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一
教学。
内容1、常见的小草。2、比较大树和小草。3、整理相同和不同。
设计。
理念。
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
课时。
教学。
目标1、意识到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2、明确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3、知道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4、会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5、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
资源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修改意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樟树狗尾草茎颜色软硬粗细质地叶颜色形状软硬大小气味果实颜色形状大小多少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大树 小草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大树 小草。
课后记录。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二
课 题:小草 。
年 级:初三年级 。
教具准备:磁带,电源板,电子琴,录音机,小黑板 。
教学内容:1、欣赏歌剧作品《洪湖赤卫队》、《托斯卡》 。
3、音乐知识:歌剧 。
2、了解大型音乐作品:歌剧,并能够理解歌剧,学习欣赏方法。 。
教学重点:1、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
2、体会歌剧的表现形式。 。
教学难点 :理解歌剧 。
课 时:三课时 。
第1课 。
[教学过程 ] 。
一、 组织教学 。
二、 导入 。
目的:引出课题 。
2、(播放录音)听中学初中第五册《小草》 。
3、学生谈感受 。
生:略 。
新授 。
(一)、为教唱歌曲作准备 。
目的:为学生设计唱歌曲的感觉 。
1、 师:在唱歌前我们先以二条发声练习曲来开开嗓子。 。
出示课前准备的小黑板: 。
发声练习 。
(1) 连音练习 。
lu lu 。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
(2)连音练习 。
1 3 5 3| 1 3 5 3| 1- || 。
lu 。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
在同学们领唱后再接上。 。
(三)、教唱歌曲 。
1、 让学生看黑板答题 。
在画报上画g调谱表 。
师:请说出它是什么调号的谱表,它的音阶如何写? 。
学生回答板书(略) 。
2、 给学生二分钟时间自习视谱 。
师:请同学们找出贯穿始终的节奏 。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
先用 “lu”跟伴奏轻轻哼唱,再唱歌谱,最后唱歌词。 。
4、 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
步骤同上。要求学生有感情演唱。 。
5、 创编 。
请同学为本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
生:领唱——合唱等 。
三、 总结教学 。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三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玩耍”等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学前准备1.收集蒲公英图片及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师生)。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2.板书课题,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1.学生交流自己享受过的大自然的快乐,如:下雪时赏雪景、打雪仗;下雨时听雨声。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金色的草地”的由来。1.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情况。
3.师生交流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蒲、耍、察”的字形。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工具书识字,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分段朗读,整体感知。
3.运用各种方法识字。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朝()()。
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7分钟)1.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理解文章脉络。1.按自然段读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2.理清文章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教师概括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延伸。1.学生在教师的基础上畅谈本课收获。
2.交流蒲公英的图片和资料。4.抄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本课对学生的要求是:一、学习6个生字,掌握13个生字。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画出生字、生词,结合上下文了解其意思,还可以用工具书去学习。二、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读出课题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并结合他们的玩耍经历去学,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带给我们的乐趣。
2.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明确学习目标。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词析句,体验快乐(用时:18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由来。
2.引导学生感受兄弟俩玩耍的快乐。
3.指导朗读。1.读课文,结合蒲公英图片、理解草地变金色的原因。
2.研读描写兄弟俩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悟结合,感受神奇(用时:16分钟)1.引导思考:作者发现草地有什么秘密?
2.组织交流:你注意到颜色变化和什么有关?
3.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4.指导朗读。1.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又发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
2.通过理解重点词:“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时候”等词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3.学生自主交流蒲公英花的特征与形态。
4.朗读第3自然段。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2)中午: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3)傍晚:
草地的颜色()。
花瓣形态()。
四、全文,升华情感(用时:3分钟)1.你能体会到获得这种发现的心情吗?读一读相关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1.讨论交流: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起居或昼夜的变化相似或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第2、3自然段。第2自然段着重写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蒲公英的情况,第3自然段写“我”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我请两位同学模仿他们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他们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通过感悟、表演、感受草地的可爱有趣(教学重点)。
师:金色的草地这么有趣,给我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请快乐地读第2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生1:“我”在这片草地上玩得很开心。
生2: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很多快乐。
师:既然这么快乐,谁能表演一下“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情景?在表演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内涵,这样你的表演才有活力。
生1:我要抓住“一本正经”来表演。
生2:“一本正经”就是态度很严肃,很庄重。表演时神态要严肃。
师:“假装”是什么意思?
