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作者对于某个主题或者事件深入思考后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上的灵感和启示。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一
董存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
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人民解放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进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阵亡,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国民党军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郅顺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董存瑞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坏了。国民党军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国民党军的火力死角。
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进攻的时间到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了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郅顺义看到后,纵身一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董存瑞看见了,厉声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牺牲时,他年仅十九岁。
董存瑞是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孩子,从儿童团长、民兵一直成长为主力部队的班长、战斗英雄,所走的正是千千万万农村根据地的革命青年共同的道路,也就是在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下追求解放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党通过给农民土地,引导他们*地主老财,*帝国主义,从而唤发起冲天的革命精神。董存瑞恰恰是其中光辉的代表。
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1948年6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连6班为“董存瑞班”,规定纵队所属机关和部队在点名和集会时,静默3分钟以示悼念。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请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登上*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并亲切接见了他。朱德也为其纪念碑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的母亲收到了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
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董存瑞》时,片中的董存瑞高喊出时代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不过,据当时掩护董存瑞炸碉堡并亲眼目睹他最后时刻的郅顺义回忆,不记得他喊过这句话。据电影《董存瑞》编剧赵寰说:“1948年正是解放战争处于大反攻阶段,党中央发出‘五一’号召,提出了‘*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为了新中国’那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二
我今天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故事讲的是一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在一次攻打隆化的战斗中担任爆破手。他和战友们一起眨了好几个碉堡,董存瑞准备最后一个炸桥型碉堡时没找到支撑点,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冲上来,董存瑞不再犹豫,他手高高举起炸药包,用身体作支撑,拔掉爆炸掉了,却牺牲了自己。战士们冲上去,龙华终于解放了!
董存瑞舍身为国的.英雄壮举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光辉永存的历史丰碑。人们现在还怀念董存瑞。
因为有许许多多想董存瑞这样的无名英雄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三
“董存瑞”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英雄事迹。他为了大部队能顺利通过大桥,他看见战士们一个个的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自己便奋不顾身,他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冲啊,”只见他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起导火线,“轰”的一声把敌人和桥一起炸飞上了天,他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当年他才19岁。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让我想起了好多中华儿女,他们都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国旗,还有我们同学们身上带的红领巾,都是用他们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是自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四
董存瑞是个中国民族的伟大革命英雄,你读过《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吗?你读完之后有着怎样的读后感呢?请看以下的董存瑞炸碉堡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个革命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解放了隆化。
他那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董存瑞那种精神让我震撼。
他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我读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让我感觉到董存瑞好像是烈火里的战士。
还有他喊得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我从这句话深深的体会到了他那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我们放学回来,爸爸妈妈已经把晚餐都做好了。
而战士们整天风餐露宿,有时还吃不饱。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呀!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血却换来了许许多多人民的生命,死得其所。
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与无私无畏的品质和性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没有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当今的小康生活。
忆起英雄,想起往昔,烈士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怎能不感慨满怀啊!昔日无数的烈士用爱凝聚成一首首颂歌,铸就了新时代新生活。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这幸福日子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儿童,绝不能忘记过去。
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来报效祖国。
今天我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个革命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解放了隆化。
他那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董存瑞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了。
他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我读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让我感觉到董存瑞好像是烈火里的战士。
还有他喊得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我从这句话深深的体会到了他那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我们放学回来,爸爸妈妈已经把晚餐都做好了。
而战士们整天风餐露宿,有时还吃不饱。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绝不能忘记过去。
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来报效祖国。
今天早晨爸爸给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董存瑞》。
董存瑞叔叔那种为了早点成立新中国而不顾牺牲自己生命舍己为公、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所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一手撑着炸药包另一手拉起导火索,他望着战友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然后用力一拉导火线。
最后他终于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董存瑞叔叔牺牲的时候才19岁,要是我们可能还在上学呢。
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国旗、红领巾,都是象董存瑞那样英雄们的鲜血染成的。
这些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抗战胜利,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自己的战友,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国殉身,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虽然现在不再是战争年代了,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气馁,而是勇敢地坚持下去。
我们会永远缅怀这些英雄的。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五
《董存瑞炸碉堡》讲了英雄董存瑞为了给部队争取时间,英勇地牺牲了。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的6连奉命攻下苔山,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炸掉了敌人的4个炮楼,5个碉堡,准备发起总攻。就在这时,一串子弹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抬不起头。原来,狡猾的敌人在一座桥上装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这时,董存瑞和他的战友纷纷向连长请求去炸掉碉堡。当前几名战友失败后,连长派董存瑞去炸掉碉堡。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一阵猛跑,冲进了火力的死角。
但桥下没有可以放炸药的地方,董存瑞顿时心急如焚。这时,他的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发起总攻的时间到了。他楞了一下,突然他冲到桥中央,左手高举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砰"的一声,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牺牲时,他年仅19岁。
这个故事表达了董存瑞怎样的意志?就是爱国意志!他为了祖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值得佩服的精神啊。再看看现在,有许多人为了赚钱,竟然向外国出售国家的机密文件,这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爱国的良民,为祖国做出贡献。
我爱这个故事,希望它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奋斗!
