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措施。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一起共同进步和提高。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一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情境,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了。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把拼音多读几遍)。
2、听老师配乐朗读,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4、同桌轮读,相互正音。
[注]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此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自读活动,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我通过自读、听配乐朗读、指读、轮读等方法,让学生熟读课文,又不感到枯燥乏味。另外,在学生自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姿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白兔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出来,小组交流。
(1)这些声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试看。
(3)教师指导后,再次指名读。
3、师述:这么小、这么美妙的声音,两只小白兔为什么能听到呢?
再次读课文,找一找,小组交流。
生:因为它们竖起耳朵使劲听,才听到的。
生:因为森林里太静了,我从“一只小兔说:‘太静了,太静了,没有一点声音。’”知道的。
生:它们根本没有神奇的耳朵,我觉得因为它们用心去听才听到的,因为课文最后一段说“只要我们喜爱这世界上地一切,用心去听,就能听到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声音。”
4、师叙述:说得太好了,大森林里太静了,两只小兔用心去听,长出了一对神奇的耳朵,才听到了这么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也和它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听一听吧!(师配乐朗读)。
[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想象中理解作品,达到与作品、作者的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试试看”,感悟朗读,从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你们想不想也长一对神奇的耳朵呢?我们也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听一听吧!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美好的生活画面需要用五彩斑斓的笔和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学习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内化课文的语言。
在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请你在平时留心观察,然后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美丽世界向同学说一说。
[注]总结时抓住课文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描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认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笔画,在注音本上认真书写,注意书写姿势。
[注]写字时,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二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蚕豆耳朵吗?今天,妈妈说要带我去找蚕豆耳朵。我一听,当时就傻了:“什么什么?蚕豆也有耳朵?”“当然了!”妈妈说:“蚕豆也有耳朵的。它会听我们的欢乐,会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它与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倾听----------用耳朵。”
来到蚕豆地里,我和妈妈开始仔细地找了起来。不一会,就听见妈妈叫了一声:“啊!我找到了一个!”我飞快地奔了过去,上前仔细观察。在层层叠叠的蚕豆叶子中间,突兀地冒出了一个怪东西。它的形状很像一个小漏斗,但底下是密封的,像一个密不透风的小漏斗。真是有趣极了!
妈妈说找到了蚕豆耳朵是很幸运的,因为它很少见。我也很想找到它,可是直到吃午饭时我都没有找到。唉!看来我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啊!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三
教材分析:
《神奇的耳朵》中,两只可爱的小白兔,用爱观察自然,用心倾听自然,便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童话这种独有的情趣,吸引学生步入情感世界,体会做有爱心、有细心的人,才能发掘无尽的奥秘,收获无穷的乐趣。
教学理念:
文本不是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孩子们的文本。教师要巧妙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搭建学生自由驰骋的平台,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个性化的读,将朗读与理解,朗读与想像结合起来。章显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演一演”,可赋予语言文字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再现大自然的奥秘;“观察字形,识写生字”,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书写习惯。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拥有一颗爱心的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用明亮的眼睛去看,用神奇的耳朵去听,用灵敏的心智去悟,用童稚的文字去写,寻找大自然的美,又创造美的大自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同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同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1、你在哪里见过神奇这个词?请说出它所在的句子。
2、你见过哪些神奇的耳朵,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你想对课题提个什么问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读给同桌听,互相提点小建议。
