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它对教师的工作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分享,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一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二
1.能在观察乌龟的基础上,用不同的线条画出乌龟壳的花纹。
2.能选择鲜艳的色彩进行绘画,并大胆运用色彩搭配。
3、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创意绘画的快乐。
1、锅盖人手一个(作乌龟壳)。
2、各种色彩的浆糊若干份。
3、音乐:小乌龟;课件ppt.
一、观察乌龟,激发兴趣。
二、播放课件,积累经验。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乌龟图片,重点强调乌龟壳上不同的图形花纹。
2、幼儿讨论,建立运用线条装饰绘画的经验。
三、教师引导,创意绘画。
1、出示锅盖和浆糊颜料,了解新的绘画材料。
2、结合儿歌,进行“玩色”游戏。
3、个别幼儿尝试新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4、集体创意绘画,选择鲜艳的色彩在锅盖上大胆勾画线条图案。
四、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三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孩子们喜欢小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小动物交朋友,本主题又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小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产生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1、被乌龟的出现所吸引,产生接纳、喜欢乌龟的情感。
2、参与关于乌龟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讨论,萌发观察兴趣。
1、实物乌龟若干只。
2、碎肉、菜叶等。
3、磁带。
一、猜猜谁来了。
1、师幼围坐在一起,教师神秘的说:“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是谁?
2、教师请出新朋友(小乌龟)。亲切的说;“小乌龟爬过来了。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征。(头、颈、躯干、四肢、背上有什么,让幼儿摸一摸小乌龟的贝壳有什么感觉)。
二、小小乌龟爬过来。
1、小乌龟今天看到这么多小朋友真高兴,你们看他在干嘛呀,(爬呀,爬呀,)看看它是怎么爬的呀。小朋友想不想学小乌龟爬呀,(想)。
2、乌龟还要爬到小朋友那里去,它是来向你们问好,看看他爬向谁?乌龟向哪个方向爬去,就请那一方向的幼儿对乌龟打招呼,例“你好,乌龟。”我想和你做朋友,好吗?”等等。
3、可以请幼儿用手去触摸乌龟的身体,说说有什么感觉。(很硬,很粗糙)。
三、逗乌龟。
1、教师手持铃鼓在乌龟上方摇晃,观察乌龟受声音刺激时的反应。
2、乌龟喜欢吃什么?请个别幼儿用碎肉来喂乌龟,观察乌龟的进食情况。
四、参观乌龟的家。
1、我们给乌龟造了一个新家,以后我们还要和乌龟做许多游戏。
2、请个别幼儿送乌龟到自然区的家,教师和其他幼儿随同参观乌龟的生活环境,离开时亲切道别。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制作乌龟。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四
在说说、看看的过程中,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1、ppt
2、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1、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仔细的来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师:原来是一只乌龟。
师:孩子们,你们看乌龟长的什么样子?
师:小乌龟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乌龟的龟壳上面有什么?
2、请几名小朋友到前面画一画龟壳上面的图案。
说说我的小乌龟师:画完的小朋友去给老师们讲一讲你的小乌龟遇到哪些好朋友?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五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六
在说说、想象、变变的过程中,感受乌龟的基本特征,并尝试表现乌龟的动态。
1、ppt;
2、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一、观看ppt,了解、感受有趣的乌龟。
1、观看认识同心圆,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
(2)小结:像这样,小圆在大圆里面,大圆抱着小圆,它们围着一个中点在跳圆圈舞,我们叫它同心圆。
2、幼儿学画同心圆,提醒画面布局。
请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变出同心圆,提醒幼儿同心圆在跳舞,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3、幼儿尽情想象,同心圆像什么。
师:想想同心圆像什么?它可以变成什么?
4、观看大屏幕,引出乌龟。
(1)边说儿歌边点击,出现乌龟。
(2)通过儿歌的形式,感受乌龟的动态变化。
二、想想、说说,感受乌龟随处游玩的快乐。
1、乌龟在哪里玩?
师:乌龟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
2、乌龟的心情怎样?
1、幼儿创作,在自己的同心圆上表现乌龟。
师:如果让你的同心圆来变乌龟,你会变出谁呢?你想带它们到哪里玩呢?
2、教师指导,注意引导幼儿表现乌龟的各种动态。
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四、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小乌龟。
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乌龟?乌龟们在哪里干什么?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七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教学计划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八
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小乌龟“而谓语是”笑了“,可以看出这是一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给我们的悬念,这童话讲了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所以学习时要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氛围。
2、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1、认识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认识9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
课件、动物头饰。
一课时。
一、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看图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乌龟为什么笑了?让我们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看看。
二、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小组同学合作识字。
3、默读课文,说一说小羊、小公鸡和小猴为什么不理小乌龟了?
