与诗同行”等不同主题的诗歌诵读活动。学生在搜集诗歌、整理材料、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十二月份校园英语节,结合圣诞节开展表演英语课本剧、制作圣诞服饰、策划班级圣诞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锻炼了能力。

二、德育承载,资源创新

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与美相约》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围绕学校“爱的教育”系列德育主题活动开发了“魅力家乡我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一年级《我爱我家》,二年级《爱我七小》,三年级《拥抱达拉特》,四年级《魅力鄂尔多斯》,五年级《为内蒙古喝彩》,六年级《爱我中华》。各年级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通过调查、了解、访问、参观、体验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学的爱,感受家乡的美、祖国的美从而产生感恩情怀,激发爱国之情,同时培养他们不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其次,积极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各大传统节日开展不同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并通过“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清明节缅怀先烈,通过文明祭扫、参观烈士陵园等活动,让学生受到思想熏陶。六月份进行师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倾情绿野”远足活动;七月份颂歌献给党、探寻红歌背后的故事;九月份重阳节走进养老院开展敬老、孝老活动。

三、课程整合,开放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因此我们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倡导开放式教学。

1.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重要的一种,我们充分利用自治区地方课程教材《研究性学习指导》,整合学科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如五年级下册《材料与热传递》一课,其中关于“材料的颜色与吸热实验”就需要科学老师在科学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昆虫世界》需要社会老师引领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制作标本等。《查找网络资源》一课就应该是信息技术课上完成。

2. 我们将综合实践课程拓展延伸到各学科中,尤其是语文、数学学科,现行的教材中都安排有综合性学习或实践活动,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安排上好每一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和数学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备课要求课前有准备,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活动后有汇报。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打破校园、学科课程的约束,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去实践、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有目的地选择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辟了恩格贝生态示范基地、三垧梁开发区、亿利工业园区等校外德育实践基地,鼓励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工厂等实地的进行参观、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感悟,学会品味生活中的美,汲取社会乳汁,成就美好未来。

《达旗第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劳动服务,经历成长

1.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劳动服务。3—6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赴展旦召行知教育实践基地参加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其中有地震演练、内务整理、野外训练、动手制作、劳动体验等,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理生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等能力与品质。

2.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和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安全自救能力,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开展“安全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消防大队实地参观、体验,每学期都要进行应急逃生演练等。组织学生深入周边社区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知识,并向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春天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

3.班级值周实践

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等,让他们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学生管理中来,为全校师生服务。在实践中不断约束自我,提高自我。

我校将继续努力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注重整合,强化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坚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达旗第七小学

2017-4-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大家来到中学,观摩指导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代表中学全体师生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愿!

我校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子,本着“先走出学习,再摸索探究,思学校实际,创特色发展”的思路,从开始的迷茫彷徨,到摸着石头过河,再到如今的柳暗花明,课程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下面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充分准备、挖掘资源,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性

面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起初,大家都感到即新又难,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成为学校师生关注的焦点。为了开好这门课程,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抓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中,制订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流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评价办法》,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团队,并组织老师开展学习、理解、讨论,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方法、要求和具体实施细则等内容,从学校到处室,从年级到班级,从老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层层分任务、定课题,分工到人,职责明确,为课程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作为农村中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选题一定要体现农村特色,在“走进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上做文章,在思路上体现一个“农”字,在过程中落实一个“用”字,在内容上反映一个“新”字。在挖掘资源方面,一是激发生活的情感,欣赏“农景”:抓住农村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美丽的春天”、“成熟的秋天”等季节性强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加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二是明白生活的复杂,走进“农家”:让学生知道家人的劳苦、生活的复杂,珍惜农家的可爱与温馨,开展“我的父母很勤劳”、“我是爸妈的好帮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三是实践生活的常识,参与“农活”:利用假期让学生跟随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拔草、施肥、收获等,认识农具,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四是体验生活的乐趣,收索“农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间传统节日,查资料、访长者、编春联、包粽子等,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体验生活的乐趣。五是畅想美好的生活,参观“农庄”:可以让学生从自家餐桌的变化、家用电器的数量到交通工具的种类等展开调查,引领学生了解父辈的生活,了解党的“三农”政策,在参观调查中达到锻炼,增长见识,畅想美好未来。