3、读书接力赛,争夺“三枚苹果奖章”。
4、读后师生评一评,指出不足帮一帮,找出哪里读得好学一学。教师有针对性的范读。
5、课件出示生字词百花园。(把词写在花瓣上,读对后花瓣变色。)。
神奇耳朵刚刚丛林声音使劲伸展小兔。
弹琴普通所有雪白露珠花瓣蝴蝶声音。
三、读中感悟,个性理解。
1、自由读书,口头填空,说说这些句子吧。
课件出示句子:
开始,两只小兔(听不见)一点声音,后来,(听见)很多声音,有:
(嘎巴,嘎巴),小草在(伸展手脚)。
(咝咝,咝咝),蝴蝶在(扇动翅膀)。
(滴答,滴答),露珠在(花瓣上跳跃)。
(吱吱,吱吱),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
读一读,让大家爱听。老师也读一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象声词的读法。
在音乐声中演一演,“小草生长、蝴蝶飞舞、露珠跳跃、甲虫弹琴”,大家一起倾听声音,感受快乐。
再美美地读一读。
2、走进大自然,和小白兔一起听声音,说句子。(课件播放:小河流水、小鹿散步、小花绽放、春风吹拂、细雨飘洒、柳枝发芽、桃花吐艳等动画。)(学生发言,教师及时打字。)。
(,),小河()。
(,),春风()。
(,),柳枝()。
(,),桃花()。
(,),____()。
(,),____()。
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让大家爱听。
4、齐读最后两段。
四、总结全文,激发爱心。
2、课件: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用学生的儿歌配乐解说。
五、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争取得到三枚奖章呦。
2、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抄在小本本上吧。
板书。
美好的声音用心去听。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全文,细心感悟。
1、分角色配乐读文。评一评,颁苹果奖章。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小草在伸展手脚,蝴蝶在扇动翅膀。
露珠在花瓣上跳跃,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我有一对神奇的耳朵。
刚才,我在草丛里使劲地听,听到小草背古诗的声音。
我喜爱世界,会用心去听,所以,我能听到所有美好的声音。
3、出示词语(生领读,接龙读)。
神奇耳朵刚刚丛林声音使劲伸展小兔。
弹琴普通所有雪白露珠花瓣蝴蝶声音。
4、出示造型卡片,学生领读,用卡片贴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二、观察字形,识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例字,用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记住字形,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2、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空汇报。教师指导书写“兔”字。
3、学生随轻音乐唱“写字歌”,同时调整坐姿与握笔姿势,然后装格写字。
4、板演比赛,评出本节小小书法家。
三、作业。
1、书写生字,1音1字2词。
2、用爱心观察自然,用神奇的耳朵倾听,然后说一说,写一写。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四
美妙的大自然,神秘的丛林,奇怪的声音,这都会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从课文中知道了动物植物和他们的声音。其中蝴蝶扇动翅膀是常常见到的。可是“小草在伸展手脚,露珠在花瓣上跳跃,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这些拟人化的形象,孩子们既好奇又陌生。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留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用心去想,去感悟。这才是这节课的宗旨所在。
课上,我让孩子们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讨论。比一比谁的想象更好更像。孩子们的.讨论很活跃,有的孩子还穿插一些小动作表演。加上老师的随即引导,孩子们便陶冶在想象的乐趣之中了。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五
《神奇的耳朵》中,两只可爱的小白兔,用爱观察自然,用心倾听自然,便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童话这种独有的情趣,吸引学生步入情感世界,体会做有爱心、有细心的人,才能发掘无尽的奥秘,收获无穷的乐趣。
文本不是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孩子们的文本。教师要巧妙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搭建学生自由驰骋的平台,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个性化的读,将朗读与理解,朗读与想像结合起来。章显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演一演”,可赋予语言文字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再现大自然的奥秘;“观察字形,识写生字”,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书写习惯。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拥有一颗爱心的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用明亮的眼睛去看,用神奇的耳朵去听,用灵敏的心智去悟,用童稚的文字去写,寻找大自然的美,又创造美的大自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同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同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1、你在哪里见过神奇这个词?请说出它所在的句子。
3、你想对课题提个什么问题?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读给同桌听,互相提点小建议。
3、读书接力赛,争夺“三枚苹果奖章”。
4、读后师生评一评,指出不足帮一帮,找出哪里读得好学一学。教师有针对性的范读。
5、课件出示生字词百花园。(把词写在花瓣上,读对后花瓣变色。)。
神奇耳朵刚刚丛林声音使劲伸展小兔。
弹琴普通所有雪白露珠花瓣蝴蝶声音。
三、读中感悟,个性理解。
1、自由读书,口头填空,说说这些句子吧。
课件出示句子:
开始,两只小兔(听不见)一点声音,后来,(听见)很多声音,有:
(嘎巴,嘎巴),小草在(伸展手脚)。
(咝咝,咝咝),蝴蝶在(扇动翅膀)。
(滴答,滴答),露珠在(花瓣上跳跃)。
(吱吱,吱吱),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
读一读,让大家爱听。老师也读一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象声词的读法。
