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以下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进行了分类,供教师们选择和借鉴。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一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一.复习.
1.口算:。
2+80=6+80=54—50=。
39—3=90—30=89—9=。
77—70=60+6=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1)出示第7题.
2)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1)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1)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1)了解图意.
2)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二
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9~15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看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进一步巩固学过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第14题的问题或条件的纸条。
1、做练习第9题。
小结口算时可以按哪道题推算。
2、加法和减法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1)出示第12题,说明要求,小学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2)左图左边一部分表示多少?右边一部分呢?要求什么?
(3)指名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4)问:为什么用加法算?
右图教法同左图。
指出:线段图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看线段图列式时,先要看清条件和问题,再想要用什么方法解答,然后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1)让学生读条件。
(2)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那些能求的`问题?
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解答或不解答)。
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组织各组在班内交流,其中第(2)题应让学生明白,前三种商品任选两种都行,要买电脑,就只能买收音机。
一、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0、13题。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三
2、进一步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投影。
1、学生读题并判断是否正确。
2、反馈交流并说理由。
1、学生独立判断。
2、反馈交流并说明理由。
1、投影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
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捐的图书本数最多?
(2)平均每位同学捐的多少本图书?
3、根据所给的信息你还想到了什么?与同学说一说。
4、交流反馈。
1、学生看图读题,了解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学生回答问题:
(1)你能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吗?
(2)哪些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少?
3、你还能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棵数情况?同桌交流。
4、交流反馈。
1、学生读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高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2)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2、算出他们的平均身高,看看你估计得怎么样?
3、同桌交流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4、交流反馈。
1、根据所给信学生独立思考。
(1)上星期平均每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最高气温呢?
(2从上面的记录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2、反馈交流。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四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活动。
一、作业错例评讲。
1、练习与测试的第19页的第3题。学生的错误主要是:获得三等奖的比一、二等奖的总人数少10人。用24-10来求获得三等奖的人数,没有理解清楚三等奖是和谁比。
2、练习与测试的第19页的第5(2)题。很多学生在读题理解题意方面很薄弱,读题时注意力不集中。
3、三步混合运算时很多学生计算时注意力不集中,出现符号,数字抄错,运算顺序出错。
二、针对练习。
1、练习四的第1题。练习前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分别计算。(计算时要教育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查,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直接进行判断,再交流判断的依据。
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又可以根据什么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
4、练习四的第5题。学生先独立计算,计算后教师指导学生比较每组中各题的运算顺序。最后,可以适当三步混合运算时要注意的问题,以使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
5、练习四的第6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错误,并加以分析,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全课。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五
1.处处留心,讲故事,记短语。明白“成信”的可贵与重要。
2.读读背背。
3.做做说说,了解一些兵器的有关知识。
重难点:
处处留心与做做说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处处留心”
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2.学短语,理解意思,反复诵读短语。
二、读读背背。
1.审题。
2.自由读成语,想想成语意思。
3.交流。
4.齐读成语,说说看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呢?
5.反复诵读。
6.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做做说说。
1.审题。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
3.学生复述教师所述内容。
现代兵器资料: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照样子写叠词。
3.照样子扩写句子。
4.读句子并说说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名人名言。
7.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红写出一段话。
2.照样子写叠词。
3.照样子扩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一段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间距和标点的位置。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引起注意的?
(4)教师应重点指导书写“滴“、“微“两个字。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七
(1)用钢笔描红,学习行揩的运笔方法与技巧.
(2)朗读对比,初步感知语气词啊的语音变化.
(3)对对子练习,进一步增强能力,领略文字使用的技巧.