我们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在校外建立了多个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基地,

第二、开展活动、突出特色,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结合学校、乡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通过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认同自己,彰显自己,例如:政教处、体育组创建的“体育超市”,以“我的课间我作主——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投入;我投入,我健康;我健康,我阳光”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为了一切学生健康,搭建多元平台,提供多元服务”为宗旨;以“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选择;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为理念。大课间体育活动都由学生组织,体育教师作顾问,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有篮球区、足球区、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跆拳道队、舞蹈队、踢毽队、田径队、跳绳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像进超市购物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达旗第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展的“舞动青春”课外活动,初三年级开展的 “理想与信念”主题实践活动,政教处与语文组创办了《演礼中学》校报,培养提高了师生的写作能力。这些都大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为新课改的落实和深入实施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我们每学期都要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为师生作普法报告,有法院老院长的“青少年法律常识讲座”、有派出所所长的“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知识讲座”、有交-警队的“交通安全教育讲座”、有心理学专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知法、守法、普法的自觉性,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1、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我校通过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密切关系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学们学会了处事、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学习,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培养了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们不论是在思想作风、意志品质,还是组织纪律、行为习惯方面都有很大改观,同时收获了成功。团总支和语文组连续两年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2011年参加了“走出太行、走向全国,古都西安竞风采”为主题的“全国中学生语文风采大赛”,取得了7金9银14铜的优异成绩。2012年参加了以“走出校园、奔向首都,采风活动亮风采”为主题的小记者北京采风活动,9个同学获得一等奖,2个同学获得二等奖,3个同学获得三等奖,我校学生的精彩表现受到活动主办方的充分肯定。127班石达坤在晋城市书画摄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20班崔楷玲在“中华魂”少儿书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31班李林在县局组织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29班张文康在县局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有30多位学生的作品在《学习报》上刊登,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县局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有160多人次获得各种奖项,取得艺术类特长生资格学生达80多人。

2、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来,我校广大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的定位。许多教师从当初的好奇参与,到困惑迷惘,再到如今的角色转变,深受其利,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的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技能,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去年有10位教师获得“三晋课改先进教师”的荣誉,王云云老师应邀赴左权的一节公开课获得一等奖,教师的十多篇论文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不再“居高临下”地使用讲台,而是始终处于学生中间,引领着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在实践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在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合作者,他们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真心创建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给予了学生平等、自主、和谐的权利氛围,我们感到现在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较以往更喜欢动脑子,特别是大多数同学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通过实践中的发现,还激发起向老师、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在不断纳新,全方位充电,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了“让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幸福成长”。

4、提升了学校各项工作

革与综合实践活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晋城市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先后进行了以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与奥运同行”、“与世博同行”、“重走长征路”、“走进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及参观活动,在市、县运动会上多次捧得“校长杯”。成功举办了“素质教育高层论坛暨山西晋城现场会”的观摩活动,成为“全国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山西省“《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实验学校”,被评为“晋城市养成教育先进学校”,“阳城县课改先进单位”……。

第四、摸索实践、认真反思,认真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确实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但与一些兄弟学校相比,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我们觉得遇到的困惑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具体表现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学生要深入社会,走进生活,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

2、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可能要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学校和教师必然要承受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压力。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因校本课程的差异而标准不同,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感到操作较困难。

新课程要有新观念,新课题要有新举措。不怕问题多,只怕没发现;不怕困难大,只怕没恒心。尽管困惑很多,问题不断,但我们应该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带来的正面效应还是有目共睹的,今后我们将不断探讨,不断发现;我们也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为新课程改革,为的教育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七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汇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汇报通常是对工作的总结报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总结了哪些经验,你有了解过汇报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设背景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内涵必须更加紧密地贴近于灵动丰富的当代生活,而以往单纯陈旧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已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作为"建名校、树特色"的一个支撑点,提出了"利用、挖掘无尽广袤的社会资源,去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做以生为本、最有价值的"人文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理论。历史一贯沿袭的课堂讲台式教学模式和规定性教学内容,局限了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也沿袭了传统的室内课桌式受教模式,禁锢了孩子们调查、合作和获取广义信息的技术能力。教师的理念和经验不足,学生的素质与现状堪忧。基于此我校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界定了三个课题研究。礼仪教育、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下面,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实施的相关情况,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和各位专家、同仁共同学习、参考。