在音乐声中演一演,“小草生长、蝴蝶飞舞、露珠跳跃、甲虫弹琴”,大家一起倾听声音,感受快乐。
再美美地读一读。
2、走进大自然,和小白兔一起听声音,说句子。(课件播放:小河流水、小鹿散步、小花绽放、春风吹拂、细雨飘洒、柳枝发芽、桃花吐艳等动画。)(学生发言,教师及时打字。)。
(,),小河()。
(,),春风()。
(,),柳枝()。
(,),桃花()。
(,),____()。
(,),____()。
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让大家爱听。
4、齐读最后两段。
四、总结全文,激发爱心。
2、课件: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用学生的儿歌配乐解说。
五、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争取得到三枚奖章呦。
2、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抄在小本本上吧。
板书。
美好的声音用心去听。
一、品读全文,细心感悟。
1、分角色配乐读文。评一评,颁苹果奖章。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小草在伸展手脚,蝴蝶在扇动翅膀。
露珠在花瓣上跳跃,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我有一对神奇的耳朵。
刚才,我在草丛里使劲地听,听到小草背古诗的声音。
我喜爱世界,会用心去听,所以,我能听到所有美好的声音。
3、出示词语(生领读,接龙读)。
神奇耳朵刚刚丛林声音使劲伸展小兔。
弹琴普通所有雪白露珠花瓣蝴蝶声音。
4、出示造型卡片,学生领读,用卡片贴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二、观察字形,识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例字,用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记住字形,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2、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空汇报。教师指导书写“兔”字。
3、学生随轻音乐唱“写字歌”,同时调整坐姿与握笔姿势,然后装格写字。
4、板演比赛,评出本节小小书法家。
三、作业。
1、书写生字,1音1字2词。
2、用爱心观察自然,用神奇的耳朵倾听,然后说一说,写一写。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六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情境,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把拼音多读几遍)。
2、听老师配乐朗读,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4、同桌轮读,相互正音。
[注]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此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自读活动,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我通过自读、听配乐朗读、指读、轮读等方法,让学生熟读课文,又不感到枯燥乏味。另外,在学生自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姿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白兔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出来,小组交流。
(1)这些声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试看。
(3)教师指导后,再次指名读。
3、师述:这么小、这么美妙的声音,两只小白兔为什么能听到呢?
再次读课文,找一找,小组交流。
生:因为它们竖起耳朵使劲听,才听到的。
生:因为森林里太静了,我从“一只小兔说:‘太静了,太静了,没有一点声音。’”知道的。
生:它们根本没有神奇的耳朵,我觉得因为它们用心去听才听到的,因为课文最后一段说“只要我们喜爱这世界上地一切,用心去听,就能听到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声音。”
4、师叙述:说得太好了,大森林里太静了,两只小兔用心去听,长出了一对神奇的耳朵,才听到了这么多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也和它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听一听吧!(师配乐朗读)。
[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想象中理解作品,达到与作品、作者的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试试看”,感悟朗读,从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激发情趣,扩展想象。
你们想不想也长一对神奇的耳朵呢?我们也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听一听吧!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美好的生活画面需要用五彩斑斓的笔和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学习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内化课文的语言。
五、总结深化,指导说话。
在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请你在平时留心观察,然后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美丽世界向同学说一说。
[注]总结时抓住课文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描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认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笔画,在注音本上认真书写,注意书写姿势。
[注]写字时,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七
1、尝试用洗涤用品调出泡泡水,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
2、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与同伴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洗洁精、洗衣粉、水杯、吸管、糖或胶水(增加泡泡的黏稠度)等工具。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吹泡泡》,引出主题。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了个大泡泡,当心不要吹破了呀!吹破了。嘘~一不小心吹破了呀!泡泡变大了(幼儿手拉手变大)泡泡变小了(幼儿手拉手变小)泡泡变高了(幼儿踮起脚尖)泡泡变矮了(幼儿蹲下)泡泡变没了(幼儿都松开手)。
2、谈话,引起幼儿对吹泡泡的兴趣。
(1)刚才我们做的是什么游戏?那你知道泡泡是什么样的吗?
