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通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紫薇儿2023年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杨善洲事迹报告会演讲稿(通用5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篇一

他奋斗一辈子,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自己却两手空空而去,而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为家乡大亮山上永恒的春天。

他,就是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每次听到杨善洲这个名字,我都会被他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和共产党员始终如一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动。俗话说:“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对杨善洲的评价。杨善洲同志用一辈子的时间,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事业的无私奉献,为我们竖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和群众义务植树造林22年,建成了5.6万亩、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并无偿交给国家。杨善洲同志的这种平凡而又惊人的义举深深印证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树立远大理想,是照亮青春岁月最灿烂的阳光。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正激励着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村官胸怀祖国、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发展农业、促进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名走进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杨善洲同志的事迹给了我最大的启示: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村里工作,都要一致用心对待,踏实苦干,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最基层的岗位上挥洒青春,奉献热情。从我选择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开始,就意味着接受了艰难困苦的考验,选择了自己的追求,就意味着我要无怨无悔地拼搏下去。

农村工作,岗位很平凡,但这个平凡的岗位同时也是个大舞台,是施展才华的练兵场与历练人生的大学校。农村就是我的工作单位、农民就是我的服务群体、农业就是我自己的事业。杨善洲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精神时刻都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甘当小学生,积极地向村干部学方法、向党员学奉献、向群众学做人,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深入基层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化解所在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通过各种机会锻炼提高,培养处理村级事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村官,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像

他一样扎根农村基层,与农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在繁荣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了解农民的苦与乐,读懂他们的期待后,杨善洲“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理想信念已成为了我的追求,我要用青春岁月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服务三农、造福百姓”的信念,要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工作中开出绚烂花朵。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虽然我不能为老百姓亲自刷一面墙,挖一片地,上一片瓦,盖一间房,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用智慧带领老百姓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是我的责任,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努力,在自己的“大亮山”上也能为老百姓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杨善洲同志用他的生命书写了“奋战一线、服务基层”的华丽篇章,“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这不仅应该是一句创先争优的口号,更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村官践诺杨善洲精神的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时刻以杨善洲同志为楷模,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真正做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同时要树立无私为民的价值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向杨善洲学习,活出青春的风采,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是我坚定的信仰,也是对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更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如今,杨善州老书记走了,他为官一生清贫去,留下身后青山绿,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将激励着我们永远去追寻!

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篇二

杨善洲(1927.01—.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会委员,1988年6月退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工作37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8年6月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了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余地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杨善洲同志于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篇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出生在河源市龙川县山区,父亲是村里的土医生。从小受父亲影响,心想长大了我也要行医。后来我如愿考上了江西医学院,毕业后到惠州惠康医院当骨科医生,一晃8年,我刻苦钻研,服务患者,被惠州市政府评为"百佳外来工",当年进城市当医生的梦想都实现了。可每当看到家乡人坐着长途车来找我看病时,心里就不由得咯噔一下:要是我能就近为他们治病多好啊!

在家人和朋友一片反对声中,我谢绝了原单位的挽留,于xx年5月独自回到家乡,任龙川县附城镇卫生院院长。当时我心里藏着一个梦想:山区骨伤病人多,我回来要办一个像样的特色骨伤专科,为更多父老乡亲解除痛苦。

冷静下来后我告诉自己:回来为父老乡亲治病,是慎重的选择,也是无悔的承诺,我不能后退,要尽快寻找脱离困境的方法。于是,我找职工促膝谈心,征求意见;拜访相关部门,恳求支持;四处"化缘",落实资金。三个月后买下了一栋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小楼,简单装修后作为住院部,当年投入使用。

我想办法借来一部x光机,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医院,查房、出诊、做手术,周末假日也随叫随到,还常常去患者家里回访,24小时接听患者电话。有一次连着几台手术,我实在太累了,最后一个病人刚推出去,我就在手术室里睡着了。随着一个个措施的落实,不少骨伤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附城镇卫生院的骨伤科治疗有了口碑,前来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

老人恳求我收下他孙女住院治疗。对这种病症我虽然有一定的把握,但毕竟卫生院设备和条件比较差,万一疗效不好,我怎么向老人交待?卫生院刚树立的好形象会不会受影响?于是我建议老人还是让孙女留在原来的医院。老人大约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的手,含着泪说:"阿伟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又看着你上大学,也知道你在惠州做过许多高难度的手术,我相信你。"老人的信任深深打动了我,我为自己的顾虑与胆怯而愧疚,既然回家乡为大家治病,我就应该勇当承担风险的"傻瓜"!