4、小组内交流,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条一个人?(全班汇报)。
5、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1、同桌对话练习。
在全班分角色读。(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述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又如:小公鸡感谢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受激之情。)。
2、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大家。
四、拓展延伸。
能说会写。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九
在说说、看看的过程中,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胆画出乌龟。
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胆画出乌龟。
1、ppt礁准备;。
2、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的形式引入。
1、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仔细的来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师:原来是一只乌龟。
师:孩子们,你们看乌龟长的什么样子?
师:小乌龟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乌龟的龟壳上面有什么?
2、请几名小朋友到前面画一画龟壳上面的.图案。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
1.在游戏中比较高低并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
2.感受模仿小乌龟游戏带来的乐趣。
1.三种不同高度的长凳各两条(每种高度的长凳上贴上一种颜色的即时贴)。
2.贴有红猫和黄猫图片的小篮子各一个;贴有红房子和黄房子图片的玩具筐各一个。
3.红黄两色小鱼积木片若干。
4.活动前场地上长凳的摆放如下图:
一、爬小桥(比较两座桥)。
教师引导幼儿做做模仿小乌龟的动作。
教师出示红色小猫的篮子,引导幼儿为小红猫抓红色小鱼。要求:从小桥的下面爬过去,每人抓一条红色的小鱼,再回来喂给小红猫吃。
-----提问:两座小桥爬起来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哪一座小桥更难爬?
小结:红色的桥高一点,黄色的桥低一点。
教师出示黄色小猫的篮子,引导幼儿为小黄猫抓黄色小鱼。
-----提问:蓝色的桥和黄色的桥比,谁高谁低?
小结:蓝桥高,黄桥低。
二、连小桥(比较三座桥)。
----提问:刚才是红桥高,现在是蓝桥高。那么这三座桥放在一起,到底谁最高呢?
教师搬过一边的蓝色长凳,放在红、黄长凳中间。
-----提问:现在看出来了吗?谁是最高的?谁是最低的?
小结:比较高低的时候,把两座桥靠靠近,就知道谁高谁低了。红桥最高,蓝桥低一些,黄桥是最低的。
三、走小桥。
师:这么漂亮的小桥,走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我来走一走吧。
-----提问:我从这里走过去,是越走越高?还是越走越低?
教师示范从红桥走向黄桥,边走边念儿歌:小乌龟,走小桥,越走越高,越走越高。教师请一个幼儿再次示范,带领全体幼儿一起跟着念儿歌。
教师请幼儿一起帮忙将红色长凳与黄、蓝长凳连接。
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从第二座桥走过,同时一起念儿歌:小乌龟,走小桥,越走越低,越走越低。
小结:我们从最高的`小桥出发,越走越低啦。
教师出示红猫和黄猫的家,分别放在两座桥的一边。请幼儿帮小猫把小鱼送回家,请幼儿分别从两座桥上走过去,边走边念儿歌,并把手里的小鱼送到小猫的家里。
《乌龟过桥》这个活动,老师不仅让孩子在游戏当中感受模仿小乌龟的乐趣,还在游戏当中引导孩子比较高低,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幼儿获得了发展,那么,对于这节活动,老师们有什么想法,可以根据以下3个抛问去交流。
抛问:
1.本次活动指向的儿童比较的能力主要是什么?
2.请你分析本次活动中幼儿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3.请例举幼儿在户外活动大型运动器械时,可以积累哪些空间认知的经验?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一
练习幼儿双手,双膝着地爬的能力。
整个教案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小乌龟学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学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能跨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有很多幼儿走楼梯都还不怎么会,让他们跨过一定的高度,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我就在教案中通过让幼儿多次进出家门跨门槛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做跨的动作,巩固练习了本次教案的难点,也提高了他们的教案兴趣。
1、乌龟的胸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教师(妈妈)的教具应能激发幼儿尝试教案的欲望,幼儿一戴上胸饰,就能很快展开想象,投入到乌龟宝宝的角色当中。
2、各类娃娃家中得生活道具,以此来提高幼儿参加教案的积极性。
3、乌龟的家,并在门口系上橡皮筋做门槛,让宝宝来练习跨的动作。
4、磁带、录音机、围裙。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听音乐做律动。
师:“宝宝,今天的天气真好,和妈妈一起来做做操,出来锻炼一下身体好吗?我们出来的时候要先跨过家门槛,跨的时候要把脚抬高点,小心别摔跤了”。
(2)跟着妈妈爬一爬。
师:“我们都是可爱的乌龟宝宝,今天宝宝要跟妈妈学走路了,你们知道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吗?”