(2)那么泡泡水是怎样调制出来的,都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
3、幼儿尝试调制泡泡水。
(1)幼儿进行试验,调制时要注意观察洗涤用品在水里的变化。
(2)幼儿尝试自己调制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并说出自己调制的过程。总结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教师示范调制泡泡水,并说出制作泡泡的小窍门。
(1)在杯子中加入一半的水,加入3勺洗衣粉或洗洁精,再加入2勺的糖,1勺胶水,(糖和胶水可以增加泡泡的粘稠度,不容易破)然后搅拌均匀,泡泡水就调制好了。
(2)引导幼儿说一说洗衣粉都到哪里去了?
5、幼儿再次调制泡泡水。
(1)提出要求:调制泡泡的时候要注意加入的比例,搅拌时不要弄洒了,不要把泡泡水吸到嘴里去,吹的时候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2)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幼儿操作中的问题,及时指导。
6、体验成功的乐趣。
幼儿用自己调制出的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活动。
带幼儿到外面去吹泡泡。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八
神奇的耳朵你听过天使哭泣的声音吗?你听过大树对大树说话的声音吗?你听过春天对花草说话的声音吗?你听过云朵跑动的声音吗?那你平常只会听汽车按喇叭的声音,人们跑步的`声音、闲谈的声音,……你只会用平常的耳朵,不会用神奇的耳朵,我来教你。你总听到过动物的声音吧,麻雀唱歌的声音,两头牛吃草的声音,两只狗打架的声音吧,当微风轻轻拂过脸上,当大风吹过树梢,当利剑一样的寒风刮过脸上。……你回用耳朵了吧,你只要仔细地听,我就把你带到丰富的世界里。神奇的耳朵作文2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让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画面内容,形成文学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2、教幼儿认度汉字“春、夏、秋、冬”。
3、使幼儿懂得关心老人。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六幅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自由阅读课文。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轻声交流。
提问:在书中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集中指导阅读,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图片“刺猬婆婆”问:刺猬婆婆为什么整天坐在屋子里?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2、依次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3、出示课题《神奇的树》“为什么说是一棵神奇的树”。
4、提问:
刺猬婆婆家里这棵神奇的树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它上从哪里来的?
刺猬婆婆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6、引申到德育教育、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并且要坚持始终如一。
三、引导幼儿认读“春、夏、秋、冬”
1、在“春夏秋冬”四幅图的下面写上对应的汉字。
2、教幼儿认读汉字。
3、请小朋友上台在汉字上贴上相应的图,再把汉字读一遍。
四、讲故事、(请幼儿根据画面讲述故事)。
五、教师有感情地依图讲述故事。
表现刺猬婆婆孤独、惊奇、高兴等不同的心理活动。
六、幼儿自由结伴阅读,互相讲述故事。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
活动目标:
1、掌握用嘴巴吹画的技能。
2、吹画可以锻炼幼儿的肺活量,还可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掌握用嘴巴吹画的技能。
难点:
2、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会说儿歌《小树苗》。
2、黑色颜料、各色大小不一的钮扣、彩色笔、吸管、范例画、毛巾,胶水。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儿歌《小树苗》好不好?教师跟幼儿一起复习儿歌。
小树苗随风摇。
每天早上对我笑。
我给小树浇浇水。
我给小树除除草。
常跟小树比一比。
看谁长得壮又高。
3、教师出示示范画。
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给这棵树画的树枝,老师是用什么画的?是用手画的?还是?(用嘴吹得)对,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神奇的树枝》(吹画)。
二、教师示范讲解。
1、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一下示范,请小朋友认真看,仔细听好不好?
