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是培养孩子们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的精选,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一
特别是象小金鱼这样的小动物对于小班幼儿尤其喜欢。本节活动通过观察、喂养、表演模仿、画等环节,让幼儿在各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通过本活动,使幼儿产生对动物的兴趣,了解小动物的基本特征与习性,并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了对小动物的关爱。
1、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2、愿意喂养金鱼
3、练习画金鱼。
1、在班中养几条小金鱼(最少三种颜色的)。
2、画好小金鱼的背景图、彩笔。
3、《小鱼游》的录音带。
1、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老师就把这位动物朋友请出来吧!(小金鱼)幼儿:高兴地喊出来是小鱼、小鱼。
2、组织幼儿观察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金鱼。
师:小金鱼是什么颜色的?幼儿: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师:小金鱼长着什么?幼儿:头、尾巴、身体。
师:那头上长者什么?幼儿:眼睛、嘴巴
师:小金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圆的、长的……
师:小金鱼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幼儿:分开的、分叉的……
教师:小朋友最喜欢小金鱼的什么地方?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2)自由观察、交谈、(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金鱼是哪条?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自由回答、
(3)学习喂金鱼,感知金鱼的生活习性、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金鱼饿了吃什么吗?幼儿:吃虫子、吃菜、吃鱼食……
师:那小朋友为过小金鱼吗?幼儿:没有。
师:小朋友可知道小金鱼喜欢什么样的水呢?幼儿:清水、凉水、甜水……
师:现在小金鱼饿了,请小朋友喂食了,幼儿到台前面那鱼食开始喂鱼。(教师小结小金鱼的生活习性。)
3、观察小金鱼吐泡泡,练习画小圆。
(1)观察小金鱼是怎样游的,请幼儿听着小鱼游的录音带,学习摆百尾巴游呀游。
(2)教师示范画: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画大大小小的泡泡。
(3)幼儿添画泡泡,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结束:
教师:孩子们幼儿学小鱼游的样子,出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二
炫彩棒、绘本《小鱼逃走了》画面、剪贴画。
尝试画圆并添加线条组合画成小鱼等图像和符号。
乐于用绘画的方式大胆想象找朋友的情景,体会回到朋友中间的快乐。
1.(出示剪贴画)瞧!这是一条蓝蓝的小河,你们看是谁来了?原来是一条美丽的小鱼。他长得什么模样呀?圆圆的大身体,圆圆的小眼睛,还有一条肉骨头似的小尾巴真可爱。
2.你愿意做一条小鱼吗?请游到水里来吧(几位幼儿绘画)。注意身体和尾巴的大小、颜色、鱼尾巴的方向,和幼儿互动:“许多小鱼游来了,我们已经看见了小鱼圆圆的身体了,还有什么地方没看见?”“还有一条小鱼也游来了,大家好!”
许多小鱼都游来了,小鱼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真快活,有朋友真好!
1.(鱼缸画面)有一条小鱼却一点儿都不开心。他为什么不开心呀?(画外音:“我一个人在鱼缸里没朋友,太寂寞了,我决定逃走,去找朋友!”)
不是有点像呢?哪儿最像?圆点点说:“嘿,小鱼,我们是红红的,你也是红红的,我们是圆圆的,你也是圆圆的,就留在窗帘上吧。”
4.(玩具屋画面)小鱼又从糖果盖的缝隙里逃走了,这回逃去了玩具屋,还能找到小鱼吗?玩具屋里的好朋友可真多!哪些朋友也是圆圆的呢?玩具们说:“小鱼,和我们一起玩吧,你就留下吧。”
5.小鱼又逃走了,这下会去哪儿呢(幼儿想象)?
1.小鱼们,赶快逃走,逃到纸上来(画小鱼)。
2.小鱼还想逃去哪儿,会看见谁呢?(添画相关的景物,教师及时捕捉幼儿自己创造的图像,运用添画的方式补充演示的画面)
3.大家都欢迎小鱼留下,小鱼又逃了,逃去哪里,看到谁?(在反复逃和找到朋友的过程中,补充画面)
1.一起来找找小鱼。“小鱼小鱼在哪里?”
2.欣赏幼儿作品,从画面上边说说猜猜小鱼躲在哪儿?那里还有谁?