(4)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12条成语.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知音。
(6)根据话题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7)学写毛笔字。
一、明确任务:
二、学生自练。
1、审题。指名读,明确各题训练要求。
2、学生自练,第三、四两题可在书上作尝试性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检查。
1、第一题。
(1)齐读这段文字。
(2)观察整幅字的行款与布局。
(3)练习描红,提出要求。
(4)反馈交流。
2、第二题。
(1)投影出示四句话,教师范读,圈点“啊”
(2)逐句指名读,教师评议、纠正。
(3)小结:
(4)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对子。
(3)出示同学的练习,师生评议。
4、第四题。
(1)指名读文中7句话。
(3)师生评议,充分说明排序理由。
(4)师小结:
(5)学生练读。
一、明确任务。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
2、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读,及时正音。
(3)教师范读正音,集体读。
3、了解词义。
(1)自由读,边读边想。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教师相机点拨下列成语的意思。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伟洒脱,气运生动。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
4、熟读成语。
(1)自由诵读、记忆,想想运用什么方法记忆比较方便。
(2)同桌交流记忆方法。
(3)检查背诵方法。
(4)寻找成语的共同点和相互的联系,总结,协助记忆。这里的成语大意都是讲人的才能、本领非常突出。一二两组都是说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三、四、五、六行分别说了琴、棋、书、画。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导入。
(2)读准字音。
(1)让学生自渎两句名言。
(2)指名试读正音。
(3)读懂句意。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
(2)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3)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4)指名背诵,表扬能当堂背诵的学生。
(5)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培根和卢梭的名言。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
(2)组织讨论: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1)清晨的马路上车辆不多,叫宁静。
(2)一位中学生闯红灯,横穿马路。
(3)一辆小汽车把中学生撞倒。
(4)赵玲向交警讲述交通事故的经过。
(3)继续讨论:赵玲目击了这一起交通事故,她是怎样向交警陈述的?
(1)自由练说]。
(2)指名练说。
(3)同桌互相练说。
(4)每组推代表当众讲述。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点,提醒学生要求真实、具体,不能展开想象。
(2)扩展到最近看到的事情,把自己目击到的一件事讲给同学听。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八
6、读背古诗《望岳》。
7、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8、学写毛笔字。
目标中的3、4、5(重点)。
目标中的7(难点)。
奇思妙想。
发现的源泉。
口语交际:说说奇思妙想。
课外: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用钢笔描红;
认识繁体字;
选词填空;
照样子写句;
熟记成语;: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复习描红要求。
2、指导描红。
3、描红。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读对照,认识繁体字。
3、同桌互读。
4、指名朗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明确要求(选词填空)。
2、学生自读。
3、交流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明确要求(照样子写句)。
2、例句指导,例句:”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写清了说时的神情。
3、学生照例写句子。
4、反馈交流。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要求(熟记成语)。
2、让学生反复读。
3、熟读记忆并说说成语大体意思。
六、作业:
练习3、4做在2号本上。
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第六题。
1、审题明确要求(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
2、说说”奇思妙想”有什么意义;
3、在小组里全合作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励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二、学写毛笔字(略)。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九
知识目标:
1.认识戏剧中常见的几种脸谱,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人物的故事。
2.读八个成语和一篇贤文,通过查词典等方法去了解它们的意义。
3.练习写好捺变点的字,并知道捺变点的原因。
4.试着介绍某些物品,介绍时抓住该物品的特点,要介绍得使他人喜欢。
能力目标:
在指导学生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随时点拨并适当教给一些方法、要点,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情感目标:
1.了解祖国戏剧文化及书法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2.了解战斗英雄的故事及古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优良的品质。
3.向别人介绍物品时态度大方,语言亲切、简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读读背背。
难点。
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戏剧脸谱图象及有关知识。
学生准备。
1.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收集有关戏剧脸谱的知识及代表人物的故事。
2.带几种图书、玩具,并标出价格,准备参加展销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认识脸谱。
2.展示教材128页的四个脸谱,指导学生观察说话。
3.出示人物:关羽、包公、孙悟空、秦桧。
4.指名讲有关的故事,适当补充。
5.指导学生认识红脸、黑脸、白脸及所代表的意义。
6.请学生填空,然后交流。
7.分组讲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
第二课时 。
教学要求:
1、读八个成语和一篇贤文,通过查词典等方法去了解它们的意义。
2.练习写好捺变点的字,并知道捺变点的原因。 。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导入:成语我们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又要学习8个新成语,看看它们都表示什么?展示刘伯承在马背上的画面。
3.讲述“刮骨疗毒”的故事,引出“传为美谈”这一成语。
4.谈话:我们刚刚领略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风采,现在再来体验古人勤奋好学的品质。
5.展示画面,体会“囊萤映雪”的意思。
6.引导自读:我们再来学习这篇。
7.组织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8.让学生交流体会,讨论。
9.让学生熟读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字卡:述、谈、趣。
2.小结提问:这几个字中原来的捺都改成了点,想想主这是为什么?
