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篇一
酷爱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尤其是《倚天屠龙记》,所以写了这篇读后感。
读他的书,我真的好像置身于武林,仿佛自己已经融入其中。为他们的爱恨情仇纠结,为他们的生死担忧,为他们的武功惊叹。
我很喜欢张无忌这个人物形象当然,我必须承认,他不是一个大英雄因为他缺少大英雄的刚毅性格与盖世气概,他的坚持只停留在善与恶侠与义的大节之上。对于细节,他几乎从来没有为自己拿过主意,凡事都是他身边的人替他拿主意。从小时候开始是张翠山、殷素素、谢逊、张三丰等武林顶层中人替他拿主意,帮他安排一切而成人之后,谦逊温和的他,也是周芷若、赵敏和小昭等女子左右他的想法还有比较典型的是他决定与周芷若成婚,也是在谢逊的提议下。但是,这并不妨碍张无忌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明教教主,为什么不说他是英雄大侠呢?倚天屠龙记中极少出现别人称呼张无忌为“张大侠”,因为他不是大侠他温文尔雅,对人坦诚相待,所以,他比起虚无缥缈高高在上的大侠们张无忌更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和你我一样的人这就是我喜欢这个形象的原因。他的爱情让我非常羡慕。阿离,周芷若,小昭,赵敏。似乎每个女的都喜欢过他。尽管张无忌最后说:“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刻骨铭心的相爱。”他最后只选择赵敏。只是因为阿离疯了,寻找她幼时认得的张无忌;小昭出任了波斯圣女;周芷若由正入邪。在这四个女的之中,自己较喜欢的是赵敏。尽管颇攻于心计,但她的那种敢爱敢恨的劲让人敬佩。所以我认为张无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大侠,但是他可以当大家的好朋友,可以分担所有人的心情或者烦恼。
我在这本书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赵敏,她敢爱敢恨,知道在自己的心目中谁更重要,所以我非常喜欢赵敏的执著和可爱,她最后还是和男主角在一起了不是吗?还有"碟谷医仙胡青牛"与"毒姑"两人之间的故事,让我很感动.并且值的`回味,因为他们都是为了一份情感而牺牲.也许是天下武林人士不太了解他们的缘故吧,为什么金花婆婆那么狠毒呢?居然为了一个姓韩的小子而杀尽天下名医,你难道不知道胡青牛"见死不救"也是为了他的情人啊!再后来就是睡觉前,厕所里,吃饭时零零碎碎的翻看,翻到哪里就看哪里,于是无数次称道俞莲舟的光明磊落;无数次的赞叹彭和尚的豪侠义气;无数次的对空见大师的侠骨仁心表示高山仰止;无数次对灭绝师太的刚毅果决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禁暗叹《倚天》配角非常精到。一部《倚天》,仿佛江湖豪杰众生显现眼前。
但是这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并不只是主人公张无忌和赵敏,也不只是他的爱情和其他林林总总,还有九阳真经中的一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句话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句话写的很豁达,反映了一个心胸开阔的生活态度。生活中是有太多的无奈,太多无奈,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那么我们只能用豁达的态度去化解它们。
其实读金庸和先生的书,我们不单单只是迷恋里边的豪情大义与爱恨情仇,更多的是看完之后这些带给我们的反思,里边有教我们很多的做人道理,比如,忠厚的人都会得到好报;心胸开阔的人总是会得到大家的欢迎;讲义气的人一定会收获真挚的友谊等。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感动,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是凡是看过《倚天》的人,一定都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触。武林,金庸先生的武林,融入了他的感情,所以才会写的那么的深刻,那么的受人喜欢,引起大众的共鸣。
一部《倚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为你痴,我为你狂。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篇二
今天实习,上午做完事就闲的很,于是把倚天看完了。
第一,觉得金庸是个很崇尚佛法的人,天龙八部里的大恶人到最后都被无名无姓的扫地僧收了,倚天里的大恶人谢逊也被僧人收了。想必金庸觉得这是恶人最好的归宿吧。不过这几人也不是本性恶,只是有业障放不下,待到生死关头就明白其实自己在乎的之于生死也是太过不足道了,于是在生死之间顿悟佛法。成昆却是十足的恶人,没干过一件好事,这样彻彻底底的恶人在金庸那里也是不多见,当然我尚未读全而且读了又忘,只记得好事好人,这等恶人我总是不想记得。