3.(欣赏大池塘画面):小鱼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鱼池,能找到这条可爱的小鱼吗?和其他朋友有什么不同?小鱼说:“我回家了,这才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我再也不逃走了。”
结束:小鱼们,你们找到朋友了吗?让我们和自己的鱼朋友拥抱一下,一起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三
活动目的:
1、感知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初步懂得保护自己小耳朵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玩具、录制噪声、多媒体制作。
重点:感知声音。
难点:分辨不同的声音。
活动流程:
(一)听音游戏,感知声音1、多媒体演示:
猜猜这是谁发出的声音?用什么听到的?
2、你们的小耳朵真灵。
3、过渡:
再用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二)操作练习,分辨声音。
1、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摆弄玩具,分辨声音。
2、交流讨论:
(1)你玩的是什么玩具?
(2)试一试:你是用什办法让玩具发出声音来的?
(3)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3、仔细分辨:这两个罐子是一样的啊,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
4、:
原来啊,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哦。
(三)经验交流,保护耳朵。
1、播放噪音:什么声音啊?快来快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
2、你们为什么都捂住自己的小耳朵?(幼儿讲述)。
3、:
保护自己的小耳朵,所以平时我们小朋友之间要轻轻的说话。
4、除了轻声说话,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耳朵?(平时妈妈是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耳朵的?联系幼儿生活经验)。
5、:
我们小朋友和妈妈都有那么多的好办法,以后要好好保护好耳朵,让我们的小耳朵变得灵灵的,能听得更清楚。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四
1.学习对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观察画面并描绘画面内容。
1.学习对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观察画面并描绘画面内容。
1.幼儿用书:《小鱼儿》。
:《小鱼儿》。
3.歌曲:《小鱼儿》。【附】
一、请幼儿讨论鱼的生活环境。
1.鱼儿的家在哪里?
2.鱼儿的家里有哪些东西?
二、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讲述鱼儿的生活世界。
1.画面上有什么?小男孩来到了哪里?
2.小鱼儿在哪里溜滑梯?(在水草上)
三、播放dvd,请幼儿欣赏。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然后将幼儿奉承两组,一问一答地对唱歌曲——一组幼儿演唱画面中的小朋友的歌词,另一组幼儿演唱小鱼儿的歌词,全班幼儿一起唱最后一句歌词。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五
1、通过钓一钓、夹一夹、分一分等动作练习,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2、让幼儿在自然情境中对游戏材料进行一物多玩,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彩色水笔、记号笔、白纸、剪刀、塑封纸、呼啦圈一个、打孔机一个、回形针若干、报纸若干、宽透明胶、吸铁石、麻绳、彩色夹子、牛奶箱子、小水桶。
1、首先在白纸上用黑色记号笔画出若干条不同形状的鱼(4种),然后用彩色水笔给小鱼涂上小装饰。剪下已画好的小鱼并进行塑封,用打孔机在小鱼嘴巴处打孔,并用回形针把鱼嘴夹住。将小鱼依次放置在呼啦圈内。将废旧报纸卷成钓鱼棒,用宽透明胶粘住,并在钓鱼棒一端系上吸铁石。
2、用废旧报纸卷成一根根纸棒,将纸棒相接搭成一个架子,在架子上系上若干麻绳,在麻绳上夹上夹子。
3、将四个牛奶盒相接做成一辆货车,把货车靠墙放置,在每个箱子上方对应的墙面上张贴不同种类小鱼的'模型。
1、钓鱼:让幼儿带上鱼杆和小水桶,站立在池塘外(呼啦圈外)钓鱼(利用吸铁石可与回形针相吸的原理),把钓上钩的小鱼放置在小水桶内。
2、晒鱼干:让幼儿将自己钓到的鱼晒到架子上,用夹子夹住小鱼。
3、收鱼干:让幼儿把收回的鱼干按照指示分类投放在货车中。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六
1、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2、愿意喂养金鱼。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每组一缸金鱼,作业纸、水彩笔。
1、组织幼儿观察小金鱼,了解小金鱼。
(1)分组自由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交谈小金鱼的颜色、身体形状……)
(2)说一说:你最喜欢小金鱼的什么地方?(教师小结金鱼的特征)