我这个"傻瓜",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爱戴。xx年,一位70岁的阿婆上山砍柴时摔伤了右髋部关节,疼痛难忍。因为家里穷,只能找民间的.跌打医生敷点草药,一个多月都没见好转。她的家人慕名找来,经我细细检查,诊断为股骨颈骨折,必须尽快更换股骨头。我为阿婆治疗了半个月,她又能够走路了。不久,康复了的阿婆执意扛来一块长1。6米、宽0。6米的木牌匾,上面写着:"骨科圣手——赠袁国伟主治医师",我收下了这份厚礼,更收获了支撑我坚守在家乡的力量!

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杨惠琴,是杨善洲的三女儿,在xx市烟草公司工作。我报告的题目是《爸爸,您是我心中的一棵大树》。

爸爸在世的时候,曾立下遗嘱,希望去世后,能成为树下的一捧黄土。他还曾多次跟大亮山林场的同事们说:“等我死后,就把骨灰埋在雪松下。哪天你们想我了,就到树下来坐一坐。”爸爸去世后,我们把他的骨灰分成三份,分别埋在了他生前亲手种下的大亮山的一棵雪松、清平洞的一株玉兰和老家后山头的茶园里。现在,每天都有许多他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他——来看以树的姿势站立着的他。

爸爸这一生与树十分投缘,种树和嫁接果树,原先只是他工作之余的爱好,退休后驻守大亮山的20多年,则成了他的专职工作。他这一辈子,究竟种下了多少棵树,又嫁接了多少棵树,恐怕连他自己也算不清楚。记得他退休后,带着我们去阔别多年的外婆家,我们建议买点水果,他则坚持带了三株桃子树苗去,并亲手种在外婆家的庭院里。他笑哈哈地对我们说:“种树好啊,以后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摘。”爸爸去世后,他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清晰——他多像一棵树啊!不,在我的心里,其实就是一棵大树:在苦水浸泡的瘦地里破土,在党和人民的抚育下成长,在60多年的坚守与奉献中回报。84圈年轮里,写着爸爸的本质和本色。

爸爸是一棵大树,用树的正直挺拔坚守着清贫。在常人眼里,爸爸应该很富有,因为他当过“大官”,经手过“大钱”。但是,我们做子女的最清楚,他一生都很清贫,因为他从不沾公家的便宜。在我的穷爸爸的诸多故事里面,有几个故事,一直叫我们一家刻骨铭心。

1970年,我妈生我后做月子,家里缺粮,一家人靠野菜掺杂粮度日。有一天,民政干部杨位斌来家里,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后来特意送来了30斤救济大米和30斤粮票。事后不久,爸爸知道了,简单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当着众人的面,我妈妈只好说:“家里还有一点点吃的。”当即,爸爸就发火了,训斥我妈道:“我是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要沾公家的一点便宜,地委领导的家属也不能搞特殊!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他们!”差不多过了半年,我妈硬是东拼西凑,才还清了这笔粮款。妈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公家归公家,个人归个人,我晓得他的性格,我可以少吃点,但小娃娃们饿着可怜啊……”40多年后,讲起这件事,妈妈仍然委屈得泪流。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75年的雨季,家里的老屋一到下雨就漏得不行。我妈让人捎信给爸爸,让他凑点钱修整老屋。两个多月过去了,爸爸寄回了30元钱,并在信中出了一个“妙计”:“我实在没有钱,这一点秘书可以作证。现将这30元钱寄回家,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就先接一下漏下的雨水,或者是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眼下农民比我们困难的还很多,作为一个地委书记,别以为我有钱,即使有钱,也不能搞特殊化……”看着爸爸出的“妙计”,全家人哭笑不得。

