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9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9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一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次北固山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作者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题目里提到的“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以北,三面临江。诗人“行舟绿水前”,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燕,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客路青山外”,上岸之后还要跋涉的驿道,在青青的北固山外,诗人看不到,这是诗人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眼前却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碧波荡漾,与岸齐平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王夫之说,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象,通过“一帆悬”的小景,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第三联历来脍炙人口,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时间过得如此之快,稍纵即逝,怎能不令离家日久的诗人感慨系之?此联妙在诗人是在描写江景、节令,无意说理,却“无心插柳柳成荫”,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或许是有意为之,而天然去雕饰。难怪殷璠给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的高度评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水上的诗人还要继续在驿路奔波,思乡思亲之情何以堪?家信都早已写好,只是不知如何寄回洛阳,正巧北归的鸿雁掠过晴空,诗人自然想到了“雁足传书”,欲托雁捎信。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浓浓的乡思愁绪。

s("content_relate");

【次北固山下读后感】相关文章:

1.郑和下西洋读后感

2.风筝下的少年读后感

3.埋在雪下的小屋读后感

4.重返19次人生读后感

5.显微镜下的怪物读后感

6.《第八次》读后感

7.零下一度读后感

8.再被狐狸骗一次读后感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二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 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重难点分析: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文字:《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音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 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 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 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 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 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幻灯片4,文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图片:出现江水和两岸);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幻灯片4:出现悬着的帆)。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 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片5:红日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文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 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片3中增加飞行的雁行。文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三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2、欣赏诗中的名句。

3、积累古诗词。

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可以分两组由一人带领比赛。教师评价总结。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三座高峰,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源远流长。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成为了诗人吟诵歌咏的对象,并借此抒发思想情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次北固山下》(板书)

二、介绍诗歌知识:投影

三、解题、作者:

1、学生看文中注释,解释题目。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介绍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

2、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3、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①节奏停顿②轻重缓急③抑扬顿挫④感情充沛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

出来才抑扬顿挫。下边把这首诗的前两节标上符号示例(“/”表示节奏,有“/”

线的地方应该适当的停顿或舒缓;“—”表示中重,“·”表示重读),没有符号

的地方可以读得轻一些。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

4、师范读、练习读、分组读、齐读。

四、细读揣摩:

1、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归纳: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便,一叶白帆好象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2、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

(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请你从诗人的角度,以“我看到了———”描述一下。

本诗传神的描写了北固山下绮丽的景色,首联点明题目,诗人漫游在外,到北固山下,而要走的路还很远,颈联、颔联写水涨江阔、日生春暖,本是寻常的江南景色,但诗人以一个北方人的眼光来审视这司空见惯的景象,便观赏出种种奇异的美。

(2)领会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理由。

重点引导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小结: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五、背诵课文。

六、拓展阅读:

师:那些四处漂泊的游子们,有的有家不能归,有的有家不愿归。远离亲人,异乡独居,遥望乡关,悲从中来。那关山万里的阻隔,那思念亲人的感伤,那壮志未酬的失意,那穷愁潦倒的困窘,都化作了游子们的一滴思乡泪。宦游在外的文人,往往是乡愁的主力军。他们有的功业未成,无颜见江东父老。有的虽功成名就,但忠孝不能两全,念家思乡也就在所难免了。

1、张籍有一首著名的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与《次北固山下》从内容和体裁上比较异同。

2、同学们,你还能背出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句?

3、小结:从个人遭际上看,乡愁无疑是令人同情的。而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说,乡愁曾经焕发出它持久而浓郁的芳香。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早已消解了人们的乡思,和由此带来的痛苦。千里之遥,往往朝发夕至;相距万里,可以直接对话。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除此古诗词还有写母爱、送别、爱国等题材。同学们,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我们要多背诵、多积累,在诗的海洋中畅游,使自己具有丰富的文学积淀,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人。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四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主要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途经北固山,停在山下,看到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大多数诗歌的特点,同样也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为了贯彻我校的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这节课我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

