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故事兔子巴比蒂和魔杖教案及反思篇一
在贯彻执行《指南》精神时,我们开始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问题。因此设计了一个适合大班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的语言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主动、积极”的氛围,和一个“敢说、想说”的环境。小兔子借尾巴是一则童话故事,故事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兔子向黄牛、猴子、袋鼠借尾巴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各自的用途,从而让小朋友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因此要有自信。通过故事我让幼儿大胆表演对话,让每个幼儿都有说的机会,培养说的能力。
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
2.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产生表演的愿望,学习表演故事情节。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1.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2.用不同的语气学习动物的对话。
1、课件.儿歌《小兔借尾巴》的磁带。
2、兔子、大黄牛、猴子、袋鼠、麻雀、的头饰。
3、有关几种动物的图片(孔雀、鱼、松鼠)
三、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好吗?这个谜语是:(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幼:(兔子)
幼儿:喜欢。
师:出示课件:好,今天我们学习故事《小白兔借尾巴》,老师把故事完整的讲一遍后,提问。
师:小兔为什么要去结尾巴,在借的过程中会遇到谁?
幼:明天要去参加百兽大会,遇到了黄牛、猴子、袋鼠、麻雀、。
师:小兔在为自己又短小又难看的尾巴犯愁呢?它难过的心都快碎了,大家快帮它想想办法吧!
幼1答:在纸上画一条尾巴,剪下来贴上去吧。
幼2答:用棉花、布做一条尾巴,然后用双面胶贴上去好了。
幼3答:去买一条漂亮的尾巴装在小兔的尾巴上去就好了。
幼4答:老师我想把尾巴长在鼻子上行吗?
师:以上几个小朋友回答得好,他们的方法都可以。
师:如果你也有一条尾巴,你希望长一条什么样的尾巴?希望你的尾巴能帮你做什么事?
幼1答:我希望长一条猴子的尾巴,因为它可以让我荡秋千。
幼2答:我希望长一条牛的尾巴,因为夏天的时候,蚊子总是把我的脚咬得很痒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尾巴可以帮我赶蚊子。
幼3、袋鼠的尾巴当板凳坐;的尾巴当枕头;麻雀的尾巴在飞行的时候掌握方向。
师:出示几种动物的头饰及图片让幼儿说一说(鱼、松鼠、孔雀)。
幼:鱼的尾巴是当作游泳器的在水里左右摆动,能更好的促进游泳的速度;松鼠的尾巴可以从高处往下跳,控制平衡,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用尾巴当枕头和被子;孔雀的尾巴迷惑恐吓敌人向异性展示自己的美丽也可以当作装饰品。
延伸活动:让幼儿们带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老师在旁边提示故事背景,评价幼儿表演,鼓励幼儿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小白兔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借助形象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白兔向大黄牛、猴子、袋鼠、麻雀、借尾巴的故事,使小朋友们知道了小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和小白兔的短尾巴的特殊用处。教学中,充分利用采用课件、图片结合、听说结合的形式,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地让孩子去思考、交流、表达,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在活动中交流各自的看法,闪现思维火花,表现出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我自己在上的过程中第一导入环节是吸引幼儿猜谜形式来引出小兔子借尾巴的故事;第二环节是请幼儿观看课件提问题小朋友回答得都不错,我创设的是看一段回答一段,这可能让幼儿太简单了,不用动脑就马上想出答案,这里应该先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下牛、猴子。那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然后再听两三段故事再提问题这样可能让幼儿自己思考的地方多点;第三环节让幼儿讲讲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也有特殊作用,在这环节中我讲的太多了,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好像给人的感觉都是我在灌输她们,让她们想象力的空间过于的少了。最后各个环节情境表情,小朋友兴趣都很高,就是个别表演的时候,有的幼儿都说不出来,应该采取分组表演,这块当小兔子,那块当猴子,这样的形式让幼儿更大胆,更有自信的去表演吧。
大班故事兔子巴比蒂和魔杖教案及反思篇二
幼儿在玩区角游戏《小舞台》的时候,我偶然听见一名幼儿唱起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首歌,而且舞台下也有不少孩子也跟着学唱,这样轻快的旋律,使得现场的气氛特别的活跃。于是我就想,如果把这首歌的歌词进行了改编,变成一首适合孩子演唱的歌曲,这样孩子一定会更加的感兴趣。我以孩子特别熟悉的兔子和狼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熟悉了歌词的内容,使得孩子能够快速地记住歌词,并且根据歌曲的旋律而把歌词编入歌曲中,同时在歌曲的学习中,我们也让孩子建立了一种和谐生态的观念,用发展和宽容的眼光看待事物。要学会原谅别人,接纳别人,给犯错误的小朋友一个机会,这样子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好朋友。
