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具备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思绪的激荡。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读者,以下这些优秀作文都能触动你的内心深处。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一
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钻进厨房,捧起一碗滚烫的汤饺,一口一个,任凭眼睛被熏成白色,可还是不愿意放下,生怕有人来抢似的。家里的厨房很小,逼仄如牙膏皮一般,一张桌子,一台煤气灶,一个冰箱,其余的什么也放不下了。每天晚上吃夜餐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妈妈手艺的高超,一边吃还一边捧个碗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妈妈后面,跟她抱怨后天的周考,下个月月考,某某同学如何如何,谁谁谁又怎样怎样……妈妈则在小心翼翼地对付锅里的鱼。吃完饭,战斗指数恢复到百分之一百,我会跟妈妈说,胃里的鱼骑在饺子上,在汤里游泳。
夏天的时候,当厨房里飘出酱的香味时,我就知道有炸酱面可以吃了。妈妈一大早起床,趁天还没热就把炸酱面做好,然后放进冰箱里。等中午放学后,我直奔厨房,取出冰凉的炸酱面,已经变成了凉面,清凉可口,消暑美味。吃完饭,还不忘用自己的大眼在厨房里仔细搜寻着,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西瓜。
生病的时候,厨房里又会飘出鸡汤的香味。妈妈烧制的鸡汤虽然不能跟高级饭店的高级厨子相比,但也是举世无双的,那是买卖商人永远也调制不出的爱。光是母鸡,鲍鱼这些材料价格不菲,还要捞去汤里的血水汗水,厨房里没有抽油烟机,满屋蒸汽,最后只炼成了小小的一锅汤。我窃喜,生个病的功劳比任何时候都大。
再后来,这间小小的厨房里装上了油烟机,配上了微波炉,重新整修了之后变得现代化多了。不变的是气息,浓浓的散发出来,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虽然没有袅袅升起的炊烟,却也有朴素的场景,不断的给予我生命的养分。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二
漫步的时钟,悄然中,又驶过了一年,进入了新的里程。一闪而过的光阴,往事犹新,而今已成为历史,存留在记忆中。然而,有这样一个地方,却时常浮现在脑海,每当静下心时,泪水总是模糊了双眼。
春节转眼即至,可是父亲又不能回家过年。妈妈让我去父亲那儿,好让父亲减少一些对家人的思念。
在穿过一排排高楼耸立的城市街道,车子便驶入了一条小巷道,伴着寒风吹过的呼呼声,来到了父亲的住所。青瓦瓷砖,古旧式的朽木门窗,屋顶上还隐约地铺陈着一些稻草,一阵寒风吹过,散发出一股陌生的草屑味,黄泥被风从砖缝中吹落,前面笨重的大铁门吱呀地响着,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上遍布的皱纹。想不到,在这高楼的附近,有这样一间房子,而这,便是父亲的住处。
门已上锁,我掏出父亲最近工作的地址,便从小路跑回城市的大街道,伴着一身的汗,我来到一家刚建的公司下面,远远地望见一个人,被环吊在高空中,正在为这家公司刻字,几十米的高空,零下几度的低温,而他正在上面,一下一下地刻着,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我认出,那是我的父亲。那个在我孩提时,我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地捏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他喊我馋猫的那个父亲。
