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字海

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类作品的特点和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一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3、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2、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3、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题3。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生独立完成p79页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二

崔老师的《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围绕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条理清楚,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自主探索,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这一节有以下的优点:

1、教学内容设计实用,能以问题为主线,以老师的质疑为导,围绕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层层深入授课。

2、新课的复习引入自然。先做有关乘4和除以4的口算练习,为后面的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准备;再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特点。为新知探究学习做好街接准备。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崔老师通过出示了正方形情境图,让学生通过学具、电脑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明白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要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必须知道什么?让同学们讨论得出答案知道多种方法计算,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了学生解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4、在得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崔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不同层次,难度适中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周长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计算,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到最好的计算方法,从而归纳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三

1、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教学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会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究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本节课设计了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体验,力求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让学生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的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测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在创造”过程。

本节课,通过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了“测量面积,产生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县印度学生测量卡片的面积,逐步产生、形成猜想;然后引导学生用几个长方形再试一试去验证,特别是每一组有一个同学是自己画一个长方形,这样大大丰富了例证,逐步归纳出了公式;最后在推广到身边长方形面积的测量。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形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界说与应用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导”中带估,以“估”带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竞赛方法的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导学生尝试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估测,“导”中带估,以“估”带练,在练习中体育估算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具体说,在这揭开中安排了研究面积前的“卡片”面积的估算、面积计算公式得出后的数学书面、铅笔盒面等面积的估测与估测丰富的讨论,以及课后延伸的游戏“水的眼力好”等,试图通过这些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估测面积的意识,并在估测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估测的方法和策略。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四

课始,王老师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为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出示像鸟巢、天安门广场这么大的面积,还能否用摆一摆的方法来量出它们的面积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办法?轻松导课,而真正做到了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引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本上亲自也画一画长方形,然后师点拨可以通过摆1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能摆几个来求它的面积,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排数×每排个数,而排数就是长方形的宽,每排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最后得出总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认识的实验,学生经被启发,小组讨论及个人独立思考,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草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整堂课的主体性学习,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习“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后者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

建议:从这节课中看出学生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还是不过关,应该让学生计算的时候先写上公式,让学生对公式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往公式里代数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五

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是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宋老师运用了“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对本节课,我回顾了几个重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点思考: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宋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探究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舞台,学生交流了多种解决面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长方形面积的最好方法,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长×宽是否对于所有的长方形都适用?自然而然引出“验证”,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利用身边的长方形,或摆一摆,或画一画,或量一量,想办法验证一下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乘宽”。并且老师提供了一些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测量。在学生十几分钟的实验后,学生进行了交流和汇报,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老师把数据填在表格中,最后老师调查有没有长方形面积不等于长乘宽的,结果学生一致得出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方法来计算。

事实上,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经历,都能获得经验。学习过程是一种经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我觉得十分重要。40分钟经常会留给我们一些遗憾。为了使学生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为了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我们应尽量在设计时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但学生由于紧张,不能把他们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相信我们的孩子会闪烁出“智慧”。

文档为doc格式。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六

1课时(40分钟)。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会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本节课也通过学生拼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观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进而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也比较容易。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掌握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长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2)每人15个边长1厘米的卡片、每2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卡片。(3)每4人一张表格。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七

本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操作,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构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不仅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了数学知识,获取了思维方法,而且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同时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了基础。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想。

计算面积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我通过谈话引出面积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研究长方形纸片的面积,通过合理的猜想,有目的地验证,激发了学生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真正做到了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设计了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体验,力求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中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因而往往缺乏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有力的探究支点,引发学生的探究策略。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素材: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尺等。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需要探究支点的。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探究的“支点”,所以才使学生找到了探究的途径和方法,引发了多样的探究策略。有的同学是通过摆来求面积的,在摆的过程中,有横摆,竖摆;有摆满的,和只要摆一行或一列的,还有可以通过量和算得到面积等等。这些多样化的策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学习的途径,更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是课堂容量尚感不足,学生练习太少。其次,当课堂出现情况不在我预设的范围时,显得应变能力不够老练。时间关系也处理得不到位。在学生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由于我没有抓住机会及时展示学生的研究方法,导致个别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理解,学习效果欠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完善课堂内容,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以求更高的教学质量。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八