人总是要到失去才明白珍贵,等到险境一过又兀自快活了。这也许本是适应坏境的好方法,但难免会使眼见幸福却总不满足。人的欲望总是在不断膨胀,看到身边人穿的好了,便也想有身华服,有了漂亮衣服又想吃点山珍海味,吃完了身边的又想去看看洋人那里有什么新鲜,总是不能满足。有时真想当个和尚,眼不见这世事繁华也就不为所动,各种光怪陆离也就视若无物了。只是自己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放不下的太多,羁绊太多,欲望也太多。而且当今专心修行的和尚怕也不多了,班上有信佛法的同学,但打起交道来比一般人还阴险狡诈,尽干些背后捅刀子的事,不知怕不怕报应。
第二点感受来自于后记,金庸写说把无忌对张翠山,谢逊对无忌的父子之爱写的太浅薄了,只是当时不明白。这一句“只是当时不明白”让我读来心下一凄,世间很多事当时都是不明白的,等到明白了也只能如此叹息一声。这一声叹息比几万字的千回百转还让人揪心。生活是最好的编剧,所以无从猜想金庸究竟何出此言,但这一句却道中了许许多多平常人的心事。与“当时只道是寻常”余韵一致,时间是最让人无奈的东西,只能眼睁睁看它从指缝溜走。小时候读《匆匆》只觉得写的轻快有趣,现在长大了重读,满满的无奈,梗的说不出话总想着现在是长大了,当年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转念想这人生才不过刚开始,想想未来还有多少想不到的危险困难,以后看现在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呢。
实习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阿姨头发养护的很好,心想不知我到了她这个年纪会是什么模样。人生好长,太多未知等着我探索,一步一步走吧,就像无忌,做完一件事便有另一件事逼着往前走了。人生就是这样,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踏下去是万丈深渊还是柳暗花明。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篇三
至。父母不愿说出谢逊下落,双双自刎身亡,自己又身受玄冥神掌之伤,寒毒深入腑脏,连医术通神的蝶谷医仙胡青牛也无能为力。身遭如此惨痛变故的张无忌竟泰然处之,既不思为父母报仇,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也并不恐惧。自十二岁入蝴蝶谷求医至十四岁出谷,他虽然又经历了不少江湖风浪,活得倒也自由自在。十四岁的张无忌护送峨嵋女侠纪晓芙的女儿杨不悔远赴昆仑山寻父杨逍,从此才真正踏入了身不由己的江湖。
一路上历尽艰险,先前张无忌曾救治过的许多武林人,恩将仇报。张无忌几番以身相代,终于保得年幼无知的杨不悔回到了父亲身边。不久因轻信道貌岸然的“朱、武”两个武林世家而险些被骗。待得脱困,他因祸得福,进入了一个群山环抱的翠谷,与海外荒岛相似,又是一处世外桃源。张无忌本打算在此安度余生,不料无意中得到了一部久已失传的武功秘籍《九阳真经》,抱着打发无聊岁月,成固可喜辱败亦无忧的念头,短短五年中他即练成了这项神功,而体内的寒毒也不知不觉地被驱除殆尽。
二十岁的张无忌重入江湖,既不想成名也没打算替父母和自己报仇,一心一意只想去海外荒岛与义父团聚,但终究身不由己。在西域大漠中身受峨嵋掌门灭绝师太三记重手,以重伤之躯救了明教一群教徒;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明教总舵,机缘巧合使张无忌知晓一切恩怨都是由与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的夫人有私情的成昆挑拨而起。他为了化解这场误会,出手协助明教与各派高手相抗,九死一生,情况危急,加之迫于明教上下的盛情而被推上了教主的高位。在明教之中张无忌武功最高,此外还有明教四大法王:金毛狮王、青翼蝠王、白眉鹰王、紫衫龙王。此后更陷入了无数的武林纠葛,不由自主地周旋于各色人等之中。保护师门,起兵反元,搭救义父,清解恩仇,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弄得他精疲力尽。虽然自己身负绝世武功,又有明教的庞大势力作后盾,张无忌仍是步步荆棘,吃尽了苦头。
义父谢逊了却恩仇后出家少林寺,最后绝了张无忌安享天伦的唯一奢望。等到明教将要打下江山时,张无忌又一次为人所算:曾于少年张无忌有过救命之恩的明教大将朱元璋设下极阴毒的陷阱,使张无忌误以为徐达、常遇春等故友背叛于他,意图篡权,令张无忌自己心灰意冷,主动辞去了明教教主的职位。自此张无忌对江湖生涯再无半分留恋,悄然携妻归隐了,但想起故友的`背叛还是常常忧愁。
读过《倚天屠龙记》,故事主角是一个从小父母双亡,遇尽人间骗局和险恶的叫张无忌的少年。他在不幸中学得“九阳神功”,并帮助一个抗元的教派――明教走上正途。虽然他处处被骗,在爱情上被动,随波逐流,遇事时的聪明才智和领袖才能都不是很强,且有时行事过于武断。但最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诚实忠恳,不记仇恨的宽大胸襟的高贵品质。这让我想起《于丹论语心得》中的一句话:“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确实是的,每个人今天所做的事情都关系到自己的未来。这部小说之中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发人深思的地方,我且挑一些写在下面:
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弟子中人倘若一心向善,那便是正人君子。
