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能够激发读者的思维,引发深入的思考,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世界。以下是一些写作大赛的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精彩。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一
周末闲来无事居住周庄小镇,早上醒来抬头看看窗户,已沾满点点钻石,通透晶莹。窗外淅淅沥沥,叮叮咚咚,不经意地滴进你心里。润一下你的肺,凉一下你的身子,净化你的心灵。
还有那湖边的垂柳,婀娜多姿,长长的柳条垂入水中,真可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雨中的垂柳有着它独特的韵姿,如同一个蒙着面纱从远古而来的羞涩少女。站在雨中的感觉,犹如在倾听她的絮语,呼吸着她身上如兰的气息,触摸着她似水的肌肤。一片片树叶上沾着水滴,好像在尽情的享受,用鼻子闻一闻,沁人心脾、清香扑鼻。随着轻轻地细风,树叶不停地落下,在空中飘舞,加上薄雾,给人梦幻般的感觉,树叶落到了湖面,成了小鱼的追逐的对象,水面上不时有绿色流动,像一只只小船,使人进入到了梦境。树叶落到了地上,成了绿色的地毯,美丽极了。树叶变成了春泥,给树增加了肥料,让来年的柳树更茁壮,这就是落叶归根,也可称为“化作春泥更护花”!细雨与落叶成为了一幅美丽的油画。
这就是江南烟雨的景色,只有人间仙境才有这样的景色。啊!江南烟雨,正是江南之魂呀!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二
怎说风流老!似年光,未成春梦,又寒秋晓。
情味千千新来瘦,细数闲愁多少。
念故识,别来安好?
红叶欲题心底字,望云中,何处寻青鸟。
长冷落,相思调。
行行十载长安道。正少年,醉狂诗酒,爱斜嘉帽。
犹记宴游曾初见,窈窕娉婷痴小。
忆旧约,几时重到?
惆怅梦中今是客,更断肠、人在天涯杳。
亭野外,尽芳草。
(二)贺新郎·秋末游归感兴。
独立寒江北。对沧波、千崖云乱,漫天秋碧。
沙雁惊空霜千里,认得老怀萧瑟?
浑不似,狂生本色。
却记西城归骑晚,恁风流,乌帽还轻侧。
追往事,思如织。
浮生几度飘零客,共何人,清醑痛饮,唾壶频击。
堪笑谪仙多豪气,怕也孤心愁寂。
更何处,冲天举翼。
梦里长门今又闭,凭谁来,听取桓伊笛!
怅北望,泪先滴。
(三)七律·重阳即事。
何故黄花分外香,登高未觉又重阳。
云迷崖岭千层叶,雁点江天万阵霜。
年岁多愁常易老,人生适意自疏狂。
辞青不作悲秋客,更向东篱再举觞。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三
怀念好似无花的蔷薇,在心里细嗅,那是永不会退却的馨香。
白居易曾诗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那是对江南自然宏大美景的感慨和眷恋,的确可以让后人感知到过往江南的美。如今我把焦点缩小,让我至今怀念的是江南乡下的外公和外公周围的美丽景致。
外公的家坐落在昆山张浦西北角一个僻静的地方,三面环水,一条窄窄的小路曲折的通到家门口,那里有我数不尽欢喜的童年,有外公对我的爱,有那片水土对我孩童时的滋养。景色未变,春夏秋冬依然重复着各自的景致,可外公的家已经人走物空,没有往日的嬉戏欢笑和那份真挚的爱了。回忆是美好的,怀念是幸福的,让爱让思念一直在心中延续。
童年的每个暑假,我都会同外婆回到乡下,和外公一起生活,爸妈周末也会过来,那种家的感觉很美妙也很幸福。外公的家里有一个略显陈旧的小院,外公的屋后有一片很大的菜地,那里都留下过一大一小的身影。小院里有蔷薇花的芬芳和一颗香樟树的荫凉,房屋后有各样的蔬菜瓜果的香甜。由于暑假的天气比较热,早上我们会在小院里吃早餐,能听到香樟树叶的飒飒作响。太阳快要落山时,是我最喜欢的时间点,外公会带我去那片有着无限希望的小菜园,那里有泥土的气息,那里有韭菜、生菜、甜玉米、小香瓜等等,我们会给蔬菜瓜果浇水,也会收获瓜果来满足我们的餐食,让我懂得了付出才会有回报。
阳光穿透门前的石榴树叶,外公眯着眼睛躺在摇椅上,手中的蒲扇不停地摇动,收音机里播报着字正腔圆的新闻或吴侬软语的戏曲。当一声:“阿嗲”打破那片宁静时,是外公的笑容和温暖的怀抱,蒲扇掸落掉他身上几朵俏皮的石榴花,而后就是我在他的手掌中被高高的举起疼爱。外公去镇上买回我爱吃的零食,去河里捉鲜美的田螺姑娘,去那是无尽的回忆和怀念。
外公离开我们三年了,童年的快乐及他的爱却储存在心中,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减少。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变成了如今更加明白事理的大姑娘了。三年里,外公的房子更老了,没有了他,显得那么的`无助和落寞,前后的对比,怎能不让我怀念。喜忧参半,喜的是生活还要继续,外公给我的爱充满心间。忧的是再有见不到那个疼爱我的外公了。