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是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宋老师运用了“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对本节课,我回顾了几个重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点思考: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宋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而且在探究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舞台,学生交流了多种解决面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长方形面积的最好方法,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长×宽是否对于所有的长方形都适用?自然而然引出“验证”,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利用身边的长方形,或摆一摆,或画一画,或量一量,想办法验证一下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乘宽”。并且老师提供了一些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测量。在学生十几分钟的实验后,学生进行了交流和汇报,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老师把数据填在表格中,最后老师调查有没有长方形面积不等于长乘宽的,结果学生一致得出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方法来计算。

事实上,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经历,都能获得经验。学习过程是一种经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我觉得十分重要。40分钟经常会留给我们一些遗憾。为了使学生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为了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我们应尽量在设计时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但学生由于紧张,不能把他们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相信我们的孩子会闪烁出“智慧”。.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九

第一次听王老师讲课,讲授二年级的《图形与拼组》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感受到王老师的课堂语言语速适中,语调有力,适合低年级孩子的授课。

在这堂课中,也感受到了二一班孩子的活泼,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活力都可以带动老师上课的激情了,希望我们的孩子一直保持这份激情,喜欢数学的热情。

在这堂课中,王老师是让孩子观察情境图,制作鸟巢,开始导入,引发孩子的积极性,引入教学,要想制作鸟巢,需要知道这个鸟巢的.各个面的特征,从而开始平面图形的研究。采取自我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的研究,从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基本上知识目标达成度很高,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得以掌握。

但是,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地方我个人觉得可以做一下改动,会更好:

首先,低年级的教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思想很重要,这样的话对于平面图形的研究,孩子应该在学完之后懂得研究图形,是从边和角的角度来研究,也是先从边和角的角度来定义的,这个思想必须要孩子明确。

其次,课堂练习的题目,有一个是需要孩子来进行选择小棒,组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课件做一下改动,孩子选完之后,可以立即出示图形,更为直观,孩子也宜接受。

最后,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不仅仅是数学,所有的科目的授课,知识目标达成不成问题,孩子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等等一系列常规的养成,更为重要。

今天上午在2、3班听了王老师的第二次课,感觉这节课比起上节课有了以下几个亮点:

1、课前准备准备的更充分了,孩子的学具考虑的比较全面,材料准备齐全。

2、探究知识的过程更严密了,利用了猜想——验证——得结论的过程,孩子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课堂不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的过程。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大胆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探究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交流,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3、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的数学史的东西,扩充了孩子的思路和思维。介绍周髀算法中的“圆处于方,方处于矩”,还有这个西方数学史中的“上帝是按照数学的思维来进行创造世界的”,让孩子更多更好的了解数学史。

4、最后一个环节搜集了更多的图形,无论是生活中的图形还有数学世界里的图形,对孩子视野的扩充,以及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很有帮助。

5、注重及时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

在研究边和角的特征时,学生用了“量一量”“折一折”多种方法,探索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种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及时地总结出来,在以后研究图形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加以延伸、拓展,并且能够自主的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听课之后,想想讲课的过程,也有几个建议:

1、让孩子自主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探究长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的过程,是很好的,但是在这个环节之后,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充分利用探究的过程学到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所以我觉得在小组探究之前,先说明白小组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效果会更好。

2、在探究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同学们的说法,这样方方正正的图形就是正方形,但是呢,一转折,在来探究是否也符合长方形的特点,最后引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说法,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时,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课要求学生探究并掌握:

2.会应用面积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并且辨析了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课前以设问的方式复习学过的面积单位,利用多媒体以游戏的方式复习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并且以练习的方式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为新课程的学习做铺垫。借助信息技术融合,由动画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知道十字绣的面积,导入新课比较自然,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并通过认识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激发起学生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强烈的学习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数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欲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摆一摆,从直观到抽象,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拼摆的过程,更加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这节课中,我还运用了迁移,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从而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课程评价是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本节课第一个学习目标比较适合表现性评价,所以我已第一个目标为依据,设置了表现性评价量表,分别从我会摆、我会观察、统计,我会分析解决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测评,课下独立完成第一、二栏的自我评价,第三栏由小组长进行评价,达到目标的可以在后面的栏中加一颗心,从而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任务单的完成也能表现出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帮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吸取教训,取得进步。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一