"教师能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学校要发展,建立一支既精于学科教学,又擅长课程开发,同时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培训。

开学之初,我校教导处进行了两项针对教师的摸底活动。一是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是就原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所做的探索进行介绍,并结合学校的工作谈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目的在于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理念、经验,基本素质等情况。根据两项活动的结果,我们确定了王翠芳、赵孟森、王建、刘玉清老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不管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教案,没有具体的教法学法,甚至很难找到供参考的资料,因此,为上好一节实践课,教师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去网上查阅资料,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每一个实践主题的完成,要组织并指导学生采访、调查、请教专业人士等校外活动,其麻烦之多,难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为此,我们发现老师的思想问题后,学校领导不是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对他们的想法、疑虑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起初,我校教导处先拿出一个学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方案,然后又牵头组织每个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召开研讨会,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主题,并与指导老师一起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老师们一起搓商、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一年来骨干教师逐渐在课程中成长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起初,我校没有在全校大面积铺开实施,而是在三到六年级中确定一批骨干教师,确定几个班级,以小课题的形式,在小范围内实施。以这些班的经验和成果,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推进,带动全校的教改。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方面,也体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在分阶段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总是及时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并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又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充实。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收集、整理、核实材料、使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条理化、规律化的过程,也是对课程实施工作的回顾和检查。这样,课程改革得以稳妥推进,教师实施课题的自觉性更强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更浓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的基本要求是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推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实践。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我们重实际、求实效,充分考察学校周边环境,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其年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离学生生活很近,易于捕捉信息,便于收集资料。我们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科学的关系进行。如根据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环境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我们确定了礼仪教育为低年级实践课题。针对地处陶阳煤矿的北段我们设立了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广义的概念指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进行的实践活动,我们由此将课程的实施面拓展到各个学科中学科延伸性的实践活动,如由语文引申的说话与写作的实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实践,用英语与人交流的实践……让每一位老师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的途径。

学生实践的空间除了家庭、学校以外,更广阔的是社会,为了使学生更亲密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课题任科教师互相商讨、共同完成社区活动。如:我们已进行的"爱心家家传""废物的用途"等系列实践活就是由课题组设计方案、大队部牵头组织、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进行的。这些活动的成功举行为学校在社区和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学生也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首先,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其次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和总体计划。在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活动的意见,认真审核他们所提出的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制订了分层次分年级的计划和学校总体计划,力求计划操作性强,活动内容科学规范。

每个月,教导处都会组织综合实践的教师进行研究讨论,汇报一月来各班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大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指导下次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丰富的信息容量,个性化的实践体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亲密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选取课题到构思方案,从查找资料到记录过程,从汇报活动情况到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当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固定教材、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每组织一次活动,都必须经过反复的思考。周密的策划;为了应对活动过程中,来自学生或实际生活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教师必须广泛的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了使活动更加吸引学生的参与,老师还要不断地创新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也得到了提升。

交往礼仪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了商量,懂得谦让,还学会学会了交往、用餐中的一些礼节要求;学校礼仪中学生学会主动了向老师、同伴问好、道别;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活动中懂得等待、谦让;学会了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通过公共场所礼仪的学习,学生能维持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做到物归原处……《走进端午》活动,学生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制作简单的网页,领悟了屈原的爱国精神。《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活动中,学生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并在各项社会调查活动中,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中,提高社会认识,丰富社会体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和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其他类知识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博大的研究领域和精深的研究纵度,必然要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职责。传统学校教育所缺失的,综合实践要勇于肩负起来。

