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城联创活动心得篇一
生活中的第一次就像天上的繁星,有许许多多,但最明最亮的那一颗就是我第一次做高铁。
我坐过许多次火车,车厢内经常有烟味和别的味道,非常难闻。我觉得高铁的环境也会像普通火车那样,只不过速度快了一点。因为是第一次坐高铁,那天我早早就起来了,心里非常激动。走到站台,有一辆直达的高铁正好经过车站,飞一般的就过去了,气流吹得我们一直往后退,真的好快啊!我们要坐的高铁很快就来了,它没有火车长,但比汽车要长的多,外面涂着一层白色的油漆,整车是流线型,非常漂亮。
上了高铁,我发现车上的环境完全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车厢感觉整洁,没有烟味和臭味,相反,还带着一点儿清香,非常舒服!高铁开动了,先是像虫子一样慢慢地移动,然后越来越快。每个车厢的顶端都装有速度显示器,我看到我们的高铁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窗外的景物一眨眼就过去,根本来不及看清楚,因为高铁实在是太快了!我闲着没事,就去了车尾的观景车厢,这样就能把窗外的景色看的一清二楚了。我的老家在梁山,开车需要用一个多小时,如果有高铁的话,十五分钟就能到达,我多希望济宁到梁山也有高铁啊!
快到合肥站了,高铁要在那里停靠几分钟,广播上说,我们坐的列车方向要在这里倒过来,我非常好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列车为什么不这样一直走下去呢?到合肥站后,我下车去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过了一会,车又开动了,这次是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的,听舅舅说,我们还是沿着原来的路线走的,只不过是原先的车头变成了车尾,原来的车尾变成了车头。原来这样呀,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过了一大会儿,我们到达凯里站,就下了车。
第一次坐高铁,我很激动,也让我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更让我体验到了坐高铁的乐趣和国家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四城联创活动心得篇二
今天,我国的报业——从中央级大报到省、市等地方日报、晚报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版面和内容也不断增加和丰富.做家长的可根据经济条件有选择性地为孩子订阅三五份报纸,供孩子选读.这样,就能让孩子全面了解国内外各类信息和新闻事件,并能够在各种专版和副刊上读到各类知识性的文章和散文、小说、杂文.不要以为如今有了电脑,就不必再读报纸了,这显然是一种误区.
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读报,自然重在引与导.言教不如身教,故对家长来说,首先要以身作则.家长以身作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孩子看见家长看报,往往会模仿;如果家长读得津津有味,这对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反过来,做父母的不读报或整天打麻将、看电视、闲聊,却强迫孩子去读报,这是不会有效果的.
营造环境家里订了报纸,日积月累,只要不丢掉,报纸自然会越来越多.孩子在报堆里长大,自然对报纸有兴趣.如果能信手拈来,那就更好了,说不定哪一天孩子突然被报上的某一篇文章吸引了,由此就会爱上读报.当然,家长要随时挑选出适合孩子读的文章让孩子读,也可放在报纸的最上面,使孩子信手拈来就能够读到.营造读报的环境还包括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来读报,不要怕这会影响孩子学习.实践证明,每天读报,对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即所谓的触类旁通.
朗读、提问、鼓励平时,家长要多讲报纸上的事和故事,并给孩子朗读报纸中的有关文字(章),这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因报纸上的文章,大都是新近发生的人和事,且大多来自日常生活,通过朗读报纸,让孩子更接近生活、了解生活.另外,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写读后感,包括提出各类问题,并给予回答.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应该鼓励孩子就喜欢的文体进行写作.
读报不光扩大视野,有时还能为作文提供素材.经常看报纸的孩子写作文,引用的人物或事件不少来自报纸,这样,作文既紧跟潮流,又显得鲜活.
报纸是孩子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读报的好处是其他,如上网、玩电脑所无法替代的.事实证明引导孩子读报,于学习、于人生都是很有好处的.
四城联创活动心得篇三
暑假我足足在广州跟我姐姐住了半个月,姐姐是一个很好玩的人,她每天都会想着上哪儿去吃点好吃的,玩点好玩的。那一天,姐姐说带我去欢乐世界。
一听到欢乐世界,我的心都怦怦的跳得很快,因为是我最爱玩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甜美的欢笑声,让我们可以完全的放开一切烦脑,疯狂的玩,那会是多么的开心和快乐!
