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幼儿园教案,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一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
3、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7张厚薄不同的图书图片;7张高矮相同、粗细不同的树干图片。
一、开始部分。
老师这里有一些你们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出示厚薄不同的图片,7张)。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们看看那一本书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们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谁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谁是最薄的?
下一个应该是谁呢?
依此类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能够找到一个既快又准确的方法。
他们又要出来玩了,这次他们是老大现出来的(让幼儿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选出最厚的方法按从厚道薄的顺序排列)。
2、粗细的排序。
引导幼儿用前边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细的方法进行排序.
这时,他们想换换位置,把这些树桩从粗到细排,哪有怎样排?
请几个幼儿用相同的方法上来亲自操纵,进行排序。
他们玩得很开心,你们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们要排队才行。
4、结束部分:
排好队,和幼儿一齐开火车出去。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二
活动目标1.幼儿了解物品上下叠放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用序数表示叠放的顺序。
2.幼儿观察每条小花被上下叠放的空间位置,并用数字进行连线。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物品上下叠放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用序数表示叠放的顺序。
活动难点幼儿观察每条小花被上下叠放的空间位置,并用数字进行连线。
二、操作游戏,初步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1)过关大考验这是老师堆得一个积木高塔,大家要接受我的过关大考验才能玩游戏。
第一关:谁能上来边指边说出每一层积木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第二关:这一层的积木上面一块和下面一块积木分别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
第三关:请仔细观察这个积木高塔,记住每块积木的叠放顺序。
(2)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
幼儿两人一组要按照这个积木高塔的样子合作堆出一个相同的积木高塔,堆得时候要记住每块积木叠放的顺序,哪一组最先堆完,哪组就获得胜利。
三、幼儿两人一组操作,教师巡视。
四、幼儿展示操作结果。
五、观看多媒体,完成幼儿练习。
每条小花被分别排在第几?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黑洞洞”“绕”“顶”“'蹿出来”“勇敢”。
2学说角色对话,懂得同伴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2语言磁带。
3挂图《小羊和狼》。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出示挂图:小羊今天非常伤心,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请你听听故事《小羊和狼》。
2讲述故事至“小羊回到家里,想起狼说今晚上要来吃他,就坐在家门口哭了起来了”。
3讲述故事至“大象说完就走了”。
教师:小羊坐在门口哭,他的哭声引起了谁的注意?他们是怎样安慰小羊的?
——教师:小黄狗、白马和大象也看见了,他们又怎样问羊的呢?请你找一个好朋友说一说。
——教师:这些动物是怎样和小羊说的呢?
——教师:这些动物都是很关心自己的朋友。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帮助小羊的呢?
4讲述故事至“大象一声也不响,静静的听着声音”。
进行总结,并学说对话。
教师:动物们很聪明,能利用自己的特点来对付狼。最后。他们战胜狼了吗?请你们继续听。
5讲述故事至结尾。
教师:动物们最后有没有战胜狼呢?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好吗?你最喜欢谁的方法?引导幼儿重点词语“黑洞洞”“绕”“顶”“蹿出来”“勇敢”。
6播放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小动物们最后为什么能战胜狼呢?
活动延伸:在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和磁带,供幼儿欣赏,并学说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四
1、观察感知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2、进一步激发对身边事物、现象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3、在探索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验,能创造性地运用数字。
收集生活中各种有数字的物品:测量类(塑料尺、皮尺、温度计),食品盒,生活用品盒。
一、利用身边的特殊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多媒体(火警、急救、报警)。逐一出示119、120、110这三组特殊的数字。
二、启发幼儿寻找自身数字。
1、提问:你自己身上有数字吗?它们躲在哪儿呢?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1)了解鞋子上数字的含义。
(2)了解衣服上数字的含义。
(3)验证“数字越大,鞋子、衣服越大?的观点。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探讨交流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1)你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赶快告诉旁边的朋友。
(2)谁愿意大胆地到前面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四、结合已有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数字。
