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蓝图,能够为教学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参考使用。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一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点: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己遵守。
教学过程:
一、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是怎样在马路上走的?怎样过马路的?
学生交流。
师:如果你不这样,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生交流。
生交流。
师:你认识多少交通标志呢?
二、学生认交通标志:
学生连一连(见p34)再进行交流。
师:交通标志有很多很多,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作业,在回家的路上看一看,还有哪些,或者你看书或上网查一查,看谁认识的标志多。
三、活动。
学做小交警。
三、讨论:
怎样过马路。
四、说说交通安全用语。
师示范:过马路,一站,二看,三通过。
宁等三分,不争一秒。
红灯停,绿灯行。
学生交流。
五、读读小资料。
六、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交通规则,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明白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安全,大家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们回家后,也要向爸爸妈妈宣传。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课后小结:
学生能知晓简单的交通规则,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比成年人要做得更好。课后,我让他们回家也向爸爸妈妈说说交通规则,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同来维护交通秩序,创建平安昆山。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二
教材分析:
《平安回家》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的第一课,从横向上看,它是上一课《我不耍赖皮》规则学习的延伸,从纵向上看它是一年级《上学路上》一课交通安全教育的螺旋上升。本课由“认识交通标志”、“回家的路上”、“我是小交警”、“怎样过马路”、“小资料”、“讨论会”、“大家一起玩”7个内容板块组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关注儿童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的生活情境,引导儿童了解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交通常识,从情感上接受交通法规,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养成习惯。
3.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看懂交警的手势,了解一些交通安全常识。通过自主性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认知)。
2、指导学生走路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行为)。
教学难点:
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活动一:联系前文,师生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不耍赖皮》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规则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只有时刻守规则才能有我们幸福安全、和谐美好的生活。那我们行走在马路上要时刻遵守什么规则呢?(交通规则)。
过渡:是呀,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就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回家这个话题。(板书课题:平安回家)。
活动二:点击生活,了解交通常识。
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街景图。
1.听从交通标志的指挥。
(1)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a师:红绿等是一种交通标志(板书:交通标志),它能指挥交通呢。那,同学们,红灯亮时就要——停;绿灯亮时可以——行;那黄灯亮时呢?要——减速。
b那,平时你和你身边的.人有没有闯过红灯呢?(指名)。
c看来闯红灯的现象还真不少,那红灯亮了能闯过吗?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交通事故视频)。
师:很多人就是这样心存侥幸,闯红灯了。然而就在这一念之间,就在这一瞬间,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破了。
d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有很多都是由于行人、车辆闯红灯造成。(课件出示)同学们算一算平均每天就有50多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啊。
e小结:是呀,违反交通规则,等待我们的将有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啊,我们怎能不听从指挥呢。
过渡:大家看这儿还有什么交通标志?
(2)听从斑马线的指挥。
a人行横道在哪儿?谁来指一指?指的对吗?
b人行横道还有一个名字,谁知道?(斑马线)为什么叫“斑马线”?
c人行横道有什么用啊?
生说——师补充:交通法第七十条告诉我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行人在通过路口和横过马路时要从人行横道上通过。(课件出示法规名称和图片)_——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人行横道上斑马条纹很醒目,它能早早地引起司机的注意,提醒到他们这儿是人行横道,应当减速慢行,礼让行人。那走人行横道要注意些什么呢?有请poli来告诉我们把。(出示课件)。
过渡:大家都会过马路了吧。这儿还有什么交通标志吗?
(3)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
b课前,同学们把放学回家路上看到的交通标志都画了下来并请教家长或通过查资料弄明白标志的意思了,是吗?在四人小组里分享你们的学习资料吧。
c交通标志知识抢答赛。
师:同学们,集中注意力,3、2、1,开始!
