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标准的细化和拓展的体现,它能够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六年级教案范文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一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重点: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练习题投影片。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
1.回忆。
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你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组讨论。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下表。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二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三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1。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练习。
引导观察计算过程,说明递等式书写的规范过程,并说明理由。
2、组织练习。
练一练1。
说顺序后练习。
3、例2。
说运算顺序,这里除法的两步按照计算法则要怎样算?
观察转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简便运算?
上下用简便算法。
问: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练习;
练一练2。
这里除一个数要怎样算?
用简便算法。
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是怎样算的?
说说运算顺序,要注意什么?
练习111~3、4、5。
课后感受。
混合运算学生做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简便运算上还要注意灵活运用。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四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初次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产生共鸣。
喜欢踢足球或看足球吗?(播放足球比赛录像片断)。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初次探究。
刚才比赛中我们中国队的一名队员罚球球进了,你看到了吗?高兴吗?是啊,真是太高兴了,不光你们高兴,全国人民都高兴。
今天,我正好有一个关于罚球的问题想请大家帮忙(投影表格)。
罚球总数。
进球数。
7号。
22。
10号。
18。
13号。
43。
罚中次数多,他罚球的质量就一定是最高的吗?
如果学生说出应知道罚球总数,就出示下表。
罚球总数。
进球数。
7号。
25。
22。
10号。
20。
18。
13号。
50。
43。
现在有了罚球总数,你认为让谁去最好呢?能一下子看出来吗?怎么办?动手算算?
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过程。)。
现在你能一下子看出来吗?这些分数各表示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再次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39页,看你能获得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不明白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全班讨论。
2.展示交流解决疑难再次探究。
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已经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展示交流通过自学、讨论所获取到的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如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写等,教师及时点评、鼓励,相机板书、讲解,适时追问、引导,组织讨论、释疑,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展示,教师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a尝试解释。
你能说一说另外两个百分数90%和86%表示的意义吗?
b再次解释(课件出示教师课前收集的有关百分数的数据)。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36%。
20__年,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上一年的118%。
期末考试,我们班学生的及格率为100%。
山西名酒汾酒中酒精占一瓶酒总量的53%。
伊利牛奶的包装上写着:含蛋白质2.5%。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百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c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带有百分数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小组交流一下,看看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小组推荐代表在实物投影展台上展示交流,师随机引伸拓展。
d百分数为什么又叫百分率呢?课件出示下题,组织学生口答。
下面哪些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来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
1、鸡的只数是鸭的75/100。
2、一根绳子用去的米数是总米数的51/100。
3、一堆煤重97/100吨。
为什么第一、二题中的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而第三题不能呢?
前面我们学过分数了,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意思,一表示分率,二表示具体的数值,而百分数呢,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的数值。所以说后面带单位的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特别强调它只能表示分率。
百分数还叫什么?百分比强调它主要是两个数的比较。
(2)百分数的读写。
关于百分数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读、写法)强调:读作“百分之几”而不是“一百分之几”。师示范写出88%,重点强调%的写法。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为了与分数区分,一般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这种带有百分号的形式。分母和分数线简写成%。
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个百分数,写你喜欢的百分数。
看了他们写的百分数,你觉得写百分号时要注意什么呢。
那我们现在都来写百分数。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写出下列百分数,比比谁写得好看。
百分之十八百分之九十二。
百分之三十百分之零点三。
百分之三十八点五百分之四。
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一百五十。
百分之一点零二百分之六十八。
我这里提供了10个百分数,你如果写完了呢,还可以自己出题目再写,这样算超额完成任务。
用刚学到的百分数,每人说一句话,让别人来猜一猜你写了几个。
四、回归生活应用提高拓展延伸。
2、用百分数来表示成语。
其实百分数的知识不仅数学课堂上要学,语文知识中也会遇到。
(课件出示)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下面的成语吗?