评析: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井然有序的教案氛围,既愉悦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也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1、乌龟宝宝爬啊爬。
师:“我的宝宝们真能干,爬的可真好,现在我们爬回家吧。”(再次巩固宝宝爬、跨的技能)。
2、乌龟宝宝学搬家。
师:“冬天马上要来到了,我们的家又暗又冷,怎么办呀?”
“等妈妈找到了一处新的好地方,我们要搬家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学搬家吧。”
让宝宝尝试背着物品往前爬,提示保持身体平衡,物品不掉落。
四肢着地,背上物品,慢慢往前爬。
游戏结束时,和宝宝共同讨论,找寻搬运物品成功或掉落的原因。
评析:此环节是教案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次教案的亮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采用直观法是因为托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看老师示范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教案,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教案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师:“宝宝们搬东西搬的全身都是泥,现在我们来洗洗澡吧。”(边听音乐边做洗澡动作)。
师:“宝宝洗的真干净,和妈妈一起到外边去晒晒太阳,休息下好吗?”(在愉悦的情绪中,自然结束本次教案。)。
整个教案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教案的重、难点。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教案,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直接获得印象。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双手,双膝着地爬和跨的技能,体现了教案的趣味性。
教案随笔:
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的处理让我觉得始终是一个遗憾。那就是在乌龟爬行比赛的时候,当我看到有一队小乌龟已经完成了比赛。我就以老师的身份终止了比赛。为刚刚获得胜利的小乌龟庆祝。而忽略了还没有比赛完的孩子。这些孩子同样需要一个机会在同伴面前证实自己。当然比赛不仅有输赢、有团队精神更加不能忽视的.是锲而不舍的过程。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只是按照我的教案在按部就班的上,忽略了能带给孩子们最多收获的一些生活态度。如果当时我对已经爬完的孩子们说“你们真棒,但是现在让我们给还没有爬完的小乌龟加油,让他们也快快达到终点。”会不会更好一些。
有一个著名击剑教练说过“不是只有金牌才能获得掌声,银牌和铜牌一样很了不起。”而通过这件事情我想说:“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了过程结果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我应该还孩子们一个过程,然后通过这个过程给孩子超过结果的收获,生活不止有输赢更有坚持和努力。
这么说可能会觉得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出现过两次的失误。是我千万提醒自己不能触碰的雷区。那就是我上课的节奏实在太快了。有点像在赶环节,没有做到眼观六路,忽视了去抓住孩子们在课上的奇异表现的同时也忽视了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导致我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在匍匐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早在试上的时候就发现我的导入可能有点拖沓,因此已经修改过了。把重点放在了队列训练上。但是我想如果不用乌龟的这个角色,而是用“小解放军”这个角色会不会更能贴近大班孩子的心理。让大班孩子在扮演解放军的过程中感受纪律,这样而来的队列训练可能会更突出一点。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二
1、在说说、看看的过程中,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以及感受活动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大胆画出乌龟。
1、ppt;
2、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
1、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仔细的来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跑,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师:原来是一只乌龟。
师:孩子们,你们看乌龟长的什么样子?
师:小乌龟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乌龟的龟壳上面有什么?
2、请几名小朋友到前面画一画龟壳上面的图案。
说说我的小乌龟师:画完的小朋友去给老师们讲一讲你的小乌龟遇到哪些好朋友?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三
1.通过图片,认识小乌龟的外形和特征,知道乌龟是爬行动物。
2.引导幼儿用剪,画的方式制作小乌龟。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以及感受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剪刀。
2.纸杯。
3.油画棒。
一、提问导入。
1.引入乌龟。
师:“小朋友,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呀?小兔子和小乌龟是跑得快呀”
师:“小乌龟呀和小兔子比赛,虽然呀,小兔子跑的快,但是由于小兔子偷懒,小大树下睡大觉,以至于呀,小乌龟敢上了小兔子,最终呀,小乌龟获得了胜利。”
2.认识乌龟。
师:“小朋友知道不知道乌龟张什么样子呢?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或者养过小乌龟的啊?”