在我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怀下,我校有着一个对综合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的行政管理集体,有着一支对综合实践活动充满热情又业务精通的专业教师队伍,有着一批在前期培训下已初步掌控和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真正意义,而正迅速成长起来的学生团队,我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在现阶段仍然被某些学校视为"烫手山芋"的课程,在我们学校必然成为人人争抢分食的"香饽饽"。我们也绝对相信,综合实践课程的视野必将由现阶段的学生的综合发展扩展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将由学生的全面发展,扩展到全人类的现代发展,而我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将日趋成熟,课程开发技术将日趋完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独善其身,不能孤立地以其一门课程求其新而独立门派。它还要介入传统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迁移作用深入到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之中,以发挥改良功效,否则就会失去其新鲜的生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校始终坚持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后备力量全面进步的重要前提。",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则是提高学生该能力与水平的最好载体与标杆,虽然,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兄弟单位比起来,还存有很大差距。综合实践是课改的新生儿,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团结求实的工作作风,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八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

针对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活动题目:

1.《走进汽车时代》。

2.《剪纸的艺术》。

3.《保护地球,爱我家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臵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在于: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要研究探索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实验等方式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国至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421”家庭比比皆是,这些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再加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致使我们的一些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他们不懂得,也不愿意,更不会与人交流、合作。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恰充分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倡导“仁以为己任”;宋代的范仲淹曾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近、现代无数炎黄子孙的道德信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社区建设问题、百姓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常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自然会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在“做”、“考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理解和感悟生活,从而在获得“程序性的知识”的过程中,在探究与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自觉地强化这一能力。

二、开设情况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开始的,一、二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3个课时的量,三、四、五、六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2个课时的.量,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外活动课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詹文沿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德育室胡笑辉主任主要负责,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大部分班级都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99%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喜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1%的学生对课程持喜欢、感兴趣的态度,这是我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动力和法宝。

同时,在看到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1、对课程实施的资源配臵不完善。(1)任课教师配备力度不够,教师的配备显得比较单薄,专职教师没有。各班级课程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的学科任务和平时的琐事又比较繁多,甚至挤占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时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不能兼顾太多,对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研究都带来困难,指导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减少。(2)学校缺少教学实验器材,使得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教师无器材演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活动,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 2

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座谈会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上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中学习、体验、探究……学生们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使他们的收获更多更全。然而有些老师却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

3、对课程的评价不够完善。虽然在评价上很多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期望通过评价来促进课程的有益发展,达到常态化有效实施的状态。然而调查中发现有些评价的内容很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对师生实施课程的激励性作用不强。很多老师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是长期而隐性的,学校没考虑到对过程的评价或追求短期效应的做法不利于教师实施课程的积极性提高。

4、对课程的实施不够准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实施,有的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甚至为确保安全,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有的只重视研究性学习,而忽略了其他三个领域的学习;有的注重手工技能培养,忽略了研究性学习等领域。

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全面,因此各老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以此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立体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反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主要对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态度、指导水平、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可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师、学校领导小组总评的方法评价。其次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之间的关系问题,形成比较稳定的多学科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学校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主导教师、主题的指导教师,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要制订确实安全、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可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如访问、调查、观察事物或观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查资料、做实验等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方法指导。在交流展示活动成果时,可采用小品、辩论、小组展示、论文、录像、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在县局和乡教育组的引领下开始起步,九月底,教育组成立综合实践可的中心教研组,我校的刘建芹和李晓辉两位老师是其中的成员,十月初,我们开始谋划活动方案,与此同时也查找了相关理论,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本学期为了搞好起步,以便总结经验,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分为了中、高两个年级组,并分别制定了活动计划,乡教育组给予了肯定。

六年级的《我学蒸馒头》活动,在讲科学课本第六课《生活中的真菌》,讲到平时家里常用的酵母也是真菌,也可以食用,为了让学生体会真菌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而生成的主题。

目前学生已将自己的成果陆续拿到学校,已进入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这个活动应当属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范畴。

五年级的《家庭调查》,是结合科学课本第十课活动2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剪切图片或拼接图来完成,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植物和动物,从而让学生更加珍爱自然。

此活动已进行完毕,效果良好,尤其是展示几个做的不错的同学的成果时,看出学生从中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活动课的结合。

依据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当前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我校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要求,生成的《我的小账本》这一主题,目前正谋划准备实施。

