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还要展示出作者独特的观点与表达能力。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这些优秀作文的片段,体会其中的写作之道。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一
暑假刚开始,我和妈妈一起郑重地订了个暑假计划,主题是“快乐阅读”。妈妈还对我说,在阅读完了指定的书籍后,会有一本“神秘”的书送作为礼物给我。
于是,接下来,按照计划的要求,每天在规定的时间,我在家里东翻西找,多读书,读好书,不知不觉读过的书堆成了一摞,时间也在一天天飞快地过去。
好几次,我忍不住问妈妈,什么时候我能得到礼物,妈妈总是摇摇头,脸带笑容地让我我再等等,说到时候自然会告诉我的。
眨眼到了8月下旬,有一天,妈妈告诉我,我们全家要去桂林旅游,我太高兴了,简直恨不得要把妈妈抱起来。
我们在桂林整整呆了5天,游遍了桂林的山山水水。逛象鼻山、观骆驼峰、钻大溶洞、游漓江水,真是令人目不暇接;还登上了小火车、坐了小竹筏、乘了上山缆车、滑了老长的一段滑道,真是刺激好玩。
桂林的山水怎么这么迷人?导游告诉我,这里原来是一片茫茫大海,海底下是层层的石灰岩石,经过千百年海水的冲刷,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山峰和溶洞,后来,再经过千万年的地壳运动,海水退去了,这些山峰和溶洞都显露出来了,形成了今天美丽的景色。
哦,桂林如此之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妈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大自然是一本神秘的书,需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这样才能学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就是我给你的礼物。”
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送给了我一本大自然的书,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礼物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后我每年都要翻一翻大自然这本厚厚的神秘的书!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二
在一个花园里,放着一个大水缸,令我十分好奇。
水缸呈圆弧形,全身黝黑,上面盖着一块大青石板,似乎隐藏着很多秘密,引诱我打开它。在缸身上,印着“民间瓦缸”四个烫金大字。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水缸,但那四个烫金大字让我觉得它并不平凡。在下面,有一串金链似的条痕,它就像是来封赏大水缸的,给它戴了一串纯金的项链,让我感到有一丝壮观。
在大水缸的`下半部分,一条大龙张牙舞爪地“站”在上面。它威风凛凛,全身金黄金黄的,闪闪发光。它的龙头很大,有一对大眼睛,直瞪前方,好像很愤怒的样子;两条金黄的胡须,好像因为生气变得硬梆梆的;一张很大很大的嘴巴,好像可以吞下一切东西。它的金鳞通通竖起,四只大爪伸得直直的,仿佛要把我抓到它那里去似的。
虽然这个水缸很大,还有一条大龙“保护”着它,但人们似乎已经把它遗忘了。现在,它已面目全非,身上的颜色几乎掉光。人们在它身上盖上了大石板,没有人关注它,更不用说使用它了。
这是一个大水缸,却不用来盛水;这原本是一个漂亮的大水缸,现在却失去了原有的光辉。希望人们可以重新重用它。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三
蚂蚁给我了一个启示。
一天,我把泔脚料倒入垃圾桶时,不小心把几粒饭洒落在地上。米饭的香味立刻引来了“蚂蚁粮食特搜队”。我好奇的观察蚂蚁们的一举一动来。
只见一只较小的蚂蚁找到了一粒米粒,它绕着这粒米跑了两圈,又走上前去碰了碰,米粒纹丝不动。它又碰了几下,米粒仍然不动。这下它放心啦,它用牙齿咬住米粒沿着来的路线向家走去。
走到一个地方它突然停住了,大概是到了气味的“分叉路口”吧。只见这只小蚂蚁向右边走了几步,又退了回来。再向左走走,还是退了回来。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只大蚂蚁走了过来,两只蚂蚁又触角碰了碰,小蚂蚁立刻推着米粒向右边走去。看来是大蚂蚁分辨气味能力强,它告诉小蚂蚁正确方向的。不一会儿,小蚂蚁就把那里米搬回了洞。
我正想走,没想到小蚂蚁又出来了,它后面还跟着几只比他大一倍的蚂蚁。几只蚂蚁走到一堆米粒前,它们互相碰了碰触角,就开始搬米来。大的一只推一粒,小的两只抬一粒。它们抬回洞后又叫出了更多的“援兵”。百余只蚂蚁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直奔米粒,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很快把米搬完了。
我慢慢地往家里走,心里想着:渺小的蚂蚁依靠团结很快搬完了米,我为什么还要斤斤计较,和同学争执,我还不如蚂蚁啊!