我站在下面,不敢出声,怕他在空中会因为我而分心,等他下来时,看到我,先是一愣,然后憨笑了一声,然后说:“孩子,没关系,只要你争气,爸吃点苦没关系。”望着眼前老态龙钟的父亲,我知道,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个城市,已定格在我脑海,也许父亲的生命中,没有壮怀激烈,只有淡然,没有群星闪烁,只有平凡,让而在我心中,他便是一座山,一个让我永不停息奋斗的源泉,而这个地方,这个城市,是属于我最平凡的父亲的,只因他付出的是什么,是半辈子的无怨无悔。
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包含着父亲的辛酸,包含着父亲对我,对整个家的爱,包含着它半辈子的无怨无悔。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三
拿着学校的毕业推荐信,和老爸坐在去单位报到的公交车上,目的地——撮镇电站小学,我即将工作的地方。
大约坐了个把小时的公交车,还转了一趟蹦蹦车,这才到了学校。
这是一所村小,坐落在村子的中间,门前是一条土路,后面就是农田。学校的门头不大,校园也不大,前面是一排瓦屋,后面是一排二层的小楼,那就是教学楼,教学楼看着虽然不大,但看起来还有些好看。可总之,真的太不起眼了,前一次和老爸来差点没找到。这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可因为是分配的工作,所以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回家收拾了一下,这不,就和老爸就一起来报到了。
一进大门,一个个子高高的老师和一个架着厚厚镜片的老师就出来迎接我们,他们分别就是老校长和现在的校长。先安排住,因为到这个学校竟然不通公交车,家离得太远了,这就意味着我必须住在这里,虽然我一百个不愿意。
来卖菜的除了一个是贩菜的,大多是周围的村民,卖的也是自家种的蔬菜。那时的我根本不会做饭,所以,老爸就用大骨头熬了一锅汤,煮了一锅米饭,让我凑合先吃。又嘱咐怎么使用煤气,怎么用煤气煮饭。吃过午饭,老爸和校长、其他老师托付了一下,这才不放心地回去了。看着老爸远去的身影,再看看这所小学,真有一种“异乡异客”的感觉。
放学了,学校里也安静下来,整栋教学楼就我一个人。我早早地就插了门栓,坐在了床上。其实前面一排瓦房里也住着几位老师,可我还是很害怕。一个人,连个出声的东西也没有,后面的农田黑魆魆的,小小的窗帘似乎根本挡不住无尽的黑暗。想家,这不,不争气地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就这样,我的梦想就从这里开始了,那年,我十八岁!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四
有这样一个地方,美丽与不美丽的都将变成不永恒,至少不那么永恒。也是在那里,我们学会了珍惜。
这个地方,明晃晃白亮亮的,人们叫它作“镜子”。
小时候,我喜欢看妈妈悠闲地坐在镜前,解开头绳,散开一把乌油油的发丝,在镜中闪着幽绿的光。彩色的梳子自上而下淹没于一片黑色之中,又倏地露出半个身子,像调皮的小孩子在玩捉迷藏。
记忆中,这个地方的头发总是那么黑,那么长,那么柔软。而我摸着自己乱糟糟的头发,总企盼着黄黄的它赶紧变长变黑。
然而有一天,妈妈端着一只黑色小盒子对我说:“帮妈妈染染头发吧。”我接过盒子说:“好。”
镜子里,妈妈的头发似乎黯淡了许多。我用小刷子蘸上褐色的黏黏的染发剂,用梳子勾起一缕头发,从发根至发梢认真地涂抹着。看着妈妈镜中皱在一起的眉头,我问她说:“妈,你还记得吗?有一次你来爷爷家接我,我哭闹着不跟你走?”
妈妈的眉头解开了,额上堆出淡淡的细纹:“当然记得了!你还说‘妈妈是有黑黑的长头发的,你那么短的头发不是我妈妈!’”她一边说还一边模仿我当时的语气,逗得自己止不住笑,“真是笨丫头!妈妈刚剪了头发嘛……”
镜中,妈妈曾经美丽的眼角垂了下来,无力地让人想哭。
哦,原来我长大的时候,妈妈已经开始老了,虽然我们都不愿意承认。
又是一次暑假,半年多没见的妈妈显得神采奕奕,我配合地称奇道:“嘿,老妈越活越年轻了哇!”