生1:“假装”就是不是真的。
生2:弟弟看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所以他忍住笑,“假装”打哈欠。
师:还有一个词,“我就使劲一吹”中“使劲”谁表演一下?(生表演“使劲一吹”。)。
生:捉迷藏、跑步、摔跤……。
师:草地带给“我”和弟弟这么多乐趣,多么可爱的草地呀!我们来读出它的可爱吧!
(生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赏析:通过表演来感悟文章也不失为一种理解文章内涵的好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细读文本,再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和弟弟的行为动作,体会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除了这个游戏,“我”和弟弟还会在草地上玩什么?把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解读得恰到好处。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四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六
(一)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七
大自然是多么地美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自然,我们将失去很多乐趣,请你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有人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八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丰碑》、《飞夺泸定桥》、《草地夜行》等几篇课文,我最喜欢的是《草地夜行》。
文章内容是这样的,在茫茫的草海,有一个红军小战士,他非常饿,一点食物都没有,他把皮带都吃了,可是他还是饿,他跟着队伍走,他一步一挨,身上还扛着枪,压得他喘还气来,就要掉队了,前面有一个同志向他走来,说:“快点走吧!要是像你这样走,走三年也到不了陕北”。他把我的枪拿了下来,背到了他的身上,让我快一点走,我紧紧的跟着他,可是我还没跟上,他说:“我背你吧!”他背着我走呀走呀!忽然他猛的往下一沉,他说快离开我,我掉到泥潭里了,他使颈一顶,把我顶到一边去,他说:“一定要记住革命!”就这样一个同志为了革命,为了帮助战士牺牲了。
我读了这篇课文,我特别敬配老红军,为了革命,为了帮助小红军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在长征艰苦凶险的恶劣环境中牺牲了,就在掉入泥潭之际想到的是革命。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九
我家附近有一片巨大的草地,每个双休日,我和姐姐都要去玩耍。
早上,我和姐姐一起去草地上玩。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碧绿的小草,还有许多昆虫。蚂蚁,蚯蚓,蜈蚣,蜗牛,而且有蒲公英。一只蝴蝶正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姐姐看见了,说:“我们来捉蝴蝶吧!”我们各自寻找蝴蝶,谁捉到的最多,谁就是第一名。我先找到一只蝴蝶,然后轻轻地走过去,用力抓,抓到了蝴蝶,可是蝴蝶拼命挣扎,最后逃了出去。我又找了半天,可是没有一只蝴蝶。姐姐可是这个游戏的王者。嗯,每过十分钟,她就能抓到一只。所以我输给了她。捉完蝴蝶,我和姐姐就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
回家吃个饭,就到中午了。我和姐姐再一次来到了草地上。这次我们看到的居然是金色的草地,原来蒲公英展开花瓣了。这次我们玩的是捉蚱蜢。哈哈!这次姐姐肯定输了,因为这个游戏我最擅长。第一次我没五九分钟捉一只。游戏结束后,我们数了数自己捉的蚱蜢,我捉了十一只,姐姐捉了十只,总之我胜了。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
我们家的楼群前有一片片的小草地,小草地作文1600字。这样的草地是不规则的,它会东一片的北一片的,它有时会隐藏在小树林里面、或者是藏在健身器材旁边、它有些会大胆的光明正大地就躺在马路的两旁。
小草地多半是那些流浪狗和流浪猫的栖息地、或者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为了方便而走的唯一的捷径。小草地或许因为这样的原因,小草地会不时的枯萎许多,但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的。
小草地到底每天是吃什么长大的,这院子里面的小孩子们大多是不用去关心它们的。他们最多的与小草地联欢的举动就是无情地躺在小草地上面、或者是无数次放肆的跳跃在它们身上。
每次回到院子里,我总是先经过车棚门前的小草地,有时候会因为路旁的蚂蚁群会留意到附近的小草地。平时多半我是顾不上去关心它们的,就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做功课的了。
放假的这两天都在下雨,我连下楼的机会都没有的。不要说是观察什么动植物的。也只是透过阳台上的窗户望望远方雾蒙蒙的景色。
今天当我还在写课外作业的时候。妈妈接到电话告诉我说姑妈邀请大家一起去酒店吃中秋饭。
我轻快地下了楼。妈妈和爸爸下楼的时候碰到从外地回来的邻居就开始互相聊起天来了。因为有这一段时间我才独自来到院落。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可能是因为这两天不断的雨水天气,院落里的植物格外的绿,处处都是那么的显眼。
我来到一片不大的小草地旁,草地里的小草比原来更高了,也更壮了。虽然小雨还在下着但是它们却是那么的无比喜悦。
有风吹来的时候,缓缓的,小草们低下头又缓缓的抬起头来。它们像是迎着微微的风在吹干自己湿淋淋的头发。