口算下面各题。

15×380×6060×3025×44×3017×8。

400×59×1312×726×311×10045×3。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6。

有几排(宽)2。

个数12。

面积12。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习教材第67页例5.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算一下。

1、口算下列各题。

13×55×112×2316×831×38×10。

410×37×1242×24×12130×220×4。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长宽周长面积。

长方形8厘米7厘米。

9米24米。

正方形边长5分米。

边长100厘米。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二

梁老师《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整个课堂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课堂师生关系和谐,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是“太阳”,教学围绕“太阳”活动。本节课我认为主要有四点特色: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梁老师组织学生预习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先学后导。接着梁老师播放自己制作的《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微课视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梁老师提出几个正方形性质判定问题思考题,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2、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梁老师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五个组的学生积极探究、解疑、互动答问,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者的地位凸现出来。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对重点难点问题,让举手的学生回答,而一般性问题,梁老师选择没有举手的学生进行回答,课堂提问“优、差”互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课堂每个学生得到进步,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教师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精炼。教师专业素养过硬,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5、和梁老师值得商榷的是,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每个学生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从自己角度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是否可以汇总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不一定板书但是在多媒体电脑显示器(电子白板)可以展示出来,这样本节课更加完美。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三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8页。完成做一做,练习十九3、4、5、6题。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常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第七十八页例三。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得出结论。

3、学生试做,汇报答案。学生汇报时师板书。

三、展示提升、教师讲解。

长方形的餐桌配上的玻璃实际上是什么形状?(对,长方形。)餐桌的长是玻璃的长,餐桌的宽就是玻璃的宽。知道餐桌的长和宽我们就可以算出玻璃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就可以求出玻璃的面积。所以玻璃的面积:14×9=126(平方分米)。

四、训练反馈,内化提高。

1、做78页下面的”做一做”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完成课本练习十九3、4题。独立完成,小组内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练习十九5、6题。独立完成,小组内汇报交流。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例314×9=126(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126平方分米。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七至十一题。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

教具准备:准备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口算。

4×900600×3300×9。

24×46×50022×13。

60×3285×1077×10。

二、自主练习、交流订正。

1、学生独立完成第7、8、9题。

2、小组内订正,交流。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两个条件,求正方形的面积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三、完成练习十九第10题。

通过画图填表格引导学生发现:

1、有三种情况(只要想那两个数相乘是16就可以了。)。

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和宽相等。

成为正方形时周长最短。

教师说明:这一结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将会得到更充分的证明。

四、合作完成第十一题。

1、讨论三幅图的面积和周长的变化。

2、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图,再计算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进行了基础知识的练习,探究知识的练习和对比知识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可以看到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在今后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四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第一次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

难点是: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新课引入时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动画和学生熟知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融入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的实验任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动画演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在的联系,形象、生动地由长方形到正方形的演变,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多媒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堂上训练,学生通过解答不但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而且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五

无任务的学习是枯燥和乏味的,也是最容易遗忘的,三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并行,好胜心强,意义记忆得到发展,识记的内容持久性增强,有意注意水平提高,介于此,创设了情境,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以疑激趣,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变被动输入为主动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完成初步发现后,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猜想: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呢?这样再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围绕猜想,验证猜想。接着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填写等合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的认识,也是猜想长方形公式的最基本的前提。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验证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本节课我还重点把握了知识的生成机遇。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看似平平无奇的练习: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课件演示: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我不断加速地抛出一个个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6厘米,宽6厘米时,学生们发现这时长方形四边相等,它已恍然是一个正方形。这里没有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例题,而是在完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又一次把探索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公式——验证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索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不足,有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知道了计算公式,因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些过程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我是否忽略了学生的学情,以致于有点一厢情愿的刻意了,这也是我在以后课堂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六

长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及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求规则图形面积的第一课时,所以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在:

