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优秀作文时,我们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要认真校对文章中的错误,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一
今年,我来到学校,只见老师激动地宣布:“后天是重阳节,四年级要代表全校去四平敬老院慰问老人。我们班的代表有:2号……”
回家后,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是表演节目?给老人按摩?还是陪他们聊天呢?突然我灵机一动:我可以教老人们用微信!第二天,我跟带队的老师提出了这个建议,她也连连称赞。
第三天,同学们都准备好了节目,只有我两手空空,毫无准备。同学们都疑惑不解地问我:“小代,你准备的到底是什么啊?“我只是打算帮老人们个忙。”我轻描淡写地回答。同学们更疑惑了,纷纷流露出不屑的表情。
到了敬老院,同学们都陆续忙碌起来,只有我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太太掏出手机,摆弄了几下,又眉头紧锁。旁边的老师提醒我:“小代,机会来了,快去吧!”我点了点头。
我快步走到老太太面前,关切地询问道:“老太太,您有什么困难吗?”老太太焦急地说:“小姑娘,我想给我儿子发个语音,可就是不会用啊!”我连忙安慰道:“您别着急,您先点这个左下角的小喇叭。”老太太照着我说做了,“然后一直按住‘按住说话’这个按钮,说出您想说的话,再松手就行了。”老太太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动作很简单,可是对第一次使用微信语音的老太太来说,却是困难重重。我不厌其烦,反复重复着操作要领,手把手教着。
终于,老太太果断而又有力地按住按钮,笑眯眯地说:“儿子啊!今天民办打一的孩子来给我们表演节目了,真棒啊!”说完就松开了手。没一会儿,老太太的儿子发语音来:“妈,上午您就好好享受吧。下午儿子来接您。”老太太开心地笑了,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重阳节除了有“登高”和“吃重阳糕”以外,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能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优良风气,使重阳节多了一层含义。所以我喜欢重阳节,它是我从心底里养成了尊敬老人的好习惯!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二
临走时,姥姥装出一副神秘的样子,说“嘘——来来来。”我不知姥姥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但还是随姥姥进了里屋。“来,祝宝贝新年快乐。”说着拿出了一个大红包。我看了忙说“这哪里好意思?”“又不听姥姥话了!听姥姥的,收下!”姥姥用命令的口气说,并网我口袋里放。我怎么推都推不掉,灵机一动,趁姥姥没注意,把姥姥给我的压岁钱,塞在他的枕头下,我暗自得意,姥姥正忙,也没注意到。
回家的路上,看着人人脸上洋溢着喜色心理暖洋洋的。边走边想:当姥姥看见枕头下的红包时,他准会说,这孩子,真懂事。
今天真高兴,我喜欢这个令我高兴的节日。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三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可以看到精彩的赛龙舟;我喜欢元宵节,因为可以吃到鲜美的肉汤圆;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可以和爸爸、妈妈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又圆又亮的月亮……但要问我究竟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那还是非春节莫属。
今年春节我是在乡下过的,可有趣了大年初一,我和哥哥、姐姐每人拿个方便袋去村里的人家,挨个拜年。每到一家,我们都会对他们说:“过年好!”他们听了,便会抓一把糖放在方便袋里或给我们一些零钱当作压岁钱。等我们拜完年,已是下午1点了,我们看着自己方便袋里满满的糖和手里的压岁钱别提有多高兴了。
很久以前,人们用烟花、爆竹来驱逐传说中经常来人间作恶、捣乱的“年”兽。所以晚上,我们在大院子里放烟花、爆竹。起先,我和哥哥、姐姐,站在旁边,堵住耳朵,看着舅舅放向了第一挂鞭炮后,便拿起了一个小型鞭炮——擦炮,点燃后,扔到院子中间,只听“砰”的一声,擦炮响了,其它人听见了响声“紧随其后”点燃了烟火,放了起来,眨眼间,到处“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花朵,像遍地都开满了火花。“真热闹!真热闹!”邻居小弟弟、小妹妹们早就高兴得合不拢嘴。烟花爆竹声夹杂着叫声、欢笑声,汇成了《新春交响曲》。
这么热闹的节日,怎能让我不喜欢呢?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四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准备到了,中秋节有柚子、月饼、鸭梨,今天,我要用月饼来代表我的心。
首先,我要把月饼送给我亲爱的妈妈,因为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有一次,我发了高烧,妈妈连忙背我去医院看病,因为那时候我还很小,打针的时候疼得哇哇大哭,妈妈连忙在旁边安慰我。晚上,妈妈寸步不离,一直守在我身边,眼睛都没眨一下。这就是我要用月饼来表达的第一颗心——孝心。
其次,我要把月饼送给山区里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吃,有些地方还正处于干旱、缺水的情况中。有一次,我打开电视,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姐弟的父母去世了,他们只能靠捡垃圾来维持这个家。而且姐姐才六岁,弟弟才四岁。这就是我要用月饼来表达的第二颗心——爱心。
最后,我要把月饼送给警察叔叔,因为他们每天都长在马路中间,把交通秩序管理的井然有序的。在中秋之夜,有时候还不能回家和自己的亲人一起过中秋节。这就是我要用月饼来表达的第二颗心——关心。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因为我的月饼得到温暖,祝大家开开心心的过一个中秋节!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六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最期待看到的便是圆圆的月亮以及皎洁的月色。古人喜爱月亮,爱把月亮放进他们的诗词里。残月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愁思,而圆月给人带来的则是对团圆的期盼,对故乡的思念。
八月十五被人称作是团圆节和月亮节。中秋节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这个被人吟唱了几千年,寄托了几千年思念的月亮带着沉甸甸的使命又圆满地出现在了夜的上空。