董存瑞读书笔记400字(二)。
当我读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后,令我非常感动。
故事讲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连接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射出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前进的道路。为了减少战友的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碉堡被炸得粉碎。
看了这一幕,我千感万触,董存瑞为了让部队不断前进,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像他这样的战士还有千千万万个,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牺牲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能有这么幸福的生活全是那些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报祖国。
我还记得有首歌是这样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不是共产党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恐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呢,更加不用说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了,所以我们要格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董存瑞的精神激励着我,伴我一路前进!
四年级董存瑞读书笔记(三)。
在一次战斗中,解放军摧毁了敌人的无数碉堡,敌人藏在了一座桥里了,向解放军疯狂的射击,牺牲了许多人,解放军要胜利就必须炸毁这座桥,董存瑞奋不顾身的冲上去炸桥,可是没有支架,炸药包没地方放,就在冲锋号吹响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举起了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桥炸毁了,董存瑞牺牲了,战斗取得了胜利。多么勇敢的战士呀。
如果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解放军叔叔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董存瑞读书笔记400字(四)。
今天我读了《董存瑞》的故事,感触很深。
以前人们的学习条件真的是太艰苦了,教室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学习工具,锅灰摸到墙上当黑板,两块石头上面支一块长条木板就是书桌,用黄砖当粉笔,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是那么刻苦的学习,董存瑞学习特别认真,经常考试考得好成绩。我们和他们相比,现在是教室有整齐的桌椅,电扇,空调,学习工具都很齐全,可是我们还不好好学习,不珍惜这学习的好机会,好条件。觉得真是惭愧呀。
我很敬佩董存瑞,他很勇敢,机智,不怕牺牲。
董存瑞读书笔记400字(五)。
在我的眼里,共产党最大的敌人就是日本鬼子,其次便是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和国民党的一次次的明争暗斗中,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可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革命烈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董存瑞便是千千万万革命英雄的一个代表。
在一次红军与国民党的桥形暗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然红军奋起反抗,可是血肉之躯毕竟不是机枪碉堡的对手,许多战士纷纷倒在了血泊中。这时,董存瑞怒目圆睁,双眼进迸出愤怒的火花,他毅然自告奋勇地去炸碉堡。在手榴弹的掩护下迅速前进,可惜,他的脚中了弹,但他还是咬着牙,忍痛向碉堡爬去,他隐蔽在桥形暗堡下的枯河里,可这太光滑,周围也没有支架,董存瑞急得团团转。
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起来了,战士们奋不顾身地进行冲锋,又有无数的战士永远地倒在了沙场,董存瑞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当支架,托起炸药包,犹如一个巨人屹立在那儿,他不仅仅托起了炸药包,还托起了队友的希望。"砰"一声巨响,碉堡已粉身碎骨,可董存瑞也已灰飞烟灭。
读了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禁潸然泪下,他们为了祖国的利益而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利益竟然舍身炸碉堡!要是我,也许会胆怯、临阵脱逃,而董存瑞却毫不畏惧,反倒勇往直前。正是这样铮铮铁骨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的革命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才换来了如今安定的生活。他们用鲜血演绎出无穷无尽壮丽的诗篇!董存瑞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用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用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合上这本书,此刻的我已经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董存瑞读书笔记400字(六)。
董存瑞,1929年出生,是一名英勇的战士,为此,人们也根据他事迹创作了电影、电视剧和书籍。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后感篇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读后感英雄董存瑞,战场显威神。爆破称元帅,勇气更堪钦。肉身为支架,打开胜利门。隆化埋忠骨,光彩照后人。每当我读到《董存瑞舍...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六
董存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他舍己为人,顶着巨大的危险去炸碉堡,最终牺牲在战斗中。读《董存瑞炸碉堡》这篇文章,我从中感受到了董存瑞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向上的力量。这部短篇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不气馁,勇往直前。