请小朋友根据过往去动物园,看电视或者亲自养小乌龟的经验进行自由回答。
师出示小乌龟的若干张图片。
总结:乌龟有一个坚硬的乌龟壳,有一个小脑袋,还可以缩回乌龟壳里的,乌龟有四条腿,还有一个短小的尾巴。乌龟是一种爬行动物。
二、新授。
1.引导幼儿先将拿到的纸杯先剪小至一半。
2.示范先剪出一个圆圆的小头,在头的'另一端剪出一个小三角,形成乌龟的尾巴。
3.在头和尾巴的两侧,分别剪出两条小腿,在腿部剪出一排小三角形,形成乌龟的小爪子。
4.请幼儿用油画棒为乌龟填上眼睛,在背部(纸杯底)添上美丽的乌龟壳花纹。
三、总结评价。
1.分享成果:请每个小朋友将作品放于桌子中间,小朋友之间相互之间欣赏作品。
2.幼儿评价哪个小朋友做的乌龟最漂亮。大:考.吧,幼.师。
3.教师总结评价。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四
1.通过图片,认识小乌龟的外形和特征,知道乌龟是爬行动物。
2.引导幼儿用剪,画的'方式制作小乌龟。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以及感受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剪刀。
2.纸杯。
3.油画棒。
一、提问导入。
1.引入乌龟。
师:“小朋友,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呀?小兔子和小乌龟是跑得快呀”
师:“小乌龟呀和小兔子比赛,虽然呀,小兔子跑的快,但是由于小兔子偷懒,小大树下睡大觉,以至于呀,小乌龟敢上了小兔子,最终呀,小乌龟获得了胜利。”
2.认识乌龟。
师:“小朋友知道不知道乌龟张什么样子呢?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或者养过小乌龟的啊?”
请小朋友根据过往去动物园,看电视或者亲自养小乌龟的经验进行自由回答。
师出示小乌龟的若干张图片。
总结:乌龟有一个坚硬的乌龟壳,有一个小脑袋,还可以缩回乌龟壳里的,乌龟有四条腿,还有一个短小的尾巴。乌龟是一种爬行动物。
二、新授。
1.引导幼儿先将拿到的纸杯先剪小至一半。
2.示范先剪出一个圆圆的小头,在头的另一端剪出一个小三角,形成乌龟的尾巴。
3.在头和尾巴的两侧,分别剪出两条小腿,在腿部剪出一排小三角形,形成乌龟的小爪子。
4.请幼儿用油画棒为乌龟填上眼睛,在背部(纸杯底)添上美丽的乌龟壳花纹。
三、总结评价。
1.分享成果:请每个小朋友将作品放于桌子中间,小朋友之间相互之间欣赏作品。
2.幼儿评价哪个小朋友做的乌龟最漂亮。
3.教师总结评价。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五
1、通过使用车轮滚画,观察色彩和花纹的变化,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2、提供大面积作画的机会,让幼儿感受玩色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作画的能力和乐趣。
4、帮助幼儿发展绘画技巧和艺术气质。
5、鼓励幼儿参与绘画活动,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需从家中带一辆玩具汽车来园,确保幼儿有玩汽车玩具的经验。
2、准备一张大画纸为每个小组。
3、在较大的容器里放置人浓度合适的颜料水,内放海绵,以防止颜料外溢。
4、准备一张范画供参考。
活动过程。
1、猜猜谁的.脚印。
—出示范画,并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脚印,以及这幅画是怎么形成的。
—提醒孩子们思考小汽车背后的故事,例如它曾经去过山上、海边、沙漠,留下很多足迹。
—引导幼儿将蘸有颜料的汽车在纸上滚动,同时讲解滚动的技巧。
2、用车轮滚画。
—将幼儿分组,让他们使用自己的玩具汽车蘸上颜料,在纸上滚动。鼓励孩子们观察每辆车的轮胎痕迹,感受大面积作画的魅力,以及图案交错、重叠的特殊效果。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画作和追求,帮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建议。
1、应该让幼儿在滚画的同时,感知轮胎痕迹的不同,并通过实践获得轮子滚动的经验。
2、制作完成后的画作可挂在墙上展示,让幼儿欣赏画面效果的唯美。此外,还可以让幼儿拿着未蘸颜料的汽车,沿着画面上复杂多变的线路穿行,满足孩子们在各种“道路”上“行驶”的想象。
活动反思。
小汽车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玩具之一,“车轮滚画”让幼儿利用车轮进行创意绘画,突破了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限制。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合作和团队意识。
从总体效果来看,整个活动的课堂气氛非常欢快,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发现小汽车可以行驶于曲线和直线。在操作环节中,幼儿和老师、同伴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通过持续的上课和反思,我也意识到本次活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作为美术活动,教师在讲解部分要简洁明了,留给幼儿充分的作画时间。同时需要注意用词的规范性,在活动中要强调小汽车在山路和马路上的轨迹留下来,而不是画出来。此外,我们需要提醒幼儿要懂得合作,尤其是在现实情境中的交通安全约束下,要求幼儿在拐弯时有所减速,避免车子驶离轨道。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六
1、通过图片,认识小乌龟的外形和特征,知道乌龟是爬行动物。
2、引导幼儿用剪,画的方式制作小乌龟。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以及感受活动的乐趣。
1、剪刀。
2、纸杯。
3、油画棒。
一、提问导入。
1、引入乌龟。
师:“小朋友,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呀?小兔子和小乌龟是跑得快呀”
师:“小乌龟呀和小兔子比赛,虽然呀,小兔子跑的快,但是由于小兔子偷懒,小树下睡觉,以至于呀,小乌龟敢上了小兔子,最终呀,小乌龟获得了胜利。”
2、认识乌龟。
师:“小朋友知道不知道乌龟张什么样子呢?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或者养过小乌龟的啊?”