古往今来,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此时,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为名除害,射掉了九个太阳。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嫦娥。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之后,王母娘娘给了他一颗仙丹,吃了那颗仙丹可以长生不老。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最后,我们在家吃月饼,吃水果,看电视。多么美丽的中秋之夜,多么愉快的中秋节。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七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月饼浓浓的香气伴着家家喜气洋洋的气氛,使人感到惬意极了。而也就在今天晚上,我也将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美味的月饼,观赏今天的中秋之月。...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我看见天空中一轮又圆又大月亮时,我想在远方工作的爷爷,真是每逢家节倍思亲啊!我的爷爷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已五十多了,在我懂事起就记得爷爷爱运动,会修补,心灵手巧。我的爷爷脸上总是带着慈祥。温暖的笑容。
一片片落叶如蝶一样飘落下来,如梦如幻,这表明秋的来临。题记闭吟秋景外,了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度秋。曾几何时望着天空上皎洁的明月,幻想着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要美美的吃月饼,赏月亮可是今年的月亮却不尽人意。
八月十五月儿圆,每逢佳节乐团圆。今年我们家和往常一样,有许多的客人,我的家里人、亲戚朋友,送上了月饼,送上问候看似热闹的很,可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小时候的记忆中,印象最早的,就是淄博月饼了,小而圆,皮酥,好吃得很。那时候的月饼还没有很多品种,只有红糖馅和白糖馅的,每个里面都有青红丝儿,是夹藏在月饼中间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但是天公不作美,晚上连月亮都躲起来了,还下起了大雨,我们的心情都冷淡了,但是东建世纪广场很热闹,我一进去广场看见天花板挂着很多灯笼,我还看见街上的人很多都拿着灯笼一边走路一边唱歌还很开心呢!昨晚我和妈妈...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缓缓地来了中秋节是一个带给我欢乐的日子,因为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享受温馨、美好的时光。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刹那间,已经是xx年了,在这每一年中,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它们代表着不同意义,给人们带来无限...
每年的中秋佳节都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很有趣,既可以赏月,还可以吃月饼,更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呢!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了,这样的夜晚非常美丽,在赏月时再吃上几块月饼,那就更赏心悦目了。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八
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在奶奶家过的。在路上,我看见苏州河边已围满了看龙舟比赛的人。我看见有的人在家门口挂菖蒲、艾草,有的人买了雄黄酒匆匆往家赶,有的人把漂亮的香包挂在小朋友的脖子上,还有的人坐在家门口包粽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以前的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给我包又香又糯的粽子吃。但是今年,我跟她学习了包粽子。
我刚踏进奶奶家的门,她就热情地对我说:“哎哟,宝贝,你来了,今年端午节,你要。
不要学学包粽子?”“好!”我正中下怀,开心地答应了。于是,她拿出了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包粽子的技术很高,一会儿时间,她就可以包好几个粽子。这次,她特意放慢速度演示,并手把手地教我。我便模仿她的样子包:先把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无洞的漏斗,往里放糯米、肉、蛋黄和猪油,用另一片叶子盖住顶部,最后用绳子扎紧。但是,不知怎的,突然间,米撒了一地。原来是我没有把它扎很紧。经过几次努力后,我终于成功地包出一个完好的粽子。
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格外高兴,像一只袋鼠一样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九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传统佳节,这些节日承载着悠长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鲜明独特的节日风俗。而我最喜欢的节日是象征着团圆的中秋节。
前几年的中秋节来得不早也不晚,正好是我的生日。晚饭后,我们一家老小来到了世纪公园看烟火。
我们到的时候,时间还早,但是席位上人山人海。这天的月亮的确很圆,而且比平日里看起来更大。即使我离月亮很远,但是我却能看见它表面上的纹路。人们不是赏月,就是吃月饼,或是和家人聊天。公园里传来一阵阵说话声。
晚上6点,烟花准时划破了天空,“轰”的一下在天空绽开,火光映在树上,石桌石椅上,甚至人的`脸上,一刹那,把天空,河水都染得色彩斑斓。天上的烟火数量真多呀,多得就像夏天夜空中的繁星;天上的烟火声音真响呀,响得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塞上了耳朵;天上的烟火颜色真美呀,美得就像花坛中漂亮的花朵。河水上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能分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河。每个人的眼睛都瞪大看着烟火,嘴角都溢出了笑容。当然,偶尔也会有烟火没有燃烧至净,会掉到河里,人们就不得不惊讶地叫出了声,片刻才发现自己虚惊一场。
我最喜欢中秋节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象征着团圆。因此我每年都期待着中秋节的到来。
文档为doc格式。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十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随着一声声爆竹声,我们迎来了一个传统的佳节——春节。
我给您拜年啦!祝您节日快乐!”爷爷听了乐滋滋的,给我一个红包,我兴奋不已。
从天空落下,有的像盛开的鲜花,有的像五彩的绒球。
了吓走一种叫“年”的怪兽。说着妈妈便给我了一把鞭棒,她边点燃导火线,边说:“让我们一起来吓跑年这个怪兽吧!”