1、在熟悉的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歌曲。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选择、填充歌词。
3、了解接纳别人和被别人接纳的快乐,学会接纳别人。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1、幼儿已经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2、狼和兔子的手偶各一个。
(一)故事导入活动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我听到楼下有一只狼和一只兔子在说话,狼说“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别看我长的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我不吃兔子不吃羊,我是一只很好的狼,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兔子说:“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要想一想,要看一看,做朋友的问题还真难办。”
师:刚才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狼和兔子都说了些什么?有哪个小朋友记得?
(二)根据故事情节和旋律编写歌词
师:刚才小朋友们听了一个故事,还记住了兔子和狼说的话,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歌。
师:这首歌是不是缺了什么呀?
小朋友说完一句,集体复述,最后再整体复述。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歌词,我们一起来唱唱看和这个曲子配不配。
师:接下来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下一句。
(三)根据歌曲做动作
师:啊呀,你们真聪明,学的真快。那老师就要增加难度了,首先是狼说的话,哪个小朋友会边唱边跳的?上来跳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接着是兔子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上来,一个扮演兔子,一个扮演了狼表演给大家看。
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我们男小朋友扮演狼,女小朋友扮演兔子,我们一起来边唱歌边表演。
(四)学会接纳别人
师:现在老师扮演狼,小朋友们扮演兔子,我们再一起来唱一唱。
师:小兔子们,你们能原谅我,和我做好朋友吗?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要不要原谅狼,给他一个机会呢?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啊,也要学会原谅别人,接纳别人,给犯错误的小朋友一个机会,这样子我们就会拥有更多更多的好朋友。
(一)在表演区投放狼和兔子的头饰供小朋友表演
师:老师在小舞台放了兔子和狼的`头饰,小朋友们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继续表演。
《兔子和狼》这首歌是由流行歌曲《对面的兔子看过来》进行改编而成的,在学习之前,我让幼儿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轻快的旋律让孩子特别的感兴趣,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以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先让孩子了解了歌曲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提问,刚刚你们都听到了兔子和狼都说了一些什么话?让孩子回忆故事内容的同时,我出示相应歌词的图谱。接下来播放《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的音乐旋律,对孩子提出提问,编一首属于自己的流行歌曲,而歌词就藏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听说要编歌曲,都特别的兴奋,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跟着音乐旋律演唱了这首歌曲,再歌曲的学习中,孩子们学习的也特别的快,情绪也被推进了高潮。
在分角色表演的时候,孩子们能够学习用狼和兔子不同的声音来进行演唱,并且能够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孩子体会到了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了,我们应该用发展、宽容的眼光看待事物。因此在歌曲中我们用兔子和狼的对唱交流,让幼儿建立这样的观念。学会去了解接纳别人和被别人接纳的快乐,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
1、以上写的是主要内容,教师的语言表达没写,备课应备详案,因为幼儿虽小但思维跳跃灵活,教师在上课前要先想想在上课时会发生的多种请况,幼儿会提出哪些问题。
2、在课程进行时,幼儿不会按照老师已想好的模式走,特别谈到兔宝宝有危险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争着说办法及自己遇到坏人时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教师也要控制好情绪,引导幼儿把注意力转回到课题上。
3、通过《小兔和狼》这一课后,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日常生活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遇到坏人时要动动聪明的小脑瓜。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真正办到肯定会有小小的问题,所以教师在以后都应适时的提醒,帮助幼儿加深印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课内容,我会把一些细节问题做的更完善,比如: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表达及肢体语言要更丰富形象;游戏时用的场景面积增大,安排能力较强的幼儿随时准备处理小小意外情况;在师生问答时,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要作更进一步总结。
大班故事兔子巴比蒂和魔杖教案及反思篇三