1、提问:“你觉得还可在什么地方贴上数字标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五
1、能独立按宽窄(或长短)对10个物体排序。
2、初步理解物体宽窄(或长短)关系的传递性和可逆性。
3、能保管好自己的操作材料,不弄混,不弄丢。
书架排序磁贴10个、油画棒排序卡磁贴10个,无序排列。
白磁板、磁贴:书架排序卡10张。
一、以"派派麦麦去图书馆做服务生"为情境,引出按宽窄给书架排序、按长短给油画棒排序的问题。
1、引出问题。
教师:"派派麦麦今天要去图书馆做服务生,他们要把新添置的书架放进书库,我们也去帮忙好吗?"出示书架排序卡10张:"这些书架,宽窄一样吗?有的怎么样?(宽)有的怎么样(窄)你会按照它们的宽窄不同有顺序地排排队吗?"。
2、演示规则。
出示白磁板:"现在书库里还空空的,一个书架也没有,(指前5张书架排序卡)谁愿意先来排排这几个书架呀?想想要怎么放才能比较出它们不一样的宽窄呢?"请一幼儿在白磁板上尝试排列书架。教师:"大家看看他这样放能不能比较出每个书架不同的宽窄呢?"提示幼儿可以将白磁板竖着放,书架从上往下排,一律对齐左边或对齐右边,才好比较出几个书架哪个宽哪个窄。
教师:"好。看看他从上到下排得对吗?他是按什么顺序来排的?"教师:"你想不想也试试?等一会儿,你自己做的时候可以想想,从上到下还可以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排书架。"。
3、介绍相关活动。
教师出示油画棒排序卡:"派派麦麦发现一些油画棒还没有收拾好,你能帮忙吧油画棒有顺序地排排队吗?这些油画棒要怎么放才能一眼看出它们的长短呢?如果竖着放,要对齐哪一边?如果横着放,要对齐哪一边?请你选择一种方法,吧油画棒有顺序地排一排。
4、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今天'排书架'和'排油画棒'这两个新活动,每份学具的材料比较多,请小朋友注意保管,磁贴不要拿到磁板外边去。活动时,皮筋取下套在手腕上,做完活动以后要把皮筋再套上。"。
5、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疏导顺序"的活动材料:"还记得这个活动叫什么名字吗,是怎么玩的?"如果幼儿淡忘了,就重申一下活动规则:"自选4张物群卡,按'大嘴鱼'要求的顺序排一排,再填放数字卡表示大小关系。"。
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规则,并做个别指导。
1、分组操作请幼儿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然后再换组。检查幼儿取下的皮筋是否套住手腕上了,提示幼儿保管好材料,磁贴不要和旁边小朋友的`混在一起。
2、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重点指导新活动组。观察幼儿是否理解规则,是应用什么策略来比较材料的宽窄活长短的,排序时操作是否有序。
3、提示常规教师提示幼儿:"做完的小朋友换组之前要请好朋友检查,然后套好皮筋才能离开。"分组操作结束前,请幼儿保留最后的排序结果。
三、集体交流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宽窄(或长短)关系的传递性和可逆性,进行活动小结并点评。
1、交流请幼儿停止操作,坐在原位。教师:"今天哪些小朋友去当过服务生帮忙拍书架、排油画棒了呀?谁愿意把你排的拿给大家看看?"清出几个幼儿展示结果。教师组织其他幼儿逐一检查纠错,并比较自己排的和他人排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教师指着一个幼儿的排序材料提问:"这个书架比哪些书架宽?比哪些书架窄?(或这支油画棒比哪些油画棒长?比哪些油画棒短?)为什么?"。
2、评价教师:"你觉得谁排得很有顺序?谁用了和别人不一样方法?"表扬能动脑筋,用和别人不同的排序尝试排序的幼儿。
请幼儿收拾材料:"检查一下桌上和地面。再看看谁的材料收拾得好呀?"3、整理请值日生留下还原学具材料。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六
1、观察并发现饮料排列的规律,能按规律填补空缺。
2、能仔细进行观察,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若干,幼儿用书第22~23页活动过程:
一、不同的饮料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三种饮料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形状、颜色不一样。
二、贴贴乐。
1、教师将第一种饮料卡片贴在长条纸上,按颜色不同贴成一个红色的、两个绿色的、三个蓝色的规律(饮料卡片不少于两组规律)。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是怎么排的。
2、请个别幼儿按规律再贴一组饮料卡片,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3、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三张卡片(必须保证有一组规律是完整的),再观察少的卡片应该是什么颜色,并将其贴上。
4、教师用另外两种饮料卡片贴成三三规律,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5、教师抽取走四张饮料卡片,幼儿观察并填补卡片。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饮料卡片的排列规律。
2、请幼儿思考空缺的地方应该是什么饮料,从贴纸上取下该饮料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幼儿用书,相互检查贴的对不对。
4、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自己排列出一定的规律,引导幼儿相互观察、发现同伴的规律,提高整体感知规律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七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1、课件-比较。
2、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一、游戏:搭火车。
(1)教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教师: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
(3)教师: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
2、讨论小结。
教师:你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3、老师示范。
搭上去。再找哪个?
(2)火车搭好了!呜呜呜,开啰!
教师:你们都会这样从大到小搭火车吗?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开心吗?
二、游戏:长高了。
(1)教师:积木宝宝也很开心。
现在,它们想和我们玩‘长高了’的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玩吧!(请先按大小顺序排好的幼儿将老师那边的积木也排好。)。
2、讨论小结。
教师:我们拿出小手指好了,看一看,这里的积木宝宝是怎样长高的!
