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通过研究和分析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一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所以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很重要!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此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认识到禽流感的严重性,能够提升个人卫生,做好卫生预防工作,在学校、家里都能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这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禽流感知识的资料。
活动过程:
目前,正是禽流感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春季卫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班主任谈卫生安全常识及禽流感的相关知识:
最近一段时间,禽流感作为传染病在一些地方出现,为了更好的预防禽流感、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特别召开主题班会。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1、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天要对教室进行消毒。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3、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老师在门口都对你们做了哪些检查啊?”
幼:记体温、摸头、有无发烧咳嗽症状……。
师: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吗?
幼:……。
师:老师们给你们做这么多的检查都是为了帮助小朋友们预防疾病,现在又出现了一种传染病,叫做“流感”,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些“流感”的'相关知识。
1、图片(一):图片上有谁?他头怎么了?
2、图片(二):这个小朋友喉咙怎么了?
3、图片(三):这个小朋友身体舒服吗?从哪里看出他很难受,他的表情怎样?
这种病叫什么病?
教师小结什么是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提问:流感有什么危害?重者会引发肺炎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小结: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保持居室卫生,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凡是出现发烧、头痛、咳嗽、胸闷的小朋友要及时告诉老师,及时到医院就诊。
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洗手,预防流感。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二
1.结合现状初步了解什么是禽流感。
2.培养幼儿对h7n9病毒的自我保护意识。
1.有关禽流感的图片,
2.h7n9型病毒的.图片。
3.禽流感预防的vcd。
一、导入:
1.现在我们国家都在预防一种病毒,叫什么?(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
二、鸟禽类是如何传染人的?
1.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2.教师总结:人类直接接触受h7n9型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7n9型病毒都会受到感染。
三、观看h7n9型病毒的图片及工作人员如何加强卫生工作的。
五、交流:我们应怎样对待禽流感?
1.幼儿讨论。
2.老师总结:
我们要高度重视禽流感,科学认识禽流感,积极预防禽流感,讲究个人卫生,就一定能保护好自己,预防禽流感。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三
专家指出,尽管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很多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并不高,在护理方面的方法也不是很得当,目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儿童口腔保健应尽早开始,分阶段进行,方可防患于未然,杜绝龋齿。
方法:
0~6个月:温热纱布洗口腔。
口腔保健不仅仅针对牙齿,应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口腔科专家建议,孩子在长牙以前,父母应在喂奶后或睡觉之前用温热水浸湿的纱布轻擦小儿口腔各部分黏膜和牙床,以去掉残留在口腔内的乳凝块。据介绍,这种清洁方法不仅能清洁口腔,而且能促进小儿口腔黏膜、颌骨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家长替宝宝抹口腔时,还可观察他口腔情况的变化,有需要时可带他去看牙科医生。
此外,专家强调,在此期间宝宝睡着时最好能停止喂哺,切勿让他含着奶嘴睡觉。
6~12个月:淡盐水轻擦乳牙。
6个月左右,宝宝的乳齿开始长出来了。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帮助宝宝“刷牙”了。父母可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用淡盐水轻擦牙齿的各面。
资料。
1~2岁:白开水刷大牙。
宝宝1岁左右,大牙长出。专家认为,这时完全可以用儿童牙刷给宝宝刷牙了,不过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最好选择白开水。
此外,宝宝大牙长出后,就要开始注重口腔检查了。专家建议家长,宝宝第一只牙齿长出后6个月内应去医院作一次口腔检查。
2~6岁:开始用牙膏刷牙。
2岁以后,宝宝的上下牙全部萌出后。专家建议,此时宝宝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不过,如果是宝宝自己刷牙的话,家长一定要注意提醒宝宝,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伤及口腔黏膜和牙龈。
较之以往的盐水和白开水刷牙,此时的宝宝可以使用牙膏来刷牙了。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用儿童牙膏刷牙。为了避免宝宝自己刷牙刷得不干净,家长最好每晚替孩子补刷牙齿一次。
此外,为了保护牙齿,预防龋齿,专家表示,在儿童饮食方面,家长也要特别注意,应喂不含蔗糖的饮料与流食,喂药或其它营养品后应用清洁水帮助洁牙。
婴幼儿的餐具、毛巾等用品应定期消毒,喂奶之前最好能清洁奶头。
想宝宝口腔健康,定期的口腔检查也十分重要,最好能每半年至一年带孩子作定期的口腔检查。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四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地震后的图片。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2)小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4、地震逃生游戏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有关地震安全防护的常识,懂得地震发生时的紧急自救的方法。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五
1、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
青少儿童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特殊是少年儿童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峻了。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
(一)我们身边的溺水事故
暑假是广大师生集体外出旅游、夏令营、游乐、疗养活动的高峰期,也是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尤其是溺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据了解,暑假未到,我省、我市均已发生了多起学生溺水事故。据某市120急救指挥中央统计,该中心今年4月1日至6月9日,共接到溺水求救电话15个,平均每4天半就有一宗溺水事故发生,其中急救车到现场后,患者已死亡的达10人,占67%。事故现场多为农村水塘,溺水者多为小学生。我市常平、塘厦、樟木头也发生了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其中常平镇6月7日有两名小学生到江河游泳遇溺身亡。6月13日,塘厦镇一名小学池塘里学游泳遇溺身亡。特殊需要提醒的是,我市近年来的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中,新莞人子女占了大部分。
(二)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三)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布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时,不认识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假如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定,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四周,观察清晰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五)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预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碰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六