第三个故事是坐车的事。二姐杨惠兰和我在保山一中读书时,爸爸已经是保山地委书记,但是,每次假期回家,都是爸爸去给我们买车票,然后送我们上车。爸爸生前常说:“公家配车是为了工作,为了私事,怎么能用公家的车呢?”。我清楚地记得,1987年8月的一天,爸爸与我一起从姚关老家返回保山。当时突遇大雨,我们父女二人便到姚关乡政府躲雨。乡领导担心我们的安全,从供销社调来了一辆车来送我们,爸爸硬是不坐。当时,乡领导给县委办打电话,县委办的同志了解爸爸的脾气,专门派车,爸爸肯定不坐。最后,他们安排了一名司机,朝我们父女俩走的大路迎面开来,碰面时不停车,相遇几公里后再返回来,借口对爸爸说刚办完事,可顺便搭乘。结果,爸爸知道这件事后,还是批评了县里派车的同志。

第四个故事是爸爸退休后的事,1995年,为了方便他进城给林场办事,全家向熟人借了5万多元钱,在县城附近勉强盖起了1间新房。房子盖起后,我妈专程找到爸爸商量,让他凑点钱帮助儿女们还账。爸爸东找西搜,拿出了9600元。我妈吃惊地问他:“你几十年就攒了这么一小点钱?”爸爸摆了摆手说:“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后来,为了不拖累儿女,爸爸硬是把刚刚盖起还没入住的新房给卖了。爸爸的工资并不低,钱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后来听几位当过他秘书的叔叔们说,“我爸用钱很‘散’,哪家没有粮食他出钱买,哪个生产队缺种子他出钱垫上……他把‘大家’当成了‘自家’,怎么可能不穷嘛。”可爸爸不这样看,有一次,一个记者对他刨根问底,把爸爸问急了,便大声地追问记者:“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了吗?”

我的穷爸爸也有十分慷慨的时候,11月,xx县委、政府为表彰他义务造林的功绩,向他发放了10万元奖金,被他坚决拒绝了;年底,xx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xx市改革开放30年有贡献人物”特别贡献奖,奖励他20万元奖金。这次他收下,可是,不久他又把大部分奖金捐赠出去了。坚守清贫,我爸就是一棵大树,永远正直挺拔。

爸爸是一棵大树,用树的花果书写着奉献。爸爸1951年5月参加工作,到1988年3月退休。尔后,他上大亮山义务承包种树,一干又是20多年。在前后长达60年的时间里,做儿女的我们就知道他很忙,忙得经常顾不了家。从我们这个家庭的遗憾中,我们间接感受到了他的奉献。因为爸爸的“不顾家”,曾经一度,我们真为妈妈觉得委屈。他们结婚62年,您能猜出他们夫妻相聚的日子有多少天吗?我和两个姐姐替他们反复计算过,顶多也不会超过两年啊。爸爸长年在外,妈妈便只好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粮食不够吃,她就上山找来野菜度日;二姐和我没钱上学,她就清晨上山摘野果,夜晚熬夜编粪箕扎扫把,然后挑到街去卖,一分一分地凑学费……那种艰难,只有我妈妈心里最清楚。后来,妈妈经常自豪地对我们姐妹仨人说:“你们三个,是我像小鸟度食一样,一嘴一嘴度长大的”、“您爸他当他的地委书记,我当我的农民,我们不拉扯他。”

因为爸爸的“不顾家”,曾经一度我们姐妹仨人真的也为自己觉得委屈。我们姐妹仨人出世的时候,我爸都没有回家。我大姐二姐都说,等她们长到三四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爸,妈妈让她们叫“爸爸”的时候,她们害怕得直往妈妈身后躲。记得上学后,有一天老师教给我一首好听的儿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回到家,我背诵给我二姐听,背着背着,我们姐妹俩抱头痛哭。等到我们姐妹仨人结婚的时候,爸爸也只有空参加了我的婚礼……在相依为命的守望中,妈妈和我们都习惯了爸爸的忙碌。“他回来就凭他回来,他要去就凭他去,我们不拖他的后腿。”提起爸爸,我妈妈常说这句话,脸上漾溢着坚毅与自豪。