3.范写。说说这三个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笔画。观察比较,形成共识。
第三课时 。
教学要求:
试着介绍某些物品,介绍时抓住该物品的特点,要介绍得使他人喜欢。 。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组织讨论:大家一定看过广告或去商店买过东西,回忆一睛,哪则广告或者哪次买东西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说说广告是怎样介绍产品的?营业员给你介绍了什么?
3.提出任务:平时我们经常接受营业员的服务。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营业员,推销你的物品。根据板书内容,想想应该怎么介绍。
4.指名“推销”,听了他的介绍,想买这种物品了吗?
5.总结学生的“推销”及“建议”,帮助学生形成共识。
6.巡视指导,发现“优秀推销员”。
板书设计。
练习7。
小小展销会。
名称。
展销产品 外观。
用途。
随堂练习设计。
田字格中书写“淡、述、趣”。背诵8个成语及一段贤文。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讲讲有关的故事。
2.为“推销”一种物品写一段“推销词”。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
1、认真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补充短文中所缺的内容,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并读背有关名言警句,加深理解。
2、熟背八个词语。
3、照样子,练习写好带“广”的字。
4、口语交际:介绍现代兵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处处留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读过哪些故事?
二、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读得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评价。
3、练习用简洁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故事,完成练习。
1、默读故事,思考书后三个练习。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组织评价。
四、拓展读背,加强积累。
1、读读这些名言警句。
2、交流读后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读读背背”和“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读背背”
1、导入激趣。
2、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
4、齐读,边读边思: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5、交流。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6、多种形式练读,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7、熟读成诵。
8、拓展补充:你还知道相关的词语吗?
二、学习“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庞”“磨”“府”三字,认读。
(2)指导观察:这个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3)交流。
(4)指导广字头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广字的一横要写得短一些,竖撇则要写得长一点。
(5)教师示范书写。
4、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做做说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两军交战已不再是昔日的短兵相接,而是变成了军事武器的交战。(板书:现代兵器)。
二、指导复述。
1、教师简要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仔细听,并能抓住要点。
2、学生回顾要点,练习复述。
3、指名学生练说,引导评价。
4、师相机总结复述三要点:
(1)能抓住讲话要点进行复述。
(2)复述要有条理。
(3)复述时神态自然,表情大方。
5、小组内进行复述。
6、再指名复述,评价是否有进步。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其他现代兵器吗?结合自己课前的学习进行交流。
3、交流、小结。
四、布置课后作业。
继续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准备举办一次“现代兵器图文展”。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一
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
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实物投影仪。
(一)、复习口算。
1、书60页第3题。
通过数字加工机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练习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时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2、书61页第6题。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4组,代表小猴,小兔,熊猫,狐狸。
在小组中开展竞赛,看看谁先过河,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找规律。
书61页第5题。
(1)24,31,38,(),52,(),()。
(2)69,62,(),48,(),(),27。
先说说有什么规律,再独立填写。
(三)买东西。
1、书60页第4题。
出示图。
童话故事奇妙的.世界科幻故事。
42元8元12元。
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
如:买1本童话故事和奇妙的世界需多少元?
2、书61页第7题。
出示图。
火腿肠烤鸡蛋糕色拉油。
15元18元16元24元。
40元钱可以买什么?
看懂图意后,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商量与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三)、实践活动。
调查有多少本课外书?