1、使学生知道贫血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教具和学具调查表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师: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贫血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且不一定正确,教师不必急于纠正)。
师: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让我们一起看课文就知道了。大家小声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
师:小玲的身体有哪些不舒服?生:(根据第一段课文回答)脸色苍白、注意力涣散、头昏眼花。
师:医生根据什么诊断出小玲患了贫血,并有肠道寄生虫?生:(根据第二段课文回答)医生问了病情及饮食情况,看了指甲,翻看了眼皮(泛白色),查了血和大便。
师:指甲和眼睑内泛白也是贫血的症状,贫血是怎么回事?生:(根据第三段课文回答)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就是贫血。贫血的症状轻时表现为脸色苍白、注意力涣散、头昏眼花、指甲和眼睑内泛白,加重后则会出现耳鸣、心慌、气急、容易疲劳、反应迟、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师:为什么会患贫血呢?生:(根据第四段课文回答)儿童贫血主要是因为挑食、偏食而引起营养不平衡导致的。还有感染了肠道寄生虫也会贫血。
师:儿童贫血大多数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挑食、偏食,食物中缺少铁、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制造血的原料,所以我们要注意饮食多样化。
请齐读课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学生齐读)。
3、结束语。
师:小玲照医生的话去做,身体恢复了健康。
我们学了这一课,能吸取什么教训呢?据我课前调查的情况,同学们挑食、偏食的现象是存在的(下面可把调查统计的材料报告一下,如有多少人不吃芹菜,多少人不吃菠菜,等等)。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你也会因营养失衡而导致贫血。希望大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七
1.通过观看图片,学生会说出春季流行呼吸道感染病的种类。
2.通过讲解,学生会说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制作课件,显示有关内容及收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什么是呼吸道疾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儿童和体弱多病者。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
(1)水痘。
(2)麻疹。
(3)风疹。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5)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
(6)肺炎/非典型肺炎。
(7)活动性肺结核。
(8)流行性腮腺炎。
(三).对各种疾病做一些简单介绍,及它们的防控措施。
衣:
1.春捂秋冻。
2.适时增减衣物。
3.多穿棉料的衣。
4.少穿羽绒衣。
5.勤洗勤换衣裤。
食:
1.多饮水,有利于排尿和发汗,使体内的毒素和热量尽快排出,帮助宝宝预防发热。
2.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等。
3.多食含维生素c、e的水果,如西红柿、猕猴桃、苹果、枣等。
4.避免容易过敏的食物接触。
住:
1.房间摆设简单。
2.多开窗通风。
3.避免被动吸烟和其他烟尘污染。
4.常晒被褥。
5.合理使用空气加湿器。
行:
1.多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
2.接受适度的锻炼。
3.避免人多拥挤的环境。
4.避免花粉等过敏原的接触。
5.远离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
特别提醒: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怎么预防这些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常注意个人卫生,珍爱我们的身体。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八
班会时间:20xx、3、25。
班会目的: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班会形式:介绍讲解,交流发言。
班会过程:
(在介绍地震的成因和分布的过程当中,班级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等知识来解释,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气氛热烈。)。
(1)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3)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4)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5)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2、室内防震措施(1)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4)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
(5)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
(6)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7)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8)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
(9)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10)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1)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班会效果:通过班会同学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克服了惧怕地震的心理,掌握了有关地震的防护知识,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九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3、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1、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东东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a)吃了东西就去睡觉。
b)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c)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3)"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得龋齿的感受。
(4)了解龋齿的危害。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3、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东东正确的刷牙的方法)(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1、如果没有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可以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并将创编内容绘制成图片,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
2、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
3、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4、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教师教育孩子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帮助孩子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牙齿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与人们的语言、容貌和健康紧密关联。科学保护好你的牙齿至关重要,保护好它们就是在照料你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口腔。健康的口腔使你可以泰然自若地微笑、吃、喝、说话、……让你拥有更自信的笑容和幸福的生活。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十
六一班教室。
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介绍讲解,交流发言。
一、地震的成因和分布。
二、地震前兆异常。
(在介绍地震的成因和分布的过程当中,班级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等知识来解释,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气氛热烈。)。
三、地震预防知识。
1、学习地震知识。