或许,正是因为相聚的时日不多,很多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在我们姐妹仨人这里却弥足珍贵:爸爸去世后,大姐找出了珍藏多年的爸爸买给她的白衬衫,二姐一遍遍抚摸爸爸送给她的梳子,我则想起粗心的爸爸竟然会不止一次给我买卫生用品……爸爸去世后,在整理他的文稿时,我们读到了多年来埋藏在他心里的对家庭的歉疚:“我出来工作,家庭是很困难的,家有老母亲、老伴,后来又有3个娃娃,就靠老伴在家养老供小……有人说我不仁不义,对家庭欠债很多。但是,当时只有如此选择,不然,革命不成功,家庭无从说起……”无私奉献,爸爸就是一棵大树,用花果感恩人民。

说真的,有些词我们从老师那里只学会了读音,在我爸这里才弄懂了含义,比如理想信念、艰苦朴素、一诺千金,又比如一心为公、清政廉洁、无私奉献等等。但是,爸爸这本书太大、太厚,我们得慢慢品味。在遗体告别的仪式上,看着静静躺着的爸爸,耳边又响起了他在《为人民再奉献一点余热》中写下的誓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违背党纪国法的事坚决不做;凡不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坚决不要;凡是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干;要自己管好自己!”此时此刻,我突然领悟到,那金色的镰刀斧头透出的不正是老爸毕生保持不变的革命者的本质吗?那鲜红的党旗透出的不正是老爸毕生保持不变的共产党员的本色吗?爸爸悄悄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山。

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演讲稿篇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袁国伟,是龙川县老隆镇卫生院的医生,我报告的题目是:《为父老乡亲治病,我甘心情愿当“傻瓜”》。

我出生在河源市龙川县山区,父亲是村里的土医生。从小受父亲影响,心想长大了我也要行医。后来我如愿考上了江西医学院,毕业后到惠州惠康医院当骨科医生,一晃8年,我刻苦钻研,服务患者,被惠州市政府评为“百佳外来工”,当年进城市当医生的梦想都实现了。可每当看到家乡人坐着长途车来找我看病时,心里就不由得咯噔一下:要是我能就近为他们治病多好啊!

20xx年底,龙川县面向社会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我毅然报名参加了考试,成绩名列第三。我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回家乡为父老乡亲治病了。然而,我的朋友们却觉得我的选择不可思议:一个从山区走到城市的医生,又从城市回到山区,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在家人和朋友一片反对声中,我谢绝了原单位的挽留,于20xx年5月独自回到家乡,任龙川县附城镇卫生院院长。当时我心里藏着一个梦想:山区骨伤病人多,我回来要办一个像样的特色骨伤专科,为更多父老乡亲解除痛苦。

冷静下来后我告诉自己:回来为父老乡亲治病,是慎重的选择,也是无悔的承诺,我不能后退,要尽快寻找脱离困境的方法。于是,我找职工促膝谈心,征求意见;拜访相关部门,恳求支持;四处“化缘”,落实资金。三个月后买下了一栋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小楼,简单装修后作为住院部,当年投入使用。

场地总算解决了,但是我们卫生院地处县城一隅,连摩的司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而县城中心区又有县人民医院、县保健院、县中医院三足鼎立,我们如何吸引患者,打开局面,在夹缝中求生存?根据大家的建议,结合自己专长,决定把卫生院办成以骨伤科为特色的医院。

我想办法借来一部x光机,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医院,查房、出诊、做手术,周末假日也随叫随到,还常常去患者家里回访,24小时接听患者电话。有一次连着几台手术,我实在太累了,最后一个病人刚推出去,我就在手术室里睡着了。随着一个个措施的落实,不少骨伤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附城镇卫生院的骨伤科治疗有了口碑,前来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

