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常常通过写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写好作文是我们成为思想家的一种方式。现在,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堪称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思绪的飞扬和灵感的迸发。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一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红枣富含钙和铁,是补铁补血佳品。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缺铁会怕冷,因此冬季防寒可多吃红枣,增加铁的摄入,从而提高身体耐寒能力。冬季养生吃红枣,不但可以补气养血,还能起到抗寒的功效。
黑芝麻。
进入小雪节气,人体皮肤易干燥,而芝麻有滋润皮肤的特点。中医对芝麻的药用有较高的认识,称它是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羊肉。
冬季以养“阴”及“藏”为主。肾主藏精、肝主藏血,这个时节,调养肝肾很重要,所以宜吃像羊肉等温补食品。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黑米。
黑米的颜色之所以与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为它的外部皮层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类色素。米的颜色越深,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则越强。此外,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相当于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大有裨益。长期食用黑米,不仅可以促进睡眠,还可治疗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和腰腿酸软等症。
鲫鱼。
在寒风萧萧、冷气袭人的冬季,鲫鱼肉肥籽多,味尤鲜美,故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鲫鱼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生活贴士。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小雪节气多喝水也可防内热产生,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此外清晨饮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最好每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就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二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并且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多年历史。
清明节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节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节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介之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1、清明节的习俗:扫墓中国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3、清明节的习俗:蹴鞠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4、清明节的习俗: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5、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6、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7、清明节的习俗: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8、清明节的习俗: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9、清明节的习俗: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0、清明节的习俗: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三
1、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2、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3、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4、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5、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
6、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7、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8、拱棚瓜菜盖草苫,果树园里要熏烟。
9、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1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11、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12、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13、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14、夜间星稀,明天风起。