(3)谈话:你喂过金鱼吗?金鱼喜欢吃什么?它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水里?什么时候给金鱼换水?怎样知道水脏了?(小结金鱼的生活习性,丰富养金鱼的经验)
2、观察金鱼吐水泡,练习画小圆。
(1)观察金鱼是怎样游的,学学金鱼,摆摆尾巴游呀游。
(2)教师示范添画:用水彩笔在作业纸的空白处画上大大小小的圆。
(3)幼儿添画水泡,教师观察指导。
注:
1、金鱼的食性很广,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要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这是金鱼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2、金鱼是变温动物,体温可随水温而变化,但其体温不可能无休止地随水温任意变动。过冷或过热的天气,均影响金鱼的生长发育。金鱼的最佳生活环境温度为22~24℃,又称作生长最适温度。金鱼在最适温度下,求饵极为旺盛,生长速度最快,排泄物、耗氧量也增多,其生理要求最高。在实际饲养中,这一时期采用兑水或3天换一次水的方法,使金鱼始终保持在水清、氧足的最佳求饵状态。
金鱼在15~18℃的水温中,求饵适中,活动正常,水质保质期最长,是金鱼较易管理的阶段。
3、金鱼的性格非常温和,不会发生大金鱼追袭小金鱼的现象。除了繁殖季节外,各种形状与各种色泽的金鱼都可混养在一起。
就本次科学活动,我准备从目标,内容,教师的表现和幼儿的表现进行以下评价。
目标方面:
从实施效果来看,制定的目标适宜本班幼儿,针对幼儿平时对鱼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目标不易也不难。
内容方面:内容上有年龄适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小班的幼儿,在生活中和电视里经常会见到小鱼,对鱼并不陌生,但他们都不曾仔细观察,本次活动中,让孩子们静距离的接触小鱼,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小雨的兴趣!
教师的表现方面:教师教态自然,语言生动,能全身心投入活动中,能及时关注幼儿的需求。教学策略上有优点也有不足,不足之出在于在本次活动的重点上,我在提到“你们知道鱼肚子里有什么吗?”这个问题是,没有给予及时引导。导致孩子们对我的问题没有兴趣,而去摆弄自己的鱼。还有在难点上用时过多。
幼儿方面:本次活动总的来说幼儿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实物小鱼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们主动观察小鱼,积极活跃的发言讨论,很好的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七
活动目标:
1、知道鱼要生活在干净的水里,水被污染了,鱼就会生病或死亡。
2、有初步的环境意识,有同情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参考用书每人一本,内容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鱼宝宝生病的故事,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由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鱼宝宝生病了”
2、做实验,将鱼分别放入干净的水和脏水里,观察小鱼的不同动态(此活动可请幼儿事前在家中完成)。
(1)启发幼儿思考:现在这里有两缸水、一缸是清水,一缸是脏水,我们分别把小鱼放入不同的水里,你们猜猜小鱼会怎样!
(2)教师分别将小鱼放入两种水里,幼儿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3)小鱼愿意生活在脏水里吗?我们该怎么办?
3、观察生病的小鱼,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1)如果小鱼长时间生活在脏水里会怎样呢?
(2)教师指导幼儿分别观察每一张桌上生病的'小鱼,并自由表达自己的发现。
4、分发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被污染的原因,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小鱼生病的,水为什么会变脏的。
5、加深了解脏水的危害,知道要保护好水资源,水脏了小鱼会生病,还有谁会生病呢?我们大家要让水保持干净,不能随便往水里倒各种脏东西,让鱼和人们都生活在干净优美的环境里。
活动延伸:
《我是小小环保员》为家园打扫清洁。
资料:
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令人担忧。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了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动手、动眼、动鼻、动口、动脑来体验,从而感知什么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整个活动从集体观察、讨论过渡到探索、体验,再到集体讨论,幼儿在获得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八
1、幼儿知道小鱼是在水里生活的。
2、幼儿学会画曲线。
3、锻炼幼儿手部的肌肉组织。
4、培养幼儿的爱心。
纸、水彩笔、小鱼。
1、老师拿出小鱼对幼儿说:“孩子们你们看,小鱼哭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它住在那里吗?我们帮助这条美丽的鱼找到它的家好吗?”