请小朋友根据过往去动物园,看电视或者亲自养小乌龟的经验进行自由回答。
师出示小乌龟的若干张图片。
总结:乌龟有一个坚硬的乌龟壳,有一个小脑袋,还可以缩回乌龟壳里的.,乌龟有四条腿,还有一个短小的尾巴。乌龟是一种爬行动物。
二、新授。
1、引导幼儿先将拿到的纸杯先剪小至一半。
2、示范先剪出一个圆圆的小头,在头的另一端剪出一个小三角,形成乌龟的尾巴。
3、在头和尾巴的两侧,分别剪出两条小腿,在腿部剪出一排小三角形,形成乌龟的小爪子。
4、请幼儿用油画棒为乌龟填上眼睛,在背部(纸杯底)添上美丽的乌龟壳花纹。
三、总结评价。
1、分享成果:请每个小朋友将作品放于桌子中间,小朋友之间相互之间欣赏作品。
2、幼儿评价哪个小朋友做的乌龟最漂亮。
3、教师总结评价。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七
1、在说说、想象、变变的过程中,感受乌龟的基本特征,并尝试表现乌龟的动态。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ppt;。
2、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1、观看认识同心圆,了解乌龟的基本特征。
(2)小结:像这样,小圆在大圆里面,大圆抱着小圆,它们围着一个中点在跳圆圈舞,我们叫它同心圆。
2、幼儿学画同心圆,提醒画面布局。
请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变出同心圆,提醒幼儿同心圆在跳舞,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3、幼儿尽情想象,同心圆像什么。
师:想想同心圆像什么?它可以变成什么?
4、观看大屏幕,引出乌龟。
(1)边说儿歌边点击,出现乌龟。
(2)通过儿歌的形式,感受乌龟的动态变化。
二、想想、说说,感受乌龟随处游玩的快乐。
1、乌龟在哪里玩?
师:乌龟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
2、乌龟的心情怎样?
1、幼儿创作,在自己的同心圆上表现乌龟。
师:如果让你的同心圆来变乌龟,你会变出谁呢?你想带它们到哪里玩呢?
2、教师指导,注意引导幼儿表现乌龟的各种动态。
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四、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小乌龟。
整个活动,这个课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解决了幼儿的布局问题,还拉近了幼儿与乌龟的距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能考虑乌龟的感受,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八
大家一听笑呵呵,有个姑娘告诉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婆婆和嬷嬷。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
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
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
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
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萝卜买馍馍。
广东话绕口令。
麦当娜约麦当雄去麦当劳道窦渎蟮崩褪陈笃だ痰惫。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
石室诗士施氏,
嗜狮,
誓食十狮,
氏时时m市视狮,
十时,
m十狮m市,
是时,
m施氏m市,
氏视是十狮,
恃失势,
使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
m石室,
石室狮,
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
氏始试食十狮尸,
食时,
始识是十狮尸,
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六合县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六合县有个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盖了六十六间楼,
买了六十六篓油,
堆在六十六间楼。
栽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养了六十六头牛,
扣在六十六株垂杨柳。
遇了一阵狂风起,
吹倒了六十六间楼,
翻了六十六篓油,
断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打死了六十六头牛,
急煞了六合县的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乌龟桥美术教案(精选19篇)篇十九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