其实我也做了不少“傻事”。20xx年冬天,一位我从小认识的八旬老人,急匆匆地从几十公里外的赤光镇来找我,告诉我他35岁的孙女被倒塌的墙砸中,导致右膝关节以下严重受伤。家人把她送到一家大医院治疗,住院3个月,花费了十几万,受伤的脚是保下来了,但皮肤仍有缺损,骨头和手术嵌入的钢板依然外露,难以行走。

老人恳求我收下他孙女住院治疗。对这种病症我虽然有一定的把握,但毕竟卫生院设备和条件比较差,万一疗效不好,我怎么向老人交待?卫生院刚树立的.好形象会不会受影响?于是我建议老人还是让孙女留在原来的医院。老人大约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的手,含着泪说:“阿伟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又看着你上大学,也知道你在惠州做过许多高难度的手术,我相信你。”老人的信任深深打动了我,我为自己的顾虑与胆怯而愧疚,既然回家乡为大家治病,我就应该勇当承担风险的“傻瓜”!

当天,老人的孙女被抬进了医院。3个月里,我先后给这位病人动了三次手术,再加上精心护理,病人恢复得很好,她是自己走出医院的。出院时结账,费用只有将近3万,农合报销后个人出6千多元。

我这个“傻瓜”,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爱戴。20xx年,一位70岁的阿婆上山砍柴时摔伤了右髋部关节,疼痛难忍。因为家里穷,只能找民间的跌打医生敷点草药,一个多月都没见好转。她的家人慕名找来,[]经我细细检查,诊断为股骨颈骨折,必须尽快更换股骨头。我为阿婆治疗了半个月,她又能够走路了。不久,康复了的阿婆执意扛来一块长1.6米、宽0.6米的木牌匾,上面写着:“骨科圣手—赠袁国伟主治医师”,我收下了这份厚礼,更收获了支撑我坚守在家乡的力量!

纯朴的乡亲们大多不善言辞,有的患者手术前非要送上一个红包,有的患者出院后带着自家种的青菜来看我,还有很多患者送上一面面锦旗,表达感激和鼓励。我总是把他们的红包交去当住院费,我总是告诉他们医生的职责就是尽心尽力帮大家治病……其实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他们康复出院,听到他们说一声“谢谢”。

四年过去了,我的“傻瓜”的行为得到回报。我创办的骨伤科成了卫生院的品牌,我任职的卫生院也越办越好。在全院职工的努力下,20xx年我院收入飞跃至x万,预计今年可达x万;目前医院拥有床位x张,其中骨伤科占x张,基本形成了以骨伤科为特色的乡镇卫生院。我也连续3年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20xx年又获得市、县精神文明工作者称号。

我的“傻瓜”选择也赢得了妻子的理解,她于20xx年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我身边,加入了“傻瓜”的行列。对待妻子和儿子我感到愧疚,因为我的收入大大下降,家里的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因为我的工作特别忙,家务事根本顾不上。我常常望着妻子那双埋怨的眼眸,坚定地说:别人说我是傻瓜,我认了;你放心,我要以实际行动让你明白,嫁这么一个傻老公,值得!

龙川是我的家乡,乡亲们养育了我,我从繁华的城市回到这里,为我的父老乡亲们看病、治疗,至今不悔!我将继续扎根基层,甘心情愿当好为父老乡亲治病的“傻瓜”!

相关范文推荐

    家乡新变化教学反思 画家乡教学反思(通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家乡

    最新威海城市低保申请 城市低保申请书(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

    2023年部编四下语文春季教学计划(优质9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团日开展情况活动总结(实用9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中班数学送礼物教案反思(汇总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

    最新安全环保部个人述职报告 安全员个人述职报告安全员个人述职报告(大全6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

    失联党员工作自查报告(通用7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

    大学申请贫困助学金申请书 大学贫困助学金申请书(大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2023年万能工作计划总结(精选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

    2023年中班健康翻翻乐教学反思(实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