我校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的做法与想法,五六年级已基本成型,对学生的成果在评价过程中也进行了照相,这样做也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为以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留下相关材料。

上述关于计划的形成和所谓的主题活动,还不能完全称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能算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关于主题的确定,主要还是以教师提出的研究主题为主,没有让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转化为主题的过程,至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则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有总结交流阶段、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档案袋的利用等诸多方面等亟待研究探索。

1、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教师有一个执着的精神,怎样营造这种精神的氛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问题之一。

2、相关教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3、综合实践课的路子还摸不清,怎样才能指导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值得探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另外劳动与技术课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教案。

四、各年级课程内容及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三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

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等的利与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二

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进行汇报,汇报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陈述,如果有ppt的话则更加正式,那么,优秀的汇报内容都是怎么写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在县局和乡教育组的引领下开始起步,九月底,教育组成立综合实践可的中心教研组,我校的刘建芹和李晓辉两位老师是其中的成员,十月初,我们开始谋划活动方案,与此同时也查找了相关理论,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本学期为了搞好起步,以便总结经验,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分为了中、高两个年级组,并分别制定了活动计划,乡教育组给予了肯定。

1、科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尝试

六年级的《我学蒸馒头》活动,在讲科学课本第六课《生活中的真菌》,讲到平时家里常用的酵母也是真菌,也可以食用,为了让学生体会真菌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而生成的主题。

目前学生已将自己的成果陆续拿到学校,已进入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这个活动应当属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范畴。

五年级的《家庭调查》,是结合科学课本第十课活动2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剪切图片或拼接图来完成,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植物和动物,从而让学生更加珍爱自然。

此活动已进行完毕,效果良好,尤其是展示几个做的不错的同学的成果时,看出学生从中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活动课的结合

依据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当前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我校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要求,生成的《我的小账本》这一主题,目前正谋划准备实施。

我校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的做法与想法,五六年级已基本成型,对学生的成果在评价过程中也进行了照相,这样做也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为以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留下相关材料。

上述关于计划的形成和所谓的主题活动,还不能完全称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能算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关于主题的确定,主要还是以教师提出的研究主题为主,没有让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转化为主题的过程,至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则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有总结交流阶段、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档案袋的利用等诸多方面等亟待研究探索。

1、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教师有一个执着的精神,怎样营造这种精神的氛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问题之一。

2、相关教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3、综合实践课的路子还摸不清,怎样才能指导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值得探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三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1、实施原则。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四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

(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

(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

(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四、工作措施。

(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

(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五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已经申报成功的省级和区级课题将在本学期进行开题,2个在研市级课题,1个区级小课题。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常态开展并向有效化道路迈进,潘国洪校长继续挂帅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并任教六年级及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尽管科组中多位老师实践经验较丰富,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新学期,我们继续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科组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扎实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和研究。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广州市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南,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工作方案。

”,进一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致力于将本校地域文化资源以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融入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培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2、各班根据科组计划制定好班级活动主题、计划,立足常态,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3、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以及立项课题的开题、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不断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效。

4、加强科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争取创建广州市优秀教研组以及迎接天河区巾帼文明岗的评估工作。

5、整理优秀科研成果,积极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并力争获奖。

6、配合做好广州市“”规划课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并争取立项。

7、注重教学科研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立足新课程标准,以研促教,争取写出有质量的论文,并在全国第九届年会上获奖。

四、专题研究。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培训与学习。

本学期围绕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培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实践、探究、反思、积累,尽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生力量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市区教研,并对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广大教师传达,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2、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资深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

(二)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加强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搭建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猎德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将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1、学生学业评价。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教师评价。

探讨教师评价的途径和方法,逐步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袋”,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围绕课题研究,加强科组建设。

“教而不研则浅。”本学期,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导向,落实每周的科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以及立项课题的开题、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不断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效。加强科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争取创建广州市优秀教研组以及迎接天河区巾帼文明岗的评估工作。整理和优化已经结题的“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开发猎德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积极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