让学生和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完成统计表。
我
我的同桌。
一共。
()本。
()本。
()本。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六。
(1)24,31,38,(),52,(),()。
每次多7。
(2)69,62,(),48,(),(),27。
每次少7。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二
1语文与生活,纠正错别字。
2诵读与积累8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3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诵读与背诵,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3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并阅读读书中提到的8个成语的故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学习改正错别字,能够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来辨析。
2读背8个成语,通过查成语词典来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纠正错别字,不规范用字。
(1) 观察图画,自由读课文,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2) 指名读后回答问题。
(3) 介绍“兰.蓝.篮”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改正错别字。
(1) 指名读题。
(2) 自由读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3) 试着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4) 集体交流,并说出改正的理由。
(5) 小结:只有了解词义的来源才不会出错,这样才能正确使用汉字。
3教学第三部分。
(1) 指名读题,了解要求。
(2) 这4个成语中都有因不了解词义而写错的字,你能只出错误在哪里吗?再想一想为什么会出错。
(3) 交流:“金壁辉煌”中的“壁”应是“碧”,是形容建筑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卧心尝胆”中的“心”应是“薪”,来自一个历史故事。
“手屈一指”中的“手”应是“首”,表示第一的意思。
“川流不息”中的“穿”应是“川”,指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的意思。
(4) 小结: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8个成语,让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读词,正音,齐读。
4听故事,想一想从每个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
5练习背诵成语。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课后札记:
第二课时。
1写好钢笔字,继续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的整齐及间架结构的匀称。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名读这段话,点明这段话出自«在大海中永生»。
3细细观察这一段文字的整体布局,体会行款整齐的重要性。
4观察难写字的间架结构,如“撒”、“衷”、“戴”。
5学生了。练习描红,注意写字姿势,每一笔都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6反馈。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为”身字旁、舟字旁”,例字为“射、船”。
2指导观察。这两个偏旁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有横折钩这一笔画,作为偏旁,外行都略窄,中间一笔撇、横都不穿过右边的竖)。
3逐字指导。
“射”:第一笔短撇不要写的太大,在撇尖处起笔写第二笔竖画,第三笔横折钩,横短,竖要写得挺直有力,中间一长横有点上斜,里面短横之间留白均匀,最后一撇注意起笔的位置,不能写出头。右边结构上紧下松,左右底部可以对齐。
“船”:舟字旁与身字旁写放相似,注意第二笔竖撇,第四笔点画略靠上方,中间的一横有点上斜,为右尖横,收笔不穿越右边的竖,最后在这一横下写一点。右边第一笔也是竖撇,不过不能写长,注意与左边的避让,第二笔为横折弯,下面的“口”与上部差不多大,整个右边略扁一些,从底部看左低右高。
4范写。
5练习。
6反馈。
课后札记: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周围发生的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周围的事,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地表达和提问.
教学过程。
一. 审问。
1指名读题.
2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 创设情境。
课前,同学们都留心了电视、广播、报刊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每人都搜集了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
三.组推荐“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
四人小组内交流,民主推荐“发言人”,教师提示,要求推荐出的发言人发布的希望要有一定价值,要说得通顺、流畅。
四.新闻发布会。
1发言人发布新闻。
2“听众”现场提问。“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
五.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4。
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三
1、能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3、能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4、能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拼音。
2、指名读共同评议纠正。
3、独立看拼音写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让学生对七个不同结构的字逐个书空说笔顺。
2、把七个字分别写到田字格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教学第三题。
1、对四组形近字近形口头组词。
2、说说各组上下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书面组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先让学生轻声读一、二两个句子,明确括号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别给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点的词语。
3、反馈、订正。
4、指名说说加与不加表示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谁称赞谁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独立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2、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按顺序看连续图,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练说:
(1)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为什么抢座位?老爷爷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净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图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练说,要求说清楚:你帮助了谁?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帮助的?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小结:表扬和肯定孩子们的言行。要求孩子们能自觉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读对联,了解有关岳飞的历史资料。
2、积累词汇与古诗。