百发百中 百里挑一 十拿九稳 一举两得 半壁江山。
我们上数学课把语文中的有些成语也巩固了一番,用我们刚才说到的成语就是?(一举两得)。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结束本课。
通过四十分钟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课上的表现吗?比如:我对同学们这节课上的表现的满意度为100%。
最后老师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一个人的成功是与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分不开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都能付出100%的努力去创造你们未来人生100%的辉煌。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五
1.通过一组习题,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通过学生试做例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的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一)复习导入。
投影,看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67=42。
()()=()。
()()=()。
问: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板书: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板书课题)。
首先研究分数除法的意义。(板书:意义)。
(二)新授教学。
1.分数除法的意义。
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人一共吃几块月饼?
问:谁会列式计算?
问:你是怎么想的?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月饼?
问:怎样列式计算呢?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分给几个人?
问:谁会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算出的得数?
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生:后两道除法是根据第一道乘法变化而来的,被除数相当于乘法中的积,除数是乘法中的一个因数,商是乘法中的另一个因数。
板书: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问:与整数除法对比一下,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定2~3名学生说。
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书上是怎么说的?打开书第30页看下面几行字,边读边画出来。
做一做:(同学们做在书上。投影订正。)。
根据下面的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得数。
问:你根据什么写出得数的?
师:分数除法中的商可以根据与它有关的乘法得出。但是不能每道除法都这么做,下面我们来研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板书:法则)。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为什么这样列式?
(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生:把1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
(3)4人一组讨论:怎样计算出每段长多少米呢?试说一说算理。
师:有道理,结果也正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这种方法也有道理,分数除以整数到底哪种方法好呢?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做下面一题。
学生做完后提问:你们用的哪种方法?有用第一种方法的吗?为什么不用?
师:看来第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第二种方法是可以的。
(4)观察第二种方法,看哪儿没变,哪儿变了?是怎么变的?
生: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5)试着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想:为什么要空几个字的地方?为什么要加0除外三个字?(补充板书:0除外)。
问:谁再来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桌互相说一说。要真正理解。
计算法则是否会用呢?我们来自测一下。
投影做一做,学生做在书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投影)。
2.判断下面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对的举,错的举,并说明理由。(投影出示)。
(2)题为什么对?举错的说说你的想法?1的倒数是几?
(3)错在被除数变倒数了,而除数没有变。问:这道怎么改?
(4)错在除号没有变成乘号。怎么改?
(5)错在除数没有变成倒数。怎么改?
去计算。
师:同学们审题非常认真,判断力很强。我们做题时就不应该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下面我们计算几道题,看谁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3.计算:
4.想一想:如果a是一个自然数,
(3)用一个数检验上面的结果是否对。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课本32页第3,4,5,6题。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六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写出,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把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
(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87=165=1012=。
5/6=13/15=()。
12/7=100/6=()。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2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习。
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四、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八
1.通过一组习题,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通过学生试做例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的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一)复习导入。
投影,看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67=42。
()()=()。
()()=()。
问: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板书: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板书课题)。
首先研究分数除法的意义。(板书:意义)。
(二)新授教学。
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人一共吃几块月饼?
问:谁会列式计算?
问:你是怎么想的?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月饼?
问:怎样列式计算呢?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分给几个人?
问:谁会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算出的得数?
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生:后两道除法是根据第一道乘法变化而来的,被除数相当于乘法中的积,除数是乘法中的一个因数,商是乘法中的另一个因数。
板书: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问:与整数除法对比一下,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定2~3名学生说。
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书上是怎么说的?打开书第30页看下面几行字,边读边画出来。
做一做:(同学们做在书上。投影订正。)。
根据下面的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得数。
问:你根据什么写出得数的?
师:分数除法中的商可以根据与它有关的乘法得出。但是不能每道除法都这么做,下面我们来研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板书:法则)。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为什么这样列式?
(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生:把1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
(3)4人一组讨论:怎样计算出每段长多少米呢?试说一说算理。
师:有道理,结果也正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这种方法也有道理,分数除以整数到底哪种方法好呢?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做下面一题。
学生做完后提问:你们用的哪种方法?有用第一种方法的吗?为什么不用?
师:看来第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第二种方法是可以的。
(4)观察第二种方法,看哪儿没变,哪儿变了?是怎么变的?
