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经书浅谈读书报告篇一
曾记得自己在读师范时的一次文艺汇演中,登台演唱过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幸福在哪里》。歌词是这样的: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地汗水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地汗水里……这首歌给予我们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如今,自己踏上三寸讲台已将近十六载,来自于学校、家庭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倦怠感。但冷静地思考思考,与教师这份职业的累和繁琐相比,面对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那份尊重和重视,学生眼中饱含的那份渴望与纯真,家人给予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更多体味到的是快乐与幸福。今天,我再次打开《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随着对这本书更深入的读,又一次证明了来自于教师职业的那份幸福感。
解读着肖川博士的著作,让我深刻明白:幸福来自于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来自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总是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去关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鼓励,而这种关爱又是互动的`。当学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师爱后也会回报给你爱:有时是取得进步后一脸灿烂的微笑,有时是来自节日里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时是毕业后寄来的一张薄薄的贺卡……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才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正如肖川教授所说的:“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肖川教师还提出:“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受,当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生活,敞开心灵去感受生活,幸福其实无处不在。所以,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于工作,更来自于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在当今社会中,教师并不富裕,但我们可以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自己爱看的书,买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茶室聊聊天、打打牌,或者约上几位朋友一起享受大自然,这些不常常让我们感到幸福不已吗?因为教师的幸福就是付出的甜蜜,收获的慰藉;迎来的期待,送走的祝福。它无需理论的武装,口碑的传扬,功利的衡量,荣誉的证明,就如夏日一缕清泉潺潺淌过心间!
感谢肖川教授给我上了一堂人生幸福的课,发人省心,令人受益。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我们就会幸福,就能享受到幸福的教育人生。
经书浅谈读书报告篇二
在教了多年的中学之后,想要和小朋友去交朋友,当我有了这个打算之后,朋友们告诉我,这是一个与中学相差很远的天地,你准备好了吗?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小学课本,发觉越是容易的知识越难以传授,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们接受,理解呢?叶圣陶先生说,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样把这些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呢?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简单如话,诗意如话该多好啊!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走进了书店,翻阅了n本教育书籍而郁闷之时,《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让我眼睛一亮,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dd大师就是大师。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像一阵细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是的,《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满心欢喜”。因为前行的路上明灯高照!
经书浅谈读书报告篇三
“我国中小学教师缺乏的主要是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言蔽之,缺乏思想。究其原因是文化底蕴不够丰富,学识积累过于单薄,缺乏对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度的理解,特别缺乏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和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其后果是,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的高远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极端一点,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
以上是《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中的一段话,读到时令我心痛和深思了良久。或许其言辞的尖锐也刺痛了你的心,觉得所指太失偏颇。但痛定思痛,平心静气地想想,身处如今这样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现实其实真的在把我们的文化和思想一点点击垮,不是缺乏,而是丢失,不是没有,而是忘了。该如何去改变?我想,作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其实我们也都在努力地追寻了,懂得好好去珍惜了,力所能及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让“‘教育’少一些浅化、庸俗化的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让我们自身拥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谈谈我在近年教学中所作的一点探索和实践。
怪兽,是一个现代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
熟悉,是因为现在太多有关国外的怪兽文化,尤其是影视作品,已充斥和冲击着孩子们的生活,甚至有些怪兽还成为了孩子们膜拜的对象。陌生,只是因为远离得太久。孩子们不知道,在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怪兽早已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祈福事物,它远比外国文化中的怪兽出现得早,更比那些凶猛、恐怖的外国怪兽亲切可爱得多,其内涵更丰富、更具价值。
通过对教材、课标的深入研读,我得出了这样一个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并着重以下两点思想的融入:
1.拓展审美。让学生学会对表面看似凶猛、丑陋的事物探究其本质,看到它独特的美。在生活中学会不以貌取人,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2.拓展视野。现代儿童,是动画片、游戏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受快餐文化、外来文化影响很深。通过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摒弃外来文化的糟粕,学会沉淀,潜移默化中把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把美好祝福送给每一个人。
诚然,这些美好的想法的实现是需要过程的,但我就是这么去做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画动物比赛”和“变魔术”环节,教师通过把学生画的动物进行错位组合,在黑板上快速“变”出了一个奇怪有趣的形象,一下子就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而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其实是对本课学习难点的巧妙突破,学生在一个直观生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了怪兽创作的基本方法:把不同特征的动物进行巧妙组合。“猜猜它是什么?”我的话音刚落,“怪兽”,孩子们的反应也快极了。带着对“怪兽”更大的好奇和充满探究的心情,孩子们满怀兴趣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接着,通过“认识中外怪兽”、“寻找怪兽特征”等环节使孩子饶有兴趣地了解了“镇墓兽”等等怪兽文化,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分析那些或头顶尖角、耳朵大大或身形奇异、背长双翼的怪兽。尤其了解到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其实也是怪兽之一后,他们不仅耳熟能详地纷纷介绍龙的特征,并且对怪兽产生了美好而深厚的感情,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此时,我不失时机进入了“赏析怪兽作品”环节,与孩子更加深入地探究怪兽的表现方式、变化规律,启发儿童抓住动物形象特征进行组合创造怪兽。随之进行的“谁的年兽最特别”环节,一幅幅想像独特的年兽作品纷纷诞生。因为此时的孩子,心中已经装满了自己的“年兽”,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向大家展示自己或可爱或威猛的丰富多彩的“年兽”,他们都在把自己美好的新年祝福带给大家,他们也已经从学习过程中最初热情的好奇者成为了积极主动的创造者,从盲目的“奥特曼迷”变成了有思想、有正义感的“龙的传人”。