一、复习面积单位中引入如何测量面积。

让学生对面积的测量有一个动手试验的机会,体验面积是如何测量的,从中体验到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去摆,再一个一个数,在现实生活中不方便,也不灵活,进而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比如知道长或宽等,能否利用一个什么计算公式,就能知道它的面积。适时引导学生从测量长方形卡片面积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想法中,对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进行猜想,再想办法验证。

二、动手操作中验证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进行观察、归纳、验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让其知其所以然。

三、精心设计练习,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在练习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但考虑到本班学生层次比较复杂,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层次难度逐渐上升,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练习中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作为年轻教师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经验总是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课始的导入,太过生硬,不够自然,也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搞清哪里是物体或封闭图形的周长,哪部分是它们的面积,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求面积有学生就用求周长的方法在求。再如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导出,没有让学生好好体验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再加上学生对正方形周长公式印象太深刻了,大部分学生对其面积公式也就想当然是4×边长,引导后,只有小部分反应过来正方形是长方形中特殊的一种图形,还应是长×宽,在这里正方形面积加上公式,基本上我是自己在那讲,引导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也可以算得上这节课失败的其中一笔,也是对教材分析、理解得不够透彻,教学设计的不够到位的缘由。

总之,这一切还是要依赖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七

对教学情境的创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等的反思及自身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我在导入新课时捕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录像呈现出高楼、篮球场、游泳池的长方形块面,鲜艳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生活实际场景,引起了学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改进措施。

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有可能是经过比较后,一些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也想采用那种公认的方法做,但做的时候又不仔细思考,也不是很理解,所以出错率就比较高了。另外在采用了“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后,我在度的方面把握不好了,教师该强调的地方不敢多说了,导致学生的思路偏离得很厉害。听了周主任的点评后,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2]。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课件(热门18篇)篇十八

听了王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我觉得这节课质朴文华,耐人寻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始,王老师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为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出示像鸟巢、天安门广场这么大的面积,还能否用摆一摆的方法来量出它们的面积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办法?轻松导课,而真正做到了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引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本上亲自也画一画长方形,然后师点拨可以通过摆1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能摆几个来求它的面积,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排数×每排个数,而排数就是长方形的宽,每排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最后得出总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认识的'实验,学生经被启发,小组讨论及个人独立思考,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草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整堂课的主体性学习,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习“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后者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

建议:从这节课中看出学生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还是不过关,应该让学生计算的时候先写上公式,让学生对公式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往公式里代数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实践报告内容范文(18篇)

    实践报告对我们的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使我们的实践成果得以充分展示。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实践报告范文,让我们一起学习和分享。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思考的是我们在做

    企业安全标兵事迹材料大全(19篇)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事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进步和成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事迹材料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选煤厂洗煤车间党支部书记王洪波同志工作勤奋,

    重阳节领导致辞大全(21篇)

    致辞需要充分准备,内容要与场合和听众的需求相契合,以产生最佳效果。不同场合需要的致辞内容和风格各异,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致辞范例。尊敬的老师、同学:今

    岗前培训会议讲话材料范文(22篇)

    演讲稿范文的撰写需要注重节奏和语调的把握,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希望大家在写演讲稿时能够从范文中吸取经验,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志们:经镇党委

    棋艺大赛策划案(实用15篇)

    策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并分配资源,以实现预期结果。以下是一份策划书的实例,展示了一个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建创意宿舍,优生活环境.二、活动目的

    自律班会课件大全(13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有关于特定主题或领域的范例文本,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小编提供的这些范文范本中,或许有些适合你的表达方式,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期试英语分析报告(汇总16篇)

    英语中有许多常见的短语和习惯用语,了解并掌握它们对于流利表达很有帮助。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学习英语可以拓宽眼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物流专业见习报告(优秀18篇)

    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调研和分析能力。这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方式,提升我们的报告写作能力。经过一学期物流专业

    护理部年度考核总结(通用23篇)

    在年度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并为新的一年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接下来,我们将向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年度总结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汇报大全(18篇)

    行政是组织、协调和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职能,它为机构运转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下面是一些行政工作总结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为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规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