(师生边指边一起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3、幼儿再次游戏。
教师:你的积木宝宝也会这样长高吗?
好,我们再来玩一玩!
4、将积木宝宝送回家。
教师:积木宝宝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休息吧!
三、幼儿自由探索游戏师(拿出一盆包装盒玩具)。
2、玩具要回家了,我们也送它们回家吧!
四、结束游戏。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八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将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1.两个高矮不一的小朋友的图片。
2.高矮不同的树、房子、杯子、小人的'操作材料。
一、激趣,感知高矮。
二、猜想,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1.让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
出示图片的上半部分(露出两位小朋友的头部),请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再露出图片的下半部分,让幼儿验证自已的猜测。
2.感知、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1)请幼儿两人比高矮,能说出谁高谁矮。
(2)三人比高矮。
(3)游戏:比高矮。
三、操作,巩固比较方法。
1.小组合作,感知高矮的不同,进行正确排序。
2.集体评价。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比高矮的本领,下面我们就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比你高,有什么东西比你矮。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九
1.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花片按一定规律排序,初步掌握两种物品的不同排序规律和方法。
2.感受多种有趣的排序现象,体验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人手一面镜子、一张已经折叠好的餐巾纸、水彩笔,两面镜子不同组合方式的标志贴在展示板上。
2.花片、皇冠若干。
(一)学习排序1.第一次排序:
(2)请你再次设计花边,最好和别人不一样。幼儿操作后出示一个个排列方法,并小结:原来两种花片就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排法。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真棒!请你让小花片回到小篮中休息一下。
2.第二次排序:
(1)指导语:有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邀请我们一起参加生日会,我们来做个生日皇冠,去参加生日会吧!请你先在这上面有规律地排上花,要和刚才排得不一样,再把它围起来,变成个皇冠,请你试试吧!
(2)幼儿操作后:你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谁来帮助他。
(3)纠正幼儿封闭形曲线的排序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圆,我们排的时候要是按这个特征排的话,就要注意这一组的完整性,这样会更美。
(4)请幼儿把生日皇冠上有规律的排列进行一下调整,注意一组的完整性。
(5)幼儿操作,并把生日皇冠戴上头上。
(二)镜子里的排序,体验排列方式的不同1.制作生日礼物:花手帕。做花手帕也有一个要求:上面的图案也要有规律地排列。
2.指导语:这儿有张餐巾纸,请你用笔在这上面添画一下,我们来请这两面镜子帮忙变戏法,把礼物变出来。幼儿画完后,看看我们的画在小镜子手拉手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用两面镜子,探索,观察镜中的变化。
3.交流发现:镜子里的图案排列得有没有规律?象什么?这么多图案是怎么排列的呢?
4.我们从镜子里把礼物请出来,好吗?打开餐巾纸。
5.指导语: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用到这些有规律的排列,瞧!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秘密!
6.现在,我们戴上皇冠,捧好礼物,准备去参加生日会吧!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十
1、学习对5个物体进行比较,按照高矮进行排序。
2、愿意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列顺序,体验操作的快乐。
1、经验准备:有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比较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5个高矮不同的动物玩具、5支长短不同的铅笔、5个高矮不同的饮料瓶。
(2)、幼儿用书第12页。
1、活动重点:能对5个物体进行比较,按照高矮进行排序。
2、活动难点:学习找剩下中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对5个物体进行排序。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对5个物体进行排序,并能讲述出自己排序的依据。
1、分组操作,尝试给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教师:请你将这些玩具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给它们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对。
第一组:5个高矮不同的动物玩具。
第二组:5支长短不同的铅笔。
第三组:5个高矮不同的饮料瓶。
2.交流排序方法。
教师:“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幼儿自己交流。
总结:先将最高(最矮)的找出来放在最前面,再找剩下的最高(最矮)的排在第二,如此类推。
3、用找剩下中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对5个物体进行排序。
让幼儿用找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排序方法进行操作,比较方法不同所带来的不同体验。
教师:请你说说哪种方法更快?
小结:始终寻找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比较快。
注:本教案基本参考教师用书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十一
2、能区分物体的高矮,按高矮的标注分类。
3、能用这些都是高(矮)的来表述分类。
1、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红房子个蓝房子个一座。高矮不同的白色杯子、黄色杯子个两个。
2、高矮标志,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若干。
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1、出示大小相同的红色房子和蓝房子,引导幼儿比较,复习对高矮的认识。
4、按物体的高矮分类。
5、罐子分类:提供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6、引导幼儿操作《高矮娃娃分类》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7、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你是怎么分的?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师出时传好的项链,进行提问:
1、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去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2、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教师有目的的与公开课数学活动:我给他们排排队。
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六、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高矮排序(汇总13篇)篇十三
一、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二、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五、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