幼儿在玩区角游戏《小舞台》的时候,我偶然听见一名幼儿唱起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首歌,而且舞台下也有不少孩子也跟着学唱,这样轻快的旋律,使得现场的气氛特别的`活跃。于是我就想,如果把这首歌的歌词进行了改编,变成一首适合孩子演唱的歌曲,这样孩子一定会更加的感兴趣。我以孩子特别熟悉的兔子和狼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熟悉了歌词的内容,使得孩子能够快速地记住歌词,并且根据歌曲的旋律而把歌词编入歌曲中,同时在歌曲的学习中,我们也让孩子建立了一种和谐生态的观念,用发展和宽容的眼光看待事物。要学会原谅别人,接纳别人,给犯错误的小朋友一个机会,这样子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好朋友。
1、在熟悉的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歌曲。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选择、填充歌词。
3、了解接纳别人和被别人接纳的快乐,学会接纳别人。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1、幼儿已经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2、狼和兔子的手偶各一个。
(一)故事导入活动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我听到楼下有一只狼和一只兔子在说话,狼说“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别看我长的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我不吃兔子不吃羊,我是一只很好的狼,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兔子说:“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要想一想,要看一看,做朋友的问题还真难办。”
师:刚才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狼和兔子都说了些什么?有哪个小朋友记得?
(二)根据故事情节和旋律编写歌词
师:刚才小朋友们听了一个故事,还记住了兔子和狼说的话,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歌。
师:这首歌是不是缺了什么呀?
小朋友说完一句,集体复述,最后再整体复述。
师:小朋友们找到了歌词,我们一起来唱唱看和这个曲子配不配。
师:接下来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下一句。
(三)根据歌曲做动作
师:啊呀,你们真聪明,学的真快。那老师就要增加难度了,首先是狼说的话,哪个小朋友会边唱边跳的?上来跳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接着是兔子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上来,一个扮演兔子,一个扮演了狼表演给大家看。
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我们男小朋友扮演狼,女小朋友扮演兔子,我们一起来边唱歌边表演。
(四)学会接纳别人
师:现在老师扮演狼,小朋友们扮演兔子,我们再一起来唱一唱。
师:小兔子们,你们能原谅我,和我做好朋友吗?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要不要原谅狼,给他一个机会呢?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啊,也要学会原谅别人,接纳别人,给犯错误的小朋友一个机会,这样子我们就会拥有更多更多的好朋友。
(一)在表演区投放狼和兔子的头饰供小朋友表演
师:老师在小舞台放了兔子和狼的头饰,小朋友们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继续表演。
《兔子和狼》这首歌是由流行歌曲《对面的兔子看过来》进行改编而成的,在学习之前,我让幼儿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轻快的旋律让孩子特别的感兴趣,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以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先让孩子了解了歌曲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提问,刚刚你们都听到了兔子和狼都说了一些什么话?让孩子回忆故事内容的同时,我出示相应歌词的图谱。接下来播放《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的音乐旋律,对孩子提出提问,编一首属于自己的流行歌曲,而歌词就藏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听说要编歌曲,都特别的兴奋,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跟着音乐旋律演唱了这首歌曲,再歌曲的学习中,孩子们学习的也特别的快,情绪也被推进了高潮。
在分角色表演的时候,孩子们能够学习用狼和兔子不同的声音来进行演唱,并且能够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孩子体会到了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了,我们应该用发展、宽容的眼光看待事物。因此在歌曲中我们用兔子和狼的对唱交流,让幼儿建立这样的观念。学会去了解接纳别人和被别人接纳的快乐,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
1、以上写的是主要内容,教师的语言表达没写,备课应备详案,因为幼儿虽小但思维跳跃灵活,教师在上课前要先想想在上课时会发生的多种请况,幼儿会提出哪些问题。
2、在课程进行时,幼儿不会按照老师已想好的模式走,特别谈到兔宝宝有危险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争着说办法及自己遇到坏人时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教师也要控制好情绪,引导幼儿把注意力转回到课题上。
