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教学随笔篇一
《蛙》有这样一段描写:
1953年,村民们对新法接生还很抗拒,原因是那些“老娘婆”背后造谣。她们说新法接生出来的孩子会得风症。“老娘婆”为什么造谣?因为一旦新法接生推广开,就断了她们的财路。她们接生一个孩子,可以在产妇家饱餐一顿并能得到两条毛巾、十个鸡蛋的酬劳。提起这些“老娘婆”,姑姑就恨得咬牙切齿。姑姑说不知道有多少婴儿、产妇死在这些老妖婆的手里。姑姑的描绘给我们留下恐怖的印象。那些“老娘婆”似乎都留着长长的指甲,眼睛里闪烁着鬼火般的绿光,嘴巴里喷着臭气。姑姑说她们用擀面杖挤压产妇的肚子。她们还用破布堵住产妇的嘴巴,仿佛孩子会从嘴巴里钻出来一样。姑姑说她们一点解剖学知识都没有,根本不了解妇女的生理结构。姑姑说碰上难产她们就会把手伸进产道死拉硬拽,她们甚至把胎儿和xx一起从产道里拖出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果让我选择一批最可恨的人拉出去枪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老娘婆”。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姑姑的偏激。那种野蛮的、愚昧的“老娘婆”肯定是存在的,但有经验的、靠自身经验体悟到了女性身体秘密的“老娘婆”也是肯定存在的。其实我奶奶就是一个“老娘婆”。我奶奶是一个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娘婆”,她认为瓜熟自落,她认为一个好的“老娘婆”就是多给产妇鼓励,等孩子生下来,用剪刀剪断脐带,敷上生石灰,包扎起来即可。但我奶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老娘婆”,人们都说她懒。人们似乎更喜欢那种手忙脚乱、里外乱窜、大喊大叫、与产妇一样汗流浃背的“老娘婆”。
这使我想起教育学上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曾说:..我母亲是一个助产士,我也努力追随她的足迹。我是一个精神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一步称为讽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第二步称定义,在谈话过程中凭借反复诘难和归纳过程,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产婆术,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得出自己的结论。也有学者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助产术是帮助对方回忆知识,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教师助产,体现在他讲学和辩论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话或提问揭示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矛盾,就像助产士帮助产妇助产一样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他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许多学者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或发现法的教育家。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此法,要注意准确设问,适时追问,渐次推进。
这里的教师应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看起来就轻松了,相文中老奶奶那样的“懒老婆娘”。
可怕的是像《蛙》文中的“里外乱窜、大喊大叫”与产妇一样汗流浃背的“老娘婆”,“用擀面杖挤压产妇的肚子。她们还用破布堵住产妇的嘴巴”。一点解剖学知识都没有,根本不了解妇女的生理结构。碰上难产她们就会把手伸进产道死拉硬拽,她们甚至把胎儿和xx一起从产道里拖出来。
这种教师“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乃至野蛮地扼杀孩子的天性,还自以为劳苦功高。
现代教育科学视野中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师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关注,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个性得以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我们追求的有效能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验和成长的过程,积极构建生命意义的,感受职业愉悦的,自身价值体现的课堂。教师出于专业发展的自主权的发展,让教师职业生涯更加精彩的课堂。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
教育教学随笔篇二
西方: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其内涵是指对人类生存的关怀;
中国:以价值伦理道德为核心,其内涵是指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法则与秩序。
两者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关怀的对象。
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此刻一个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上。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境界,它主要是经过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和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活得高尚,活得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要合乎社会提高价值的标准;这就要求受教育者构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代人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社会提高的现代人,注重培养人性的理智、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
在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即便他(她)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的任务是提高人、发展人、引导人。所以,让每一道火花都闪亮,让每一个孩子都提高,让每一位学生对人生都充满热情,这是教育者的职责。
“一匹狼,为了减少对手而咬死另一只狼,或者把肉夺到自我的嘴里,对狼来说,也许是它的欢乐;!人是天底下最具有灵性、具有思想、具有感情,能确定善恶和是非的高级动物;人讲成败,更应当讲善意。所以,人的欢乐,除了享受成功等等之外,还有更高的内涵::‘仁者爱人’。
教育教学随笔篇三
至今,我的抽屉里还放着一粒巧克力,这是班上徐海龙送给我的。
那天我看到徐海龙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皱着眉头,眼圈通红,我估计是发高烧。我走过去一摸他的额头确实很烫,问他家里有没有人,他说他的父亲出去干活了。我知道他家的情况,父母离婚,他由父亲抚养。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多么需要得到他人的关爱啊!我说“来,海龙,老师带你去医院。”他一开始不愿意,说:“老师,我好点了。”我的心酸了,多懂事的孩子,我又有些难过,他分明和我距离嘛。他不想麻烦我。后来在我的.一再劝说下,才到了医院,我陪他量体温、打针、配药,还替他付了医药费。回到学校后我为他端上开水,喂他吃药,暂时让他在办公室休息。
他留着泪对我说:王老师,你真像妈妈。小小的心多么容易满足啊!看来,他太需要爱了。没几天,他早早来到我办公室,笑着对我说:“王老师给你巧克力,一共两粒,一人一粒。”还没来得及细问,小家伙就一溜烟跑了。这分明是爱的回报。谁说过,给他爱,回报爱?是呀,孩子也懂得爱了。
我幸福,因为我收获了爱;我庆幸,我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爱的道路;我欣喜,我拥有一份崇高而美丽的职业。
一位名人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感谢命运让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她让我的日子过得充实而美丽。我愿意继续用我的爱心编织我生命的梦想,用我的爱美丽我的三尺讲台,用我的爱美丽我无悔的明天。
教育教学随笔篇四
离园时明明告诉我他的小汽车不见了。我在教室里找了一圈,但是没找到,估计是被哪个小朋友“收藏”了。
于是,我对所有小朋友数:“小朋友们,明明的小车不见了。这可是一辆会魔法的.小车。它跑到谁的书包里,谁就得赶快按住书包,否则它会自己跑出来的!”