她就得意地笑:“那当然,你老妈是谁啊……”
可是我知道,那黑得发亮的头发是她最近才染的,因为染得不够仔细,鬓角和头心的发根依然有些斑白。也听爸爸说,妈妈很久不曾照过镜子了,偶尔有一次,就一边唠叨一边拔下许多白头发。
妈妈的头发长了短了又长,而我的头发短了长了又短,一直很黄。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美丽与不美丽的都将被记住,即使不那么永恒,只要我们珍惜,便会长久随记忆而不朽。
这个地方,是镜子吗?是心镜吧!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五
岁月的年轮一点一点扩大,时间牵着我们的手,踏过昨天,留下痕迹,用苍老的声音告诉我:
备战小高考,紧张的节奏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不知何时,习惯了在休息的空隙顺手接过一杯温热的牛奶;习惯了在睡觉前看一眼那个灯光下打着毛衣的身影;习惯了在朦胧睡意中感受着被角被掖的温馨。
直到有一天,偶尔从窗前看到你佝偻着身子提水的背影,内心一颤:你老了。尽管无情岁月在你的后背悄然地撑起一张弓,但是你却将母爱的芬芳酝酿得那样醇香。
小时候的我,真的很讨厌你,总是在想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得到的是父亲买的糖果和悄美的玩具,而你的手提包里却总是一个有一个的魔方;在别人牵着父亲衣角撒娇的年纪,我却在你的冷漠下学会了跌倒自己爬起来。
日子这样一天天继续,我也一日日长大。那天的大雨,终于淋落了你的“伪装”,直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被家长小心的牵走,你才拿着雨披姗姗而来,我满心欢喜地期待你牵着我回家,你却兀地转身走在了前头。雨水散落在积水中,噼里啪啦的直冒泡泡,像极了我的“咕嘟”的埋怨。回家的路很泥泞,于是我总是踩着你的脚印前行,是我长大了,还是你老了,我很轻松地跟上你的脚步。那日,从你跟妈妈的对话中偷听到,你故意踩小了脚印的距离,雨大路滑,你怕我会摔跤。
时间牵着我的手,跨过岁月的一道道门槛,坐在柔和的月色下,在我的耳畔回荡着:幸福就是长相守,守着彼此天长地久。
年纪大的奶奶,病来如山倒,只好住进了医院,年迈的爷爷一直守在病床前,爸爸妈妈要换换他,爷爷总是不让,“老婆子的喜好,你们不懂。”,爷爷拿着毛巾的样子很笨拙,帮奶奶擦脸却是无尽细致而温柔;这不,还戴上老花镜帮奶奶剪起了指甲。奶奶用温柔的话语告诉爷爷:“老头子,等我好了,我们一起去看大海吧!”“嗯!——”那一刻,是世间最美的瞬间,那一句,成了最美的诗篇。
岁月无情地侵蚀了清秀的容颜,却也将他们彼此爱的深意镌刻在心田。
我踩着岁月的痕迹,推开吱呀的老门,我发现泛黄的底片上拓着: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六
她叫久久,一个很爱干净的女孩,有点洁癖,每次回教室,都会把椅子擦一遍才肯坐下。当她看到别人的衣服或者桌椅上有灰尘时,总会皱着眉头,一副嫌弃的模样。大家都觉得,她高高在上的样子很惹人烦,认为她那是瞧不起别人、高傲。
大家都知道久久怕冷,有洁癖,只喜欢黑白两色。
那次班中转来了一个叫小然的女生,她家境并不好,穿的衣服都洗得有些掉色,还打了几个补丁。
她们,碰巧同桌。
教室里最近暖气坏了,温度和冰天雪地的外面没什么两样。小然衣着单薄,只围了一个土黄色薄薄的破旧丝巾,不断地搓手,哈气。久久像是自言自语一样,道:“好热啊。”然后转头问身边的小然:“你冷吗?冷的话咱俩换一下围巾吧,我戴着这个有点儿热。”说着,久久指了指脖上的白色厚围巾,小然有些愕然,“啊”了一声。久久似乎猜测到小然的心理,回头指了一下后桌——对她反常举动惊呆了的我:“不信你问她,我确实怕热不怕冷,对吧?”说着,向我眨了一下眼。我只好附和:“嗯,上个冬天她都没穿过外套。”小然和久久便对换围巾。久久戴上小然的土黄色破旧丝巾时,还对小然笑了笑:“谢谢。”小然许是从来没有碰过如此局面,不知所措:“我怕冷,没事儿。”许久,她想起了什么,对久久说:“等我回家洗干净,再还给你!”久久却道不用,说跟自己的白色围巾相比,她更喜欢小然这个黄色的围巾,好看。