继续探索和完善“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模式,围绕“研究”专题,推荐骨干教师上公开课,要求老师们带着问题开课、听评课,通过研讨交流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方法指导水平。同时计划每月选择老师们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组的网络的主题研究,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

附各月工作安排:

1、制定本学期科组。

工作计划。

2、组织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九届研讨会”的论文、案例评奖活动。

3、配合申报广州市“”规划课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工作。

4、组织参加区教研活动。

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

做好省级和区级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

做好“天河区巾帼文明岗”评估资料的检查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2、在研课题正常开展教学研究。

3、邀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讲座。

1、在研课题正常开展教学研究。

2、检查和反馈各班主题研究进展情况。

3、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教科研培训讲座。

2、回顾总结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

3、各类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4、课题研究成果奖励情况统计并公示。

5、

学期工作总结。

及布置假期案例以及教学简案的撰写任务。

2

页,当前第。

2

1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六

我们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的开展,使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考核、同辈评鉴),行动观察(轶事记录、角色扮演)等定性评价方法,做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记录打分;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的实验、习题进行评价;老师的记录力求及时公正;运用传统的答卷形式考核学生知识技能,分为a、b、c三级。最后以手抄报、图画、调查表、表演吟唱等展现学生一学期的活动成果。根据表中各项内容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前后评价结果的比较反映学生和教师的进步情况。

回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我们算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成绩告慰我们:汗水没有白流!但是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在活动中,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指导?如何保证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但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问题和困难会得到解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共同健康成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七

《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由此看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一、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不只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现行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产物,它追求“工具理性”,把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割裂开来,倡导对世界的.有效控制;它把学科文化强化为“精英文化”,并将之与“大众文化”割裂开来,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少数人的利益,尽管它以“价值中立”的姿态出现;它最终导致学生人格的“片断化”,因为它使各学科彼此隔绝地向学生的心灵“浇铸”。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它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本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它以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三,它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四,它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由此看来,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二、

[1][2][3][4][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通用18篇)篇十八

本年段学生共264人,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设计。

1?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4?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以问题向学生质疑,学生通过操作来找出答案,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汇报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加以纠正和示范,学生练习巩固。

四、内容安排。

本学期主要以“海西平潭”为大主题,主要安排如下:。

2月期初对平潭资料搜集。

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搜集文字资料,通过采访父母,亲朋等,了解平潭过去发生的故事。

3月平潭的历史。

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搜集文字资料,通过采访父母,亲朋等,了解平潭过去发生的故事,通过现场拍摄照片,民间搜集旧照片,网络搜集图片等方式完成对平潭历史的研究。

4月研究平潭现状及未来。

学生主要通过走访附近的相关单位,实际考察了解,询问自己的亲朋好友,了解平潭的现状,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知识,对现状进行剖析,对未来提出大胆的猜想。

5月开展图片资料展。

将研究资料,图片等进行展览使周围同学都能对平潭有更深刻的了解。

6月期末汇总。

学生对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分类整理。

相关范文推荐

    兄弟姐们间赡养协议(模板17篇)

    在商务交流中,合同协议是确保交易安全和合作权益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大女儿:二女儿:

    共青团会议发言稿(实用18篇)

    发言稿是一种用于演讲或会议中的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准备的发言稿样例,它们旨在帮助你写出一篇令人满意和自信的演讲

    酒店实习教育调查报告(专业21篇)

    调查报告的编写需要依据先进的调查方法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

    餐饮投资项目计划书(汇总19篇)

    投资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以下是一些投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包括:公司介绍;主要产品和业务范

    红薯三年级(实用21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举例说明、对比分析等手法来增强其可信度和说服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考试后三年级(热门16篇)

    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沟通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它们能够展示出写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经过这次的期末考试,我明白了人生的重

    清明节专题策划活动方案(专业13篇)

    策划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策划专家分享的策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为

    初中心理辅导课教案(热门16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灵活运用。2、了解不受人喜欢的人有哪些特征;。

    班主任年级组长工作计划(精选19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落实需要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和管理经验,需要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合作。以下是一些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实例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

    基层党员党课开讲啦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的方针政策与自身经历的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党员心得体会,共同感受他们的奋斗和努力。12月7日-8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