3、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五

  • 带月的唐诗 推荐度:
  • 带有月字的唐诗 推荐度:
  • 立冬的唐诗宋词 推荐度:
  • 《唐诗之美》读后感 推荐度:
  • 《唐诗》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次北固山下唐诗精选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又题《江南意》这首诗旨在抒写诗人在北固山下泊舟时,因冬末春初的旅途景色而触发的思乡之情。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次联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具体写江面的`景色。在天将亮时,诗人远望江面,因为潮满而觉得江面仿佛比昨日增宽了;这时有一只帆船,顺风东下,使沉寂了一夜的长江顿添生气。阔字写出了诗人视觉的特殊感受;一字显示了江面的平静被打破,点出旅客思乡心切,不待天明已催舟进发了;悬字表示帆的醒目高张,这一联写得明快雄奇,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烟波浩渺的壮美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心灵中要乘长风以破万里浪的豪迈感。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大江日出的壮景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了。北固山下江面开阔,举目远望,仿佛一眼即能望尽东方地平线。在这残夜将尽的晓色中,一轮红日从东方江面上冉冉而升,天亮了,放眼江岸,万物复苏,诗人突然觉得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之命脉,仿佛是伸入了旧年年底一样。这一联诗人无意于说理,然而却于景物描写中形象地昭示了一切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客观辩证法。

末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内心勃然而生的思乡之情。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次北固山下》一诗很受历代选家的重视。特别是中间两联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1433·《唐诗鉴赏大典》

江春入旧年,更是壮丽,富于哲理,成为律诗句法技巧上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唐代就被殷璠誉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河岳英灵集》卷下)。时称燕许大手笔的著名文学家张说任宰相时,曾亲笔将海日一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

这些都足以说明《次北固山下》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了。

s("content_relate");

【次北固山下唐诗精选】相关文章:

《次北固山下》赏析05-10

《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06-28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范文12-26

《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08-09

中国唐诗鉴赏-《晚次鄂州》01-04

《柳下暗记》李商隐唐诗原文及注释10-31

刘长卿-唐诗精选12-25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唐诗鉴赏10-31

走进唐诗作文精选12-18

精选唐诗三首12-22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六

诗歌次北固山下改写散文

篇一:次北固山下改写散文

次北固山下改写散文(一)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次北固山下改写散文(二)

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次北固山下改写散文(三)

黎明将近,江上鸦雀无声,除我的船舶外甚至连一只飞鸟也没有

一阵凉风吹过我的脸颊,我显得格外孤独,一行热泪早已顺着脸颊流下来——我一个游子,漂泊在远方,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父母的鼓励,没有父母爱的呵护

哎!

船舶顺着绿水缓缓行进。我站在船头上,凝视着那一望无际的江面,不禁感慨万千——也不知父母身体可好,能不能料理家务,我何时才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这时,江面上刮来了一阵大风,卷起了巨浪,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望着这巨浪,我显得格外渺小。人生就像这江面一样,而我则是这巨浪中微不足道的浪花。

残夜将近,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缓缓上升,射出夺目的亮点,快到天空了,它仿佛是一个快乐的孩童,轻轻一跃便挂在了天上。

岸边的桃花早已开放,垂柳也抽出了新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却早已闯入江南。

排着人字形的大雁掠过江面,向北方飞去。问春的乡书何时才能送出,于是我朝着天空呼喊:北归的大雁哪,到洛阳时记着帮我捎去家书。

静下心来,提笔一挥,写下了《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把诗歌高举在天空,一只大雁飞下来,衔起那张纸,飞向远方

篇二:将诗歌雨巷改写散文(500字)

梦入江南烟雨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题记

霏霏细雨,飘飘洒洒,在这没有尽头的小巷,结着雨的哀怨,雨的忧愁。在这烟柳的江南,在这江南的雨巷,我总希望有名年女子细步走过。那是一个结着愁怨的女子......

朦胧中那是一名丁香般的女子。她独自走在这雨无声的雨巷。青砖黛瓦的屋檐下,那位穿着罗衫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独自彷徨,独自哀怨,哀怨又彷徨。漫步在小巷,雨淅淅沥沥,似要穿破姑娘那精致的油纸伞,似要挡住姑娘前行的脚步,是想让姑娘在此多留一番与这寂寥的雨巷做伴吗?在这里,寂静包围一切,除了那滴嗒的雨声,就是姑娘的心跳声了。她那轻如羽毛的罗衫,娉婷袅娜,像是雨巷中独特的花朵。这衣香鬓鬓的女子是涉水而来的么?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那位令人猜不透的伊人吗?

