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汇总8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文轩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汇总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一

1、探索运用各种材料变出梯形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梯形的特征。

2、喜欢操作各种材料,摆出各种梯形。

1、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卡若干。(拼摆用。)

2、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纸卡。(折叠用。)

3、火柴棒若干。

4、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一)进一步认识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图卡。

这是什么图形,我们为什么给它起了个梯形的名字?

2、梯形有什么特征?(梯形有两条平平的边,还有两条斜斜的边。)

(二)分组操作活动:摆一摆,摆出各种梯形。

2、幼儿用操作材料试一试,摆出各种图形。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观摩交流。

(三)分组操作活动,拼一拼,折一折。

1、介绍并示范。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观摩交流。

(四)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37面。

1、小动物们也在玩梯形游戏,我们看看它们用什么材料变出梯形的。

2、小结小动物的'操作方法。(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出梯形;长方形的纸沿虚线向里折;三角形的纸沿虚线把上面部分剪去;用棉签首尾相连摆出梯形。)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二

一、准备环节: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老师问幼儿:“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拍五下)”

幼儿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幼儿跟着拍五下)”

老师拍手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手收藏起来)

幼儿拍手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把小手藏起来)

二、点数

师:快要过新年了,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小星星)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小星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桌子上进行点数。

老师请个别幼儿点数。

三、幼儿自己探索。

1.师:5个小星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我们小朋友拿着星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2个,圆形宝宝分3个)。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1个,圆形宝宝分4个,(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方宝宝分3个,圆宝宝几个?(2个);方宝宝分4个,圆宝宝几个?(1个);让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这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四、幼儿动手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出示幼儿玩套圈的游戏图片,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么样了,(套住了3个,掉下2个)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写出分合式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五、我和数字“找朋友”

请胸卡是“5”的小朋友到前边来,其余胸卡合起来是“5”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到“5”的小朋友跟前,看那一组先找到朋友,哪一组得胜。

【活动目标】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三

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补画实物,使数字与实物数量相符。

2、能用添画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活动准备:

小动物过生日情景ppt,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卡人手一张。人手一只红色水彩笔。

1、手指游戏:伸手指

老师一边念儿歌,说到“伸出你的手指来”的时候,小朋友就伸出手上的手指,随便伸几个都可以。

师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都伸出手后,师挑选比自己伸的多的孩子上来,请小朋友想一想,两个人的手指要变得一样多,老师该怎么办。(渗透用“添上”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2、复习数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说说这个数字能代表什么。(5只小鸭子、6张桌子……)

3、展示小兔、小狗、小猫过生日的ppt情景

(1)根据小动物身上的点数,确定小动物几岁了。(复习点和数的对应)

(2)小动物过生日要插蜡烛,看看小动物自己准备的蜡烛对不对,不对怎么办?(添画,使蜡烛数量和小动物年龄相符)。

难点解决:怎样添画,从一开始数,手指帮忙点。少了没关系,继续数下去,数一个,画一个,一个一个添上去。

(3)小动物来祝贺。动物妈妈身上有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后面跟着几个宝宝。幼儿观察动物宝宝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4)小动物给三个小寿星送礼物。小寿星几岁,就送几个礼物。幼儿观察礼物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4、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活动结束。

师:我们送背好果子的小刺猬去参加生日聚会吧。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四

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固定点数、序数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选用材料:纸箱一个、各色小珠扣,即时贴(黄色)绒布,小动物卡片4个

(1)取一个纸箱,在一面挖一个洞,六面贴上黄色即时贴,纸箱的顶部分十个区,每个区分别钉上1―10颗纽扣,中心粘贴一个圆盘写上数字1―10。

(2)在纸箱的一侧贴上绒布,画一个小房子图形贴上,小房子分四层,每层开四个窗口,将小动物卡片背面贴上粘扣,能与绒布相互粘合。

适应年龄:3岁――5岁幼儿

(1)箱顶部可进行按数对应实物的练习。

(2)侧面可进行排序的练习,把小动物放在任何一个小窗口,说出在第几层第几号。

(3)可做摸箱,用手摸图案,说出是什么图形。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五

1、复习巩固5以内的基数和序数。

2、初步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动物手偶小猪、音乐cd

2、图片故事“小猪的旅馆”(楼房)、小兔、小鸡、小猫、蘑菇等图。

3、大、小不同的1—5的数字卡片两组

4、自制图书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共6页,第1页封面,每页苹果数量不同,大数字表示水果数量,小数字表示页码)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早上好!

幼:老师早上好!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幼:春天,花开了、草绿了、树木发芽了,河水哗哗地流……

师:非常棒,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大森林里去找春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地边听音乐,边听老师说。(播放音乐cd《森林的早晨》)

(二)复习5以内的序数

1、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a、教师接着讲故事:“这是谁家的楼房呀!这么高、这么美!让我敲敲门”

b、提问:小兔和小猫为什么吵架呢?

c、讨论:怎样帮助小猪为动物们合理安排房间?

2、复习5以内的序数指导语:“第一个来的小动物住第1层的圆形房间”。(并依次贴上小数字卡?)