生抢答(课件出示标志)。
(4)小结: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很多交通标志了,是吧?认识这么多交通标志有什么用啊?是呀,在路上我们要听从交通标志的指挥,(板书:听从指挥)才能平安回家。
2..听从交警叔叔的指挥。
(1)大家看,如果这里交通繁忙堵塞了,还有谁会赶来指挥交通?(板书:交通警察)。
(2)交通警察的指挥你能看懂吗?交警阿姨的这些手势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图片)。
(3)看来,我们对交警的手势还比较陌生,我请交警叔叔来给我们讲讲,好不好?(课件播放视频)掌声有请交警叔叔吧,来了,一起跟交警叔叔打声招呼。大家要仔细看哟。
(4)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老师做手势你们说说手势的意思,行吗?(停止左转弯减速慢行)。
(5)小结:交警们坚守在马路上,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指挥着交通,为的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此时此刻,你想对交警说声?懂得感恩,不错!其实,我们听从交警叔叔的指挥,平平安安的才是对交通警察最好的回报。(板书:听从指挥)。
(2)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呢?
(3)学习资料:交警poli送给你们的卡片上有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呢。同桌的同学赶快一起去看看吧。
(4)小结:交通安全知识,也能引领我们平平安安回到家,我们要牢记哦!(板书:牢记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三:直面生活强意识端行为。
1.我跟交警去巡逻。
过渡:同学们,学了这么长时间,交警poli要带我们出去走一趟呢。高兴不高兴?
a课件poli:同学们,我想邀请你们跟我一起去巡逻,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一路上要认真看,发现有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我们就立即叫他们停住,并指正他们。
b课件播放学生道路行走视频,生观察指正。
c小结过渡。
2.走一走回家的路。
(1)整队。
(2)课件出示不同路段图片,学生说说注意点。
3.小结:祝贺小警官,也祝贺小朋友们平安到达目的地!
本课总结:
1.学完这一课,你能告诉我,我们怎样才能平安回家呢?(指名说)。
2.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课件出示儿歌:马路不是游戏场,遵守规则不乱闯!交警叔叔指挥忙,交通标志忙指挥,无私奉献保平安,听从指挥很重要,很重要!交通知识心中记,时刻提醒莫忘记,莫忘记!
3.希望同学们出门在外一定要这样做!最后祝愿我们每个小朋友及家人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三
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课件
一、引入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2)谁送小蚂蚁回家?
(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4、小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一起来读读这一课的自学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每个词语2遍。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呜、惊、睁、趴、塘”都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呜:整体认读音节,注意右边是“乌”。
惊:后鼻音,读准字音。
睁:翘舌音,后鼻音。
塘:比较 塘—糖
掉:三拼音,读准韵母ao。
坛:比较 坛—运
眨:正音,翘舌音,第三声。
(3)师:知道“萤火虫”和“睡莲”吗?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萤火虫: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到晚上,能发黄绿色光。
睡莲:花瓣很大,盛开后像一个小碗。
(4)师:字和词老师都检查过了,小朋友都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检查读课文了。
学生接龙读课文。(正音纠错)
三、复习巩固。
1、抢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
3、写字指导。
惊:左窄右宽。
睁:左窄右宽,写时注意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掉:左窄右宽,最后两笔的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塘: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眨:注意最后两笔分别是“横撇”和“捺”,不能一笔完成,写“捺”时要有“捺角”。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四
外公外婆回家了,家里只剩下我、妈妈和爸爸三人。我心里既不踏实也不开心。
外公回家了,好吃的饭菜也跟着回家了!妈妈爸爸会给我做什么呢?下面条、煮饺子、蒸包子?都是我好久不吃的东西,可是如果每天都吃,想想都难受。外公回家还把我所有爱吃的饭菜都给带走了!
外婆回家了,我干净的衣服也跟着回家了!妈妈是否知道要每天都帮我洗衣服呢?想想都不放心,还是得学着自己洗起来。
我从小就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他们就像我的影子,吃饭和我在一起,睡觉和我在一起,玩乐和我在一起,甚至大小便时外婆也和我在一起。每天早上外公都骑着电动车送我上学,我坐在车后面,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那滋味可比坐在妈妈的汽车上快乐多了!每天晚上睡觉时我特别怕热,外婆又特别怕冷,我的身上总是火热,外婆身上却总是冰冷,外婆拿我当她的热水袋,我便拿外婆的身体当冰袋。外婆说我们这样是各取所需。有时晚上醒来时发现外婆不在我身边我总是嚎啕大哭,每当这时外婆又出现在床边把我搂紧。我和外婆的感情只有我才能明白!