她的举动,出乎班中所有人的意料。那个冬天,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她善良、尊重他人尊严的举动,如暖阳,温暖了所有人的心房……。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七
我早就听说大海景色迷人,趁国庆休假期间,我随家人前往海南,亲身体会这大自然的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达海南省三亚区,已是下午,我们先在珠江大酒店定了一间旅房,然后我们出发去游玩,我们沿着海边沙滩驱车前往后山,来到右山脚下,车便沿着蜿蜒盘旋的沥青路直向山顶进发,越爬越陡,路右侧是悬崖临海,路左侧是陡坡高山,又奇又险。远看高山耸立林木繁茂近看芳草齐齐、繁花遍地真是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当车行至一个小山顶时,大家下车观景拍照。瞧,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岭,层层排列,一个比一个高峻,一个比一个雄伟,近山远山都覆盖着绿树红花,在夕阳余晕的照耀下,层林尽染,红似火,黄如金,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果你再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在那茂盛的草丛中有一些美丽的野花。这里一丛,那儿一簇,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它们排列得自然大方,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摇晃晃。好像在说:“欢迎光临海南岛三亚地区”。真可谓五颜六色,情趣横生。一群活泼可爱的银灰色的山雀,在繁茂的花草中飞来飞去,窃窃私语、寻觅知音,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环顾山顶、苍松挺拔,它们个个直立在陡坡上,褐色粗壮的树干,绿得发黑的针叶,足以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海浪轻轻向岸边“礁石”“拍”来,快接近海岸时,就“哗”的一声,又退了回来,激起的层层浪花把碧蓝的海水衬托得更加美丽。夕阳斜照,海面上泛着光点,在清爽的海风的吹拂下,摇动不定,好像灵巧的珍珠在跳跃。养殖网箱的浮标有序地布满海面,一起一伏,一艘拖拉船拉着十多只小木船,好像水上列车,载着海上丰盛的收获,徐徐驶向岸边。这就是海洋对人们的恩赐。
之后我们坐车沿着弯弯曲曲的陡坡下山,来到了后山海滨。下车后,一股股清新爽洁的海风迎面扑来,叫人神清气()爽,这里海滩的波涛又白又细,海水碧蓝,一点污染都没有。尽管现在是晚夏,可是这里的游人还很多。有的坐在岸边远视大海有的人在海滩上捡贝壳尽情享受大海岸边的新鲜空气,倾听海驱鸣唱的新歌。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八
说到好地方,云台山可真是个好地方——前年一月,我、堂哥、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河南省的云台山。因为到达的时间太晚,我们一到就先去了酒店休息。那个酒店非常温馨,前台阿姨将我们带到205房间,阿姨还微笑着说道:“希望你们玩得愉快!”
第二天,天刚一亮,我们来到了云台山。只见,山顶云雾缭绕,好似仙境般。山边质朴的环境,有些乡下的感觉,却很是惬意。我们到的第一个地方是“猕猴谷”。据说那里都是野生的猕猴,时不时还会有猕猴表演呢!我们兴奋地去看了表演,也太有趣了!表演结束了,我们还沉浸在刚刚那份欢乐里,却要继续赶往下一个景点。
在“猕猴谷”的旁边还有一条小路通向“青龙谷”。“青龙谷”,这里应该是有一个大瀑布,但因为已是寒冬,天气太冷,上面都已经结成冰锥了呢!
刚开始,我和哥哥则是在上面大胆地走着,但不一会儿,我也害怕了,那是因为爸爸一直吓唬我。最后竟然是,我拽着妈妈的胳膊,妈妈抓着爸爸,爸爸抓着绳子,而堂哥却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面。这里可真刺激啊!整个栈道上人山人海,有害怕的,有兴奋的,有拍照的,还有许多的外国留学生感叹着中华的壮丽美景呢!