蚂蚁给我了一个重要的启示。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四
盼着盼着……终于出来了,我在那张纸上搜索着,目光从最上方慢慢向下移,一个也不放过地搜索着那个令我熟悉的名字。我微微皱皱眉头,怎么会呢?怎么会在那个地方。在那个排名中那个被夹在中间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那不是我理想的啊!
回到家中,我想,那不是一次失误,的确是自己没做好,我太高估自己了……。
我决定去散散心。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家离我越来越远了,我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了,我走远了,走到了一个我也不知道的亭子旁。我走了过去,就坐着吧,看看风景,舒舒心情,思考一下“人生”。
我正在发呆时,猛然看到亭子上方有一只蜘蛛,啊!我最讨厌蜘蛛了,在我看来,蜘蛛这么恶心的'生物就应该滚出动物圈!由于反感,身体不由地向后坐了一点。。。慢!它在织网!我还从没见过蜘蛛织网呢,于是,好奇心淹没了恐惧心,我打算看看它织网吧。
正当它吐到第三根丝时,不知怎的,网,又破了,哎,它真可怜。奇迹又发生了,它振作起来,继续又开始织网,我的心灵彻底被击垮了,它不是正如我吗?失败了,可它却任然努力奋斗,而我,却选择了放弃。想到这,我便不再关心蜘蛛网了,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它一定能织好。此刻,想起了《老人与海》中老人桑提亚哥面对困难不放弃的顽强精神。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五
在生活中,哪怕只是一秒钟,却能反应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上午第二节课,上课铃打响的五分钟,我带领神采飞扬的同学们一起懒散的读着黑板上写得刚劲有力的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文老师陈老师这时正站在讲台上目视着同学们。“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原以为“课前奏鸣曲”就在这样的朗读下伴着铃声结束了,没想到,我刚回到座位上,陈老师就以闪电般的转身并拿起了板刷,“刷”“刷”的擦去了黑板上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把这两首古诗默写下来,相信同学们经过了这么多遍的诵读,已经有这个能力了。”下面马上有人嘀咕道:“这也太简单了吧!”
大家在两分钟后,不约而同地停下了笔。“好了,对吗?”陈老师问,“那么,现在开始校对。”又是两分钟后,原本自以为是的同学们一个个搔着后脑勺,一副为难的表情。显然,简简单单的两首诗却难倒了每一位同学,原有的神采飞扬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好,全对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四周环视着,交换着眼神,望着四周,愣住了,所谓的简简单单却只有一个人站着。所有人都以懊悔的眼神望着老师。教室里静的没有一丝声息,两秒钟之后,老是问我们:“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静寂的教室又开始活跃起来,大家交谈着,表达着自己对之前五分钟的浪费而感到后悔。
是啊,两首简单的古诗却能反应出一个人在对待细节方面时的态度。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只有善于从细节中探索奥秘的人,才能从中学到更多,懂得更多。生活也是这样,只有从细微之处发掘生活中的“x”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奥妙。
短暂的五分钟,却足以震撼人心。五分钟,却让我受益终生,是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反应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六
《让我安静五分钟》讲述的是一只大象妈妈带着三个象宝宝,三个宝宝非常的调皮,生活被他们弄得乱七八糟。
一大清早孩子正在吃早餐,这可不是让人看了会开心的一幕。象妈妈多想能安静的吃顿早餐啊。象妈妈准备了茶、牛奶和喜欢的茶杯还有果酱和面包,顺便又带上报纸,准备到浴室里清净五分钟。但是让孩子们发现了,孩子们问妈妈要去哪儿,象妈妈说去浴室,想自己一个人安静五分钟。当象妈妈准备享受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一个缠了过来。他们想和妈妈分享他们快乐,吹笛子、说故事,接着要求看妈妈手上的报纸,吃盘子里的蛋糕,甚至爬进了鱼缸。象妈妈走出浴缸,她擦干身体,穿上浴袍,走出浴室。孩子问她去哪儿。她说:“去厨房,因为我想自己一个人安静5分钟,”然后,她走下楼,在孩子们还没下楼以前,她安安静静的度过了三分钟又四十五秒。
通过让我《安静五分钟》我懂了爸爸妈妈不是超人,他们也会累,也会有烦恼。我们应该学会去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调整自己,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陪在我们身边。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七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
