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报告范文有着不同的写作规范和结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进行撰写。希望通过浏览以下报告范文,大家可以对报告写作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一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王姓的历史名人。
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源远流长,传说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晋,太子晋聪明早慧,才识过人。后来,洪水泛滥成灾,太子晋献计灵王,没想到灵王不但不听,还废掉了太子晋的名位。为纪念太子晋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为“王”姓。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后都改为“王”姓,大臣们也纷纷效仿。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现代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4、据2007年统计,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在2013年国家重新统计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来,目前王姓排第二,李姓人口数量现在排第一。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二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丁,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丁,“丁”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丁”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丁”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丁”姓来源:历史上的西域(今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人很多,进入中原文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土传》:“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碌丁,又有从兄土雅漠丁,不知何义,后世逐以鹤年为丁姓。”
“丁”姓历史名人:丁士美,准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状元。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丁度,祥符人,北宋文学训诂学家,官至端的殿学士。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字。
“丁”姓现状:目标,丁姓在我国姓氏人口牌型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大姓之一,人口约五百七十八点四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左右。
四、研究结论。
1、定性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家族古代很早就有了丁姓。其间,丁姓光祖发迹到衰败前后共五百余年。
3、“丁”姓是当代第四十八大姓,总人口共五百多万人。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三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邹,世世代代传不休。”现在全国邹姓人口大约450万,是中国的第67姓,古往今来,邹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邹,但对邹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邹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邹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邹姓人物。
3、了解邹姓人口数量以及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
(一)起源及演变。
1、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邹人所夺,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
2、源于曹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3、源本站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得姓始祖有正考父、宣靖父、穆公。
(二)历史上的邹姓名人。
邹韬奋、邹容、邹鲁、邹永暄、邹秉文、邹作华等。
(三)邹姓人口数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邹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七位,源流有多处,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有老谱考证的主要只两个来源,西周初有一支源于子姓,到春秋时期的正考父,他的子孙食于邹邑,是为主要来源,是“以邑为邹氏”。
四、研究总结。
1、邹姓人口较多,是中国第67姓。
2、邹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3、源于姚姓,姚姓之邹。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四
我们课外班上有很多姓王的同学,今天,老师让我们写关于自己姓氏的研究报告,于是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
2、查阅书籍。
三、内容。
1、王姓名人:“书圣”王羲之,“诗佛”王维,“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守仁等等。
2、王姓来源: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3、现状: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大约有9928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四、研究结论。
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大概在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后来的主要分封地区在现在的山东省。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五
我们家族有不少人姓武,我妈妈也姓武。历史上有哪些姓武的名人?在我国姓武的人占有百分之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武”姓的历史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是关于姓“武”的历史名人。
这是关于姓武的来源。
这是关于姓武的状况。
这是关于姓武的演变过程及她的其他资料。
四、研究结论。
1、夏代曾夺到太康王位的后羿,有个贤臣叫武罗,这是中国最早出现姓武的人物,也是武姓的开始,被赐姓为武姓的。唐朝有个贺兰敏,原本是贺兰姓。说是武则天父亲的后代。
3、在我国历史上,武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8%,居第95位,为中国100个大姓之一,但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六
好几个姓王的。“王”姓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相关内容。
2、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
3、问一些有关的人。
三、资料整理。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东周经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现在叫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以“王”为姓,称为王氏。
四、研究结论:
1、“王”姓来源于落魄的王族,姓氏改为“王”;
3、2020年“王”姓依旧稳居第一人口。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七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几个邻居也姓王。历史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上网查。
3、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来源:王姓源于姬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西周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被废为平民,子宗任司徒之职,私人因其是王族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现状:王姓目前乃是我国第一姓氏,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量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姓王,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数,比德国总人数还多1000多万人。
四、研究结论。
1、历史上,姓“王”的名人辈出,有草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和王昌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他们在各个领域闪耀着光芒。
2、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八位。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八
我们班很多同学姓王,有一次听老师讲每一个姓氏代表着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为了弄明白,就对王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通过书籍报刊等图书查资料。
三、调查情况。
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
历的王姓名人:王安石、王昌龄、王昭君、王羲之、王之涣等。
王氏家谱: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是一个源头重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所氏,有出自了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以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排名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济济。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河南农民领袖王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清文学家王士禛,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她自请嫁匈奴,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的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我为许多王姓中的名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九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是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张”姓来源:是中国当代第三大姓,人口有7800万左右,在台湾排名第四,张是最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张姓出自姓黄帝,是黄帝的第五子,挥发了弓箭,并因此而被皇帝生命为弓正(官名)。
“张”历史名人有张飞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张仲是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张衡东汉时期伟大的人张之洞具有影响力的人。