说到好地方,云台山,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作者:胡雅涵。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九
落花流水,付之东去。转身,曾经的点滴永留心间。
——题记。
岁月荏苒,时光匆匆,初中三年的美好时光就如同织梭般飞快闪过。转眼间,已是三年,已到了我们毕业的时刻。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菊香千里的秋天,又回到了记忆的起始点。一张张面孔,一个个笑容,此时这些都恍若昨日,仍记忆犹新。夏日炎炎,楼下的梧桐在沙沙地响,绿叶遮住了束束阳光,让我们有了乘凉的地方。课间,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我们笑语欢声,周围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还记得体育课上的百米赛跑、飞身扣篮,这一幕幕场景好似电影放映在我的脑海。欢呼声、加油声,此时显得格外亲切。
还记得晨读时的朗朗书声,至今历历在目。整齐的朗读和背诵着那一篇篇课文,现在想起,是多么的幸福。
还记得活跃的课堂上,激烈的辩论赛、踊跃的抢答时还有火热的小组讨论,这是多么叫人留恋。
昨日的我们还是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今日的我们却要面临中考,面临离别。三年,白驹过隙,舍不得这曾经带给我美好回忆的地方。
永远忘不了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耐心辅导;永远忘不了同学对我的深深帮助、深切关心。忘不了那一首不知被唱过多少遍的歌,忘不了那一张张留过红笔印迹的试卷,忘不了那一本本写满字迹的作业本,忘不了。
操场上,梧桐依旧那么苍绿,篮架依旧那么破旧,跑道依旧那么清晰;教室里,黑板还是那块黑板,课桌还是那张课桌,窗外还是一起走过三年的校园。即使一切都变了,校园里也残留着我们的痕迹。
流年,过去的美好记忆都留在了脑海,装进了心田。三年将结,中考将至,依依不舍之情似滴落在宣纸上的一滴墨汁,浓重地散开。
留恋那棵梧桐、那只篮架、那张课桌。最为留恋的还是那留下了我们点点足迹的校园。
2019。4。20于西安。
——文/九渡残情。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
一进校门,就是那喷泉池,和背后修剪成圆形的那棵树。最醒目的还是一个白色的亭子,带着高高的圆拱顶。在与亭子相接的小路上,有一道直廊通向外面,直廊边有两排长椅,背后种着成片的夹竹桃与其他的树,把操场的铁栏杆完美地遮蔽了起来。
我还记得,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地方,是来这儿中考的时候,正是六月中旬,夹竹桃花开得一片桃红,但是已经有不少凋落了,密密地铺在泛着柔和光泽的木地板上,和长椅的底下,踩上去,隔着鞋都能感到柔软的质感。当时我和同学手牵着手,把这里所有的小路都走了一遍,然后指着亭子里的桌子说在这里打牌真是个好去处。当时我们满怀着来到新地方的好奇,我也极其喜欢这里的落花,于是套用别人的创意把这里命名为流花径。我心想,以后来这里上学,就可以年年看见这美丽的景象了。
后来,我确实来到了这里。还记得是军训的时候,我拉着两个同学,到这里来聊天,反正晚饭后有不少自由的时间。我们不知从何谈起,说着说着就讲到了佛的故事。我们也不顾蚊虫了,只是手舞足蹈着,愉快的聊着南无琉璃光药师佛如何如何,茂密的树丛掩住了我们的身影,我们安享着自由与快乐。
可是,自从上了高一以后,这片地方,成了每日必见的景象,我也常常留心这里,可是即使是同样的六月,我却再也没见到过那繁盛美丽的落花。夹竹桃也渐渐稀疏起来,不管是谁,站在长椅旁边,一眼就能发现。
而且,军训结束后,我就再也没有踏上那木地板一步,尽管它近在眼前,但我似乎已经失去了欣赏它的逸致。我们只是常常指着夹竹桃开玩笑说:“你想自杀吗?把它吃了吧。”
我终于明白了,这美丽的流花径,在我来到这里以后,就逐渐远离了我的生活。一个学校的美丽景色,只是给外人看的,身在其中的,没有时间也没有闲情去体会它的美。曾经有这样一个地方摆在我的眼前,我想要抓住它,但是获得就是失去,从此,流花径仅仅留存在我的心中,流转在我的笔下,而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无关。在一天天的熟悉与漠视后,它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成功地嵌入了我的心中,然而,却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一
在漫长岁月的涤荡里,始终散不开那份袅袅的醇香之气,千百回转,浸满回忆的每一个角落。透过那些静好时光我总能看见,有你,这样一个地方。