(1)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3)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4)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5)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2、室内防震措施。
(1)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4)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
(5)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
(6)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7)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8)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
(9)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10)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3、室外防震措施。
(1)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班会效果:通过班会同学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克服了惧怕地震的心理,掌握了有关地震的防护知识,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十一
说起预防龋齿的方法,很多朋友都单纯的认为只需要控制吃糖,就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其实不然,平时如果是不注意及时的刷牙,导致细菌和食物残渣存留在口腔之中,一样会导致龋齿的发生。具体预防龋齿方法为:
讲究口腔卫生。
两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可全部萌出,此时即应教育孩子做到饭后漱口,以利于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繁殖。儿童期即应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保证充足的营养。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钙磷是牙齿、骨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孕妇和幼儿食用含钙、磷和维生素a、c、d丰富的食物,如蛋、鱼、虾、瘦肉、猪肝及水果等,对于调节儿童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在牙齿和骨骼中的沉积,预防儿童牙病有重要的作用。
注意饮食平衡。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临睡前尽量少吃精制糕点、糖果等甜食。多食用粗糙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使饮食多样化,这样不但对儿童机体代谢等功能有益,而且可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促使牙齿和牙槽骨、面颌的均衡发育。
坚持正确刷牙。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教育和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竖向刷牙法,即顺着牙齿的生长方向上下刷洗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知道了怎样预防龋齿发生,希望您可以在平时的时候注意上述这些因素,让自己远离这些导致龋齿的因素,才可以预防它的发生,而且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定期的去做口腔检查,最好是可以半年一次,如果是发现龋齿的话,也好及早的进行治疗。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猪流感,了解其危害性。
2、懂得怎样预防猪流感。
活动准备:
图片,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图片(一):图片上有谁?他头怎么了?
2、图片(二):这个小朋友喉咙怎么了?
3、图片(三):这个小朋友身体舒服吗?从哪里看出他很难受,他的表情怎样?
(1)这种病叫什么病?
教师小结什么是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通常情况下很少感染,近年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病例。
提问:猪流感有什么危害?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1、讨论:怎样才能预防猪流感?小结: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加强居室卫生,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学习儿歌《洗手五步歌》。
延伸活动:
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洗手,预防猪流感。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十三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3.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1.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东东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a)吃了东西就去睡觉。
b)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c)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3)“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得龋齿的感受。
(4)了解龋齿的危害。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3.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东东正确的刷牙的方法)(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活动建议。
1.如果没有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可以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并将创编内容绘制成图片,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
2.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
3.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4.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预防拐教案(优秀14篇)篇十四
设计意图:
有的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最爱吃糖和甜食,没能养成坚持早晚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等不良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贪吃,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完善,导致很多幼儿存在龋齿的问题,因此幼儿园的牙齿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小牙刷、茶杯。
经验准备:
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猜谜语。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
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二、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看电脑动画,提问:小明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1)吃了东西就去睡觉。(结合ppt)。
(2)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3)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结合ppt了解龋齿)。
三、请幼儿大胆谈一谈。
“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身边得龋齿的感受,了解龋齿的危害。
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四、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牙齿。
1、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小明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
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五、介绍全国爱牙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介绍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丰富幼儿的见解。
活动延伸:
1、在认识区中,放置一些和预防龋齿有关的正确与错误行为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说“为什么”,知道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活动反思:
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是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