15、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16、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17、尿素追下三四天,再行浇水也不晚。
18、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19、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20、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
21、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
22、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23、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24、风小无云天晴朗,明天早晨要出霜。
25、大风不过晌,过晌呼呼响。
26、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27、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
28、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29、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30、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31、清明暖,寒露寒。
32、北风吹过头,南风来报仇。
33、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34、清明响雷头个梅。
35、施上尿素两三天,才能开始把水灌。
36、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37、北风吹到底,南风来还礼。
38、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39、清明下雨雨绵绵。
40、三月里来是清明,一场雨来一场风。
41、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42、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43、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44、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45、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46、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47、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48、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
49、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50、麦吃两年土,只怕清明饿了肚。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四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第二年清明,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五
3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____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4)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35)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寒食》。
36)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37)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38)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39)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40)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41)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42)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44)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45)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4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47)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48)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49)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50)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52)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5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5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58)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60)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六
根据香港公众假期,我们可以知道香港清明节放假安排是4月4日(星期一)放假。由于香港的周六不算在法定假期,且香港假期只顺延,不调休。所以2016香港清明节可以从4月2号(周六)开始放假,到4月4日(清明节),共3天。
出行交通。
1地铁。
香港轨道交通共分9条线路: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将军澳线、迪士尼线、东涌线、东铁线、西铁线、马鞍山线。
服务时间:从6:00左右到凌晨结束,每隔一分多钟有一趟车。
收费:按路程收费,车费hk$4-26不等。单次乘车者可在投币售卡机购买一次使用磁卡,也可以购买八达通卡,可随时在自动增值机上加钱增值(以hk$50为倍数)。
除八达通外,还有游客全日通(成人hk$55元,儿童hk$25元),游客过境旅游票(1-2天内,hk$85/120元),机场快线旅游票可供选择。
温馨提示:地铁和站台之间空隙很大,足以把宝宝的脚陷进去,带孩子的一定要领着孩子下地铁,防止孩子踏空。
tips。
乘车必备:到香港一定要办一张八达通卡,无使用期限,可搭乘香港各种交通工具,还可以购物,初次购买150港币/张(含50港币押金,离港时可退还,新购买的八达通如在三个月内退,会收取9元的行政费用),如果多次往返港内,建议不用退。八达通分小童、成人和长者三种,对于小童和长者卡乘车有优惠,而且办理便捷。
2巴士。
香港巴士遍布全港,有些甚至通宵运营,主要由专营巴士和非专营巴士组成,其中非专营巴士只为特定乘客提供特设服务,发车时间、车次不固定,专营巴士主要由新巴/城巴、九巴、龙运巴士和新大屿山巴士提供。
车费由hk$1.8-48不等,登车前建议备些零钱,在八达通没有有足够的余额付费时使用,因为车上不设找兑。车内设有广播站名服务,各站车牌站名不明显,哪里下车只有问司机或同车乘客。
3出租车。
对于一些短程的旅程,的士通常是最好的选择。香港的士分有不同的颜色,红色的在市港岛及九龙行驶,绿色在新界,而蓝色是在大屿山行驶的。所有的士均能到达香港国际机场和迪士尼园。
红色出租车(市区的士):通行全港,但不能行驶东涌道及大屿山南部。2公里起步hk$20,以后每0.2公里hk$1.5,每分钟等候时间hk$1。其它收费,如乘客携带大型行李(摆放在车厢内的轻便行李除外)或鸟兽,每件行李或每只鸟兽加收hk$5;如电召预约,每程加收hk$5。伤残人士乘客赖以行动的轮椅及拐杖,免费。
绿色出租车(新界的士):新界东北部(即沙田以北)及西北部(即荃湾以北),2公里起步hk$16.5,以后每0.2公里hk$1.3,每分钟等候时间hk$1。其它收费,如乘客携带大型行李(摆放在车厢内的轻便行李除外)或鸟兽,每件行李或每只鸟兽加收hk$4;如电召预约,每程加收hk$4。伤残人士乘客赖以行动的轮椅及拐杖,免费。
蓝色出租车(大屿山的士):大屿山地区(愉景湾除外)及赤角。2公里起步hk$15,以后每公里hk$1.3,每分钟等候时间hk$1.2。其它收费跟红色出租车一样。
tips。
1、去规定的“的士站”打的:各大酒店,商场,地铁火车出口,住宅小区门口都清楚的规划了的士站。不熟悉香港的士站的游客千万不要自己乱招手。画有黄线的街道是接载禁区(双黄线为全时间禁区,单黄线为部分时间禁区),乘客不应在这些路段召车。在酒店门口比较容易召唤出租车。
2、附加费用:起步价不高,贵在跳表,几块、几块地往上跳。过个桥,穿个隧道,收费都是十几二十块。付费的零头一般司机都不找了,自动作为小费。罗唆一句:在香港,凡是放到后备箱里的行李,全是按件收费。所以小行李请随身携带。
3、香港法律规定设有安全带的出租车,乘客必须系安全带(前排后排都需要),车内不可吸烟。
4、排队打车是香港人的习惯,那就请大家入乡随俗吧。乘客建议尽量向司机索取车费收据,以保障自己权益。
2016清明节香港旅游景点-香港迪士尼乐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设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色景点、两家迪士尼主题酒店,以及多彩多姿的购物、饮食和娱乐设施。乐园大致上包括六个主题区,包括: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反斗奇兵大本营等。
门票:一日门票:成人(12-64岁)hk$450;小童门票(3-11岁)hk$320;长者门票(65岁或以上)hk$100;普通日子门票适用于有效期内的所有日子,特选日子除外。二日门票:标准(12-64岁)hk$585;小童门票(3-11岁)hk$415;长者门票(65岁或以上)hk$170(适用于七日内任意两日)。
2016清明节香港旅游景点-兰桂坊。
晚上9点开始,则有许多时尚新潮的年轻人及外国人来酒吧饮酒娱乐,灯红酒绿。圣诞节、万圣节、兰桂坊节等等,这里都要举行街道嘉年华会。兰桂坊一带的酒吧格调颇为时髦,装饰独特,不尚奢华,陈设简单,木台、高脚圆凳或高脚靠背椅,酒柜上陈放着各种啤酒和其它酒类及酒杯,没有多少饰物。许多酒吧都在临街设档,多数的规模都很小,只有几十个坐位;但却招牌高张,而且几乎全部是英文招牌。
地址:香港岛中环皇后大道中的南侧。
2016清明节香港购物-海港城。
海港城是香港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也是西九龙"九龙区最大商场之一,是九龙仓集团旗下的物业。海港城的商品很多,商场设计高档,而且品牌齐全度非常高。缺点是人太多,但是非常强大的地方。
海港城购物区:海港城现时约有超过450间商店,当中包括50间食肆及两大戏院,商场更连接三间酒店,乃「一站式购物」的消闲好去处。整个商场由四个互相连接的购物区所组成,分别是海港城海运大厦,海港城马哥孛罗香港酒店商场,海港城海洋中心及海港城港威商场,每区均各具特色。
2016清明节香港购物-圆方商场。
圆方商场位于香港九龙半岛地铁九龙站上,环球贸易广场下面,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占地10万平方米,由著名建筑设计公司英国benoy设计,是香港首个横向式的大型购物中心,只有四层商业楼层。商场糅合了中西文化商业的崭新理念,集名店购物、休闲、饮食、娱乐及文化体验于一身,是现今香港最高端的商场,成了时尚一族最新的购物休闲热点。
2016清明节香港美食攻略-炸两。
炸两是一种广东的特色小吃,流行于香港。是广东人把肠粉和油条两种小吃混合而产生的小吃。制法是用肠粉包裹油条,然后切成小段,淋上豉油,洒上芝麻即成(习惯上一般普通肠粉在拉制中均洒上葱花及小虾米,但制作炸两时通常会用没有葱花和小虾米的斋肠包裹)。
店铺推介:知粥尝乐。
店铺地址:北角炮台山英皇道175号地下。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七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4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八
当我想起唐代诗人这首诗时就让人不禁的想到清明的场景。是啊!清明节到了。