3、学写钢笔字,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学写毛笔字,掌握竖钩和横钩的写法。
4、学写请假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用词用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让学生查字典,查出“辜”、“铸”、“佞”的意思。
3、查查资料,了解岳飞的有关历史资料。
4、再读读这副对联,看看学生们是否弄懂对联的含义。
(辜:罪过 铸:铸造 佞:指*诈谄媚的小人。)。
二、读读备备。
1、教学第一部分。
(1)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读准字音。
(2)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提出不懂的地方。
(3)老师简单讲解。
[学海无涯:学习像是在海上航行,没有边际,要学的知识无穷无尽。
书山有路:读书就像是登山,有路可走的,路径是什么?就是勤奋。
九牛一毛:像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孜孜以求:不断追求,不知劳累。
全力以赴: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成一件事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在学问、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再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4)比一比,看谁记得快,看谁记得准。
2、教学第二部分。
(1)先让学生试着读读这首诗。
(2)简要讲讲这首诗的含义。
(3)领着学生反复吟诵,体会梅花的坚强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困、周、间,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是包围或半包围结构。)。
c在写的时候,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
d出示“困”,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里面的木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困”,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周、间”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写毛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水”中的竖钩。在竖中线居高起笔,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然后快速向左上钩出。
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钩。
3、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指导观察“家”中的钩——横钩。
5、学生临贴描红。
6、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钩,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钩画的字。)。
第三课时。
学写请假条。
1、讲解请假条的格式。
2、让学生读读前两个自然段,说说谢哲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
3、让学生自学请假条,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并且说一说,怎样写。如开头,结尾。
4、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请假条。
5、创设情境,让学生写请假条。
6、写完后修改、评议。
[2] 下一页。
关于处处留心:
秦桧是忠良,千古罪人是冤案,看看考古惊现秦桧遗嘱,我们就能明白几分:
出土该批文物的村庄位于本市郊区,早先名为麓洱,现名为壶侑,因风光优美,出产茶叶,宋代时一度是高官们的庄园。此次所发掘的宋墓,专家估计为秦氏子侄辈的墓穴,时间应在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年,为岳飞平反昭雪)后,秦氏此时逐渐失势,一些身前文物成为族人累赘和朝野忌讳,干脆采用殉葬方式掩藏。
巧合的是,随本次墓葬发掘一起出土的地契资料表明,此地庄园基本为岳秦两家分领。两家比邻,这也是宋史研究的研究的新发现之一。
秦桧在该份遗嘱中,首先告诫子孙远离,自己深知将“获谴汗青”,“蒙羞万年”,叮嘱子孙在他死后万莫贪恋禄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风暴来临后为他争辩,“庶几可得苟全性命”,并对几个已身据高位的族人详细指示了退出政坛的方略。专家正是据此认定此书信为家族内的遗嘱。
据了解,秦桧在遗嘱中说,高宗与岳飞的晤谈一概秘密进行,他也不能与闻。但事后高宗告诉他,岳飞一再表态自己只想规复北方迎还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后愿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归田。至于帝位归属,岳飞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间事”,没有旗帜鲜明地表态。
秦桧在遗嘱中对岳飞的战功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岳飞的善战为其议和提供相当大的便利空间,以打促谈效果很好。但岳飞有功名心,性格也比较孤僻,与人不好相处,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与皇帝言语不合而撂挑子走人,与皇帝结了深怨。
岳飞不大考虑高宗本人的利益,不仅和被囚敌国的钦宗有谣传中的来往,还多次当面劝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隐疾(据后世医学推断是阳痿)而无子嗣,因此十分怀疑岳飞拥兵欲立拥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违背了祖宗传下的抑武扬文的宗旨,估计也是因此引发高宗杀机,不惜破除有宋以来不杀大臣的誓言。秦桧表示,他已竭尽全力至少保全岳云和张宪,但高宗指示全杀,他亦无奈。同僚们在岳飞被杀后不敢质问皇帝,都来质问秦桧,秦桧也不敢和不便说皇帝的意思,只好说“莫须有”含糊应对。
秦桧在遗嘱中辩解说,帝位一旦有纷争,内战必起,国家必亡,因此不如保全半壁江山;而即使帝室无恙,但毕竟皇帝已经对拥兵大将起了猜忌,此隙一开绝难弥合,即使岳飞本人无所谓,但手下骄兵悍将也难保万一。至于自己事后为皇帝分谤,从公议而言,高据相位责无旁贷,为江山社稷只好牺牲自己的令名;从私情来说,高宗于他有“知遇之恩、信任之专”,他也只能为知己者死。
只有张邦昌友婿朱胜非写的《闲居录》说,秦桧全家及婢仆从金国归宋,不是“逃归”。朱胜非是拥护张邦昌的,而秦桧是一直反对金人立伪张邦昌,秦桧与朱胜非矛盾尖锐。秦桧执政时,朱胜非被废居八年,有利益冲突,因此专家认为可以断定朱胜非《闲居录》所记是对秦桧的打击报复。另有《金人南迁录》说,天会八年,金国诸臣害怕宋朝君臣报复,主张放纵秦桧归宋朝。然而《金人南迁录》是一本谬误百出的书,此书对秦桧的叙述是“晓然傅会”,是错误的。
而从宋高宗的诏令中可以看到赵构是热烈欢迎秦桧逃归宋朝,他将秦桧比作汉代的苏武,常持汉节。秦桧自己写的《北征纪实》中,可以看到他在金军中想尽千方百计,最后才能逃归宋朝,情节十分具体,绝难杜撰。秦桧逃回宋朝,皇帝赵构称赞秦桧“忠朴过人”,比作苏武,朝中宰相重臣如范忠尹,李回等人说秦桧是忠臣,使许多朝臣不再怀疑秦桧是“*细”,李纲书写赞扬秦桧“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这充分说明金人并不是纵使秦桧归宋朝。
课前思考:说说写写。
这一题要求学生学写请假条,知道请假条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写请假条。
首先,让学生读前两个自然段,说说谢哲平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然后让学生自学谢哲平写的请假条,归纳请假条的格式,再说一说。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个字;开头顶格写称呼加冒号。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标上感叹号,右下角写上请假人的姓名,再写上日期等。
学生在写请假条之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写请假条。
课前思考:
在交流学习收获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是鼓励学生将学习收获写成研究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二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将教材中的内容和自己通过自学学到的内容排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又可以体现出学生互相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实现课堂中的资源共享。