张无忌当初对朱九天敬若天神,只要她小指头儿一指,就是要自己上刀山、下油锅,也是毫不犹豫。不知世间少年男子,大都有过如此糊里糊涂的一段初恋,当时为一个姑娘废寝忘食,生死以之,可是这段热情来得快,去的也快,日后头脑清醒,对自己旧日的沉迷,往往不禁为之哑然失笑。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篇四
近日从当当网上购得《金庸全集》,在短短时间内我看完了《倚天屠龙记》。
纵观《倚天屠龙记》全作,感慨颇深,小说人物可以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各有千秋。
毋庸置疑,该小说最主要的主人公就是张无忌了,此人尽管没有一点政治家的脑细胞,因为政治家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忍;第二是当机立断;第三是极强的权利欲,可以说除了第一个条件,张无忌是半点也不沾边的了,他忠厚老实,优柔寡断,翻了政治家之大忌,更重要的是,他乃性情中人,淡泊名利明教教主是别人逼着听他当的,跟他自己半干子不着边,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前半生根本就没能做回自己想成为的那样,完全是任人摆放的,这当然和他的忠厚老实有关。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男儿,他宽厚大度、慷慨仁侠、豪气云干,这当然和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冰火岛上三位至亲从小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好人,至少不会恩将仇报,但事实恰好相反,这从他回中原后的惨痛遭遇中可以看出),总之一句话,张无忌是一个典型的侠义之士,社会永远需要这样的人。
张无忌的前半生一一共遇到了四个红颜知己:周芷若、阿蛛(即殷离)、小昭、赵敏,当然,他最后是和赵敏终成眷属了,阿蛛喜欢的张无忌其实只是蝴蝶谷中那个咬了她一口的那个小张无忌,这也就预示着他们不可能有美满的结局;汉水舟中喂食之恩使周芷若和张无忌从小就对彼此埋下了深深地情种,当然这也就于是这他们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在金庸的小说中还没有哪个主人公和他(她)第一次见面的心上人终成眷属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时势造人吧!当然他们二人最后没能终成眷属也和灭绝师太扭曲的教育有关,他不会让峨嵋派的任何人和明教中人好,谁和“魔教”中人好,谁就得死,纪晓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灭绝师太逼周芷若所发的毒誓比让她死更难受,当然等周芷若醒过来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张无忌最后是死心塌地的爱上了那个诡异的“妖女”――一个异族姑娘,此二人诚可谓一见钟情,绿柳庄的偶遇成就了此二人的那段不平凡的姻缘也宣誓了赵敏背叛朝廷的开始;四女中,我所认为的最可爱的人非小昭莫属,小昭美丽机智、单纯脱俗,对张无忌可以说是一网情深,遗憾的是她最终做了宗教的牺牲品,周芷若和赵敏是不可能达到她这种境界的,尽管此三人都有机敏过人之处,但小昭和张无忌一样,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她压根就不想当那个什么波斯总坛教主,但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是典型的政治女性(其实此二人非常希望张无忌建功立业,尤其是周芷若),如果张无忌当时取代了朱元璋或者继续当他的明教教主,赵敏和周芷若无疑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也许张无忌就真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过功劳得归于此二女),让他们失望的是张无忌无心于功名利禄,为了他们心爱的人儿,他们迁就了张无忌,放弃了那颗追逐功名利禄的心,毋宁说是张无忌感化了此二人,也就是说,四女中,能够和张无忌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唯小昭一人而已,遗憾的是他们不能终成眷属,这其实也就放映了生活的现实性,生活是残酷的,它不会让人事事遂心的。
《倚天屠龙记》中的一切恩怨仇杀皆因陈昆所致,所以说该书中真正称得上彻头彻尾的恶人的恐非此人莫属,即使为了爱情他也不应该这么做,毕竟天下人皆有父母妻儿,此人借刀杀人的手段也太残忍了点。
《倚天屠龙记》里面除了爱情,同是值得称颂的当然还有亲情:武当七侠之间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心情,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当然是假的)时的伤心欲绝,宋远桥见到爱子堕落时的老泪纵横。