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寄托了我无限的思念。五月,纵是极尽矜持的相思羞涩,依然掩饰不住这般淋漓尽致的写意,凭借浮云飞鸿的锦盏满是细细斜斜的诗意;十月,那里的天空总是可以很高很远的蓝着;一月,离开了大多文人骚客的柔情,它白得彻底,白得果断,至于三月,一切美丽的词藻都显得苍白无力。
一路行走至此,我一直舍不得丢掉的是那里的一抷月光,对,我的故乡,只有我的故乡,才会编织了我那么多的梦想,依赖,以及守望。
河流开始弯曲的时候,我那遥远的故乡就笼罩在一阵阵炊烟里,阳光一如既往,我只听见寂寞心底传出的水光潋滟的光影。一辈子就活在它的血脉里,一辈子就与它相偎相依。一辈子记住这个名字,一辈子誓不忘记。一辈子弯弯曲曲,一辈子就长沟流月去。多少年的时光打马而过,天空布满愁云,我依恋的那一朵白云早已经过境。从家乡到异乡,从明天起,我埋葬了清晨,埋葬了朝露,埋在了故乡。
落叶堆起了坚硬的外墙,秋风吹黄了整树的绿叶,日子就这样升了又沉,生命就这样轻了又重。但有这样一个地方,我会时常放牧悲伤,时常收割彷徨,我的故乡。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二
在我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我久久难忘,那就是我的学校。
——题记。
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有一次,我与朋友谈笑风生,一不小心摔倒了,十分疼,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在那个时候,四周突然安静了,我缓缓地抬起了头,我看到校友们一双充满爱的眼,他们着急地扶我去医务室,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温暖。
学校是一个团结的地方。我,班级,全年级的同学,还有辛勤的老师齐心协力,苦苦训练团体操几个月,我们的一滴滴汗水、眼泪都洒在了训练场,洒在了青春上。在表演那天,我们以惊人的表现惊艳全场!那时,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学校的团结。
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记得初来学校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字“美”,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广阔的操场,朗朗读书声传入我耳中,路的两旁有高大的树,四季常绿,每棵树下都有一条板凳,我仿佛看见了师兄们,在这儿读书的样子,听见了他们读书的声音。再走一会儿,便是我们的教学楼,我认为她最美,是因为在它这儿,我交到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我遇见了新老师,他们教给我知识,让我学会做人的方法。他们都让我终身难忘。出了教学楼就是食堂,飘香四溢,那里虽然很热闹,但非常文明,那里没有插队,也没有其它不良现象,整个食堂也很美。
学校是一个健康的地方,每天我们都有跑操,几乎每人都会参加,。每次跑操,每个人都卖力的喊:一二一,每个班都步伐统一,队列整齐划一,就这样,全校成为了一幅动态水墨画。下午上完课,吃完饭,许多同学都会进行体育锻炼,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有打羽毛球的,还有跑步的。有的人还会悠闲地散步。总而言之,这里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健康的地方。
我喜欢我的学校,我爱它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那里的美好,我都会牢牢的记在心上。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三
窗外此刻正是一片艳阳天,明媚的光倾泄不复之前的黑云压城。
我现在就在这里,写着这相地方,心里的阴阴霾如昨晚的黑云,早已消散。
爱,这个字我不轻易说出口,如此道来,会显得有些轻佻。我无法描绘这种奇妙的感觉,用几个相似的比喻来说,便是如:父母之于我,朋友之于我。我无法用言语来说明,却可以在自己空虚无助之时,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
如果说,家是一个港湾。那么,这里便是你的船,经过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后,到达的一个救助站,总在海上为你立起一盏明灯,接引你的停泊,给予你的补助。但是,你终究得离开它,它不为你而等待,在海上漫长无际的漂流,它只能在一个一个站点目睹你,一步一步靠近彼岸。而你在这望不着边的海里,除了抵达目的地,唯一可想可盼的,便也只有一湾站点,人的一生就像的这样一次远行,到岸各自去,不问名与姓。