只要把你心目中好看的小树画出来就行了,那就是最美的树。小朋友听明白了吗?
3、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试一试,先把树枝吹出来,然后再美化树。
4、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把手弄脏了要及时用毛巾擦一下,好吗?
三、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吹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可以往不同方向吹。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自己想怎么粘就怎么粘。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颜料吸入嘴里。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1、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作品。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
3、对有创造性的作品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延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一
我的耳朵一向是很正常的。
一天清晨,只听“咝”的一声,一缕清风钻进了我的耳朵眼里。我急忙用手去掏,可掏了半天,什么也没掏出来。我也没在意,这件事情慢慢地就淡忘了。可怎么也没有想到,稀奇古怪的事却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中午,放学的路上,有两个同学在吵架,而且其中夹杂有让人难以入耳的话语。“怎么这么难听,这同学怎么这样?”我不愿再听下去了。这时,我感到耳朵里痒痒的,有什么东西从耳朵里冒了出来,发出刺鼻的臭味。我赶忙跑回家,来到镜子前。
“啊?”我不禁大惊失色,就像爸爸吸烟时吐出的烟雾一样,一团浓烟正从我的耳朵眼袅袅升起。等我把张大了的惊奇的嘴巴慢慢合上时,烟雾也渐渐地消失了。
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意想不到。
傍晚,我正在做作业,隔壁传来悠扬的小号声,那声音婉转动听,让人心情舒畅。我正沉醉其中,这时就感觉到耳朵里有什么东西在动,刚伸手碰了一下,谁知是一朵小小的蔷薇花,异香扑鼻。我又掏了掏耳朵,又是一朵。
“真是怪事,怪事!怎么会这样呢?”我的眉头拧成了麻花,头发给挠掉了一把。妈妈带我去看医生。经过著名专家的会诊,得出结论:“你的耳朵有一种奇异的功能,简单的说来,就是听到美好的声音,耳朵就会分泌出带有香气的液体,或形成一些美好的物体;而听到恶毒的语言或花言巧语则会分泌出污浊的液体或是形成恶毒的东西。”
“唔?!”我瞪大了眼睛。
“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呢?”
“那就要因不同的情况来定了。美好的东西,比如珍珠之类的……”
“珍珠!?”我乐得合不上嘴。“珍珠!珍珠!嘿嘿……”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整天都在寻找着那美妙的声音。
我强迫我们班的小歌星为我唱动听的歌曲,他的歌声让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而我则无心欣赏,只顾对着镜子严密监视着耳朵的动静。有动静了,我急忙伸手去摸,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居然是一条小蛇,盘曲在我的耳朵里。
女生见了发出惊恐的尖叫,乱作一团;男生则拿起手中的东西向蛇砸去。哎!当然是砸在了我的头上了。砸得我两眼直冒金星,满头都是大包包,痛得我要命!我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心里一直琢磨着怎样才能听到美好的声音。突然,弟弟跑过来,央求我说:“哥哥,你陪我玩,好吗?”
“滚!一边去!看不见我正烦着呢吗?”我一下把他推得老远。
弟弟哭着走开了。可从我的耳朵里却掉出了一条臭鱼。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
一天,我惊喜地收到远方朋友的一封信,“……不知道你还是不是像以前那样,千万别再盲目地自大了……”
看着,看着,我忽然感觉到耳朵里凉凉的,滑滑的,“啪”的一声,什么东西掉到了地上,我低头一看,桌子下有什么东西正正熠熠放射出光华。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二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都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学习,思维都非常的活跃,对情景动画片段及出示的图标挂图都非常的感兴趣。在目标与重难点的完成上,都教理想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整个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就是,小朋友对动物的头饰都非常感兴趣,某些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就不太集中了。
在游戏环节时,交代的游戏规则不够详细,没有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清楚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将克服以上困难,将活动的质量提高一些。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三
1、能仔细观察图片,用完整的话讲述耳朵进水后的处理方法。
2、了解保护耳朵的一些正确方法。
:故事书
1、你们看图上有谁?(火帽子、跳跳蛙、小老鼠和红袋鼠)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那你知道谁在找吗?(火帽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他用手蒙住眼睛)
2、那小伙伴们藏在哪里呢?(红袋鼠、小老鼠藏在草丛里,跳跳蛙藏在池塘里)
3、谁能把这张图上的内容完整地讲讲。
4、朋友们都藏好了,火帽子开始找了。找呀找,它找到了谁?(红袋鼠)它是怎么找到的?(发现草丛里有红色的小花在晃动,一看就找到了红袋鼠)
6、小象想了什么好办法?(用鼻子在池塘里甩一甩)看,谁出来了?跳跳蛙藏在哪里?