小草地里面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野花,它们各个也是格外的精神,小学六年级作文《小草地作文1600字》。雨水洗掉了它们裙子上的污垢,它们各个花枝招展的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小草地里不时有天晴时,院子里的小孩玩耍时用小铲子挖出来的一道道小沟。这两天的雨水将这些小沟都填满了,它们这时道是像一条条的小溪流一样的。有点是清澈的、有点稍微混浊一些的。但大多是静静的躺在小草旁边。但也有那些不听话的被雨水打着欢快的跳跃着的小溪。也有一些小溪默默无闻地承载着运输的能力,树枝上无意间落下来的几片树叶,这时就像小船一样航行在小溪上。虽然整个航行中没有一位乘客,但它们也很敬业的在这不大的小溪上来回地航行着。希望有哪一位客人能光临它们的小船。
一场大雨让我有机会和小草地亲近一下的。有美丽的小鲜花,有挺拔的大树,和那些不规则排列的草地。这时它们都是那么的.惹人喜爱,我更喜欢墙角边、树根下那不起眼的、那随意间躺在地上的小绿草地。绿草不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更不需要人们的浇水施肥,它随意的就可以四处安家,接受着烈日与暴风的考验。
原先的我并不喜欢绿草,觉得绿草再平凡不过了。无论是田野上、小河旁,绿草的身影随处可见。直到现在,我走在绿草相间的小路上。更觉得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那么令人心旷神怡。我走进要看的更仔细些时,这时发现石头缝里长出了许多嫩绿色的小草芽。奇怪这些石头的周围并没有什么泥土,只是坚硬的平地,若不是下雨恐怕就连一些水分都不会有的,这小草芽怎么可能……这个现象顿时把我惊呆了,为什么这些小草芽不在水分充足、泥土肥沃的地方生长呢?而却选择了这种条件不力的大石头下呢?看着,看着我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原来这就是生命的力量!没想到,小小草芽竟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能在比自己沉重坚硬百倍的环境下顽强地生存着。
雨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美好的、那么的神奇。带来了这样的景观。
可能是雨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观也不在下了。
雨慢慢的停了下来。
天地间那层薄纱也慢慢地揭开了。滴滴的小雨点好像是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滴答、滴答”雨落在小小的水坑里,溅起水泡、落在雨伞上,成了一颗颗的小水珠,顽皮的落在小草尖上,难得停在上面的小水珠就好像是给小草戴了顶晶莹莹的皇冠。小野花们看着这些也各个大笑起来了。
小草地慢慢的舒展开了,草地变得绿油油的,软绵绵的。绿茸茸的。它们像是更加欢悦。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一
我家门口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那里的小草非常顽强,应验了一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早上有的人在那儿晨练,有的人在那儿打羽毛球,还有的人在那儿踢足球,可热闹啦。那里空气新鲜,芳香迷人,让人如痴如醉。中午,阳光明媚,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草地上晒太阳,人们一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边休闲娱乐,真是如诗如画啊!晚上的草地,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到那里散步,常常会听见悦耳的动物之声。“纺织娘”的叫声真好听,“织呀织呀”,赛过催眠曲,让人们神清气爽,回味无穷。美丽的草地是最喜欢的地方。
(指导教师甘冬萍)。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二
a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是xx。
b故事发生的时间是xx。
c“行”指什么xx。
师:什么人在草地夜行?夜晚在草地行走会碰到哪些困难?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2、根据课后练习给课文分段。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读了课文,我获得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1、找出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有关句子,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
2、学习课文第1段,第5段。
(1)读读第1段。找找“我”在行军中,遇到的困难。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一直伸向远方。——遥远。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空着肚子。——饥饿。
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掉队。
稀烂的泥路。——难走。
拖着僵硬一步一挨像一座山似的喘不过气来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疲劳。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
(3)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会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前走了呢?