在人一生的旅途之中,它都以一种高姿态伫立,如一道水平线隔绝天与地,左边是倒影,右边是如今,它昭示着我们迈进一个新的领域,一场新的起跑拉开征程,从这里开始,胜负荣辱都取决于个人,与它无关。而它,却依旧如灯塔一般遥望,期待有一天看见你成功后的笑颜,这样的一个地方,凝结了我们所有的青春,太多的喜怒哀乐都如同发黄的老旧照片,深深地印在了墙上,不被时光带走,反被时光遗忘,只有老于世故的时钟会依然记得我们的故事。但我们依旧相信,黎明不会失约,付出必有回报。在目睹了春去秋来,花谢花开之后,我们更加珍惜如今这如艳阳天般绚烂的岁月。
我们喜欢称呼它为:学校,但我更习惯叫它:家。在这里,我们不光是在学习,更多的是在生活,以学校来叫它,太过于单一化它的作用与能力,我们生命的四分之一都交予了它,长时间的住校生活已将这原本棱角分明的居所变得平整圆滑,不管时间,地点,人物,它给你的始终是宾至如归之感,四周有如冬日暧阳般的光,像是第二个家,像是远航过程中的避风港。
我爱这里,从过去到现在,一如既往。用这个较为神圣的词来说明的仅是我个人的感觉,旁人的轻佻与否,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我很直白的道出心声,毫无扭捏与做作。
我爱这里,从现在到未来,我想,也不会改变。纵使几番夕影伶仃,千里流光独行。也依然无法忘记这种感觉,仿佛早春三月的种子在泥土里沉睡了一整个冬天后,呼之欲出。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最后的一点晨雾也已消散,阳光划破树冠泄下,遮掩了晚秋的萧然,湿冷的空气扑面,新鲜明亮。
我是说,只有爱一个地方的时候,空气才会新鲜又明亮。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四
这是一座远离城市的山谷,有青青的小草,有浅浅的河流,一边是舒缓的斜坡,种着蔬菜和粮食;一边是陡峻的山岩,攀着古树和藤条。那里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落,住着一些淳朴的村民,过着简单却充实的生活。村街上是一排排毗邻的屋子,下面是鹅卵石铺砌的小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里面飘出醉人的酒香;一声悠长的牛叫在街面上滑过,好像还蘸着稻草的清香;几只母鸡扑棱棱地从屋里飞了出来,洒着一路的谷糠,后面跟定的是一只大黄狗。
根据我的知识,爸爸的描述,我在脑海中勾画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它是我的精神乐园。我在累乏了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到这个山谷去歇一歇,去躺一躺,过一过这只有我才能享受到的生活。
我也羡慕林妹妹的生活,她有一个“潇湘馆”,她能在这里吟诗作画,她与姐妹们踏雪赏梅。虽然说她的生活也过得并不如意,有人世的纷争,有感情的煎熬,但她们毕竟还活得自由,做着她们想做的事。可我们今天有了太多的功利,太多的肮脏。刚会说话,妈妈们就筹划着怎样让她们的孩子能掌握两国的语言,以便为将来出国作准备;还未长大,爸爸们就让他们的孩子背上拖地的画板或沉重的手风琴,为明天的加分努力了。父母和学校联手,为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奋斗;社会用地位和金钱做成铁栅,以卖方的优势做着减法。社会一面高喊着“减负”缓解着向校门冲来的学生流,一面又偷偷地向那些“天之骄子们”许以重金,委以高位,跟工人下岗形成反差。低一级的学校看在眼里,孩子的父母看在眼里。减负”终于成了空洞的口号,以至让人产生了不怀好意的联想。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至理明言在跨越千年的时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忌谈分流,人们不愿分流,人们不再分流。或许这是社会的进步,或许这是社会的退步,总之,没有人肯动脑筋去费神思索。他们在社会合力的作用下,一往无前地向前冲刺,学子们用纷乱的脚鼓点般敲打着那座孤零零的独木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成了当代青年的行动指南。家长们毫不吝啬地抛洒着纸钱,他们积三千年的勇气做着义无反顾的拼搏,一生只有一次搏,哪怕血本无归。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五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这样一个好地方作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到好地方,云台山可真是个好地方
前年一月,我、堂哥、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河南省的云台山。因为到达的时间太晚,我们一到就先去了酒店休息。那个酒店非常温馨,前台阿姨将我们带到205房间,阿姨还微笑着说道:“希望你们玩得愉快!”
