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月日教学设计反思篇一
时间单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学生已具备相应的时间生活经验。但时间又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掌握知识内容。首先通过一些重大的节目引入时间概念,运用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一年有多少天。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让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制作年历卡,了解年历卡的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时间观念,养成惜时、守时、用时的好习惯。
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尽管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是有错误的地方,但是为他们的学习本节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课堂上学生每人一份年历卡,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在学习年月日的基础知识时,学生的眼中或手中一刻不离年历卡,通过用眼观察,动口动手数月份、天数等简单直观的动作,学习了一年有12个月等知识。用手拳的游戏轻松突破了“大月、小月、二月”的每月天数规律的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发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内动力,学习便成了一种自学的活动。因此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通过“钟表一圈有12小时,但一天有24小时呀,那么钟表能表示出一天的时间吗?”提出了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多种方法引导还有另一种计时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24时计时法不大常用,所以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较容易出现“如下午15时”这样的时间表示。对学生说,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讲经过时间我拨钟表这种比较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比如: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一昼夜共有24个小时,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的理解有难度,这样更容易掌握,在练习时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如:火车票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过间等,让学生知道计时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计时法。
年月日教学设计反思篇二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引导学生观察,读出这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透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之后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能够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发状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左拳记忆法在讲授时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会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节课练习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年月日教学设计反思篇三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一个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1、尊重学生,体现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上课之前,我就让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查找,他们从报刊、网络当中获得了更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去发现规律的做法,在方法上、过程上与科学研究很相似,连情感体验也相似。
2、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却是无穷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年月日教学设计反思篇四
《年月日》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平月以及平闰年。然后,结合儿歌和拳头等游戏的方式记忆大月和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并且发现七月、八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在学习平年、闰年时,通过平闰年的排列顺序,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了20xx年和1996年是什么平年还是闰年的问题。再要求1935年是什么年?当学生感觉运用刚才的规律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则是平年。学生尝试计算不同的公历年份,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展示万年历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图,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让学生猜想。从而引出当公历年份是整百的时候,能被400整除就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最后,通过“20xx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开始的时间是7月27日20时12分,也就是北京时间7月28日3时12分。”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原因。”这一问题,给孩子搭建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的平台。
年月日教学设计反思篇五
1、设计这节课时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减少了本节课的难度,重点认识了时光单位年月日,知识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决定方法本。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我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即有利于学生的各种潜力的提升,也增强了学习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让学生自行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3、学生的数学潜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构成学习新知识的潜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练习的设计中注重联系实际,练习具搞笑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进一步深化新知,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不仅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拓展性学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