生: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5)试着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想:为什么要空几个字的地方?为什么要加0除外三个字?(补充板书:0除外)。
问:谁再来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桌互相说一说。要真正理解。
计算法则是否会用呢?我们来自测一下。
投影做一做,学生做在书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投影)。
2.判断下面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对的举,错的举,并说明理由。(投影出示)。
(2)题为什么对?举错的说说你的想法?1的倒数是几?
(3)错在被除数变倒数了,而除数没有变。问:这道怎么改?
(4)错在除号没有变成乘号。怎么改?
(5)错在除数没有变成倒数。怎么改?
去计算。
师:同学们审题非常认真,判断力很强。我们做题时就不应该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下面我们计算几道题,看谁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3.计算:
4.想一想:如果a是一个自然数,
(3)用一个数检验上面的结果是否对。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课本32页第3,4,5,6题。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九
本堂课,我吸取上节课对线段图不够重视导致学生解题困难的教训,在基本了解题意之后,就和全班学生一起画出相关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看懂线段图,在此基础上再列出数量关系式。由于有了上节课的模式,再加上本节课我对线段图比较重视,因而学生在列数量关系式时顺利多了。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整理知识。
三、组织练习。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通过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要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你能根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把2/155=2/3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吗?
指出: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提问:我们在分数除法里,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
分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3、笔算练习。
做复习第2题。
指出:在分数除法里,无论哪一种情况的计算,都要转化成乘法计算。
4、复习比的意义。
问: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4:5来说明。
5、做复习第3题。
6、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提问:化简比和求比值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1、做复习第5题。
2、做复习第6题。
3、做复习第7题。
指出:有关分数除法的运算,只要按过去的运算顺序,计算时遇到除法计算,只要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4、做复习第8题。
指出:根据求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来解答这样的文字题,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教学效果较好,同学们所做的题目的正确率较高。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一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圆片。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三)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二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三
(一)出示例8的4个小题.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二)学生试做.
(略)
(三)比较区别
1.比较1、3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足球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篮球有多少个?
2.比较2、4题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三、巩固练习.
(一)请你根据算式补充不同的条件.
学校有苹果树30棵,________________,桃树有多少棵,
(二)分析下面的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或方程.
1.校园里有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多 ,杨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少 ,杨树有多少棵?
3.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 ,杨树有25棵,柳树有多少棵?
4.校园里的柳树比杨树少 ,杨树有25棵,柳树有多少棵?
四、归纳总结.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四
4.白手绢块数的 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 ,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240150240 240150
(四)思考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 .十位上的数加上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五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1.第一题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题
解:设篮球有 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题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题
解:设篮球 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1.比较1、3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足球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篮球有多少个?
2.比较2、4题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六
:备注。
1、爸爸的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体内水份的质量占小明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份?
(3)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活动二:出示例1。
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2、要求小明的体重应该知道什么条件?为什么?
3、以知小明体内有水份28千克,要求小明的体重,需用到哪个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5、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略)。
1、要求学生自己做第二问。
(1)、要求画图分析。
(2)、与第一问比有什么不同?
(3)、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
小结:
活动三:巩固练习。
1、38页做一做。
2、40页1、2。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七
请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回答。
2、教师强调:在计算分数除法的时候我们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请生说说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
二、进行练习。
1、做课本66的1。
请学生直接的在课本上进行口算,口算的时候让学生要看清题目,注意区分乘和除。
学生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口答。
对于做错的题目,让请学生自己来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做第2题。
前面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并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进行集体订正。
3、对比练习。
1)城东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2/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2)城东小学有学生450人,六年级占其中的2/9,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做66页第4题。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分析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做好以后请学生进行板演。
5、根据方程或算式,将应用题补充完整。
1)、120×3/8。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2)、3/8x=120。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3)、120+120×3/8。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布置作业。
做66页第5~7题。
1、在计算练习中,可增加以下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在()里填上“”“。
4/7×1/3()4/74/7×4/3()4/7。
4/7÷1/3()4/74/7÷4/3()4/7。
4/7÷1()4/74/7×1()4/7。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说说判断的结果和理由。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加强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什么情况下列算式解答,什么情况下列方程式方便。
分数除法六年级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八
4、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5、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复习与准备。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六年一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年一班有多少人?
活动二:出示例2。
一、
1、审题。
2、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
4、理解数量关系。
二、
1、分析、解答。
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