首先,董存瑞炸碉堡的事迹给予我巨大的震撼。在敌人的枪口下,他毫不畏惧地向前冲去,将爆炸物安置在碉堡下。他的一声巨响,不仅粉碎了碉堡,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勇善战的抗日战士。我想起父辈们对于那个时期的描绘,他们说那是一个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英勇抗敌的时代。董存瑞的事迹就是这个时代力量的象征,他的英勇行为激励着更多人向他学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其次,董存瑞的行为让我思考到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困难。董存瑞在面对巨大的危险时并没有退缩,而是果断采取行动。他虽然最终牺牲了,但他的行为鼓舞了无数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而应该像董存瑞一样,积极面对困难,奋勇向前。正如文章中写道:“在历史的高处,总是有一些人在闪光,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利益,神气活现。他们虽然留不住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的先进行动,却将一直激励着后来者前进。”
再次,董存瑞的事迹让我明白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董存瑞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没有被吓倒,而是发挥出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整个局势。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拥有无限潜能,只要勇敢地去追求,就能超越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董存瑞在炸碉堡前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人民子弟兵,我神气活现!”
最后,董存瑞的事迹激励着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董存瑞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国家的胜利和人民的幸福。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要牢记董存瑞的英勇事迹,心怀感激之情,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奋斗。
总之,读《董存瑞炸碉堡》这篇文章,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董存瑞的英勇事迹给予我巨大的震撼,他的行为也启发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信任自己,更激励我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董存瑞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时刻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英勇事迹,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七
今天我读了《董存瑞炸碉堡》,解放军在攻打隆化城的战役中,在冲锋的时候,遭到一个桥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好多战士因为这个暗堡受伤,大部队也因此而滞留。上级领导非常着急,就下命令把这个碉堡炸掉。董存瑞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拿起了炸药包,在战士们的掩护下,他成功的来到了桥下。这时候他才发现桥面里地面太高,如果把炸药包放在地下点燃的话,这样碉堡就炸不了,任务就会失败。他巡视了四周什么支撑的东西也没有,现在唯一能够托起炸药包的就是他自己。他毫不犹豫的用手托起炸药包顶在了桥面,点燃了炸药包。碉堡被成功的炸掉了,可是董存瑞牺牲的'时候还不满19岁。朱德元帅为了纪念董存瑞,为董存瑞准备了墓地和墓碑。墓碑上写着八个字,这八个字是“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我国历史上八年抗日战争刻骨铭心的那一页,是永远不会在炎黄子孙心中消失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用无数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我们要学习先烈们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我们用历史来鞭策自己,我们要发愤图强,努力学习知识,让中国在世界上驻足!将中国以前承受的灾难改写成如今的辉煌。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为祖国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八
《董存瑞炸碉堡》主要讲的是1948年,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攻打热河的隆化时,战士们被一个桥形碉堡喷出的火力拦住了去路。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下,几次把炸药放在桥沿上,都滑了下来。总攻的号声响了,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药包,炸掉碉堡,英勇献身的故事。
我看了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他用手托起炸药包的英雄形象,久久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个故事必将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鼓舞和激励我们奋进,他教我们学会坚强,在危难关头,时时刻刻想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学习他舍身为国的精神,珍惜许多像董存瑞这样的革命先烈用身躯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烈,那些为了共和国而牺牲自己一切的英雄们。是他们,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是他们陪着共和国成长。共和国的旗帜上印染着他们鲜红的血,飘扬着他们的风采。我们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董存瑞那高贵的品质,光辉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九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部感人的红色经典电影——《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讲了董存瑞要去炸毁敌人的碉堡,但是碉堡四周很光滑,董存瑞只得用抢去凿墙,必须把墙凿出一个凹进去小洞。可就在快要凿出洞时,我方的冲锋号角响起了。眼看着那么多同志倒下,董存瑞知道已经来不及了。
在危急关头,他举起了炸药包,在牺牲前,他对着战友们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
“轰”的一声,战友们被激发了斗志,怒吼声响彻硝烟滚滚的战场,冲锋啊!胜利了!胜利了!