多雨的季节,总是那样令人伤感,那样令人相思。雨巷那样悠长,那样寂寥,为何这位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这雨巷中却有挥之不去的愁绪。她静静地走着,投出那太息般的眼光。那眼光,似作梦般的令人凄婉,令人迷茫。不久,她走远了,远了,到了那颓圮的篱墙,她是在那对雨诉说自己的悲怨吗?在雨的哀曲里将她渐渐送远了,她那丁香般的颜色散了,那丁香般的芬芳也随之散了,甚至,她那太息般的眼光也散了。

她,像梦一般飘过,像梦一般迷茫。她,又是那样无助,那样缱绻,那样缠绵

雨巷的雨没有停过,那位丁香姑娘仍没有出现。在这里我总希望飘过那样梦中的姑娘,和我一样的冷漠,凄清,惆怅

篇三:(已编)把春夜喜雨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

把《春夜喜雨》改写成写景的散文(一)

春雨是无私的,它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春雨是有生命的,它知道什么时候下好,什么时候不下好;春雨是有知觉,它知道人们何时需要它。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及时得好像知道时节似的,春天到来不久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催发着植物快点生长,点缀美好的春天。春雨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而至,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在夜晚下起来,点点滴滴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上的植物,使植物散发出应有的英姿。啊,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雨意正浓,田野与天空一片昏黑,似乎回到混沌开初。唯有江边船上的一点若隐若现的渔火,放射出一道软弱的光芒照亮大地,显得格外明亮,真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早晨起来,那潮湿柔软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鲜艳的花瓣。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一定会充满成都——锦官城的大街小巷,必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时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啊,那就不愧为名副其实的“晓看红湿处,花重晓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好一首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充满了诗人对春雨及时到来的喜悦一览无遗。《春夜喜雨》,我让将你铭记在心。

把《春夜喜雨》改写成写景的散文(二)

立春刚过,春雨也悄悄地跟随而来。每当下雨时,人们有的玩水,有的吟诗,还有的戴着草帽,披着蓑衣,去农田干活。然而,最高兴的还是勤劳的农民,他们希望雨水流进田野,使庄稼长得高大。真是一场春天佳雨啊!

每到夜晚的时候,微风吹打着碧绿的草皮,不知什么时候,一场雨默默地下起来。牛毛似的雨点滴在大树的叶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雨点打在瓦片上,发出“砰砰”的声响;雨点打在地上,发出“叭叭”的声音这些声音有规律地演奏着,形成了一支动听的歌曲。这声音不像大鼓那么磅礴,而是低微的,人们夜里几乎无法觉察到。黎明时,人们走出大门,张开嘴巴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再低头瞧一瞧地面,就知道昨天下了一场春雨。

刚下雨时,天空上的黑云悠悠飘来,遮挡天空,乡间小路没了阳光的照射,失去了影子。顿时,黑色填满了乾坤。就在这黑色的夜里时。远远看见一处火光,走近一看,原来事渔船上的灯火在闪烁。

漫长的严冬终于夹着尾巴溜走了,憋屈了一季的小草,树木终于可以舒展一下身体了。

真舒服!一次的昂首就让他们记起了春的温柔。要是再有一场雨就更好了!

小雨,很知时候的下了起来。在一个无月的夜晚,他没有打扰谁,独自轻轻地挪动身体,悄悄地在万物上落脚。不过,他的举动还是触动了风。风也悄悄地帮助小雨准确的落在万物上。他们悄悄地走着,树上,房顶上,小草上,地上,江上,没有一处遗漏。他们在夜里自由的无声的穿行,连在渔船中补网的老渔夫都没有察觉。

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乍现时,他们就全身而退,就像来的时候那样,静静地,悄悄地,谁也没有打扰。留下的只是滋润过的大地和清新的世界。早晨,春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各种花儿四处可见,有的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雨珠。锦官城真美呀!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七

  • 寒窑赋原文解读 推荐度:
  • 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 推荐度:
  • 处暑节气的古诗鉴赏 推荐度:
  • 寒窑赋原文注解及译文 推荐度:
  • 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次北固山下原文鉴赏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加《群书四部录》的编校工作。书完成后,出任洛阳尉。

王湾诗名早著,“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唐才子传》)。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又题《江南意》这首诗旨在抒写诗人在北固山下泊舟时,因冬末春初的旅途景色而触发的思乡之情。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次联“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具体写江面的景色。在天将亮时,诗人远望江面,因为潮满而觉得江面仿佛比昨日增宽了;这时有一只帆船,顺风东下,使沉寂了一夜的长江顿添生气。“阔”字写出了诗人视觉的特殊感受;“一”字显示了江面的平静被打破,点出旅客思乡心切,不待天明已催舟进发了;“悬”字表示帆的醒目高张,这一联写得明快雄奇,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烟波浩渺的壮美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心灵中要“乘长风以破万里浪”的豪迈感。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大江日出的壮景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了。北固山下江面开阔,举目远望,仿佛一眼即能望尽东方地平线。在这残夜将尽的晓色中,一轮红日从东方江面上冉冉而升,天亮了,放眼江岸,万物复苏,诗人突然觉得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之命脉,仿佛是伸入了旧年年底一样。这一联诗人无意于说理,然而却于景物描写中形象地昭示了一切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客观辩证法。