7、小象帮助火帽子找到了跳跳蛙,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小老鼠到了小象耳朵里)小象耳朵里的水出不来,它的心情怎么样?(很着急)
1、那该怎么办呢?(幼儿想办法)
2、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一听(单腿跳一跳,用手捂住耳朵再松开,脑袋歪一歪,水就会流出来了)
3、红袋鼠告诉小象该怎么做呀?(幼儿学一学,做一做)
4、小象照着红袋鼠的方法做,耳朵里的水真的出来了。哎呀,小象耳朵里还流出了什么?(小老鼠)
5、可是小老鼠的耳朵也进了水,我们快告诉它应该怎么做?(请幼儿完整讲述)
6、照着我们的方法,你看,小老鼠的耳朵里又流出了什么?
1、夏天到了,我们经常要洗澡,如果洗澡的时候水到了耳朵里,你们会怎么做的?
2、水流进了耳朵可以用这个办法,那如果小虫子到了耳朵里我们应该怎么办?(把耳朵对着有光的地方,小虫就会爬出来,不要用手去挖)
4、小结:耳朵是我们身上的重要器官,如果水、虫子等到了耳朵里,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把它弄出来,平时不能经常挖耳朵,不能把小东西放到耳朵里,不用尖尖的东西去戳耳朵,有很响的声音要把耳朵捂起来,把嘴巴张大,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四
1.在听听、说说、想想、看看的过程中了解耳朵的基本功能,能够安静有耐心的倾听声音,听辨声音的来源。
2.喜欢用耳朵听声音,能够关注周围事物发出的声音,体验收获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绘本ppt各种声音片段
(一)引出主题耳朵
1.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说到什么名称,你就用手快速的去摸一摸。
2.请睁开双眼,你们的小耳朵本领可真大,听的真仔细,动作也很快。
3.多亏了耳朵我们才能听到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一下耳朵的本领。
(二)我们的耳朵本领大
a细微的声音和嘈杂的声音
1.我们都知道,耳朵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呀?
2.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耳朵进入大脑,大脑会根据声音判断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3.我们现在教室很安静,安静的时候,可以听见很细微的声音,闭上小眼睛,请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模仿,如:翻书,呼吸等让幼儿倾听。
4.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听见很多声音混在一起,我们来听一听,你听见什么声音了。(播放一段嘈杂声音)
b,喜欢的声音和不喜欢的声音
1.你平时也会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你还听见过什么声音,?
2你喜欢听什么样子的声音?为什么喜欢?
3.那你觉得什么声音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不喜欢呢?