看完电影我被董存瑞这种不怕牺牲,为了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的祖国不正是有了这些不怕牺牲的英雄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我们的祖国,前进!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下面是有读炸碉堡有感,欢迎参阅。
我读了《舍身炸碉堡》这个革命故事,让我深有感触。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解放了隆化。他那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他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我读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让我感觉到好像是烈火里的战士。还有他喊得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我从这句话深深的体会到了他那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我们放学回来,爸爸妈妈已经把晚餐都做好了。而战士们整天风餐露宿,有时还吃不饱。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呀!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血却换来了许许多多人民的生命,死得其所。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与无私无畏的品质和性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儿童,绝不能忘记过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来报效祖国。
今天我读了《舍身炸碉堡》这个革命故事,让我深有感触。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解放了隆化。他那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了。他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我读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让我感觉到好像是烈火里的战士。还有他喊得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我从这句话深深的体会到了他那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我们放学回来,爸爸妈妈已经把晚餐都做好了。而战士们整天风餐露宿,有时还吃不饱。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绝不能忘记过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来报效祖国。
今天早晨爸爸给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叔叔那种为了早点成立新中国而不顾牺牲自己生命舍己为公、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948年5月18日叔叔所在的解放军部队去攻打隆化,可是桥底下早就有了埋伏,敌人的碉堡非常牢固,叔叔为了早点打垮碉堡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呢?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早点炸掉碉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所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一手撑着炸药包另一手拉起导火索,他望着战友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然后用力一拉导火线。最后他终于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叔叔牺牲的时候才19岁,要是我们可能还在上学呢。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国旗、红领巾,都是象那样英雄们的鲜血染成的。这些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抗战胜利,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自己的战友,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国殉身,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在不再是战争年代了,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气馁,而是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会永远缅怀这些英雄的。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一
董存瑞出生在现在的河北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上几年学就辍学了。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八路军,在当兵的生活中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机制勇敢的小战士,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在一次我军与敌人的战斗中,为了炸敌人的碉堡,他抱着炸药包到桥下,可是没有支架,他想用枪挖洞放炸药包的时候,这时冲锋号响了,许多战士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为了减少战士的伤亡,他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双手举起了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献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和平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有我们的任务,为了我们国家以后的繁荣富强,为了科技的'发展,为了以后的生活我们都应该好好的学习,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二
我怀着对英雄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看完了这篇文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了隆化城,解放的战争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个顶盖,构成了一个坚固的碉堡,桥型碉堡成了我军最大的威胁。
董存瑞自告奋勇,夹起炸药包,在手榴弹的烟雾下冲了出去。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像疯一样似的朝他打来,董存瑞紧靠一片凹地,暂时隐蔽自己的身体。敌人以为他死了,朝别处打去。董存瑞趁机冲进干河里。
'轰'地一声,碉堡炸飞了,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开辟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革命先烈王愿坚叔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路,正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铺成的,他们的崇高品质,正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好的精神财富。'是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崇敬这些伟大的英雄,更要像这些伟大的英雄一样去深爱自己的祖国,去报效自己的祖国!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三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一些革命的故事,印象中最深的是一位名叫董存瑞的革命烈士。今天,我找来了他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人静坐于书房细细读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泪流满面。我不禁为董存瑞的选择感到震撼,更对他的举动由衷钦佩!在革命的道路上,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付诸行动,而他――董存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只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之一,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往日硝烟弥漫的战场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欢乐与和平。今天的我们,生活是如此舒适、美好,幸福中的我们不能忘了曾为这美好生活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在共产党的引领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继往开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四
今天上午,我上网看了网上祭英烈中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部电影,讲的是我国解放前,红军来到了董存瑞所在的村庄,那里的人们欢歌载舞,董存瑞身为一名民兵也和朋友一起去看。
董存瑞身怀远大理想,便和朋友一起去报名参加红军。王政委说:“四虎子,你太小了,再长两年,就行了!”董存瑞不服气地说:“我不白吃国家的饭,我要和你们一起把小鬼子打出中国。”
我很佩服董存瑞那股不服输的劲,也很佩服他的敢作敢当,一定要把侵略自己家乡的人赶出中国!我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物资多?他们也完全可以和我们做朋友,我们自然就会给他物资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把敌人变朋友,世上全太平。
战争是和平的死对头,但人类却为了一点物资,一点土地而大打出手。武器是战争的帮凶,橄榄是和平的象征,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母,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让我们抵制战争,联合起来,把挑拨战争的国家让他们做自己的朋友,不管他扔多少炮火,我们依然用笑容对待,这样,他们就会害羞,让我们成为一个和平世界。
为英雄扫墓,为烈士献花,这就是祭英烈。董存瑞、黄继光,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没有他们,我们还是日本人的奴隶。祭奠英雄吧,他们是我们的开国功臣,网上祭英烈,大家一起为英雄欢呼!