该书中张无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真理:太热衷于功名利禄,太想独尊武林,往往会事与愿违,就像我们生活中,一个人太想达到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又偏偏咬定青山不放松,结果只会害人害己,为了一部《九阳神功》,潇湘子和尹克西命丧昆仑山;为了一把屠龙刀,何太冲夫妇命丧少室山;谢逊花了,终究还是没能参透出屠龙刀里的秘密;明教前三十三代教主花了毕生心血,还是没有一人能把乾坤大罗移练到第六层的(而且很多教主还因此走火入魔,丧失了可贵的生命,抱憾终生);武青缨和朱九真两家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冥冥之中往往又自有安排,无心载柳柳成荫也许才是生活的真谛,一切随缘,不要强求什么,也只有这样,人才会过得充实而幸福:觉远大师本事藏经阁一看门僧,整体只知道钻研佛经,其乐融融,客谁又能想到,也就是在钻研这佛经的过程中,觉远得以缘见《九阳真经》而成一代武学大师;张三丰独创太极,往往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暂且放一放,出去游玩一番,也就是在游玩的过程中而大彻大悟,譬如在游玩长江中上游的蛇山和龟山的时候,颇有所悟,终于将一套绝世太极融会贯通,而成一代宗师;张无忌除了厚道善良,别的什么也不在乎(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已将生死看得淡了),可也算的是一小神仙,鬼又知道就是在这个时候,小张无忌得以在老袁腹中发现《九阳真经》(也就是在他行医救袁的过程中)而得以驱除体内折磨了他十余年的玄冥神掌寒毒,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得以练成奇世内功(诚可谓是第二个觉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和小昭在光明顶的密道中仅用几个时辰的时间就将乾坤大罗移练到第七层,而这次纯粹又是无意的。
《倚天屠龙记》乃是一部曲折复杂、包罗万象的杰作,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篇五
敏跟周芷若都是《倚天屠龙记》当中较为丰满的人物,也都是深爱张无忌的女主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仅在《倚天屠龙记》中,在所有金庸小说中,也是形象鲜明的美女。
关于赵敏和周芷若谁更美、更漂亮的问题,在书迷中一直比较受关注。
小说关于二人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周芷若的外形可以概括为清丽脱俗四字,美丽而不艳俗,眼波明媚,清新自然。芷若来自江南,有江南女子特有的秀美,如玉如水。而小说中常常描绘周芷若为“冰清玉洁”,可见其美。后期做了掌门之后还多了一种庄重仪态美。
而小说中赵敏第一次出场是女扮男装,身着男装的少年有一副贵气。小说对她外貌的描绘是“俊美异常”,接着描绘了她的眼睛有神,黑白分明,透着一股精气神。此后赵敏换了女装,金庸再次用大量篇幅描绘了她的眼神、衣着和手。
这样看来,赵周二人似乎各有千秋。此外,从小说中其他角色的看法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对于其他人的侧面描写,有一段曾提到过赵敏是天下第一美女。但说这句话的人是她手下的蒙古人,客观性值得怀疑。就算不是为了奉承,由于赵敏在蒙古人心中地位极高,自然会被普通的蒙古人奉为天神。
另外有种认为赵敏比周芷若更漂亮的观点,主要是认为相由心生。虽然赵敏和周叔都是心狠手辣的人,但赵敏更光明正大,本性也比较善良。周芷若虽然前期看起来温柔可爱,后期却变成伪善,更阴险一点。赵敏跟张无忌为敌,都是明刀明枪。陷害中原武林人物,也都是很快露出真面目。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赵敏虽然表面凶狠,但是实际还算好对付。周芷若玩阴的就让人很难受了,用一层层的陷阱陷害赵敏,让读者看了确实感到恐惧。后期练了九阴白骨爪阴毒武功就更阴险,这样的人的确很难让人与美联系起来。
而认为周芷若更漂亮的朋友,主要还是因为她的民族以及她的美对男性角色的吸引力。
张无忌对周芷若的态度也一直都比较包容和温和。对赵敏则由头到尾,都是恶言相向。周芷若诬陷赵敏,他马上就信了,但周芷若最后真面目逐渐出现的时候,他一直都不敢相信,直到证据确凿才相信。另外,除了张无忌之外,宋青书也曾对周所展开过热烈的追求。对男性的吸引力也从侧面证实了周芷若的美。而且周芷若的美是令人怜惜,令人产生保护欲望的美。
连周芷若和赵敏二女自身,也对谁漂亮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认识。有趣的是,赵敏似乎认为周芷若比她漂亮,周芷若也好像认为对方更加漂亮。
周芷若曾亲口对张无忌说自己比起赵姑娘来说是“个丑样的”。这可以理解为吃醋,也可以理解为芷若在赵敏面前对自己的美貌方面并没有什么信心。而另一面,赵敏非常嫉妒周芷若,不只嫉妒张无忌对她的好,还嫉妒她的美貌。曾打算用刀划花周芷若的脸,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赵敏对周芷若的忌惮。
在我看来,二人各有各的美。而我们的男主角张无忌,前期被周芷若所征服,后期又与赵敏产生感情。有一个阶段,更是徘徊在二人之间,不知做何选择。可见,二人的形象,在张无忌心中,也是各有特色、难分轩轾的。
直到最后,张无忌才看清自己心里喜欢的是赵敏。而这也不是因为外貌,更多还是因为性格,以及相互交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