从外公外婆回家的那天起,我就每天期盼着他们早点回来,天天数着我的手指头和脚趾头。盼啊盼啊……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浓浓的思念让时间变得好慢好慢,我很想他们。
外公外婆,我真的盼望你们早点回来。
文档为doc格式。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把圆形剪去一角并粘贴、添画出不同动态的小鱼。
2.体验与同伴一起创作小鱼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蜡笔、剪刀人手一份、范例、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激发兴趣。
教师小结:原来小鱼的尾巴就是小鱼嘴巴上剪下来的一个角呀,教师演示将小鱼的尾巴拼在嘴巴上变成一个圆。
2.播放多媒体课件,示范讲解。
(1)学习对折剪圆形。
出示方形彩纸,你们会用剪刀将正方形变成圆形吗?你是怎么变的`?
个别学生演示,教师播放圆形剪纸示意图讲解要领:单边朝下,从左端画弧线到右端,画的时候尽量碰到上面的双边。
(2)播放小鱼剪纸示意图,学习把圆形剪去一角并粘贴、添画出不同动态的小鱼。
看看老师用圆形纸是怎么变出了小鱼的,讲解制作步骤。
教师重点示范剪去圆形一角的方法:将圆形三次对折进行等分,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确定剪角的大小,并启发学生粘贴出朝不同方向游动的小鱼。
3.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学做小鱼。
(1)交代要求,学生操作。
(2)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多剪几条鱼,贴的时候让小鱼往不同的方向游,提醒学生给小鱼添上眼睛,并尝试添画背景(水草、泡泡……)。
(3)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学生。
4.展示作品。
(1)学生相互欣赏作品,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鱼;
(2)学生和小鱼一起跳《欢乐舞》。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六
重点:能用动听、亲切的声音演唱《迷路的小花鸭》。
难点:能大胆、自信地参与音乐戏剧表演。
一课时。
多媒体设备、课件一套、鸭妈妈和小花鸭的头饰。
一、情境导入。
随音乐拍手进教室。
二、引导掌握。
1、看小花鸭图片,说一说。
2、唱一唱。
3、比一比。
三、参与表现。
1、音乐戏剧表演。
(1)学生讨论怎么表演。
(2)分组表演。
(3)学生评价。
2、集体感受。
师:小朋友们,当一回小演员的滋味如何呀?
师: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热心的帮助他、伸出援手、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总结全课。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七
2,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保护意识。
3,学会自己平安回家的方法。
教学重点: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意识。
1同学们,现在我们放学了,下课,同学们起立说:“老师再见”。
2放学了,你回家要带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带齐了吗?
3放学了,我们现在站排回家,你知到回家要注意什么吗?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平安回家》。
1演一演,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阿姨要冒领一位小朋友。
2观察小朋友的态度,看有没有小朋友能跟阿姨走的。同时提问:你为什么不跟阿姨走呢?
提醒注意。
3进一步让学生说一说原因。教师提示学生危险性。
4同学们,你放学回家有人接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回家的?调查本班学生情况。
5我们回家要遇到一些标志,你知道有那些标志?说一说你认识的标志。
6出示交通路标:指示灯,提问:看到红灯要----------。看到绿灯要---------。
7马路上有人行横道线的。要走人行横道线。
8路上有护栏的,有天桥的要走过护栏和天桥。
9同学们,你在回家的路上,还看到那些标志?
10你认识这些标志吗?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交通路标,生活常识标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在我们的出行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出行安全。
放学了,会自己回家。
路上,交通标志,安全回家。
通过演练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交通标志的重要作用。并在生活中学会平安回家的方法。通过观察交通路标,进一步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八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小组合作进行歌表演。
3、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一、组织教学。
1、说出你喜爱的动物?导出小羊儿。
2、给小羊儿找家,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导出新学内容全音符。
二、节奏训练,新授全音符。
(节奏训练四分、八分、十六分节奏单独巩固。(出示卡片,巩固)。
连起来组成一个四拍子的节奏。
4/4xxxxx|xx—x|x———||。
新授知识;全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表示四拍。
边拍手,边念歌词。
三、走进草原,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初听音乐,体验音乐情绪。
(多媒体)你瞧,有白、有黑、有花的小羊都出来和我们做朋友了呢?