经书浅谈读书报告篇四
读完肖川先生所著的《教师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发现此书其实就是写给处于特殊时期的像“我”这样的老师看的。
首先,书中探讨了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我想,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不同种类的工作,作为一名老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一定能从这个行业中找到专属于这个行业的幸福感。
在工作中,我始终告诫自己,我要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服务到底,我要保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是,在从事教师行业的漫漫长路上,我们经历着挫折,经历着烦恼,经历着无奈,因此,我犹豫过,畏惧过,退缩过。我曾经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选择产生了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段时间对自己的工作情绪低落。在那个时期,我无法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感,而被一些负面心情牵绊着,纠结着,这样的心情不断地反复。直到看到这本书,肖川先生指导我们: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努力;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存在下去……我想,教师这个职业确实跟别的职业不同,我们经历的过程比别的职业丰富得多,因为我们接触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对象在变,经历在变,感受也在变。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为自己寻找一份真正的职业幸福感,让自己能幸福地工作。然而,只有工作幸福了,生活也才会幸福,因为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工作。
所以,我开始了自己的寻找幸福、创造幸福的教学生涯。我对自己说,幸福来源于一个教师的方方面面,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充实自己的幸福之路。
首先,只有素质高的老师才可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享受教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所以,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让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来迎接每一天的挑战。但是,即使哪天做得不够好,我们也要对自己抱一颗宽容的心。其实,对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对自己宽容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所以,我要学会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对自己多一份宽容。
其次,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有思想的,所以,学会跟学生友好地相处,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氛围也是我们老师必须要学会的一件事。所以,我们要学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走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再者,对幸福的界定要明确。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决定的。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我们不能要求得太多,我们要为自己创造力所能及的幸福。有些人以金钱作为自己的幸福标准,有些人以生活安逸作为自己的幸福标准,而也有些人,把一家人开开心心过日子作为自己的幸福标准。
我想,我很简单,只要我能按时处理完当天的工作,对学生永远用一颗赤诚的心、仁慈的心去对待,加上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经书浅谈读书报告篇五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后感《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后感幸福,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那幸福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很难给她下定义,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感受不同。这学期开始,学校送给每一位教师一本肖川教授撰写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书中,肖川教授从关注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方面出发,立足于教师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并借助教师的生活背景,选择真实的生活素材,从方方面面着眼,切实诠释了教师职业的真谛所在。这本书不是滔滔不绝地论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驾于教育理论的高空上,只是“随风潜入夜”式地滋润我们普通教师的心田。我静心地阅读着,潜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记录着,然后小心地表达一些自己的感受。这些想法可能还是特别幼稚,但是我不跟他人比较,只是自己体会,还需要自己内化以后,付诸行动中,在我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认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比较称职的教师,成为一个真实、焕发着生命力的教师,积极地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新型教师。于是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个教师的幸福。我在想,我们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呢?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首先要自己认为幸福。幸福是母亲的关怀、丰收的.喜悦、平静的温馨、安详、不经意间的感动、重温听潮的时刻、开满鲜花的、一生的信仰、更多的时间、美妙的梦、丰富的想象、寄托在纸上的希望、自己的感觉、勇于攀登、独立的梦想、下一步的欲望、朋友的关怀……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态,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幸福无处不在。如此看来,幸福并不遥远,追寻幸福的路并不艰难。要像肖川老师提出的“享受生活”。不管压力轻重,在学校的小小净土中,“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不要让幸福远离自己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更要去自己追求幸福。肖教授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我们的生活就能达到100%的圆满。肖川教授的积极心态16字引发了我的思考――“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一位哲人所言“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因此,我们要好好调整自己,学会接纳现实;工作中虽说没有大的成就,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这说明自己能行,这就是“悦纳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纵使自己勤奋、付出努力,但没有领导的关注、同事的帮助、家长的配合、家人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也难成为今天的自己,故应真诚的对众多给予我们关爱、帮助的人说一声感谢,心中存有感激;为着这份感激,我们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加油,努力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不妨在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体验幸福。教师在享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不跟时代落伍,要成为现代的人,学会敬畏,学会表达自己,学会评价自己,学会宽容别人,学会欣赏遗憾。在学校的工作中,把困难当作机会,跟同事团结互助,捧着良心教书,不扮演圣人和神仙,与学生共同学习,让自己的生命因为学生、因为教师这份事业更加美丽而精彩!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用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就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从而找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