2、幼儿回答:“鱼是生活在水里的。”
3、老师:“可是没有水怎么办呢?我们拿起水彩笔在纸上画出水,给小鱼找个家吧。”
4、教师示范画曲线。
5、小朋友在自己的纸上画上漂亮的水,然后把小鱼送到水里。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九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我最喜欢和…、一起…、”的句式,分享和家人一起的活动的经验。
2、愿意并能安静倾听同伴说话。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小花猫手偶一个,小花猫爸爸妈妈图片各一张。
2、每位幼儿一个爱心。
3、两颗大爱心笑脸。
4、幼儿每人一张家庭生活照片。
5、漂亮衣服图片和鱼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导入:用小花猫手偶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基本部分:
一、家人介绍。
1、小花猫先自我介绍。
2、介绍爸爸妈妈,并引出主题“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的句式。
二、用图片表示“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
三、喜欢用大声说出来。
1、教师引导幼儿大声把爱和喜欢说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会给我买漂亮的衣服;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爸爸陪我去钓鱼。
四、喜欢也可以小声说出来。
1、教师引导幼儿小声说出我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会给我买漂亮的衣服。
2、教师引导幼儿小声说出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爸爸陪我去钓鱼。
五、发放幼儿家庭生活照片,互相交流。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说出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
六、鼓励部分幼儿针对家庭生活照片说出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
七、发放爱心礼物,回家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亲人,并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爱,同时给喜欢的亲人一个拥抱。
结束部分:
有爱心礼物的`小朋友就是小花猫的好朋友,请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玩吧!
教学反思:
通过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生活照,引导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我喜欢和……一起……这一环节孩子们表现的不错,这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孩子们说得这么完美,我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让孩子们说说在幼儿园喜欢在一起,并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这也算是这个活动的延伸吧。幼儿园也是一个大家庭嘛!这算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二个家吧,所以设计了这个环节。
最后教师小结,教育孩子要爱家人,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要学会感恩,对自己喜欢的人说一句感谢的话或祝福的话,对幼儿进行了情感教育。整个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表现了自己。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十
1、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2、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四个乒乓球板、两个小球、障碍柱6个
1、小朋友下楼之前,先在操场布置好游戏场地,选择运球的两条途径,沿路各摆好3个障碍柱。
2、小朋友下楼后,让他们有秩序地在操场边上站好,老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戏叫做运小球。然后拿出两个乒乓球板和另一个老师相互合作示范如何运送小球,讲明游戏规则。
3、将全班小朋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两边平分,对运小球。
1、手不能触碰小球。
2、沿途如果小球掉下,需在捡回后从原来的位置继续运球。
情景描述: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排在后边的小朋友总是往前挤,从而导致队伍起点不断地向前靠拢,缩短了运球路程。并且有些小朋友不懂得接力的规则,队伍乱排,以至于最后队伍并不是平均分配,很难有比赛的性质。
游戏过程中出现一些混乱的情况多数是因为规则不明确和游戏重复性高时间过长造成的。
1、应该在起点设立一个标志物,标示起点。
2、游戏中出现规则模糊时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们讲明规则。
3、障碍设置应该更加丰富一些,最后有难度的递进。
小百科:球体在任意一个平面上的正投影都是等大的圆,且投影圆直径等于球体直径。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十一
1、初步学会听音乐进行表演,尝试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
2、能在图片提示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学习与乐曲特征相应的动作,培养对乐曲的感受力,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3、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材料准备:关于毛毛虫的图片若干,乐曲《未出壳的鸟雏》。
1、问题导入,自然引题。
(1)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游戏了?
(播音乐)
(2)放音乐《未出壳的鸟雏》。让幼儿在初步感受乐曲的同时,猜测并回答。
(3)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猜想,丰富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
2、图片及音乐引导,师幼分段学习韵律表演的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
引导语:到底是谁呢?这是一只绿毛虫。它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请看!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引导幼儿逐一发现图片上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吃东西、扭动身体、蜕皮和睡觉)。
引导语:那我们现在就来听听着这个音乐,看看,毛毛虫在这个音乐里是不是玩着这几个游戏。
(2)引导幼儿模仿绿毛虫吃东西的样子、扭动身体的动作、绿毛虫蜕皮的动作和幼儿模仿创编绿毛虫睡觉的动作。
3、学习听音乐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看图片,进一步理解记忆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引导语:毛毛虫的动作我们都会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玩绿毛虫玩游戏。
(播音乐)
(2)引导幼儿加入上个环节中自己创编的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并进行自由尝试表演。
(3)集体找空地表演。
(播音乐)
引导语:现在,绿毛虫们到草地上找东西吃,看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4)创编蝴蝶造型。
绿毛虫变呀变,变成什么?——1、2、3,变,变成美丽的蝴蝶了。
4、师幼互动进行完整表演。
(播音乐)
(1)引导幼儿面向老师,师幼一起进行完整的韵律表演。
(播音乐)
(2)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同伴,一起进行韵律表演。
本次的韵律活动——《绿毛虫》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现有水平。整个活动以绿毛虫角色导入,并以绿毛虫游戏贯穿始终,气氛活跃,幼儿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谁来和我们做游戏”的神秘口吻,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猜测,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有趣的毛毛虫动作让幼儿兴趣浓厚,做到为目标服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有效为理解歌词和游戏服务。如:我变成了什么?机器人变身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变声的时候声音和动作是怎么配合的3、教师创设的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与活动很吻合,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模仿游戏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十二
1、学习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懂得抢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故事《明明的变形金刚》、幼儿自带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一、导入活动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认真倾听。
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知道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1、教师:好啦!老师的故事讲完啦,请你们说说明明的妈妈为什么会开心的笑了呢?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还邀请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点也不自私,妈妈为他的行为感到自豪,所以高兴、满意的笑了。
4、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现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三、请幼儿和别人分享自己从家里来的东西,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东西,并且说一说愿意和谁一起来分享。
3、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请幼儿与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带来的东西。
4、教师小结:小朋友,因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你们都开心吗?其实与同伴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四、结束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没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呢?懂得与别人分享,你们会感觉到更开心哦!