你想变成一只小羊和他们一起玩耍吗?赶快带上你们的亲自做的小羊头势吧!
身体随着音乐扭动,手上打四拍字的节奏。
谁能说说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呢?
2、初听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小羊儿要回家》。
我们不是和他们玩的很快乐吗?它们怎么要走回家呢?回哪个家呢?
认真听歌曲,听完告诉我答案好吗?
3、学歌谱。
让我们先学会这首优美的歌曲,然后送小羊回家好吗?
(1)轻声用“‘la”跟唱。
(2)找找歌曲中有几处全音符。
(3)解决歌曲的难点。
(4)加上节奏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轻声唱。
(2)注意“延长音”,请学生说说用在歌曲后面的用处?
四、创编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这首歌曲的难点在于把歌曲唱流畅,歌曲中多次出现全音符,而本课歌曲是4/4拍,学生要唱好全音符,不是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我重新加入一个环节,导入时,让学生模仿羊儿叫“咩咩咩咩”到“咩咩——”最后到“咩———”通过游戏模仿羊叫,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掌握全音符。在处理歌曲时,我引导学生让他们做羊儿的小主人,夜晚来了,期盼羊儿早点回家,情绪柔和、轻声的演唱。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九
近年来,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车辆、人流快速增长,交通十分繁忙。从交通事故发生的统计来看,它已成为人类非自然死亡的“头号杀手”。所以我精心设计了《认识交通标志,平安回家》一课。这一课是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主线,帮助儿童主动参与、感受生活,引导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结合身边的事例,从而增加安全意识,自学遵守交通法规。在教学中,我给孩子们看了一张张有关交通的照片和小动画,一个个鲜活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例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带来的是对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悟。
在这节课当中我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情生活。听到过的、看到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哪一种做法能让孩子印象更深,让孩子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的选择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体验来感悟生活。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这一个环节时,我并不是枯燥地让学生看标志,认标志,这样小孩子根本记不住几个标志,而是通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记住这些标志的意义。我制作了一个马路小场景,让孩子们上台去操作电脑,把交通标志移到正确的地方,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一会就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调动了学生探究交通安全标志种类与作用的积极性,并能依据标志所在的地点理解标志所表达的含义,感知安全标志在生活中起到“警告”、“禁令”、“指令”和“指示”作用。在导行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逼真的“马路”情境:教室里的桌椅都摆入在两旁,中间用几条白纸贴出了斑马线。在学习如何安全过马路时,我带领学生来到斑马线边,通过师生合作玩游戏,明白了安全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先左后右安全行。”更是采用激励措施――安全过马路的人就能赢得一个交通标志,让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在默化中,在活动体验中,学生体验了如何遵守交通法规。
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高涨,参与面广,活动的实效性强。但如何优化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又成了我今后课堂继续探索的内容。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
1、了解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平安度过每一天。
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制作交通标志牌。
一、谈话引课。
2、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平安回家”来学习一些安全常识。
二、活动一:交通知识我知道。
2、和交通标志娃娃做朋友。把学生手中的标志娃娃介绍给同伴。
三、活动二:辨辨、议议(他们这样做,行吗?)。
(1)、放学后,小明穿上旱冰鞋在街道上穿来穿去,还和同学们打打闹闹。
(2)、李刚在加重发现邻居家着火了,他赶紧通知邻居并拨打电话119报警,还在街道口等候救火车。
(3)、王强课间操,不听同学劝告,在楼梯上追逐打闹,翻越栏杆。
四、活动三、我当安全宣传员。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平安回家,我们就必须要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下面请欣赏“班级安全宣传员”的宣传演出。
1、安全知识《拍手歌》。
2、安全童谣《小黄帽》、《安全三字经》、《自护宝典》。
3、小快板:《安全自护永不忘》。
五、活动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2、播放《祝你平安》歌曲,教师总结谈话。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一
教材22~23页“2~5的乘法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图片、口算卡。
课前一题就到这儿,如果还是不太明白,课后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1、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乘法口诀背一下。
2、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二()十四五六()三()二十四。
四七()()五一十(最后一句口诀可以怎样列式?)。
3、口算;(直接说得数)。
3ⅹ5=8ⅹ4=2ⅹ9=4ⅹ4=。
7ⅹ3=6ⅹ2=1ⅹ3=5ⅹ9=(相机提问乘法口诀)。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师板书课题)。
看图回答: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花,鸟,鱼,窗户,……(师板书)。
谈话:请你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并解答。
同桌之间一问一答,互相交流。
汇报:生答师板书。
1、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x4=16(只)。
提醒学生尽量把图意叙述完整,初步明确乘法的数量关系。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玫瑰花每枝5元,菊花每枝2元,康乃馨每枝3元。
问题:
(1)买4枝玫瑰花要多少元?