小结:有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如:音乐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美妙的歌声等等。也有的声音听起来不舒服,如:汽车的喇叭声,造房子时候机器的撞击声,飞机的轰鸣声等。
c.听辨声音
1.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些声音,有的.是你听过的,有的可能平时听的不多,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轻,我们一起来听听都有些什么声音。
2.老师播放声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闹钟滴答声、风声、雨声、飞机飞过、汽车开过、门铃,音乐、讲话、笑声、鸟叫、木头燃烧、小老鼠、树叶落下来、雷声、大象、汽车喇叭、笛子、大提琴。
d.耳朵的功能
1.刚才这些声音是我录下来的,原来录音机和电脑是可以录音的,这些声音我们以后一直可以听,它们被保留了下来。
2耳朵的本领大吗?它还有很多本领呢,我们来看一下。
3播放ppt。一边播放图片,教师一边说。听到爸爸妈妈反复的说一些词语之后,我们才学会说话,如:爸爸爸爸。我们的耳朵听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脑会记住这些声音,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滴滴叭叭。你的耳朵还能预报危险,我们听见身后传来的汽车声音,我们就要把自行车骑到路边,让汽车过去。
(三)认识动物的耳朵
1.除了我们的耳朵本领很大,小动物的耳朵本领也很大呢。
2.你见过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呀?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3.播放ppt认识动物的耳朵。
4.小结:大象的耳朵是最大的,小老鼠的耳朵是圆形的,驴和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还能动。鱼和鸟的耳朵我们平常看不见,藏起来了。小猫为了听的更清楚,它的耳朵也会转动,耳朵的不同位置代表了它不同的心情。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我们听不见的声音,蝙蝠发出超声波,他们能听见,我们就听不见。毛毛虫也会发出声音,可是我们也听不见。
5.还有一些小昆虫没有耳朵,他们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感受,如蟋蟀用脚来感受声音。
(四)自主阅读
耳朵的本领可真大,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小朋友去看一看,里面有很多关于耳朵的事情。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五
1.试着用棉签点画、手指印画来表现树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爱护树木的愿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故事《树叶小耳朵》、树叶生长图片、操作材料包
一、树叶小耳朵——春天树木的变化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大树呢?(冬天)为什么?(大树的树叶都掉光了)
2.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你认为这棵树会有什么变化吗?(长出树叶、树叶变绿等)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树叶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讲述故事)
4.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长出绿芽、绿芽长成树叶、开出花朵)
5.小结:春天到了,大树会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的春天变得更美丽。
二、春天魔法师——尝试艺术表现
1.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春天的魔法师吗,我们来帮助冬天的大树变成春天的大树。
2.(出示材料盒)这是我们的魔法箱,里面藏着许多有魔法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些什么。魔法棒(棉签)、魔法药水(颜料)、魔法印泥。
3.我们用什么魔法工具能帮助大树长出绿芽芽呢?(魔法棒和魔法药水)请你来试一试。(引导幼儿边点画边念咒语:变变变)
4.用指印画画出小花朵。
5.小结:我们是春天的魔法师,用魔法箱里的工具就能把大树变美丽。
三、我是小小魔法师——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尝试。
2.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红花。要把你的大树打扮地满满的。
3.鼓励幼儿把唱歌的小鸟和飞舞的蝴蝶蜜蜂添画出来。
4.小结:有了小鸟、蝴蝶和蜜蜂,大树再也不会寂寞了。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到来了,幼儿园的树也从光秃秃的枝桠长成了现在浓密的树叶,还有的开出了美丽的鲜花,引来了蝴蝶和蜜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生动的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表面。《树叶小耳朵》是一个语言活动。此次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开展,首先让幼儿在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中获得直观感受,接下来给予幼儿自己的操作实践来潜移默化的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在教师引导和自我探索中获得新经验。在说说、看看、玩玩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小树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树长大的过程,让幼儿充分体验小树长大的辛苦。产生关爱小树的情感。
神奇的耳朵教案(通用16篇)篇十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具体的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材分析。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感悟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1、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2、回顾生字和词语。
1、学生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象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耳朵有哪些作用?
2、齐读生字词。
学习课文。
1、指读第一自然段。
练习说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______有______耳朵,像______。
(1)指导读好问句。
(2)学习第8自然段。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4.学习9~13自然段。
指导读出______的语气。
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思考:(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
(2)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1)学生分段朗读。
(2)思考: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思考: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5)齐读第12自然段。
(6)学生读第13自然段。
5、学生谈体会。
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1、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体会。
2、齐读课文。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耷拉着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虫子飞不进来。
教学后记。
能够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感受,情感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