小桥流水依然,小桥流水边弥漫着我对外公的思念,怀念我的外公,怀念有着我外公气息的江南风土人情。我会在对外公怀念的时光里,好好学习,也许他像一颗星星,远远地关注着我,看着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四
江南的水,江南的泪,江南的小镇,我的向往。
如今,我提着我的行李,踏上了我将长眠于此的土地,只是平静。
我寻了一个无名的镇子,这里大概是江南的最南段――一个只有水和木屋的地方,还有淳朴的江南的人。
我租了在阁楼上的屋子,似乎有很多浪漫的事情会发生在这里,我来寻找什么,别问我。
房东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如水的眼睛和轻柔的性格dd我觉得这些描写就足够了。
心里一阵,一股鲜血从口中涌出,流入江南小河,随波逐流,我却是很嫉妒那一滩血,它可以流在江南的心里。
今天的天气格外清爽,也许老天最后的礼物,我艰难地爬到窗前,贪婪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我惊呆了:房东姑娘躺在一个插满鲜花的木筏,从小河中漂过,似乎是在笑但却僵在了脸上。一切都是那么淡然,却没一丝丝的瑕疵。
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她是幸福的,我祝福她dd我已经没有力气送她。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五
这时,一把淡青色的油纸伞从石板路尽头出现,依稀可望见撑伞的是一位女子,身材窈窕,一身得体的青布碎花旗袍,一双精美小巧的淡蓝色绸面软底绣花鞋,在青石板上无声的移走,撑伞的手又细又长,洁白的手臂上戴着一只古朴的玉镯,显得更加柔若无骨,三千青丝在脑后绾结成髫,插着一只碧玉簪子,素净清雅。
温婉的声音犹如天籁一般好听,让我不由自主的跟了过去。
穿过寂静的青石街道,在一座石拱桥旁坐上了一艘乌篷船。坐在船舱里,不时会有毛毛细雨飘进来,打在身上有说不出的凉爽。“江南,我的名字。”女子递给我一块印花手帕,温柔地说道,我点了点头。接着,她用紫砂壶沏了一壶茶,倒在一个精致的青花瓷茶杯中,古朴的紫砂壶、精巧的青花瓷上绘着繁复精美的图案,我轻轻捧起茶杯,押了一口,顿时一股淡淡的苦在口中散开,但苦后又有一丝丝的甜,这就是苦尽甘来吧。
沐浴着斜风细雨,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橹声咿呀、烟雨朦胧及茶香氤氲中,江南怀抱琵琶弹唱起了一曲古老动听的歌谣: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突然,一束刺眼的白光出现在我眼前,使我不得不睁开眼睛,等我回过神来,我已在自己的房间里,此时天已大明,原来之前的一切是我做的一个梦。我静静地望着天花板,脑海中再次回响起那首古老的歌谣。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六
在这偶有微雨的季节,江南总美得不可方物。
它拥有着蔼蔼母亲的和煦。
打开轩窗,一阵凉风裹狭着湿润的雨滴猛地冲入鼻腔,然后一种奇异的清凉感觉缓缓在肺腑之间荡开,又轻柔的刻进心头。你想起春风中,母亲执着老旧的木梳,边用灵巧如鱼的双手为你梳理青丝,边在你耳边细语呢喃,耐心叮嘱。凉风和母亲的手都像鱼儿,生活在浩浩深海中穿梭雀跃的鱼儿,它们游弋在你的发丝间,将三千青丝轻抚并挽起。春风中,江南的景熔融在母女的笑颜中,俨然难舍难分的一体。
它也拥有扶风少女的柔弱。
雨润大地,嫩芽枝头总会以破芽而出的淡粉的应答着春意。几片薄薄的花瓣叠在枝头,疏疏的,仿佛风一使劲,就会立马化作细小的纤尘,飘散在空中。至于那粉色,或许还能分辨出来,或许就那么飘散了,揉入泥土,化作一股粉色的清香。你撑一把素色油纸伞,站定。踮脚,抬手,轻轻抚上粉色植物,拭去其上泪珠斑驳。然后将伞轻轻地挂在树上,恰好能为那花挡雨。只是你没看见,淅淅沥沥中,是谁移动了身子,凝望你远去的方向。
或许也拥有着未定少年的迷茫。
早春暮春的雾气,差别只在温度的薄厚。其余的,除了远处同样流动的鱼肚白,也没什么特别。不过,若是你在一处小山丘山顶的平坦空地,那就要另当别论了。在山丘上,入眼先是周边还算的明晰的草木,葱葱茏茏的,颜色是暗色调的浅绿;往远了看,滤镜下的青砖红瓦撞入你眼中,那是离山最近的小村庄,它还没热闹起来――因为你没看见谁家的烟囱再抽烟般吞云吐雾;再远些,便是对面的小山,可那已然潜形在雾气中。此时,其上会掠过两只飞鸟,你不知道它们该去向何处,只是在抬头后,你可能会觉得,嗯,天地好大,我该去哪。
或许你没有,但我试过。
所以我知道,那是江南,是我的故乡,是生养我的地方,是我将会永远爱着的地方。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七
春风吹过,使整个江南苏醒了,万物又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树,被春风吹绿了,它们又开始长出新的叶子,绿油油的。
花,被春风吹开了,绽放了笑容,鲜艳无比,色彩斑斓。
草,被春风吹活了,颜色由枯黄到鲜绿,望上去,简直是绿色的海洋。
群岭起伏的山上长满了树、花和草,就像海里的波浪。草是那海水,树是那波浪,花儿,就是那五彩缤纷的浪花呀!