“张”姓现状!2022,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次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的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省为最多,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张”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黄帝的第五子,挥的后代,挥发了弓箭,并且被黄帝任命为弓正(官名)。
2、在历史上长河长,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习、清代诗人张文陶、现在国画家长大4、清代画家张子一样、宋代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一、科学家张衡。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
1、在中国河北、辽宁、山西、广东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这些省内王兴君为第一大姓,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虽然我们班只有四个姓王的同学,但我认为姓氏是十分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对王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王氏的书。
2上网查找。
3问家人的信息。
4了解王姓人口分布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来源到2014年为止,王姓是中国第三大姓。信息渠道是书籍,询问,查阅,涉及方面王姓的来源和历史。历史名人有关于王姓的名人诗人。王安石、王之涣、王勃、王羲之、王昭君、王昌龄、王献之…此信息是通过书籍和教科书得来的。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现状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队全国户籍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除中国以外在朝鲜韩国也有王姓的分布。用上网查找、问家人等调查情况。
四、研究结论。
1、王姓历史久远,士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西汉美女之一王昭君,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大思想家王夫之,清末大文学家王国维。现代科学家王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嫁洋,共和国上将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的自豪。
2、王姓来自原来的周朝,生活在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令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出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费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4、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之一,在《百家姓》排第八位!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一
一、问题的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个人的姓氏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我姓王,我很想知道我王姓的历史,于是我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阅读书籍。
2、上网查资料。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网线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更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性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来源于周朝王族。周朝的王族本性姬,但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种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分离而出来,因为它们是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仅这一只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百分之90有家谱王姓都源于姬姓。
历史人物: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起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时为国朝歌。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鬼谷子是纵横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书14篇传世。民间称为王禅老祖。四大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及庞涓闻名于世苏秦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孙膑庞涓斗法也洪动当代。震古烁今。
四、调查报告。
1、王姓是现代中国姓氏人数最多的,共有9288。1万人。共占全国人口的7。25%。
2、王姓是由周代王朝的姬姓演变而来的。全国有家谱的90%。的王姓都是由姬姓演变而来的。
3、我还了解到了一些。中国古代姓王的名人。王翦鬼谷子等等。我将来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为“王”氏家族争光添彩。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二
我认识的人有很多都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王”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姓“王”,现在的“王”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网络搜索。
2、查阅书籍。
3、询问他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名叫姬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王家”,这支族人便以王为氏。
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周考王胞弟桓公揭封于王城。国亡之后,其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
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期间,燕太子丹的玄孙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姓。
有大部分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时使用王姓,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北方王姓较多。
3、现状:据统计,2018年全国人口中,王、李、张、刘、陈5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5名。其中,王姓有1。015亿人,比李姓多了0。006亿人。
四、研究结论。
1、由于有七支王室后代都改姓王,再加上有大量少数民族改换汉族姓氏时选择王姓,可能是王姓人口较多的原因。
2、历史上“王”姓名人辈出。军事家、谋略家王诩,“书圣”王羲之,“诗佛”王维,既是宰相又是诗人的王安石,能出将入相的王阳明。
3、2018年全国人口统计中,“王”姓人口最多,有1。015亿人。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三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形式问题?我对王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我们的研究方法:
查阅书籍和报刊。
查询网络资料。
询问身边的人。
历史发展。
起源源流。
主要源流。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
始祖姬晋。
始祖姬晋。
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作文吧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王姓自古就是大姓,名人不少:
王昭君:(公元前——世纪中叶),名嫱,字昭君,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莽:汉朝篡位者。
四、研究结论概括。
1、据说王姓是由周朝没落王族的后代,因祖先是王族,故而姓王,就此流传下来。
2、王姓依然是我国现代人口最多的姓氏。
3、历史上王姓名人辈出:有千古美女王昭君,有诗人王维……。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四
1、可以网上查阅资料。
2、组内讨论。
3、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1、内容:王氏姓的来源。
王姓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2、历史名人。
在2018年,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目前全世界最大、覆盖全国近14亿人口的人口信息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王的人口总数达到1。015亿,是目前全国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姓氏中最多的。
四、研究结论。
结论: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五
小时候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姓,而不都是一个姓呢?为什么我姓孙,而别人姓王姓赵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调查了一下关于孙姓的历史和现状。
上网查找资料。
询问长辈。
与同学讨论。
查阅书籍和报刊。
来源:
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孙中山,原名孙文,中国民主革命最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客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孙思邈,寿命最长的孙姓名人。隋唐时医药学家。少年时立志学医,钻研了古代的医书和其他书籍,成为医道很深的'医药学家。孙继先,最年轻的孙姓名人。1926年出生,1947年牺牲。历任解放军班长、排长,19岁时就已经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爆破英雄……这些都是姓孙的人。
现状:
孙姓的人口已达1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乡村人口的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
孙姓源于子,是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子孙避难改姓,遂姓孙氏。
当代孙姓已达到1848万人,是中国第十二大姓。
山东为孙姓第一大省。
王姓的历史研究报告(优质16篇)篇十六
“韦”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韦的名人有哪些?现在主要分布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韦”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1.上网搜索。
2.询问身边的人。
“韦”姓的来源: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岭南韦氏族谱世代记载,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主要在广西,还有唐代碑文为证。
历史名人:韦孟:西汉(约前228—前156年),韦孟西汉初楚国彭城人。诗人,韦伯遐之第24代孙。他精于鲁诗,他的子孙传到韦贤,五世都是邹、鲁的`大儒。韦皋:唐朝(746-806),(746-806),字城武,唐代京兆万年人。一代名将,曾任监察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等职。
“韦”姓的分布:三国以后,韦氏盛于今陕西省境内,唐朝时韦姓在陕西省境内得到了繁衍,以至盛唐时期的韦氏大多在陕西省。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韦氏移居到今四川、安徽等地,多为京兆郡望的分支。韦氏的大举南迁却是在晚唐以后。唐代以后,韦氏才遍及大江南北。
1.传说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