末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内心勃然而生的思乡之情。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次北固山下》一诗很受历代选家的重视。特别是中间两联“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唐诗鉴赏大典》

江春入旧年”,更是壮丽,富于哲理,成为律诗句法技巧上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唐代就被殷璠誉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河岳英灵集》卷下)。时称“燕许大手笔”的著名文学家张说任宰相时,曾亲笔将“海日”一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

这些都足以说明《次北固山下》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了。

s("content_relate");

【次北固山下原文鉴赏】相关文章:

《次北固山下》原文鉴赏06-14

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鉴赏11-19

次北固山下的简介与鉴赏06-12

《次北固山下》诗词鉴赏11-27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09-06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07-19

《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及翻译08-30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译文08-12

《次北固山下》原文翻译03-31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八

《次北固山下》改写

两岸是青山,我被锁在这一汪碧绿之中。辨不太清东南西北,没有家的庇护,哪儿都是迷茫。云,临于我的头顶,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这么近又那么远,正如我思乡的愁绪一样。家在很远的地方,可却从来没离过我的'心,那么远又这么近。

潮涨了,满到几乎要溢出来。我放眼望去,是一种不着边际的辽阔,澹澹的水波,漾在心中,随着我的乡愁起伏。不着边际的寂寞中,唯有我这一叶孤舟在漂泊。

我本不该在这儿的,是吗?就要过年了,人人都回家与家人团聚,大概也只有我会在这个本该回家的日子里与家背道而驰吧?

但是,我并不后悔!这就是我的使命,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夜晚的纱要被揭开了,那是黎明透过第一缕晨曦的希望。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还挽留什么?我只是静静地期待新春的到来,等待我的希望萌发。

回归的大雁啊,先停下你匆匆的脚步,请等等。待我写好家书,请为我传达对家的思念吧!

s("content_relate");

【《次北固山下》改写】相关文章:

1.改写次北固山下

2.次北固山下改写作文

3.改写《次北固山下》300字

4.《次北固山下》改写作文

5.诗歌次北固山下改写散文

6.对《次北固山下》的扩写

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作文:改写《次北固山下》-550字

8.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作文:《次北固山下》改写-250字

精选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九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教学重难点

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

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幻灯片1:河、楼、太阳等。文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幻灯片2:《次被孤山下》的封面。文字:《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音乐:陨。旋律:悠扬古典。)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钱塘湖春行》中幻灯片5增加以下文字:“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幻灯片2重现,增加一些文字。如下:)

首联:(1)客路青山外, (2)行舟绿水前。

颔联:(3)潮平两岸阔, (4)风正一帆悬。--对偶联

颈联:(5)海日生残夜, (6)江春入旧年。--对偶联

尾联:(7)乡书何处达? (8)归雁洛阳边。

三、鉴赏诗句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幻灯片3:小舟缓缓前行,周围是绿水青山。文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分析: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是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在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从字面上看,颔联所写之景全是大景致,似乎表现的是宽阔博大的情感,那么怎么理解此联与首联的联系?

分析:

此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构图,我们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一联诗所写的景致,也许你就能理解了。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景色看成一幅画,那么这副画的构图如下:因为“潮”水涨满,几乎平了两岸,所以其实可以将“潮”与“岸”看成一条水平面,而这就是这副画中的主体--“面”,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幻灯片4,文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图片:出现江水和两岸);而“帆”其实是一叶扁舟,由于风的顺和正,所以帆取直线造型,不过这一条直线在茫茫大江中只能算一个点(幻灯片4:出现悬着的帆)。

同学们可以尝试想象,诗人正在这艘船上,他倚靠着船栏,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一片江水,浩浩荡荡,茫无际涯,岸在很远的地方,而家乡更是杳无音讯,越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渺小了,怎能不产生思家恋乡的漂泊之感呢?

5、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分析: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明代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绝妙千古”: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幻灯片5:红日从江上升起,岸边有发芽的枯枝或其他表示春意的景物。文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

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6、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分析:此联既是最后一联,则必须既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又必须要留有余地,让人读完后浮想联翩,余味无穷。此联正是如此。这里写的是一群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幻灯片3中增加飞行的雁行。文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还是托雁儿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的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

四、总结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好诗,在这堂课的最后,让我们在陨的美妙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吧!(该课文封面出现,背景音乐是陨的乐曲)

课后习题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写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关于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通用(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

    最新公园写生心得体会 公园实习心得体会(大全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

    2023年武术学员协议书 技校学员实习协议书(汇总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

    读书讲座心得体会(汇总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

    如何写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精)(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如何写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推荐)(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

    最新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关于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怎么写(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2023年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汇总(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