小结:重新安排了房间,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小猪总结了经验,旅馆的房间一定要有顺序地排号。

3、复习5以内的基数指导语:到了用早餐的时候了,小猪为小动物们准备了蘑菇餐,请帮助小猪为小动物们送早餐。

注意:小动物住在几楼,就送几份蘑菇餐。如:小兔住在一楼,送一份蘑菇餐。(并依次贴上相应的大数字卡)

(三)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1、(通过观察黑板上刚出示的一系列图片,让幼儿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一共出现了几组数字?大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代表什么?(小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大数字表示送了几份蘑菇 餐?)

小结:按楼层编号,给小动物们送了对应的早餐,小动物们都很满意,小猪也高兴得准备带大家一起去玩。

(四)延伸活动:

制作图书,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请幼儿在区域活动或回家后通过自己尝试自制图书,要求每页画上数量不的梨,并编写页码,感知基数和序数。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儿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教学准备充分;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六

让幼儿学会根据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编10以内蒙古自治数的加、减应用题。

2.使幼儿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不同画面上所表示的相同数量关系。

准备点子图示张,范例1张。活动接龙卡幼儿每人6―8张。

1.以游戏“开火车”形式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如教师边说边有节奏地拍手:“呜呜,我的火车就要开,几点开?”(出示算式,如6+4=?)。幼儿回答:“10点开”。

2.出示点子图。问幼儿:图上分别有几个什么样的点子?合起来是多少?回答后让幼儿用算式记录并讲述:3+5=8。即3个红点子和5个蓝点子合起来是8个点子。

3.出示点子图。问幼儿:图上分别有几个什么样的点子?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请幼儿用算式记录并讲述。

4.分小组活动。

a第一、二组用算式卡片接龙,前一幼儿所出算式的得数为后一幼儿所出算式虚线前的数字。

b第三、四组看图,编应用题、写算式,先看看纸上的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用算式把它记下来,再说说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上的意思的。

请参加不同活动内容的幼儿互相交换操作材料继续活动,从而使幼儿加深理解一道算式可以表示不同事物中的相同数量关系。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七

本次活动介于幼儿对二次分类还没有接触过,因此以幼儿最熟悉的图形宝宝为内容开展了这次活动,来让幼儿尝试进行二次分类。此次活动也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学习两种看(如颜色、形状)标记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大的二次分类底板一张,三种形状的大图形卡片各四张(每种形状的卡片分红、蓝两种颜色)

幼儿二次分类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场地布置二次分类板

活动重点

(一)复习认识三种图形。

(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小结:今天来我们班做客的图形宝宝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它们穿着红色和蓝色的衣服来我们班做客。

评析:导入部分我是直接出示直观的三种图形卡片,来让幼儿辨认,介于幼儿对这几种常见的图形记忆深刻,所以幼儿都是脱口而出,其次我引导幼儿说完整的短句,如红色的圆形,蓝色的长方形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幼儿更加牢记。为以下活动做铺垫。

(二)认识二次分类板和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第一次分类)

3.小结:小朋友们说得不错,原来这些图形宝宝有两个家,一个是红色标记,

另一个是蓝色标记,这是他们两个家。我请小朋友分别帮这些图形宝宝找到家。

(请个别幼儿操作)(第二次分类)

(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6.小结:小朋友都找对了,图形宝宝们都开心极了,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家。老师黑板上的这张图就是二次分类板。

(三)幼儿用操作卡片自己练习二次分类。

1.师:桌子上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它们呀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送它们回家时你们先要看清楚图形的的家在哪里,然后再把它们送回家,别送错喽!否则图形宝宝会哭的哦!

(四)游戏“图形找家”。

1.师:我们把图形宝宝都送回家了,图形宝宝的妈妈说:“我非常感谢我们小朋友,所以想请你们到我宝宝的家里来玩。”你们愿意吗?你们先去找一个图形宝宝贴在身上,然后根据自己的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记住男小朋友住大房间,女小朋友住小房间。

(五)结束活动。

1.师: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们与图形宝宝和妈妈说再见吧!

五、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形式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排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捡形状、颜色不一样的树叶若干、排序板。

2、范例两幅、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树叶,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给它们排排队。我们一组的小朋友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样才能在给树叶排队的时候,排得漂亮些。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自由排,排好后,每组请一名幼儿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排队规律。我看到小朋友们都已经给树叶排好了队,请把你们排好的树叶拿上来给我们大家看一看并且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排队的。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给树叶排的队都非常漂亮,有的是按形状不同排列的,有的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这种有规律的排队方法我们可以叫做排序。

2、出示图片和课件(水果),引导幼儿发现排队规律。

提问:我是怎么给这些汽球排序的?(一个红汽球一个绿汽球)引导幼儿说出按颜色不同排序的。

(2)、出示课件二:按形状不同排序。提问:这些水果宝宝是怎样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序规律。

(3)、小结:汽球是按颜色不同排列的,水果娃娃是按形状不同的排列的。

3、幼儿尝试按规律排队。

出示图片(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梨一个小梨)提问:小朋友们,我这还为你们准备了图片,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水果是怎么排队的,谁能接着给水果排队呢?我呢还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图片,你们可以都来试一试。

4、找生活中的排序规律

刚才我们看了一些不同的排序方法,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排序,我拍了一些生活中的排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有排序规律的物品。

5、分组操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排序,知道排序有多种方法,我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小朋友们可以试着用排序的方法来玩一玩。

6、小结(幼儿自己讲述)并把礼物送给客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