(2)买4枝菊花和2枝康乃馨一共要多少元?
(3)给你20元,请你配一束花?
自主练习。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二
《品德与生活》课程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它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应以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将空泛的说教变为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中的《平安回家》这一课采用了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作为中介,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世界,将做与学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本节课中安排了看录象、认识并设计标志、过马路等活动,并充分利用了校本资源――小黄帽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在教室里或操场上画了一个交通路口地形图,让学生在上面演习;画了斑马线、人行道、红绿灯,为真正行走在大街上打下基础。老师也参与游戏,扮演交警,从而体现了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课程目标要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
1同学们,现在我们放学了,下课,同学们起立说:“老师再见”。
2放学了,你回家要带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带齐了吗?
3放学了,我们现在站排回家,你知到回家要注意什么吗?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平安回家》。
1演一演,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阿姨要冒领一位小朋友。
2观察小朋友的态度,看有没有小朋友能跟阿姨走的。同时提问:你为什么不跟阿姨走呢?
提醒注意。
3进一步让学生说一说原因。教师提示学生危险性。
4同学们,你放学回家有人接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回家的?调查本班学生情况。
5我们回家要遇到一些标志,你知道有那些标志?说一说你认识的标志。
6出示交通路标:指示灯,提问:看到红灯要----------。看到绿灯要---------。
7马路上有人行横道线的。要走人行横道线。
8路上有护栏的,有天桥的要走过护栏和天桥。
9同学们,你在回家的路上,还看到那些标志?
10你认识这些标志吗?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交通路标,生活常识标志。
教学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一些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在我们的出行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出行安全。
教学板书:
放学了,会自己回家。
路上,交通标志,安全回家。
教学反思:
通过演练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交通标志的重要作用。并在生活中学会平安回家的方法。通过观察交通路标,进一步树立自立,自护的安全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四
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
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
应用意识。
回顾、巩固本单元学过的2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指名生回答。
1、出示课件(响起铃声)师: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有序的。
走出学校准备回家去,看它们多高兴啊!咱们今天就在动物学校的动物们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师:你能仔细有顺序的观察这幅“放学图”用简洁的语言把图中的数学信息描述出来吗?(指名两人说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2、好多数学信息啊,那你能帮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吗?
3、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1、
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两人互相问答3、问答后请两名同学全班展示交流)。
4、师: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我有个问题也想请。
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在这幅图中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每组有两只猴子,6组一共有12只猴子;桥上每队有6只狐狸,两队一共有12只狐狸)。
师: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决呢?
1、师:大家都学得好认真啊,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休息下吧(课。
件出示数线图)这个图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数字几的?
第二个数线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课本p41页练习题。
(1)请一名学生读题。
(2)要求7辆索道车可以坐多少人其实就是求“7个2是多少”2×7=14(人)7×2=14(人)2+2+2+2+2+2+2=14(人)。
3、生独立完成课本p41页第4题第一幅图后全班展示交流。
4、第三题拓展: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
的?
本节课重点复习了2到5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你在生活中细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如何解决,在家中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
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4×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猫。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五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的想法的过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等能力。
活动准备。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上信息口头编故事。
2、引导游戏活动,讲清游戏规则(根据画面提问题,你问我答)。
3、指导观察方法,指名学生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
4、小组合作。
要求:1)其中一个同学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2)另一个同学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5、全班交流反馈,互相评价。
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所提的`问题和怎么解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送瓜果)2x5=4x1=9x3=6x2=。
3x7=4x3=8x3=6x5=。
1、让学生把图意讲一讲。
2、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写出得数是20的算式,可以是加法算式,或乘法。比一比谁写得多。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六
1.理解文章内容,从海子回家与不回家以及牺牲的过程中,感悟海子爱岗敬业、爱国爱家、“为大家而舍小家”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海子回家与不回家的经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海子牺牲时海子爹与娘所说的那两句含义深刻的话。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一说起家,我们会想起许多古诗(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那是一片思乡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那是一片似箭的归心。)。
不仅中国人,外国人对家的感觉也同样如此:
罗伯特说: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向我们敞开大门。
歌德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是最幸福的地方。
那么你呢?你对家的感觉可以用那些词语来形容?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回家的故事。(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谢了一件什么事?