2、教师对今天的活动内容进行总结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分享东西。
3、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十三
1、让感知花生的特征。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探索剥花生的方法。
3、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并懂得好朋友分享东西。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花生若干、盘子若干,空桶若干。各种积木。
配班老师分发材料,以及辅助教学,保育员组织纪律以及安全。
一、导入活动
师:嘘,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啊,
幼:包包里面那我请小朋友来试一下看是不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呢?是不是?
幼:硬硬的,不光滑,摇起来还回响……
老师:猜猜他是什么?
幼:……花生
(1)认识花生
师:我们在请其他小朋友再来摸一下我们刚才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
幼:……是的,硬硬的,不光滑,摇一摇也会响。
师:看,这是什么?轻轻地打开花生,
幼:(花生米)(硬硬的花生壳)里面住着花生米宝宝,
师:在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看,里面住着几个花生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下!(老师在拿几颗花生让小朋友猜猜里面有几颗花生米宝宝)
(2)总结:我们吃的花生里面的花生米宝宝有的多有的少。
(3)认识花生米。
师:那小朋友看看这个花生米宝宝它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幼:(穿着一件红衣服)
师:我们帮它脱掉红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白白的肉)
(4)总结:一颗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里面有好多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
二、探索剥花生的方法。
(1)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花生,好了,小朋友认识花生这么久了,想不想尝一尝他的味道呢?那我们就一起去自己动手吧!我们可以剥给好朋友吃,剥给自己吃,还可以剥给客人老师吃。(老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可以用桌子上的工具。)
(2)师:你是怎么剥花生的?(引导小朋友自己说出方法,并做示范。)
(3)师:现在我们小朋友都只知道了怎样剥花生,那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叫看谁剥得又快又好,待会老师会给每一桌的小朋友发花生,每一桌小朋友一起剥桌子的花生,看那一桌小朋友剥得又快又好,那老师现在要提要求了,我们只能剥自己桌上上的花生,剥开的花生米要放在我们自己面前的空盘子里面,花生壳要放在我们都垃圾桶里面。现在小手放好,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一起剥花生。(发放花生,材料)开始......
三、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十四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1、带给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师:
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样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
3、下小雨时是怎样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4、你明白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这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
(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样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取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幼儿园小班教案鱼儿(优质15篇)篇十五
2、体验洗澡的快乐,了解洗澡的一般过程。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洗澡音乐,洗澡过程vcd,节奏图示。
三、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愉快进场
(二)、引出课题,大胆想象洗澡动作。
1、提问引出课题,“你在家里是怎样洗澡的?”
2、观看宝宝洗澡过程,提问“宝宝是怎么洗澡的”。
3、幼儿集体随音乐学宝宝洗澡,鼓励幼儿想出新的洗澡方法来。
(三)、出示节奏图示一
1、请幼儿拍出基本节奏,并用身体动作尝试。
2、听音乐集体练习一遍。
(四)、出示节奏图示二
1、请幼儿拍出基本节奏,并用身体尝试。
2、请幼儿集体练习。
3、听音乐练习一遍。
4、请幼儿欣赏教师完整示范。
5、幼儿完整练习一遍。
6、请幼儿互相洗,培养合作能力。
(五)、结束: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