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对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下来是一些读后感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最苦与乐读后感(专业20篇)篇一
今天,我看了梁启超写的《最苦与最乐》之后,油然而生感叹。于是,我便情不自禁地提起笔,记录下我心中的感受。
文中写的苦并不是贫穷、失意、衰老、死亡,而是良心责备的苦,要逃脱也没地方逃脱。一句话: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是啊,我从许多书上知道人如果能够知足,就是他再贫苦成天也是笑哈哈的;如果人能安分(不多过分希望),就是事情再不如意,他也是乐的。
读着,读着,我感到自己“苦”“乐”的标准离一个大队委员来说,差得可远了。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可我的心仍然不能放下来,反复地思索着那一段话。
我读道: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是属于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我总是把事情忘掉,用爸爸的一句话来说:丢三拉四,找到了铅笔,丢了橡皮。我也在想:我怎么这么健忘呀!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凡是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约定,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上了一层厚厚的责任。怎么也洗不掉,怎么也擦不掉,怎么也玩不掉。
终于,我看到了乐。文中写就是责任完成了,古人云:如释重负嘛。我越来越欣赏梁启超写作的手法与水平。
真对!责任完了,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才是真乐!我总结了这篇言尽意未的文章: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最苦与乐读后感(专业20篇)篇二
这世间怎能没有最苦与最乐呢?当然有,那“最苦”是什么呢?是挫折吗?不是。是死亡吗?也不是。我认为是学习的过程。
唉,今天又有作文。真烦,我望着天花板,不停地唉声叹气。“今晚又要熬到十一点了。”我喃喃自语道。回到家中放下书包,掏出作业本,扔到桌子上,开始埋头苦干起来。
终于写完了数学和英语作业,不错,才八点。再望望记作业的本子,还有作文没写,苍天呀,妈妈呀,我哀嚎道,这时脑海里却闪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程门立雪,宋濂冒雪访师……许多刻苦求学、立志的故事。这不都是名人求学的故事吗?我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打起了草稿,我先确定好中心,再选材,接着组织材料,最后修改。写完了后通过语音识别发到电脑上进行修改,最终打印下来,抄到作业本上,一写完就倒在床上睡着了,唉,真苦!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谁不想要考试时成绩拿高分呢?离考试还有一个多周了,同学们都认真地复习,我也不例外,各科资料累了一大摞,今天背语英,明天背政史,后天背地生……每天都安排得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我往往是背到晚上十点多。六点多起来继续背。唉,真苦!
什么是“最乐”呢?那当然是享受学习结果了,早上来到教室,向黑板的大屏幕望去,只见自己的作文被发表在《旬阳文艺》和《乡土文学》上,还挣了稿费,心里自然高兴。作文被老师表扬了,作文水平提高了,心里自然更高兴。咦,真乐!
考试后,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煎熬,心里不停地想自己是考好了,还是考差了呢?当我得知成绩班次和级次都进步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哦,真乐!
最苦只不过是学习的过程罢了,最乐却是享受学习的成果。只有勤奋的耕耘,才有美好的收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