第二天,天刚一亮,我们来到了云台山。只见,山顶云雾缭绕,好似仙境般。山边质朴的环境,有些乡下的感觉,却很是惬意。我们到的.第一个地方是“猕猴谷”。据说那里都是野生的猕猴,时不时还会有猕猴表演呢!我们兴奋地去看了表演,也太有趣了!表演结束了,我们还沉浸在刚刚那份欢乐里,却要继续赶往下一个景点。
在“猕猴谷”的旁边还有一条小路通向“青龙谷”。“青龙谷”,这里应该是有一个大瀑布,但因为已是寒冬,天气太冷,上面都已经结成冰锥了呢!
但要说最精彩的,却是茱萸峰。这里有最具壮观的玻璃栈道。走在玻璃栈道上,直接可以看到脚下的万丈深渊,让人不自觉得兴奋起来!妈妈有些恐高,一直紧紧地抓着爸爸的胳膊。刚开始,我和哥哥则是在上面大胆地走着,但不一会儿,我也害怕了,那是因为爸爸一直吓唬我。最后竟然是,我拽着妈妈的胳膊,妈妈抓着爸爸,爸爸抓着绳子,而堂哥却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面。这里可真刺激啊!整个栈道上人山人海,有害怕的,有兴奋的,有拍照的,还有许多的外国留学生感叹着中华的壮丽美景呢!
说到好地方,云台山,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有这样一个地方初中(实用16篇)篇十六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一个只有童话里才出现的地方,它令我心神向往。
门前有几棵参天大树,一棵是樱桃树,果实甜到无法形容;一棵是桂花树,开花时可谓“十里飘香”;还有一棵树干很粗,形成了一个小树洞,孩子们可以在里面“躲猫猫”。这里是外婆的家乡。
外婆的家在山上。这里空气清新,沁人心脾,当然,这儿也是我的“小天地”。
走进屋门有一种进入童话中的农场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迎面而来的是几个“圈”,羊驼圈,兔圈和鸭圈。羊驼只有两只,可也足够我玩一下午。一只白色的叫“毛毛”,一只棕色的叫“大黄”,他们长相呆萌,成天在院子里吃草,乐在其中。
圈子里的小兔子也很多:有雪白的;有透黑的;有灰色的……种类数不胜数,他们个个都活蹦乱跳的,真是激发了我的少女心啊!
这鸭圈嘛,只有三位成员,均为黄白色,一只是“外婆”,一只是“妈妈”,一只是“女儿”。“外婆”叫“泥团”,“妈妈”叫“饭团”,“女儿”叫“圆子”。是不是很有趣啊!别看他们个头小,咬起人可就不得了,可凶了!
外婆家还有,两只大黑狗,一只是“爸爸”,一只是“女儿”。爸爸“黑仔”表面上看起来温柔如水,实际上凶猛无比,而女儿“黑妞”表面凶猛爱叫,实际上却胆小无比。
外婆屋后的后山上有一片竹林,每年春雨过后,外婆总会带我一起去拔竹笋。这可不算违法哦!竹林是外婆家的,每次我们俩人背一个空筐子去拔竹笋,回来时总是满载而归,手里还捧着一大把呢!
屋前有一片菜地,是外婆与邻居赵奶奶一起种的菜。有白菜、小葱、萝卜、蕨菜、青菜……数也数不清。妈妈和外婆一起摘菜,而我呢,就坐在一旁的吊床上吃樱桃,而“黑妞”和“黑仔”则会在我的旁边用他们的脑袋来蹭我的腿,你别说还挺痒的!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觉得这百草园跟外婆家很像,但外婆家比百草园好多了!
童年的回忆里,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它如动物园,让我开心一天天;又像果园和菜园,让我在玩的同时又不饿了肚子;更如一个游乐园,吊床就是“大摆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