2、刚才这位同学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围绕回家提到了三个情节。我们一起来说说。课文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板书:少年常常回家;中年很少回家;牺牲。)。
3、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板书,你心中有什么样的疑问吗?(为什么他少年时期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常常回家,而到了中年之后很少回家了呢?)。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那么海子少年是怎样常常回家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1-17自然段。
2、勾画词句,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4、这一部分写了海子几次回家?第一次是——第二次是——第三次是——。
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离家很远。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无阻地乘车回家。
回家那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就会早早地站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平常好一点的饭菜。第二天,再根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
一天,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犹豫。孩子知道,爹的工资很微薄。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在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孩子每个星期来回的车费,对这个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
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6、预设:一天,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话时的语气是——,这段话中有没有哪个标点符号引起了你的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爹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体会他的无奈。
7、爹不让回,海子真的就不回来了吗?第二次回家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呢?(出示)。
又一个星期六,天已经很晚了,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爹和娘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海子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爹和娘一时无语。
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多放了点荤油,很幸福地看着海子稀里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
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
后来,娘思虑许久,终于对海子说:“海子,这样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
海子不语。
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
(这最为简单的饭里,却是一家人最好的,这热腾腾的饭里包含的是深深的爱啊!)。
“思虑许久”,妈妈在思虑什么呢?妈妈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8、家里太穷,妈也不让回,海子还是回来了。(出示:)。
那一次,海子回家时,天寒地冻。娘老远就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
娘愣住了,爹也愣住了。
海子看着,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默默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站在院里一动不动……。
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9、那一次,海子回家时,天寒地冻。娘老远就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
娘的泪水里包含的是什么呢?哪个父母不疼儿?对儿子的心疼和深深的愧疚,以及面对当时的困境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
10、相机指导朗读。
四、重点理解,感悟形象。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里会很热闹。哥哥、弟弟和妹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丰盛的大餐桌旁,亲情洋溢,其乐融融。
可海子却极少回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常领着女儿,拎着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回来,说是海子让带回来的。
有时候,娘就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孩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警察,工作忙哩。”爹和娘都知道,海子是个好警察,海子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2、海子真的不想回家了吗?从哪儿看出来?那他为什么不回家了?
3、是啊!答案就在爹娘的对话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a、“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b、“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警察,工作忙哩。”
工作忙,这可是周末,不是该休息了吗?你在忙什么?
5、面对这样一个不回家的海子,爹娘的话里包含的是什么呢?
6、(出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工作、舍小家为大家的好警察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请允许老师带着敬意来朗读最后的几段话。哪些话语触动了你的心灵呢?你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等一下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师读)。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冲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在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话没说完,就闭上了双眼。
娘哭,爹也哭,亲戚朋友也都哭。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
“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海子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娘却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6、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谈谈感受再读。
在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话没说完,就闭上了双眼。
在这句话中,还有没有哪些词语、哪些标点一下子跳进了你的眼中呢?(“我想回家,看我娘”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老家、慈母的殷殷呼唤,是英雄内心世界情感与理智的统一。这个细节,写出了为人民的利益而舍生忘死的英雄埋藏在心底的对慈母的深情的眷恋,这种美好的情操,也使海子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哪些地方不理解。)。
7、讨论:海子牺牲后,为什么海子娘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海子牺牲后,海子娘说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意思是说海子虽然死了,可他对家的热爱之情却永远铭记在家人心中。)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海子这样的优秀事迹?说给大家听听。
回家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七
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新授课(计算教学)。
1课时。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景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咱们再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朵花?2x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x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x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x4=16(只)。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x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回家路上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