清明节是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的节日。当他们入土为安是一辈子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后人对他们的缅怀而。就是这个节日给我们缅怀的机会。4月5日是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了。清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万物复苏气温身高正是春耕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九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
今天,就是清明节,按照习俗今天我们这些晚辈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欢清明节,因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对坟墓这些东西很有成见,今天我几乎是被父亲又拖又拉的求着去的,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怀恋和感动。
在路上,我问父亲我们今天去拜祭谁?父亲说他几乎全都想去,但他的姥姥他不想去。我十分的疑惑,问父亲为什么不去拜祭父亲的姥姥呢?父亲说在它小时候,父亲的姥姥经常打他,还赶他出去,不过父亲成才他姥姥也有一份功劳吧!此时,我的心思绪万千:世间的是也许就是如此吧,古代的不打不成才应在了父亲身上。这时风猛猛的吹,好像它们也被着带着淡淡忧伤的节日感染了。我们首先来到我父亲的爷爷的祖坟,风吹着树叶的飒飒声,像是一场怀恋亲人的音乐会,小鸟的伴奏声也成了独特的声线。
大人们在慢慢的除草,眼中布满了对死去的亲人的怀恋之情。草慢慢的除着,但我知道他们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思恋,开始上香了。空气中迷漫着一种混浊的气息,气息中还有一种难闻的酸酸的味道。我又在思索:这味道是香的味道还是思恋的味道?开始烧纸钱、倒白酒了。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种仪式,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特别的尊敬,这是一种对灵魂的特殊纪念仪式。看来,思恋的情绪是会传染人的,连我那不是怎么会动手的父亲也动脑动手做了几个花圈和几个花束。
潇潇洒洒清明风,纷纷扬扬亲人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风还在猛猛的吹着,风中依然带着一丝丝忧伤,不知我是否是被着忧伤的气息感染了,感觉鼻子酸酸的,又一种想哭的冲动。我想对那些已经死去的祖先说:祖先们,你们走好,我们一家人很好,你们呢?一定在天堂过着幸福简单的生活吧!我一定会努力,尽量是“赖”着个姓式名扬全天下。你们也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这次的清明拜祭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心中还不时涌起“千层浪”,我保证,这“千层浪”一定在我的“记忆海”中留下美丽的浪花。我们静静的轻轻的离开了,似乎怕扰乱祖先的清梦。明年我还要来,我下次要用自己的成绩来给祖先“拜祭”。清明的怀恋,把大家都感染了,清明的怀恋,是一副无声,无色的美丽相片。清明进行时,你又在怀恋谁?谁又在怀恋你呢?忧伤的气息再次弥漫起来!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一
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永久、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源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源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寄托哀思的一个契机。各地青少们成群结队向烈士陵园献花致敬,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参观、旅行、访名胜、采标本,丰富了节日内容。
华英中学。
初一四班。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二
又是清明节了。这天我起得特别早,由于爸爸、妈妈还有大爷、二大爷要带我去给爷爷扫墓。
我再次闻到了农村独占的味道。天空格外明朗,空气格外清新,远不是城市中灰灰的天、污浊的味。蓝蓝的天空中挂着几片白云,白云下面是起伏的山包,固然是土山,但城市公园里的假山是完全不能比拟的。山上一棵棵野树生长在悬崖的土里,顽强地把枝条向上舒展着。各种花草在东风的呼叫下徐徐苏醒了,仿佛在向我们报道春的来临。来到这里,你能感到春天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上山了,刚才赏识春景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爷爷的坟在的山顶上。对着爷爷的坟,我暗暗对自己说:“爷爷,固然您不在了,看不到我成长了,但是我一定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爷爷坟头的柳枝轻轻摇晃着,我想那是爷爷明白了我给他许下的决心。
祭拜完毕后,我们原路返回了家中。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于清明节有感而发的诗句。
今年清明节前几天,父亲和母亲就买来”烧纸“自己在家里折起了”金元宝“,我虽然觉得应该”文明祭祖“,但是还是不能说服父亲母亲的传统观念,没办法,闲下来的时候我也只好帮助折了一些”金元宝“。
4月5日清晨,父亲母亲和我早早就起床,我们和大伯二伯一起约定好在奶奶那儿集合,然后集体去公墓祭扫。
我们8:30就到达了公墓,可现场还是”人山人海“我们在爷爷的墓前静观了好久,父亲清理一下墓地周围,二伯把很多”纸钱“摆放好了,大伯还点上了一根香烟放在了”案头“我想他是想给爷爷也抽上一支。看得出来,奶奶和父亲还有伯伯们都有点伤心。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爷爷,但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没有爷爷了,还是觉得很遗憾……今年的公墓祭祖我还是发现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事例一:一路上,我发现有许多掉落的纸元宝在地上。树中间还有许多垃圾堆在一起,显得很脏。
事例二:我们把元宝烧成灰烬。风一吹,灰烬全部飘在空中。不但会污染空气,而且很不美观。还有许多乞讨的人们在别人伤心时来要钱,不给钱就不走,这明显是”趁人之危“呀!