话音刚落,鹏鹏就使劲按住了自己的书包。无疑,小汽车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说:“现在,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就把教室当渔网,请小朋友背起书包一个一个游过来。”我在教室做好渔网等待着。一会儿,鹏鹏来了,我亲切地对他说:“鹏鹏,这个小汽车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书包里来了。你看,明明都急的哭了,我们把它还给明明,好吧?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鹏鹏红着脸点了点头,从书包中拿出小汽车。
游戏结束了,我对小朋友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明的小汽车原来在教室里睡懒觉呢!”
教育教学随笔篇五
提起那些淘气的孩子,总是令老师头疼,我们班就有一个这样令人头疼的孩子,我们班的,这孩子很皮,还有点霸道,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告过他的状。有时听到小朋友说他打小朋友,有时听到说他抢椅子的,还有时听到说他抢玩具的。不知多少回为了这样的事我批评了他,但还是无济于事。他根本听不下你说任何一句批评的话。
记得有一次,他把小朋友的笔抢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批评了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小朋友抢走了你的笔你会怎么样呢?快把笔还给、小朋友!”话还没说完,他就把脸转到另一边,双手把耳朵给捂了起来。还有一次,上活动课时他在下面和同桌玩游戏卡。我看到了,就直接下去把他们的卡没收了。批评了他们。只见他又哭有闹,吵要拿回自己的'游戏卡。我并没有答应。因为游戏卡的问题已经在班里下过禁令,只要谁拿来玩全部没收。这次也不另外!看到我并没有还他卡的意思,他耍起了脾气,活动课也不上了,还一个劲的吵闹。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回了,对于我的批评,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所谓物极必反吧。说多了,他也麻木了。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我还发现他有较强的表现欲,可是由于不善于控制自己,常违反课堂纪律。
调皮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我发现,有些调皮幼儿,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所以:调皮的孩子更需要爱心。
教育教学随笔篇六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和孩子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方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记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孩子们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孩子们是快乐的。
我想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他们就很快乐。。
教育教学随笔篇七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教育教学随笔篇八
五月八日晚上,这位年轻的女教师的事迹深深的震撼了我们,她用最柔弱的身躯成就了最深切的感动。是的,我们为她痛惜,却更多的被她的坚强勇敢和无私所折服。也让同位教师的我们更加真可的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正如大家对她的评论一样,她所展示出来的美,是没有经过修饰的;她所展示出来的爱,是发乎于心的。正是因为自然,因为纯洁,因为厚重,因为高尚,这样的'美丽才更加弥足珍贵。
通过这一事迹,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在危难时刻见义勇为、勇当责任、无私奉献的勇者,更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样一位优秀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热忱。她给我们的感动不仅仅停留在她舍身救人的那个瞬间,更是来自于她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她在学生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难和痛苦留给自己,用柔弱的身躯支撑了孩子生的希望,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用行动实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广大的社会民众树立了行为榜样。虽然她失去了双腿,但她却拥有了一双最美的翅膀,一双能用爱飞翔的翅膀,最美的天使。
不仅如此,在教学与班务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作为年轻教师,更是难能可贵,而我要向她学习的,正是她的那份刻苦;在与家长沟通中,她也没有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而是真心地与家长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我要学的,正是她的那份负责;在对待学生不理想的表现时,她没有讽刺、挖苦,而是耐心地进行谆谆教导,而我要学的,正是她的那份宽容与气度。
我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对工作尽心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生死危急的时刻她无悔地选择牺牲自我,用年轻的躯体挽救了学生的生命,这种高尚的师德情操让世人感动并赞叹,我相信她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在危急面前敢担当,在重任面前讲奉献,在利益面前识大局,在成绩面前懂谦让,我们要象张丽莉老师那样,以品行高尚的师德修为影响学生,人人争做以德立教、行为世范的楷模。
她是人间最美的天使,爱和责任赋予了她一双会飞翔的翅膀,带给我们温暖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