民族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是和平的到来,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不要战争,要和平!
大家一起联合起来,把战争打倒,拥护和平,我们爱和平,网上祭英烈万岁!
有些人可能会问,祭英烈是干什么的',其实,光看名字就知道,是祭奠英雄的网站,英雄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归宿,不仅仅是中国人关注,外国人也在关注!为建这个网站的人欢呼,是他让英雄们瞑目了。中国解放了。烈士们就瞑目了,让我们为烈士们默哀。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五
今天早晨爸爸给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董存瑞》。董存瑞叔叔那种为了早点成立新中国而不顾牺牲自己生命舍己为公、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948年5月18日董存瑞叔叔所在的解放军部队去攻打隆化,可是桥底下早就有了埋伏,敌人的碉堡非常牢固,董存瑞叔叔为了早点打垮碉堡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呢?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早点炸掉碉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所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了支撑架,他一手撑着炸药包另一手拉起导火索,他望着战友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然后用力一拉导火线。最后他终于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董存瑞叔叔牺牲的时候才19岁,要是我们可能还在上学呢。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国旗、红领巾,都是象董存瑞那样英雄们的鲜血染成的。这些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抗战胜利,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自己的战友,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国殉身,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在不再是战争年代了,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气馁,而是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会永远缅怀这些英雄的。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六
董存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
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人民解放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进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阵亡,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国民党军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郅顺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董存瑞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坏了。国民党军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国民党军的火力死角。
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进攻的时间到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了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郅顺义看到后,纵身一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董存瑞看见了,厉声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牺牲时,他年仅十九岁。
董存瑞是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孩子,从儿童团长、民兵一直成长为主力部队的班长、战斗英雄,所走的正是千千万万农村根据地的革命青年共同的道路,也就是在共产党的教育和领导下追求解放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党通过给农民土地,引导他们*地主老财,*帝国主义,从而唤发起冲天的革命精神。董存瑞恰恰是其中光辉的代表。
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1948年6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连6班为“董存瑞班”,规定纵队所属机关和部队在点名和集会时,静默3分钟以示悼念。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请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登上*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并亲切接见了他。朱德也为其纪念碑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的母亲收到了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
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董存瑞》时,片中的董存瑞高喊出时代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不过,据当时掩护董存瑞炸碉堡并亲眼目睹他最后时刻的郅顺义回忆,不记得他喊过这句话。据电影《董存瑞》编剧赵寰说:“1948年正是解放战争处于大反攻阶段,党中央发出‘五一’号召,提出了‘*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为了新中国’那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七
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有感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阅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文章,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但当我一口气将它看完时,不禁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董存瑞叔叔那种舍身为国、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深深打动了我。
同学们,为了无愧于昨日一心为国的先驱们,无愧于今天热心奉献的身边人,更为了祖国灿烂的明天,我们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学习董存瑞叔叔的勇敢无畏的精神,认真学习,学好本领后走上工作岗位,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2023年董存瑞炸碉堡初一(模板18篇)篇十八
在《革命英雄故事》这本书里,有好多好多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河北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45年8月,董存瑞同志参加了八路军,在艰苦的日子里,董存瑞不怕疲劳、不怕饥饿、不怕枪林弹雨,和战友门密切配合,一起打了许多漂亮的歼灭仗。我军攻打隆化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负了攻占敌人据点的任务。我军侦察发现敌人设有一个伪装非常严密,很难发现的桥型暗堡,冲峰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山坡下面,受到很大威胁,不炸掉这暗堡,就不能夺取胜利。这时董存瑞怀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激动地对指导员说:“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我的任务不只是炸掉几个碉堡,而是要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可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算完成任务!”他带着爆破组的同志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冲出战壕、钻过浓烟、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弓身蹿跳,扑向敌人的碉堡下面。董存瑞昂首挺胸,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贴在碉堡上,猛地拉着了导火索,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毁了,可董存瑞再也没有回来,他用自己年青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前进开辟了道路。
董存瑞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舍身为国的精神永远留传下来,也激励着我、鼓动着我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将来能为国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