3、通过《小兔和狼》这一课后,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日常生活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遇到坏人时要动动聪明的小脑瓜。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真正办到肯定会有小小的问题,所以教师在以后都应适时的提醒,帮助幼儿加深印象。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课内容,我会把一些细节问题做的更完善,比如: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表达及肢体语言要更丰富形象;游戏时用的场景面积增大,安排能力较强的幼儿随时准备处理小小意外情况;在师生问答时,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要作更进一步总结。
大班故事兔子巴比蒂和魔杖教案及反思篇四
1.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2.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重点:能理解故事画面的连续性、大胆想像,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难点:能根据图标提示较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尝试讲出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经验准备:有看图讲述的经验,知道是食肉动物。
1.自制看图讲述《和兔子》 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阅读材料,多媒体设备。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故事
师:今天辛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我想请小朋友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谜语:此物老家在非洲,力大气壮赛过牛,血盆大口吼一声,吓得百兽都发抖(打一动物)
二、基本部分――讲述故事
(一)讲述图1,引导幼儿分析图1情节,引导幼儿讲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初步积累讲清楚故事情节的经验。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情节与角色间的心理活动。
师:(出示图1)
(1)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2)你看到谁?它正在哪,做什么?
(3)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结合图标,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方法。
(1)出示ppt,结合图标介绍讲述方法
师:我们已经看明白发生在和兔子之间的故事,我们试试把它们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只要我们按照这张图把和兔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就能变成一段好听的故事。
(二)讲述图片2,引导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获得完整讲述的能力。
1.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并讨论,帮助幼儿看懂故事情节。
师:(出示图2)就在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谁出现了?兔子怎么样?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图1的讲述经验。
(1)将图标中的发现兔子换成鹿,并提示讲述方法。
师:正在打算美餐一顿的时候,发现了谁?兔子怎么样?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幼儿自主尝试讲述。
(三)讲述图片3、4、5、6,引导幼儿在巩固完整讲述一个情节的基础上连续讲述三到四个情节。
1.教师出示图标,提出讲述任务,提示讲述方法。
2.幼儿尝试按照图标独立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间、幼儿间相互讲述。
4.教师鼓励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示范完整讲述故事,提高幼儿讲述水平。
2.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
活动的开始环节,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此次故事里的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幼儿通过看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简单的情节。在开展叙事性讲述活动时,幼儿首先要理解讲述的主题与内容,为语言表达做好经验准备。
通常幼儿观察图片都比较零散,在一幅画的讲述时,我通过连贯提问的方式,根据图标和事件发生的顺序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引导幼儿对语言进行构思,连贯的串联起来。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能够借助凭借物,在看图讲述的活动中用完整的语言将事件发展的顺序讲述出来,获得初步的讲述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我也会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将看图讲述的方法内化,用在今后更多的语言活动中。
大班故事兔子巴比蒂和魔杖教案及反思篇五
1、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度。
2、学用小纸刀、注意安全。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纸杯、粉色彩纸、红色和黄色卡纸、剪纸、彩笔、双面胶。
1、将纸杯倒扣在桌子上,在纸杯外面包上一层纸。
2、用黄色卡纸剪出兔子的大耳朵,用红色的卡纸剪出比黄色小一圈的耳朵并粘在一起。
3、用卡纸逐一剪出胡须及眼睛,并粘到相应的位置,再用彩笔画出眼珠,鼻子和嘴。
4、将兔耳朵粘在最上面,小兔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