那应该是五年级暑假的一个下午,我在外面与同学边玩边吃面包。一不小心,一块面包屑掉在了地上,一只小蚂蚁找了过来,看它左嗅嗅,右嗅嗅的样子,好像要找吃的呢!我一把将它捏在手里说:“想不劳而获,没门。”随手,我就把那只小蚂蚁放进了装满水的瓶子里。扔在了仓库,随后,我就跑去玩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到傍晚了,我可要回家吃饭、喝水……“小蚂蚁。”我快速地跑到了仓库,拿起瓶子想:那只小蚂蚁一定是“肚皮朝天”了吧!可我在瓶子的上方并没有找到小蚂蚁的尸体。我索性打开瓶盖,看一个究竟,“小蚂蚁不可能逃去呀!”我自言自语地说道“到哪里去了呢?”
哈哈!我终于找到了!原来,它躲在瓶盖的缝隙处,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既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又可以躲过水的“追杀”,它可真聪明呀!我哈哈地开怀大笑。
我想:生命,很可贵,值得所有的生物好好珍惜和尊重!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八
《中国兔子德国草》是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锐、周双宁。
这是一部从中国人的视点反映西方儿童生活的小说,在一幅幅有趣的儿童生活画面中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和碰撞,为国人了解西方少年儿童生活打开了一个窗口。
内容简介。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九
我虽然是一个中学生,可是自从我开始关注奥运已经好久了呢,但我真正读懂奥运也只是在那次的雅典奥运会上。在美丽的雅典我国的奥运军团也写下了一段美丽的神话。
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来说,能够参加奥运会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也是给了他们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站在最高一级的奖台上,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上缓缓响起,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赛场是徐徐升起,这已成为每个运动员深藏在心中最大的渴望。为了这个心愿,也许仅仅为了场上的几分钟,他们都无怨无悔的拼搏了四年或更长的时间。
当张怡宁在奥运会乒乓球女字单打的决赛中,直落四盘击败朝鲜对手金香美后,顺利的为国乒乓球队夺的第3枚金牌。1982年仅仅6岁的小怡宁开始打乒乓球,苦练了16年后,她开始向着世界发第一次挑战。令人出乎意料,年仅22岁的她成功了。从此,她一举成名,开始了更加漫长的乒乓生涯。从1993年到2004年整整11年,从17岁到28岁,张怡宁从一个不懂世事的新手成为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11年来从不间断的训练铸就了她今天的成功。当站在最高一级的领奖台上,当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缓魂响起,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张怡宁的泪水止不住的向外涌。我始终忘不掉这一幕,忘不了那张写满艰辛的脸。是什么支撑着她一路走来?是她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是这种“舍不得”激励着她前进。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谁也不可能永远是冠军,但有些人永远是王者英雄。
这届奥运会是许多运动员的告别演出。可以看到,这届奥运会实在不够完美,但又是精彩的。中国游泳女将罗雪娟以高昂的斗志和超人的自信,为在奥运赛场上沉寂了八年的中国游泳界,争得了难能可贵的一枚金牌。当裁判的枪声响起,罗雪娟背负着祖国的荣耀和自己长久以来的梦纵身跃入水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快游去,最终以微小的误差赢得了所有对手,夺得了金牌。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响起,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罗雪娟挥挥手告别了她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告别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已一个完美的句号结束了她的奥运行,不再留有遗撼。全场观众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久久不能停息。在他们心里雪娟永远是最棒的,为追求而努力付出的人是最成功的。
这就是奥林匹克,有欢笑也有泪水。不管怎样,只要曾经拼搏努力过,奥林匹克就不会吝啬每一块奖牌,人们也不回吝啬他们的掌声。那些失意的英雄,奥林匹克会铭记你们,全世界会铭记你们!