春风吹过小溪,让小溪也跳跃了,每一滴水都争先恐后的流淌,也为江南增添了一份色彩。
绿油油的树木、色彩斑澜的花朵,翠绿的小草,起伏的高山,加上充满活力的溪水,凑成了江南的春天——充满色彩,充满生机的江南的春天!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八
同学们,一眨眼,春天已经过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春天美丽的景象吧。
江南的春天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的。
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俏丽、欢乐,像一个眺用将来的姑娘。
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各种各样的花儿,绿的树叶,像去赶集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美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天的景象平添了许多乐趣。
万里晴空,阳光灿烂。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像她的衣衫。随着她春意的步伐,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
春天是万木复苏的季节。它已不是冷酷的冬天了。同学们,江南的春天美吗?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九
暖阳下的午后,少有的悠闲。一杯清茶、一本书,可以度过一个很美好的下午。。。却也受不了窗外阳光的诱惑,即便知道冬至已过,即使明白在美好的阳光也抵不了空调的温暖,可还是跟随这不够安分的心,踏上小径,寻一份向往的欢心。
游园,我尤喜欢从小径开始,因为一直相信曲径通幽后必定会柳暗花明!蜿蜿蜒蜒的小径承载更多的该是希望吧。。。这看似规整的青石砖也透露着几分随意,留有缝隙,让或青或红的花草展现忆江南微小的生命奇迹。游走在这样的小道上,看身后拉长的斜影,看阳光透过树影的光晕,看翠鸟展翅飞舞的身影,心也跟着不自然的欢动起来。。。
十月的江南,还不曾发现冬的衰败,只微微可见了些属于深秋的金黄,满眼映衬的依旧还是浓浓的绿意。。。很赞成有灯笼点缀的临水小榭,苍劲中添着几分柔美,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倚在这栏杆上,总会想起那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幸福又带着些忧伤。
从第一次踏进园子,似乎就已经爱上她了,或许被她诗意的名字吸引,又或许因她古朴的性格,总之,不论是开心或是难过,在她怀里好像总能找回那颗遗落或是远行的心。记得上次写作,也是在这小河边杨柳前,只是那时是三月,此刻已进初冬,记忆里的情节总是和冬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那个属于冬末的寂寞,和这个冬天刚开始的微小希望;还有那个叫“冬季”的女子,和那个“缘落冬夜”的故事。
我喜欢阳光,更喜欢这阳光下的九曲长廊,那么耀眼、明亮。许是本命年临近,这入眼的满满绚红,总是让人无比舒畅!阳光和朱红的融合,曾经迷惑过多少人的沧桑。就说对于古建,灯笼是不可缺少的,你看这一个个随风轻摆的身影,让寂寞的长廊增添了多少向往。
我也喜欢台阶,喜欢这些不断向上的台阶,让人有种步步高升的错觉。这一阶阶斑驳的的石砖,该是留下了多少过往,多少半带忧伤,半带心酸的过往。只是生命前行,欲望向上,有谁会因为眼前的风景而止步观望?匆匆一瞥后便坚信再抬头会是更迷人的前方。
呵。欲望,真叫人忧伤。
再出园子,心情已然没了刚进时的欢畅,好像终也并未寻到那份欢心的向往,可似乎也不见有悲伤。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当我想起王安石这赞美江南的诗句,就为自己是个江南人感到自豪,而江南最美的就是春天。
江南的春天实在是美呀!你看,粉红的桃花像小朋友的笑脸,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随风飘荡,像一个个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当然,大家最喜欢的还是那生机勃勃的田野了。