3、有感情的朗读第1段、第5段。
4、概括这两段的段意,写在课后练习题1中。
生3:也许会饿死在这草地上。
生4:也许会一不小心陷进泥潭,就此牺牲。
过渡:分明是在茫茫无边的草地上,分明是在风雨交加的漆黑之夜,怎么会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呢?“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这里的“光明之路”具有象征意义,它不是实指,实虚指。象征了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实际老红军的精神和人格在闪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三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进行猜谜活动,引出蒲公英。
2、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3、学完课文后,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师生都不能解决的,鼓励课外研究。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记在小笔头上。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四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们家乡新广场的小草地,也在春风姐姐的呼唤中醒了。
清早,大雾把小草包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盖住了碧绿的草地。小草若隐若现,真像童话中的仙境一般!渐渐地雾散了。微风吹拂着小草,把小草吹弯了,好像在做早操呢!
雾散了,阳光照射着小草,远远望去,真像绿色的.海洋!这草是那样的绿,绿得像碧玉似的,又是那样的茂盛,那样的美,如果把眼前的一片草地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中午,太阳高照。小草显得有些疲劳,软绵绵地趴在地上,多像娃娃啊!真是太可爱了!行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发出一阵阵赞美声。
下午,灯照着小草,多么像穿着绿色衣裳的小姑娘,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放风筝,有的小朋友放得高高的,风筝像五颜六色的小鸟。有的小朋友却放不起来,小草看见了,就和风筝一起跳舞。天上有风筝,地上有小草,真美!
晚上,巨大的灯柱,把光传递给小草,小草像穿上了金色的外衣小朋友在草地上,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别提是多么快乐了!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五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世界。黄东邪,大家都知道,有自己的岛,有自己的幸福,有自己的桃花源,不愿意与外界交往,不允许外界入侵。因为这是他自己独特的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岛,是他自己的快乐草。
鲁迅先生曾经是我们现代的学者,但他脱下白大褂,选择用笔救国。但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自己的圣地。他希望我们和平相处,所以他有一个独特的鲁迅,一个千古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圣地。黄莉可东协,他内心是一片草地,但在不同的现实环境中,他仍然选择了为自己美丽的岛屿而战,成为一个独特的岛屿。
无论是优秀的人还是平庸的人,金庸都可以成为一个用全部情感写出圣人的学者。难道就不能有一个普通人,软绵绵的,就这样吗?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世界,却又悲观迷茫。没有人能侵犯自己独一无二的自我,只有自己能理解的幸福。然而,为了迎合他人,一个人必须遵循他人的偏好来模仿一个世界。高仿和正品永远是两回事,再逼真都是假的。
你可以调皮捣蛋,可以偶尔制造一些恶鬼,但一定要独一无二。只有他知道黄东邪岛的美景,只有村民能感动桃花源的闲情逸致,只有他能体会金庸的激情与柔软。要有自己的世界,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鲁迅救国的悲愤只有在自己的心里才是清楚的。
不模仿,不迎合,是别人的事,有自己的草,没人能侵,没人能懂,像陶渊明一样自在,像李白一样从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再多的谣言也抵消不了自己的快乐,做自己的,做一个特别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草地教案(实用16篇)篇十六
小草们挺着嫩绿的身体随风摇曳,迎风舞蹈草地上,许多无名的小花像一位位美丽的花仙子,摇着小手像在和我打招呼:“来和一起玩吧!”成群的小蜜蜂飞上飞下,忙着采花蜜,它们真辛苦啊!
草地像一块绿色柔和的大地毯,一碧千里,
小草们挺着嫩绿的身体随风摇曳,迎风舞蹈。草地上,许多无名的小花像一位位美丽的花仙子,摇着小手像在和我打招呼:“来和一起玩吧!”成群的小蜜蜂飞上飞下,忙着采花蜜,它们真辛苦啊!
草地上的薄公英玩,轻轻一吹,蒲公英就飞上天了,我希望它们飞到四面八方,飞遍大地的每一角落,稍去我对所有小朋友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