是奥运教会了我执着,拼搏的精神,是奥运给了我在逆境中站起来的勇气,是奥运让我拥有包容一切的胸襟!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十
为了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里,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p会读p多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地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努力打造书香班级,让浓浓的书香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根据学校组织开展的“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读书月活动方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读书计划:
一、认真做好读书准备:
1、在班级里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
2、发动全班学生自觉地捐出自己的好书。
3、选出班级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及时地做好图书的整理、借阅以及归还的记录工作。
二、具体措施:
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读书计划。
2、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快乐阅读,健康成长”的读书月活动中来。
3、做好图书的统计、登记工作。
4、向学生宣传为班级图书角捐书,建立好本班的图书角。
5、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借阅本班的书,也可以向其他班级的同学借书看,要教育学生爱护书本,还要做到及时归还,定期借阅、定期归还。
6、将你所借书里看到的好词、好句及阅读感受,及时地整理、摘录,做好读书笔记。
三、开展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p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2p利用每周四下午的第七节课,有效地组织学生看书、读书活动。
每周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检查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3p结合学校读书月活动,在本年级开展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评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体验读书的快乐。
4p每人出好一份“我读书p我快乐p我智慧”为主题的手抄报,并选好的上交学校。
5p评选“读书小标兵”,推荐给学校,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阅读时间:
1、利用早晨晨读时间。
2、周末时间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或到新华书店阅读。
3、利用阅读课的时间阅读。
4p每天家庭作业中有不少于30分钟的读书时间。
五、阅读内容:
1p利用课前一分钟,在黑板上设立一角,由学生展示:精美古诗p名人名言p谚语p经典名言等,并进行好书推荐。
2、教师推荐学校规定的阅读篇目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
3、班级图书角上的图书,学校图书室的书,或其他班的书。
4、在自己父母的带领下到图书馆购买或借阅。
《夏洛的网》(美国)怀特《再见了可鲁》(日)石黑谦吾。
《草房子》《青铜葵花》曹文《爱的教育》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昆虫记》(法国)法布尔《中华上下五千年》。
《哈里.波特》(英国)乔安娜.罗琳《神秘的女老师》杨红樱。
《子涵童书》杨子涵《世界名人传记》《十万个为什么》。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十一
本书是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张之路所著,他写的很多电影剧本脍炙人口如《霹雳贝贝》等,本书包括:说睡就睡;一败涂地;秘密和谈;大米的价格;老虎妈妈;因祸得福;名片和bp机等内容。
内容简介。
李大米很想离“木头小学生”远点,成为“金属小学生”,可是他的努力没有让他变得突出,相反更糟。不知为什么,他突然变得说睡就睡,不管是上课还是上间操,这倒是使他在学校里出了名。原来这是他自己的影子--一个小知了在作怪。后来,这只小知了帮助李大米实现了心愿。
阅读的启示小学五年级范文(12篇)篇十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朱光潜。
谁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晴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尝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状态。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对一切事物,看法都可以有多种,可以从美丑、真假、善恶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因为看法有多种,所以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b.因为画家拥有有审美的眼晴,所以他去看古松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才能见到美;而木商和植物学家就没有这样的眼光和态度。
c.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而是要对这个混乱的世界进行抽象的思考。
d.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所以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e.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多方的。人有饮食之欲,但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另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2.根据作者的美学观点,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是壶就可以贮茶,是杯就可以装水,实用就好,不必求它们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
b.饿了就吃饱饭,困了就睡觉,冷了就添衣,何必又呕心沥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
c.基于科学的态度,我们能判断某些人和物对于人的生活有益,而有些对于人的生活有害。
d.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湮没了,而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3.作者在本文结尾处写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状态”,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4.作者曾在《谈美》后文中提及:“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树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等观点,请结合本文陈述的三种态度中的某两种,来分析这种状态产生的原因。(4分)。