相关中华成语:
刺骨悬梁 勤能补拙 胸怀大志 业精于勤。
映雪读书 愚公移山 锲而不舍 发愤忘食。
专一不移 不甘后人 不耻下问 学无止境。
学如穿井 知难而进 穿壁引光 映月读书。
读书三到 圆木警枕 铁林成针 铁砚磨穿。
温故知新 笨鸟先飞 十年寒窗 手不释卷。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课前思考:写请假条。
1、让学生读读前两个自然段,说说谢哲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
2、让学生自学请假条,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并且说一说,怎样写。如开头,结尾。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题目:请假条。
2)帮助学生弄懂本次说说写写的要求:学写请假条,知道请假条的格式,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写请假条。
2、指导。
1)请学生默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边读边想谢哲平写的请假条,然后讨论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
2)指名说。
3)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
4)小组合作学习:自学谢哲平写的请假条,然后讨论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
5)汇报,教师总结。
6)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下需要写请假条。
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请学生练习。
学生写,教师巡视,注意指导。
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习作展出,请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熟悉请假条的格式和写法。
课后反思:
(1)读背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激励人们要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后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由于学生的积累程度不同,交流时,有的同学已经对其中的内容有所感知,通过讨论,教师的讲解,完全理解成语。再让学生反复诵读,熟记于心。比一比,谁记得多,谁记得快。表扬记得多,记得快的同学,鼓励同学们要多积累。
上一页 [1] 。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五
1、让学生通过一些偏旁字形的演变过程来理解其含义,以便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为学习部首查字法作铺垫。
2、对形近字要仔细观察,分清字形,弄清字义。
3、学会准确运用动词。
4、朗读背诵诗,增加语言积累的训练。
5、会把左窄右宽的字写美观。
6、积累成语。
7、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1、理解偏旁的含义,会根据偏旁写出带有偏旁的字。
2、会给形近字组词
3、准确地使用动词,为文打基础。
1、今天我们进入练习3的练习
2、师板书课题
1、教学第一题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看第一幅图,说说“ ”像什么?由此可见,“ ”都跟什么有关?
(3)回忆同偏旁的字。
(4)其余3个偏旁的教学同上
(5)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看谁写的又快又多?
2、教学第2题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出示“运一远”
他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3)组词
(4)其他几组教法同上
3、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学生背诵有关课文。
(3)读一读书上的句子,填写词语。
(4)指名读填好的句子。
(5)这里我们填的是什么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6)齐读所填好的句子。
1、增加语言积累的训练,能有感情地读、背古诗。
2、能正确、美观地写左窄右宽的字。
3、积累成语,并懂得成语的意思,会背诵、应用。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诗。
3、指读,师范读,自读。
4、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诗。
5、看挂图背古诗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这四个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写得宽一点。
4、生描红、仿影、师巡视指导
1、自己读读这四条成语,你知道哪条成语的意思。
2、师讲解学生不太理解的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这四条成语
4、同桌互背。
教学要求: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我们生病后到哪儿看病?医生会问些什么?然后医生又干些什么/
2、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自读对话。
4、同座位分角色朗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自由组合排演,上台表演。
练习四教案(优质16篇)篇十六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和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教师:有具体的含义)。
(3)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有的讲自然风光,有的讲乡土特产,有的是讲民风民俗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都是比较有名的,学生大部分应该听说过)。
(3)听说过的同学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4)教师小结。
2.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忧伤一部分的教学导入俗语的地域性。(本地也有这样的俗语)。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学生交流、讨论)。
(3)指明说一说。(师生评议,看是不是当地的,是不是俗语)。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连说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明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明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亮度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整体布局和“清清爽爽、剪枝、梦境”等词的间架结构。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的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解释时态度要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4)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让同学自由上讲台说说自己被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材料准备、语言组织、表达时的经验等几个方面谈)。
(3)评议小结。(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大家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即、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即、吹”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练写。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这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