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欢乐世界,我的目光立马被一个铜人吸引过去,这个铜人奇怪了,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只是一个造得非常逼真的钢像,可我仔细的看了一会儿,铜像居然动了一下,哇偶,吓死我了,这太不可思议了,是不是在这烈日扬扬的太阳下待久了,眼睛花了呀,我擦了擦眼睛,又仔细地瞪着那铜像看了一会,他居然真的会动,我大叫:“姐姐,铜象动了”,姐姐说:“铜像是人打扮好了的,是用金色的颜料涂上去的”,噢,原来是这样啊,这下我明白了。
往里走一点,是我最爱玩的青蛙跳,也叫作奔极,超好玩,超刺激。我坐上去,突然一下子就飞了上去,飞到了最顶上,让我觉得自己已经飞到了云层中,还没回神过来,还想享受一会儿时,这时,又一下子掉了下来,掉到了下面,感觉我一来上天了,一来又下地,完全是两个极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心情,非常的爽,超兴奋!
玩过山车,听到这几个字,我感觉害怕,可是我姐姐偏要拉着我和她玩,姐姐一直在和我说好话,在鼓励我,可我总是非常的紧张,看着姐姐一张希望的样子,我就鼓足了勇气,勉为其难的陪她玩了,这过山车的速度超快,一下子就冲到了毛骨悚然的地方,那里完全就是让人感觉到了悬崖,要掉下去了,我害怕死了,我大叫,“啊……”,我闭上了眼睛,无法再看惊心动魄的场面,掉下去了,过山车一下子从100多米高的地方冲了下去,这时我感觉我的魂魄和人分开了,我说不出话来,我希望着快点停下,这种恐怖真的是无法形容。过山车继续在上在下,完全就像一匹不受人控制的野马到处乱冲,终于停下来了,我脚抖抖,手抖抖,头晕晕,现在想起来还汗毛全部竖起来,但我以后还要尝试,因为它值得我挑战。
这欢乐世界有太多的好玩的东西,我不能一一的和大家来分享了,你们有时间自己去体会,亲身体会那些刺激,兴奋,害怕的东西吧!
四城联创活动心得篇四
“小孩不笨”,这四个字听起来很新颖。
我是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看完这部电一影的。
故事情节很紧凑,催人泪下。
电一影讲述了三个孩子由好变坏,由坏变好的几个经典场景。反映了信息社会,许多家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父母忙工作,忙赚钱,缺少同孩子沟通一交一流。
即使是有限的几次一交一流,也不过是:父母说,孩子听,照着做。在大人们看来,这样就算是沟通、教育了。
看小孩杰利的演出,父母认为是无聊之举……
哥哥杰利博客写得好,父母也认为是没用的折腾……
学谦体育好,喜欢拳击,却遭到父亲的暴打……
……凡此种.种,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宽,差点就酿成了悲剧。好在剧中父母老师觉醒很快,才皆大欢喜,以令人振奋的喜剧结局。
由电一影的目光看现实,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在我的同学中,有很多人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的优点,但就是被家长老师忽略了。大人的观点很唯一,也很统一,就是一个答案:读书读得棒才是真的棒,其余的都是假的,不值一提。
另外,孩子由好变坏,也有父母自身的原因。
我坚信成才父亲的那句话:“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是的,童心生来就很纯洁,可塑一性一也很强。由于父母的忽略,会慢慢变迟钝,甚至麻木。这时的“家”已经不再是家,而只是睡觉的房子了。
最后我想说:不管工作有多忙,为人父母,请多一抽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吧。他们缺少那份一爱一,那份沉甸甸的一爱一!
四城联创活动心得篇五
看完《小孩不笨》之后,心里颇有感触。感触之余,我想起了现代的家庭教育问题。
父母认为只有高成绩的孩子才算好孩子,只有高成绩的孩子将来才能有出息。因此,他们不允许孩子发展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爱好。在影片中,杰利作为演讲的主角,却邀请不了父母来听讲座,因为他的父母认为这是很不正经的事;在父亲节时,学谦用平时省下来的零钱去买了一刮须刀给父亲,却遭来了母亲的挨骂,不好好学习整天只知道乱花钱,成才因为华文考不好,被父亲知道却招来了一身痛打……久而久之,小孩不再敢把自己那些与学习无关的想法告诉父母,代沟逐渐扩大以到那种无法沟通的地步。然而,父母还过份自信,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一切都是对的。
在《小孩不笨》的结局里,学谦的妈妈辞去了总编的职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为她意识到,她要时间去了解孩子,从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一台只会为成绩而学习考试的机器,童年时期的孩子是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父母应该按孩子的兴趣,由孩子自由发展,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让孩子拥有享受快乐人生的权利。
然而,这里所说的“自由”发展,是“相对自由”,并不是父母可以纵任孩子一切习惯发展,甚至是坏习惯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顺从孩子,那只是溺爱孩子,如果说狼爸虎妈教是一个极端,则这种溺爱式的教育则是另一个极端。李天一被判了__年则是溺爱教育的恶果。
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在管教的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父母应该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人,而不是压迫孩子发展的压迫者,努力让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