了一幅美丽的.画。
“噼里啪啦”除夕就在炮声中度过了,我们有长大一岁,同时又将迎来一个快乐的新年。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十一
在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据说这一天的月亮最亮最圆。
中秋节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所以有许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我最喜欢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和后羿结了婚,西王母送给后羿一包不死药,嫦娥却把药藏了起来,后羿的一个徒弟乘后羿不在家时,威逼嫦娥交出药来,嫦娥情急之下把药吃了,没想到人却飘起来,向空中飞去,来到了月亮上。后羿回家后悲痛欲绝,只能在后院设下案桌,遥拜嫦娥。
中秋节不仅有美丽的故事,还有美味的食品。
在中秋节人们必须吃芋艿和毛豆,因为芋艿代表着相遇和团聚,而毛豆则是给传说中月亮上的玉兔准备的。中秋节更少不了月饼,各式各样的月饼永远让我眼花缭乱,有鲜肉月饼,有咸蛋月饼,有苏式月饼等等。今年中秋节我就吃了很多口味的月饼,真是太幸福了,只是吃太多会发胖。
中秋节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候。大家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比较特别,因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日本旅游了。可惜的是,我没法和外婆外公一起赏月,只能和他们视频聊天。外婆说,上海因为台风下雨,中秋节没有月亮,我说,日本的天气很好,能看到又明又亮的月亮,只是日本过中秋节没有什么气氛,还是在国内过节更好。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十二
“叮铃叮铃”,清脆的风铃声伴随着初春的微风,飘入我家的庭院。
瞧!一家老小都忙碌起来了。爸爸踩在椅子上挂灯笼,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煮糨糊。爷爷用一手漂亮的草体字,把“接福接财接平安”“迎春迎喜迎富贵”几个大字写在了一张大红色的纸上,我和弟弟还想了个横批:大吉大利。
不一会儿,家里就被我们布置得红红火火:大大的红灯笼随风摇曳,红底金花的“倒福”在正门两侧的窗户上贴着,给家里添了几份福气。而最醒目的,就是门旁的春联与大家的欢声笑语。
不用我说,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我在爷爷家过春节。
春节可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了!每逢过春节,我都能收到许多压岁钱和芭比娃娃、大玩偶熊、小兔包包……多好!我也总能玩的尽兴。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晚上——除夕夜。
这边“闪光雷”刚刚炸开,那边“发财树”就已升到半空,火花越闪越大,慢慢出现一个树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摇落下来。“噢——发财喽!发财喽!”大家望着“发财树”欢跃起来。
我和弟弟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放烟火的心情,燃放了我们的新年礼物之一“芭蕾舞者”小烟火。只见它先像个“四小天鹅”之一一样在原地旋转,接着“蹭”地一下飞到半空中“跳舞”,最后像银花一样朵朵开,真美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千古佳句无疑是对春节的最佳写照。
最喜爱的中秋佳节范文(13篇)篇十三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打扫家里,贴对联。因为没有合适的双面胶,所以去年奶奶把面糊放在锅里,烧干后面糊就变成黄色的、有粘性的了。用筷子沾上点儿面糊横着往对联反面抹上,然后把对联往墙上按。对联有各式各样的,有迎接新年的,有祝福意愿的。
当然,过春节少不了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烟花。孩子们拿着压岁钱,去大街精挑细选,买到自己最喜爱的烟花爆竹,晚上便带着兄弟姐妹,一起到小巷里去放烟花。有的烟花发出炫目的火光,有的烟花发出巨大的响声,有的烟花则冲上天,爆炸后烟花散成一圈,构成精美的图案。
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带着人们美好意愿的年夜饭。饭里必有鱼,因为“鱼”和“余”读音相同,所以吃鱼寄托了人们“年年有余”的意愿。
到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是结束了,小巷也渐渐少了几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