田野里,萝卜花开了,雪白雪白的,好像给大地穿上了新娘的盛装;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个个都挺直了身子,远远望去,如同一块块黄金毯,正准备迎娶漂亮的新人呢;绿油油的麦苗更像一个个卫兵神气地在大地里操练,它们把自己锻炼得结结实实的,想奉献给人们最饱满的麦子。啊,春天!江南的春天,诗一样的美景,画一样的炫丽。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不由得吟诵起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江南春》,为江南的春天感到骄傲,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幸福。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十一
行走在江南的水乡――乌镇,那里有苇绿荷红、鸟飞鱼跃、渔歌互答。吱呀吱呀,一只乌篷船从荷叶间驶出,渔家姑娘站在船头上边划船边高歌,歌声迅速蔓延到乌镇的各个角落。姑娘们时常把笑容挂在脸上,身旁的莲花摇曳着姑娘们清丽的笑意,船桨泛起涟漪荡漾着姑娘们自然的笑容,姑娘们背后的柳树与灰瓦白墙,构成了一幅自然优美的江南风景画。
水缓缓地流过九曲的桥,我慢慢地行走,感到无比的自在与惬意。
行走在江南的小镇,那里有粉墙黛瓦、流水人家,青石板铺成的路上有零星的、嫩绿的青苔点缀,使其多了一点生机。踏着小镇的路,走到九曲的桥上,一位穿着柔白轻纱衣服的女子走过,她身上的玉钗银簪金片摇曳,青丝迎风飞舞,环佩叮当,若有若无的花香漫开。在小镇上,微湿的空气湿润了小镇。傍晚,伴着微弱的灯光,各家各户都出来散步,老一辈坐在门前的石椅上,小孩们你追我赶,在小巷里窜来窜去,捉迷藏、丢手绢,谈天说地,享受儿时的乐趣。夜晚,嘈杂的小镇恢复了宁静,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石壁。
江南小镇的生活令我感到无比的悠闲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油然而起,浮于眼前。
行走在江南的文化中,那里有浓郁的文气、文人雅士。江南小河的河面弥漫着一层浓郁的文气。在江南的乌镇中,有一座题着“六朝遗胜,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石坊,是明万历间所立,是为了纪念萧统。萧统因英年早逝没能当上皇帝,但他编辑整理的《昭明文选》流传于世,是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小镇浓厚的读书风气由此而生。
行走在江南的文化中,那里有绝世秀美、唐诗宋词的画面。在一点点丝竹之声中,有《渔歌唱晚》的悠然,《汉宫秋月》的哀怨;在沾衣欲湿的杏花春雨里,有长堤烟柳、水月桃花。轻轻地嗅,似乎还有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清香。
江南的水乡是自然的,江南的小镇生活是悠闲的,江南的文化是悠久的,行走在江南中,我向往它的宁静,被它的文化所吸引。
春天的江南(汇总12篇)篇十二
“北京的气候造就了这里人们特有的性格,来去都匆匆。”当第一次走在西单大街上时,我便想起了这句话,心里愈发思念江南。
如果一个北方人初来江南,必然会对这被水包围的城市产生或多或少的厌恶。这里没有北方呼啸的寒风,没有北方干裂的冰雪,没有北方豪迈的汉子。只有南方湿漉漉的微风,柔软明亮的雪花和温润的姑娘。
但是,如果在这儿住下了,就会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处了。
在古城里,没有喧闹,只有轻柔的水声和摇船阿婆的歌声。河道被大桥和小桥连着,与街道互相交错,使城市变成了水上的棋盘。岸边的石块上嫩绿的青苔,被河水浸润着,愈发清亮。还有那石块,也被润得分辨不出颜色。
在古城外,你不论在马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间小道上漫步,你一抬头,就能看到水,就如同不离不弃的友人,随时抚慰你的伤口,分享你的快乐。
记得不久前,自驾去西藏似乎成了很时髦的事。在纯白的世界里净化心灵,听起来充满诗意。但比起那白的一无所有的世界,我更爱这“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江南景色。在古镇的茶楼里,临窗而坐,嗅着杯中的淡香,望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河面。这种宁静安详之感,或许无法净化你的心灵,但至少能平定你那颗波澜壮阔的心。这也可谓是“鸢飞戾天者望水息心”了吧。
历史变迁,在这适者生存的年代,江南水仍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像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静静看着原来朴实的人们开始变得精明,开始追名逐利,只留下一声淡淡的叹息。
从古至今,多少作家赞美过这里,却终归依依不舍离开。而我却想一直依偎她的声旁,来平静我这焦躁的心。
卷着尘埃的风迎面吹来,吹散了我的思绪。我不得不加快脚步前行。心中的烦躁不安似乎化为了清澈的江南水,水面荡起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