我提倡大家用鲜花代替纸钱,这样就既环保,又让公墓更加美丽了!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关于清明节,你了解的有多少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介绍清明节的。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叫扫坟节,也就是我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去给他们上坟的日子。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乡下给爷爷上坟,爷爷的坟墓在我们隔壁的一个县城,坐车大概要一个来小时,一路摇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下车,哇!人真多呀!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了些小纸作就上山了,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了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了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了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扫完了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了一座山就到了,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了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了一下,压上了香纸,就下山了。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是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果然,清明节下着倾盆大雨,在路上,把我全身淋得湿漉漉的。
好不容易到了爸爸的老家―鲸头,来到之后,我就和姐姐们一起玩,一起看电视。雨越下越大,仿佛在哪都能听到雨声和风声,在演奏一曲春天的赞歌。
到了扫墓的时间了,大家撑着花花绿绿的雨伞,走在扫墓途经的路上,一声声欢笑回荡在天空上。
到了墓地,大人们在拔杂草,扫泥土,忙活了大约15分钟,爸爸说:“姝瑶,过来植树。”我听了,赶快拿着树苗来到爸爸挖的大洞前,把树苗放在洞里,扶正,只见爸爸一把一把地把土挖进去,我也试着挖挖看,没想到手上的泥土一拍掉,就出现了一道道土黄色的“线”。我正在发呆,爸爸又在另一边挖了洞,我把另一棵树苗种了下去,只听见姐姐说:“我可没见过种树这么简单的。”
种完了树,大家去拜了祖宗们,就撑着雨伞下山了。我走在滑滑的泥土路上,想:希望清明植的这两棵树,带着我的心意茁壮成长!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作为节气,清明时期正是我国大部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故称之为清明。首先,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少年宫认真观看了解了烈士事迹,为这些伟大的英雄献上亲手制作的千纸鹤。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还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祖国的栋梁!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五
清明节快到了,人们怀着悲伤的心情来到墓地。上帝似乎看透了人的内心,想哭。柳条也垂着头...啊!清明节真的很难过!
我们一家人带着鞭炮、纸钱……和悲伤的`心情来到墓地。一进门就看到人山人海,听到枪声,找了个地方,开始扫墓。爸爸点燃蜡烛,把它放在平板电脑的正前方。过了一会儿,爸爸拿起一块干净的毛巾,认认真真地擦着平板,让每一个字都闪闪发光。突然发现别人的石碑上绑着一条皮带。我觉得很奇怪,就买了一条写着“声音还在”的红腰带,绑在石碑上。原来这是为了珍惜我们对亲人的记忆。然后,我妈把纸钱烧了,嘴里一直说着话,希望死去的亲人好好活着,祝福我们全家幸福!终于,我们打了个低头。
这时,我想起了杜牧写的《清明》:“清明时节雨水很多,路上行人欲断魂。问餐厅在哪里,牧童指着兴化村。”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时经常下雨,路上的行人仿佛失去了灵魂。他们问居民哪里有餐厅,牧童指着远处的兴化村。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已故亲人的期望!"。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六
清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传统习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奠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非凡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的影响,使清明成为了国人追思先祖的节日。在清明人们纷纷回乡祭拜祖先,这已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
踏青去,踏青去。
这就是中国悠久的清明传统文化。
介绍清明节小大全(17篇)篇十七
进入烈士陵园,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路两旁的苍松翠柏,绿草如茵。大家往前走,看见了一个大石碑,上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接着我又看到了,许多烈士的小墓碑,大家一家手捧洁白的鲜花,在英雄的墓碑前深深的鞠了三个躬,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烈士献上了鲜花。
接着大家就进入了烈士纪念馆,里面有一堵墙,上面都就是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在战争中牺牲的照片,旁边还有人们用油画画的打仗时期的情景,走着走着,大家看见了用不锈钢做的名字叫“希望”的雕塑,还有用假的大炮、沙袋、还有小堡垒做的打仗时期的情景。我一一参观了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民警察祝选朋叔叔。一个晴朗的下午,他在执勤,看见了一个小偷在偷一个阿姨的钱包。祝叔叔像离弦的箭一样跑过去保护那位阿姨,阿姨平安无恙,可就是祝叔叔却被小偷刺伤而光荣的牺牲了。看完这个事迹,我的眼泪不听大脑的指挥掉了下来。此时此刻祝叔叔的鲜血在我心目中染红了蓝天,染红了国旗,染红了红领巾。
啊!亲爱的叔叔就是你在人民需要的时刻,不顾一切,冲在前面,保护人民,而牺牲自己。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一定要要好好学习,助人为乐,向您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争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5日就是清明节了,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所以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清明节也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之一,那大家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就让我告诉您吧!
刚刚已经说过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那是在中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清明节是寒食节的后一天,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诗句。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本来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而已,慢慢改变成了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的节日了。在1935年中华民族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还叫做民族扫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